《女娲补天》文言文
女娲补天文言文全文
![女娲补天文言文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2a54f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d.png)
女娲补天文言文全文
女娲补天文言文全文:
女娲补天
【作者】淮南子【朝代】未知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译文:
以往古代的时候,四根天柱倾折,大地陷裂;天有所损毁,不能全部覆盖万物,地有所陷坏,不能完全承载万物;烈火燃烧并且不灭,洪水浩大汪洋泛滥并且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禽鸟用爪抓取年老弱小的人吃掉。
于是,女娲炼出五色石来补青天,斩断大龟的四脚来把竖立天的四根梁柱,杀死水怪黑龙来拯救冀州,累积芦苇的灰烬来制止抵御过量的洪水。
苍天得以修补,四个天柱得以扶正直立;过多的洪水干涸了,翼州太平了;恶禽猛兽死去,善良的人民百姓生存下来。
注释:
焱:火焰。
颛民:善良的老百姓。
攫:用爪抓取。
鳌足:大龟四足。
女娲造人文言文译文
![女娲造人文言文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3149b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f.png)
女娲造人文言文译文
《女娲补天》原文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吟水。
苍天补,四极正;吟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女娲补天》文言文翻译
远古时期,天的四根支撑柱坏了,九州国土崩裂,天空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大地也不能完全地承载万物;熊熊烈火蔓延而不熄灭,大水肆意泛滥而不终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人,凶猛的鸟抓取老人和孩童。
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里的大龟的四只脚作为天的四根柱子,杀死水怪来救济冀州,积起芦灰来堵泛滥的洪水。
天空得到了修补,四根天柱得到了摆正,泛滥的洪水消退了,冀州得到了平定;恶禽猛兽死去了,善良的人民存活了下来。
女娲补天文言文注音版
![女娲补天文言文注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5046e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4.png)
女娲补天文言文注音版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
拼音:wǎnɡɡǔzhīshí,sìjífâi,jiǔzhōu liâ,tiān bùjiān fù,dìbùzhōu zǎi 。
原文: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拼音:huǒlǎn yàn er bùmiâ,shuǐhào yán ɡãr bùxī。
měnɡshîu shízhuān mín,zhìniǎo juã lǎo ruî。
原文: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拼音:yúshìnǚwāliàn wǔsâ shíyǐbǔcānɡtiān,duàn áo z úyǐlìsìjí,shāhēi lïnɡyǐjìjìzhōu,jīlúhuīyǐzhǐyín shuǐ。
原文: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拼音:cānɡtiān bǔ,sìjízhânɡ,yín shuǐhã,jìzhōu pínɡ,ji ǎo c hïnɡsǐ,zhuān mín shēnɡ。
译文:在很早很早以前,但又在盘古时期的开天辟地之后,天的四周塌下来了,与地连在了一起。
包括九州在内的中国版图并不完整,它们并非完全相连接的一个整块。
天,不是完整的天。
地,不是完整的地。
尚有天地未分,互相粘连的地方。
有时,冲天烈火熊熊燃烧,森林大火蔓延不息。
女娲补天(文言文)
![女娲补天(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8f6d2452ea551810a687be.png)
译文: 以往古代的时候,四根天柱倾折,大地陷裂;天(有所 损毁,)不能全部覆盖(万物),地(有所陷坏,)不能完 全承载万物;烈火燃烧并且不灭,洪水浩大汪洋(泛滥)并 且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禽鸟(用爪)抓取 年老弱小的人(吃掉)。于是女娲炼出五色石来补青天,斩 断大龟的四脚来把竖立(天的)四根梁柱,杀死(水怪)黑 龙来拯救翼州,累积芦苇的灰烬来制止(抵御)过量的洪水。 苍天(得以)修补,四个天柱(得以)扶正(直立);过多 的洪水干涸(了),翼州太平(了);狡诈的恶虫(恶禽猛 兽)死去,善良的人民百姓生存(下来)。
女娲补天
——《淮南子·览冥训》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刘安子》,由西汉皇族淮南 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 部哲学著作。 《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 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古代神话。 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 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等。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水浩洋而不息,猛兽
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
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
