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案例

合集下载

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实务

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实务

私募股权投资(重定向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目录[隐藏]∙ 1 私募股权投资(PE)简介∙ 2 私募股权投资(PE)的主要特点∙ 3 私募股权投资(PE)的投资者∙ 4 私募股权投资(PE)的资金募集∙ 5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种类∙ 6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运作流程∙7 私募股权投资主要组织形式∙8 私募股权投资(PE)与风险投资(VC)的区别∙9 VC和PE投资退出方式∙10 中国资本市场中的私募股权投资(PE)∙11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PE)业务展望∙12 VC/PE的税务处理[1]∙13 投资退出案例[2]o13.1 IPO退出▪13.1.1 案例一:李宁有限公司▪13.1.2 案例二:盛大公司▪13.1.3 案例三:蒙牛乳业有限公司▪13.1.4 案例四:泛华保险▪13.1.5 案例五:航美传媒▪13.1.6 案例六:百丽国际▪13.1.7 案例七:潍柴动力▪13.1.8 案例八:完美时空▪13.1.9 案例九:网龙o13.2 另一种退出方式▪13.2.1 案例一:张江微创▪13.2.2 案例二:中邮酒店▪13.2.3 案例三:置信电气∙14 参考文献[编辑]私募股权投资(PE)简介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在中国通常称为私募股权投资,从投资方式角度看,依国外相关研究机构定义,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有少部分PE基金投资已上市公司的股权(如后面将要说到的PIPE),另外在投资方式上有的PE投资如Mezzanine投资亦采取债权型投资方式。

不过以上只占很少部分,私募股权投资仍可按上述定义。

广义的私募股权投资为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即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和Pre-IPO各个时期企业所进行的投资,相关资本按照投资阶段可划分为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发展资本(Development Capital)、并购基金(buyout/buyin fund)、夹层资本(Mezzanine Capital)、重振资本(Turnaround Financing),Pre-IPO资本(如bridge finance),以及其他如上市后私募投资(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即PIPE)、不良债权(distressed debt)和不动产投资(real estate)等等(以上所述的概念也有重合的部分)。

风险投资公司退出策略案例分享

风险投资公司退出策略案例分享

风险投资公司退出策略案例分享在风险投资领域中,退出策略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一环。

退出策略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收益和风险水平。

本文将通过分享一些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退出策略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应用这一重要的投资决策。

案例一:初创公司IPO退出在某年某月,风险投资公司A投资了一家初创科技公司B。

随着B公司业务的发展壮大,A公司决定采取IPO(首次公开募股)的方式退出投资。

通过IPO,B公司成功地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了融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A公司通过出售其在B公司的股票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成功退出了投资。

该案例中,风险投资公司通过IPO方式退出投资,获得了高回报。

这种方式适合于有较高增长潜力的初创公司,尤其是那些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公司。

然而,该方式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和市场条件成熟,同时还需要考虑上市公司定期披露信息给投资者带来的监管压力。

案例二:战略收购退出另一个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退出策略是通过战略收购。

在某年某月,风险投资公司C投资了一家创新医疗器械公司D。

随着D公司业务的快速增长,C公司接到了一个来自大型医疗器械公司E的收购邀约。

C公司在考虑了市场前景、收购价格和战略合作等因素后,决定接受E公司的收购要约,成功退出了投资。

通过战略收购方式退出投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效率。

风险投资公司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收购时机和合适的收购方,来实现投资的退出。

然而,这种方式需要在投资初期就积极寻找收购机会,并与潜在的战略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案例三:二级市场交易退出除了通过IPO和战略收购,风险投资公司还可以选择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来退出投资。

在某年某月,风险投资公司F投资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G。

随着G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市值不断提升,F公司决定将其在G公司的股权进行二级市场的出售,成功退出了投资。

二级市场交易是一种常见且相对灵活的退出策略。

通过在公开交易市场上出售股权,风险投资公司可以获得流动性和投资回报。

企业股权转让案例

企业股权转让案例

企业股权转让案例企业股权转让是指股东将其所持有的股权通过出售、赠予或者其他方式转让给其他个人或企业的行为。

股权转让通常是为了实现股东的资本退出、战略布局调整或者资金需求等目的。

下面列举了十个企业股权转让案例,以供参考。

1. 2019年,某互联网科技公司A将其持有的10%股权以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另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B。

这次股权转让使得公司A能够获得大量资金,用于业务扩张和技术研发。

2. 2018年,某制药公司C将其持有的30%股权以20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国际医药集团D。

这次股权转让使得公司C能够获得现金流,用于新药研发和市场推广。

3. 2017年,某传媒公司E将其持有的20%股权以8亿元的价格转让给私募股权基金F。

这次股权转让使得公司E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用于版权购买和内容创作。

4. 2016年,某房地产开发企业G将其持有的50%股权以30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投资机构H。

这次股权转让使得企业G能够快速获得资金,用于购买土地和开发新项目。

5. 2015年,某汽车制造公司I将其持有的15%股权以10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战略合作伙伴J。

这次股权转让使得公司I能够与合作伙伴J共同开展研发和生产,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6. 2014年,某金融公司K将其持有的40%股权以1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国内知名银行L。

这次股权转让使得公司K能够获得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

7. 2013年,某零售企业M将其持有的70%股权以50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外资零售巨头N。

这次股权转让使得企业M能够获得国际品牌支持和零售渠道优势,加速扩张和提升竞争力。

8. 2012年,某物流公司O将其持有的25%股权以12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战略投资方P。

