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某些字的读音
古诗题词牌中几个易读错字的读音

古诗题词牌中几个易读错字的读音词牌也称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词牌中不少字有多种读音,现就部分词牌给以正音。
1、踏莎行,原意指春天在郊野踏青,相传是北宋寇准创制。
寇准和友人郊外踏青时,想起唐代韩翃诗句“踏莎行草过春溪”,即兴作一首新词,定名为《踏莎行》。
“莎”有两种读音:①shā,用于专名,如莎鸡;②suō,莎草,草名。
“踏莎行”中的“莎”是草名,据意应读suō。
2、清平乐,原是祈求海内清平的乐曲,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乐”有五种读音:①yuè,有“音乐”、“乐器”、“乐经”、“乐工”、“姓”等意;②lè,有“喜悦”、“喜爱”、“乐意”、“安乐”、“泛指声色”,“姓”等意;③yào,“喜好”之意;④luò,如乐托;⑤liáo,通“疗”。
“清平乐”中的“乐”是乐调名,据意应读yuè。
3、生查子,原指海客乘槎造访天庭之事。
“生查”即“星槎”,“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
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日贯月查,亦谓挂星查”(王嘉《拾遗记》)。
“查”有两种读音:①chá,有“木筏”、“同‘槎’,树茬”、“考察”等意;②zhā,有“抓”、“山楂”、“放纵不拘礼度的人”等意。
“生查子”中的“查”意思是木筏,据意应读“chá”。
4、卜算子,原指卖卜算命。
相传是借用唐代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卜有四种读音:①bǔ,有“占卜”、“卜官”、“推测”、“选择”、“验证”、“赐予”、“姓”等意;②bo,专用于“萝卜”;③pū,象声词;④pú,通“仆”。
“卜算子”中的“卜”意思是占卜,据意应读“bǔ”。
5、将进酒,意思是请喝酒。
“将”有三种读音:①jiāng,有“取拿”、“用”、“扶进”、“扶持”、“行进”、“跟从”、“携带”等意;②jiàng,有“领兵”、“将领”等意;③qiāng,意思是“请”。
古诗中通假字的正确读音

古诗中通假字的正确读音前几天,听到一个朋友读王维的《鹿柴》,把“柴”读成了【chái】,把“返景”的“景”字读成了【jǐng】。
其实,这里的“柴”读【zhài】,通“寨”、“砦”,是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返景”同“返影”,是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在此处读【yǐng】。
我纠正了朋友,朋友却说,我读了十几年了。
隐娘说,我小学老师就是这么教我的。
后来,隐娘翻开《唐诗三百首》,朋友才信服。
在诗词中,有许多,我们从小读到大的诗词,字词音却读错了,今天,隐娘就来盘点那些,我们从小背到大的易读错的字吧!《鹿柴【zhài】》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yǐ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柴【zhài】,通“寨”、“砦”,是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景”,同“影”,在此处读【yǐng】,是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于易水送人》唐·骆宾王此地别燕【yān】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mò】,今日水犹寒。
燕【yān】,指古时诸侯国燕。
没【mò】,即“殁”,死。
《清平调词三首·其一》唐·李白云想衣裳【cháng】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裳【cháng】,本义是指(夫君、君长穿着的)裙。
引申义是指男女穿着的下衣。
通常指代“衣服”。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jì】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骑【jì】:一人一马的合称。
《客至》唐·杜甫舍【shè】南舍【shè】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舍【shè】,指房屋、住宅。
《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王濬【jùn】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古诗词常见误读音

例句
读音
通假字
(读通字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通现读xiàn
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通现读xiàn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见通现读xiàn
焜黄华叶衰
华”通“花读huā
返景入深林
景通影读yǐng
据义判断
《鹿柴》
zhài:木栅栏
乡音无改鬓毛衰.
