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公司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与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以及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管理。

3 职责

(1)安保部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公司内部风险评价标准,考核、验收并指导各部门风险评价、控制效果。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建立、更新本部门重大危险源档案,负责本部门风险的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3)各级岗位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工作。

4 内容与要求

4.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活动的实施步骤:

(1)总经理主持风险评价活动,成立评价组织。

(2)收集识别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有关规定,组织职工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

(3)全员以岗位为单位对作业活动进行分解。

(4)以岗位为单位收集整理辨识危害因素、风险评价结果及控制措施,逐级进行讨论签字后,提交本部门评价组织。

(5)评价组织成员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评价目标的风险等级。

(6)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评价组织成员必须实施现场检查,明确危险有害因素。

(7)评价组织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评价等级。

(8)安保部根据评价结果,分析风险控制管理等级,根据管理等级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实施与管理。

4.2 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

选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1)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

(3)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

4.3 控制措施的内容应包括:

(1)工程技术的措施。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装备,实现本质安全。

(2)管理措施。学习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规范安全管理。

(3)教育措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达到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的目的。

(4)个人防护措施。根据岗位职业卫生需要配备的防护用品,保证防护用品质量,减少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

4.4 风险等级的分级管理

(1)确认为重大和较大风险等级的,由公司进行管理。安保部逐级设置风险控制设施,由公司领导最终签字确认。分管安全领导监督控制措施的实施,定期监督检查,确保重大和较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2)确认为中等风险等级的,由部门进行管理。部门逐级设置风险控制措施,由部门领导最终签字确认。部门主管人员监督控制措施的实施,定期监督检查,确保中等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3)确定为可接受风险等级的,由班组进行管理。班组监督控制措施的实施,并定期监督检查,确保可接受风险控制的持续有效性。

4.5 风险评价时机与频次

(1)各部门不间断的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控制风险,每年至少对风险控制结果检查、评审一次,确认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2)风险评价一般于每年8至9月份由安保部组织一次,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①有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出台时;

②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时;如: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③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非正常进行时;

④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产生新的认识时;

⑤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时。

4.6 风险管理的培训

定期对职工进行风险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标准、规定及其他要求;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价方法;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增强职工的风险意识,使其认识到所在岗位的风险,并掌握控制风险的技能。

5 作业过程风险辨识方法简介

5.1 概述

公司采取的作业场所风险辨识方法主要为危险源辨识方法(LEC)、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5.2 危险源辨识方法-LEC

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如下方法:

D=LEC

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当用概率来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然而,从系统安全角度考察,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为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中间值,如下表: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当确定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时,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为若干个中间值,如下表: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关于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因此规定其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值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分数值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为1与100之间,如下表: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风险值D求出之后,关键是如何却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而这个界限值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在不同时期,组织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来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符合持续改进的思想。下表内容可作为确定风险级别界限值及其相应风险控制策划的参考。

危险等级划分(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