这次股权转让使得公司O能够获得战略合作伙伴的资源和经验,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和市场份额。

9. 2011年,某医疗器械企业Q将其持有的60%股权以18亿元的价格转让给私募股权基金R。

这次股权转让使得企业Q能够获得资本支持,加快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

国内私募股权投资的成功案例

国内私募股权投资的成功案例

国内私募股权投资的成功案例全球每年数万家公司和跨国企业在接受投资机构和富人帮助,更多的公司在得到帮助后获得I 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机会。

其投资回报率高达几十上百甚至几百倍的不甚枚举:苹果,雅虎,甲骨文,谷歌;在中国,像百度,上市第一天的PE投资回报率高达100倍;完美时空PE投资回报率高达75倍;盛大网络PE投资获14倍回报。

案例一:盛大公司2004年5月,盛大网络(股票代码:SNDA)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正式挂牌交易。

虽然盛大将发行价调低了15%,从原先的13美元调到了11美元,但公开招募资金额仍达1.524亿美元,当天收报于11.97美元。

2004年8月,盛大网络(股票代码:SNDA)首次公布财报之后,股价一路攀升至21.22美元,此时盛大市值已达14.8亿美元,成为纳斯达克市值最高的中国概念网络股。

与此同时,盛大也超越了韩国网络游戏公司NCSOFT的市值,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股。

盛大创始人陈天桥掌握的股票市值达到了约11.1亿美元,以9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超过了丁磊,成为新的中国首富。

而10月27日,盛大在NASDAQ的最新股价,达到了31.15美元。

盛大网络的成功上市以及其股价的卓越表现,为其主要创投机构-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带来不菲的收益。

成立于2001年2月的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SOFTBANK Asia Infrastructure Fund,以下简称"软银亚洲"),是日本软银公司与美国思科战略合作的结果,10.5亿美元资金来自思科,第一期资金为4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为亚太区的宽带、无线通讯、有线电视网等。

2003年3月,"软银亚洲"向国内拥有注册用户数最多的互动游戏公司盛大网络投资4000万美元,这是软银亚洲在上海的第一个投资项目。

软银认为,中国网络游戏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市场增长空间很大,根据预期,此项投资7年后的回报将达10倍。

2013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十大案例

2013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十大案例

年 内 多 次 人 事/ 资本 变 动 让 盛 大 文

事 长史 玉 柱 和 霸菱 亚 洲 投资 等组 成 的收 小 米触 及 百 亿 估值
2 0 13
学 成 为市 场 关 注 的焦 点
购 财 团提 交 的私 有化 方 案


年8 月22 日

小米CE

O 雷军
据悉

特 别 委 员 会 由公 司 i
600


2 0 13
年 1 1 月 中 国创 业 投 资及 私 募 股 权 投 资市 场 募 资 基 金 规 模
募 资 规 模 单位 : 亿 美 元
鼎晖 向俏 江 南 注 入 价值2 亿元 人 民 币
的美元 资金

获得 10

53%股

权;
20 11



俏 江 南 试 图 A 股 上 r f『 术 成 行
内顶 级 水 平
股 权结构 清晰 明 朗
,,债务、来自世文学,而 起 点 中文 网是 盛 大 文学最

债 权关 系 简单
近 年 来被 上 百 家基 金

到来 自史 玉 柱

霸菱 亚 洲 投 资等所 组 成

有 价值 的资产之 文学再 次生 变 盛大文学CE 息



投 资 公 司所 追 逐
但顺 丰速 运
低于20 %


古 玉 资 本 的联 合 投 资


Z 总 投 资金 额 8 0 ~
球 研 发 和 渠 道 资源

有 助 于 海 尔扩 充

所 占总 股 份

7个案例,详解私募基金投资、管理阶段的5个常见纠纷

7个案例,详解私募基金投资、管理阶段的5个常见纠纷

私募基金完成募集设立后,基金财产便独立于投资者和管理人的个人财产,基金财产将按照基金合同约定投资于特定目标,私募基金进入管理阶段。

鉴于私募基金合同关系项下,投资者基于对管理人投资资质、能力、经验等方面的信任,通过与管理人订立私募基金合同,将投资财产委托给管理人管理、使用、处分,并且该财产独立于投资者及管理人的固有财产,管理人以私募基金的名义为了投资者的利益运作受托财产。

因此在管理阶段中,管理人一方面需要尽到“以基金利益及其投资人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不得利用基金财产为自己或其他人牟取利益”的忠实义务;另一方面还需要充分运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经验,尽到“谨慎投资、亲自管理、合规经营、信息披露”的勤勉义务。

前述管理阶段义务既有法律规定的最低限度,[1]亦可经由投资者与管理人之间的特殊约定加以进一步明确。

实践中,私募基金未能实现预期收益或出现亏损时,投资者往往会求索基金管理人乃至托管机构在管理阶段履职过程中的瑕疵,以此寻求管理人或托管机构对基金亏损进行“补救”。

鉴于上述,本文拟围绕实践案例,对私募基金在管理阶段的常见争议进行梳理。

Part 1未尽审慎投资义务对外投资是私募基金业务的核心阶段之一,基金合同应当对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限制等进行明确约定。

在私募基金发生投资亏损时,管理人未尽审慎投资义务将成为投资者寻求索赔的重要理由。

相关案例案例1:投资决策前未在尽职调查中尽到审慎义务构成违约,赔偿投资者的本金损失——北京二中院(2020)京02民终5208号案主要情节:涉案私募基金的投资标的是银行向ATM运营服务机构支付的技术管理费。

