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改装]完成人与山地车的完美结合

合集下载

改装自行车直播脚本范文

改装自行车直播脚本范文

改装自行车直播脚本范文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改装自行车直播。

在这里,我将向大家展示如何将原本普通的自行车变成一辆独一无二的个性化改装车。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需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

在改装自行车过程中,我们需要准备扳手、螺丝刀、螺丝批、钳子等常见工具。

此外,还需要一些改装配件,比如自行车灯组、后视镜、鞍座、刹车把手等。

开始改装之前,我们先要对自行车进行彻底的清洁。

可以使用水枪或软毛刷进行清洗,确保自行车表面没有灰尘和杂物。

接下来,我们将首先改装自行车的灯组。

将原有的灯组拆卸下来,再将新的灯组安装到前把手上。

然后,我们可以将新的后视镜安装在把手上,以提高骑行的安全性。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鞍座的改装。

将原有的鞍座拆卸下来,然后将新的鞍座安装到鞍筒上。

在安装时,请注意调节合适的高度和角度,以确保舒适的骑行体验。

然后,我们将进行刹车把手的改装。

将原有的刹车把手拆卸下来,再将新的刹车把手安装上去。

在安装时,请确保刹车把手能够灵活、顺畅地控制刹车,确保骑行的安全性。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一些小的改装,比如安装车筐、脚撑、挡泥板等。

这些改装可以提供更多的便利与实用性。

通过这场直播,我们向大家展示了改装自行车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希望这些内容对喜爱自行车改装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记住,在改装自行车时,请务必安全第一,并为骑行提供更好的体验。

谢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山地车入门之轮组篇(一)车圈

山地车入门之轮组篇(一)车圈

山地车入门之轮组篇(一)车圈自行车轮组是自行车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自行车运动的它的搭配直接影响到自行车在行进中的速度和稳定性,随着自行车运动不断发展,轮组的重要性也逐渐的被体现出来。

在国外运动自行车上轮组的价值仅低于车架甚至更高,其产品价值可见一般。

但由于国内的骑行运动才刚刚开始,所以对于轮组这个比较专业的组成,它的区分和搭配还没有被人们所熟知。

本篇将对山地车轮组做一个基础的介绍。

由于篇幅原因,本节将针对轮组中的车圈做相应的介绍。

轮组的组成:轮组(wheelset):是由车圈(Rim )、内胎(tube)、外胎(Tire)、辐条(Spoke)、花鼓(Hub)5部分组成的系统总成。

通常意义的轮组分为自配和品牌轮组两种。

A:自配型轮组:自配型轮组分为“企配”及“DIY搭配”两种。

企配轮组:是由各自行车生产厂商出于对成本及使用效果两个方面的考虑及对于产品的功能需求的综合性考虑,将以上5部分进行搭配产生(通常国内山地车轮组均使用此类方式)DIY搭配轮组:是由自行车爱好者按照自身需求而自行搭配组成的。

B:品牌轮组:由自行车轮组专业品牌,以其对产品的理解按照其对于使用功能、参数、外观等多方面的要求使用其自有产品或搭配其他同类型品牌配件设计组合而成的独立轮组总成。

也可看为是一个配件多组合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品牌轮组的针对人群为专业骑行爱好者及比赛用车,所以相对的对技术参数要求颇高也价值不菲,目前台系品牌产品似乎还无法完成其自身的轮组全配件配套而无法涉猎其内,故品牌轮组仅以国际几个顶级的轮组品牌涉猎其内,而绝大多数国内轮组都是自行车生产厂商自行配置而成,相对的产品使用效果、产品稳定性及性价比更高。

非专业爱好者或运动员从各方面考虑最好还是选择企配轮组。

所以针对于轮组内各个零配件品牌的认知就更为重要了。

车圈(Rim )的选择与分类如何理解车圈,我们不如打个比方我们将轮组视为人的身体,那么内外胎是人身体的表皮及肌肉,花鼓、辐条是内脏血管,无疑车圈就是支撑整个身体的骨骼。

山地车下坡的技巧

山地车下坡的技巧

山地车下坡的技巧山地车下坡的技巧下坡的功夫,正如其它技术,能够随着不断的练习而逐渐精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山地车下坡的技巧,欢迎参考~山地车下坡的技巧快速下坡的关键在于放松心情。

太渴望追求速度反而会使注意力变得狭窄,会让你无法看清前方路面。

将速度推到恐惧边缘并不会增进下坡技术。

应该致力于放松心情与骑得平顺,不要有突兀的举动,如紧急煞车或急转弯等,速度自然会提高。

一位优秀的下坡骑士会选择在入弯之前的外侧切入,并在入弯之前完成所有的煞车动作,切过弯道内缘顶点,最后在外侧出弯﹝但是要保留失误时的转圜余地以及防范不可预知的危险﹞。

关键在于徐徐地就定位然后平顺地依循走线过弯,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仓皇可笑的动作时,那表示你必须减低速度并多花点注意力在路上。

只有在进弯之前可以使用煞车,不要在过弯途中使用煞车。

过弯时轮胎摩擦力主要用来转弯,如果使用煞车会用掉一大部分的摩擦力,倘若一定要在过弯时使用煞车的话,要在煞车前将行车动线拉直。

当路面良好时以使用前煞车为主,而路面不良时以使用后煞车为主并且要提早煞车。

在汽车赛车圈里关于煞车技巧方面有两派说法:一是主张在进弯前缓缓放开煞车;另一派则主张在进弯前用力煞车,在开始转弯时再突然放开煞车。

单车骑士大概会结合两派理论,然后依据路况、轮圈真圆度、煞车片强度以及其它车手与自身之距离等因素来判断。

机车骑士与单车骑士在过弯时车身倾斜角度差异很大,机车道路赛在高速过弯时会尽量让车身垂直于地面以避免转倒;相反的,单车骑士在过弯时会让车身朝弯道内侧倾斜而维持身体朝上之姿势。

不过两者有一共同点,即都会向下伸展弯道内侧之膝盖,藉以降低重心,如果要在过弯时继续踩踏加速的时候,会采取与机车骑士相同的`姿势,减少车身倾斜角度以避免踏板触地而跌倒。

成群结队骑下坡道时,如何超越前车是一高难度技巧。

并不是随时都可在开始下坡的时候走在速度较慢的骑士前面,当你发现自己前面有其它人时,不要心急,与其保持一段距离或小心超越。

双人自行车 原理

双人自行车 原理

双人自行车原理
双人自行车是一种特殊设计的自行车,允许两个人同时骑行。

它的原理是将两个独立的自行车座椅安装在一个共享框架上,以实现同时骑行。

首先,双人自行车通常具有一个加长的底盘,比普通自行车要宽一些。

这个加长的底盘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安装两个骑行者。

底盘通常由轻质材料制成,如铝合金或碳纤维,以保持整车的轻量化。

接下来,双人自行车配备了两个独立的座椅,每个座椅都具有骑手单独调整的调节装置。

这使得两个骑手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舒适度进行调整,确保骑行过程中的舒适性。

座椅后方通常有一个支撑杆,用于连接两个座椅并固定在底盘上。

该支撑杆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确保两个座椅保持平衡和稳定。

在行驶时,两个骑手通过踩踏脚踏板来推动自行车。

在转动脚踏板的同时,通过与链条和齿轮系统相连,动力将传递到后轮,推动车辆前进。

两个骑手的协调与配合非常重要,以保持稳定和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双人自行车的转向和操控方式与普通自行车类似。

通常,前轮在转向时会通过转向柱和把手的控制来实现,骑手通过转动把手来改变车辆的方向。

总之,双人自行车通过将两个独立的座椅安装在一个共享框架上,允许两个人同时骑行。

骑手通过踩踏脚踏板来推动车辆前进,同时通过转向柱和把手来改变方向。

协调和配合是必要的,以确保骑行的稳定性和平衡。

喜德盛rt280改装方案

喜德盛rt280改装方案

喜德盛rt280改装方案喜德盛RT280是一款经典的越野车型,但是对于一些越野玩家来说,原车的性能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为了提升车辆的越野能力和驾驶体验,许多人选择对喜德盛RT280进行改装。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喜德盛RT280改装方案。

