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选士制度史 《中国教育史》311教育学考研思维导图
中外教育发展史思维导图
设置战区教育部指导委员会 第一个以法制形式集中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改革的构想
壬子·癸丑学制
从横向看,学制分为三个系统(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
教育制度改革
纵向看年龄,横向看类别
壬戌学制
北洋政府时期
复古主义教育
袁世凯,尊孔读经 教育宗旨: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
陈独秀,李大钊
兴办太学重视选举,选贤举能察举制是科举制的萌芽学校教育
汉代
鸿都门学(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
经学教育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 (官学改革)
九品中正制 《颜氏家训》
背景:士族集团内部分配政治权利 局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颜之推,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经典家教名著
隋唐时期
庶-富-教(个体作用) 性相近,习相远(社会作用) 先天决定论-局限
对象-有教无类
目的-学而优则仕(平民,科举制)
孔子
内容-文、行、忠、信
科目:六艺 教材: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经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成套教材
因材施教(谈话法,观察法)
先秦时期
教育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
苏格拉底-产婆术 (西方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意大利
弗吉里奥
通才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 (世俗,人)
维多里诺
创办了快乐之家贵族宫廷学校
继承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对人性回归的重视, 注重关心世俗人的政治生活和信仰自由。宗教,道德,政治性。
北欧
伊拉斯谟,主张人文主义与宗教结合 《愚人颂》《关于正确的教育方法》《论儿童的文雅教育》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社会,国家,民族化
教育学的思维导图_整理版
>矚的”辽卜蜜典阻丽+”1狀需,"®*tar¥.+H s' M 沱门亠規艸胡怪叫・耳It» g> ^.- J* M3*餾严椀BI 怎肛H4肖学*当牝枕育学教育学,教育评价护朋上任工件. 瘁课外活动 ©-—工教育F1的:(S?衮学校教育制度微观教育实践中观教育蔡统卜“教师与学生 •詁ffBim ,rs.TJ-'t& fj 怦乩卜3 T 山点吟€•三轨也.;Wni•辭Mf◎載什窃也养门丨界宦丸子中国匹-■B^a舫• 1■丽4汁:一虺II K" N料闿.讨学祐崛.听靶1 1心朝「比学frawtat両:只荻nfti-Wi ■氐花bit 帝■世 •近世阿坤IHWWL •件加t[全尺代20啊担£莎了花TpiLft[••敬育常]«L *冲 A1\*a- y-r 置:_,■砒nat 蜀艸*Uft也出纯点tt革孚曲卜{•相对独立性jdt1 I'T tit *•;:吃dr.丈化学罠*化—L l.-MIE “才”丿二人丹強木同论护政治汁济制度锻址我[称豪甘权[决朮粧菽肖*权楷(盘龍Hfrn的北%决盅胆拗此聘贰丘内落用界人扌i站尿卜瞪直啊论我育与社佥捉魚M计圮’菽A内详和『負再牢产知说力山牛产劳询力r 「- -- T~ZrTZT7Z7身右境醍啊嚴直I也極论•炭展胡囚.外抵论盂子找洛忻德虞翌L 博叙」;单子华牛.猊倶可能牛用畔帯愎理点;锻皆诀出世逵拽洛克外凶tft溟现点,环境总訂耳墟教育与人的发展上辱作用融出社会现范injfit#jftfi5 丨亠.”」o.-;-T. lt T'^77 肚扌力龍E!卩时*延时卅值…-…….ntfr 1 4毎响人绘展的阂羸、爭因鷲幅互傑用论顺序性.阶段fl:不丫預卄 :吒补卄牛刖遂养仕0财笈血严燧基1>岌區规弹生理活动右用话动托螢塞岀涌曲'一主规能动件妲T:川.」“阻邑也±星竺虽宅处■“眄「2卄杓亍fl4t 承耳-^HNLtirMg 一qfh 片•nrri ■崛鼻址甲IM[遇见-J!鬥昱W«1lftWH A 卯半制,r. t' i J 9-if i . -PILI述儿敦FJAffifi* If ; I < T -V>证":印*mnn. 0 g 曹葦邛 巾耳亡丘即岸#草1昔,矍幣开却盛曲Ht.Jfh ・•,轉宁刚氏 片学1・3+UStft 塔黛工电 • 峑绝 出电覺业电.事卫昼1S 尊匕1.胡卜口嘴观乱司电:■常卓 酹界口卩科d 划・山乂竹矗巧”* mi扎書电-孙.江一豐叫貫右■羸召■.^LlllJ^ 产贰 、用帕r#-^rJaK悄H 鬥就学T ■昱艺审舌事*忙8 •空1■•件卜用Bl A: •:总 「事聲■■•巨趨*鼻壬鬧醫咗工口人I 二朴"咖.孕朱片槪幅•"踏 灯W.■找的陥品ttwas ntn-* g HP 、.r 心一!<■'*" ! 9*«RpewwiH'R-;■之 ;”・」4■ ?*幅口前匕耳曲■「*!抄纱丄 営匹豐章&*:''''「:4 -皿八 K I 't I ft哎业杰,冋勺;忖用认靳横生“沁曲 班4戕、社令議祐MUC思塑苗理諌弓菲它常杯我学诩叶活列‘」戌外沽动労动歩先尿活动:班.Lffrti:捡黑 峥 畤陶冶]左忆吏JS 仃柱评姓分> r …:違计方沈鼻删隕宙論「…•「;・h - 1址瞎^^a-4 juty*»f鞍商评诽虽梅•结称和护■ 「4 Htl'.直柚钗址怪 磺用n曙曲]耳出鞅證靳准』-[亡业课山背兰卜叮Kiir L* X 叭q 卄卜•删 腐宁•《! h+rtlf*更良鱼18 ft Ail侶 7皿严草冊議一笈黒箜谢*咬祎屮瞄戒品e 学示世卑山町唔晞化' 卡雕担底真性刼L ¥■ r ,■■:■- :- ; r>.■■- ■: mm* :R rfi :i 『idE<Hii ・H ........ ................* -[二1D3L_辿迪一冲竹r > PA*rfl>WkiT;~~」j 迫亟举空阶* f 力眸Fib t ■黑i 内畝郎會.. w 障前氓能nx• 311TlhffJ^-L-l+,i5盂I MW神<x s«L 竝怜it 用总UN 孰:呢耽唯.蛀世*.::J 卜 ■fl 越誓川厠承将曲.I lh W ■ tawfa 需・:匸*|wr'也砂离 弋・列88A n-7 P i'jf^•壮■■1>兽 r A.tr?rtM i. .•伸•*i 检字陀創栢方応「••叩卄iSilfT?■乩:心:■笫・W"WH呢怡片审WWfiM> F ( 7 i.n "•髯坏卄谭丹阳牛靱怖址們担丹即1■•玄样、煤画总jetn 订軒“.却出JtBU 民占学覺鱼wuyxg.