颛民生。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神。她是人类之母,早于文字记 载的中国仰韶文化中的蛙纹器皿作证伊是创世神和始母神。又称 娲皇、女阴娘娘,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与先圣伏 羲共同生活在昆仑山,是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 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 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 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 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 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 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女娲补天这首文言文的意思
![女娲补天这首文言文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f662bb7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8.png)
女娲补天文言文原文女娲补天淮南子〔未知〕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翻译以往古代的时候,四根天柱倾折,大地陷裂;天有所损毁,不能全部覆盖万物,地有所陷坏,不能完全承载万物;烈火燃烧并且不灭,洪水浩大汪洋泛滥并且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禽鸟用爪抓取年老弱小的人吃掉。
于是,女娲炼出五色石来补青天,斩断大龟的四脚来把竖立天的四根梁柱,杀死水怪黑龙来拯救冀州,累积芦苇的灰烬来制止抵御过量的洪水。
苍天得以修补,四个天柱得以扶正直立;过多的洪水干涸了,冀州太平了;恶禽猛兽死去,善良的人民百姓生存下来。
注释1.选自《淮南子·览冥训》。
《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其门客所编著。
其中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
女娲(wā),传说中的女神名。
据说,女娲人头蛇身,她在开天辟地的时候,捏黄土作人,创造了人类,并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拯救了人类。
2.四极废:天的四边塌下来。
四极,四方,指天的四边。
古人认为天的四边有柱子支撑,柱子一断,天便塌下来。
废,坏。
3.九州裂:大地崩陷。
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后以九州泛指中国。
这里指中国大地。
4.兼覆:全面地覆盖大地。
5.周载:周全地容纳万物。
周,普遍。
6.(lǎn)焱(yàn):火势蔓延。
,燃烧。
焱,火花。
7.颛(zhuān)民:善良的百姓。
颛,善良。
8.鸷(zhì)鸟:凶猛的鸟。
9.攫(jué):用爪抓取。
10.鳌(áo):传说中海里的大龟。
11.冀州:古九州之一,这里指黄河流域古代中原地带。
12.淫水:泛滥溢流的大水。
13.涸(hé):水干,枯竭。
14.狡虫:凶猛的害虫。
这里指猛兽。
主旨这则著名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先民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女娲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的高尚,这源自人类渴望征服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女娲文言文
![女娲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e1fda90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0.png)
女娲文言文# 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背方州,抱圆天。
当此之时,禽兽虫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无有攫噬之心。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超级厉害的女神哦!关于她的故事流传了很久很久呢。
她可是创造人类、拯救世界的大英雄。
这个故事出自《淮南子·览冥训》,是古代一部很有名的典籍,里面记载了好多神奇的传说和故事。
下面咱们就用幽默诙谐的口语化语言来翻译一下这个故事哈。
很久很久以前啊,那时候的世界可乱套啦!四个角都塌了,九州大地也裂开了,就好像天破了个大窟窿,没法好好地盖住地面;地也坏了,不能稳稳地承载万物。
这火啊,烧得那叫一个旺,噼里啪啦的,怎么都灭不了;水呢,到处都是,浩浩荡荡的,一直流个不停。
那些凶猛的野兽啊,就把老百姓当成了美食,专门欺负他们;厉害的鸟儿也不老实,老是抓那些年老体弱的人。
哎呀呀,这可真是太糟糕了!这时候,女娲女神闪亮登场啦!她可真是个有办法的人。
她决定炼一些五彩斑斓的石头来把天补上。
你想想,那得多厉害啊,就像我们现在要补一个超级大的洞一样。
她找啊找,找了各种材料,然后开始炼石头。
这石头可不是一般的石头哦,是有魔力的五色石。
补好了天,女娲还觉得不踏实。
她又看到有只大鳌在那里捣乱,就把它的脚砍下来,用来支撑四个角,让天和地都稳当起来。
这大鳌心里肯定在想:“我招谁惹谁了,怎么就把我的脚给砍了呢?”哈哈,不过没办法,谁让女娲要拯救世界呢!然后啊,还有一条黑龙在兴风作浪,女娲可不能放过它,就把黑龙给收拾了,拯救了冀州的老百姓。
为了止住那些泛滥的洪水,女娲又收集了好多芦苇灰,把它们撒下去,就像给洪水施了魔法一样,洪水终于退去了。
经过女娲这么一番折腾,嘿,你还别说,天补上了,四个角也正了,洪水干了,冀州也太平了,那些坏家伙们都死了,老百姓们又可以开开心心地生活啦!女娲就像一个超级英雄,背着方的大地,抱着圆的天空,让世界变得美好起来。
女娲补天文言文翻译