经法院查明,管理人未通过有效手段核实ATM机的实际投放数量,导致其在基金宣传材料中估算的技术管理费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

裁判结果:管理人在尽职调查中没有尽到审慎义务构成违约,并对投资者的真实投资意愿产生重大影响,故应当赔偿投资者的本金损失。

结论及建议从既有案例来看,投资者以管理人或托管机构未尽审慎投资义务为由寻求索赔时,司法实践的处理思路存在两个基本特点:① 司法实践对于管理人是否尽到审慎投资义务主要是过程性评价。

上海的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 成交案例

上海的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 成交案例

标题:探寻上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的成交案例近年来,上海地区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市场逐渐火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上海地区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的成交案例,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估,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热门话题。

1. 成交案例概述上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市场的成交案例,主要涉及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交易情景。

包括初创企业、成长型企业、稳健型企业等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以及战略性投资者、金融机构、私募股权基金等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参与其中。

这些案例的成交金额、估值、股权结构等内容也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

2. 案例分析在上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案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共性和特点。

某些案例中,企业创始人因为资金需求或者个人发展规划等原因,选择出让部分股权;一些案例则是因为投资者退出、并购重组、企业发展需要等原因而进行份额转让。

不同案例中,估值方式、交易结构、法律风险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上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汇聚了大量的创新企业和资本力量。

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信息不对称、交易合规性、法律风险等问题,需要更多的规范和监管。

总结与回顾通过深入探讨上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的成交案例,我们不仅对这一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随着上海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改革,相信这一市场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和机遇。

结语在本篇文章中,我们通过分析上海地区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的成交案例,发现了这一市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我们也共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市场的魅力和挑战,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和启发。

愿我们共同关注上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市场,共同见证它的成长与辉煌。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与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与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D.投资者有更好的投资机会
11.以下哪些是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时需要考虑的法律问题?()
A.交易合同的法律效力
B.反垄断法合规性
C.知识产权保护
D.劳动合同的处理
12.在私募股权投资中,以下哪些做法可以帮助提高退出时的回报?(")
A.选择最佳退出时机
B.有效的项目管理和增值服务
C.优化资本结构
D.减少投资过程中的成本
2. MBO流程:评估、融资、谈判、收购。挑战:估值、融资、管理层能力。策略:合理估值、多元融资、明确管理层责任。
3.选择依据:行业成长性、市场环境、企业盈利能力。适用性:考虑行业特性和市场状况,选择合适退出方式。
4.注意问题:法律合规、税务优化。解决方案:专业咨询、合理规划、遵守法规。
13.以下哪些案例体现了私募股权投资通过IPO退出的成功?()
A.小米集团在香港的IPO
B.蚂蚁集团暂缓的IPO
C.蔚来汽车在美国的IPO
D.阿里健康在港股市场的IPO
14.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时面临流动性风险?()
A.市场整体流动性不足
B.项目所在行业不活跃
C.投资者对项目的依赖度高
A.市场环境
B.项目所处行业
C.投资期限
D.投资者的个人喜好
9.在资产重组作为退出机制时,以下哪个环节最为关键?()
A.资产评估
B.交易结构设计
C.融资安排
D.法律合规
10.关于私募股权投资退出,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并购退出一定比IPO退出具有更低的风险
B.管理层回购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企业
C.股权投资退出的收益与投资时间成正比
C.退出机制应具有灵活性,以适应市场变化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PE)上市案例解析分析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PE)上市案例解析分析

前言:私募股权(PE)投资的退出。

PE投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基金都是有存续期限的,存续期满基金就会解散,投资者应得到支付。

因此,在投资伊始PE就开始考虑套现退出的问题。

一.首次公开上市退出公开上市(IPO)是指风险投资者通过风险企业股份公开上市,将拥有的私人权益转换成为公共股权,在获得市场认可后,转手以实现资本增值。

公开上市被一致认为是私募股权投资最理想的退出渠道,其主要原因是在证券市场公开上市可以让投资者取得高额的回报。

私募股权上市推出主要包括:1.境外设立离岸控股公司境外直接上市2.境内股份制公司境外直接上市3.境内公司境外借壳间接上市4.境内设立股份制公司在境内主板上市5.境内公司境内A股借壳间接上市6.境内境外合并上市二.并购或者回购退出股份并购是指一家一般的公司或另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按协商的价格收购或兼并私募股权基金所持有的股份的一种退出渠道。

股份出售分两种:一是指公司间的收购与兼并;二是指由另一家私募股权基金收购接手。

股份回购是指投资企业或企业家本人出资购买私募股权基金持有的股份,通常企业家要溢价回购股份,保证私募股权基金基本的收益水平。

三.股权出售股权出售是指私募股权投资将其所持有的企业股权出售给任何其他人,包括二手转让给其他投资机构、整体转让给其他战略投资者、所投资企业或者该企业管理层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手中赎回股权(即回购)。

选择股权出售方式的企业一般达不到上市的要求,无法公开出售其股份。

尽管收益通常不及以IPO方式退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者往往也能够收回全部投资,还可获得可观的收益。

在德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融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退出渠道也因此被限定于股权回购和并购,这两种退出方式与IPO相比,投资者获得的收益较少。

同样,日本的大部分融资渠道都是银行,和德国一样面临着退出渠道受限和控制权配置的问题。

四.清盘退出当投资企业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组织股东、有关专业人员和单位成立清算组,对风险企业进行破产清算。