碍严JH3U轟IN 戰于诃m* WTib'剳駅r-jisn岡«庇世> K-7JI ■* 的ff VI14 H ,乂 C 型宁^Etra ■ff 輦”问认蚩冲 tft-1 J :.品.U 卯皿吶直!醉帛爵I 事:用豪畢就吐章袈如屈勺紀*jy=I 单・加训斗程启堀證■馆會 W V 叫勺了早I 邛佗柱1臥合幌出恂戦乎即.料昭卯直:阳忖■戦.軒甕山珏幷證沈dRjtjt豐竺竺雪..“和連竝4■是刃Pt&■! T I-'U t k斗.Iff H P抽吧》{iHB! BMM竝与用用IM«4HffjivTAr*l'4lft^ u•,cipr^nWAWwTnZSF空空士HZ旳柑ftrtff H-l;»fFi ft«e\ . -rn 注林M欣疝珂曲社迪j:尽tjan*.丹H #f.T!Cl rf•盘■诃I■■卡#计•?・JH灌用整忖JWwsfi.也千山忤fttt+帕料t W ± H胡tt ft tfK K蹩电月餐比的可耻[扁fW1T lfi"Jt»Mirj M■■MbH南.IM单mr站岬-■b・lMt・,育聊FBt旺严€ *■心r-/r;“代•■! : •匸丿E1 IF LFl ..Fi I.p心叮上・JTI It-i> Ji^-- n純內第耳.n?.诧活hem凸t!門*鼻K眾殳tl 辜商K h m Ft# ft H亞wr^Kft tfl_皿玄甘Hfct节雷■嬰■内聃h<t*<*xti■毎J, T“」弋跖帝。
《311教育学考研考试攻略(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学原理》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中国教育史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国古 代教育
第二部分 中国近 代教育
第三部分 中国现 代教育
外国教育史
前言
第一部分 外国古 代教育
第二部分 外国近 代教育
第三部分 外国现 代教育
教育学原理
01
前言
02
第一章 教育学和 教育
03
第二章 教育与社 会的发展
04
第三章 教育与人 的发展
06
第五章 教育制度
第九章 社会规范 学习与品德发展
教育研究方法
01
前言
02
第一章 教育研究 概述
04
第三章 教育文献 检索
06
第五章 教育调查 研究
05
第四章 教育观察 研究
第七章 教育研 究资料的整理与
分析
第六章 教育实 验研究
第八章 教育行 动研究、教育叙
事研究
谢谢观看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311教育学考研考试攻 略(中国教育史、外国教
育史、教育学原理》
思维导图PPT模板
01 中国教育史
目录
02 外国教育史
03 教育学原理
04 教育心理学
05 教育研究方法
【编辑推荐】 丹丹老师311教育学精讲高分笔记,速学速记 思维导图+背诵攻略 +知识点详解+真题链接+助记口诀+课后自测 【内容简介】 本书严格依据大纲编写,在分析历年考试情况的基础上,以专业的眼光、务实的思想、帮助考生应试通关的 目标,对考试内容优化整理,突出实用性和高效性。 ★以大纲为依据,融合教材和命题观点 ★根据学科特点,通过知识框架快速构建各学科知识体系 ★对重点难点内容深入解读,主次分明 ★注重对重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攻略+助记 ★结合真题和实例分析讲解,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
311教育学《外国教育史》笔记
第三部分外国教育史学习要求:1.外教史部分以近代和现代史为重心;2.外教史包括思想、制度和实践三块内容,主要以思想和制度为重心;3.注意国别之间的差异。
中国教育史逻辑框架图:外国教育史第一章外国古代教育第二章外国近代教育第三章外国现代教育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了解即可)巴比伦教育古代埃及教育古代印度教育二、古希腊教育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智者、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古罗马教育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四、西欧中世纪教育基督教教育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中世纪大学城市学校五、拜占庭与阿拉伯教育拜占廷教育阿拉伯教育(一)斯巴达和雅典教育(古风时代的教育)1.斯巴达教育斯巴达教育城邦性质公元前8世纪建立的军事专制城邦教育制度由国家统一管理教育目的培养勇敢忠诚的战士教育内容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如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投标枪)、秘密服役教育阶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实行严格的新生儿体格检查,合格的才允许抚育,不合格的弃于荒野。
第二个阶段,受国家严格监督的家庭教育。
第三个阶段,公共教育(7-28岁和18-20岁两个阶段。
)教育方法集体教育、体罚、实践练习教育对象女子接受与男子同样的教育内容教育特点1.教育具有阶段性2.教育完全被国家控制,并视为国家的事业3.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对文化知识不重视4.重视子女教育缺陷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不重视个人的智慧和个性2.雅典教育雅典教育城邦性质公元前7世纪形成的民主共和制城邦教育制度由国家与社会共同管理教育目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内容五项竞技、音乐(包括阅读、书写和计算以及其他文化知识),舞蹈、道德教育阶段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家庭教育(7岁前);第二个阶段是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学习(7岁之后);第三个阶段是体操学校教育(13岁后);第四个阶段是体育馆教育(15岁左右);第二个阶段军事训练团教育(18岁)教育方法个别教学、启发式教学教育对象男性教育特点1.教育具有阶段性2.重视体、智、美和谐发展3.既有公共教育,也有私人教育4.忽视女子教育。
考研《中国教育史》树状图
干部在职培训
干部学校教育
“抗大”
群众教育
普通教育
根据地的小学教育
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
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教育
家的教育
理论与实践
