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3.3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案苏教版选修4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最全版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教研室薛青峰教材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主编:王祖浩)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本单元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它们分别是第一部分:盐类的水解规律;第二部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第三部分:盐水水解的应用;本教学设计为第一部分内容。
设计思想:1.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纳入了化学教学的内容,科学探究作为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一方面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为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找到了可靠的载体,同时使得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了可操作的内容。
正因为如此,科学探究正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接受和运用。
然而,仔细分析频繁出现的科学探究,不难发现,一些科学探究的设计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对“猜想与假设”的处理,基于此,本设计力求通过《盐类水解》中对“猜想与假设”的处理,让学生感悟如何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和经验的进行“猜想和假设”,并学会对“猜想和假设”进行合理性剖析,进而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预见能力。
2.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出学生原来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
《盐类水解》一课的教学,一般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呈现现象,归纳共性。
而本设计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科学探究方式,通过从已有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与小组讨论,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
这种从已有知识中寻找问题,并进行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意义重大。
教学目标:1、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初步掌握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方法2、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合理猜想并能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3、体会假设和推理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方法:探究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重点:探究盐类水解的规律教学难点:解释盐溶液酸碱性的成因及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用品:CH3COONa溶液、Na2SO3溶液、NaCl溶液、K2SO4溶液、NH4Cl溶液、AlCl3溶液、蒸馏水、pH 试纸、表面皿、玻璃棒、剪刀、镊子、烧杯、滤纸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温故激疑引出课题问题1:你知道醋酸溶液为什么呈酸性吗?氨水为什么又呈碱性呢?【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原因的回忆;同时以醋酸和氨水为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弱酸、弱碱在溶液中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即弱酸溶液中弱酸分子、弱酸根离子和H+必定是同时存在,同样弱碱溶液中弱碱分子、弱碱阳离子和OH_也必定是同时存在,为后面的猜想做好铺垫。
配套K12高中化学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3.3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案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温度等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反应的影响、水解平衡移动的分析。
2.了解水解原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各类盐的水解规律分析、各类盐水解后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的分析,掌握判断盐类溶液酸碱性的规律和方法。
2.通过对盐类水解的微观分析,提高用微观规律分析宏观现象的能力。
3.通过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提高运用弱酸和弱碱的电离、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盐类水解的规律的总结,体会事物变化的那种丰富多彩的内在美。
2.通过盐类水解中丰富多样的实验现象、多姿多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影响盐类水解因素。
(3)教学难点盐类水解规律的应用。
(4)教学建议盐类的水解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盐类的水解是本章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是在学习盐类水解的本质及规律的基础上,研究盐类水解达到平衡后,如何改变温度、浓度等外界条件,克服盐类水解的不利影响,使盐类水解向有利的方向移动。
本节是盐类水解理论知识的迁移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重点是盐类水解的几点应用,关键是应用盐类水解平衡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盐类水解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培养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经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学习,学生对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高中学生学习踏实,天性活泼,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非常喜欢动手做实验。
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定会进一步提高。
运用“诱思探究”思想的教学规律:善诱则通,善思则得;诱思交融,众志成城。
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教学案新人教选修
3.3.2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学习目标】1、掌握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2、掌握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重点难点】重点: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难点: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学情分析】水解属于可逆反应,对于可逆反应平衡的移动和影响因素学生以有所掌握,能帮助学生较快掌握本节内容自主学习一、回顾旧知盐类水解的特征二、基础知识感知1、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1)盐的组成盐的组成是影响盐水解的内因。
