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的概念
小城镇的概念
![小城镇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9cef8570b1c59eef9c7b412.png)
第一章绪论一、小城镇的概念城市的特点:相当高的人口密度的人类群体;聚集了不同文化、职业、语言背景的居民,居民具有一定的匿名性;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中心;聚集各种组织,活动趋于专业化;此时的社会契约基础主要是法律、法规;生活方式多样化,竞争激烈。
乡村的特点:规模小、人口少;封闭型;面对面的口头交流;成员的同质性;分工简单,生产自给性强;传统和习俗在社会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社会是以家庭为基础组织起来的。
小城镇的概念: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
它区别于大中城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费孝通给出的小城镇的定义:“新型的正从乡村的社区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社区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它基本上已脱离了乡村社区的性质,但还没有完成城市化的过程”。
小城镇的分类依照行政建制分类:地方驻地、县城、县以下建制镇、集镇依照形成原因分类:经济发达;交通发达;自然资源利用型的小城镇;依照职能特征分类:工矿城镇、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旅游城镇、卫星城镇。
二、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发展小城镇战略提出的背景: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
1.小城镇建设与“三农”问题小城镇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它对于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重要贡献。
2.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在大中小城市合理发展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重点发展小城镇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和中心,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中等城市为纽带,使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依托,相互协调、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0f960146137ee06eef918cd.png)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我国小城镇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以威宁县为例主考院校:武汉大学专业:行政管理指导老师:李和中考生姓名:陆智海准考证号:2014 年 2 月24 日目录内容摘要 1一.我国中小城镇概述 2(一)中小城镇的发展历程 2(二)小城镇的概念 2(三)小城镇发展的战略作用 4二三、基于威宁县来看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威宁县为例5 (一)威宁县发展的现状 5(二)威宁县发展存在的问题8(三)制约威宁县发展的原因分析10三四.小城镇发展的对策11(一)加强小城镇发展的科学规划11(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12(三)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13(四)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相关制度13参考文献16修改建议:修改抄袭部分2、按学校要求修改论文格式内容摘要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带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我国小城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并严重制约着小城镇自身的发展。
小城镇的合理发展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是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前提和基础。
解决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小城镇的建设、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的保障制度等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结构安排上本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简要的介绍了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及对小城镇的概念作了界定;第二部分一威宁县为例论述了其现状、问题及原因;第三部分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对策。
关键词:小城镇威宁县城镇化困境与出路一.我国中小城镇概述(一)中小城镇的发展历程我国小城镇的历史渊源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开始有了萌芽,进入封建社会时期,小城镇开始确立和兴起。
从16世纪中叶起,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小城镇和大中城市进入兴盛时期。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银行的出现,大大地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形成了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武汉三镇等一批中外闻名的城镇。
据统计,清末全国已有两千多个县级小城镇。
小城镇
![小城镇](https://img.taocdn.com/s3/m/d40016e8941ea76e59fa040c.png)
小城镇发展兼具城市与乡村的特点,既是城乡功能的过渡区,也是城乡功能的种时空资源利用率高。
2、我国发展小城镇的基本模式农业发展型、商贸发展型、工业发展型、外贸推动型、外资推动型、移民发展型、强村扩展型、科技带动型(城市规划原理P12的三种)①积极发展乡镇工业,大量农民“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苏南模式”。
这种以城市工业扩散,以乡镇工业为动力的小城镇发展模式,也可以称为地方推动型。
②以发展家庭工业和民间市场为主要模式,以私营家庭工业为主发展小城镇的“温州模式”,也称市场推动型。
③西部地区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增加这些地区的二、三产业,增加其对小城镇的辐射扩散影响,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3、我国发展小城镇的优势(为什么要发展小城镇)(城市规划2001/8/47)①扩大内需;②节省城市建设的社会成本;③吸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蓄水池”;④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城乡一体化;⑤为城镇工业集中联片发展提供载体和依托;促进农村产业提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⑥依靠自下而上的自发动力,发展上一级城市成本小,是自下而上型城市化的重要贡献者;⑦小城镇是农村财富的集聚中心,是城市化的增长点,传承了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与组合;⑧缓解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就业、购销制度)的隔离,形成第三元的过渡性环节(接4)⑨是农村经济的突破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
