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版七上语文《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

合集下载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简答、阅读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简答、阅读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⑥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⑪奈何..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因往晓之:代词,代杞国人。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习题及答案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重点课下注释【部编版七上第24课】
班级:姓名:
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穿井得一人》
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
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一、填空1、《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又名,是所撰的一部先秦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

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

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的思想,同时以道为主,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

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

2、吕不韦(约前290—前235年),秦相。

卫国濮阳人。

家的代表性人物。

3、《杞人忧天》选自《》,列子——,相传是时的家人物,人。

《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今本八篇,内容多为、和。

二、重点词语解释穿:溉汲:溉:汲:及:国人:道.之:对.:闻.之于宋君:身亡.所寄:因.往晓.之:积气:若:行止:奈何:只使:中伤:四虚:舍然:舍:三、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5、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6、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7、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四、课文内容理解1、通过《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2、对《穿井得一人》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3、《穿井得一人》中,你认为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讹言?生活中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4、《杞人忧天》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复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复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溉汲..(gài jí)杞.国(qǐ)崩坠.(zhuì)废寝.食(qǐn)星宿.(xiù)耶.(yé)充塞.(sè)躇.步(chú)跐蹈..(cǐdǎo)舍.然(shì)2.解释下列指定的词语含义①家无井而出溉汲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②及其家穿井及:待,等到穿:挖掘、开凿③吾穿井得一人穿:挖掘、开凿得:④国人道之道:讲述⑤闻之于宋君闻:使听到⑥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令:指使,命令于:向⑦身亡所寄亡:无,没有寄:寄托、依托、依附⑧废寝食者废:停止寝:睡觉⑨因往晓之因:于是,就往:去晓:告知,开导⑩不当坠耶当:应当坠:坠落⑪天,积气耳积气:聚积的气体耳:罢了⑫若屈伸呼吸若:你⑬终日在天中行止行止:行动,活动⑭只使坠只使:纵使、即使⑮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伤害⑯晓之者亦舍然大喜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然”是......的样子,要解释出来,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通假字一定要把通假的字写出来,再解释意思,一步都不能省。

格式:A,同/通“B”,XXXX(解释意思)3.翻译下列句子①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溉】,【汲】,4、【及】5、【国人】5、【道】6、【闻之于宋君】【闻】,7、【对】9、【得一人之使】《杞人忧天》11、【亡】13、【晓】14、【积气】15、【若】16、【行止】17、【奈何】18、【只使】19、【中伤】20、【积块】21、【四虚】22、【躇步跐蹈】23、【舍然】【舍】,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诫子书》《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古文标准翻译参考译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诫子书》《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古文标准翻译参考译文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诫子书诸葛亮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专一来涵养德行,用自我约束来培养品德。

不能内心恬淡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增长)才干就必须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业有所成就。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就会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陋室,又怎么来得及!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

等到他的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有听说了并传播这件事的人说:“丁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也)听到了这件事。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丁家回答说:“得到了一个人的使唤,并不是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22.《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翻译背诵资料doc

22.《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翻译背诵资料doc

22.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gài jí),常一人居外。

【之:的。

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

居:停留】译: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

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及:等到。

得:得到】译:等到他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3.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闻:听说。

传:传播。

之:代这件事。

得:得到。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

闻:使听到。

】译: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4.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使:使唤。

于:在】译:宋君便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

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闻:消息】译: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杞人忧天》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wú)所寄,废/寝食者。

【崩坠:崩塌坠落。

亡:无,没有。

】译:杞国有一个人担心天会崩塌地会坠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2.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晓:告知、开导。

积气:聚积的气体。

耳:罢了。

若:你。

行止:活动,行动。

奈何:为何,为什么】译:另外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3.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果:如果。

耶:语气词“吗”】译:那个人说:“天如果真是聚积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4.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初一语文早晚读材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初一语文早晚读材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初一语文早晚读材料班级姓名学号成绩《穿井得一人》一.原文、断句、译文及注释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释词: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汲,从井里取水居:住译文: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他家)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

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释词:及:等到吿:告诉穿:挖掘得:得到译文: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3.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释词:闻:听说传:传播之:代词,指丁家人说的那句话译文: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打井挖到了一个人。

