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南京博物院有感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优秀范文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2cbd2d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4.png)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优秀范文南京博物院是全国三大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其丰富的藏品文物和典雅大气的环境让观众在美的享受中陶冶了情操,积累了知识,获得一种知性和感性交融的全新的审美体验。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参观南京博物院,希望您喜欢!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篇一早就听新闻说有着80年不凡历史的南京博物馆,如今焕然一新,再次对公众开放。
我早就想去一睹为快了,但是因为平时学习比较紧张,一直没有去成。
利用寒假,我和妈妈去参观了南京博物馆。
一进大门便看见一副五颜六色的奔马图在博物院中央,显得格外耀眼。
现在的南京博物院总体分为六个馆:历史馆,艺术馆,数字馆,民国馆,非遗馆和特展馆。
展馆里的游客非常多,我的妈妈顺着人流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
其中,民国馆令我印象深刻。
它主要通过老南京街巷的情景再现,直观展示民国时期的市民生活。
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把当时的建筑场景真实还原,也让我们了解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环境。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火车站,站内陈列着民国时期的蒸汽火车头,它们现在已经光荣退休了,高速列车取而代之了老式火车,我不由得感叹科技发展的迅猛。
踏入民宅,我发现民国房屋用的窗户都是靠两根铁杆分别插在两边来控制开关的,和我们现在的窗户大有不同。
那里还有许多民国时的店铺,像名闻遐迩的太平西餐厅,历史悠久的交通银行,古朴的邮政局,还有富豪绅士乘坐的老爷车,街头巷尾的挑担郎,非常富有民国风情,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
置身于场馆中,仿佛时光倒流,恍然回到了民国时代。
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历史馆。
它主要展示了人类在古代的文明,文化与艺术。
其实,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不但会创造工具来干活,而且也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在碗,锅,盆之类地东西上面开始装饰花纹,有简单的人、鱼、鸟的图案,馆内陈列了大量的出土文物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篇二啊!放寒假了,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去参观南京博物院。
有着八十年历史的南京博物院门口人山人海,但却挡不住我对历史的好奇和向往。
南京博物馆参观活动感悟1000字高中
![南京博物馆参观活动感悟1000字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6734de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17.png)
南京博物馆参观活动感悟1000字高中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南京博物馆参观活动感悟字高中篇1今天爸爸说有空,就带着我来到了位于中山东路号的南京博物院,不花一分钱,我们顺利的领到了一张门票,直接进馆。
爸爸说:“这是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博物院,翻新后再次对公众全面开放,感觉如今的它焕然一新了”。
我很期待的从大殿进入,先后走进了历史馆、特展馆、艺术馆、数字馆、民国馆、非遗馆等,虽然很累很累,但是收获很多很多。
最感兴趣的要算历史馆中反映江苏古代文明了。
位于中国东部的江苏,因为傍江临海,有着悠久的历史,也称“鱼米之乡”。
大江、大河孕育了江苏古代文明。
通过见证历史发展的文物与标本,体会到江苏古代文明,体味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魅力。
在历史的天空下,在民族馆里,我也寻找到老南京的风采。
里面有西餐厅、有花店、有当铺、饭店、杂货铺、茶楼、照相馆、邮局、火车站,还有一家交通银行等等,中华汽水,你保证也没有喝过吧,嘿嘿。
数字馆,它位于地下,它用了数字技术,呈现出了不同的效果,是一种新颖的展示手段。
但是这次去还有一个遗憾,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能够感受到院内的多个民族活动、传统的手工和各种的演出,下次再来体验吧。
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去了,希望你也去感受下。
这里真是一个可以获得知识,欣赏高雅艺术,更是一个文化的圣殿,休闲的空间。
南京博物馆参观活动感悟字高中篇2早就听新闻说有着80年不凡历史的南京博物馆,如今焕然一新,再次对公众开放。
我早就想去一睹为快了,但是因为平时学习比较紧张,一直没有去成。
利用寒假,我和妈妈去参观了南京博物馆。
一进大门便看见一副五颜六色的奔马图在博物院中央,显得格外耀眼。
现在的南京博物院总体分为六个馆:历史馆,艺术馆,数字馆,民国馆,非遗馆和特展馆。
展馆里的游客非常多,我的妈妈顺着人流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
其中,民国馆令我印象深刻。
它主要通过老南京街巷的情景再现,直观展示民国时期的市民生活。
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把当时的建筑场景真实还原,也让我们了解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环境。
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
![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4273d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d.png)
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精选2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 1今天,我参加了现代快报组织的参观南京博物官的活动。
一大早,我就和几个小伙伴来到了博物院门口。
迫不及待的我,不时问妈妈:“妈妈,妈妈!活动什么时候才开始呀?”妈妈总是这样回答:“快了,快了。
”终于,活动开始了,我们走进了博物院。
讲解员阿姨先给我们每个小记者发了一个语音机,它小小的,上面有几个按钮和一个特别的耳机。
