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骨科手术学
实用骨科学
实用骨科学(第3版) 【胥少汀葛宝丰许印坎主编本书由骨科学权威专家集体编著,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5篇59章。
第一篇骨科基础,包括骨的发生和正常结构、骨的生物学、骨科各种检查和常用治疗技术等;第二篇创伤骨科,包括创伤后全身反应与并发症、综合征,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各种固定技术与器械,上肢、颈椎、胸腰椎、脊髓、骨盆、下肢、周围神经、四肢血管、骨骺、关节等损伤的处理,以及火器伤、骨不连、畸形愈合、断肢、断掌和断指再植等;第三篇骨病,包括先天性、代谢性骨病,骨与关节感染,小儿麻痹后遗症,大脑性瘫痪后遗症,骨肿瘤与肿瘤样疾患等;第四篇部位骨科,包括肩、肘、手、脊柱、髋、膝、足部疾病;第五篇修复与康复,包括骨移植、骨科肌瓣与肌皮瓣的应用、显微外科、人工关节、截肢、假肢与支具、脊髓损伤的康复与重建等。
作者以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主,同时吸收了国内外近年来对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较全面地反映了骨科学的发展水平。
本书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内容丰富实用,是骨科医师权威、重要的工具书,对骨科教学和科研人员亦有较高参考价值。
在木之水的会员中,该书与邱贵兴的效率手册和荣国威的骨折为初入骨科行列的必备书。
胥少汀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组成员,我国有突出贡献的著名骨科专家。
中国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脊髓损伤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骨科中心主任,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截瘫医学会资深成员,中华外科杂志编审,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名誉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
从事骨科专业48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脊柱、脊髓损伤、脊柱外科、骨与关节损伤、髋关节外科、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自70年代以来,对脊髓损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阐明了脊髓损伤的病理,进行了脊髓修复的研究,提出了5项治疗原则,改进了脊髓手术方法,找出了估价脊髓损伤的依据。
在国内最先提出上升性、缺血性脊髓损伤。
实用骨科学(可编辑)
实用骨科学(可编辑)实用骨科学第3版【胥少汀葛宝丰许印坎主编本书由骨科学权威专家集体编著,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5篇59章。
第一篇骨科基础,包括骨的发生和正常结构、骨的生物学、骨科各种检查和常用治疗技术等;第二篇创伤骨科,包括创伤后全身反应与并发症、综合征,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各种固定技术与器械,上肢、颈椎、胸腰椎、脊髓、骨盆、下肢、周围神经、四肢血管、骨骺、关节等损伤的处理,以及火器伤、骨不连、畸形愈合、断肢、断掌和断指再植等;第三篇骨病,包括先天性、代谢性骨病,骨与关节感染,小儿麻痹后遗症,大脑性瘫痪后遗症,骨肿瘤与肿瘤样疾患等;第四篇部位骨科,包括肩、肘、手、脊柱、髋、膝、足部疾病;第五篇修复与康复,包括骨移植、骨科肌瓣与肌皮瓣的应用、显微外科、人工关节、截肢、假肢与支具、脊髓损伤的康复与重建等。
作者以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主,同时吸收了国内外近年来对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较全面地反映了骨科学的发展水平。
本书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内容丰富实用,是骨科医师权威、重要的工具书,对骨科教学和科研人员亦有较高参考价值。
在木之水的会员中,该书与邱贵兴的效率手册和荣国威的骨折为初入骨科行列的必备书。
胥少汀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组成员,我国有突出贡献的著名骨科专家。
中国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脊髓损伤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骨科中心主任,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截瘫医学会资深成员,中华外科杂志编审,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名誉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
从事骨科专业48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脊柱、脊髓损伤、脊柱外科、骨与关节损伤、髋关节外科、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自70年代以来,对脊髓损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阐明了脊髓损伤的病理,进行了脊髓修复的研究,提出了5项治疗原则,改进了脊髓手术方法,找出了估价脊髓损伤的依据。
实用骨科学(可编辑)
实用骨科学(可编辑)实用骨科学第3版【胥少汀葛宝丰许印坎主编本书由骨科学权威专家集体编著,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5篇59章。
第一篇骨科基础,包括骨的发生和正常结构、骨的生物学、骨科各种检查和常用治疗技术等;第二篇创伤骨科,包括创伤后全身反应与并发症、综合征,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各种固定技术与器械,上肢、颈椎、胸腰椎、脊髓、骨盆、下肢、周围神经、四肢血管、骨骺、关节等损伤的处理,以及火器伤、骨不连、畸形愈合、断肢、断掌和断指再植等;第三篇骨病,包括先天性、代谢性骨病,骨与关节感染,小儿麻痹后遗症,大脑性瘫痪后遗症,骨肿瘤与肿瘤样疾患等;第四篇部位骨科,包括肩、肘、手、脊柱、髋、膝、足部疾病;第五篇修复与康复,包括骨移植、骨科肌瓣与肌皮瓣的应用、显微外科、人工关节、截肢、假肢与支具、脊髓损伤的康复与重建等。
作者以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主,同时吸收了国内外近年来对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较全面地反映了骨科学的发展水平。
本书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内容丰富实用,是骨科医师权威、重要的工具书,对骨科教学和科研人员亦有较高参考价值。
在木之水的会员中,该书与邱贵兴的效率手册和荣国威的骨折为初入骨科行列的必备书。
胥少汀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组成员,我国有突出贡献的著名骨科专家。