风险投资公司退出策略案例分享

风险投资公司退出策略案例分享

风险投资公司退出策略案例分享在风险投资领域,成功的退出策略对于投资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退出策略决定了投资者如何最大化回报并将其利益最大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两个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退出策略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案例一:ABC投资公司退出策略ABC投资公司最近投资了一家初创公司,该公司在互联网领域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ABC投资公司决定采用IPO退出策略,即通过首次公开募股的方式退出投资。

首先,ABC投资公司帮助这家初创公司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他们为该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战略指导,帮助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家初创公司的市值不断增长,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的关注。

ABC投资公司意识到现在是时候退出投资了。

他们与一家投资银行合作,在资本市场上推出了这家初创公司的股票。

通过IPO退出策略,ABC投资公司成功地将其股份转让给了公众投资者。

他们获得了巨额回报,并成功退出了这笔投资。

案例二:XYZ投资公司退出策略XYZ投资公司投资了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在医药领域拥有创新的产品和技术。

虽然这家公司在初期表现出色,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XYZ投资公司决定采用收购退出策略。

XYZ投资公司与一家行业领先的制药公司进行了合作,为他们提供了战略指导和市场资源。

这让生物技术公司得以继续发展并扩大规模。

在与制药公司的合作中,这家生物技术公司引起了更多投资者的兴趣。

XYZ投资公司看到了这个机会,决定将其股份出售给制药公司。

通过收购退出策略,XYZ投资公司成功地将其股份转让给了制药公司。

他们获得了可观的回报,并以成功的退出策略结束了这笔投资。

总结:以上案例展示了风险投资公司在退出策略上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无论是通过IPO还是收购,退出策略的成功取决于风险投资公司对市场的洞察力和理解,并与被投资公司密切合作。

在做出退出策略决策时,风险投资公司应该考虑到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回报的最大化以及与被投资公司的合作等因素。

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

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

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私募股权投资是指以非公开方式进行的股权投资活动,通常涉及私募基金、投资公司等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

这种投资方式在中国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成功的案例,也能够发现一些失败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模式、风险控制、成功因素等方面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成功的私募股权投资案例。

某私募基金公司在2018年投资了一家创新型科技公司,该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在进行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后,私募基金公司决定向该公司注资。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该科技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公司估值也随之大幅上升。

最终,私募基金公司成功退出,获得了可观的投资回报。

成功的私募股权投资案例背后,往往有着深入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

投资方需要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前景、竞争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同时,投资方还需要与目标公司的管理团队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发展战略、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只有在充分了解目标公司的基本情况后,投资方才能够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从而获得投资回报。

然而,私募股权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另一个案例中,某私募基金公司投资了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希望通过资本注入和管理团队的改造,帮助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然而,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管理团队的能力不足,该企业并未取得预期的发展,最终导致投资方无法顺利退出,遭遇了投资损失。

从这个失败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私募股权投资也需要谨慎对待。

投资方需要充分了解目标公司的经营状况、行业前景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也需要考量自身的投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只有在全面评估了投资项目的风险后,投资方才能够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避免出现损失。

综上所述,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深入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是成功投资的关键,而失败的案例则提醒我们要谨慎对待投资风险。

中金资本投资案例

中金资本投资案例

中金资本投资案例近日,中金前海(深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55%股权被中金资本转让。

查询发现,中金前海从事创业投资业务,职工人数为15人,中金资本为第一大股东。

转让前,中金前海业绩尚可。

截至2021年10月31日,中金前海(深圳)营业收入2382.88万元,营业利润为1177.43万元,净利润为948.65万元。

评估机构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公司对中金前海(深圳)也进行了资产评估。

截至上述时间,中金前海净资产为14656.7万元,评估的对应估值为8061.185万元。

尽管中金前海被中金资本转让,但这一股权私募基金在过往也有不俗的成绩。

自成立以来,中金前海对包括中石化、天天快递、百果园、火乐科技等近30家企业做了股权投资。

但2021年,却未有一笔投资出现。

查询发现,中金前海最后一笔投资,发生在2020年12月,对上海鹍远生物技术完成10亿人民币的B轮投资。

除此之外,2016年3月,中金前海也参与过乐视体育的融资。

彼时,乐视体育确认完成B轮80亿融资,中金前海作为其中一员,出现在投资方中。

不过,乐视体育最终随着贾跃亭的出事,也随之死亡。

整体来看,在过往投资案例中,中金前海既有战略投资,也有过A轮、B轮投资,投资轮次涵盖初创期、成长期及成熟期等。

值得一提的是,管理人团队,中金前海也并不差。

胡祺昊为其董事总经理,履历显示,其人2015年加入中金前海,任董事总经理。

在此之前,曾历任世界500强施耐德电气变频器事业部市场经理,美国福斯泵业核泵部副总经理,加拿大博泰克劳斯机器人中国区总经理,参与成功并购国内高压变频器龙头利德华福。

另一董事总经理蒋姗娟在业务上也十分突出。

在加入中金前海前,曾在通用电气公司负责研发半导体MEMS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器,后转入全美最大公共基金——美国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任私募部门投资官(该基金管理超过3000亿美金养老金资产,其中私募基金占12%),负责全球私募投资工作。

截至2020年6月底,中金前海管理资金总规模约70亿元人民币。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案例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案例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案例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一种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或非公开交易
股权的基金。