我一开始还把它当成了扩音器,对着它叽里呱啦,说个不停,后来,我才知道那是语音机,戴在耳朵上,即使离得远,也能听见讲解员的介绍。
讲解员先领着我们来到了马年特展馆,这里的“马”可真多呀!有石头雕成的石刻马;有陶制的战马;有绒布做成的似风火马。
在这些各式各样的马中,我最喜欢《八骏图》。
这八匹骏马和真马一样大,它们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显得十分高贵优雅。
讲解员告诉我们,《八骏图》是西洋画师艾启蒙为乾隆皇帝的御藏宝马画的肖像图,十分珍贵,因为今年是马年,才全部挂出来展览的。
看完了马,讲解员又带着大家来到了历史馆。
历史馆的'宝物数不胜数,有的金光闪闪,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古朴精致。
我最感兴趣的是光着肚皮,大跳古代“肚皮舞”的唐代陶人;还有南博镇院之宝之一的铜牛灯。
这盏灯不仅外表精致,设计也很巧妙。
听讲解员说,牛的肚子里装着水,灯燃烧时产生的烟和杂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十分环保!活动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南博。
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我们也要努力,也要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些让他们赞叹的宝物!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 2今天,我们学校组织社会实践去参观南京云锦博物馆。
我带着无限向往迫不及待的早早来到学校等待出发。
一到博物馆门口,我就看见博物馆的门、窗,还有墙壁上都有龙的图案,给人气势宏伟的感觉。
线上观看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线上观看南京博物院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e84d93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0.png)
线上观看南京博物院观后感今天我在线上逛了南京博物院,那感觉就像是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之旅,而且还不用走路走到脚酸,只要舒舒服服地窝在沙发里,就能领略到无数的宝贝。
一进入线上展厅,那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首先映入眼帘的那些古代的陶器啊,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是每一道纹路都像是在讲述着千百年前的故事。
有的陶器看起来笨笨的,却又透着一种质朴的可爱,就像一个憨厚老实的老伙计,默默地在历史的长河里待了那么久。
我在想,当年制作这些陶器的工匠,肯定也是满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才精心打造出这些如今我们看到的珍宝。
再看到那些精美的青铜器,我的天呐,那可真是震撼。
那些纹饰,复杂得就像迷宫一样,但又精致得不像话。
感觉古人在制作的时候,不仅仅是在打造一件器物,更像是在创造一个微观的神秘世界。
我都能想象到,在古代的宫殿或者祭祀场所,这些青铜器在烛光下闪耀着神秘的光芒,承载着人们对神灵或者祖先的敬意,那场面肯定超级庄重。
还有那些书画作品,简直是一绝。
虽然是在线上看,但我感觉自己就像穿越到了古代的文人书房。
看着那些笔触,有的刚劲有力,有的飘逸洒脱,仿佛能看到古代的书画家们挥毫泼墨的潇洒姿态。
我就在想啊,他们当时创作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像我们现在赶作业一样,灵感来了就一气呵成,还是会慢慢地琢磨每一笔每一划呢?看着那些字和画,我对古人的艺术造诣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感觉自己写的那几个字和人家比起来,就像是小蚂蚁和大象的差距。
不过线上观看也有点小遗憾啦。
毕竟不是在现场,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文物的那种质感。
比如说那些精美的丝绸制品,只能看到它们的图案和色彩,却不能摸到它们的柔软,想象一下那些古代的丝绸在指尖滑过的感觉,肯定超级美妙。
但是呢,线上观看也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随时暂停,倒回去再看,要是在现场,人多的时候估计只能被人群推着往前走,哪有机会这么仔细地看啊。
总的来说,这次线上参观南京博物院就像是吃了一顿丰盛的历史文化大餐。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a231b1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3.png)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早就听闻南京博物院的大名,一直心心念念想去瞧一瞧。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踏上了这场期待已久的文化之旅。
当我站在南京博物院那宏伟的大门前,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激动。
这座博物院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正等待着我去探索、去发现。
走进博物院,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历史馆,这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文物,从远古时代的石器到明清时期的精美瓷器,让人眼花缭乱。
我在一个展柜前停下了脚步,里面摆放着一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这些陶器造型古朴,上面的花纹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原始的魅力。
我不禁想象着几千年前的人们,是如何用他们粗糙的双手,一点点地塑造出这些器具,又是如何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属于他们的文化和艺术。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件精美的汉代铜镜。
铜镜背面的花纹繁复而精美,有龙凤、花鸟等图案,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我凑近仔细观察,仿佛能看到当年的工匠们在烛光下,全神贯注地雕刻着每一个细节,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技艺的执着。
在历史馆的深处,有一件明代的凤冠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那凤冠上镶嵌着无数的宝石和珍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我站在那里,凝视着这顶凤冠,想象着当年它的主人戴着它出席重要场合时的情景,一定是无比的雍容华贵,光彩照人。
接着,我来到了特展馆。
