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学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预习学案(含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物质组成的表示》预习学案【知识清单】1.化学式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以H2O为例)①表示一种物质:水②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以Cu为例)①表示该物质:铜;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铜由铜元素组成。
③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原子—一个铜原子。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以NaCl为例)①表示该物质:氯化钠;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③表示该物质的构成情况—一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3.化学式的写法(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①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②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 2、N2、Cl2。
③固态非金属单质中碘单质的化学式比较特殊,应写作“I2”。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①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②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③一写、二标、三交叉。
4.化学式前和化学式中数字的含义①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粒子(原子、分子)数目;②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③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粒子中对应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④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电荷数。
5.化合价的写法和意义(1)化合价的概念: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相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2)化合价的意义:化合价反映元素的原子之间相互化合时的数日,是元素的一种性质。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在前,数值在后。
“1”不能省略。
(4)化合价的一般规律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氧元素通常显﹣1价;②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③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非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④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⑤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⑥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⑦原子团不能独立存在,只是化合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原子团的化合价一定不为0。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学案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学案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常见仪器知识点1: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1. 实验前,做好预习和实验准备工作,检查实验所需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全。
2. 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应先经教师允许。
绝对不允许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3. 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不要把食物或饮料带进实验室,以免药品进入口中。
4. 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品尝药品,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应用招气入鼻法)。
5. 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剩余药品既不放回原瓶,也不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6. 实验中必须保持肃静,不准大声喧哗,不得到处乱走。
7. 在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也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
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
8. 使用浓酸、浓碱等强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等被腐蚀。
9. 实验完毕,必须洗净双手。
知识点2:实验室事故的处理进入化学实验室,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
万一发生意外时.不要惊慌,要立即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
1. 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
2. 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
3. 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处。
再抹上烫伤膏。
4. 受酸腐蚀而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水)洗,最后再用水冲洗。
如果酸液溅入眼内,用大量水冲洗后,送医院诊治。
5. 受碱腐蚀而致伤:先用大量水清洗,再用2%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
知识点3:化学危险品的图标自燃物品图标腐蚀品图标爆炸品图标有毒物品图标知识点4常用仪器名称和用途名称用途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人教版化学九上课题3 元素(第二课时)教案
梳理整合
诊断练习1.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A. 4H2 B 4H C. 2H2 D.H4
2.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示意图 ,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不正确的选项是〔〕
A.元素名称是“硫〞
B.元素符号“S〞
C.元素的质量32.6g
D.核电荷数是16
3.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以下对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查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 D确定元素的种类.
4.写出以下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Cl
②2Fe ③ nH
5.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2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__ ____;3个钾原子____ __;镁元素
_____ 。
作
业书面作业:教材P65页习题2。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A.没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C.试管口稍微向上倾斜了D.先熄灭酒精灯,后拿出导气管
3.某同学在做铁丝燃烧的实验中没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无关的原因是( )
A.没用砂纸擦净表面的漆或锈B.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回顾课题2中的实验,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内,木条复燃,得出检验氧气的方法;当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满氧气时,氧气会从瓶口逸出,只要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只要看到瓶口出现较大的气泡,表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找出问题答案。
常温分解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
长颈漏斗下端要
知识点3氧气的性质实验
问题氧气性质实验的操作步骤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播放常见的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引起学生思考、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发生装置
高锰酸钾
固体
加热
A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导
入
下列方法都可以制取氧气: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问题1:哪些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哪些方法适用于工业上制取氧气?