cuī:疏落
花重锦官城
zhòng:沉甸甸
欲作家书意万重
gēng
其他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是文白异读的关系,bō是文读,bāo是白读。
古诗词属于文读的范围。
远上寒山石径斜
xié:约定俗成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yě:约定俗成
尉迟杯
yù:姓氏
不教胡马度阴山
jiāo:平仄
小荷才露尖尖角lù
古/朗月行
两三点雨/山前
题/西林壁
chóng:层
《四时田园杂兴》
xìng:兴致
为有暗香来
wèi:因为
应怜屐齿印苍苔
yīng:应该
京口瓜洲一水间
jiàn:间隔
《卜算子·咏梅》
bǔ\zǐ占卜、男子
《清平乐·村居》
yuè:音乐
《踏莎行》
suō:莎草
上衣下裳
cháng:下衣
生查子
chá:木筏
将进酒
qiāng:请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古诗中的字,这样读才对

古诗中的字,这样读才对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诗词中很多字的古代读音,跟现在所读的声音已经不完全一样了。
中国的古诗在声音上是有格律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如果用现在的普通话发音来读,有些格律便不对了。
古诗词中的字音,你都读对了吗?饮酒二十首·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里有几个字要注意:“车马”,要念“jū马”。
chē是俗音,“自行车”“电车”“汽车”的“车”念chē。
古人没有“车”(chē)的读音,古人的“车”字只有两个读音:一个是jū,押鱼韵;另一个是chā,在诗里押麻韵。
“飞鸟相与还”的“还”,好像读huán,其实念xuán。
中国字有时候不止一个读音,不同的读音有不同的意思。
还,念huán 时是“还家”的意思,念xuán时是在空中飞翔的样子,所以这里应该念xuán。
“欲辩已忘言”的“忘”,这里不念第四声wàng,而是平声的读音,当做动词,念wáng。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是一首汉乐府诗,乐府诗是民间流传的诗歌,而《敕勒歌》是中国北方民族流传的民间诗歌,它的体裁是长短句,而不是很整齐的五个字一句。
敕勒是一条水的名字。
“阴山下”的“下”,在这里不念xià,念上声,xiǎ,是诗韵里的马韵。
“笼盖四野”的“野”,不念yě,念yǎ,也是上声马韵。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念xiàn。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村边合”的“合”字、“还来就菊花”的“菊”字也是入声字。
“青山郭外斜” 的“斜” 念xiá,押麻韵。
回乡偶书·其一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辨别读音)诗词中容易读错的多音字

2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 槛有两种读音:【jiàn】,【kǎn】。槛【jiàn】是指栏杆的意思,槛【kǎn】是指 门槛。 两首诗里的槛都是指栏杆,所以这里的“槛”读【jiàn】。
醅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白居易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 杜甫 醅读【pēi】,意为没滤过的酒。不读第二声哟! 潋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 潋滟,读音【liàn yàn】,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波光闪动的样子。 鳜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5
6
——李商隐 菡萏【hàn dàn】,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哂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杜甫 哂,读【shěn】,有微笑和讥笑的意思,在这里的意思是讥笑。
潺湲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王维 潺湲【chán yuán】,意思是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窅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 窅【yǎo】。窅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 思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舴艋读【zé měng】,指形似蚱蜢的小船。在古诗词中经常用舴艋舟形容小船。 葳蕤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张九龄 葳蕤读【wēi ruí】,指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拚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晏几道 “拚”这个字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个拼字。 其实,“拚”有三种读音:【pīn】【pàn】【fān】。读【pīn】时,通“拼”。读【fān】 时,通“翻”。 在这首诗里,读【pàn】,意为舍弃、不顾惜的意思。 菡萏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3
4
“袅”【niǎo】,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簟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朱彝尊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 簟【diàn】,音电,是竹席。玉簟:光滑如玉的竹席。 縠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宋祁 縠【hú】,意思是有皱纹的纱。
小学古诗词易读错的字

小学古诗词易读错的字1、扁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唐李商隐《安定城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唐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里的“扁”字应念“piān”,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一先韵,是“小”的意思。
不能念成“biǎn”。
2、令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唐李商隐《筹笔驿》)这里的“令”字应念“lí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八庚韵,是“使”的意思。
不能念成“lìng”。
3、胜胜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
(南朝陈徐陵《侍宴》)玉山朝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
(唐杨炎《赠元载歌妓》)抱琴花月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
(唐赵嘏《听琴》)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
(宋苏轼《梨》)这里的“胜”字应念“shē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十蒸韵。
“胜”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
现在汉语中只有“shèng”的读音。