这里展示的都是一些珍贵的文物精品,每一件都让人叹为观止。
一幅宋代的山水画让我驻足良久。
画面中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江水潺潺,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山水之间。
画家的笔触细腻而生动,每一笔都饱含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我不禁感叹,在那个没有现代科技的时代,画家们凭借着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就能创作出如此美妙的作品,真是太了不起了!还有一件清代的象牙雕刻,雕刻的是一群人物在庭院中嬉戏的场景。
人物的表情生动,姿态各异,就连衣服上的褶皱都清晰可见。
我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着展柜的玻璃,仿佛想要触摸到那精湛的工艺。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c34540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8.png)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朋友们!我刚从南京博物院溜达了一圈儿回来,那感觉就像是穿越了好几个时空,可太有意思了,忍不住想跟你们唠唠。
一进博物院,那建筑就透着股大气和厚重感。
感觉自己像个小蚂蚁,闯进了一个装满历史宝藏的大城堡。
我先去了历史馆,那里面的文物就像一个个会讲故事的小老头老太太,虽然不会真的开口说话,但就静静地待在玻璃柜里,就能散发出一种“我见证了好多好多事儿”的气场。
看到那些远古时期的石器,就想着老祖宗们可真不容易啊,拿着这些粗糙的家伙事儿,还能在这大地上生存繁衍,简直是开天辟地的大本事。
再往前走,看到那些精美的青铜器,哎呀妈呀,上面的花纹那叫一个精致复杂。
我就在那儿琢磨,这古人得花多少时间和心思才能整出这么个玩意儿啊?那些鼎啊、尊啊,仿佛在跟我说:“想当年,我可是在王公贵族家的宴会上闪亮登场的,现在让你这小年轻瞧瞧我的厉害!”然后就到了陶瓷馆。
那些陶瓷就像是艺术品里的小仙子,一个个美得不像话。
宋代的青白瓷,就像个温婉的江南女子,淡雅得很;元代的青花就不一样了,那色彩浓烈得像个豪爽的大汉,充满了张力。
我就站在那儿,眼睛都舍不得挪开,心里想着要是能抱一个回家,当然这只是想想哈,那我不得成文物大盗了。
最让我惊喜的是民国馆。
刚一进去,就像是穿越到了民国时期的大街上。
那些仿古建筑,小店铺,还有穿着民国服装的工作人员,就像从老照片里走出来的一样。
我还去照相馆拍了张复古照片呢,假装自己是个民国时期的小少爷或者大小姐。
在那儿,我都感觉自己走路的姿势都变得优雅起来了,哈哈。
在南京博物院里转了一圈,就像把中国的历史从老早老早以前,一直翻看到近代,这感觉可太奇妙了。
这一趟下来,我对历史有了一种新的亲切感,不再是书本上那些干巴巴的文字了。
而且我也特别佩服那些考古学家和文物保护者,要不是他们,我们哪能看到这么多好东西啊。
这博物院就像个历史的大课堂,又好玩又能长知识,下次有机会,我还得再去好好熏陶熏陶。
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3篇
![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634dd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f.png)
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3篇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篇1:孙欣杰南京博物馆位于中山门旁,远远望去,它古色古香。
当我迈进南京博物馆大门时,仿佛置身于五百年前。
它,向我们展示了中华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还未进入南京博物馆时,我的目光就被门前的石雕牢牢吸引住了,那一匹匹栩栩如生的石马微抬前蹄,从它的眼神中流露出对自由奔腾的渴望。
我抬头看了看珍藏着悠久历史文物的南京博物馆,不禁十分迫切地向往进去参观。
进门后,玉器馆、青铜馆、云锦馆、瓷器馆中精美的工艺品令我目不暇接,惊叹不已。
心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竟富有如此大的创造力,真令人难以置信。
我走进了金雕馆,一边走一边看,突然,我在一个名叫“金蝉玉叶〞的金雕前放慢了脚步。
这是一只形神毕肖、金光闪耀的蝉,栖息在碧绿的玉叶上。
被玉叶托举的金蝉侧身翘足、双翼略张、嘴巴微开,好象在奏鸣。
它那两颗圆溜溜的大眼睛紧盯着远方,仿佛在寻找自己的伙伴。
我看着这只妙趣横生的金蝉,心想:原来古人也有这么一份“童趣〞啊。
如果没有那玻璃保护层,我早就伸手去摸摸这个可爱的小家伙了。
走着走着,我的好奇心突然又被一个名叫“金兽〞的宝物吸引住了。
它就像一块磁铁,让我的目光无法从它的身上转移。
它曲腰团身,伏在地上,张牙露齿,神态警觉,眼睛炯炯有神。
我闭上眼睛,在想象中见它两眼射出寒光,吼声震天,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不仅仅刻画出了它的模样,而且还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它的灵魂!看着看着,我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在不知不觉中放慢了脚步,用心去细细地欣赏每一件工艺品。
时光在飞快地流逝,但我却浑然不觉,当我参观过所有的古物后深吸一口气,不由自主地赞叹道:“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可真了不起,凭着自己的双手制造出了这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工艺品!〞“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既然古人都能做出这么多精妙绝伦的工艺品,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呢?我们要在未知的“海洋〞中不断求索,造福人类!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篇2:早就听新闻说有着80年非凡历史的南京博物馆,如今焕然一新,再次对公众开放。
最新作文南京博物馆观后感
![最新作文南京博物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e9616c9581b6bd97e19ea38.png)
作文南京博物馆观后感参观完南京博物馆后,我的心中满是震撼之情。
展列在博物馆中不少珍贵的国家级文物令我大开眼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南京博物馆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南京博物馆观后感1南京博物院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院,它坐落于中山门旁,宽广的13万占地面积令我叹为观止,大门上的飞檐似乎有上天之势,飞马石雕透露出英姿飒爽,渴望自由的神态。
仅仅是正门,南博恢弘的气势就让令人有许些怯步。
南京是六朝古都,文物繁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之地。