问题2: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如果你能知道各种物质的化学表达符号(物质的化学式)请在相应物质下面注明。
课题
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题3 元素 (第二课时)教案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三节元素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相对原子质量、分子、原子及其结构,理解了分子的性质、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符号的意义。
本节课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化学,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了解了分子的性质,认识了原子的结构及相对原子质量,知道了元素的概念及其意义,能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的变化与分类,掌握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时也具备了宏微结合、模型认知等方法,初步接触了元素观、微粒观、守恒观等化学观。
但对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元素周期表的使用尚未了解。
三、素养目标(即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目标】1.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等概念。
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关系。
(知识与技能)2. 通过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观察原子结构,揭示元素周期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3.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和认识,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并且使学生认识化学美。
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目标】1. 通过对元素周期的分析探究,鉴别每一横行、每一纵行,周期、族、元素周期表的一般规律,诊断和发展学生建构模型、探究实践的能力(探究水平)。
2. 通过建构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中信息的分析探究,诊断与发展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作为化学学习工具等知识的认知水平,诊断与发展学生对模型认知的思维与方法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
3. 通过化学史的学习,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科学家对真理的不断追求的认知水平(价值水平: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结构、周期、族的概念(2)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的一般规律六、教学方法思维导图、自主学习、观察思考、总结规律、建构模型七、教学过程【教学进程】【课堂测评】()1.右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导学学案A2
(4)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倾斜,要先,即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若试管已固定,可移动。待试管后,再把火焰固定在的部位加热。
(5)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也要先。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防止。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角。试管口不能,这是为了避免。
②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后,要再次打开重复盖一次,使空气进入,以。
二、给物质加热
【实验】学生分组完成P21“活动与探究”,观察P22图1—31,交流讨论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知识归纳】
(1)给液体加热可以用、、、,给固体加热可以用干燥的、等。有些仪器如、、等不允许用酒精灯加热。
(2)如果被加热的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否则。
“三要”:①点燃酒精灯,要用。②熄灭酒精灯,要用,不可。(想想为什么)③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要立刻用扑盖。
【实验】学生练习检查并点燃酒精灯,按要求完成实验1—9,结合蜡烛火焰的分层及与温度的关系,回答:酒精灯的火焰分层,分别是、、。温度最高,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焰。
【拓展学习】
①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这是为了防止。
2.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也不。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或。
3.整理试验台:
巩固延伸
完成自我测试内容
板书设计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托盘天平的使用
连接仪器装置
物质的加热
蒸发
洗涤仪器及整理试验台
教学反思
⑴称量前天平平衡的标志
指针静止时,。
调节平衡的方法:若指针向右偏,要把平衡螺母向调。
称量物放在盘,砝码放在盘。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展示优学派课后作业情况
提出问题:
同学们观察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原理,条件上有MnO2,是否参与反应?
微课:了解催化剂
小组合作,通过实验验证:MnO2能改变反应速率及MnO2化学性质不变
通过视频展示MnO2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学以致用四、教学设计流程图
上课
课前三分钟讲解上节课的课后作业
回顾高锰酸钾、氯
酸钾制氧气过程
新课导入分组实验制取氧气微课:催化剂了解催化剂
合作探究验证“一变”
“两不变”
利用优学派平台
发当堂练习
当堂检测下课。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学案
氦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钛
锰
铁
铜
锌
砷
银
碘
钡
铂
金汞铅ຫໍສະໝຸດ ⑴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
A.铁、锌、钠B.钙、铝、铜C.铝、银、镁D.碳、钙、氯
⑵写出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元素的符号:(Ⅰ组)A B C M N;(Ⅱ组)a u e l g。
5.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既可以表示,也可以表示。
⑴H表示,还表示。
(5)3个铁原子____________,(6)2个氖原子____________,(7)H____________,
(8)4P____________,(9)2Cl____________,(10)3H____________
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请你对元素周期表进行研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讨论]
下述化学反应中;
过氧化氢 →水+氧气硫+氧气 二氧化硫
(S)(O2)(SO2)(H2O2)(H2O) (O2)
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3)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区别
1.只讲,不讲。
2.组成物质。
1.既讲,又讲。
2.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A.查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D确定元素的种类.