由盐的组成决定盐的性质:盐水解得到的弱电解质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2)反应条件(影响盐类水解的外因,如温度、浓度、外加物质等。
)1>温度:盐的水解反应是_______反应,升温则_______盐的水解程度2>浓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大盐溶液的浓度,平衡向____________移动,但盐的水解程度__________3>加酸或碱:根据加入酸或碱的组成,结合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判断。
如加入强酸或强碱将消耗OH-或H+,则________水解;若加入盐水解生成的弱酸或弱碱,则________水解。
4>加盐:加入与盐的水解性质相反的盐,两种盐的水解将相互______;反之则相互抑制。
例1、实例(以 NH4Cl 的水解为例)三、探究问题2、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或 pH。
例2、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NaCl、KHSO4、Na3PO4、Na2HPO4、CH3COOH,p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如:Na2CO3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c(Na+)>c(CO2-3)>c(OH-)>c(HCO-3)>c(H+)。
(3)溶液进行蒸干并灼烧的问题。
通常,这类问题除考虑水解反应外,还应考虑水解生成的酸的挥发性、稳定性、还原性,碱的还原性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反应条件(是否隔绝空气)等。
《盐类水解(第一课时)》教案
《盐类水解(第一课时)》教案《盐类水解(第一课时)》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盐类水解(第一课时)》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盐类水解(第一课时)》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了解盐类水解的利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和依据客观事实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盐类的水解”是电解质理论的组成部分,它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
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强弱电解质和电离平衡之后,目的是使盐类水解过程和规律的探讨能在电离理论和强弱电解质概念的指导下进行, 运用学生已有知识,从中发掘出盐类水解新知识的“生长点”。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探讨盐类水解的规律;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
其中,盐类水解的概念是基础,旨在揭示盐类水解的实质,并为研究盐类水解规律提供依据。
盐类水解的规律是核心,它是盐类水解原理的具体化,并使盐类水解一般概念得以直接应用。
盐类水解的利用,则是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应用实例,加深对盐类水解及其规律的理解、巩固。
总之,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因此,本节教材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法建议本节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鲜明的盐类水解的实验事实,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深入探讨实验的微观本质,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对于盐的水解规律,要突出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要依据教材的典型实例,运用归纳法揭示两类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水解的规律;对于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教学中要强调书写的规范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加强训练。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案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案林烨娜【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并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过程与方法:培养的实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盐类水解的原理。
【学习难点】利用电离平衡理论来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教学过程】[知识介绍]1、常见盐的分类[情景创设]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那么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板书]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科学探究]1.测试下表所列溶液的酸碱性,并将实验结果填写在下表。
2.根据形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将下表中的盐按强酸强碱盐、强酸弱酸盐、强碱弱酸盐[学生演示实验][提示]用pH试纸测试溶液酸碱性的操作方法: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的中部,半分钟左右,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溶液的pH。
[讨论结果填入下表]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思考]:它们的溶液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呢?[引导]:溶液酸碱性取决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对大小咯。
[板书]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思考与交流]分析该种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溶液中都有哪些离子;(记得水及其电离哦)哪些粒子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中找出不同类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a.强酸弱碱盐呈酸性的原因[师生共同分析]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H 2O OH-+H++NH4Cl==NH4++Cl-NH3·H2ONH 4Cl+H2O NH3·H2O+HClNH 4++H2O NH3·H2O+H+c(H+)>c(OH-)呈酸性[师生小结]①上述溶液中NH4+与OH-的结合是微弱的,生成的NH3·H2O只是极少量,绝大部分的NH4+ 仍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学会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对对盐类水解实质的探究分析过程,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辨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采取活动探究与理论探究结合的形式,使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去,实现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学流程设计:1、课堂引入设计:问题引入:为什么家庭中用“碱”(碳酸钠)溶液来洗涤餐具?