我好歹也是半个南京人,却从未细细端详过这静静安置在南京的建筑,人们总是在忙忙碌碌,总是马不停蹄地向前看,似乎鲜有人回头看一看历史的脚步,时光的变迁。
青石板路随着温度的骤降变得冷冰冰,从脚下传来的阵阵寒意仿佛在时刻提醒我这里与并不是有腾腾热气的家、不是有朗朗书声的学校,而是那些经历了上百年岁月、出自地下的阴潮古物的归属地。
厚重的历史感随着脚步逼近,有寒气,也有慢慢老去的金属气息。
仿佛时光倒流重回历史一般,看到那些出土的文物,看到古人用的瓦罐,看到古代妃子用的金饰,看到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我不禁点头称赞。
镇院之宝乾隆的瓶子、奢华尊贵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更是珍贵到无已复制,代笔了文化历史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古人的智慧和飞跃时光的创造力。
这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历史知识的宝库,带给我无限暇想,历朝历代的文物精品、工艺精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古代的灿烂文化,千百年岁月的沧桑遮掩不住它夺目的光华,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能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即使是冬天,也有郁郁葱葱的常青树,绿叶后隐隐约约的红墙青瓦、棱角分明的飞檐,无不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个来自遥远古代的故事。
南京博物馆是一种情节,也是保留历史的圣殿。
南京博物馆观后感2今天我们参观了位于中山门内的南京博物馆。
南京博物馆位于中山门旁,远远望去,它古色古香。
当我迈进南京博物馆大门时,仿佛置身于五百年前。
南京博物院口头作文
![南京博物院口头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4e3ab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5.png)
南京博物院口头作文篇一《南京博物院之旅的惊喜发现》南京博物院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这次终于有机会去好好逛逛了。
一走进博物院的大门,就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宝藏库。
各种各样的展馆琳琅满目。
首先我来到了历史馆,那里面有好多古老的文物。
我看到一件特别精美的青铜器,它静静地待在展柜里,却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魔力。
它的表面有着斑驳的锈迹,纹路看起来像是一些神秘的符号,就像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特殊密码。
我凑近展柜,周围好多人也都在看它,很显然大家都被这件文物吸引了。
我想象着古代使用它的场景,或许是在一个盛大的祭祀仪式上,只有身份尊贵的人才能靠近它。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很多陶俑。
有一个小陶俑,造型特别可爱。
那小陶俑的表情十分生动,眼睛圆溜溜的,感觉像是在好奇地看着周围。
我盯着它看了好久,感觉它像是穿越了千年在跟我对视。
这时候旁边有个小孩对他妈妈说“这个小泥人好好玩”,他妈妈笑着给他解释这可不是普通的小泥人,是很珍贵的文物呢。
这让我想到,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能够让人直观感受历史的宝贝。
在博物院里晃悠,很容易就迷路,毕竟它太大了。
某一瞬间我想找某个特定展品,结果在各个通道之间转来转去。
就像玩迷宫一样,但是这种“迷失”也很有趣。
每次穿过一个展馆,都像是打开了一个未知的小世界,不知道下一个看到的会是什么宝物。
这一趟南京博物院之行,真的充满了惊喜,那些文物就像一个个等待被发现的朋友,下次我还要来这里继续探索。
篇二《南京博物院,寻宝之地》去南京博物院可是一件超级期待的事情呢。
那天我起了个大早兴高采烈地就去了。
一到那里,人还真不少。
我冲进博物院之后,第一个奔向的就是艺术馆。
艺术馆里的那些书画作品就像一个个等待诉说故事的老朋友。
我看着一幅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水墨画,画的是一片山水。
那山水之间的墨色层次特别丰富,近处的山石用浓墨勾勒,看起来很有质感,好像伸手就能摸到那种粗糙的感觉;远处的山峦呢,淡淡的墨晕染开来,像是隐藏在云雾之中。
观后感500字-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500字6篇
![观后感500字-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500字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39b2a2852458fb760b56dc.png)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500字6篇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南京博物院占地13万余平方米,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500字,希望能帮到各位。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500字1星期五,我们四年级同学去参观了南京博物院。
走过长长的台阶,来到宽敞的大厅,我们便开始参观。
参观了几个陈列馆后,又来到了玉器陈列馆。
玉器陈列馆里摆设着各式各样的古代玉器。
有西汉的龙纹玉璧、清朝的灵芝如意等。
但最值得一提的是还是东汉时期的银镂玉衣和良渚文化时期的玉敛葬。
银镂玉衣长1.6米左右,由800多根银丝,穿过2600多块碧绿碧绿的方玉制成。
这些方玉有的向下凹,有的向下凸;有的是圆鼓鼓的,刚好形成一个人的形状。
在每块玉的四个顶角上都有一个小孔,这是用来让玉与玉连接在一起用的。
让我惊讶的是:“这玉衣每块玉上的孔和另一块上的孔是一样大的!这可不是件好办的事啊,要是孔大一些,玉就会断,要是孔小一些,那些银丝就穿不过去了,实在是不简单”。
玉敛葬是良渚文化时期一个酋长的墓。
在这个墓里有许多玉器。
有一些绿中带灰的梯形玉斧,那代表着墓主的权力。
里面还有许多白色的玉项链和翠绿的玉镯。
让我感到很奇怪的是;“在墓中有一个小物件,上面是一只正在飞翔的小鸟,中间是一个人脸,不在哭,不在笑,也不严肃,下面是一只头朝下的小松鼠,它的尾巴就是人脸和小鸟”。
我看了它之后,都不知道叫它什么好。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民俗美术陈列馆等陈列馆。
参观完后,我想:“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作为子孙后代,我们更应该把祖国建设得更好”。
参观南京博物院观后感500字2早在放寒假前,我就听说“ 南京博物院”从大年初二开始实行免费参观,所以我和爸爸、妈妈在大年初三、初四两天一头钻进了南京博物院,穿梭于各个展馆之间,大饱了眼福。