中国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脊髓损伤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骨科中心主任,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截瘫医学会资深成员,中华外科杂志编审,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名誉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
从事骨科专业48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脊柱、脊髓损伤、脊柱外科、骨与关节损伤、髋关节外科、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自70年代以来,对脊髓损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阐明了脊髓损伤的病理,进行了脊髓修复的研究,提出了5项治疗原则,改进了脊髓手术方法,找出了估价脊髓损伤的依据。
骨科手术学知识点总结
骨科手术学知识点总结一、骨科手术学的基本理论1. 解剖学基础解剖学是骨科手术学的基础,只有深入了解人体骨骼结构和关节解剖特点,才能进行安全、有效的手术操作。
骨科医生需要掌握骨骼系统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包括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以便在手术中避免损伤到重要的解剖结构。
2. 病理学基础骨科手术学还需要结合病理学知识,了解各种骨骼系统的疾病病理特点,包括骨折、骨肿瘤、骨关节炎等。
深入了解疾病的病理过程,有助于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和术前的准备工作。
3. 生理学基础骨科手术学还需要结合生理学知识,了解骨骼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修复机制。
这有助于医生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指导,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4. 临床诊断学基础骨科手术学需要掌握临床诊断学的基本知识,包括骨骼系统的常见病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特点、实验室检查指标等。
只有准确诊断了疾病,才能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案。
二、骨科手术学的诊断技术1. 影像学检查在骨科手术学中,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包括X射线、CT、MRI等检查。
通过这些检查手段,医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患者的骨骼结构和病变情况,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实验室检查在骨科手术学中,有时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查手段来了解患者的体内情况,包括血液指标、骨骼代谢指标等。
这些检查手段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3. 术前评估在进行骨科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通过综合评估,医生能够为患者制定适合的手术治疗方案。
三、骨科手术学的治疗技术1. 骨折手术骨折是骨科手术中的常见疾病,对于严重的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内固定、外固定、骨移植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2. 骨肿瘤手术骨肿瘤是骨科手术中的重要疾病,对于恶性骨肿瘤,需要进行彻底的切除手术和辅助治疗。
对于良性骨肿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肿瘤切除、软组织修复等。
骨科手术学课件
03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02
保持适当的运动量,避 免过度劳累
04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 处理并发症
谢谢
症和后遗症
微创手术:尽量减 少手术创伤,缩短
恢复时间
精准操作:精确定 位,精细操作,确
保手术效果
保护神经:避免神 经损伤,降低术后
功能障碍风险
术后康复:重视术 后康复,促进患者
恢复健康
医患沟通:加强与 患者的沟通,提高
患者满意度
骨科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
适应症:骨折、关节脱位、骨肿瘤、脊
柱疾病等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
理
06
血管损伤:手术过程中可能 出现血管损伤,需要及时处
理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措施:严格遵循手术操作规 程,避免操作失误
处理方法: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 症,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
术后护理:加强术后护理,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
及时就医:如出现并发症,应及 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术后康复注意事项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02 骨科手术学的发展可以提 升骨科疾病的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3 骨科手术学的研究可以推 动骨科医学技术的进步, 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 效的治疗方法。
04 骨科手术学的普及可以提 升骨科医生的诊疗水平, 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 疗服务。
2
骨科手术的基 本原理
骨科手术的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确保手 术安全,避免并发
骨科手术学的目标是通过手术和非手术方法,
03
恢复骨骼系统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科手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多学
新编实用骨科学
新编实用骨科学介绍实用骨科学是一门研究骨骼疾病和损伤的学科,涉及到骨折、关节炎、脊柱问题等等。
本文将探讨一些实用的骨科知识,包括骨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骨科手术的创新进展以及预防骨骼问题的方法。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骨折1.手动检查:寻找异常的骨间隙和骨移位来判断是否骨折。
2.X光检查:用于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3.CT扫描:适用于隐匿性骨折,能提供更准确的图像。
关节炎1.临床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2.X光检查:能检查关节的损伤和关节间隙的变窄。
