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标解读

合集下载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分析在历史教学中,东晋南朝时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时期,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主题,对该教材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

起首,在教材中,对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介绍。

江南地区位于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同时,长江水系的发达也为江南地区的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这些地理环境的优势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经济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教材中,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历程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

在东晋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社会秩序混乱,加之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优越,使得许多北方逃难者纷纷南渡至江南地区。

这些移民的到来,带动了江南地区的人口增长,增进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的发展。

同时,东晋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管理和投资,推动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

此外,在教材中,还详细介绍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

在经济结构方面,农业生产是江南地区的主要产业,种植水稻、茶叶等农作物,发展了渔业、畜牧业等副业。

此外,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如造纸、织布等行业蓬勃发展。

在社会生活方面,江南地区的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繁荣,南朝的文人雅士纷纷涌现,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大力发展。

最后,在教材中,还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总结。

江南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的开发,不仅带动了当时的经济繁荣,也为后来的南朝文化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江南地区的开发经验也为后来的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迪。

综上所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材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面貌。

通过进修这一教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汲取经验教训,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迪。

希望这一教材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钻研,为历史教学和钻研提供重要参考。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例评析PPT课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例评析PPT课件

理造哪 小 归成些 组 纳的有迅活 ,影利速动 并响于回: 阐是江忆 述消南刚 理极经才 由的济学 。?开到
将发的 它,知 们哪识 梳些,
三、运用多种材料,提升学生能力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nòu)。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火耕水耨:用火烧去地面草木后放水漫灌,把草 烂在地里作为肥料的原始耕种方式。
——节选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载 《考古学报》,1972(1)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东晋的兴亡
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 南朝的政治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开发的原因
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的兴亡 江南地区开发的政治条件:
南朝的政治 局势相对稳定 (北方战乱)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开发的原因
北方人的南迁,自然条件优 越等
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背景和条件
表现
评价
东晋的兴亡 南朝的政治 北方人的南迁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 手工业 商业(城市,海 外贸易)
有利于国家的重 新统一 在经济重心南移 过程中的地位
难点 重点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 参与学习
导入
踏上漫漫迁徙之路的有哪些阶层?
经过八王之乱的洗礼,日渐凋零的司马皇 族在南迁后又将何去何从呢?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版)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版)

18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基础知识梳理一、东晋的兴亡1、建立: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灭亡: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史称刘宋,刘裕就是宋武帝,东晋灭亡。

3、特点:①“王与马,共天下”(王导、王敦兄弟);②开发江南4、东晋北伐:曾恢复黄河以南部分地区,后由于东晋朝廷偏安东南,北伐失败。

主要人物:祖逖,成语典故:闻鸡起舞,中流击楫二、南朝的政治时间:420-589年都城:建康(江苏南京)(南京是六朝古都,六朝是指:孙吴、东晋、宋、齐、梁、陈)政权:宋、齐、梁、陈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前期: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统治期间,南朝国力强盛后期:梁武帝统治后期,发生侯景之乱,建康失守,南朝衰落。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③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基础测试一、单选题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起到促进作用B. 江南人民开始重视农业生产C. .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技术D. 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2.史书所载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现象以及“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经济景象出现在()A. 西晋B. 东晋C. 南朝D. 北魏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②种植水稻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稻麦间种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4.某同学在预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

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A. B.C. D.5.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是()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国家统一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精品教案3(活动探究型)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精品教案3(活动探究型)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精品教案3(活动探究型)一、课程标准: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教学目标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

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情况。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上述文字都在怀念“江南”,尤其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生动描绘了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末句“能不忆江南”充分流露出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你知道“江南”是指哪里吗?白居易词中描述的“江南”是在什么时候开发的?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来探讨这些问题吧。

(板书课题)(二)互研探究互动活动——东晋的兴亡1.东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东晋为何不能恢复中原?淝水之战后,东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局面?(1)317年,司马睿,建康;(2)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乏后援;(3)“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互动活动二南朝的政治自主阅读课本P90~91内容,完成第2题。

2.东晋灭亡后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是怎样频繁更替的?继宋朝之后,中国南方与北方实力对比中为何处于劣势?(1)东晋——宋、齐、梁、陈(统称南朝)(2)①皇帝势力萎缩,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强大;②皇帝对官员的放纵,导致政治日益败坏;③大规模叛乱,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互动活动三江南地区的开发自主阅读课本P91~92内容,完成第3题。

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1)表现: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②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④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和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历程。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江南地区的开发历史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历史背景。

同时,学生需要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对于这些内容,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历史。

2.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辅助资料。

3.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江南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江南地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稿教案

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稿教案

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稿教案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稿教案一说教材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将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共包括“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三个子目的内容,是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重要内容。

二、说学情过渡语: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知识层次,理解能力都不强。

但是他们对历史充满兴趣,对历史知识有无限的探索欲望。

因此需要教师加以耐心的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三、说教学目标过渡语: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能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通过探究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阅读、讨论等方式,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史,能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四、说教学重难点过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五、说教学方法过渡: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本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图示法、史料分析法和讨论法等。

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过渡语:接下来,我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稿教案

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稿教案

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稿教案1.1 背景介绍1.1.1 指出东晋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得到了迅速的开发和繁荣。

1.1.2 强调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于深入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作用。

1.1.3 提出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2.1.1 介绍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资源等特点,说明这些自然环境特点对于江南地区的开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1.2 分析江南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如水稻种植、茶叶种植等,以及这些农业资源对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1.3 讲解江南地区的水利条件,如太湖、长江等水系的利用,以及水利工程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2 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2.2.1 讲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包括农业开发、手工业发展、商业繁荣等方面。

2.2.2 分析江南地区开发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现象,如北方士族的南迁,以及这些人口迁移对于江南地区开发的推动作用。

2.2.3 讲解江南地区开发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如南朝政权的建立、江南地区的政策扶持等。

2.3 江南地区开发的意义2.3.1 分析江南地区开发对于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如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社会繁荣等。

2.3.2 讲述江南地区开发对于我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如文化中心南移、南北文化交流的促进等。

2.3.3 强调江南地区开发对于我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如为后来的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内容3.1 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3.1.1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资源等特点。

3.1.2 江南地区的农业资源,如水稻种植、茶叶种植等。

3.1.3 江南地区的水利条件,如太湖、长江等水系的利用。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教材从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口迁移、农业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变迁,以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史料、分析讨论等方式,来深入了解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和进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口迁移、农业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史料、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口迁移、农业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等情况。

2.针对重难点,我将采用图片展示、史料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教学法、讨论交流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史料、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江南地区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思考江南地区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分别从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口迁移、农业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3.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观察史料图片,分析讨论江南地区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江南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5.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江南地区的开发情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标解读
1. 内容标准
内容要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认知提示:初步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解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权分立最长的时期。

从总体看,连绵战乱
给社会生产造成了巨大破坏。

相比北方的动乱,南方相对安定,随着北方人口、先进生产
工具与技术的移入,江南地区得到大力开发。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过程与方法:
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