初三下午一点多,我们坐车来到了博物院,远远望去,门口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看来大家都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先睹为快。
南京博物院青铜鼎观后感
![南京博物院青铜鼎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647c07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0.png)
南京博物院青铜鼎观后感走进南京博物院,一眼就被那座青铜鼎深深吸引。
说实话,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青铜器的图片,这回可是真家伙,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那鼎,稳稳地立在那儿,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带着一股子历史的厚重感。
鼎身满是斑驳的青绿色,透着岁月的痕迹,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记录着往昔的故事。
走近细看,鼎上的纹饰繁复而精美,有龙有凤,有云有水,栩栩如生,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我站在那儿,心里不由得嘀咕:这鼎得有多重啊?得是多少工匠的心血才铸就了这么一件宝贝?想着想着,就感觉自己好像也被带进了那个遥远的时代,看到了工匠们挥汗如雨,一锤一凿地精心雕琢。
鼎的底部,三足鼎立,稳稳当当,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
就像是咱们平时说的,“三条腿的凳子最稳当”,这鼎也是,三足支撑着整个鼎身,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
看着这三足,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人们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再抬头看看鼎口,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想想看,古代的人们用它来祭祀天地,祈求风调雨顺,那得是多少的祭品才能填满啊?又或者是用来盛放美食,宴请宾客,那得是多么盛大的场面啊?我仿佛能听到那鼎口里传出的欢声笑语,感受到那热闹的气氛。
不过,最让我感慨的还是鼎身上那些铭文。
虽然我看不懂,但我知道,那一定是记录着什么重要的事情,或者是哪位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
这些文字,就像是历史的密码,等待着我们去解读,去发现那些被遗忘的故事。
看着这座青铜鼎,我不禁想起了咱们现在的生活。
咱们用的锅碗瓢盆,虽然材质不同,功能却是一样的。
可是,咱们现在用的这些东西,能流传千年吗?恐怕不能吧。
想想看,咱们现在的东西,更新换代多快啊,几年就过时了,就被淘汰了。
可是这青铜鼎呢,几千年了,依然那么威风凛凛,依然那么有分量。
这不禁让我思考,咱们现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是物质的丰富,还是精神的富足?是短暂的快乐,还是永恒的价值?也许,咱们真的应该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学习他们那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共5篇)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64b48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7c.png)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共5篇)第一篇: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星期天,我们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在馆内丰富的藏品让我们大开眼界的同时,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文物工作者在文化保护一线的辛勤工作。
此次参观最令我难忘的是玉器馆、陶艺馆、瓷器馆和云锦馆。
玉器馆展出了总共六百余件精美玉器,有玉饰,也有宫廷传世的奢华玉件。
“上古玉器,琮璧成套,斧钺驰骋;中古玉器,变化中求统一,推陈出新;近代玉器,发扬传统,与世界文化融合”可以说概括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玉文化。
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一百件陶器珍品,馆中的陶器既有平常百姓的生活用具,又有唐三彩这样的艺术品。
可以说中国古代陶艺既是一部社会生活史,又是一部艺术史。
瓷器馆展出了近六百件精选展品,青花瓷、五彩瓷、珐琅彩等展品品种丰富,琳琅满目,让人流连忘返。
云锦因美若云霞而得名,它和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并称为三大名锦。
云锦馆展出了一百多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且放有一台大型的云锦提花织机现场为大家演示云锦的制作过程。
而云锦制作是目前我国唯一不能被机器取代的织造工艺,两人相互配合操作一天仅能织出5-6厘米,所以有“寸锦寸金”的说法。
南京的云锦不仅仅是美若云霞,更是千百年民族文化遗产中的活化石。
当然,此次参观我们了解到的不仅是令人惊叹的古代文物,还有那些为文物保护传承作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在入口的宣传单上,我看到了南京博物院自行研制的文物保护设备:丝网一体机——为脆弱、残破的纸质文物进行加固;减压渗透加固仪——在真空室处理文物;整本图书脱酸设备等。
这些精密的仪器都是奋战在文物保护一线的科研人员智慧与心血的结晶。
在保护文物的实践中,江苏省创造性地打造了文物流动医院,由南京博物院对珍贵的文物实施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
文物流动医院在户外对大型石刻、建筑彩绘、大遗址等进行测绘并为保护规划设计,在小件文物方面,对陶瓷、青铜、木器纸张、纺织品等进行应急保护处理,还为多家博物馆进行了义务“巡诊”。
南京博物院历史馆观后感20字 (2)
![南京博物院历史馆观后感20字 (2)](https://img.taocdn.com/s3/m/9abd122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9.png)
南京博物院历史馆观后感20字南京博物院历史馆观后感南京博物院历史馆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我有幸前往参观观摩,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更加深了我对南京历史的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描述我的参观经历并分享我的观后感。
参观南京博物院历史馆,我深深感受到了南京这座历史名城的博大精深。
历史馆的陈列设计合理,体现了南京作为帝都、都城的骄傲和辉煌。