4、小城镇发展的弊端及出现问题(1) 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反思①小城镇不等于城市化,甚至不是城市化主流,发展小城镇应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一部分而非全部;②小城镇发展是城市经济要素不能一体化和资本短缺条件下的被迫选择,不是最佳选择;③积极发展小城镇并非其效率高,而是因其对国家积累模式冲击最小,确保最大限度实现国家积累;④最优城市等级是一定分工水平下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不能完全依靠制度干预进行人工选择;⑤乡村工业化发展的市场机遇不再,乡镇工业大发展的创业环境不再,农村宽松的财政金融环境不再,资本西移困难,民间投资难以启动,分散布局不可持续;⑥农村既不丧失土地,又有生财之道的既得利益团体形成,大大弱化了农村向城镇彻底转移的动力。
小城镇的概念
![小城镇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205d7b23dd36a32d737581e0.png)
小城镇的概念丁欣童要探讨小城镇房地产建设问题,就要明确小城镇的概念。
只有明确了什么是小城镇,才可以探讨小城镇房地产建设问题,否则我们的探索就失去了明确的目标和有效的针对性。
那么小城镇到底是什么呢?按照汉语的思维习惯,社会是一个城市和乡村的二元组织结构。
所以,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我们找不到小城镇这个词,只能找到城市和城镇这两个词。
《现代汉语词典》把城镇解释为:城市和集镇。
把城市解释为: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对照英语,城市为city,城镇为town。
《朗文英汉双解词典》上把city定义为:a usu. large and important group of houses, buildings, etc.,esp. with a center where amusements can be found and business goes on. It is rger and more important than a town. 把town定义为:a large group of houses and other buildings where people live and work. 而另一个对比词vilage的定义为:a collection of houses and other buildings (such as a church, school, and one or more stores) in a country area, smaller than a town. 由此可见,在英语中,社会是由城市、城镇和乡村组成的三元组织结构。
以小城镇为主体词,在百度上搜索到以下几种观点:小城镇=小城市+建制镇+集镇。
从社会现存的状况看,集镇就是“未建制镇”。
小城镇=小城市+建制镇。
这一概念中,小城镇是小城市和建制镇的合称,一般指人口少于20万的小城市(县级市)和建制镇。
国开电大 小城镇建设 考核说明
![国开电大 小城镇建设 考核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7f89fa4f7ec4afe05a1df21.png)
小城镇建设课程考核说明一、有关说明1.考核对象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学习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小城镇建设》课程的学生。
2.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采用问答题、读书报告、调查报告、访谈记录等方式。
终结性考试采用课程论文方式。
3.考核依据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小城镇建设》(孟媛主编,2018年6月第一版)。
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试命题均依据本考核说明。
本考核说明的制定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4.计分方法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包括作业成绩、实习、调查及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情况等(具体学习活动组织和给分由责任教师定)。
形成性考核成绩未达到60分的,不得参加终结性考试。
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每次成绩满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数乘以50%再加上终结性考试成绩的50%,为课程成绩。
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均达到60分及以上的,方可获得本课程的学分。
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
二、考核方式与要求(一)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记分作业和责任教师组织的实习、调查及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情况等。
(二)终结性考试1.考试要求本课程为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有关小城镇建设的理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划、管理方法,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理论,说明、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据此,本课程的考核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
各层次含义如下:了解: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
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熟悉:在了解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以自己的语言阐述,能够说明与相关问题的区别及联系。
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掌握: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涉及小城镇建设的一般问题。
这一层次对应用能力提出要求,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小城镇的概念
![小城镇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ddd146a561252d380eb6e31.png)
第一章绪论一、小城镇的概念城市的特点:相当高的人口密度的人类群体;聚集了不同文化、职业、语言背景的居民,居民具有一定的匿名性;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中心;聚集各种组织,活动趋于专业化;此时的社会契约基础主要是法律、法规;生活方式多样化,竞争激烈。
乡村的特点:规模小、人口少;封闭型;面对面的口头交流;成员的同质性;分工简单,生产自给性强;传统和习俗在社会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社会是以家庭为基础组织起来的。
小城镇的概念: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
它区别于大中城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费孝通给出的小城镇的定义:“新型的正从乡村的社区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社区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它基本上已脱离了乡村社区的性质,但还没有完成城市化的过程”。
小城镇的分类依照行政建制分类:地方驻地、县城、县以下建制镇、集镇依照形成原因分类:经济发达;交通发达;自然资源利用型的小城镇;依照职能特征分类:工矿城镇、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旅游城镇、卫星城镇。
二、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发展小城镇战略提出的背景: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