”4.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释词:国:国都道:讲述闻:使知道之:这件事于:被译文: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5.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释词:令:派遣于:向之:这件事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

6.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释词:对:回答使:劳力得:得到,挖到,挖得于:在译文:丁家的人回答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7.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释词:求:寻求求闻:听取传闻若:像若此:像这样译文: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二.课文理解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他家打井得到了一个劳动力。

2.传话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说话、念词,不要产生歧义等。

4.从不同角度..?..说说,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1)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从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2)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翻译、简答、阅读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翻译、简答、阅读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又有个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的人,就去开导他,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知识点穿井得一人作品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诸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作品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

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

”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

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作品启示这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

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对于传言应开动脑筋思考,仔细辨别,不能轻信谣言,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

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作者简介吕不韦(?~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

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年),太子去世了。

到了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年),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

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

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没有儿子。

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异人(后改名子楚),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

异人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

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

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文言现象、翻译、阅读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文言现象、翻译、阅读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⑪奈何..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因往晓之:代词,代杞国人。

⑨晓之者:代词,代杞国人。

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的。

舍:①太丘舍去:舍弃。

②其人舍然大喜:舍通“释”,解除、消除。

若:①若屈伸呼吸:你。

②未若柳絮闲风起:像,如。

其:①及其家穿井:代词,他的。

②其人曰:代词,那。

③何忧其坏:代词,它。

于: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

闻①有闻而传之者:知道、听说。

②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③求闻之若此:消息。

④不若无闻也:知道、听说。

3、判断文言特殊句式:①闻之于宋君:被动句,“于”表被动。

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判断句+倒装句(状语后置),翻译: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③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倒装句,状语后置。

④告人曰:省略句,省略主语。

(丁氏)告人曰。

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字词批注古今对照翻译知识点考点整理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字词批注古今对照翻译知识点考点整理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字词批注古今对照翻译知识点整理●原文译文对照翻译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

”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

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这个人,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开导这个人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其人曰:“奈地坏何?”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开导这个人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这个人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简答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简答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⑪奈何..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因往晓之:代词,代杞国人。

⑨晓之者:代词,代杞国人。

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的。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阅读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阅读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⑪奈何..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因往晓之:代词,代杞国人。

⑨晓之者:代词,代杞国人。

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的。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溉】,【汲】,4、【及】5、【国人】5、【道】6、【闻之于宋君】【闻】,7、【对】9、【得一人之使】《杞人忧天》11、【亡】13、【晓】14、【积气】15、【若】16、【行止】17、【奈何】18、【只使】19、【中伤】20、【积块】21、【四虚】22、【躇步跐蹈】23、【舍然】【舍】,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三、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甲】《穿井得一人》【乙】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①夔②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

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

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注】①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地位的官员。

②夔:我国记载最早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正夔一足,信.乎(相信)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推荐,荐举)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关键)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从井里取水)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夔能和之,以平天下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C.有闻而传之者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复习要点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复习要点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复习要点一、《穿井得一人》1.故事内容:地旱情严重,人们纷纷挖井寻水。

有一个人挖了七十九米深的井,终于找到了一口水井。

他以为这样已经很好了,不再挖了。

然而,另一个人经过这个井口,觉得井不够深,继续挖下去,并且挖到了一口更深的井。

两个人的表现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争论。

2.主要寓意:这个故事通过对两个人态度和行动的描述,告诉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努力探索,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果,要追求更好的结果。

3.反映的现实问题:故事中的两个人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式。

第一个人停止挖井,他满足于找到一口水井,不再继续努力。

而第二个人却不满足于得到一口水井,坚持挖下去,最终获得了一口更深的井。

这一现象反映了一些人骨子里的懒惰和满足,当他们达到一个目标时,就停止了进一步的努力。

4.心得体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成果,要不断探索和进取,追求更好的结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困境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杞人忧天》1.故事内容:杞国有一个人,他时常忧心忡忡,整日担心天会塌下来。