![女娲补天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bbb3eab376baf1ffd4fad0e.png)
女娲补天文言文翻译导读: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lǎ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x。
苍天补,四极正;淫x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译文:以往古代的时候,四根天柱倾折,大地陷裂;天(有所损毁,)不能全部覆盖(万物),地(有所陷坏,)不能完全承载万物;烈火燃烧并且不灭,洪水浩大汪洋(泛滥)并且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禽鸟(用爪)抓取年老弱小的人(吃掉)。
于是女娲炼出五色石来补青天,斩断大龟的四脚来把竖立(天的)四根梁柱,杀死(水怪)黑龙来拯救翼州,累积芦苇的灰烬来制止(抵御)过量的'洪水。
苍天(得以)修补,四个天柱(得以)扶正(直立);过多的洪水干涸(了),翼州太平(了);狡诈的恶虫(恶禽猛兽)死去,善良的人民百姓生存(下来)。
女娲补天的意思[释义] 女娲:传说中上古女帝名。
有说是伏羲的妹妹;有说是伏羲的妻子。
相传共工氏祝融败;斗触不周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
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语出] 《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正音] 娲;不能读作“huò”。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传说雨花石是~留下的石头。
女娲补天的成语典故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
在这种情况下,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鳌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
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复了平静;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
女娲背靠大地、怀抱青天,让春天温暖,夏天炽热,秋天肃杀,冬天寒冷。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文言文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1318569669dc5022abea000d.png)
女娲补天文言文【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àn )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zhuān)民,鸷(zhì)鸟攫(jué)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áo)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hé),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注解】1、四极废:天的四边毁坏了。
上古的人认为在天的四边都有支撑着天的柱子。
废是指柱子折断,天塌下来了。
四极:指天的四极。
2、九州裂:指大地陷裂。
古时分天下为九州,具体说法不一,一说为冀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3、天不兼覆:天有所损毁,不能尽覆万物。
兼:全部4、地不周载:地有所陷坏,不能遍载万物。
周:遍,全5、爁(làn )焱:大火延烧的情景。
6、颛(zhuān)民:善良的人民。
7、鸷(zhì)鸟:凶猛的禽鸟。
8、攫:抓;夺。
9、于是:在这时(古今异义)10、鳌:生活在海中的巨龟。
11、黑龙:水怪,发洪水危害人民;有人说即指水神共工。
12、济:救济13、冀州:古九州之一,指黄河流域古代中原地带。
14、淫水:泛滥的洪水。
15、涸:干枯。
16、狡虫:指恶禽猛兽。
虫,泛指动物。
17、故:原来(引申为:于是,所以)【翻译】在远古的时候,支撑天的四根柱子毁坏了,大地因此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地也不能遍载万物;大火延烧而不能熄灭,洪水汹涌而不能停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抓取老人孩童。
在这时,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大鳌的脚来做撑起四边天空的栋梁,杀死水怪来救济冀州,积起芦灰来堵塞洪水。
天空得到了修补,天的四边支撑的柱子摆正了,洪水得到了控制,冀州得到了平定。
恶禽猛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活下来了。
【精神】这则著名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先民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女娲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的高尚,这源自人类渴望征服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女娲补天的文言文翻译
![女娲补天的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fb4409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8.png)
女娲,乃上古之神,创世之母,神通广大,德高望重。
彼时,苍天有缺,裂开数十丈,如巨口般吞噬万物,日月星辰,为之暗淡。
女娲心生怜悯,决定修补苍天,以拯救苍生。
女娲首先寻访四海八荒,搜集五色石。
五色石者,红、黄、蓝、白、黑,各有奇效。
红石温润,可驱邪避灾;黄石刚猛,可固山川;蓝石坚韧,可炼制神兵;白石洁白,可洗净世间污秽;黑石沉稳,可镇妖伏魔。