它们的特点包括较长的投资周期、高风险和高期望收益、需要高度的投资决策和管理专业水平等。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要退出方式包括股份上市转让或挂牌转让、并购、管理层回购等。

以下是一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案例:
1. 红杉资本:红杉资本是一家知名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于科技、消费、医疗保健等行业。

其最著名的投资包括苹果、微软、谷歌等。

2. 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一家著名的保险公司,同时也作为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而闻名。

它投资于许多企业和行业,包括苹果、可口可乐等。

3. 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是一家知名的慈善基金会,它也作为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而闻名。

它投资于许多企业和行业,包括医疗保健、信息技术等。

4. KKR:KKR 是一家知名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于各种行业,包括金融、房地产、医疗保健等。

它最著名的投资包括私有化德意志银行、收购麦当劳等。

5. 华平投资:华平投资是一家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它也作为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而闻名。

它投资于各种行业,包括科技、医疗保健、金融等。

它最著名的投资包括谷歌、微软、亚马逊等。

蒙牛PE案例分析

蒙牛PE案例分析

3、 通过IPO外资成功退出
第三次套利
第二次套利
2005年6月13日,PE在 剩余的70%可转债换
上实为的亿在(含际前从第市现 在 股3.对约的投为52首 了 蒙 为一亿0蒙合收资1日 退 牛 新次0股.22, 出 乳 股牛益机4股套年4.收 业 ,P7份港的:构利E的8益 另I机P中亿元投取PO, 外构初,E发港/资得机因1即2始股行亿.元5中了构正))最 在获式购,终 十取投买在月1时权时6回6.收 年了0资蒙之仅,,日上6报港益 内蒙牛后有获三,,市率元乳的的得公P为 一牛到E公的业司231机达次2股亿002价司0上以0%构0到多4或份多的格0市每行年股股了5换,分的亿六股使1年票,2股减5个当月多认港0的同的0批购元主%权按。权,要利每还。相退,股就股第三的亿元股有2比权 迫 份 三 家 价 股 。出这0净一总0刚 不 , 次 以 格 ,,一4刚 及 并 套 每 , 套资个投年三权到 待 减 现 股 抛 现产重资,家利期 地 持 。 售 又4.(要的9三三 转 完 此 了 近P显5E港摊的资天 换 成 番11家机然0.9元, 成 了 ,亿薄隐金4国构也 股金要则 的算来 减为自 持三 。PE家 经机境 此构外 操们资 作 的投资持10收1.2.6亿益8亿港。股元份。,套现
3523.3827万美元,购买未来转股价0.096美元/股的债权,等于以0.74港元/股的价格
预订了3.67亿股上市公司股票
2003年9月
•鉴于牛根生团队取得了2003年的辉煌成果,“金牛”和“银牛”在股份转化为普通 股的同时,获得以面值认购新的普通股的权利,新认购的股份数量上限是“金牛”和 “银牛”的合计持股数量不能超过开曼公司总股本的66%,即可以新认购43636股。 这样,蒙牛系与私募投资者在开曼公司的股比变为65.9%:34.1%。

股权投资中的退出机制的分析研究与实际应用案例

股权投资中的退出机制的分析研究与实际应用案例

股权投资中的退出机制的分析研究与实际应用案例股权投资中的退出机制,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还是并购交易中,退出机制的设计都至关重要。

它关系到投资者的最终回报,也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轨迹。

退出机制的有效性不仅影响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也决定了投资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完成。

一、股权投资的退出机制概述股权投资的退出机制,顾名思义,就是投资者通过某种方式将自己的投资退出,以实现资本的增值或回收。

退出机制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如何实现资产流动的问题,并确保投资者能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收回投资回报。

退出机制不仅仅是一个“收尾”的问题,它涉及到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企业的资本结构、市场的时机等多个因素。

1.1 退出方式的多样性股权投资的退出方式并不单一,常见的方式包括公开市场退出、股东转让、并购退出和清算退出等。

不同的退出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投资场景,投资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退出路径。

首先,公开市场退出是指通过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或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来实现退出。

这种方式适用于那些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公司。

对于风险投资来说,公开市场退出往往是理想的选择,因为它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高的流动性和更好的回报。

股东转让则是指投资者将自己的股权转让给其他股东或第三方。

这种方式适用于那些企业未能达到上市标准,或者投资者希望提前退出的情况。

股东转让相对灵活,但也有可能面临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风险。

并购退出则是通过企业并购的方式实现退出。

这种方式适合那些成长性较好的公司,但并购退出往往需要更多的谈判和时间,而且并购的价格和条件不一定符合投资者的预期。

最后,清算退出是指企业破产或解散时,投资者按照股权比例参与清算。

这种方式通常是在企业经营不善、无法继续运营的情况下发生,是最不理想的退出方式。

1.2 退出机制的设计原则一个合理的退出机制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首先,退出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

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

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

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私募股权投资是指机构或个人通过购买非公开发行的股权来进行投资的一种方式。

它通常对于一些初创企业或高增长潜力企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

下面就以某个私募股权投资案例进行分析。

某公司是一家初创企业,专注于开发和销售智能家居产品。

在其初期阶段,公司面临着资金短缺和市场拓展困难的问题。

由于项目具有较高的潜力,公司决定通过私募股权投资来解决资金需求,并获得专业投资机构的支持。

某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进行尽职调查后对该公司的潜力和市场前景产生了较高的兴趣。

他们认为该公司的智能家居产品具有创新性和竞争优势,并且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风险时,投资机构的行业经验和资源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实现增长和风险管理。