3.血液检查:通过检测关节炎相关的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和尿酸,来确定炎症的程度。
脊柱问题1.MRI扫描:用于诊断椎间盘突出、脊柱炎和脊髓损伤等问题。
2.脊柱X光:检查椎体的变形和脊柱的弯曲。
3.脊髓电图:用于评估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
创新的骨科手术关节置换手术1.人工关节置换:通过置换受损关节的方法,缓解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
2.肩关节镜手术:通过腔镜技术修复肩关节损伤。
骨折修复手术1.钢板和螺钉固定:用于稳定骨折的片段。
2.外固定:采用内外支撑框架固定骨折。
脊柱手术1.脊椎内镜手术:通过微小切口进行脊柱手术。
2.胸椎植入物:用于治疗胸椎骨折和脊柱变形。
预防骨骼问题的方法运动1.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和游泳,能增强骨密度和肌肉力量。
2.骨密度运动:如重力训练和举重,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营养1.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2.蛋白质:蛋白质是骨骼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摄取足够的蛋白质。
保持姿势1.正确的姿势: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对脊柱和关节的压力和负担。
2.动态姿势: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导致肌肉疲劳和不适,应定期改变姿势。
结论骨科学是一门研究骨骼疾病和损伤的学科,通过诊断、治疗和预防来改善骨骼健康。
本文介绍了常见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创新的骨科手术以及预防骨骼问题的方法。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维护我们的骨骼健康。
骨科手术学教案课件
生物材料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生物相容性材料
用于制造骨科植入物,如人工关节、脊柱植入物等,具有良好的生 物相容性和耐久性。
生物活性材料
具有促进骨组织再生和修复的功能,如骨形态发生蛋白、羟基磷灰 石等,可用于骨折愈合、骨缺损修复等。
组织工程材料
结合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组织替代物,如 组织工程骨、软骨等,用于骨组织再生和修复。
骨科手术学教案课件
汇报人:XX 2024-01-28
目录
• 骨科手术学概述 • 骨科手术基础知识 • 常见骨科手术操作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骨科手术新技术与新进展 • 骨科手术教学与实践
01
骨科手术学概述
Chapter
骨科手术的定义与分类
骨科手术定义
骨科手术是针对骨骼、关节、肌 肉、韧带、神经等运动系统相关 疾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 医学分支。
骨科手术分类
根据手术部位和性质,骨科手术 可分为脊柱手术、关节手术、创 伤手术、骨病手术等。
骨科手术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骨科手术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尝试采用手术治疗骨折 等骨骼疾病,如中医的夹板固定、手法复位等。
现代骨科手术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骨科手术经历了从切开 复位内固定到微创手术,再到计算机辅助手术等历 程,不断向着精准化、微创化方向发展。
06
骨科手术教学与实践
Chapter
手术示教与模拟训练
手术示教
通过观摩专业医师进行骨科手术,学习手术步骤 、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模拟训练
利用模拟手术器械和模型进行手术模拟操作,提 高手术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手术视频教学
观看和分析手术视频,加深对手术过程的理解和 记忆。
骨科常用治疗技术医学课件
关节镜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关节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如半月板损伤、关节内游离体等。
禁忌症
关节周围感染或结核,以及严重的关节挛缩等情况。
04
骨科常用治疗技术的手术操 作流程
关节置换手术操作流程
麻醉和体位
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侧 卧位或仰卧位。
切口和暴露
选择合适的入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和深筋膜,暴露出关节。
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处理和康复锻炼
术后处理
关节置换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 率、呼吸等,并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注意保持伤 口的清洁和干燥。
康复锻炼
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非常重要,包括早期的被动关节活 动和随后的主动关节活动,以及逐渐增加负重和行走练习, 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和预防粘连。
方式、加强术后护理和改善手术操作。
THANKS
缺点
关节置换手术风险较高,可能并发感染、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同时,关节置 换术后需要进行康复锻炼,患者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才能恢复到正常的生 活状态。
椎间盘置换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
椎间盘置换是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可以缓解疼痛、恢复脊柱的正常 生理曲度,改善神经功能。
缺点
椎间盘置换手术难度较大,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术后可能出现感染、排异反 应等并发症。同时,椎间盘置换物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需要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和 更换。
力量减弱和失用性萎缩。防治措施包括使用神经保护剂、术后康复训
练和改善手术操作。
03
植入物移位
植入物移位可能导致脊髓受压和神经根疼痛。防治措施包括选择合适
的植入物、加强术后护理和改善手术操作。
脊柱融合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实用关节镜手术学》简介
生。如果病变附近的节段已经发生退变 , 则要考虑是否将这
些节段一起融合 。 参考文献 :
Ei l 阮永 平 , 荣 明 , 勇 , 后 外侧 融合 椎 弓根 螺 钉 固 徐 胡 等.