女娲将五色石炼化,融为一炉,以己神力,注入其中。
五色光芒,熠熠生辉,照耀天地。
女娲挥舞神锤,将融化的五色石,注入天缺之处,补得天衣无缝。
苍天得以恢复,日月星辰,重新照耀人间。
然而,天虽补好,但地却裂开数道巨大的裂缝,洪水汹涌,泛滥成灾。
女娲心想,若不止住洪水,苍生仍将遭受苦难。
于是,她斩断巨鳌的四足,分别立于四极,以稳固大地,遏制洪水。
接着,女娲发现黑龙兴风作浪,为祸人间。
她毅然决定,斩杀黑龙。
女娲与黑龙展开激战,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将黑龙斩杀,止住了洪水。
然而,洪水虽止,但山泽之间,仍有妖魔作乱。
女娲捉住白猿,以神通驯服之,令其守护山泽,平息妖魔之害。
经过女娲的努力,苍天得以恢复,大地得以稳固,洪水得以止息,妖魔得以平息。
人间重回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女娲功德无量,被誉为“补天圣母”。
自那以后,人们感念女娲之恩,每逢农历七月初七,都会举行祭祀活动,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女神。
而女娲补天的传说,也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女 娲补天文言文翻译
![女 娲补天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2f01a9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b.png)
女娲补天文言文翻译《女娲补天文言文翻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远古的时候,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坍塌了,大地裂开,天不能把大地全都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
大火蔓延不熄灭,洪水泛滥不止息。
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
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柱子,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
天空被修补好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冀州平定,凶猛的鸟兽死去,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
“四极废,九州裂”,描述了天地遭受的巨大灾难,四根天柱崩塌,九州大地分裂,展现出一幅极其混乱和危险的景象。
“天不兼覆,地不周载”,进一步强调了天地失去正常的秩序和功能,天空无法完全覆盖大地,大地也无法正常承载万物。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形象地描绘了大火熊熊燃烧不止,洪水汹涌奔腾不息的可怕场景。
这种天灾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当时环境的极度恶劣和人们面临的巨大生存危机。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则刻画了在天灾的背景下,人类还遭受着猛兽和恶鸟的侵袭,生命安全毫无保障,生存状况极为悲惨。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女娲挺身而出。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五色石具有神奇的力量,女娲通过艰苦的努力炼就五色石,用来修补残破的天空。
这一行动展现了女娲的智慧和勇气。
“断鳌足以立四极”,巨鳌的脚被砍断用来支撑天地的四个角落,稳定了天地的结构,使天地不再动荡。
“杀黑龙以济冀州”,黑龙是造成灾难的恶势力之一,女娲将其杀死,拯救了冀州地区的人民。
“积芦灰以止淫水”,芦灰能够堵塞洪水,女娲用这种方法止住了泛滥的洪水,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
最终,“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女娲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天空得以修补,天地恢复了正常的秩序,洪水消退,冀州地区变得平静,邪恶的鸟兽死去,善良的百姓得以生存和繁衍。
《女 娲补天》文言文
![《女 娲补天》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c6f6b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2.png)
《女娲补天》文言文
远古之时,天地混沌初开,万物滋长,然灾祸频仍。
时有共工氏,
性暴戾,与颛顼争为帝,怒触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水潦尘埃归焉。
于是,天河倒灌,洪水泛滥,大地成泽国,苍生苦不堪言。
女娲氏,乃上古之神女也,心怀慈悲,悯众生之苦,遂立志补天救民。
女娲寻遍天下,得五色之石,红、黄、蓝、白、黑,皆璀璨夺目,
蕴天地之灵。
然炼石非易事,女娲于高山之巅,架起神炉,以神火煅烧。
神火熊熊,昼夜不息,历经九九八十一日,五色石终熔炼成浆。
女娲手持神浆,飞身而上,补天之缺。
然天缺甚大,浆少难填,女
娲不辞辛劳,往返数次,终使天缺渐合。
然补天之业未竟,尚有洪水肆虐。
女娲又斩下神龟之足,立为天柱,撑住苍穹。
复驱走危害人间之恶兽,平洪水之患。
经女娲之不懈努力,天复完整,洪水渐退,大地重回安宁。
草木复苏,鸟兽欢鸣,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皆感恩女娲之德。
女娲补天之举,传颂千古。
其勇敢无畏、慈悲为怀之精神,激励后人,当以仁爱之心,护佑世间,不畏艰难,勇担重任。
后世人每念及女娲补天之事,皆心生敬畏。
女娲之功绩,永载史册,为万世所传颂。
其精神之光,犹如明灯,照亮人间前行之路。
吾等当铭记女娲之恩德,传承其精神,护佑吾土,造福苍生。
使世间和谐,再无灾厄之苦,方不负女娲当初之辛劳。