1.小城镇建设与“三农”问题小城镇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它对于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重要贡献。
2.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在大中小城市合理发展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重点发展小城镇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和中心,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中等城市为纽带,使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依托,相互协调、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小城镇概念的界定及其他
![小城镇概念的界定及其他](https://img.taocdn.com/s3/m/f33c478284868762caaed555.png)
种区别于城市和村庄 的早 已客观存在 的聚落 , 无
须做人为划分 。在争论不清的情况下 , 现在的统计
习惯是将县城关镇和县城 以外的其他建制镇列为小
城镇 , 如我们 所 说 的小 城 镇 数 量 现 已发 展 到 2万 多
质, 改善农村生活质量 , 扩大 内需 , 推动国民经济更 快增长。小城镇建设肩负着诸多使命 。 它的成功 与
模效 益 。然 而据统 计 , 在现 有 的建 制镇 中 , 建成 区 面 积平 均 为 1平 方 公 里 左 右 , 均 人 口不 到 70 人 。 平 00
比例说明, 第三产业发展的不足和城镇 的生活水平 、 服务水平很 低 , 其原 因, 究 主要 是镇级居 民点数量
多 、 布散 、 分 规模 小 造成 的。
我 国人 口的 4 % 以上 已经 实 现 了 “ 镇 化 ” 但 “ 0 城 , 城
用“ 小城镇 ” 的概念 , 村镇规划标 准》 将村镇分 《 中。
为“ 村庄” 集镇” 也未出现“ 和“ , 小城镇” 一词 。
镇化” 的人 口中的相 当一部 分是居 住在 建制 镇里
1 关 于“ 小城镇" 的概念
区和小型工矿区、 小港 口、 风景旅游、 边境 口岸等地,
非农业人 口不足 20 00人 , 如确有必要 , 可以设 置 也
镇 的建制 ” 。现有城 镇化 的计算 方法 就是 以城镇
( 中、 大、 小城市和建制镇 ) 户籍人 口和在城镇居住 半年以上的流动人 口为分子 , 以全 国人 口为分母计 算出来的, 这一数字现 已达到 4 %以上 , 0 也就是说 ,
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一个重
要途径。19 年中共十五届三 中全会《 98 关于农业 和
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
![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cacb3c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6.png)
摘要: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重,而小城镇也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将本地特色融入旅游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不远万里到来。
不同环境下的小城镇特色迥然不同,需要逐一分析其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
笔者拟对丽江古城、黄山宏村两个小城镇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其发展模式及发展路径的异同。
关键词:小城镇;旅游业;本地特色;发展模式;发展路径。
引言:随着全球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催生了旅游小城镇。
旅游小城镇作为新兴旅游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的过程非常复杂,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政策、经济、社会、交通等。
古镇旅游则依托其历史遗留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小城镇旅游的中流砥柱。
一、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特征(一)旅游小城镇的概念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城镇化速度逐年加快,见图1。
小城镇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小城镇作为城乡结合部的综合体,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
旅游小城镇作为小城镇的一种,在旅游业中大放异彩。
图1 1978年来中国城镇化率罗明义尝试定义旅游小城镇(Tourism Town),是指把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小城镇。
它们以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一定接待能力的基础设施为一般特征,在区域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旅游业在小城镇GDP中占有重要位置,并有不断增加的可能。
旅游小城镇,一般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例如:拥有保存较好的古城、古镇、古村落;或是拥有着与一般城市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
正是这特色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传统手工艺术等特产更为旅游小城镇加分添彩。
(二)旅游小城镇的分类较之国外旅游业,中国的小城镇旅游特点突出,是国外所没有的。
据此,国内学者对旅游城镇的类型做出了比国外更深入的分析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探讨中国旅游小城镇的类型。
从开发的角度,赵庆海先生把旅游城镇划分为资源型、参与型和依托型等3 种类型。
资源型则包含山水湖滨,古迹建筑等等,在这其中,古村古镇旅游占到大部分。
小城镇建设作业1-4答案
![小城镇建设作业1-4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62c9e45fbfc77da269b1aa.png)
《小城镇建设》作业1参考答案一、小城镇的概念: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
它区别于大中城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二、小城镇的分类:依照行政建制分类:地方驻地、县城、县以下建制镇、集镇依照形成原因分类:经济发达;交通发达;自然资源利用型的小城镇;依照职能特征分类:工矿城镇、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旅游城镇、卫星城镇。
三、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发展小城镇战略提出的背景: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
1.小城镇建设与“三农”问题:小城镇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它对于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重要贡献。
2.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和中心,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中等城市为纽带,使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依托,相互协调、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3.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四、小城镇的功能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目前我国农村大约有2亿富余劳动力,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70多个,安排这样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难度很大。