00) 因此 , .5。 多节段的融合需要特别慎重 , 以减少 A D 的发 S
fs n o h e iig lmbr sie[ ] S ie ui n te rma n u a pn J . pn , o n
1 1, 3): 63 267 98 6( 2 — .
[] Na aaH,c e dl 8 gt Sh n e MJ T a s lt E,t ,T ee— , rn f d e E e 口. h f
( 4): 0 3 . 32 — 4
[ ] Ghs l G, a g J Hs K,t 1 I ~ S s g e t 2 i l W n C, uW ei e a . 5 l e m n
s vior hi nd c i c lo c m e a l ss a t r L4 ur v s p a lnia ut o na y i f e ~5
o h da e t n it l a e o c n u o a rl nt ea jc n d dsa c tfr ea dl mb s ca a f
moin J .pn ,9 3 1 (6 :4 12 7. t [] S ie 19 ,8 1 )2 7 —4 9 o E] Kas uaA, u u aS S r hs i e 1Ky h t 9 tu r H k d , au ah a. p oi Y, c
骨伤科手术学
肩关节手术入路一、肩关节前上内方切口(肩前内侧入路)(一)适应症1、肩关节病灶清除术、融合术2、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肩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3、陈旧性肩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4、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修补术5、人工肱骨头置换术6、肱二头肌长、短头腱断裂修补术(二)麻醉:插管全麻(三)体位:仰卧、患肩后部垫高(四)手术步骤1、切口:起自肩锁关节前侧,沿锁骨外1/3前缘向内,再沿三角肌前缘延伸至中下1/3交界处。
2、显露头静脉:牵开皮瓣后,于三角胸肌沟中找寻并分离(头静脉可行于深部或缺如)。
3、切断三角肌锁骨头:沿锁骨切,断段牵向外方,显露胸肩峰动脉,远侧显露胸大肌抵止腱。
4、显露喙突:结扎或牵动脉向上方,切断胸大肌上部抵止腱,将三角肌、胸大肌牵向两侧,显露喙突及肱二短、喙肱腱。
5、显露肩胛下肌:(距喙突尖1cm处)切断喙肱、肱二短腱并翻向下方,即可显露。
6、显露关节囊:切断肩胛下肌并牵向内,外旋上臂,显露关节囊。
7、显露关节腔:穿刺抽吸无误后,“十”字切开关节囊。
(五)术中注意点1、切口定位准确,锁骨段勿过短或过长,以绕过喙突为宜。
2、胸、三交界处应成弯弧,不能成直角或锐角。
3、锁骨、头静脉、喙突是术中的重要标志。
4、三角肌不应切口过低,避免影响显露喙突。
5、喙肱肌、肱二短头应在腱质部切断,太低恐伤深面的血管神经。
6、肩胛下肌位肩关节前下方,喙肱肌深面。
二、肩上方弧形入路(军刀状切口)(一)适应症1、肩锁关节手术2、肩袖及肩峰下滑囊手术3、肩关节后部或肩关节后脱位手术(二)麻醉:气管内麻醉(三)体位:侧卧,术侧在上(胸背部垫沙袋)1、切口:呈倒U形。
以肩锁关节为中心,向前沿三角肌前1/3延长6cm;向后沿三角肌后1/3延长6cm。
2、显露肩峰、肩锁关节:将皮瓣向上、下牵开即可。
如欲行肩锁关节手术,皮瓣向上多剥离;如欲行肩峰手术,皮瓣向下多剥离。
3、显露肩峰下滑囊:沿肩峰、锁骨、肩胛岗切断三角肌并翻向下。
4、显露肩袖:切除肩峰下滑囊,充分向下翻开三角肌。
《骨科临床常见手术课件》
介绍骨科临床中常见的手术,深入探讨手术过程和技术,帮助医学专业人员 提高临床技能。
骨科手术:骨折复位
1
手术准备
2
术前细致检查,准备器械和设备。
3
固定与恢复
4
评估固定方式及恢复计划,确保骨 折正确复位并促进康复。
骨折类型分析
诊断要准确,正骨折位置。
手术操作
2
并制定手术计划。
通过显微镜或内窥镜进行椎间盘切
除手术。
3
术后护理
监测患者恢复情况,预防并发症, 并给予合适的康复建议。
骨科感染管理
预防感染
抗生素治疗
术前准备和手术室环境清洁, 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 合理应用抗生素和其他治疗 方法。
卫生措施
手术室和护理环境的卫生措 施,包括手卫生、消毒和床 位管理。
前交叉韧带。
3
术后恢复
制定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和功 能训练。