4、凭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唐杜牧《初冬夜饮》)楼上有愁春不成,小桃风雪凭阑干。
(唐唐彦谦《春早落英》)这里的“凭”应念“bìn”,在平水韵中属去声二十五径韵。
“凭”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
现在汉语中只有“píng”的读音。
5、契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这里的“契”字念“qiè”,是“久别”的意思,不能念成“qì”。
6、阿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唐李商隐《茂陵》)这里的的“阿”字念“wù”,不能念成“ā”或“ē”。
7、并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唐刘皂《旅次朔方》一说贾岛作)这里的“并”字念“bīng”,不能念成“bìng”。
8、跳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生字拼音组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生字拼音组词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生字拼音组词融的拼音组词:[róng]融化、融洽、通融燕的拼音组词:[yàn]燕子、燕窝、燕山鸳的拼音组词:[[yuān]鸳侣、鸳行、鸳匹鸯的拼音组词:[yāng]鸳鸯、梁鸯、鸯浆惠的拼音组词:[huì]恩惠、惠顾、天惠崇的拼音组词:[chóng]崇高、崇拜、崇敬芦的拼音组词:[lú[]芦席、葫芦、芦子芽的拼音组词:[yá]发芽、麦芽、春芽短的拼音组词:[duǎn]短处、短缺、短暂梅的拼音组词:[méi]梅花、黄梅、白梅溪的拼音组词:[xī]溪水、溪边、溪河泛的拼音组词:[fàn]广泛、泛水、泛指减的拼音组词:[[jiǎn]减少、减弱、减退2、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及反思整理老师们在上课之前都要准备好自己的教学计划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教案,写好教案对于上课的节奏把握有很大的益处,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设计两篇,感兴趣的快和我一起看看吧。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一暖风送香,桃红柳绿,群鸭戏水,黄鹂鸣唱。
当诗人的笔触与春夏时节相遇,便勾勒出一幅幅有声有色、清新明丽的图画。
《绝句》为我们描绘了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迷人景色;《惠崇春江晚景》让我们感受到了明媚的春光,暖暖的春意;《三衢道中》带领我们畅游了山清水秀的三衢,让人心旷神怡。
一、三首古诗学法简单导读学习时,可以借助解释、插图理解有难度的字词,再找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将主要景物串联起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边读边想象这些景物组成了怎样的画面,再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头脑中的画面。
学习《绝句》时,抓住"迟日、花草、燕子、鸳鸯'等词语,感受春天的美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学习《惠崇春江晚景》时,抓住"竹、桃花、鸭、蒌蒿、芦芽'等字词,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江南初春的景象,感悟诗人热爱生活、热爱春天的情感。
古诗中易错的读音

古诗中易错的读音
1.解(jiě)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一上)
解落:吹落,散落。
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yīn)照水爱晴柔。
(一下)树阴:树木枝叶在日光下形成的阴影,也称“树荫”。
3.遥知不是雪,为(wèi)有暗香来。
(二上)
为:因为。
4.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yìng)人。
(二上)应:回应,应答,理睬。
5.天似穹庐,笼盖四野(yě)。
(二上)
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见(xiàn)牛羊。
6.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
(三上)
斜:古读(xiá),倾斜,偏。
7.知有儿童挑(tiǎo)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三上)挑:用细长的物件拨弄,逗引。
图片
8.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三下)
谙:熟悉。
9.返景(yǐ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四上)
返景,同“返影”,指夕阳返照的光。
10.梅雪争春未肯降(xiáng),骚人搁笔费评章。
(四上)
降:服输。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最易读错的字(全)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最易读错的字(全)1、扁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唐/李商隐《安定城楼》这里的“扁”字应念“piān”,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一先韵,是“小”的意思。
不能念成“biǎn”。
2、令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唐/李商隐《筹笔驿》这里的“令”字应念“lí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八庚韵,是“使”的意思。
不能念成“lìng”。
3、胜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
——南朝/陈徐陵《侍宴》这里的“胜”字应念“shē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十蒸韵。
“胜”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
现在汉语中只有“shèng”的读音。
4、凭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唐/杜牧《初冬夜饮》这里的“凭”应念“bìn”,在平水韵中属去声二十五径韵。
“凭”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
现在汉语中只有“píng”的读音。
5、契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这里的“契”字念“qiè”,是“久别”的意思,不能念成“qì”。
6、并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唐/刘皂《旅次朔方》一说贾岛作这里的“并”字念“bīng”,不能念成“bìng”。
并州,古州名。
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
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并州为九州之一。
7、跳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里的“跳”字念“tiáo”,不念“tiào”。
8、潦蝉声不断草堂静,潦水已归村路通。
——南宋/陆游《龟堂》这里的“潦”字念“lǎo”,是“大雨水,雨后积水”的意思。
不能念成“liáo”。
9、从香云双飐玉蝉轻,侍从君王苑里行。
——唐/和凝《宫词百首》这里的“从”字念“zhòng”,不能念成“cóng”。
古诗词里的这些常见字,你不一定读得对!不信来试试!