然岁月悠悠,往事如烟,虽女娲补天之事已成传说,但其精神永远熠熠生辉,激励吾辈勇往直前,为美好之未来而不懈奋斗。
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_女娲补天的意思
![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_女娲补天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16b570c6804d2b160a4ec032.png)
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_女娲补天的意思文言文《女娲补天》选自高中文言文,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秦二世的时候,宰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
赵高为了达到自己彻底专权的目的,对胡亥说了一大通很有“道理”的话,大意是说胡亥年轻,经验不足,而且皇帝也应该少和大臣们见面,以免在大臣们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
如果能居住在深宫听取赵高他们的汇报,有他们这些“栋梁之才”来辅佐,那国家便会治理得更好。
胡亥一听有道理,从此便呆在后宫中享乐,朝中大小政事都由赵高一人来独断专行。
赵高虽然大权在握,但也害怕大臣们联合起来反对他,为了试验大臣对他的真实态度,赵高精心策划了一起让自己遗臭万年的政治事件:指鹿为马。
【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注释】1、四极废:天的四边毁坏了。
上古的人认为在天的四边都有支撑着天的柱子。
废是指柱子折断,天塌下来了。
四极:指天的四极。
2、九州裂:指大地陷裂。
古时分天下为九州,具体说法不一,一说为冀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3、天不兼覆:天有所损毁,不能尽覆万物。
兼:全部4、地不周载:地有所陷坏,不能遍载万物。
周:遍,全5、爁(àn )焱:大火延烧的情景。
6、颛(zhuān)民:善良的人民。
7、鸷(zhì)鸟:凶猛的禽鸟。
8、攫:抓;夺。
9、于是:在这时(古今异义)10、鳌:生活在海中的巨龟。
11、黑龙:水怪,发洪水危害人民;有人说即指水神共工。
12、济:救济13、冀州:古九州之一,指黄河流域古代中原地带。
14、淫水:泛滥的洪水。
15、涸:干枯。
16、狡虫:指恶禽猛兽。
虫,泛指动物。
17、故:原来(引申为:于是,所以)【翻译】在远古的时候,支撑天的四根柱子毁坏了,大地因此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地也不能遍载万物;大火延烧而不能熄灭,洪水汹涌而不能停止; orG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抓取老人孩童。
文言文阅读《女娲补天》并回答问题
![文言文阅读《女娲补天》并回答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8fdb1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c.png)
文言文阅读《女娲补天》并回答问题一、文言文原文女娲补天往古⑴之时,四极⑵废,九州⑶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⑷。
火爁焱⑸而不灭,水浩洋⑹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⑺,鸷鸟⑻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⑼,积芦灰以止淫水⑽。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⑾,狡虫死,颛民生⑿。
注释:⑴往古:很远的古代。
⑵四极:天的四边。
远古时人错误地认为天的四边都有柱子支撑着。
⑶九州:泛指中国的土地。
⑷这两句说:天不能完整地笼罩大地,地不能周全地承受万物。
兼,合拢。
覆,覆盖。
⑸爁焱(lanyan):大火燃烧的样子。
焱,火花。
⑹浩洋:水势浩大。
⑺颛(zhuan)民:善良的人民。
⑻鸷(zhi )鸟:凶猛的大鸟。
⑼远古人类认为水灾与龙作怪有关,故女娲杀黑龙以拯救冀州。
冀州,古九州之一,这里泛指中原地带。
⑽淫水:泛滥的洪水。
⑾这四句话说:苍天修补起来了,天的四边扶正了,洪水涸竭了,中原平定了。
涸,干枯;平,平定、安定。
⑿生:得以生存。
二、回答课后习题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①火爁焱而不灭( ) ②猛兽食颛民()③鸷鸟攫老弱( )()④淫水涸( ) ⑤狡虫死( )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以”与“杀黑龙以济翼州”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策之不以其道 B.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用短文中的信息填空。
这则神话选自《淮南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远古人类为改变生活环境而进行的无畏斗争。
以女娲为例,她面对险恶环境,英勇奋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了人类祖先与天地奋战的雄伟气魄和创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4.传说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这个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三、习题参考答案1、①y a n ②zhu a n ③zh i ④h e ⑤ji ao⒉、C⒊、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大龟的四只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翼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女娲补天文言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女娲补天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1e866955270722192ef79f.png)