我们可以从车辆的悬挂系统入手。

原车的悬挂系统在越野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将其升级为更加适合越野的悬挂系统。

例如,可以选择安装一套专业的越野减震器和弹簧,这样可以增加车辆的通过性和稳定性,让车辆更好地适应复杂的路况。

我们可以考虑对喜德盛RT280进行动力系统的改进。

原车的动力可能无法满足一些越野玩家的需求,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对发动机进行升级。

可以考虑更换高性能的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以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扭矩。

此外,还可以对发动机进行调校,以提升整体的动力表现。

除了悬挂系统和动力系统的改装,我们还可以对喜德盛RT280的轮胎进行升级。

原车的轮胎可能对越野性能有所限制,所以我们可以选择更加适合越野的大胎轮胎。

大胎轮胎可以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和通过性,让车辆在复杂的路况下更加稳定。

为了增加车辆的越野能力,我们还可以对喜德盛RT280进行底盘的加固。

可以考虑安装加固板和底盘护板,以保护底盘不受损坏。

同时,还可以加装防撞护栏和牵引钩,以提供更好的保护和牵引功能。

对于一些越野爱好者来说,还可以对喜德盛RT280进行外观的改装。

可以选择更加具有越野特色的保险杠和侧踏板,以增加车辆的越野气息。

还可以选择安装行李架和车顶帐篷,以增加车辆的储物空间和露营功能。

喜德盛RT280的改装方案包括悬挂系统的升级、动力系统的改进、轮胎的升级、底盘的加固以及外观的改装。

通过这些改装,可以提升车辆的越野能力和驾驶体验,让喜德盛RT280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路况。

当然,在进行改装时,需要选择正规的改装厂家和专业的技师,以确保改装的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以上的改装方案对喜德盛RT280的车主们有所帮助。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自行车的人机系统评析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自行车的人机系统评析

摘要形形色色的自行车,它们的基本构架都一样,可是不同款式的自行车社会需求量就不一样,自行车的市场根据不同的人群也有多种多样,如对于小孩,自行车后轮处有两个小轮来支持其平衡,而对于都市女性,自行车却设置的矮小美观,而对于喜爱运动的年轻一辈来说,自行车却有省力而且易于在山地处行走的多功能。

作为大学生这个大群所偏爱的山地自行车,有些自行车并不是最佳的,为此,我们用我们的基础专业知识对其评析,也便在以后的购买自行车时我们能够选择更好的、更合人的因素的自行车!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系统中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在自行车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使自行车与人能够更好的配合,相互兼容;将受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或是更好的适应环境,从而使人有更安全更舒适的骑行,尽量消除机器本身的缺陷,降低人操作的失误率,最终达到提高安全,降低疲劳,增加舒适度的要求。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自行车车架造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机评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目录摘要 (1)一、引言 (3)1.1研究背景 (3)1.2研究意义 (3)1.3评析内容 (4)1.4 研究目的 (5)1.5研究方法 (6)二、相关尺寸(以山地自行车为例) (7)三、自行车人-机评析 (7)3.1人一自行车系统 (7)3.2影响自行车性能的人体因素 (7)3.3自行车设计结构要素分析 (9)3.4具体部件的人-机评析 (11)四、总结 (17)五、参考文献 (18)六、小组成员分工情况 (19)一、引言1.1研究背景自行车的普及能够实质性地缓解石油类矿产资源存量、钢铁类材料消耗等等问题,符合绿色设计的长久可持续发展理念,自行车车架造型设计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工业产品的开发与研制中,人机工程学的应用显得举足轻重且极富挑战性,能够提升产品的使用舒适度和市场竞争力。

两者的结合更将推动任何一种工业产品的有机发展进程。

在欧洲,很多人为了减少因驾车带来的空气污染而愿意骑自行车上班,这样的人被视为环保卫士而受到尊敬。

Do It Yourself 一个老鸟自己组装自行车(免费)

Do It Yourself 一个老鸟自己组装自行车(免费)

Do It Yourself !顶级山地车Titus x carbon 组装详细实拍教程!很多客人在我这里组装过单车,但并没有看到我的组装程序。

很多车友和我一起骑过单车,但独骑时却因为小小的故障而一筹莫展。

很多发烧友已经有足够知识自己选择零件,但缺少的是专业单车组装教程来学习自己DIY。

DIY(自己动手做),DIY自己的一部山地车,在国外早已经是风靡一时,这在国外是独立的一个行业。

意大利的手工限量产单车作坊比比皆是。

很多不了解我们这个行业的观众,甚至会认为我们的是杂牌车,是拼装货,也许GIANT一类的品牌专卖店比较适合他们的胃口,或许看过本贴以后,他们会重新认识组装车的概念。

其实品牌车也是一个个零件在各个配件厂商间采购,在工厂内装配起来的,大同小异,当然,品牌车有他们自己的行销网络,基本是市面主打的低中高价位车一网打尽,由专卖店售卖,属于大众层次,很全面。

大部分的入门车友可能一时间接触不到我们这类手工小作坊。

其实我们的小作坊车店,打个比方,也就是一间小工厂,只不过,出车时间够慢,最快也要3个小时,甚至几个月,因为我们可能会绞尽脑子帮客人在有限预算内造出最超值最合适的车,也可能会满欧洲找寻顶级配件;调试时间更慢,因为我们要求万无一失,性能至上;量也更少,因为,我们都是量身定做,部部个性卓显且专属,手工组装,反复检测。

当然,我们也是非常expensive的,够专业够贵,但一点,我们组装的都只做专业运动车系,必须承受住恶劣的山地考验或日以即夜的长途旅行,因此,每个零件都不惜成本来做到最好,所以,这个就是贵的原因。

概念不同,DIY和品牌之间的理念,其实可比性甚少。

品牌or组装,各有千秋。

同样客户的选择面也大不相同。

在此一带而过。

所以,为了让车友更深度了解组装自行车的灵魂所在,更能学习到专业的装车和维护知识水平。

特开此贴共勉。

车主,本人好友,宁等待两月时间让我慢慢组装。

把他的爱车拍了整个教程,在此感谢。

DIY单车几要点:1。

收藏:教你怎么组装5000左右的山地车

收藏:教你怎么组装5000左右的山地车

教你怎么组装5000左右的山地车山地车提到这个名字,大部分没有接触过运动自行车的人对它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粗轮胎和复杂的变速系统以及粗犷的避震装置。

的确,山地车最纯粹的用途其实就是在山林间的野地中穿行,从其越野强度的由轻到重,主要分为:Cross Country(XC,越野),All Mountain(AM,全地形),Free Ride(FR,自由骑),Down Hill(DH,速降)以及Extreme Free Ride(EFR,极限自由骑),以及以动作和泥地竞速为主的Dirt Jump(DJ,街市、飞包)和Slope Style(SS,更加重型的飞包车)。

为什么是Cross Country(XC,越野)山地车进入中国,更多的是长途旅行和城市骑行。

在欧美流行很久的旅行车反倒仅仅被年龄大的爷爷奶奶长途旅行使用。

而年轻人呢,更喜欢用Cross Country(XC,越野)来越野,因为它足够轻、足够快,而且拆卸方便。

而至于AM、FR、DH、EFR、DJ等车款,在国内更是少数人的运动,应该是跟中国的文化和性格有关。

另外,国内最近几年城市和郊区路况越来越好,甚至自行车爱好者的最爱领地川藏南线318国道在2014年又要减少4座4000多米海拔的高山而改成隧道了。

号称世界上最烂的新藏线219国道如今在西藏境内也全程是板油路了,不用两年,昔日的全程搓板路219国道将全线板油路了。

感叹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越来越享受着自行车运动所带给我们的快感。

那公路车呢?公路车历史最久远,而山地车只有40多年的历史。

而且最近几年城市路况大为改观,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公路车,因为它更轻、更快、更酷。