古诗词里的这些常见字,你不一定读得对!不信来试试!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终日读诗,音律可知?中国的古诗在声音上是有格律的,如果用现在的普通话发音来读,有些格律便不对了。
不按照古人的声律读,就破坏了整首诗的美感。
一定要按照诗歌的格律来背诵、吟唱,才能够真正理解诗歌的情意,伴随的声音,以及那一份感动。
来测测看,古诗词中的这些字音,你都读对了吗?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车马”,要念“jū马”。
古人没有“车”(chē)的读音古人的“车”字只有两个读音:一个是jū,押鱼韵;另一个是chā,在诗里押麻韵。
“飞鸟相与还”的“还”,念xuán。
中国字有时候不止一个读音,不同的读音有不同的意思。
还,念huán时是“还家”的意思,念xuán时是在空中飞翔的样子,所以这里应该念xuán。
“欲辩已忘言”的“忘”,念wáng这里不念第四声wàng,而是平声的读音,当做动词,念wáng。
2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阴山下”的“下”,在这里不念xià,念上声,xiǎ,是诗韵里的马韵。
“笼盖四野”的“野”,不念yě,念yǎ,也是上声马韵。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念xiàn。
是不是感觉语文白学了?是不是感觉要回学校重新再学?!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念cuī。
4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的“车”,念jū。
“大漠孤烟直”的“直”是入声字。
“萧关逢候骑”的“骑”,做动词时念qí,如“骑(qí)马”;这里是名词,指一个骑马的人,“候骑”就是在前面防卫、打听消息骑马的人,所以念jì。
笠翁对韵一些字的读音

一些字的读音shēnshāngliǎngyàodǒu参商两曜斗西东。
shuò朔雪冷鱼渔翁。
云àidài叆叇,日tóngméng曈曚yì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下xiǎng饷对高chōng舂chī螭带玉玲珑金hàndàn菡萏晚食继朝yōng饔宝烛对银釭gāng。
朱漆槛,碧纱窗。
月chuáng幢幢揽辔对飞舡xiāng舜妃遗憾积湡yú江。
鹦鹉对鸬lúcí鹚泼墨对传zhī卮菹zū对hǎi醢,赋对诗璠fán簪对珠lǚ履萤炤zhào对蚕丝。
轻裾jū对长袖,瑞草对灵芝野葛gé对山zhī栀。
专诸剑,博浪zhuī椎占zhān鸿渐,采凤飞宽宏豁达高皇量,叱咤喑yīnwū哑霸王威。
连吴拒魏,píxiūtún貔貅屯处卧龙归。
欹qī对正,密对疏。
囊橐对苞苴bāojū。
当熊冯婕妤yú。
宝鸭对金凫fúchān觇合璧,颂联珠。
菜蔬对茶chuǎn荈,苣jū藤对菖蒲。
王póu裒青柏墓前枯。
出塞中郎,dī羝有乳时归汉室;剥pū扑枣对蒸梨甪lú里先生,策杖垂绅扶少主;於陵仲子,辟纑lú织测蠡对燃然犀。
蝃dìdòng蝀对虹蜺ní。
李广不封空射虎,魏明得立为存麑ní。
枝叶对根荄gāi。
斗鸡对挥zhǔ麈,凤髻对鸾钗。
杞对梓,桧guì对楷。
水pō泊对山yá崖北面hóng黉宫宜拾jiè芥,游阆làng苑,醉蓬莱云移zhīquè鳷鹊观,日晒凤凰台鹊喜对蛩qióng哀。
金花报,玉镜台。
倒斝jiǎ对衔xi án杯。
岩巅横老树,石dèng磴覆苍苔。
王乔云外舄xì鸟,郭泰雨中巾。
古诗中经常读错的字

古诗中经常读错的字
哎呀呀,古诗里的那些字啊,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你知道不,好
多字咱们平时读的音,在古诗里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就比如说“远
上寒山石径斜”里的“斜”,咱平时读“xié”,可在古诗里得读“xiá”呢!这
就好比,你平时叫一个人“小李”,可到了特定场合,就得叫人家“李哥”一样。
再说说“将进酒”的“将”,读“qiāng”而不是“jiāng”。
这多神奇呀,一
个字的读音完全变了个样。
你想想看,要是你读错了,那感觉不就像
唱歌跑调了一样嘛!