女娲补天文言文【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àn )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zhuān)民,鸷(zhì)鸟攫(jué)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áo)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hé),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注解】1、四极废:天的四边毁坏了。
上古的人认为在天的四边都有支撑着天的柱子。
废是指柱子折断,天塌下来了。
四极:指天的四极。
2、九州裂:指大地陷裂。
古时分天下为九州,具体说法不一,一说为冀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3、天不兼覆:天有所损毁,不能尽覆万物。
兼:全部4、地不周载:地有所陷坏,不能遍载万物。
周:遍,全5、爁(làn )焱:大火延烧的情景。
6、颛(zhuān)民:善良的人民。
7、鸷(zhì)鸟:凶猛的禽鸟。
8、攫:抓;夺。
9、于是:在这时(古今异义)10、鳌:生活在海中的巨龟。
11、黑龙:水怪,发洪水危害人民;有人说即指水神共工。
12、济:救济13、冀州:古九州之一,指黄河流域古代中原地带。
14、淫水:泛滥的洪水。
15、涸:干枯。
16、狡虫:指恶禽猛兽。
虫,泛指动物。
17、故:原来(引申为:于是,所以)【翻译】在远古的时候,支撑天的四根柱子毁坏了,大地因此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地也不能遍载万物;大火延烧而不能熄灭,洪水汹涌而不能停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抓取老人孩童。
在这时,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大鳌的脚来做撑起四边天空的栋梁,杀死水怪来救济冀州,积起芦灰来堵塞洪水。
天空得到了修补,天的四边支撑的柱子摆正了,洪水得到了控制,冀州得到了平定。
恶禽猛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活下来了。
【精神】这则著名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先民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女娲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的高尚,这源自人类渴望征服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最新整理女娲补天文言文原文注释
![最新整理女娲补天文言文原文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30da3072998fcc22bdd10d95.png)
女娲补天文言文原文注释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①而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②民,鸷鸟③攫④老弱。
于是女祸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⑤苍天补,四极正;淫shui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壅沈⑦不通者,窍⑧理之;逆气戾物⑨伤民厚积者,绝止⑩之。
当此之时,卧倨倨,兴眄眄。
(《淮南子》)注释:①爁(làn)炎:火势蔓延。
②颛(zhuān):善良。
③鸷(zhì) :凶猛的鸟。
④攫(jué):抓取。
⑤鳌(áo):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⑥淫:过多、过甚。
⑦壅沈:壅(yōng),阻塞,沈,同“沉”,沉陷。
⑧窍:贯通。
⑨逆气戾(lì)物:违背自然的暴戾之气,邪气、毒气、疫气等。
⑩绝止:遏止。
倨倨(jù):无忧无虑的样子。
兴:起来,指白天。
眄眄(miǎn):无智无谋的样子。
【女娲补天翻译】久远的过去,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倒了,大地裂开;天不能普遍地覆盖万物,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火烧猛烈而不熄灭,水泛滥成灾而不停止; 凶猛的野兽吃善良的百姓,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人和小孩。
在这时,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的漏洞,砍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擎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来堵塞洪水。
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了,中华的大地上恢复了平整。
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
【女娲补天文言文原文注释】相关文章:1.《学弈》文言文原文及注释2.竹轩记文言文注释及原文3.《外科医生》文言文原文及注释4.《女娲补天》课文原文5.女娲补天翻译和原文6.女娲补天小学课文原文7.女娲补天原文及翻译8.《公输》原文及注释。
[女娲补天古文翻译]女娲补天文言文翻译
![[女娲补天古文翻译]女娲补天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f7473c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6.png)