发展小城镇,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资办厂经商,发展第二三产业,可以增加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
2.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没有小城镇的充分发展,就不会出现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处于城乡融合的交汇点,兼有城乡特点。
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把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传播到广大农村,成为我国亿万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的媒介,既加强了城乡联系,也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膨胀、农村不断衰落的“发展的陷阱”。
城镇的名词解释
![城镇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90358a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a.png)
城镇的名词解释城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之一,它是指建设有城市规模、市区内有一定行政管理机构、居民集中生活和从事非农业劳动的聚居区域。
城镇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交流与交易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承与社会结构演变的见证。
本文将对城镇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城镇化带来的影响展开阐述。
一、城镇的概念城镇的概念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人们对城镇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
广义上讲,城镇是指人们居住和生活的集中地,其中包括了城市和小城镇两个层次。
狭义上讲,城镇与农村相对,是指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居民集中的区域,并有一定的市区规模。
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上的城镇,都是由居民的聚居和非农业经济的发展形成的。
二、城镇的发展历程城镇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的特点。
人类最早的定居点可以追溯到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开始通过农业的发展而形成定居的村庄,并围绕着农业生产展开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庄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城市的中心出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活动,城市规模也逐渐扩大。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城镇化是指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并从事非农业职业的过程。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逐渐从农业中解放出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城镇的经济、教育、医疗等资源相对较为集中,农民通过进入城镇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机会。
城镇化的发展对城市和农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城镇化加快了城市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另一方面,城镇化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三、城镇化的影响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经济角度看,城镇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随着城市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也相应增加,农村劳动力通过进入城镇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生活水平。
同时,城镇化也促进了城市内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了城市的经济活力。
《小城镇建设》形考册作业1答案
![《小城镇建设》形考册作业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79cb1a33687e21af45a996.png)
《小城镇建设》形考册作业1答案一、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
它区别于大中城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费孝通给出的小城镇的定义:“新型的正从乡村的社区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社区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它基本上已脱离了乡村社区的性质,但还没有完成城市化的过程”。
二、依照行政建制分类:地方驻地、县城、县以下建制镇、集镇依照形成原因分类:经济发达;交通发达;自然资源利用型的小城镇;依照职能特征分类:工矿城镇、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旅游城镇、卫星城镇。
三、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最优,更重要的是考虑可能和可行尽管就规模效率而言,大城市比小城镇要优越得多,但现有大中城市不仅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且国有企业尚有1000多万下岗职工等待安置,加上城市每年新增的数百万劳动力需要就业,不可能大规模地吸纳农村人口。
在这种现状下,选择小城镇是必要的。
四、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目前我国农村大约有2亿富余劳动力,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70多个,安排这样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难度很大。
发展小城镇,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资办厂经商,发展第二三产业,可以增加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
2.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没有小城镇的充分发展,就不会出现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处于城乡融合的交汇点,兼有城乡特点。
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把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传播到广大农村,成为我国亿万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的媒介,既加强了城乡联系,也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膨胀、农村不断衰落的“发展的陷阱”。
小城镇概念规划编制的框架
![小城镇概念规划编制的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8e592928bcd126fff7050be5.png)
$!