还有“乡音无改鬓毛衰”里的“衰”,读“cuī”呢!这就好像你一直以为
是个甜苹果,咬一口才发现是酸的,那种意外感,真的是让人印象深刻。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们一起念古诗,我就把“斜”字读错了,结
果被他们好一顿笑话。
他们说:“哎呀,你这水平不行啊,连这个字都
能读错!”我当时那个囧啊,脸都红了。
不过后来我就长记性了,再也
不会读错这些字啦。
你说,古诗里为啥要有这些容易读错的字呢?难道是古人故意给我
们设的小陷阱,考验我们够不够细心?还是说这是他们独特的表达方
式呢?这就像一场智力游戏,我们得认真去研究,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我觉得吧,这些经常读错的字,其实也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它们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古诗,去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所以啊,我们可不能小瞧了这些字,得好好去学习,去掌握它们的正确读音。
不然,我们读古诗的时候,就像走在一条歪歪扭扭的小路上,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呢!你说是不是呀?。
古诗词中最容易读错的那些字

古诗词中最容易读错的那些字收藏人:流长2014-09-26 | 阅:2829 转:497 | 来源| 分享腾讯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搜狐微博推荐给朋友举报诗词有其格律,尤其是近体诗和词,更是规矩绵密,不可随意破格。
然而不少字在古代就不止一个读音,一些字音到今天甚至还发生了平仄变化,譬如拥抱的拥字,古音仄声,然而在今天的普通话里只有一个读音yōng,是平声,平仄完全反过来了。
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是在阅读诗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以下为诗词中容易读错的字。
这个整理不算全面,但尽量选用知名的诗句,尽量涵括诗词中的高频字。
当然了,在日常的诗词阅读中,如果想要迅速而精准地确定字音,最好的方法还是掌握诗词格律以及练习诗词写作,如此就可以掌握每个字的平仄,通晓了平仄后,判断字音就如同灶上骚除了。
古诗的情境(资料图图源网络)间: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间字有两个读音,这在今天还保留,一音jiān,一音jiàn,此处读jiān。
人教版语文教材把“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字注音为jiàn,认为是间隔的意思。
这是不懂诗的体现。
第一,王安石这首诗是律绝,且首句入韵,间、山、还三个字都在上平十五删韵,如果读jiàn,那么第一句就是三仄尾,留意古人诗集可发现,三仄尾的情况多出现在五言近体诗里,如王湾的“潮平两岸阔”,七言近体诗极少三仄尾,苏轼的“三过门间老病死”是很罕见的例子。
第二,无论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都绝对不能平仄通押,如果读jiàn,那就是仄声,它与平声的山、还,不免平仄通押的嫌疑。
王安石究极声律,不会忽略这一声病。
第三,“一水间”是成词,非王安石独创,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外还有杜甫的五律:“追饯同舟日,伤春一水间。
飘零为客久,衰老羡君还。
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
天涯故人少,更益鬓毛斑。
”这里的间字是平声,与山、还、斑押韵,只能是平声,读jiān。
古诗中某些字的读音供参考学习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古诗中某写字的读音《幸运52》的节目中有一道题,主持人问参赛选手李白的《将进酒》的“将”字怎样念,结果选手读成了“jiāng”,其实《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将”字应念“qiāng”,是“请、请求”的意思。
不光是这个“将”字,在古诗中还有很多字也是很容易念错的。
1、扁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唐李商隐《安定城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唐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里的“扁”字应念“piān”,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一先韵,是“小”的意思。
不能念成“biǎn”。
2、令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唐李商隐《筹笔驿》)这里的“令”字应念“lí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八庚韵,是“使”的意思。
不能念成“lìng”。
3、胜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南朝陈徐陵《侍宴》)玉山朝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
(唐杨炎《赠元载歌妓》)抱琴花月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
(唐赵嘏《听琴》)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
(宋苏轼《梨》)这里的“胜”字应念“shē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十蒸韵。