但是作为入门的自行车,从组装角度来看,山地车更有价值。

因为山地车讲究更多,可研究性更强,低端的公路车没必要去组装。

综上这里主要对XC(越野车,也就是我们一般看到的山地车)的自行选件组装进行讲解。

要对组成山地自行车的主要部件进行一下讲解:车架一部山地车,是否骑的舒适,是否轻巧易控,能承受多高的强度,能用多长的时间,能否升级等,关键就是看车架了,如同电脑上的主板,攒机高手对主板的要求超过了对CPU的要求。

山地车

山地车

山地车,英文名叫“mountain bike”,缩写为MTB。

起源于美国,是美国青年为了寻求刺激,在摩托车比赛的越野场地上驾驶自行车进行花样比赛而派生发展起来的车型。

最早骑山地自行车进行越野的,是一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生斯科特(James Finley Scott),他是第一位将普通自行车改装成山地车式样的人。

以后越野运动逐渐在欧美流行,并形成赛事。

1990年国际自行车联盟承认这项运动,1991 年首次举行世界杯赛。

山地自行车山地车是专门为越野(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一九七七年诞生于美国西岸的旧金山。

当时,一群热衷于骑沙滩自行车在山坡上玩乐的年轻人,突发奇想:“要是能骑着自行车从山上飞驰而下,一定非常有趣了。

”于是便开始越野自行车的设计,正式命名为山地车则是在两年后的事。

从此,“速降竞技”作为体育比赛中的一个新项目崭露头脚,运动员骑山地车沿规定的下坡线路高速滑降,速度快者为胜,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

自行车虽然始于欧洲,但美国人发明的山地车却一扫传统的自行车概念,将一股新风吹遍全球。

运动分类爬山单车的赛事共分为3个项目:下坡赛(Downhill Event)及双人弯道(Dual Slalom)与滑雪比赛同山地车赛、下坡赛项目十分类似--前者是车手分别滑下一条下坡的赛道然后计算最短时间完成者胜出。

后者是两名车手在两条并列的下坡道上同时滑降,以Z字型边行驶边飞跃土坡,最先到达者为胜。

至于越野赛(Cross-Country)顾名思义是在野外的大自然环境下进行,赛程全长通常大约在16至24公里之间,其中不少于1/4的赛道是未经任何人工修葺。

所有比赛的诀窍都是恰到好处得沿着既定的轨道,避免多走冤枉路。

国内外主要山地自行车赛事1、全国山地自行车赛。

该比赛一般是由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管理中心主办,由各相关城市承办,已经有四川省,贵州省,安徽省等相关城市举办过全国性的山地自行车比赛。

[自行车的发展史及所应用的机械]自行车发展史

[自行车的发展史及所应用的机械]自行车发展史

[自行车的发展史及所应用的机械]自行车发展史一、自行车的发展史1818年,德国人德赖斯发明了木制、带车把的两轮自行车,靠双脚蹬地行驶。

1839年,苏格兰的麦克米伦制成了第一辆由曲柄连杆机构驱动后轮的铁制自行车,用脚蹬踏板行驶。

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发明前轮大、后轮小、在前轮上装有曲柄和能转动的踏板的自行车,并于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曾一度掀起自行车热。

1869年,英国人雷诺首先用辐条来拉紧轮辋,用钢管制成车架,并首先在轮辋上装上了实心的橡胶带,使自行车的重量大大减轻。

1874年,英国的劳森开始在自行车上采用链条传动结构,但此时自行车仍是前轮大后轮小(图1)。

1886年英国人斯塔利在自行车上装上车闸,使用滚子轴承,又将前轮缩小,使前后轮大小相同,并将钢管组成菱形车架。

在1888年,英国的邓洛普成功地将充气轮胎应用在自行车上,显著地提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图2)。

从此,自行车的结构基本上定型,后来人们在此基础上又制成了山地自行车、折叠式自行车(图3)等,自行车成为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工具。

二、自行车的结构自行车主要由车体部分、传动部分、行动部分和安全装置组成,根据需要可增加一些附件。

四个主要部分又可分解为车架、前叉、前叉合件、车把、前轴、中轴、后轴、曲柄、链轮、脚蹬、飞轮、车轮(包括轮辋、车胎、辐条)、链条、鞍座、车闸、车灯、车铃、尾灯等部件。

装有变速机构的山地车和竞赛车还装备变速控制器、前拨链器和后拨链器等。

自行车附件有衣架、支架、气筒、保险叉、挡泥板等。

车体部分主要由车架、前叉、车把、鞍座和前叉合件等组成。

车架是用普通碳素钢管经钎焊而成的菱形桁架结构,车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承担骑行者和运载货物的重量,以及来自地面的冲击力;前叉通过有上下两组滚珠轴承的前叉合件与车架相连接,前叉在车架上可以灵活转动;车把通过车把中心的斜楔式螺母,用旋紧把心丝杆的办法固定在前叉的主管内,使之与前叉连接成一刚性的转向机构,以提供良好的操纵性能;鞍座通过一根鞍管与车架刚性连接,以承受人体全部重量,鞍座的高度可根据骑行者的需要调整。

9速三盘改单盘案例

9速三盘改单盘案例

9速三盘改单盘案例现在几乎所有的中高端山地车都采用了正负齿单盘设计,单盘的好处众多,比如省去了左手指拨和前拨,原来的三盘片简化成了一个盘片,在减轻了整车重量的同时也使得我们的操作更为简单,尤其对那些变速技术不太好的朋友也算是一种福音。

另外单盘山地车的盘片更方便维护,有人说单盘不用前拨也消除了链条蹭拨链器的烦恼,其实这有些牵强,正确的档位操作和变速器调试是不会出现链条蹭拨链器现象的。

单盘山地车的左侧车把由于少了指拨也腾出了不小的空间,少了前拨线管和前拨之后整车更显简洁清爽。

那么单盘山地车这么好势必就会吸引很多朋友购买新款,对于还在使用老款三盘山地车又不想换新车的朋友也都迫不及待想要动手改装。

下面我就说一下我对三盘改单盘的一些意见和建议:首先,如果你有一辆成色还很新的三盘山地车,所有盘片和齿轮、链条还都非常完好,建议先不要改装,以免造成浪费,毕竟替换下来的零件的价值会大打折扣基本等同于废品。

您不妨再努力骑上一些时日,待齿盘(片)、链条达到一定的疲劳度再去改装也不迟。

三盘山地车改单盘原则上是只拆除前指拨和前拨,把原来的盘片拆下,利用原来的曲柄装上适合自己的正负齿盘片。

如果链条、飞轮也达到疲劳值的时候就需要一并换新的,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成本。

对于老款三盘一般27速以上的都可以这么做,但是24速以下的山地车原来的曲柄往往不能使用,所以也需要重新购置。

购买正负齿盘片时需要搞清楚自己的曲柄类型适合多少孔距的盘片,这里会接触到一个名词“BCD”,通常指的是盘片对角固定螺丝之间的距离,大家可以自己测量,一般常见的孔距是104或者96,也就是104BCD或者96BCD以及其它型号。