南" 京"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 卷"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总体发展方向和本质特征。
!# !" 小城镇概念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框架 小城镇概念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的经济 结构和空间结构所作出的总体部署和安排, 反映了 小城镇在未来一定时期 内的总体发展方向 和本质 特征。 小城镇概念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 小城镇 现状概况及发展条件分析; (!) 确定小城镇的性质 与功能; (& ) 进行产 业的选择 和人口规 模的确 定; (’ ) 确定小城镇的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 (() 编制小 城镇的景观风貌规划。具体框架见图 !。
小城镇总体规划
(
( ))))))))))) )))))))))))
(
纲要编制
规划编制
( ( ( ( ( ( ) ) ) ) ) ) ) ) ) ( ( ( (
发 展 目 标 性 质 、 规 模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用 地 发 展 方 向
( ))) )))) ))))) ))) ) ( (
镇域规划 镇区规划
! 收稿日期: !$$# ? $@ ?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A>%$@@; >$K>A$KA) 作者简介: 张& 莉 ( %=>> ? ) , 女, 河北正定人, 讲师, 博士生, 主要研究 向为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 2LMIG9: NOIBP9G%!$AQ %#A : C8M
[ K] 体的、 本质的特征 “ 区域” , 有自己的经济结构和 空间结构。笔者认为, 概念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区
《小城镇建设》1-4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小城镇建设》1-4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bcc1cb195f312b3169a5b8.png)
《小城镇建设》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小城镇建设作业11、什么是小城镇?答:(参阅教材P1~2)小城镇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雏形城市,或称为初级城市。
当今社会,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乡镇包括: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2、小城镇分为哪些类型?答:(参阅教材P2~3)⑴依照行政建制,可以把小城镇分为:①行署驻地;②县城;③县以下建制镇;④集镇。
⑵依照小城镇形成的原因,可以把小城镇分为:①由于经济发达而形成的小城镇;②由于交通发达而形成的小城镇;③由于自然资源利用而形成的小城镇;④由于政治与军事原因、名胜古迹和名人等特殊原因而形成的小城镇。
⑶按职能特征,可以把小城镇分为:①工矿城镇;②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③旅游城镇;④卫星城镇。
3、简要说明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答:(参阅教材P3~6)⑴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⑵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⑶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4、简要说明小城镇的功能。
答:(参阅教材P6~8)⑴小城镇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⑵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⑶小城镇是城市化的“推进器”;⑷小城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承载体”。
5、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为小城镇的发展确定的基本的指导原则是什么?答:(参阅教材P12~14)⑴尊重规律,循序渐进;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⑶深化改革,创新机制;⑷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发展小城镇除了遵守以上原则外,在制定规划和具体建设工程中还应遵守以下原则:①尊重和运用市场机制;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健全机制,壮大队伍,依法管理;④认真抓好试点和示范镇建设。
6、简要说明费孝通的小城镇建设理论。
答:(参阅教材P30~33)⑴小城镇道路理论:费孝通把小城镇界定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中心,小城镇建设就意味着强调农村的城镇化。