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本质
“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
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
②禁诗书与“以法为教”
③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战国后期的
教育论著
《大学》
《中庸》
《学记》
《乐记》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察举制度
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①《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②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③论道德教育
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①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五等黜陟法”
“监生历事”
社学
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
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
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
书院教育的特点
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与种类
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朱熹的教育思想
①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
②“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
③论“大学”和“小学”教育
“戊辰学制”的颁行
学校教育发展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
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
高中以上的学生的军训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思维导图
中央与地方:大分裂,民族大融合中央官制: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检查制度:大多沿用汉制。
御史台仍为最高检察机关全国经济:经过孙吴、东晋、南朝的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农业手工业土地制度:孝文帝(冯太后掌权)推行均田制耕作方法:(北)耕耙耱技术、(南)耕耙技术灌溉工具:翻车冶金:南北朝的灌钢法(綦毋怀文)制瓷:北朝有成熟的白瓷纺织:民间手工业曾遭摧残商业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思想文学:乐府、骈俪文盛行,志怪小说书法绘画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家有新的发展;且三教之间相互融合北方游牧民族也大力崇儒兴教楷书定型,行书、草书产生王羲之《兰亭序》、王献之、钟繇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并提出“以形写神”的理论宗教画,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发明与发现选修:孝文帝改革造纸技术进步明显,白度增加,纸取代竹简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数学:祖冲之的圆周率农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历法:《大明历》也称“甲子元历”,祖冲之创制首次引入了“岁差”的概念,采用391年置144闰月,求出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日,和今天仅差46秒,从而使得历法更加精确,是中国第二次较大的历法改革总体:南北对峙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南方稳定,经济发展,士族占有特殊地位总体:长期分裂,战乱导致商品经济水平低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但也有短暂恢复期南方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在农学,数学,思想,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年+南宋1127~1276))政治文化央地关系经济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皇帝得以总揽大权选官制度: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科举选官成为主导收精兵削实权(文官知州通判制)制钱谷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全国经济:南宋迁都后,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形成,南移完成农业手工业商业监察制度中央御史台,提高谏官地位,出现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地方设监察区、路设监察御史土地制度:不抑兼并租佃关系:日益普遍(订立契约)耕作制度:江南成为经济重心,江南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甚至一年三熟制灌溉工具:水利的高转筒车(60米高地)制瓷纺织制瓷技术大放光彩磁窑遍布全国五大名窑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除了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空前繁荣,环境相对宽松,交子、商税收入成为重要财源坊市制度被打破,早夜市昼夜相接外贸:同十几个国家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重要财源思想文学书法:宋四家(黄米苏蔡)个性化绘画戏剧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王安石,陈亮,叶适等反对理学空,谈经世致用与功利之学结合起来词成为主流形式和标志,