4、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学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依据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格式步骤3、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学习重点:上述目标2和3学习难点: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分析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旧知回顾(3分钟内完成)填写关于“2H2O2==Mn=O2==2H2O+O2↑”的三层含义1、“质”的含义:2、“量”的含义:3、化学计量数(系数)的含义:二、新知探索(一)、填写下表的空白处(8分钟内完成)(Zn—65、H—1、Cl—35.5)探索小结:你的填写依据是(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约10分钟)例题:已知铁和稀硫酸(H2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现将5 .6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制得多少克氢气?(Fe—56、S—32、O—16、H—1)分析审题:1、准确判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并将其化学方程式写在草稿纸上2、认真读题并结合化学方程式找准相关物质(已知和未知物质)解:设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①Fe + H2SO4======FeSO4 + H2↑……………………②56 2…………………………..③5.6g x562……………….…………………………….④5.6g xX=0.2g …………………………………………………..⑤答:可制得0.2克氢气。
…………………………………..⑥小结:我们可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为六个步骤。
即①②③将相关物质的理论质量(写在上排)和实际质量(写在下排)写在相应物质的正下方④⑤⑥三、当堂练习与作业:(约15分钟)1、已知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产铜和水。
某炼铜厂一天要炼出12.8吨铜,至少需要多少质量的氢气?(Cu—64)变示训练:2g氢气与足量的某三价金属R的氧化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可制得18g的R。
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2、教材102页的第5小题。
专题2课题3学案
选修学案6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标要求】1、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
2、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课题重难点: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自主学习】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_______________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种继续将其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人们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并不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这种反应。
最后的实验观察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步骤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样的采集要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
5、选择培养时配制两组培养基,实验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制备菌悬液时,将选择培养后的培养基进行等比稀释,稀释最大倍数到__________。
7、涂布平板操作时,将稀释度为__________________的菌悬液各取0.1mL,滴加在平板培养基上,用涂布器将菌液涂布均匀,在___________温度下_____________培养,至菌落长出。
教学案:人教版第六单元课题3第二课时:《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说课稿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颜色、气味、密度等物理性质。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结合实验,讲解一氧化碳的氧化还原性、毒性等化学性质,并与其他碳的氧化物进行对比。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实验器材:用于进行一氧化碳的制备、性质验证等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氧化碳的相关知识。
2.多媒体课件:通过展示一氧化碳的结构、反应原理等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碳的基本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等前置知识。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不够全面,容易将其与二氧化碳混淆。
2.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理解不深,难以理解其毒性的原因。
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对一氧化碳的毒性防护意识不足。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教学案:人教、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第六单元课题3第二课时:《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该课题位于化学课程中的“碳及其化合物”部分,是学生在学习碳的基本性质后,对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的学习。本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巩固了学生对碳的基本认识,又为一氧化碳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突出教学重点,便于学生记录和理解。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初中化学3.3元素(第二课时)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元素》(第2课时)教学设计
责任学校主备教师日期2019.10.22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②能够掌握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③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其他信息。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表格数据的分析总结,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
②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2.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重点: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所表示的意义。
难点: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实验等互动交流的形式来突出重点,用学生游戏以及有趣实验来突破难点。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2.实验用品:氦气、泡沫水、气球。
3.其他用品:元素周期表、元素符号卡片。
三、教学过程
外国人:What're these? 【过渡】国际上采用统一的符。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3学案
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学习目标】:(1)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室规则。
(2)认识广口瓶、细口瓶、镊子、药匙、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滴瓶)等仪器。
(3)初步学会固体药品、液体药品的保存、取用时所用的仪器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4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课前准备】: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
教师: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学生交流参观实验室的所见所闻,对实验室的实验规则进行交流与讨论]二、[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完成下列任务]⒈识记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⒉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
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不要;不得。
⑵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
若无说明,应取,即:液体取;固体。
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⒊固体药品的取用⑴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一般用;块状固体可用夹取。
⑵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按“一、二、三”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按“一、二、三”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
⒋液体药品的取用⑴取用少量液体,可用。
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口,滴管不要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放或放。
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冲洗干净。
⑵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