为什么铵态的使用会导致土壤的酸化板结?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设计意图:从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的具体例子着手,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达到以情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探究活动设计一:盐溶液都显中性吗?利用《化学反应原理》82页“活动探究”栏目,各合作学习小组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的醋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铵溶液、硫酸铝溶液和硝酸钾溶液的酸碱性,并做好实验记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原来盐溶液并不都是呈中性,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
“这是为什么呢?”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3、探究活动设计二:醋酸钠溶液为何显碱性?第一阶段:在醋酸钠溶液中存在平衡体系吗?溶液中有哪些离子?这些离子能反应吗?第二阶段: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构成了水的电离平衡的逆反应,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的反应会对水的电离平衡产生影响吗?产生了何种影响?(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还相等吗?)(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理论探究探究活动,可以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探究盐类水解原理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探究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是因为总体来看这个探究活动的思维量较大,虽然用到的相关知识是前面学习过的,但整合在一起来研究还是有难度的。
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节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教案第一册
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了解盐类水解在化学实验和科研中的应用。
3。
掌握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
一、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1.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因素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影响内因盐水解的程度大小主要由盐的本性所决定。
生成盐的弱酸酸性越弱,其盐中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生成盐的弱碱碱性越弱,其盐中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通常称为“越弱越水解”。
外界温度升高温度能够促进水解条件浓度盐溶液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外加酸碱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加碱会促进水解,加酸会抑制水解,反之亦然外加盐加入与盐的水解性质相反的盐会促进盐的水解2。
实验探究外界因素对FeCl3水解平衡Fe3++3H2O Fe(OH)3+3H+的影响.(1)改变温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①取一支试管加入1 mL FeCl3溶液,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逐渐变为红褐色(加深)。
②实验结论是温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2)改变溶液浓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①取一支试管加入1 mL FeCl3溶液,观察FeCl3溶液颜色为棕黄色;再加入少量的FeCl3(s),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颜色加深。
②实验结论是c(Fe3+)增大,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3)改变溶液酸碱性对水解平衡的影响①取一支试管加入1 mL FeCl3溶液,再加入2滴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颜色变浅.②取一支试管加入 1 mL FeCl3溶液,再加入少量的NaHCO3(s),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红褐色沉淀,放出气体.③实验结论是c(H+)增大,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减小c(H+),可促进水解。
(1)Na2CO3和NaHCO3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的pH是否相同?提示:Na2CO3和NaHCO3溶液均呈碱性;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中CO错误!和HCO错误!的水解能力不同,碱性不同,pH不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本节课是选择性课程模块一化学反应原理中主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的水解平衡的内容。
1.内容要求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2.学业要求(1)能用化学用语正确表示水解平衡,能通过实验证明水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2)能从水解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溶液的性质,如酸碱性二、教材分析在内容上,本节课是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第三节盐类水解的第一课时,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延伸和拓展,既强化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也巩固了化学平衡理论,起到了重要的承前作用。
在功能价值上,第一,教材以Na2CO3为何当作碱使用作为“真实问题情境”引入,为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真实的表现机会,同时又积极促进了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二,教材以探究的形式,引导通过实验测定盐溶液酸碱性,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素养;第三,教材还以分类法将盐类的种类与盐类的酸碱性结合起来,使孤立的知识变得系统化,让学生学会进行宏观辨识,此外,教材的思考与讨论环节,从微观角度让学生分析盐类呈现酸碱性的原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
第四,教材在分析酸碱性原因中给学生建立了水解分析模型,并用离子方程式进行符号表征,促进学生利用化学方式思考解决化学问题,建立“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素养。
人教版新旧教材中,盐类的水解的内容同属于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第一课时第一小节实验探究的编排与旧教材保持一致,但是删去了NaHCO3溶液并将Na2SO4换成了KNO3;第二小节中,存在的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处理NH4Cl水解原理时新教材增加了水解的化学方程式,而旧教材只有离子方程式,可见新教材在处理知识时的递进思维;第二,新教材在处理CH3COONa采用思考与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仿照NH4Cl说明,而旧教材则直接给出原理。