散曲出现供说话人用话本,小说新阶段宫廷画最为活跃,画学兴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为最大亮点文人画:马一角(马远)夏半边(夏圭)瓦舍(瓦肆)(浙江温州)南戏科技发明与发现选修:王安石变法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11世纪中叶,毕升(970~1051)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用于航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央地关系:行省制,土司制度,少数民族中央官制监察制度只设中书省蒙汉官制中央御史台地方设御史台,22个监察区农业:棉花从边疆传到内地手工业商业制瓷:青花瓷纺织: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贸易大都会外贸:泉州是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设立7个(后并为3个)市舶司,制定市舶法则文学:元曲繁荣,关汉卿、马致远书法:赵孟頫戏剧:元杂剧绘画:王冕《墨梅图》数学:算盘出现历法:郭守敬《授时历》农书:王祯《农书》政治经济文化央地关系:结束分裂局面,一统天下中央: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形成监察制度:中央御史台,地方设司隶台,专掌洲县监察农业:开通大运河商业:开通大运河思想: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绘画:展子虔《游春图》央地关系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完善选官制度:科举制完善(武则天首创武举殿试)科举取士占少数,中第者须吏部考察监察制度唐代中期设置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西南少数民族实行羁縻制度沿袭隋制,中央御史台,唐朝另建立一套更有效的谏官系统,虽然谏官以皇帝为监察对象,把皇帝当做国家最高官吏,对传统依法治官不失为一项重大突破地方设监察区,道设监察御史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全国经济:中唐以后,南方逐渐超过北方农业手工业土地制度:前中期实行均田制(租佣调制,780杨炎两税法)、土地私有制耕作方式:曲辕犁(江东犁,配有犁评、犁梢)灌溉工具:筒车制瓷:形成南青北白,唐三彩(陶)纺织:丝织技术高,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唐代朝廷赋税户调多数出自民妇商业都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贸易发展,邸店、柜坊和飞钱涌现坊市制度,唐后期扬州出现夜市外贸:广州成为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唐朝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思想:唐代实行三教并行,韩愈复兴儒学文学:唐诗繁荣,词出现,传奇出现书法绘画张旭,怀素楷书步入盛世,颜体、柳体、欧体成为范式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壁画敦煌莫高窟戏剧:(唐玄宗时宫廷设立)梨园发现与发明选修:唐太宗四大发明1四大发明2:出现雕版印刷术,作品《金刚经》天文药王孙思邈《丹经》记载了硫磺伏火法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代书籍记载了《石氏星表》僧一行、梁令瓒创制了黄道游移,发现恒星位置有变动,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大衍历》隋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170万年~前2070前1600)政治经济文化禅让制、公天下部落联盟农业手工业商业:物物交换,原始商业经济形态:采集经济到种植经济(北粟麦南稻)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生产工具:石刀、石斧水利:大禹治水制陶(黑陶、彩陶、白陶、)养殖并有丝织品书法绘画:鹳鱼石斧图戏剧:傩戏仓颉造字结绳记事原始文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世袭制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占卜来神话王权农业手工业:青铜铸造村社结构虽保留,但公有制被破坏井田制出现书法:象形文字历法:《夏小正》前1046)中央与地方关系:内外服制度,地方封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央官制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相、卿士,相权力大,甚至可以放逐王(伊尹放逐太甲)农业手工业商业土地制度:井田制发展,村舍结构仍有保留生产工具技术少量青铜农具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为主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打草区制肥料,治虫灭害冶金:后母戊鼎制瓷:原始瓷器纺织: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商人善经商,名称由来书法:甲骨文,文字成熟历法:殷历干支纪日法月亮圆缺一次作为一个月,一年12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由氏族土地公有制包土地国有制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时期被官府垄断。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最
新
版
本
目录
01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 育
02 第二章 夏、商、西周 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03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 育
04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 育
05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教育
06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教 育