具体的投资方案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将向该公司注资500万元,作为公司的股东之一。

双方共同商定了投资机构的退出机制,即在5年内,投资机构有权将其持有的股权出售给公司的其他股东或将其转让给其他投资者。

通过私募股权投资,该公司得以获得了相当大的资金支持,为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保障。

此外,投资机构还可以提供战略指导、市场拓展、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帮助,加速公司的成长。

然而,私募股权投资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投资机构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决策权有一定程度的干预,可能会对创始团队的自主权产生一定的制约。

其次,若市场表现不如预期或公司管理不善,投资机构可能面临无法退出或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综上所述,私募股权投资案例中的投资机构通过投资初创企业获得了较高的回报机会,同时也帮助企业实现了快速增长。

然而,投资机构在投资初创企业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潜力、风险控制以及退出机制等因素,以降低风险,并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私募基金的gp股权转让的案例

私募基金的gp股权转让的案例

私募基金的gp股权转让的案例
私募基金的GP股权转让是指私募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将其所持有的基金的GP(General Partner)股权转让给其他个人或机构,由于GP股权代表着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基金中管理
权的比例,因此GP股权转让具有很大的意义。

某私募基金公司是一家以投资创新和高成长型企业为主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该公司成
立于2005年,管理着多只投资于不同领域的基金。

作为基金管理人,该公司拥有非常丰富的投资经验和严谨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该私募基金公司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公司股东之间的分歧以及季节性的资金需求,
公司决定将其所持有的某基金的GP股权进行转让。

该基金起始规模达到了10亿元人民币,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科技、互联网、医疗等领域。

该基金的投资管理人具有丰富的行业
知识和投资经验,是该基金的重要资产。

在GP股权转让的交易中,公司将10%的基金GP股权出售给了一家国内知名的私募资本基金公司。

此外,公司还将5%的GP股权转让给了一个来自海外的机构投资者。

这两笔交
易共计获得了2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该私募基金公司在转让GP股权的同时,也按照相关规定向基金合伙人们发出了公告,并与投资人保持沟通和协调。

目前,转让后的私募基金公司仍然保持其团队的稳定性和卓
越的投资业绩,管理基金的业务仍然积极开展。

该案例的意义在于,私募基金公司通过GP股权的转让获得了资金,同时也为其投资人提供了更广泛的机会。

此外,这也是私募基金公司盈利的一种方式,将GP股权出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司的现金流和资本运作能力,促进公司的业务发展。

XX远开私募基金延期兑付,投资者起诉返还50万本金及利息案例

XX远开私募基金延期兑付,投资者起诉返还50万本金及利息案例

XX远开私募基金延期兑付,投资者起诉返还50万本金及利息案

民事起诉状
原告:杨某,男,汉族,19XX年X月X日生
住址:上海市徐汇区XXX路XX弄X号X室
被告:XX远开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金X 职务:董事长
住所地:XX市XX区南XX路X路X号XX室
诉讼请求:
1、被告向原告支付投资款本金500000元。

2、被告向原告支付投资收益 50000 元,按10%每年计算,自2021年 11月X日起暂算至起诉之日,实际应付至清偿之日。

3、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2021年11月,被告工作人员向原告推荐被告公司成立的“远开基金”。

该投资基金由被告作为基金管理人。

按照募资说明书,一年后投资者可以选择退出基金并领取投资本金和收益,预期年化收益为本金的10%,每X个月分配利息。

后双方签订协议书。

原告向被告支付50万元本金。

但被告仅支付了一期利息。

基金到期后,被告未及时兑付本金和利息。

后原告前往被告处了解情况得知,被告却称该基金需要延期兑付。

原告后要求被告返还本金及支付拖欠的利息,但是被告一直未予支付任何款项。

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已构成违约。

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原告特诉至人民法院,希望法院查明事实,判如所请。

此致
XX市XXX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杨某
2021年X月X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案例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案例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案例2009年12月09日私募股权(PE)投资退出方式(一)首次公开上市退出1、境外设立离岸控股公司境外直接上市2、境内股份制公司境外直接上市3、境内公司境外借壳间接上市4、境内设立股份制公司在境内主板上市5、境内公司境内A股借壳间接上市6.境内境外合并上市(二)、股权转让退出(三)、回购退出(四)、清盘退出私募股权(PE)投资退出案例IPO退出2007年前11个月,我国共有92起创投支持的IPO退出,其中本土创投为51起,占IPO退出的55.4%。

一些本土创投还进入了集中收获季节,如深圳创新投通过三诺电子、N怡亚通、N远望谷、N西材、科陆电子等众多案例的上市获得了高额回报。

案例一:李宁有限公司李宁公司的上市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8-2001)--整合李宁公司的上市谋划肇始于1997年,当时李宁在全国各地开办有十几家企业,彼此间互相参股,结构混乱。

在资本运作专家的设计下,李宁将北京、广东、烟台三家公司合并为李宁体育用品集团公司,全国各地的其他公司相继整合到这个核心企业中,初步实现集团结构的明晰。

1997年8月,上海李宁成立,注册资本为500,000元人民币。

成立当时,公司主要由李宁家族所成立的两家公司--上海宁晟和上海力发所控制。

第二阶段(2001年-2002年12月)--改组2001年,上海李宁原计划由有限责任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中国公司法要求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有五名以上发起股东,因此上海李宁部分实际控制人相互转让股权,将上海李宁股东数目增加到6名。