高中化学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教学案高二化学教学案
第二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课标要求]1.掌握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移动的外界因素以及水解程度的变化。
2.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盐类水解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影响盐类水解的“三因素”:(1)升高温度,促进盐类的水解。
(2)加水稀释,促进盐类的水解。
(3)加入H+,促进阴离子的水解;加入OH-,促进阳离子的水解。
2.盐溶液蒸干“两注意”:(1)易挥发性强酸的弱碱盐溶液蒸干得到氢氧化物,灼烧得到氧化物。
(2)难挥发性强酸的弱碱盐溶液蒸干仍得到原溶质。
3.盐溶液配制“一方法”:配制能水解的强酸弱碱盐(如FeCl3)溶液时,通常先将盐溶于相应的酸(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到相应浓度。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1)探究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与相应盐水解程度的关系①实例:已知HClO 、CH 3COOH 、HNO 2的电离常数分别为K 1、K 2、K 3,且K 1<K 2<K 3,对于HClOH ++ClO -,CH 3COOHCH 3COO -+H+、HNO 2H ++NO -2,电离程度逐渐增大,ClO -、CH 3COO -、NO -2结合H +的能力逐渐减弱,即ClO -、CH 3COO -、NO -2与水电离产生的H+反应生成弱酸的能力减弱,在浓度均为0.1 mol·L -1时,NaClO 、CH 3COONa 、NaNO 2 p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ClO>CH 3COONa>NaNO 2。
②一般情况:对于强碱弱酸盐MA ,A -+H 2OHA +OH -,HA的酸性越弱,K a 越小,HA 越难电离,则MA 越易水解。
(2)规律 2.外因 (1)温度①规律:升高温度,盐类水解程度增大; ②原因:盐类的水解反应ΔH >0。
(2)浓度规律:加水稀释,盐类水解程度增大。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示范教案(第1课时)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从容说课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盐类的组成,与盐类水解密切相关。
本节教学就是要利用电离平衡的理论来揭示盐类水解的实质,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水解平衡的概念。
教材包括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找规律。
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
第二部分是查原因。
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分析盐类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和OH-结合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明确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同时深化对过去所学“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认识。
为此,教科书设计了【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和【家庭小实验】等多种活动与探究的形式。
这部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对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水的离子积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由于盐类发生水解,使得我们的研究对象成为多个平衡并存的体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时还相互促进。
但是,由于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H+)和c(OH-)的相对大小,而c(H+)和c(OH-)的相对大小又由Kw来制约,因此水的电离平衡就必然地成为分析问题的关键。
这也正好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素材。
第三部分是谈变化。
讨论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同时介绍盐类水解反应的应用。
注重理论分析与实验探究相结合,强调了以下几点:(1)从变化的过程和限度来看,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
(2)从能量的变化来看,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3)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程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有:①所形成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②盐溶液浓度的大小;③温度的高低;④溶液酸碱度的改变(如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抑制盐类水解)等。
本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因电离常数在本章属于选学内容,因此教科书中没有对弱酸弱碱盐溶液的酸碱性进行讨论。
这一点在教学中是否引入需视学生实际而定。
对于具体的弱酸弱碱盐溶液,其酸碱性可由成盐的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常数大小来判断。
例如,25 ℃时,HF的电离常数为7.2×10-4,HCO3的第一步电离常数为4.3×10-7,NH3·H2O的电离常数为1.77×10-5。
_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三节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明课程标准扣核心素养1.了解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探究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2.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
3.掌握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盐的类型与其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认识水解的规律。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上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建立盐类水解的理论模型,并应用于分析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盐类水解的类型与规律实验探究:常温下,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下表所列盐溶液的酸碱性。