我们在改装时需要用到不少的专业工具,比如牙盘拆卸工具、六角扳手、盘钉扳手以及打链器等,如果不是资深车友技术x是不容易有这些工具的,所以我们不妨找车店技师协助。

单盘虽好,但是也并非完美。

原来的三盘变速齿比更加丰富,适用的场景更多,尤其在爬坡(小牙盘)和平路巡航、下坡和顺风状态(大牙盘)优势明显。

山地车后座安装方法

山地车后座安装方法

山地车后座安装方法山地车后座是一种配件,可以安装在山地车的后轮上,为乘客提供坐骑。

这种后座通常用于搭载儿童或者其他非骑车者。

安装好山地车后座后,可以让整个家庭都能够一同享受骑行的乐趣。

本文将提供一个详细的指南,教你如何正确地安装山地车后座。

首先,准备安装中需要的工具。

这些工具通常包括:一个扭力扳手、一个内六角扳手、一个扳手,还有一些安装所需的附件和零件。

在准备好这些工具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安装步骤。

第一步,准备好山地车。

将山地车翻转,让车子的后轮朝上。

这样可以方便我们进行安装工作。

第二步,安装座管夹。

座管夹是安装后座的关键部件。

它需要安装在山地车的座管上。

座管夹通常由两个部件组成。

一个部件是紧固杆,另一个部件是固定块。

在安装座管夹之前,先检查一下杆子上是否有定位销。

如果没有,需要从一个侧面加入,并确保它能够正常工作。

然后,将紧固杆插入固定块,确保朝向正确。

第三步,将座管夹安装在座管上。

打开紧固杆的螺母,并将其插入座管。

确保座管夹完全固定在座管上,但也不要过紧。

使用扭力扳手和内六角扳手进行调整。

第四步,准备好后座的安装架。

后座的安装架通常是一个金属架,可以固定在山地车的座管夹上。

将安装架放置在座管夹的顶部,确保与座管夹的形状相匹配。

然后,使用螺丝固定安装架。

第五步,将后座安装在安装架上。

后座通常由一个座椅和一个扶手组成。

确保后座的连接部件与安装架的连接部件相匹配,并确保后座可以稳固地固定在安装架上。

使用扭力扳手和内六角扳手进行调整。

第六步,测试安装是否牢固。

安装完成后,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测试,以确保后座安装牢固。

你可以用手摇动后座,检查是否有松动。

确保后座可以牢固地固定在安装架上,并且不会产生任何摇晃或松动。

第七步,调整后座的位置。

根据乘客的需求进行调整。

你可以调整后座的位置,使乘客感到舒适和稳定。

确保所有的调整均在安装的范围内,不要进行过多的调整。

第八步,安全检查。

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所有的连接部件都已经正确安装,并且后座可以牢固地固定在安装架上。