[女娲补天古文翻译]女娲补天文言文翻译女娲补天文言文翻译一:女娲补天文言文翻译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lǎ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某。
苍天补,四极正;淫某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译文:以往古代的时候,四根天柱倾折,大地陷裂;天(有所损毁,)不能全部覆盖(万物),地(有所陷坏,)不能完全承载万物;烈火燃烧并且不灭,洪水浩大汪洋(泛滥)并且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禽鸟(用爪)抓取年老弱小的人(吃掉)。
于是女娲炼出五色石来补青天,斩断大龟的四脚来把竖立(天的)四根梁柱,杀死(水怪)黑龙来拯救翼州,累积芦苇的灰烬来制止(抵御)过量的洪水。
苍天(得以)修补,四个天柱(得以)扶正(直立);过多的洪水干涸(了),翼州太平(了);狡诈的恶虫(恶禽猛兽)死去,善良的人民百姓生存(下来)。
女娲补天的意思[释义] 女娲:传说中上古女帝名。
有说是伏羲的妹妹;有说是伏羲的妻子。
相传共工氏祝融败;斗触不周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
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语出] 《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正音] 娲;不能读作“huò”。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传说雨花石是~留下的石头。
女娲补天的成语典故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
在这种情况下,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鳌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
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复了平静;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
女娲背靠大地、怀抱青天,让春天温暖,夏天炽热,秋天肃杀,冬天寒冷。
女娲补天的小古文注音版
![女娲补天的小古文注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9e563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f.png)
女娲补天的小古文注音版原文:《 女n ǚ 娲w ā 补b ǔ 天ti ān 》淮hu ái 南n án 子z ǐ往w ǎn ɡ 古ɡǔ 之zh ī 时sh í,四s ì 极j í 废f èi ,九ji ǔ 州zh ōu 裂li è ,天ti ān 不b ù 兼ji ān 覆f ù ,地d ì 不b ù 周zh ōu 载z ǎi ,火hu ǒ 爁l àn 焱y àn 而ér 不b ù 灭mi è ,水shu ǐ 浩h ào 洋y án ɡ 而ér不b ù 息x ī ,猛m ěn ɡ 兽sh òu 食sh í 颛zhu ān 民m ín ,鸷zh ì 鸟ni ǎo 攫ju é 老l ǎo 弱ru ò。
于y ú 是sh ì ,女n ǚ 娲w ā 炼li àn 五w ǔ 色s è 石sh í 以y ǐ 补b ǔ 苍c ān ɡ 天ti ān,断du àn 鳌áo 足z ú 以y ǐ 立l ì 四s ì 极j í ,杀sh ā 黑h ēi 龙l ón ɡ 以y ǐ 济j ì 冀j ì 州zh ōu ,积j ī芦l ú 灰hu ī 以y ǐ 止zh ǐ 淫y ín 水shu ǐ 。
苍c ān ɡ 天ti ān 补b ǔ ,四s ì 极j í 正zh èn ɡ ;淫y ín 水shu ǐ 涸h é , 冀j ì 州zh ōu 平p ín ɡ ;狡ji ǎo 虫ch ón ɡ 死s ǐ ,颛zhu ān 民m ín 生sh ēn ɡ 。
女娲补天文言文语法
![女娲补天文言文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aaf6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e.png)
女娲补天文言文语法女娲,号初辟氏。
盖初天地,扶生万物。
斥暗光明,峙宇宙间。
初辟氏者,言其初辟天地也。
初者始也,辟者开也。
氏者名也。
妙造万物,以扶生灵。
斥者驱也,暗者黑暗也,光明者明亮也。
峙者立也,宇宙者广大之宇也,间者中间之意也。
初天地,朦胧浑沌之时。
形体未开,无有分明。
初造日月,明光渐现。
悬珠于天,照耀四野。
朦胧浑沌者,形体未定之意也。
分明者,清晰可见之意也。
悬珠于天者,将日月悬挂于天空之意也。
照耀四野,指其光芒照亮天地之意也。
女娲补天,才智过人。
取五色石,熔化为泥。
成形甘露,补天救急。
补天者,指女娲修复天空之意也。
才智过人者,指女娲聪慧无比之意也。
取五色石,指女娲采集五种颜色的石头之意。
熔化为泥,指女娲将石头熔化为糊状物之意。
成形甘露,指女娲用泥状物制作出人形之意。
补天救急,指女娲为解决天空危机而忙碌之意。
女娲巧手,造人成器。
琴瑟和鸣,声音动听。
造人者,以灵魂入体。
四海之内,皆可繁衍。
巧手者,指女娲手艺精湛之意也。
造人成器,指女娲以灵魂赋予人体,使其成为完整的个体之意也。
琴瑟和鸣,指人体之间的声音和谐之意。
四海之内,皆可繁衍,指人类可以在世界各地繁衍生息之意。
女娲仁慈,悲天悯人。
寿与百年,福禄不尽。
医疾救厄,令人安然。
仁慈者,指女娲怀有慈悲心肠之意也。
寿与百年,福禄不尽,指女娲赋予人类长寿、幸福不竭之意。
医疾救厄,指女娲治疗疾病、帮助人们摆脱困境之意。
令人安然,指女娲使人们得到安定和安宁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话的产生
神话产生的原因是生产力低下,人 们受到自然的威胁,并不能科学的解 释自然现象。就通过幻想、想象把自 然力形象化和拟人化,这样就产生了 神话。
神话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 原始理解、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 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