我一路穿越了南京历史的长河,仿佛亲眼目睹了每个历史时期的场景和风貌。
首先,我被历史馆的外观吸引,它庄重而又庄重,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
进入馆内,迎面而来的是精美的《史记》石碑,细腻地刻画了古代书法的韵味。
这个展示展示中国古代文化的标志物让我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进入展厅后,我看到了一个个精心打造的展区,分别展示了南京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文化瑰宝。
每个展区都有具体的主题,例如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北朝南朝时期等等。
每个时期都有详细的文字解说和真实的历史文物展示,通过这些展示物,我了解到了南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其中,我最深刻的体验是参观三国时期展区。
这个展区通过模型、壁画和历史文物展示了刘备、关羽、张飞等英雄人物在南京地区的战斗过程和一系列重要事件。
这使我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除了历史时期的展示,南京博物院历史馆还有专门展示南京保护遗址的区域。
这个区域介绍了南京博物院的保护工作以及考古发现。
通过这些展示,我了解到南京历史馆不仅仅是传承历史文化的场所,同时也是保护和研究历史遗迹的机构。
参观南京博物院历史馆是一次充满收获的旅程。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理解了南京作为一座历史名城的博大精深。
历史馆的陈列设计精美,真实地再现了南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文化瑰宝。
我对南京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深感南京作为珍贵的历史遗产应该倍加珍惜和传承。
在历史馆的文物展示区,我看到了一件破损的古代青铜器。
据解说员介绍,这是一件出土于南京地区的商代青铜器,具有较高的古代文化价值。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优秀范文五篇)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d60dd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f.png)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优秀范文五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京博物院观后感(优秀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南京博物院观后感(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南京博物院观后感南京博物院,中国最早创办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虽然我已经游览过多次,但对它依然心弛神往。
今年寒假,我又一次来到了南京博物院,再次探索它的奥妙。
南京博物院坐落在素有“金陵毓秀”之美誉的紫金山脚下,远远望去,飞檐凌空,气势磅礴。
“一院六馆”的格局分别是历史馆、特展馆、艺术馆、数字馆、非遗馆、民国馆。
我先跟随讲解员参观了历史馆,重点介绍了江苏从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至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过程,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江苏,熟悉了江苏,领略灿烂的江苏古代文明。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东汉的错银饰青铜牛灯,它设计精美,工艺精湛,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灯的下部是黄牛,背上背着筒状的灯和穹隆状的灯罩,上面接着一根圆管,把灯和牛头连接起来,烟灰从这里进入牛腹,牛腹里装满了水,烟灰即可溶于水中,减少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我边欣赏着这精致无比的牛灯,边连连赞叹古人可真聪慧啊,在汉朝就懂得环保,可敬可叹!和它一起出土的还有广陵玉玺,属于东汉的金质官印,也是现存世上唯一一枚汉代刘姓的诸侯王印。
它纹饰精美,印文风格和日本出土的汉委奴国王印非常的相似,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看着这些精美的文物,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古代的工匠们在技术条件和科技水平都大不如现代的情况下,是如何做出如此精湛的绝世之作呢?参观完历史馆,我又去了民国馆。
南京,作为民国的首都,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岁月。
馆内再现了民国时期老南京街道的繁华,有火车站、邮局、商铺、照相馆、戏院,置身其中,仿佛时光倒流,穿越到了民国时期。
我还在邮局给爸爸寄了一张明信片,盖上精美的纪念章,不知道爸爸收到来自“民国”的信件,会有何感想?南京博物院让我感受到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博大精深,它也给我上了一堂不平凡的历史课,让我受益匪,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继续傲游在历史的海洋中!第二篇:南京博物院观后感600字大全在我国,有四大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824380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8.png)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宝子们!我去了南京博物院,那可真是一场超酷的体验,感觉就像穿越了历史的时光隧道,而且是那种刺激又好玩的穿越。
一进博物院,我就被那宏伟的建筑给震住了。
这哪是博物院啊,简直就是一座历史的宫殿。
里面的空间大得不像话,我感觉自己像只小蚂蚁,在历史的巨树丛林里探险。
先说说历史馆吧。
一走进去,就像翻开了一本超级厚的史书,从远古时代开始讲起。
那些古老的化石和石器,虽然看起来破破旧旧的,但你仔细一看,就能想象到我们老祖宗当年拿着这些家伙在原始森林里打猎、生存的场景。
什么恐龙化石啦,那家伙,超级大,站在它面前,我就觉得自己特别渺小,心里想:“哎呀妈呀,这要是活的,我估计跑都跑不过它。
”还有那些原始人的复原模型,虽然模样有点粗糙,但看着他们围着火堆烤肉、做手工,就感觉人类从那时候开始就充满了智慧。
走着走着,就到了古代文明的展示区。
这里有各种各样精美的青铜器,那花纹,那造型,绝了!我就纳闷了,以前又没有什么高科技工具,他们是怎么把这些青铜器做得这么精致的呢?那些鼎啊、尊啊,感觉都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我看到一个青铜尊,上面刻满了奇怪的图案,感觉像是在讲述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说不定是神仙打架或者是祭祀的场景呢。