但由于获得私人资本的投资并预期到境外上市,上海李宁最终未能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而采取以下步骤改组为全外资企业:1、2002年10月,为筹备私人股本投资及将上海李宁改组为中国全外资企业,李宁家族、李宁合伙人及主要高管、两家战略股东在海外注册成立RealSports公司。

2、2002年10月29日,RealSports与上海李宁股东达成协议,同意向上海李宁当时之股东收购上海李宁发行的全部股本,代价为600万美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案例2009年12月09日私募股权(PE)投资退出方式(一)首次公开上市退出1、境外设立离岸控股公司境外直接上市2、境内股份制公司境外直接上市3、境内公司境外借壳间接上市4、境内设立股份制公司在境内主板上市5、境内公司境内A股借壳间接上市6.境内境外合并上市(二)、股权转让退出(三)、回购退出(四)、清盘退出私募股权(PE)投资退出案例IPO退出2007年前11个月,我国共有92起创投支持的IPO退出,其中本土创投为51起,占IPO退出的55.4%。

一些本土创投还进入了集中收获季节,如深圳创新投通过三诺电子、N怡亚通、N远望谷、N西材、科陆电子等众多案例的上市获得了高额回报。

案例一:李宁有限公司李宁公司的上市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8-2001)--整合李宁公司的上市谋划肇始于1997年,当时李宁在全国各地开办有十几家企业,彼此间互相参股,结构混乱。

在资本运作专家的设计下,李宁将北京、广东、烟台三家公司合并为李宁体育用品集团公司,全国各地的其他公司相继整合到这个核心企业中,初步实现集团结构的明晰。

1997年8月,上海李宁成立,注册资本为500,000元人民币。

成立当时,公司主要由李宁家族所成立的两家公司--上海宁晟和上海力发所控制。

第二阶段(2001年-2002年12月)--改组2001年,上海李宁原计划由有限责任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中国公司法要求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有五名以上发起股东,因此上海李宁部分实际控制人相互转让股权,将上海李宁股东数目增加到6名。

但由于获得私人资本的投资并预期到境外上市,上海李宁最终未能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而采取以下步骤改组为全外资企业:1、2002年10月,为筹备私人股本投资及将上海李宁改组为中国全外资企业,李宁家族、李宁合伙人及主要高管、两家战略股东在海外注册成立RealSports公司。

2、2002年10月29日,RealSports与上海李宁股东达成协议,同意向上海李宁当时之股东收购上海李宁发行的全部股本,代价为600万美元。

3、2002年12月11日,上海李宁由内资有限责任公司改组为中国全外资企业(外资独资企业),注册资本8,000,000美元,总投资额20,000,000美元。

第三阶段(2003.1-2004.6)--创投正式加入2003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中国鼎晖向李宁公司投资1850万美元,2004年李宁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该部分股权价值达2亿美元,投资回报超过10倍。

李宁公司于2003年1月,引入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全资拥有的Tetrad Venture Pte Ltd.和CDH China Fund。

两家公司根据私人股权投资协议,分别以15,000,000美元及3,500,000美元认购RealSports的新股份,分别持有公司19.9%和4.6%的股权。

根据私人股权投资协议,各方同意Tetrad Venture Pte Ltd.和CDH China Fund 拥有包括提名董事加入董事会的权利。

Tetrad和CDH根据私人股权投资协议拥有的优先权于公司上市时终止。

由于创投资本加入后,RealSports公司财务表现优异,使公司以发售价计算的价值有所上升。

虽然两家创投公司是于2003年初正式加入的,但与李宁公司的磋商与合作早已展开,可以认为,李宁公司在海外注册公司以及收购改组等一系列资本运作,均是在为创投资本的加入创造条件,并且由于创投资本的一再坚持,李宁公司放弃了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内上市的计划,选择了改组为全外资企业在境外上市的路径。

第四阶段--上市2004年6月,李宁公司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

李宁股票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在香港公开发售的认购数量为暂定发售股份总数的132.2倍;国际配售也出现了约11倍的超额认购。

首日上市开盘价报2.325港元,较其2.15港元的首次公开募股价格上涨8%。

李宁公司上市之后,两公司迅速减持股份至15.19%和3.5%。

由于这两家公司并没有禁售期,可以在李宁有限公司上市后,随时转让股份。

因此,创投在李宁海外上市后实现“全身而退”,几乎是势成必然。

案例二:盛大公司2004年5月,盛大网络(股票代码:SNDA)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正式挂牌交易。

虽然盛大将发行价调低了15%,从原先的13美元调到了11美元,但公开招募资金额仍达1.524亿美元,当天收报于11.97美元。

2004年8月,盛大网络(股票代码:SNDA)首次公布财报之后,股价一路攀升至21.22美元,此时盛大市值已达14.8亿美元,成为纳斯达克市值最高的中国概念网络股。

与此同时,盛大也超越了韩国网络游戏公司NCSOFT 的市值,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股。

盛大创始人陈天桥掌握的股票市值达到了约11.1亿美元,以9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超过了丁磊,成为新的中国首富。

而10月27日,盛大在NASDAQ的最新股价,达到了31.15美元。

盛大网络的成功上市以及其股价的卓越表现,为其主要创投机构-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带来不菲的收益。

成立于2001年2月的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SOFTBANK Asia Infrastructure Fund,以下简称“软银亚洲”),是日本软银公司与美国思科战略合作的结果,10.5亿美元资金来自思科,第一期资金为4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为亚太区的宽带、无线通讯、有线电视网等。