盐NaCl Na2CO3NH4Cl KNO3CH3COONa (NH4)2SO4溶液的pHpH=7 pH>7 pH<7 pH=7 pH>7 pH<7 溶液的酸碱性中性碱性酸性中性碱 _性酸性盐的类型强酸强碱盐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强酸强碱盐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实验结论:盐的类型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盐溶液的酸碱性中性酸性碱性理论分析:(1)NH4Cl溶液微粒变化NH+和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H2O,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4平衡时酸碱性使溶液中c(H+)>c(OH-),溶液呈酸性+H2O NH3·H2O+H+水解方程式NH+4(2)CH3COONa溶液微粒变化CH3COO-和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CH3CO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平衡时酸碱使溶液中c(H+)<c(OH-),溶液呈碱性性水解方程式CH3COO-+H2O CH3COOH+OH-(3)NaCl溶液:H2O H++OH-,NaCl===Cl-+Na+。
理论解释:溶液中不生成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未受影响,溶液中c(H+)=c(OH-),溶液呈中性。
[问题探讨]已知常温下有下列溶液:①Na2S溶液,②AlCl3溶液,③Na2CO3溶液,④NaNO3溶液。
1.溶液①中哪种离子发生了水解反应,溶液呈什么性?溶液④能否发生水解反应?提示:溶液①中S 2-发生了水解反应,Na 2S 溶液呈碱性;溶液④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一、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盐类的水解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它们分别是第一部分:盐类的水解规律;第二部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第三部分:盐类水解的应用。
本教学设计为第一部分内容。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基础上的综合应用。
盐类的水解实质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先由实验来学习,再由实验数据归纳出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最后从理论上探究盐类水解的规律。
这样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形成一种思维的升华。
设计思想:1.教是为了不教。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出学生原来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的活动。
因此本课的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科学探究方式,通过从已有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猜想与假设,通过教师引导,结合小组实验与讨论,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和规律。
2.发挥想象力,运用分类学的角度类比联系来学习盐类的水解。
本设计力求通过盐类水解中对“猜想、假设、探究与验证”的处理,让学生感悟如何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和经验来进行“猜想、假设、探究、验证”,并学会对“猜想和假设”进行合理性剖析,学会用实验去验证,进而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预见能力与探究能力。
二、教案知识技能目标:学生初步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并能够运用盐类水解知识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通过盐类水解概念的引出、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并由此加深对特殊的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理解,由此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从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入手,不断设疑,学生实验,然后进行理论分析,由表及里,找出现象的真正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温度等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反应的影响、水解平衡移动的分析。
2.了解水解原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各类盐的水解规律分析、各类盐水解后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的分析,掌握判断盐类溶液酸碱性的规律和方法。
2.通过对盐类水解的微观分析,提高用微观规律分析宏观现象的能力。
3.通过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提高运用弱酸和弱碱的电离、水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盐类水解的规律的总结,体会事物变化的那种丰富多彩的内在美。
2.通过盐类水解中丰富多样的实验现象、多姿多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影响盐类水解因素。
(3)教学难点盐类水解规律的应用。
(4)教学建议盐类的水解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盐类的水解是本章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是在学习盐类水解的本质及规律的基础上,研究盐类水解达到平衡后,如何改变温度、浓度等外界条件,克服盐类水解的不利影响,使盐类水解向有利的方向移动。
本节是盐类水解理论知识的迁移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重点是盐类水解的几点应用,关键是应用盐类水解平衡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盐类水解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培养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运用“诱思探究”思想的教学规律:善诱则通,善思则得;诱思交融,众志成城。
盐类水解的应用是盐类水解知识的迁移运用。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以问题为主线,以思维为主攻,以实验探究为手段,课前分好探究小组,每四人为一组,把本节课用到的实验仪器及药品按组准备好,课堂上综合调动学生动手做、动脑思、动笔写、动口议、动耳听、动眼看、动情读,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实验,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让学生动起来,在轻松、愉快、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自主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一、(课件投影)创设情境,回忆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有哪些?2、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哪些?3、写出下列物质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出溶液的酸碱性。
CH3COONa、Na2CO3、AlCl3(设计意图:以复习的形式提出问题,唤起学生对以往知识的回忆,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奠定理论基础。
)(简要实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踊跃发言,并派代表上讲台把第3题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二、运用理论,归纳应用(一)(课件投影)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1、NaHCO32、KCl3、Cu(NO3)24、KClO5、NaF(设计意图:通过简单实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实现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螺旋式上升。