“胜”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
现在汉语中只有“shèng”的读音。
4、凭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唐杜牧《初冬夜饮》)楼上有愁春不成,小桃风雪凭阑干。
(唐唐彦谦《春早落英》)这里的“凭”应念“bìn”,在平水韵中属去声二十五径韵。
“凭”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
现在汉语中只有“píng”的读音。
5、契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这里的“契”字念“qiè”,是“久别”的意思,不能念成“qì”。
古诗中某些字的读音

古诗中某写字的读音《幸运52》的节目中有一道题,主持人问参赛选手李白的《将进酒》的“将”字怎样念,结果选手读成了“jiāng”,其实《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将”字应念“qiāng”,是“请、请求”的意思。
不光是这个“将”字,在古诗中还有很多字也是很容易念错的。
1、扁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唐李商隐《安定城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唐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里的“扁”字应念“piān”,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一先韵,是“小”的意思。
不能念成“biǎn”。
2、令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唐李商隐《筹笔驿》)这里的“令”字应念“lí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八庚韵,是“使”的意思。
不能念成“lìng”。
3、胜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南朝陈徐陵《侍宴》)玉山朝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
(唐杨炎《赠元载歌妓》)抱琴花月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
(唐赵嘏《听琴》)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
(宋苏轼《梨》)这里的“胜”字应念“shē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十蒸韵。
“胜”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
现在汉语中只有“shèng”的读音。
4、凭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唐杜牧《初冬夜饮》)楼上有愁春不成,小桃风雪凭阑干。
(唐唐彦谦《春早落英》)这里的“凭”应念“bìn”,在平水韵中属去声二十五径韵。
“凭”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
现在汉语中只有“píng”的读音。
5、契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这里的“契”字念“qiè”,是“久别”的意思,不能念成“qì”。
6、并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唐刘皂《旅次朔方》一说贾岛作)元夕闻歌百感并,凄清不似旧时声。
天涯谁共伤羁泊,出得京城了此身。
古诗文中容易读错的字

古诗文中容易读错的字1、扁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唐李商隐《安定城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唐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里的“扁”字应念“piān”,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一先韵,是“小”的意思。
不能念成“biǎn”。
2、令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唐李商隐《筹笔驿》)这里的“令”字应念“lí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八庚韵,是“使”的意思。
不能念成“lìng”。
3、胜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南朝陈徐陵《侍宴》)玉山朝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
(唐杨炎《赠元载歌妓》)抱琴花月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
(唐赵嘏《听琴》)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
(宋苏轼《梨》)这里的“胜”字应念“shē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十蒸韵。
“胜”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
现在汉语中只有“shâng”的读音。
4、凭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唐杜牧《初冬夜饮》)楼上有愁春不成,小桃风雪凭阑干。
(唐唐彦谦《春早落英》)这里的“凭”应念“bìn”,在平水韵中属去声二十五径韵。