骨科创伤管理
1 急诊处理
迅速评估创伤严重程度,进 行紧急处理。
2 手术干预
根据创伤类型和损伤范围, 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
3 术后康复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促进创伤患者的功能恢复。
骨肿瘤手术:骨肉瘤
1 病理诊断
通过组织活检确定肿瘤类型 和恶性程度。
2 手术计划
制定安全和彻底的手术方案, 包括肿瘤切除和骨缺损修复。
3 围手术期护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术后状况,预防并发症。
运动损伤手术:前交叉韧带重建
1
术前评估
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损伤的程度和
手术技术
2
韧带的稳定性。
使用自体肌腱移植或异体组织重建
骨科手术学重点
骨科手术学止血带使用的禁忌症:开放性污染创口,超过6h 以上,原则上不能使用止血带,避免引起全身毒素吸收。
上止血带处的皮肤有损伤、水肿等,原则上禁用。
血栓性脉管炎、静脉栓塞、严重动脉硬化、血管性疼痛、淋巴管炎、骨筋膜室综合症行减压术等患者禁用。
患有肿瘤、严重感染、坏疽的肢体可以使用止血带,但不能驱血。
幼儿和明显消瘦患者一般不用止血带,血液病患者慎用。
止血带的适用范围:骨科、烧伤整形科、创伤外科、显微外科手术如: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肢体肿块或囊肿切除术神经、肌腱、血管探查/修复/吻合术骨移植术、关节镜手术、截肢术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手术断肢、断指、断趾再植术止血带放置的部位选择:远离手术部位、距离手术部位10~15cm 的近心端止血带连接口朝上,避免污染无菌区上肢:选则上臂上1/3 ,否则会压迫桡神经下肢:选则大腿上2/3,或中下交界处不宜选则前臂及小腿的原因—主要血管均位于尺—桡骨和胫—腓骨之间—在上述部位扎止血带,起不到止血作用止血带压力选择: 止血带时间的设定:一般1~1.5h ,松开5~10M 后可继续,连续<6h ;室温高或局部血供差者,止血带时间相应缩短;手术时间>6h ,要逐步缩短充气时间,延长放气时间,使局部组织定时得到充分血液灌注;尽量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以减少肢体缺氧时间和酸性物质的产生。
驱血带的使用:驱血前将患肢抬高3-5min ,橡皮驱血带从肢体指(趾)端拉紧向近心端作回旋式缠绕,至绑扎止血带处。
肢体有感染、肿瘤、血管病变者禁用。
备皮:原则:超过手术部位的上下各一个关节。
止血带压力儿童 健康成人 上肢<200mmHg 250~300mmHg 下肢 <250mmHg 400~600mmHg手部手术:上超肘关节,下包括全手。
前臂手术:上达上臂中部,下达腕关节。
肘部手术:上平肩关节,下达腕关节。
肩、臂部手术:上平甲状软骨及乳突,下超肘关节、肋弓最低点,中超躯干中线。
髋部手术:上平肋弓,下达膝关节,中超躯干中线。
《骨伤科手术学》课件
肌肉和软组织术
1 肌腱手术
讲解肌腱手术的步骤与技巧,帮助患者恢复受损肌腱的正常功能与弹性。
2 肌肉手术
探索肌肉手术的不同方法与应用场景,为患者找到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
3 肌肉和软组织修复手术
解决肌肉和软组织受损问题,恢复患者组织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麻醉及其并发症
麻醉选择
详细讲解不同麻醉方式的优劣与应用场景,确保手 术过程的安全与舒适。
麻醉并发症
了解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如何及时 应对与处理。
手术后注意事项
1 术后康复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 练,恢复肌肉功能和活动 能力。
2 术后饮食
介绍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 和建议,促进伤口愈合与 患者健康恢复。
3 术后照护
提供术后照护指南,确保 患者的伤口恢复顺利,减 少感染手术学》PPT课件。本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骨伤科手术的概 念、技巧和注意事项,让您在手术领域脱颖而出。准备好开始探索吧!