基于人车连杆模型的自行车骑行状态分析

基于人车连杆模型的自行车骑行状态分析

基于人车连杆模型的自行车骑行状态分析吴上生;陆振威【摘要】结合人体下肢生理特点和骑车运动特点建立了人车一体的连杆模型,并根据人体实际测量数据和经验公式获得模型参数;分析了骑行过程中的联动杠杆效应、骑行效率、骑行死点和死区现象;分别根据拉格朗日法和牛顿-欧拉法建立了人车模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从而得到自行车运动等效曲柄转矩的转换过程以及各关节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为自行车骑行过程研究和设计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期刊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44)002【总页数】8页(P46-52,59)【关键词】人车连杆模型;骑行;运动学;动力学;转矩;关节;新型自行车【作者】吴上生;陆振威【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12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已出台了促进自行车行业发展的政策[1- 2].作为自行车生产与出口量最大的中国,中国内地品牌自行车均价约三百元,但市场份额却不足30%;而诸如 Giant(捷安特)、Shimano(禧玛诺)、BMW(宝马)、Merida(美利达)等数十家外资品牌却达7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均价千元左右.由于外资品牌的研发保留在本土,且中国内地企业尚未形成自主设计体系,基本限于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模式,以致产品附加值很低,出口价仅为台湾地区产品的1/6[3].随着人们对个性化追求的日益凸显,老牌企业也因设计陈旧在与外资品牌的竞争中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在2012年的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中,永久、凤凰、五羊等国内老牌自行车企业纷纷推出了新款的中高端自行车,并共同签署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国自行车著名品牌再崛起宣言》[4],这充分表明了这些企业在急需转型的大环境下重新崛起的决心.目前,我国自行车设计依然是通过人机工程学进行外观的美化或细节的改进,如李亚南、吴小凡等 [5- 6]通过LifeMOD进行了骑行动作的状态分析以及基于正交试验的自行车参数优化,但仍然没有实现真正的全面创新设计.在国外Soden等[7]对骑车的蹬踏力进行第一次系统分析,证明了脚踏板瞬时蹬踏力最高能达体重的3倍;而Ray等[8]首先通过实际观察对骑车者进行定量评估,包括各施力关节的力矩,大、小腿的角加速度和输出力等;Redfield等[9]则通过在恒定骑速下对脚踏板上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曲柄转角和各关节转矩的关系,同时研究小组也将键合图法(Bond Graph)[10]融入自行车分析与设计中.这类方程组的获得要比一般多耦合能量的对象所推导出来的表达式容易得多,合理地简化了肢体组成的复杂性,也简化了山地车在冲刺、倾斜飞跃等场合下动态性能的全面探讨和分析[11].Baum等[12]则采用实验方法,通过人体测试仪器收集骑车时的肌电信号数据来研究运动过程中的下肢肌群拮抗关系,并获得了两侧下肢在不同曲柄转角位置的各肢体肌肉受力情况.文中主要通过生物力学和机构学的特点建立连杆化的人车模型,对骑行时的下肢运动的动态特性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为自行车创新设计提供基础性依据.1.1 人车模型连杆化转化从力学性能来看,人体骨骼的功能是承受拉压应力和弯曲应力,与一般刚性材料的力学特性接近,其10%应变产生的应力为σ10%=4 MPa[13- 14],因此模型中的骨骼可等效为刚性连杆,记为Li.骨骼肌收缩所产生的作用由肌腱传递到骨头上,从而令下肢发力,并通过协同作用实现关节转动,因此骨骼肌等效为动力源;而下肢的滑膜关节对人体动作起主要作用,可等效为转动副:髋关节主要承受人体重量,结构较为牢固,在骑行过程中固定在鞍座上,大腿可绕其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因此等效为固定铰支座;膝关节连接的大、小腿骨骼肌具有伸屈自由度,同时大、小腿可绕膝关节大幅度转动,可等效为活动铰链;而踝关节具有内外旋转,内外翻转等球形铰链的运动方式,而骑行过程主要为小腿相对脚掌绕踝关节的定轴转动,因此踝关节可在正中面上等效为活动铰链.而实际骑行中,踝关节根据实际骑行状况调节蹬踏力的施力角度,因此许多研究中[13]把曲柄和踝关节等效为一体,且模型转换的实质影响较小[14].综上所述,人车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H、K、A和C分别表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中轴位置,Lt、Ls以及Lc分别代表大、小腿和曲柄长度,Gt和Gs分别为大、小腿重心位置,下标l表示左侧下肢.1.2 人车模型参数计算模型中的人体参数为身高Hg=175 cm,体重G=65 kg,通过测量得大、小腿长度分别为515 mm和490 mm.同时以26英寸×18英寸自行车作为模型基础,主要参数如下:曲柄Lc=170 mm,座管倾角=74°,中轴轴心到髋关节距离约700 mm.大腿和小腿质量mi、正中面内各部位的最近关节点与重心的距离Gi和横轴转动惯量Ii的几何尺寸参数由经验公式[15]计算获得,如式(1)-(3)所示,各系数取值和计算结果见表1.mi=Mci+MwiG+MhiHgGi=Gci+GwiG+GhiHgIi=Ici+IwiG+IhiHg1)i为t时表示大腿,i为s时表示小腿.2.1 运动学分析曲柄周转骑行的特点是曲柄转角θ和左右下肢运动存在相位差.假设起步时右脚开始脚踏,通过右下肢的分析,再代入相位差,可获得左下肢的运动情况.现以髋关节H为点建立坐标系xHy,中轴中心C坐标即为(xc,yc).由位移方程得为明确曲柄转角与髋关节转角的关系,以曲柄转角θ衡量骑行过程中髋关节受到的影响,将式(4)左右同时除以Ls,并分别定义a、b、c为结合式(5)和“sin2θ+cos2θ=1”,可整理得而膝关节转角可表示为β=α+γ.同理可获得小腿与新坐标x轴的垂直线夹角γ,并证得γ表达式:根据式(6)和(7)进行仿真,即可获得在一个周期内髋关节、膝关节的角位移和角速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2.2 运动学分析为进一步理解模型的能量传递关系,现隔离外界环境,进行动力学分析.人体做功Wd主要来自下肢肌力转换的大腿动能Et和小腿动能Es.骑行时下肢各肢体绕其关节转动,另一方面进行移动,因此包括移动动能和转动动能.单侧大腿动能表示为而小腿重心位置xGs可表示为xGs=Ltcosα+LKGscosγ,yGs=Ltsinα-LKGssinγ,则单侧小腿动能Es表示为Es=Esm+Esr其中,.式中,Etm、Etr分别为大腿的移动动能和转动动能,Esm、Esr分别为小腿的移动动能和转动动能,mt、ms、IGs、IGt分别为大、小腿的质量和转动惯量,LKGs为膝关节到小腿重心的距离.以曲柄转角θ为广义坐标,则由式(9)和(10),动能Wd可表达为左下肢势能Wg包括大、小腿势能Wt和Ws,即Wg(θ)=mtgLHGtsinα+msg(Ltsinα-LKGssinγ)式中,LHGt为髋关节到大腿重心的距离.由于右肢蹬踏时左侧肢体克服重力上升,且曲柄运动的相位差为,因此可得右下肢势能g和右下肢动能d分别为))由Lagrange方程可知,势能与关节速度无关[8],则曲柄广义力距Mp、下肢势能总和Wda和动能总和Wga分别为)把式(16)和(17)代入式(15)中,可得人车模型等效广义力矩即为3中的曲线.3.1 骑行效率骑行过程中,踝关节能自发调节脚部角度,假设在该过程中的蹬踏力大小恒定,作用方向保持如图4中所示,其中Fpt和Fpn分别为蹬踏力Fp的切向和法向分量. 在骑行时,有效蹬踏力p在一次蹬踏周期(360°)内做功大小W和平均蹬踏力Fpm 分别为W=2∫0FpsinθLcdθ=4FpLc通过踝关节调节使骑行做功达到最大量Wi,即Wi= ∫02Mcdθ∫02FpLcdθ=2FpLc则平均蹬踏力效率ζ为在忽略地形等外部因素和自行车内部摩擦力的情况下,曲柄周转骑行的效率不足65%,仍有至少35%的人体能耗浪费,图5中的Fp与Fpmax之间的面积差即为人体机能的无效做功.3.2 骑行死区骑行死点是传统自行车一直存在的问题,如图1的A、C两点所示.死点处的蹬踏力矩为零,而死点附近的骑行效率也较低.现定义骑行效率低于η,在骑行死点附近“±φ”的区间为骑行死区,即图4的阴影所示.获得髋关节的角位移和角速度,在图2(a)中,测得髋关节在曲柄0°~28.8°之间反方向转动3.4°.在该范围内的效率较低,因为完成蹬踏动作时,膝关节必须上提,整个下肢必须克服重力.由此可确定上下死点的±28.8°为骑行死区.因此,自行车设计的新思路不仅是如何避免骑行死点,还需要充分考虑骑行死区的问题,以进一步提高自行车的骑行性能.3.3 下肢骑行的联动杠杆效应设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运动速度分别为v0、v1和v2,髋关节和膝关节角速度分别为ω0和ω1,而由理论力学复合运动公式可得v1=v0+ω1×Lt,v2=v1+ω2×Ls.自行车中轴轴心与髋关节都是相对静止的,因此速度相同,即为v0.由此可证得ω1Lt+ω2Ls+ω3Lc=ω4LHC由式(24)可知下肢蹬踏时,下肢各关节速度与自行车中轴的速度互相制约,不能割裂地只将髋关节或膝关节作为动力源.若要想增加膝关节的速度,就必须提高髋关节的速度.同理可得到图6.虽然大、小腿角速度是蹬踏力关键来源,但踝关节的调节和曲柄搭配尺寸的提速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在自行车设计中需要好好利用这一特点.4.1 关节的牛顿-欧拉方程建立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动力学模型时未考虑各个关节受力情况,因此仍需通过牛顿-欧拉方程对关节受力进行分析.以大腿为研究对象:以小腿为研究对象:以等效曲柄为研究对象:FAxLcy+FAyLcx-Mc=0为表示蹬踏力形成过程中各力的组成,归纳为矩阵形式Ax=b1+b2+b3,其中A 是人车模型的传力矩阵,内部正负号根据实际曲柄转角确定:.而x是人车系统中各关节的受力;b1是惯性力分量;b2是重力分量;b3是肌肉力情况..由上述分析可知,总蹬踏力由肌肉力和非肌肉力组成,其中非肌肉力即重力和惯性力的合力.4.2 受力情况由|A|≠0可知,该方程有唯一解,则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曲线解如图7-10所示.由人体生物特性可知,大腿重量最大,肌肉发达,因此垂直分量FHx和水平分量FHy的肌肉力都较大,是主要的蹬踏力来源.而由图可知,髋关节摆幅稳定,运动范围相对较小,因此受力变化比较平缓.由于骑行死区的原因,髋关节在蹬踏范围的加速度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在曲柄回复阶段,为使小腿完成屈膝运动,大腿会再向下转动较小角度,因此在后半段呈现平缓的加速.小腿和膝关节受力状态比较复杂.小腿作为蹬踏力传递的中间环节和部分施力源,其垂直分量FKx和水平分量FKy变化较大,因此该部分也较容易疲劳和损伤.由图可知,蹬踏期间的受力变化比曲柄回复时的受力变化平缓.从四杆机构的角度来看,曲柄回复期间小腿经历过极位夹角,因此产生急回运动,受力变化比蹬踏期间强烈. 因为踝关节对蹬踏产生协调作用,其垂直分量FAx和水平分量FAy的变化趋势与膝关节的变化一致,如图所示.同时FAx和FAy的曲线表征了蹬踏力的变化,垂直分量FAx先增大后减小,符合理想情况下实际蹬踏力的变化.在蹬踏期间,下肢处于向下伸展姿态,下肢肌肉力的传递性较好,因此踝关节的角加速度变化比较缓慢;而在曲柄回复阶段,下肢处于屈膝状态,小腿与曲柄夹角变小,踝关节需要调节的范围增大,因此在相同时间内角加速度会明显上升,以快速调整脚部位置.综上所述,人体的蹬踏做功效率主要集中在以曲柄90°为对称中心的区域内;蹬踏力主要由大部分垂直力和小部分水平分力组成,下肢重力和惯性力组成的非肌肉力b1+b2部分也能发挥较大作用.在蹬踏期间,各关节受力曲线斜率更小,表现为肌肉收到的交变力更缓和,不会发生曲柄在回复期间的较大突变.因此可设计一种新型自行车,能够同时避免骑行死区和曲柄回程运动,其骑行方式主要为曲柄往复式摆动,类似人的踏步动作.传统和新型骑行方式的骑行曲线如图11所示.通过不同骑行方式的效率与人体骑行的输出做功的理论数值相比,即可获得骑行效率ζ:由图5和式(27)可知,骑行区间的减少使单周期的骑行时间得到缩短,在单位时间内,方式能让自行车获得更多动能.若以曲柄周转骑行时的平均有效蹬踏力Fm作为新蹬踏区间的设计标准,即arcsin 0.637 7=39.6°,则此时ζ=87.78%;当φ=30°时,以相同蹬踏速度骑行,新方式的骑行效率为ζ=82.7%,与原蹬踏方式的骑行效率相比,其增加的动能等于图11所示的阴影面积.当φ=45°时,ζ=90.03%;当φ→90°时,lim ζ=100%.可见这种骑行方法的人体机能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根据以上原理设计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模仿人体踏步行走的自行车传动结构[17- 18],装有这类传动结构的自行车是通过三组外啮合齿轮[19]和两个单向联轴器实现曲柄换向,中间惰轮进行左右曲柄换向和传动.在该结构方案中,为避免左右曲柄的运动出现延迟,要求中间惰轮传动比为1,左右侧啮合齿轮分别保证传动比相等,即左右齿轮的主动轮和从动轮齿数分别相等.图13所示的自行车是在五羊牌WY- 01型自行车的基础上,结合齿轮传动机构进行改装,加工材料均采用45号钢,齿轮箱直接与电镀车架焊接为一体.骑行时下肢能够明显感受到踏步式自行车中的曲柄往复摆动起来十分轻巧,蹬踏起来十分轻松.无论在直路还是转弯处的操控性都可达到与一般自行车相同的效果.文中根据人体生理特性与骑行动作建立了人车连杆模型,并结合人体尺寸实际测量值与经验公式的方法获得该模型的详细参数,为自行车分析与设计提供了模型基础.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了人车模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从机构学和理论力学角度出发,分析了人体运动的骨联动效应、骑行效率和死点、死区问题.通过牛顿-欧拉方程对人体下肢关节进行分析,获得了关节在骑行过程的变化曲线图,并根据全文分析结果进行自行车设计探讨.最后以文中相关研究为基础进行了新型骑行方式与传统骑行方式的效率分析,并以此为出发点完成了新型自行车的初步设计.【相关文献】[1] 武云甫,苗栓明,景洪兰.发展城市自行车专用道路 [J].城市公用事业,2003,17(2):11- 12. WU Yun-fu,MIAO Shuan-ming,JING Hong-lan.Setting up urban exclusive bike ways [J].Public Utilities,2003,17(2):11- 12.[2] 江国强,陆滢.世界自行车行业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J].中国自行车,2006(12):9.JIANG Guo-qiang,LU Ying.Current industry and deve-lopment tend of bicycle in the world [J].China Bicycle,2006(12):9.[3] 双喜.海外信息 [J].中国自行车,2007(10):48- 51.SHUANG Xi.Foreign information [J].China Bicycle,2007(10):48- 51.[4] 颜涛.中国自行车本土品牌经营现状与对策 [J].中国自行车,2010(1):46- 47.YAN Tao.Current situation of local brand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bicycle industry [J].China Bicycle,2010(1):46- 47.[5] 李亚南.运动型自行车车架设计方法研究 [D].天津: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2.[6] 吴小凡.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自行车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08.[7] SODEN P D,ADEYEFA B A.Forces applied to a bicycle during normal cycling [J].Biomech,1979,14:843- 856.[8] RAY P S H,THOMLINSON Ma,TU Y S.Kinematics and kinetics of a non-circular bicycle drive system [J].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1991,44:383.[9] REDFIELD R,HULL M L.On the relation between joint moments and pedaling rates at constant power in bicycling [J].Biomech,1986,19:317- 329.[10] REDFIELD R C.Planar,large excursion bond graph model for full suspensionmountain biking [C]∥Proceedings of Asme Internation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ngress & Exposition.Seattle:[s.n.],2005:1157- 1165.[11] BERRY M J,KOVES T R,BENEDETTO J J.The influence of speed,grade and mass during simulated off road bicycling [J].Applied Ergonomics,2000,31(5):531- 536.[12] BAUM B S,LI L.Lower extremity muscle activities during cycling are influenced by load and frequency [J].Journal of Electromyography and Kinesiology,2003,13:181- 190.[13] SEBASTIEN D,WILLIAM B.Muscular activity during uphill cycling:Effect of slope,posture,hand grip position and constrained bicycle lateral sways [J].Journal of Electromyography and Kinesiolagy,2008,18:116- 127.[14] 张佳帆,陈鹰,杨灿军.柔性外骨骼人机智能系统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5- 38,160.[15] 姜洪源,马长波,陆念力,等.功能性电刺激脚踏车训练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 [J].系统仿真学报,2010,22(10):2459- 2463.JIANG Hong-yuan,MA Chang-bo,LU Nian-li,etal.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n FES cycling training system [J].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2010,22(10):2459- 2463.[16] ZATSIORSKY V,SELUYANOV V.The mass and inertia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segments of the human body [J].Series Biomechanics,Biomechanics VIII-B,1983,4(1):1152- 1159.。