“凭”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
现在汉语中只有“píng”的读音。
5、契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这里的“契”字念“qiâ”,是“久别”的意思,不能念成“qì”。
6、阿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唐李商隐《茂陵》)这里的的“阿”字不能念成“ā”或“ē”。
《康熙字典》引《韵汇小补》下云:“音‘屋’。
《古诗》:‘家中有阿谁。
’《木兰诗》:‘阿耶无大儿。
’又:‘阿妹闻姊来。
’《世说新语》:‘一门则有阿大中郎。
’”又引《字汇补》云:“阿葛切,音遏。
《释典》有‘阿难’。
”“屋”是一个入声字。
在普通话中,变成了平声,不是去声,故应标作wî或â。
小学古诗词最易读错的45个字,你家孩子念对了吗

小学古诗词最易读错的45个字,你家孩子念对了吗?2020-11-25《幸运52》一期节目,主持人问参赛选手李白的《将进酒》的“将”字怎样念,结果选手读成了“jiāng”,其实《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将”字应念“qiāng”,是“请、请求”的意思。
不光是这个“将”字,在古诗中还有很多字也是很容易念错的。
✍ 1. 扁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唐·李商隐《安定城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唐·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里的“扁”字应念“piān”,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一先韵,是“小”的意思。
不能念成“biǎn”。
✍ 2. 令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唐·李商隐《筹笔驿》)这里的“令”字应念“lí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八庚韵,是“使”的意思。
不能念成“lìng”。
✍ 3. 胜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南朝·陈徐陵《侍宴》)玉山朝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
(唐·杨炎《赠元载歌妓》)抱琴花月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
(唐·赵嘏《听琴》)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
(宋·苏轼《梨》)这里的“胜”字应念“shē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十蒸韵。
“胜”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
现代汉语中只有“shèng”的读音。
✍ 4. 凭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唐·杜牧《初冬夜饮》)楼上有愁春不成,小桃风雪凭阑干。
(唐·唐彦谦《春早落英》)这里的“凭”应念“bìn”,在平水韵中属去声二十五径韵。
“凭”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
现在汉语中只有“píng”的读音。
✍ 5. 契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这里的“契”字念“qiè”,是“久别”的意思,不能念成“q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中某写字的读音
《幸运52》的节目中有一道题,主持人问参赛选手李白的《将进酒》的“将”字怎样念,结果选手读成了“jiāng”,其实《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将”字应念“qiāng”,是“请、请求”的意思。
不光是这个“将”字,在古诗中还有很多字也是很容易念错的。
1、扁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唐李商隐《安定城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唐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里的“扁”字应念“piān”,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一先韵,是“小”的意思。
不能念成“biǎn”。
2、令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唐李商隐《筹笔驿》)
这里的“令”字应念“lí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八庚韵,是“使”的意思。
不能念成“lìng”。
3、胜
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南朝陈徐陵《侍宴》)玉山朝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
(唐杨炎《赠元载歌妓》)
抱琴花月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
(唐赵嘏《听琴》)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
(宋苏轼《梨》)
这里的“胜”字应念“shē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十蒸韵。