骨伤科手术概述
1 细致入微
了解手术的细节和注意事 项,确保操作的成功与安 全。
2 高度技术
学习骨伤科手术的技术要 点,掌握成为一名顶级骨 科手术医生的必备技能。
关节手术
膝关节手术
介绍膝关节手术的不同类型及手术特点,解决 膝关节问题,恢复正常活动功能。
肘关节手术
深入了解肘关节手术的各种类型,帮助患者重 拾肘关节的正常运动和功能。
髋关节手术
探索髋关节手术的现状与新技术,为患者提供 更好的手术治疗方案。
脊柱外科手术
介绍脊柱外科手术的特点与技术,解决脊柱疾 病对患者生活造成的困扰。
3 案例分析
探索一些实际的骨伤科手 术案例,了解不同手术的 处理方法与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骨科手术学【王学谦张铁良著
本书是《临床骨科学》的第五个分册,曾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
此次修订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又邀请了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武汉等地一些骨科著名学者共109位。
根据个人临床特长分篇笔撰写而成,因此是肌科手术工作者的集体智慧结晶。
全书共23章。
前7章介绍骨科手术的基本功,如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等;后16章对骨科各种疾病做了详尽的介绍,其中包括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麻醉、体位、操作步骤、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对各种术式的评价、手术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手术失误后的处理等,都有详细介绍。
王学谦
教授、研究员,天津市天津医院院长、天津市中西医结合骨科研究所所长;现为天津医科大学和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担任中华医学会第22、23届理事:中国输血协会第2届常务理事;中华核医学第5届委员;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分会副会长;天津市检验医学分会副主委;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委等学术职务,任《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中华骨科杂志》等14个核心期刊编委或常务编委;《中国检验医师》杂志主编。
近年来,先后担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骨科研究所,血液研究所及危重病急救医学研究所所长。
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主持承办中西医结合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讲习班十届。
主要从事免疫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持的《脐血CD34t体外扩增体系的建立及人参皂甙对其影响》等14项科研课题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天津市重点科研项目等。
主编《临床骨科学》、《实验诊断学》、《中西医临床急症学》、《骨关节炎-诊断与治疗》、《骨科临床与相关技术操作常规》等专著五部,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
1996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卫生部任命为重点实验室主任;1998年由天津市政府授予“天津市实验市医学授衔专家”,国家劳动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2年天津市劳动模范;2003年荣获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天津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先后荣获“八五”、“九五”、“十五”立功奖章。
张铁良
天津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
国务院及天津市政府授衔特贴专家。
中华骨科学会常委兼全国创伤骨科学组组长,天津市骨科学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1962年天津医科大学毕业,从事骨科临床工作42年。
擅长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治疗,及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手术显露途径
第三章关节成形术
第四章创伤
第五章Ilizarow外固定器及外固定技术
第六章神经、血管损伤
第七章显微外科及再植术
第八章手外科
第九章小儿骨科手术
第十章化脓性骨髓炎与关节炎的手术治疗
第十一章骨与关节结核的手术治疗
第十二章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
第十三章骨坏死的手术治疗
第十四章骨肿瘤的手术治疗
第十五章肌肉、腱鞘、滑囊疾病
第十六章脊柱疾病
第十七章肩关节疾病的手术治疗
第十八章膝部疾病
第十九章髋关节损伤及疾病的手术
第二十章足踝疾病的手术
第二十一章颞颌关节疾病
第二十二章关节镜与微创外科技术
第二十三章截肢及关节离断
更多内容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