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
⑶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取。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保持水平。
注意:俯视则读数,仰视则读数。
三、[小组合作,动手操作]1、指出实验台上仪器的名称及注意事项2、固体药品的使用[提出问题]:教师展示药品:锌粒、碳酸钠粉末,让学生观察药品,关注药品的性质。
课题3 制取氧气导学学案A2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 知识与技能 物质的方法。 初步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了解分解反应。 2、 3、 制取氧气。 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认识分解反应,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掌握探究过 程。 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 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阅读资料,了解工业上如何大量 条是否燃烧?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 讨论、实验探究 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药匙、铁架台(带铁夹) 、导管(带单孔塞) 、水槽、 集气瓶 、玻璃片、干燥管、30%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干 燥剂
以用来制取氧气,甲图中的发生装置与之相比较具有的优点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方法与用高锰酸钾制
由每组负 责讲解的 同学进行 总结。 预计 用时 5 分钟 针对所学 知识进行 巩固练习, 巩固重点 内容, 实验 室如何制 取气体。 本 环节预计 用时 5 分 钟。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蜡烛燃烧
实验装置图
巩固 延伸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制取氧气 原理: 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催化剂:
板书 设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B
C )
D
E
作业: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空气 D.氧化镁 ) 。 3.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课题3 元素第二课时学案16k打印
课题3 元素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2.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能从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自主探究】【阅读】阅读课本61-62页,完成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使用元素符号?国际上对元素符号是怎样规定的?2.识记课本62页常见的元素名称和符号。
写一写看你记住了几个?3.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什么?4.一个元素符号能表示几个涵义?【填空】1.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来源于拉丁文。
(1)书写:“一二”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第二个字母要(2)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Fe表示;也可以表示■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化学计量数,就只表示该元素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3)名称:阅读62页资料卡片《道尔顿的元素符号和元素的中文名称》的内容,并对元素进行分类。
【思考交流】1.P、5P分别表示什么意义?2.同桌互相交流元素符号的书写情况。
【阅读】课本62-63页,完成下列填空:1.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
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8、9、10三个纵行),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共有16个族。
每一横行随着的递增,开头是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元素,结尾的是元素。
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_________,________ 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3.从一个元素符号图片你可以获得的信息是:(以铁为例)元素名称;元素的种类;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电子数。
【交流讨论】1.完成课本63页“探究”中的内容。
2.同桌互相检查元素符号的记忆情况。
【课堂小结】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还学到了什么?【自我测评】(1-5为必做,6为选做,7为思考)1、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 A. 4H 2 B 4H C. 2H 2 D.H 4 2.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 )A.铁、锌、钠B.钙、铝、铜C.铝、银、镁D.碳、钙、氯3.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4、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右下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学案
第三单元课题3第二课时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3.认识分解反应,掌握分解反应的辨别方法;4.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导入】鱼塘增氧剂——氧来乐,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氧气,可用于养殖池塘的增氧,药性温和,使用方便,无残留且绿色环保。
【任务一】探究催化剂【问题1】怎样知道过氧化氢溶液是否产生了氧气?【实验一】向试管中倒入适量5%的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填“复燃”或“不复燃”)分析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实验二】向装有适量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5g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现象产生大量,带火星的木条分析二氧化锰能过氧化氢分解,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氧气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问题2】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实验三】操作①向实验二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再加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②将上述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将滤渣洗净、干燥、再称量,记录滤渣的质量现象再次产生大量,带火星的木条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为g分析二氧化锰仍起作用,说明它的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二氧化锰的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催化剂(又叫触媒):➢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
【结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任务二】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1.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无色液体)、二氧化锰(黑色粉末)2.反应原理:3.实验装置:①②③④⑤发生装置选择(填序号),收集装置可选择(填序号)。
【知识拓展】以下是固液常温型的几种常见发生装置,请你说说它们的优缺点。
发生装置优缺点【演示实验】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2、检查装置气密性3、加入药品(先固后液)4、制取并收集气体【交流讨论】比较下列三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最好?理由是固固加热型固液常温型【任务三】分解反应【问题3】观察上表中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分解反应:1.由种反应物生成其他物质的反应。
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2课时学案
3、洗干净的试管正确的放置方法是()
A平放在实验台上B用抹布擦干后放在指定的地方
C倒立在实验台上D倒立在试管架上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试管可以作反应容器B托盘天平可以称量物体质量
C量筒可以做稀释浓硫酸的容器D玻璃棒用来搅拌液体
反思升华
学完本节,我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学习重点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
学习难点物质的加热学习Fra bibliotek程设计
一、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阅读教材P20,思考、回答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做实验1-9,并且回答课本中的问题。
2、给物质加热
活动与探究:
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取三只试管,各加入3毫升水,一只在火焰上3厘米,一只在焰心处,一只试管用外焰加热。记录加热到沸腾时间,得出什么结论?
讨论教材中四个问题: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
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直接加热,为什么?
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为什么?