小城镇概念辨析
![小城镇概念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1c00472b160b4e767fcf4b.png)
的 “ 蓄水池”等,其实都专指的是 “ 镇” 的 “ 区”部分,而并不是指 “ 镇 镇域” 。 这是 因为,如果把行政 建制的 “ ( 镇” 镇
2. 4强调 “ 区 ”与 “ 域 ”二 镇 镇 者 区别 的意 义所 在
“ 区”与 “ 镇 镇域” 是截然不同的
“ 镇域 ” 中相对 最具 有城 镇形 态 的一部 分, 这
一
部分 才是 小城 镇 。
“ ” 镇 域) “ 区”是两个 有着本质 区 镇 ( 与 镇
别的 区域, 两者分属 于行政建 制与城镇地 理两
小城镇指行政建制 “ ”的 “ 区” 镇 镇
个 完全不 同的系 列 ( l 表 ,表 2 。 )
明确 “ 镇域 ”与 “ 区” 的区别 、明确 行 镇
:
[ 分类号 T91 中图 ] U8
[ 文献标识硼 C
溯
“
醵 级
政建 制的 “ ”并不是 “ ” 镇 城镇 、树立小城镇属
于居 民点范 畴的意识, 是规划 师正确理解 与认
根 据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宪法) )的规定 , 中
随 想 杂 谈
5 5
小 城 镇 概 念 辨析
口 晏 群
1引言
省、 自治 区、直辖市 ;省、 自治 区分为 白f ' ,) l ft 县 、 自治县 、市;县 、 自治县分为 乡、民族 乡、
时至 今 日, 小城 镇已是一 个耳熟 能详 、家 镇 。 喻户晓 的名词 了,但 现实 生活中对小城镇 概念 理 解错误 的现 象却很 多: ①某媒体 报道 “ 小城
其对 应 的 行政 管 辖范 围一般 是 面积 达 几 十 甚 至 几百平 方公里的 、包括大 量农业 用地和 以农 业 人 口居住为 主的村庄 在 内的 “ 镇域” 。 根据 宪法 的界 定 ,现 在通 常所 称 的 “ ” 镇
如何界定小城镇的概念与范围
![如何界定小城镇的概念与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99740d48c850ad02de8041d2.png)
“ 的中心作用、 镇” 所谓建设“ 小城镇”
具有 吸 纳农村 剩 余劳动 力的 “ 蓄水池 ”
镇” 。例 如 所 谓形 成规 模经 济 、 集聚 人 E成为 l 蓄 作用 , 应指 的是 “ 也 镇区 ” 如 果 蓄 ,
维普资讯
展趋 势 ,但 严格 地讲 ,垒 “ 镇域 ”( 农 城 镇 ” 的基 本主体 。 对小城 镇 涵盖范 围 城 镇 ”的管理 范畴 也是 必要 的 。
村 ) 发 展 题 弓 的 城 镇 f 区 J 镇 的 的 认识 差异 主要 是 有的把 小城镇 范 围
总 之 ,为 了适 应 人为 的 、某 个部
Dvl mn 圈 墨 ee pet 墨 圆 o &
建 管 设与 理
水池 ”指 的是 “ 镇域 那 幺本 来就 散 的误 解 . 发 展小城 镇与 发展 农村 、 . 把 发 能 人为 地按 照行政 管理 的需 要非此 即 布 在 镇 城 ”即 蓄水池 中的农 村 展 农业 完垒 等 同并 混 淆 了起 来 ,但这 被 地 只 圈 定 出 其 中 的 某 一 部 分 就 是 小城 镇 ”某一部 分就 不是 , 小城镇 ” 。 也就 违 背 了中央制 定 的 “ 发展 小城镇 “ 不 同地 区的不 同部 门 ,根据 各 自 中央 关 于农 业和 农村 工 作若 干 重大 问 是 个大 战略 ”的初 衷 。 从 题 的决 议指 出 发展 小城镇 ・ 有利 “ 建制 镇 应该是 行 政建制 镇 的事 权 需要 , 不同 的工作 角 度出发
当 多的人存 在 着 “ 乡设镇 ”后发 展 对 客观 存在 的种 种具有 城镇 形态 的 非 撤 镇 ”( 域 ) 镇 就是 发 展小城 镇 ( 区 ) 农 村的 居 民点 ,我们没 有 必要也 不 可 镇
“村镇”的“镇”和“小城镇”的概念如何界定
![“村镇”的“镇”和“小城镇”的概念如何界定](https://img.taocdn.com/s3/m/10b72da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d.png)
“村镇”的“镇”和“小城镇”的概念如何界定
孙正权
【期刊名称】《农村改革与发展》
【年(卷),期】2000(000)004
【总页数】1页(P38)
【作者】孙正权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区村镇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1.1
【相关文献】
1.第七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暨首届村镇环境科技产业联盟论坛特别报道——500人齐聚昆明,寸镇水环境治理年度盛会强势亮相! [J], ;
2.北方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的思考--以吉林省九台市沐石河镇为例 [J], 叶霞;袁野
3.旅游小城镇利益主体适应性问题分析——以宏村镇、汤口镇为例 [J], 银马华;王群;杨万明
4.旅游小城镇居民适应性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以宏村镇和汤口镇为例 [J], 王群;杨万明
5.旅游小城镇居民适应性的人口学差异分析——以宏村镇和汤口镇为例 [J], 王群;杨万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的概念
丁欣童
要探讨小城镇房地产建设问题,就要明确小城镇的概念。
只有明确了什么是小城镇,才可以探讨小城镇房地产建设问题,否则我们的探索就失去了明确的目标和有效的针对性。
那么小城镇到底是什么呢?