“胜”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
现在汉语中只有
“shâng”的读音。
4、凭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唐杜牧《初冬夜饮》)楼上有愁春不成,小桃风雪凭阑干。
(唐唐彦谦《春早落英》)
这里的“凭”应念“bìn”,在平水韵中属去声二十五径韵。
“凭”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
现在汉语中只有“píng”的读音。
5、契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这里的“契”字念“qiâ”,是“久别”的意思,不能念成“qì”。
6、并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唐刘皂《旅次朔方》一说贾岛作)
元夕闻歌百感并,凄清不似旧时声。
天涯谁共伤羁泊,出得京城了此身。
(国学大师陈寅恪)
这里的“并”字念“bīng”,不能念成“bìng”。
7、跳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
(唐杜牧《寄浙东韩八评事》)
这里的“跳”字念“tiáo”,不能念成“tiào”。
9、潦
蝉声不断草堂静,潦水已归村路通。
(南宋陆游《龟堂》)
这里的“潦”字念“lǎo”,是“大雨水,雨后积水”的意思。
不能念成“liáo”。
10、从
香云双飐玉蝉轻,侍从君王苑里行。
(唐和凝《宫词百首》)
这里的“从”字念“zhîng”,不能念成“cïng”。
11、泥
愁肠泥酒人千里,泪眼倚楼天四垂。
(唐韩偓《有忆》)失却少年无觅处,泥他湖水欲何为。
(唐白居易《湖中自照》)
这里的“泥”字念“nì”,不能念成“ní”。
12、思
身坐众香国,蒲团诗思新。
(唐殷尧藩《过友人幽居》)
料得昔人意,平生诗思残。
(唐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这里的“思”字念“sì”,不能念成“sī”或“si ”。
忆昨相逢论久要,顾君哂我轻常调。
(唐高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
(唐刘禹锡《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
这里的“要”字念“yāo”,不能念成“yào”。
14、醒
表示醒了酒、清醒的意思念平声。
如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俱浊我独清”,醒清同为平声,故可叶韵。
张羽诗:晓风残月酒醒迟。
这个地方的醒字只能念平声,否则就出律了。
15、播
播念去声,而不像今天念平声。
如陈政诗:“清风久播驰”,播字位是仄声才合律。
16、数
表示动词的数,音“首”,上声,如清方坦庵《思归》“老妻书至劝归家,为数乡园乐事赊”。
表示屡次之意,音硕,入声。
如《唐书·韩愈传》:“既高才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喻。
”
17、那
一音挪,阳平声,如刹那:梅兰芳《霸王别姬》唱词:“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那”音挪,故与“我”字同辙,古人均念刹挪,因是梵语音译,今天注音刹那,是错误的。
又如那堪:柳永“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一音耐,通奈,如纳兰词:“无那尘缘容易绝”。
18、治
动词治作平声,音持,如治国平天下。
又如李商隐《韩碑》:“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19、浪
连绵叠字浪浪,读阳平声。
如苏轼《咏史诗》: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
本人诗:宜携好枕涕浪浪。
又在淋浪一词中也读阳平。
沧浪亦读平声。
故《沧浪诗话》不能读成沧làng诗话。
20、漫
连绵叠字漫漫,读阳平声。
如“故园东望路漫漫”。
21、吹
名词作去声。
如玉吹、凉吹、歌吹。
如“歌吹是扬州”。
如念平声,便不合律。
当作、只当,读去声。
如萧公权先生咏杨花词:人间不当花看。
23、看
一般读作平声。
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看音刊,如果是去声,就不押韵了。
24、它
音拖。
第三人称代词。
如王国维诗:“高岸为谷谷为阿,将由人事匪有它。
”阿音ē,是山阿之意,与它叶韵。
25、教
只读平声。
26、反
平反,读平声,翻案纠正。
如陆游《书戒》诗:“有过尚当贳,况可使烦冤。
出仕推此心,所乐在平反。
”冤、反同是平声,故可叶韵。
27、迟
等待之意,去声。
如严维《九日登高》诗:迟客高斋瞰浙江。
我在高斋中等待客人,闲得无聊,所以下瞰浙江。
28、烧
名词读去声。
如野烧、春烧、烧痕。
严维《荆溪馆》诗“野烧明山郭,寒更出县楼。
”烧字位只能是仄声才合律。
29、尚
尚书之尚,阳平声。
音裳。
30、疏
名词,奏疏,读去声,如老杜:匡衡抗疏功名薄。
31、拚
动词,舍弃,音潘。
如“愿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
如按今音,就不押韵了。
31、准
名字音拙,入声。
如老杜诗:高帝子孙尽龙准。
32、使
名词,使者,念去声。
33、比
皋比之比,应读平声。
岑安卿诗“晓日皋比暖,薰风绛帐凉”。
比字位只能是平声。
谜,诗中念去声。
张籍诗:“古镜铭文浅,神方谜语多”,黄滔诗:“古器岩耕得,神方客谜留”,这两联诗中,谜字位按格律都得是仄声。
35、思
思在古诗文中,只要是名字或状词,都念去声,如情思、意思、弦弦掩抑声声思、春女思。
读诗词,一定要懂诗词的格律,否则,很多字念错了都不知道。
而对于熟悉诗词格律的人来说,读到古人的诗,发现某一个字的位置本来该用平声的,结果作者用了一个你以为是仄声的字,这就会促进你去思考,去翻检,从而获得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