我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
时间:年月日第(7)份学案
课题
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
学习目标
重庆市璧山县青杠初级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
走进化学实验室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 初步学会酒精灯的使用。
(2). 初步学会连接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洗涤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进行,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观察――讨论总结――练习提高二、自主学习◆右图是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你知道如何将图中的装置装配起来吗?(一)连接仪器装置:1.连接方法(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
2. 多组仪器装配顺序: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许多化学实验装置,只有在不漏气的情况下才能使用,那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 操作方法:先连接好仪器,再把导管的一端,用手紧贴容器的。
4. 判断装置不漏气的现象:(1)手紧贴容器的外壁,一会儿导管口有冒出(如图甲)。
(2)手离开后,过一会,导管的一端形成一段(如图乙)。
(三)仪器的洗涤:5. 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也不,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6. 洗净后的放置:每次实验完毕,都应该立即把用过的仪器刷洗干净,试管在试管架上,其他仪器放在指定的地方。
三、自主探究◆众所周知,在化学实验中,很多实验离不开酒精灯,你能熟练的使用酒精灯吗?(四)物质的加热阅读课本20—21页并结合【实验1-5】、【实验1-6】、图1-28、1-29、1-30填空:7. 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使用酒精灯时,灯A.取用粉末状药品B.点燃酒精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D.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帽取下_____放,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温度最高, 燃烧不充分,温度较低, 温度最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气体的装置分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会简单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z 收集装置;
2.熟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自主学习】
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药品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信息,填空。
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密度比空气的大
或小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
氧气高锰酸钾______
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
____________ 密度____于空气________溶于水氧气的制取装置确定
气体发
生装置
图
A B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_______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_______
气体收
集装置
图
C D E
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一:学生讨论。
1.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主要考虑因素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若药品为固态,且反应需要加热,则选择装置_________,若药品为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加热,则选择装置__________。
2.收集装置主要考虑因素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则可使用向下排空气法(如图_______)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则可使用向上排空气法(如图_______)
若气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则可用排水法(如图_______)
检验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阅读教材P45,讨论。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时应先_________,然后用_____焰加热,并将灯焰集中在_______部位。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出现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收集完毕后,应先________ 后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实验室制取气体,应根据确定发生装置。
根据收集装置。
如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所选仪器和装置的编号为
用过氧化氢溶液与2克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所选仪器和装置的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一段时间后,容器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若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
混合物制取氧气,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后果为。
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
加热制甲烷(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选仪器和装置的编号为
【当堂演练】
1.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在实验室中,收集氨
气的方法是()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D.都行A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的操作步骤如下,正确的是()
(1)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2)将药品装入试管中(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6)将导管移出水面(7)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
紧,固定在铁架台上 A.(2)(7)(4)(1)(3)(5)(6) B.(4)(2)(7)(!)(3)(5)(6) C.(4)(2)(7)(!)(3) (6) (5) D.(2)(4)(7) (!)(3) (6) (5)
3.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产生氧气。
回答下列问题:
⑴制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B图,此装置有何错误? ,过氧
化氢制备氧气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
式;
⑵填写仪器名称①②,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填字母)
⑶某同学在观察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时,开始用E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
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
其原因是。
⑷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填序号)
A.环保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⑸装置B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填序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集气瓶 C.加热反应物
【课后提高】
1. 根据下表中列出的几种常见的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可知其中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项目空气甲烷二氧化硫氨气氯化氢
0℃、101kPa时的密度
1.29 0.72
2.86 0.77 1.63
(g/L)
20℃、101kPa时1体积
/0.033 40 680 500 水中溶解气体的体积
A、甲烷
B、二氧化硫
C、氨气
D、氯化氢
2.某气体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小,在实验室用两种固体药品混合加热制取该气体。
若用这种气体与高锰酸钾制氧气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收集这种气体的方法与氧气相同 B.可用排水法收集 C.可用制氧气的装置来制该气体 D.这种气体的性质与氧气相同
3.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产生氧气。
回答下列问题:
⑴制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以下B图,此装置有何错误?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填写仪器名称①②,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下图中的装置(填字母)
⑶某同学在观察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时,开始用E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
其原因是。
⑷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填序号)
A.环保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⑸装置B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填序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集气瓶 C.加热反应物
【思维拓展】
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 ;
b 。
(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实验室使用乙方案来制取氧气,气体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 ,若要收集到更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为________;,实验完毕,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用装置C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请写两种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学生实验课上,实验课上,小林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氧气,呈浅红色,在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未见细铁丝燃烧。
而小红异常兴奋,实验成功了,但实验结束后,拿了集气瓶怯生生地走到了老师旁,说:我的集气瓶碎了。
分析两位同学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小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
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__ (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6)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反应混合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
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选用_____装置制备甲烷,收集气体时可选用_______ 或_______。
(填
字母编号)
【课堂感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