2003年3月,“软银亚洲”向国内拥有注册用户数最多的互动游戏公司盛大网络投资4000万美元,这是软银亚洲在上海的第一个投资项目。

软银认为,中国网络游戏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市场增长空间很大,根据预期,此项投资7年后的回报将达10倍。

与大部分在线游戏界人士看法不同,软银公司更看中盛大的运营能力而非游戏产品本身。

“软银亚洲一共投入4000万美元,18个月后成功退出,获得14倍的投资收益。

在上市之初,软银就减持了5.6%的盛大股份,套现17,250,000美元,其仍持有盛大19.3%的股份,按2004年10月的盛大市价计算,其市值在8亿美元以上,是其初始投资的20多倍。

案例三:蒙牛乳业有限公司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登陆香港股市,公开发售3.5亿股,在香港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达19倍。

尽管如此,蒙牛携手境外资本的发展路径也仍是毁誉参半。

摩根、英联和鼎辉三家国际机构分别于2002年10月和2003年10月两次向蒙牛注资。

首轮增资,摩根、英联和鼎辉三家国际机构联手向蒙牛的境外母公司注入了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亿),同时取得49%的股权;二次增资注入3523万美元。

此举等于三家投资机构承认公司的价值为14亿元人民币,两次市赢率分别为10和7.3倍。

对蒙牛来说,出价公道。

鼎晖在蒙牛乳业上的总投入约为1685万美元。

2004年12月20日及2005年6月14 日,鼎晖两次分别以6.06港元、4.95港元的价格向其他投资人配售了35624785股、41072445股蒙牛乳业股份,共套现4.19亿港元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蒙牛而言,这并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第一次注资后,蒙牛管理团队所持有的股票在第一年只享有战略投资人所持股票1/10的收益权,而三家投资机构享有蒙牛90.6%的收益权,只有完成约定的“表现目标”这些股票才能与投资人的股票实现同股同权。

二次增资中,三位“天使”的要求却是更加贪婪了。

三家投资机构提出了发行可换股债券,其认购的可换股债券除了具有期满前可赎回,可转为普通股的可转债属性,它还可以和普通股一样享受股息。

可换股文件锁定了三家战略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保证了一旦蒙牛业绩出现下滑时的投资风险。

三家国际投资机构还取得了所谓的认股权:在十年内一次或分多批按每股净资产购买开曼群岛(蒙牛上市的主体)股票。

此般设计正说明了三家老牌投资者把玩风险的高超技艺。

摩根、英联、鼎辉约4.77亿港币的投入在本次IPO已经套现3.925亿港元。

巨额可转债于蒙牛上市十二个月(2005年6月)后将使他们持股比例达到31.2%,价值约为19亿港元。

与“三大国际投资机构”的丰厚收益相比,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只得到价值不到两亿的股票,持股比例仅为4.6%,2005 年可转债行使后还将进一步下降到3.3%,且五年内不能变现。

牛根生还被要求做出五年内不加盟竞争对手的承诺。

更严重的是如果蒙牛不能续写业绩增长的神话,摩根最终对牛根生团队失去耐心,完全有能力像新浪罢免王志东那样对待牛根生。

2004年12月20日,蒙牛乳业(2319)公布,三家外资股东MS Dairy、CDH 及Actis,合共减持168,238,371股股份,售价为每股6.06港元,减持量占公司总股本约12.3%。

三家外资股东的持股比例相应由31.2% 降低为18.9%,且不排除其再次减持的可能。

这次减持三家外资机构共套现10亿多港币。

案例四:泛华保险泛华保险内地总部设在广州,在北京、深圳等地设有经纪、代理和公估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为2267万美元。

上市之前,泛华表现低调,默默无闻。

该公司在中国最先引入后援平台+个人创业模式开展保险中介服务,销售网络涵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和以四川为中心的中西部地区。

国内首家保险中介。

其主要股东有国泰财富集团及鼎晖投资。

2005年底,鼎晖投资泛华,共投入1.5亿元,持有泛华24.99%股权。

泛华保险集团作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第50家中国公司,股票上市前,曾两次提价,最终确定其首次公开发行的美国存托股票每股定价16美元,最终开盘价25美元。

2007年11月在泛华保险集团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成功上市后,泛华(股票代码CISG)当天以25美元开盘后一路走高,盘中更曾一度触及28.74美元的高点,最后收于25.29美元,涨幅高达58.06%,荣获今年以来中国公司在纳市首日表现榜单的“探花”,首日融资达1.88亿美元。

按照泛华昨日 1.88亿美元的融资额,鼎晖如将其持有的24.99%的股份抛售,将获利约4700万美元,即3.5亿元人民币(按11月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7.4552计算),相较当初 1.5亿人民币的投资总额可纯获利1.33倍。

如按照当日开盘价25美元计算,鼎辉投资获利将异常丰厚。

美国报纸评价道:泛华此次纳市可谓恰逢其时,早先一个月在纽交所上市的深蓝卫星电视就在定价每股16美元之后的几个交易日里迅速飙升至每股35美元;无独有偶,2个月前登陆纽交所的易居房地产经纪公司昨日的股价也高于同行业股价的1.57倍。

案例五:航美传媒2005年8月,郭曼整合了国内3家航空电视媒体公司,并成立了航美传媒。

同年11月,获得鼎晖基金的1000万美元风险投资,这是继分众传媒后,国内第二家获国际风险基金投资的传媒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