有一天,他在路上看到一个人砍柴被树上的一个树叶砸中,得知树叶不会伤害人后,他终于放下了担忧。

2.主要寓意:这个故事通过描述杞人的心理变化,告诉人们不要过度担忧和焦虑,事实往往并非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可怕或困难。

3.反映的现实问题:故事中的杞人代表了一些人的忧虑和焦虑情绪,他们总是担心各种可能的困难和问题,过度担忧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

而事实上,大多数时候,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只有当真正面对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心得体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过度担忧和焦虑,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困境和挑战。

以上是《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的复习要点,这两个寓言故事都通过具体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向人们传达了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态度和行动方式。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困境和担忧,追求更好的人生。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文言现象、注释、翻译、简答、阅读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文言现象、注释、翻译、简答、阅读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⑪奈何..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因往晓之:代词,代杞国人。

⑨晓之者:代词,代杞国人。

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的。

舍:①太丘舍去:舍弃。

②其人舍然大喜:舍通“释”,解除、消除。

若:①若屈伸呼吸:你。

②未若柳絮闲风起:像,如。

其:①及其家穿井:代词,他的。

②其人曰:代词,那。

③何忧其坏:代词,它。

于: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

闻①有闻而传之者:知道、听说。

②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③求闻之若此:消息。

④不若无闻也:知道、听说。

3、判断文言特殊句式:①闻之于宋君:被动句,“于”表被动。

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判断句+倒装句(状语后置),翻译: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③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倒装句,状语后置。

④告人曰:省略句,省略主语。

(丁氏)告人曰。

二、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文言现象、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文言现象、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⑥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⑦得一人之使.:古今异义,古义:劳动力;今义:用。

⑧因往晓.之:古今异义,古义:告知,开导;今义:天明。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奈何..忧崩坠乎?奈何..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因往晓之:代词,代杞国人。

⑨晓之者:代词,代杞国人。

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的。

舍:①太丘舍去:舍弃。

②其人舍然大喜:舍通“释”,解除、消除。

若:①若屈伸呼吸:你。

②未若柳絮闲风起:像,如。

其:①及其家穿井:代词,他的。

②其人曰:代词,那。

③何忧其坏:代词,它。

于: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

闻①有闻而传之者:知道、听说。

②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③求闻之若此:消息。

④不若无闻也:知道、听说。

3、判断文言特殊句式:①闻之于宋君:被动句,“于”表被动。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时常会面临到如何设计好一节优秀的教学内容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七年级学生,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为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这两个篇目,从目标的设定、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以期能够帮助语文老师更好地准备好自己的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一、确定学习目标在进行此次教学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我们的学习目标。

对于这两个篇目,我们的学习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和故事情节;2. 把握并能够说明作品的主题思想;3. 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4. 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二、课前预习部分课前预习是学生知识获取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课前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预习内容:1. 首先,我会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对《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的阅读,并且至少写出三个问题。

2. 然后,我设计了一份小组讨论题目,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共同探究文章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写作技法。

通过这样的预习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小组交流和探究的方式更好地吸收学习材料,在课堂上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中讲述1. 先进行梳理篇目结构在课中讲述阶段,我会首先对篇目的结构进行梳理,包括主要情节的时间先后顺序、事件之间的联系、人物性格特点等方面,使学生能够对文章的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

2. 探究主题思想接下来,我将引导学生探究篇目的主题思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篇目的内核,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3. 提高学生文本阅读能力在分析篇目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注意到篇目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和语言技巧,并帮助他们理解文字的隐含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两则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 及其家穿井( ) (2) 国人道之()
(3)先自度其足 ( ) (4)遽契其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3)是吾剑之所从坠。

1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3分)
12.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②,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③,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④,亡处亡块。

若躇步跳蹈⑤,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⑥,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词语意思:
①崩坠( ) ②果( )
③只使( ) ④四虚( )
2、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 )”这句成语。

3、翻译下列句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4、这则故事揭示的道理是?
《杞人忧天》参考答案:
1、倒塌,坠落;
2、果然,果真;
3、即使;
4、四方。

2、杞人忧天。

3、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4、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答案:
9.(1)到,等到(2)说,讲(3)量长短(4)用刀刻
10.(1)宋国国君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3)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11.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12.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

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