再看看那些陶瓷器,简直是艺术品中的艺术品。
从粗糙的陶器到细腻的瓷器,每一件都像是在诉说着不同朝代的故事。
我特别喜欢宋代的瓷器,那淡雅的色调,简洁的造型,就像古代的文艺青年一样,有一种低调的奢华。
站在这些瓷器面前,我都不敢大声呼吸,生怕把它们给震坏了。
而且我还在想,要是我能拿一个回家喝茶,那感觉得多棒啊,这只是想想而已,可不能真拿啊,这可是国宝呢。
博物院里还有好多书画作品。
说实话,我对书画不是很懂,但看着那些古代书法家和画家的大作,还是忍不住发出“哇塞”的感叹。
那些字,写得就像有灵魂一样,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和韵味。
还有那些画,山水花鸟栩栩如生,我都怀疑画家是不是有一双魔法眼睛,能把大自然的美景直接搬到纸上。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c53239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8.png)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去了趟南京博物院,就像经历了一场超酷的时空穿越之旅。
刚走进博物院,那股浓厚的历史气息就像一阵神秘的风,呼呼地吹过来,把我一下子卷进了历史的漩涡里。
我首先逛到了历史馆,哇塞,那些古老的文物就像一群不会说话的老爷爷老奶奶,静静地站在展柜里,但是又好像有好多故事要讲给我听呢。
看着那些粗糙又精致的石器,我就在想,老祖宗们可真不容易啊,拿着这些简陋的工具,就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像超级英雄一样慢慢建立起人类的文明。
再往前走,那些青铜器简直闪瞎我的眼。
那些花纹复杂得就像迷宫一样,我都怀疑古代的工匠是不是有着超级大脑,不然怎么能在这些大铜块上刻画出这么神奇的图案呢?有个大鼎,看起来特别有气势,我站在它前面,感觉自己就像个小蚂蚁,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厚重的历史”。
陶瓷馆也是超有趣的地方。
那些陶瓷就像一个个从古代走来的小仙女和小帅哥,穿着五彩斑斓或者清新淡雅的衣服。
有的陶瓷瓶肚子大大的,像个吃饱了的小胖墩,却又不失优雅;有的小碗精致得不得了,我都担心我呼吸重一点就能把它吹跑了。
而且不同朝代的陶瓷风格差别好大呀,唐朝的大气,宋朝的含蓄,元朝的豪迈,明朝的精致,清朝的华丽,感觉就像看一场跨越千年的时装秀。
还有民国馆,那就像是突然从古代穿越到了老上海的街头。
那老式的建筑、民国风的招牌,走在里面,我都感觉自己要变成一个穿着旗袍或者中山装的时髦青年了。
街头的小摊位、复古的汽车,就好像能听到黄包车夫在喊着“让一让”,卖报的小孩在吆喝着“号外,号外”。
在博物院里逛了一圈,我就像吃了一顿丰盛的历史大餐,撑得满满的,满脑子都是这些文物的样子和它们背后的故事。
这一趟南京博物院之旅,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人类的历史就像一条长长的大河,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条大河里的一滴水,虽然渺小,但也承载着传承文化的使命。
这博物院就像是一个历史的大仓库,把这些宝贝都好好地保存着,让我们这些后人能够有机会来看看老祖宗们的厉害之处,可真是太棒啦!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再去,说不定每次去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呢。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893a68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c.png)
南京博物院读后感《南京博物院读后感》去南京博物院参观就像打开了一本厚重而精彩的史书,每一页都充满了故事。
走进南京博物院,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感特别触动我。
首先看到的那些古老的文物,从远古的陶器到精美的青铜器,我感觉自己就像是穿越了时光隧道。
看着那些带有岁月痕迹的陶器,我就在想,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怎样的人用他们粗糙的双手一点点塑造出这些形状各异的陶器呢,这里面又饱含了他们怎样的生活祈求或者美好向往呢。
读到这里我感觉,每一件文物都是古人想法与生活的一个小小缩影。
在博物院的历史展馆里,展现各个朝代的变迁。
金陵作为历史上那么多朝代的重要城市,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站在那些详细介绍朝代更迭的展板前,心想这背后得是多少人的悲欢离合呀。
就像魏晋南北朝那一段混乱的时期,展板上简单的文字叙述背后,是无数家庭破碎,战火纷飞的画面。
这让我想起自己看过的一些古装剧,那些战争场面里百姓的哀号,而在博物院里我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那是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事情。
特别让人震撼的是南京博物院里的那些玉石制品,从温润的玉璧到精雕细刻的玉佩。
它们不仅仅是艺术品,更像是古人对品质的一种追求。
我觉得古人制作这些玉石的时候,心里肯定也怀着一种敬畏之情,他们把对美好、高尚的向往寄托在这些玉石之上。
我看到这些玉制品时,就想到了“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感觉一下子就和古人有了一种跨越千年的相通之处。
不过也有让我疑惑的地方,比如有些文物的用途,明明看上去像是很普通的摆件,却有着很复杂的象征意义。
像有的青铜器上面有很奇特的花纹,刚开始我实在不明白那些花纹到底代表着什么。
后来我明白了这需要更多的学习了解才能知晓,这也是历史文化的深奥之处,一个小小的花纹说不定就牵扯到当时的宗教信仰或者社会风俗等诸多方面。
南京博物院之行,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堂生动而丰富的历史课,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也让我对历史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未来我打算多深入地去了解一些和文物相关的知识,下次再去博物院的时候,希望可以从更多不同的角度去解读那些历史的遗留之物。
南京博物院的数字馆观后感
![南京博物院的数字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0540f1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c.png)
南京博物院的数字馆观后感朋友们!我刚从南京博物院的数字馆出来,那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超酷的时空穿越之旅,还是那种带着未来科技感的穿越。
一走进数字馆,就像掉进了一个充满魔法的数字漩涡。
那灯光啊,打得就像电影里神秘的外星基地一样,蓝的、紫的、绿的光在各种展品周围闪烁,瞬间就把那种神秘的氛围拉满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用数字技术呈现的古代文物。