按照汉语的思维习惯,社会是一个城市和乡村的二元组织结构。
所以,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我们找不到小城镇这个词,只能找到城市和城镇这两个词。
《现代汉语词典》把城镇解释为:城市和集镇。
把城市解释为: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对照英语,城市为city,城镇为town。
《朗文英汉双解词典》上把city定义为:a usu. large and important group of houses, buildings, etc.,esp. with a center where amusements can be found and business goes on. It is rger and more important than a town. 把town定义为:a large group of houses and other buildings where people live and work. 而另一个对比词vilage的定义为:a collection of houses and other buildings (such as a church, school, and one or more stores) in a country area, smaller than a town. 由此可见,在英语中,社会是由城市、城镇和乡村组成的三元组织结构。
以小城镇为主体词,在百度上搜索到以下几种观点:
小城镇=小城市+建制镇+集镇。
从社会现存的状况看,集镇就是“未建制镇”。
小城镇=小城市+建制镇。
这一概念中,小城镇是小城市和建制镇的合称,一般指人口少于20万的小城市(县级市)和建制镇。
小城镇=建制镇。
1984年《关于调整建制镇标准的报告》中就认为我国小城镇指建制镇。
小城镇=建制镇+集镇。
这一小城镇概念包括小于城市,从属于县的县城镇、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和尚未设镇建制但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
科学地讲,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它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
归纳起来,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未设市的大城镇、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
1993年发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集镇提出了明确界定: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集镇是农村中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心,是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重点。
它区别于大中城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镇和乡是同级行政单位,区别在于规模的不同,包括总人口、非农业人口、街区规模、其他经济社会指标等。
镇的规模大,人口多,非农业人口比率高、工商业发达。
所以说建制镇是乡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
1984年《关于调整建制镇标准的报告》中对我国建制镇的标准规定如下: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总人口在2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的,可以建镇。
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亦可建镇。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小城镇目前虽然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名词,但对小城镇概念的运用很不规范。
《十五计划纲要》上说: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上说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由此看出,上述文件中小城镇是和大城市、中等城市以及小城市并列的一个概念。
1982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从人口数量上对城市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万以上、不满五十万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二十万的城市。
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个标准在人们的观念中也在不断地变化。
小城镇,顾名思义即为较小的城镇,与它对应的应是大城镇。
按照形式逻辑的思维结构,小城镇和大城镇都是城镇的下属概念。
形式逻辑对于如何给概念下定义有着比较公认的规则: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它最邻近的属概念里,并且指出它和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
这句话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被定义的)概念=种差+邻近的属,这样得到的定义才是科学的定义。
这样对于小城镇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这样来考虑,它最邻近的属概念就是城镇,它的同一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是大城镇。
目前,没有设市的县城人口大都在十万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二十万,这样的县城虽然是镇的建制,但是我们不能称其为小城镇。
从我国现实的情况看,县一级行政机关所在的城镇——县城应该被称为大城镇。
集镇,是由集市发展而成的较大村落,没有镇的建制,不能称其为小城镇。
乡一级行政机关所在的城镇才是名副其实的小城镇。
因此,本文要探讨的就
是乡一级行政机关所在的建制镇所存在的房地产建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