山地车改色贴膜方案

山地车改色贴膜方案

1. 引言山地车作为一种受到广大骑行爱好者青睐的自行车类型,除了其卓越的性能外,其外观也受到很高的关注。

然而,许多骑行者可能厌倦了原有的山地车颜色,希望能够给自己的车辆进行一次个性化的改造。

改色贴膜方案就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能够为山地车注入新的活力与个性。

本文将介绍山地车改色贴膜方案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爱好者们轻松完成改造,展示个性与品味。

2. 准备工作在开始改色贴膜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2.1. 贴膜选购选择一款适合山地车的贴膜十分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高质量的贴膜,以确保其耐久性和粘贴效果。

其次,贴膜的颜色和纹理应与个人喜好和整车造型相匹配。

2.2. 清洁工具在贴膜之前,我们需要对山地车进行彻底的清洁,确保表面没有灰尘、油污等。

所需的清洁工具包括毛巾、肥皂水、清洁刷等。

2.3. 贴膜工具贴膜过程中,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如剪刀、刮刀、吹风机等,以帮助我们完成贴膜的工作。

3. 实施步骤在完成准备工作后,我们可以开始实施改色贴膜方案了。

3.1. 清洁表面首先,使用肥皂水和清洁刷将山地车表面彻底清洁干净。

确保表面干燥后,使用毛巾擦拭干净。

3.2. 测量与切割使用卷尺和剪刀,对贴膜进行测量与切割。

根据山地车各个部位的尺寸,将贴膜切割成合适的长度和宽度,以便于贴合。

3.3. 贴膜取出切割好的贴膜,将其从一端开始缓慢贴合到山地车表面。

在贴合的过程中,使用刮刀将贴膜顺滑地挤压在表面以消除气泡和皱褶。

对于复杂的凹凸表面,可以使用吹风机加热贴膜,帮助其更好地贴合。

3.4. 修整与润饰完成贴膜后,使用刮刀和剪刀修整多余的贴膜边缘,使其更加美观整齐。

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有气泡或皱褶难以消除,可以使用刮刀轻轻按压以消除。

3.5. 检查质量贴膜完成后,需要对质量进行检查。

从远处观察整车的外观,确保贴膜表面平整、颜色一致。

同时还需要检查贴膜是否牢固,无起泡、剥落等情况。

4. 注意事项在进行山地车改色贴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贴膜之前,确保山地车表面干净、干燥,以保证贴膜的粘贴效果和耐久性。

爸爸拼装自行车作文

爸爸拼装自行车作文

爸爸拼装自行车作文
爸爸今天可忙了,客厅里摆满了自行车零件,简直像个小型车间。

他蹲在地上,拿起一个零件就研究,那专注劲儿,简直比看世
界杯还认真。

“咔嚓咔嚓”,螺丝刀的声音不断响起,像是在说,“别急,
慢慢来。

”爸爸轻轻拿起车把,对准卡槽一插,然后迅速拧上螺丝,动作流畅得像是跳舞。

车轮组装的时候,爸爸变得特别细心。

他先把轮胎套在轮毂上,然后吹了口气,内胎就鼓起来了,像是变魔术一样。

他把内胎塞进
外胎,手指在里面拨弄着,确保每个位置都完美贴合。

最考验技术的就是链条了。

爸爸拿着链条,在齿轮间来回穿梭,像是在走迷宫。

他的手指灵活地跳动着,看得我眼花缭乱。

终于,
链条被完美地装上了,爸爸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松了口气。

搞定后,爸爸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满意地打量着这辆
新自行车。

阳光照在上面,闪闪发光,简直帅呆了!我忍不住夸了
他一句,“爸,你真是个组装大师啊!”他笑了笑,得意地摸了摸头,仿佛在说,“那是当然!”。

写组装自行车的作文

写组装自行车的作文

写组装自行车的作文
组装自行车的探险。

一。

哎呀,这工具箱里的零件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我随手拿起一个扳手,手感不错,沉甸甸的,看着就靠谱。