原本在普通展厅里安安静静躺着的青铜器、陶瓷啥的,到了这儿就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我看到一个青铜器,在屏幕上它居然像变形金刚一样,360度旋转展示,还把那些复杂的纹路、雕刻给放大了细细地解读。
我就站在那儿,眼睛都看直了,心里想:“好家伙,这可比我以前看文物只能伸着脖子、歪着脑袋瞅要方便多了。
”还有那些关于历史场景的数字复原。
我站在一个大的屏幕前,看着古代南京城的繁华景象就这么在我眼前展开。
街上人来人往,有挑着担子的小贩,有骑着马的官员,还有穿着漂亮裙子的姑娘们。
那画面逼真得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偷偷吃了哆啦A 梦的任意门,直接回到古代去了。
我还试着伸手去触摸那些画面里的人,当然啦,摸到的只是冰冷的屏幕,但那种互动的感觉真的很有趣,就好像我也参与到了那个古代的生活当中。
数字馆里的互动游戏也特别有意思。
有一个是让你根据古代的建筑风格自己设计房子的。
我当时就像个小建筑师一样,在屏幕上这儿加个柱子,那儿开个窗户,虽然最后我设计出来的房子有点歪七扭八的,但玩得可开心了。
旁边还有小朋友在玩猜文物的游戏,看他们那兴奋的小脸蛋,就知道这个数字馆对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再说说那些关于历史文化知识的数字讲解。
它可不是那种枯燥的文字和语音,而是像讲故事一样。
比如说介绍一个朝代的文化,就会有一个卡通形象出来,用特别诙谐的语言给你讲述。
我听着听着就忍不住笑出声来,同时还把那些知识都记到了脑子里。
这可比在学校里死记硬背历史书有意思多了。
不过呢,在数字馆里逛的时候也有点小烦恼。
因为每个展示都太吸引人了,我总是想在一个地方多停留一会儿,可又怕错过了其他精彩的内容。
南京博物院作文
![南京博物院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8bcd91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7.png)
南京博物院作文南京博物院作文南京博物院作文1今天,我来到了南京博物院游玩,里面的宝贝数不胜数,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博物院里展出的东西各有各的风采。
紫砂展厅中,展览了许多出土的紫砂水壶,让我们目睹了古人高超的手工技艺。
云锦展厅中,我看到了大将军厚重的战袍,皇帝金黄的龙袍,还有纯黄金里抽出的金线。
玉器展厅中,我看见了许多玉做的首饰,还有西汉时期的玉璧,也有手工细腻的玉册。
瓷器展厅中,我了解了如何制造瓷器,也看见了许多瓷做的花瓶和许多瓷碗、瓷盆。
但是紫砂做的13件果实和银缕玉衣更吸引我的眼球。
紫砂做的13件果实十分惹人喜爱。
13件果实有:荸荠、核桃、荔枝、龙眼、南瓜子、西瓜子、葵花子、菱角、竹笋、茨菇、山楂、花生、板栗。
这些果实栩栩如生,我当初还以为是真的呢,便问奶奶:“奶奶,为什么把真的果实拿来展览呢?”“傻孩子,你看看清楚,这都是用紫砂泥做的!”奶奶说道。
我看了又看,总算看清楚了,可见这些果实的`工艺是多么巧妙呀!银缕玉衣也十分稀奇。
银缕玉衣是用长方形的玉片制作的,用一根根银线连接在一起。
银缕玉衣只有皇宫贵族才能穿,当他死后,他的家人把银缕玉衣给他穿上,在头顶打个洞,为的是好让他的灵魂出入,还在他的手里放了两只玉猪,让他在天堂也能过好日子。
今天,我看见了许多罕见的文物,了解了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心里真高兴。
南京博物院作文2暑假,我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它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占地13万余平方米。
走进大门,一幢气势宏伟的中式建筑就出现在眼前。
左右各有4根红柱,中间上方写着金黄的“南京博物院”五个大字。
这幢建筑十分对称,给人一种由内而外的严谨。
登上门前的台阶,就能感受到南博独特的古典气息。
我先去了历史馆,那里有各种各样的藏品,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至近代:编钟、江豚形陶罐、青铜金银立鸟几何纹壶、金缕玉衣……不计其数。
其中有十八件“镇馆之宝”,新石器时期的玉串饰,西汉的春秋金兽,清代的金观音菩萨立像等等,十分精美,还有不少是国宝级文物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南京博物院有感
今天我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在这个古色古香的地方我感受到了文化艺术与大自然的魅力。
穿过一片绿荫向前,来到了艺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傅抱石先生的画作,它们是那么栩栩如生,让我忍不住驻足观赏,再往里走是文渊广场,那清澈的流水似流逝的时光,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过去的事。
随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辽代风格的建筑,这便是历史馆。
初入历史馆内,远古印象,史前神韵,新时期时代的文化遗存,琳琅满目的展品,出现在我的眼前,距今8000-4000年的陶器,玉器,数量令人震撼,目不暇接……这里陈列着新石器苏州草鞋山,南京北阴阳营,常州圩墩,琢玉通灵,古文化的魅力尽在眼前。
来到博物馆深处,这里陈列着广为国内外游客所称赞文物:盱眙出土的战国金兽,它就像一块磁铁,让我的目光无法从它的身上转移。
它曲腰团身,伏在地上,张牙露齿,神态警觉,眼睛炯炯有神。
我闭上眼睛,在想象中见她两眼射出寒光,吼声震天,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不仅仅刻画出了它的模样,而且还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它的灵魂;徐州和扬州东汉诸侯王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广陵王玺”金印;“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砖刻壁画;南京祖堂山南唐二陵的陶舞俑等。
其中最令我们难忘的是出土于扬州市邗江区甘泉山的“广陵王玺”金印,它别具一格、造型独特,金印方形,印钮为龟形,印文为阴刻“广陵王玺”四字,布局疏密有致,行笔直中有曲,
使全印非常饱满,流畅和谐。
龟钮铸造比一般龟钮精工完美,背部雕以蜂窝状回字形图案,边缘及四足饰以圆珠纹,龟四足撑地,龟颈半伸半缩,形象可爱,实为汉印中的精品。
博物馆的地下一楼是非遗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传承人和相关资料都在那里呈现,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看着看着,我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在不知不觉中放慢了脚步,用心去细细地观赏每一件工艺品。
时光在飞快地流逝,但我却浑然不觉,当我参观过所有的古物后深吸一口气,不由自主地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在那一刻我的身心远离了城市的喧噪,感受了古文化的宁静和深邃,用一颗平静的心来享受那一切,真的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