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
毁坏 大地
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全部
全,遍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蔓延
停止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善良的人民 抓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这
来
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
帮助,拯救
积芦灰以止淫水。
泛滥的洪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
狡虫死,颛民生。
小结全文
本文通过女娲历尽千难万险 而补天的过程,曲折反映了我国 古代劳动人民与大自然斗争的历 程,歌颂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勇 敢、坚强、无畏的精神。
拓展阅读:《共工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 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淮南子·天文训》
● 往古 ∕ 之时,四极 ∕ 废,九州 ∕ 裂,天 ∕ 不兼覆,地 ∕ 不周载 (zài),火 ∕ 滥(l à n)焱(yán) ∕ 而不灭,水 ∕ 浩洋 ∕ 而不息,猛 兽 ∕ 食 ∕ 颛(zhuān)民,鸷(zhì)鸟 ∕ 攫 ∕ (jué)老弱。女娲 ∕ 炼五 色石 ∕ 以补苍天,断 ∕ 鳌足 ∕ 以立四极,杀 ∕ 黑龙 ∕ 以济 ∕ 冀州, 积 ∕ 芦灰 ∕ 以止淫(yín)水。苍天 ∕ 补,四极 ∕ 正;淫水 ∕ 涸(hé), 冀州 ∕ 平;狡(jiǎo)虫 ∕ 死,颛(zhuān)民 ∕ 生.
●天不兼覆:天不能全面覆盖大地。 ●地不周载:地不能周全地容载万物。 ●滥焱:大火蔓延燃烧的样子。 ●颛民:善良的人民。 ●鸷鸟:凶猛的鸟 。 ●攫:用爪子抓取。
●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
地不周载(zài),火滥(l à n)焱(yán)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 兽食颛(zhuān)民,鸷(zhì)鸟攫(jué)老弱。
女娲补天
——《淮南子·览冥训》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 烈》、《刘安子》,由西汉 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 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
《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 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 古代神话。如“女娲补天”、“后 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嫦娥奔月”等。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 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搏黄土做人。 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
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是被民 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
● 我们中华儿女,被称为炎黄子孙.炎就是炎帝,黄就是黄帝,他们是华夏民族 的始祖。传说,炎帝的后裔叫共工,他与黄帝的后裔颛顼争夺皇位,结果 共工打败了,于是他一怒之下,撞向了不周山。
●是啊,支撑天的柱子倒了,九州大地崩裂了,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地不 能完全承载万物。大地上燃起了熊熊的大火,水泛滥不能停止。猛兽吃善 良的百姓,凶猛的大鸟抓取老人和孩子。
●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 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yín)水。
●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hé),冀州平; 狡(jiǎo)虫死,颛(zhuān)民生.
女娲,我想对您说:
“
。”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 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女娲补天》是个神话故事,它是两 千多年前西汉刘安编写的《淮南子·览冥 训》中的一个故事。《淮南子》这部书里 面的故事很多,比如说《后羿射日》《嫦 娥奔月》《精卫填海》等。在远古时代, 人们的知识水平低下,对自然界的许多现 象感到神秘莫测。于是,他们在劳动中, 创造出了一个个优美的神话故事。
●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zài),火滥(làn)焱(yán)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 食颛(zhuān)民,鸷(zhì)鸟攫(jué)老弱。女娲炼五色石以 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 止淫(yín)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hé),冀州平; 狡(jiǎo)虫死,颛(zhuān)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