这下,我的自行车就要靠这些家伙们组装起来了。

二。

车轮这玩意儿,真的很有型啊!我转了转它,发现它转得还挺溜的,就像在跳舞一样。

等我装好它,就能在街上秀一把了!
三。

链条这东西,真是个难搞的家伙。

得小心翼翼地调,稍微松一点紧一点都不行。

不过,我这人就喜欢挑战,越难越有成就感!
四。

车座得装好,不然骑着骑着屁股都得疼。

我稳稳地把它固定在
横梁上,想象着骑上去时那种飞一般的感觉,真是让人期待啊!
五。

把手得装好,不然怎么掌控方向啊?我紧紧地把它们拧在车把上,感觉就像是掌控了整个世界的方向盘,爽!
六。

刹车这东西可不能马虎,不然骑着骑着出点啥事儿就麻烦了。

我仔细地调试了刹车,每次按下都发出“咔嚓”一声,听着就让人
放心。

七。

终于,我的自行车组装完成了!我退后一步,好好欣赏了一番。

自行车改三轮最简单方法

自行车改三轮最简单方法

自行车改三轮最简单方法
嘿,你想把自行车改成三轮吗?那可太酷啦!先说说步骤哈。

找两个轮子和一些连接件,把它们安装在自行车的两侧。

就像给自行车加上两个小翅膀一样。

安装的时候可得仔细,螺丝拧紧喽,不然骑着骑着散架了咋办?
注意事项也不少呢。

零件得选质量好的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要是零件不靠谱,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而且安装的位置得合适,不然车子不平衡,摔个大跟头可就惨喽。

安全性和稳定性那可太重要啦。

改完之后得试试车,看看稳不稳。

这就好比走钢丝,要是不稳当,那可太吓人啦。

要是改得好,那骑起来就像坐在小船上一样平稳。

应用场景可多啦。

去菜市场买菜,拉点小东西,多方便呀。

或者带着孩子出去玩,也很安全呢。

这就像有了个小货车,啥都能装。

优势也很明显呀。

比自行车更稳,比三轮车更灵活。

这不就是鱼和熊掌兼得嘛?而且自己动手改,多有成就感呀。

我有个朋友就改过,效果那叫一个棒。

骑着他改的三轮车到处跑,可
威风啦。

大家都羡慕得不行。

所以呀,自行车改三轮,只要用心,就能改出一辆超级棒的车。

赶紧动手试试吧。

迪卡侬riverside500改装心得

迪卡侬riverside500改装心得

迪卡侬riverside500改装心得RIVERSIDE 900车子的造型非常硬核,干练且英武,最大的亮点是配置了单盘和10速飞轮,以及油簧锁死避震前叉,而700C轮径防刺旅行胎、油压碟刹、车架多扩展位、人体工学坐垫/把套等各种旅行标配也是一样不落。

人体工程学设计的车架,在保证男女通用的情况下,可以让骑行者保持60°的骑行姿势,让骑行更加的舒适。

近年来叱咤山地车领域的单盘大飞系统,相信很多车友都曾改装。

单盘系统摒弃复杂的变速操作,对用户来说非常友好,简化操作提升体验。

RIVERSIDE 900出厂标配的11-40T 10速飞轮,拥有着宽广的齿比,完全满足“旅行漫游”的需求。

另外一个比较贴心的是,后拨保护器居然是车架标配,别小看这个小小的钢架子,除了可以避免摔车损害外,打包托运的时候也非常有用。

根据官方资料,飞轮为微转的H100超大飞轮,变速小套是迪卡侬的MEGA系列。

但查询得知,指拨和后拨都是微转OEM的XLE次顶级系列,无论做工质感和张力性能,都不输大厂。

优点:宽幅的齿比配置,驰骋南方地区大部分丘陵、山岗都不再困难,轻松爬坡;经过优化的休旅几何非常适合刷街、郊游;避震前叉的加入,使通过减速带和凹凸地面更为轻松;恰到好处的胎宽,既保证合适的抓地力,又不牺牲巡航速度。

缺点:整车13kg不算轻,另外车架刚性对于骑行风格比较狂暴的车友来说并不是那么足够。

无论是独自骑行,还是结伴出游;无论是短游郊外,还是长途骑游;无论是吃喝玩乐,还是骑闯天路;相信每位骑友都有其独特的单车旅行方式,用专业的器具,做专业的事,术业有专攻,迪卡侬RIVERSIDE 900是一款综合实力出色的旅行车,搭配上迪卡侬旅行车配件还能解锁更多姿势。

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回想起美骑站内旅行达人MAC531的格言:“开车太快,走路太慢,唯有骑行恰到好处,让我们一起骑游看世界。

”。

customize词根 -回复

customize词根 -回复

customize词根-回复如何定制一台独一无二的自行车自行车作为一种受欢迎的普通交通工具,向一种具有个性的运动方式逐渐演变。

对于有爱好的骑行者来说,拥有一辆独一无二的自行车能够增加他们与自行车之间的联系,表达个人风格和价值观。

定制一台自行车可以使骑行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他们的个性与创造力融入到车辆中。

这篇文章将带领读者们一步一步了解如何定制一台独一无二的自行车。

首先,一辆定制自行车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车架。

车架是自行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能够为骑行者提供稳定性和舒适性。

现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车架材料可供选择,如钢、铝合金、碳纤维等。

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需骑行者根据个人喜好和目标来选择。

例如,钢材是一种传统而耐用的材料,适用于长途骑行;铝合金轻便且坚固,适用于竞速;碳纤维则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适用于山地骑行。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骑行方式,选择合适的车架材料是定制自行车的首要任务。

在选择车架之后,下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车轮。

车轮是车辆的重点组成部分之一,它会影响到操控性、行驶平稳性和速度。

骑行者可以选择不同尺寸的车轮,如26寸、27.5寸和29寸等。

同时,车轮的材料也有很多选择,如铝合金和碳纤维等。

不同的车轮尺寸和材料会在不同的骑行条件下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较小的车轮尺寸适合于操控性和加速性需求较高的竞速骑行,而较大的车轮尺寸适合于越野和山地骑行。

在选择车轮时,骑行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做出决策。

定制自行车之后的重要一步是选择适合的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由几个关键部件组成,包括前链盘、后变速器、变速器和链条等。

骑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不同的传动比例和速度。

例如,如果骑行者喜欢长途骑行和爬坡,那么选择一个具有更大的传动比例的传动系统将更加适合。

通过选择适当的传动系统,骑行者可以在骑行时更加轻松自如。

此外,座椅的选择也是定制自行车的重要一环。

座椅不仅影响到骑行的舒适性,还会影响到骑行者的姿势和肌肉的疲劳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行车改装]完成人与山地车的完美结合
时间:2009-10-08 19:34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9 次
如同大家所知的,公路车手对骑乘姿势讲求到每一毫米都斤斤计较。

而登山车手则往往对这方面采取较随意的态度。

至少我是如此的,直到几季前的一次比赛。

那时我正在组一辆车,但是手边仅有的是一只14.5公分的长龙头,所以就将它装上了。

虽然如此,这只长龙头在我的停车道上骑乘时,并未给我带来困扰。

很不幸的,在比赛中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当我试着在陡下坡时将身体退到后方时,却办不到。

