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考点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模板:观点+理由+呼应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广义狭义教育辨析/教育的属性
广义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教育——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例: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
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三)教育的社会属性
例: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虽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教育具有继承性;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例: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它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其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有促进作用,但它不可以改变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
1.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的水平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但遗传只是为能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是能力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
2.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教育四个方面。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起决定性作用。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话是过分夸大了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而无视了其他因素。
(六)教育目的概念的辨析(与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区别)
1.教育目的——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
2.确立教育目的依据: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们的教育思想
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这句话是正确的。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教育方针包含了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一定的教育方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因而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可以看成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4、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
这种说法错误。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教育目的分为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七)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辨析)
1.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2.个人本位论强调个人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3.杜威的教育无目的是指教育应该没有目的。
该说法错误。所谓的“教育无目的说”并不是说教育真的没有什么目的,而是教育过程的本身就是教育目的
(八)全面发展
1.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例1.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2011年下半年)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他们的高尚情操的教育。而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种形式。
例2.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
这种说法错误。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智体美劳育构成。他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全面发展不代表是平均发展,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个性发展。
例3.人的全面发展会限制人的个性发展。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所谓全面发展是指受教育者德智体美方面都得到发展,即个性的全面发展。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人个性的形成过程。
第三章、中学教学
(一)教学的内涵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1.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e.g..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教育是…智育是…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智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此外,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因此,教学与智育两者并不相同。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
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认知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引导性
例1:学生的认识过程就是人类的认识过程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的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其特殊性表现为:认知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引导性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有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例.教师是太阳,学生应该时时围绕着教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师主导应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应建立合作、有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例:学生学好间接经验就行,直接经验无关紧要。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间接经验是指现成的书本知识,而直接经验是指通过探索发现的经验。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同时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两者紧密相关,并不是无关紧要。故上述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