)(简要实录:学生热烈讨论,相互表达,运用盐类水解规律顺利得出结论。
)导入二【引言】我们已经知道盐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其原因是由于盐类的水解。
本节课的内容是复习水解实质、规律及相关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有关盐类水解的概念及其规律。
【投影演示】(1)少量CH3COONa固体投入盛有无水乙醇的培养皿,滴加几滴酚酞,然后再加入少量水。
(2)少量镁粉投入盛有NH4Cl水溶液的培养皿。
【提问】请结合两个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其本质原因,并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记录现象:(1)开始酚酞不变色,加水后变红色;(2)有气泡产生。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现象得出:实验(1)CH3COO-与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CH3COOH,而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溶液显碱性。
因此盐类水解,水也是必要的反应物之一。
CH3COO-+H2O CH3COOH+OH-实验(2)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镁与水解产生的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
NH4+ + H2ONH3·H2O + H+Mg+2H+ = Mg2+ + H2↑由于水解平衡的正向移动,产生的气体中除氢气可能也有氨气。
【教师】归纳小结:【板书】一、盐类水解的实质教学过程:【复习】师生共同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分析醋酸钾溶液呈_______性,原因_______________;氯化铝溶液呈_______性,原因_______________;碱性,醋酸根离子水解呈碱性,酸性,铝离子水解呈酸性(2)下列盐溶于水,水中的OH-浓度增大的是:A. B. C. D.【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有哪些?【讲解】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碱性就越强,越高。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强,越低。
【设疑】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讲解】(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设疑】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讲解】根据盐的组成及水解规律分析。
“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讲解】“越弱越水解”例题:分析溶液与溶液的碱性强弱?∵的酸性比酸性强。
∴水解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溶液碱性强于溶液碱性。
【设疑】如何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讲解】电解质水溶液K存在着离子和分子,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大小关系。
(1)大小比较: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
如:在溶液中,;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
如:在溶液中,;③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要考虑电离、水解等因素。
(2)定量关系(恒等式关系)①应用“电荷守恒”分析: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
如溶液中,阳离子有和,阴离子有,,,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有:②应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份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如:晶体中,在溶液中:【例题】在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B.C.D.【讲解】溶液中存在二个守恒关系a.电荷守恒,即 (1)b.物料守恒,即晶体中: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种:,及∴ (2)将(2)-(1)得综上分析,关系正确的有A.C.D。
答案:[B]随堂练习1.在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B.C.D.2.为了除去酸性溶液中的,可在加热搅拌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A. B. C. D.3.下列各物质中,指定微粒的物质的量为1:1的是()A.中的和 B.的纯水中和C.中电子和中子 D.明矾溶液中与4.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A. B. C. D.总结、扩展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影响原理。
2.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1)配制某些盐溶液,如配制澄清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
如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3.扩展泡沫灭火剂包括溶液(约1mol/L),溶液(约1mol/L)及起泡剂。
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溶液和溶液的体积比约是________。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代替溶液,在使用时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________;若用固体代替溶液,在使用时也喷不出泡沫,这是因为________。
泡沫灭火器内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铝溶液,铁筒里盛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把硫酸铝溶液盛在铁筒里的原因是________。
Al3+ + 3HCO3- =Al(OH)3↓ + 3CO3↑,1:3,碳酸钠与硫酸铝反应的速率比碳酸氢钠与硫酸铝反应的速率慢,硫酸铝溶液呈酸性,会腐蚀铁筒板书设计:1.水解的一般规律(1)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可作为盐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碱越弱,对应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对应弱碱阳离子浓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浓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强不水解。
2.外界条件对盐水解的影响(1)温度(实验1)(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2)3.盐类水解利用(1)应用水解知识,配制某些盐溶液。
如配制澄清溶液。
方法:加酸(),抑制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如溶液中混有杂质。
方法:加热,促使水解,使生成除去。
4.典型例题5.扩展教案点评:本教案在巩固、提高第一课时盐类水解规律的同时,又扩展了盐类水解的规律的应用范围,在本课时增加了有关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问题。
此类问题在很多高考试题中都出现过。
在本教案的最后,又介绍了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体现了生活离不开化学的这一特点。
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