这令我完全无法将足够重量移离前轮,至使我全然失控而摔了几次。

这教训是什么?那就是小心地调整你的骑乘姿势,并维持这个姿势不变。

这是成为一个最棒的登山车手的第一步。

唯一例外是身体不断成长、身材比例一直改变的青少年。

否则,你可以确定好你的骑乘姿势,然后就不去管它了。

除非你有好的理由去实验,像是一次车子导致的意外伤害或在装备上有所改变。

如果你决定要去改变它,最好一点一点的调整并试验这新的姿势于各种地形状况。

调整好一项后,再接着调整下一项。

这是因如果你一次改变多项的话,你就无法确定那一项调整有效,那一项没效。

我知道有一些骑士狂热于寻找完美的姿势,但它其实很可能不存在。

譬如车手把的高度改变,一开始都会令你感到怪怪的。

不要把这感觉放在心上,尽管去适应它,只要你确信你是依照我以下所给的指示去做。

你也要了解到你并不是每次骑车都在最佳状态,因此不要总是在改变你的骑乘姿势。

确定你有某一特殊需求后,再做改变。

1. 车架大小:
当你在购买单车的时候,你必须确定车架是合适的。

为预防一些突然需要下车的情况(或是避免一种痛苦的发生),你的跨下和车架上管之间应该至少有 2英寸(5公分)的距离。

我比较喜欢4英寸(10公分),因如此车架会更轻、更小。

测量的方法,是穿着你的单车鞋,跨站在座垫前方。

一些上管倾斜度更大的车种,可能会有更多的跨下-上管空间。

对于这些车种,要特别注意当你在进行步骤2时,你是否能将座垫升到合适的高度而不会超过座杆的最高高度限制。

你可以在座杆末端找到高度限制的刻线。

你也必须使你的车达到适当的抓握距离(见步骤7)。

2. 座垫高度:
你需要以下的道具:一本书、一只笔、一卷尺、和计算机。

如果有一个助手会更好,因此你可以邀请你朋友带他的车来,然后你们就可以一起来调整。

首先,测量你的跨下高。

面对墙壁不穿鞋将两只脚张开,约六英寸(15公分)宽。

将一本书夹在两腿之间,并使其一面和墙壁平行,紧紧地贴紧你的跨下。

在书本与跨下接触的上缘处,与墙壁相对应的位置做一记号。

现在,量取从地面到墙上记号的高度(此为你的跨下高),将所得数值乘上0.883,得到的结果就是从曲柄轴心(BB)和座管平行量到座垫顶端,所应有的距离。

(就我来说,就是82cm*0.883,72.4cm的座垫高)
这个方程式适用于大部分的人,但是如果你穿的鞋子的底特别厚或你的脚部与身体比起来大很多的话,其数值可能需要增加。

相反地,如果你的臀部需左右摇摆才能踩到蹋板的话,你就需要降低座垫了。

此外,当你踩踏板踩到底的时候,你膝盖应该还有些微的弯曲以吸收震荡。

换个方式来说,就是当你的曲柄与座管呈同一直线,且踏板与地面平行时,膝盖后方应该还有150-160度的弯曲。

3. 座垫前后位置:
首先,牢牢记住一点:不可用座垫前后位置来改变手臂抓握把手的距离(或是说上管加上龙头的总长)。

正确的观念是,座垫前后位置的调整是用来改变你身体与踏板的相对位置。

现在,将你的爱车置于训练台上或靠在墙边。

穿着骑车的鞋子,然后坐在座垫中央的位置。

将车鞋卡入踏板(如果未使用卡踏的话,参考第5点将脚掌置于适当的踏板位置),然后使曲柄与地面平行。

请你的朋友从你前方的膝盖吊下一铅垂线(用一条一端榜着重物的棉线)。

这条线应该通过踏板的轴。

这是最平衡的位置,适合大部份的骑士。

然而,如果你习惯较慢的踩踏频率或用较大的档,可能将你的膝盖位置后移(透过移动座垫位置)约0-6cm会提供较多的力矩。

若你比较喜欢较快的踩踏频率或用较小的档,那你最好还是采取最平衡的位置。

不过,在骑乘的时候,你可以藉由改变臀部在座垫上的位置,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在陡坡时,你可以将臀部往前滑动,一方面使前轮不会抬起,另一方面帮助你踩的轻而快。

在平地时,你可以将臀部稍微后移,而使你能运用较大的力矩踩重档加速。

4. 座垫倾斜
将一个长尺平行放置座垫上,可以用来观察座垫倾斜度。

记得要将你的车放在一个平整的地面(像房间地板)并用一个和地面平行的物体(像窗台)作为参考。

公路车用一个和地面平行的座垫倾斜也许颇合适的,但是就骑登山车而言,我建议将座垫前端向下倾斜1-2度。

注意,一个些微向下倾斜的座垫可以减轻臀部的压力并便利其前后移动,但是太多的倾斜会导致你的臀部一直往前滑动,并使手部承受太多负担。

永远不要将座垫往上倾斜,因为那样会使臀部受到太多负担,并在你从站的姿势换到坐的姿势时卡到你的裤子。

5. 脚掌在踏板上的位置
调整你的卡踏片,使你的拇趾球(将脚趾往上翻时,在脚掌侧拇趾基部的隆起)刚好在踏板轴的上方,或在其前方0-5mm。

注意如果拇趾球在踏板轴的后方,
会造你用脚趾头在踩踏,并冒着拉伤小腿和脚掌的肌肉韧带的可能。

此外,我建议使用可以让你脚掌侧向转动几度而不会松开的卡踏系统,可以使你的脚在整个踩踏周期维持自然的姿势。

你的脚踝和膝盖会因此而感谢你。

还有,调整卡踏片的角度,使你要松开卡踏时,脚踝无论往左或往右转所需的角度都是相同的。

在一个训练台上检查以上的设定,并练习以一个自然而舒适的方式踩踏,然后再不断地练习卡入和松脱的动作。

继续调整你的设定直到你觉得完全适应为止。

6. 曲柄长度
大致来说,登山车用的长度通常比较长(175mm),才能达到较好的踩踏力量,除非你身材较短小(少于160cm),否则不应使用公路车长度的曲柄(170mm)。

小车架的登山车应该配备170mm的曲柄以配合身材短小的骑士。

此外,通常曲柄的长度印在其靠内侧的一面。

7. 座舱设定
座舱设定的最基本要求是有足够的空间改变成各种姿势。

调整的方法是,当你站着骑乘并且轮子朝前时,不论你的位置在前方多少,你的膝盖和手把仍应至少有3cm的空间。

这使你站起来将前轮拉过障碍物时,还能够踩踏。

我建议设定成5cm,这使得在紧迫的空间,像树林中闪躲障碍物时有更多的空间。

如果你的膝盖在这种状态下和手把过为靠近,甚至撞击到,那就需要更多的手臂到把手的距离。

有可能的话,你可以换一个更长的龙头,而不必换一个上管较长的车架。

相反的,你也要考虑手臂到把手的距离是否太长。

如果它使你在陡下坡时臀部能完全退到后方,那么你也要考虑换一个较短的龙头。

8. 把手和龙头高度
调整的依据是,当你以最平常的姿势骑乘,并且手肘略为弯曲时,你的腹部应有约45度的弯曲。

就这个姿势来说,它可以使你容易地将胸部压低,以降低风阻加速,或在陡上坡增加前轮的重量使它不会翘起来。

它也使你能容易地抬高胸部,以减轻前轮的重量越过障碍物,或增加后轮的重量以提高抓地力。

9. 把手弯曲和宽度
就弯曲来说,大部份的平把都有约3度的后掠,它使得你的手腕姿势较自然。

就宽度来说,将它设定成和肩膀同宽,或再宽一些些。

这在上坡时可以帮助你将把手拉起来。

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用专门的切管器或坚固的锯子剪短把手。

弯把逐渐流行于各种用途的登山车,而不只是在下坡车而已。

它和平把的不同是,它有向上的弯曲,并且宽度比平把长约3-8cm。

这使得你的上身较挺直,而能更轻易地抬起前轮,并且使你把手转动得较缓慢,而增加稳定性。

这些特性非常适合下坡赛,也适合休闲性质的骑乘。

但是就越野绕圈赛而言,我建议使用平把。

因为它较短的宽度,使你能转动地较灵敏,也较容易通过狭窄的环境,例如树林。

并且它对于爬坡的效率亦较好。

还有一点是,在你骑在平坦的地形时,平把让你上身能降得更低,减低风阻以利加速。

10. 牛角把位置
如果你有使用的话,它们的位置(倾斜度)应该在你站起来骑时,手腕抓在上面是直的,没有弯曲。

这使用你在陡上坡站起来骑时,能够增加更多力矩而提高后轮抓地力。

11. 煞车把位置
通常你按煞车最大力时,是在陡下坡站起来俯卧的时候。

在这种状况下,你需要煞车把的位置是最容易构到的。

改变它们的倾斜度,使它们在这种状况下,令你的手腕是直的,没有弯曲。

如果你把它们设定成在坐的时候最舒适的角度,那在你站起来时,手腕会呈一个别扭的曲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