目录
07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 的教育
08 第八章 明朝的教育
09
第九章 清初至鸦片战 争前的教育
010
第十章 中国教育的近 代转折
011
第十一章 维新运动到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012
第十二章 民国成立初 期的教育
目录
013 第十三章 新文化运动 时期和20世纪20年 代的教育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
015 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 教育
014
第十四章 国民政府时 期的教育
第一节 “五四” 新文化运 动对封建 教育的批 判与变革
0 2
第二节 新文化运 动影响下 的教育思 潮
0 3
第三节 学校教学 方法的改 革与实验
0 4
第四节 1922年 “新学制”
0 5
第五节 收回教育 权运动与 教会教育 的变革
0 6
第六节 新民主主 义教育的 发端
第十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 育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版
本
0 1
第一节 国民政府 时期的教 育政策
0 2
第二节 国民政府 的教育制 度和管理 措施
0 3
第三节 国民政府 各级教育 的发展
0 4
第四节 杨贤江的 教育思想
311、740教育学框架图上
311、740教育学框架图上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在萌芽阶段,教育学的研究散落在政治或哲学著作中,缺乏理论体系,以经验描述和论文形式为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学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形态的产生。
现在,教育学已经多元化,包括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和制度教育学等学派。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它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教育学使用专门的教育概念和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有了专门的教育学著作。
此外,教育学也拥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如XXX等。
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包括德国的XXX、XXX、XXX,以及中国和苏联的教育专家等。
这些人物提出了不同的教育观点,如实验研究量化、精神或文化科学方法、思辨陶冶唤醒等。
教育学的内涵包括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
广义的教育是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主要专门组织的教育。
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等要素。
教育系统的结构是指有一定的教育目标,有一定的要素构成的组织形式,实现一定的教育功能的整体。
最后,教育学被认为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教育可以被视为上层建筑,也可以被视为生产力。
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力。
教育的起源可以归结于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古代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无系统性和无理论性,而近代教育则呈现出世俗化、国家化、义务化、法制化、丰富化和教育与生产开始有机结合的特点。
在现代,教育的功能包括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提高社会素质和培养劳动者,其精神实质包括社会主义方向和性质。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才要达到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是各级各类学校依据国家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教育的性质任务,对受教育者身心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311教育学《外国教育史》笔记
第三部分外国教育史学习要求:1.外教史部分以近代和现代史为重心;2.外教史包括思想、制度和实践三块内容,主要以思想和制度为重心;3.注意国别之间的差异。
中国教育史逻辑框架图:外国教育史第一章外国古代教育第二章外国近代教育第三章外国现代教育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了解即可)巴比伦教育古代埃及教育古代印度教育二、古希腊教育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智者、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古罗马教育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四、西欧中世纪教育基督教教育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中世纪大学城市学校五、拜占庭与阿拉伯教育拜占廷教育阿拉伯教育(一)斯巴达和雅典教育(古风时代的教育)1.斯巴达教育斯巴达教育城邦性质公元前8世纪建立的军事专制城邦教育制度由国家统一管理教育目的培养勇敢忠诚的战士教育内容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如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投标枪)、秘密服役教育阶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实行严格的新生儿体格检查,合格的才允许抚育,不合格的弃于荒野。
第二个阶段,受国家严格监督的家庭教育。
第三个阶段,公共教育(7-28岁和18-20岁两个阶段。
)教育方法集体教育、体罚、实践练习教育对象女子接受与男子同样的教育内容教育特点1.教育具有阶段性2.教育完全被国家控制,并视为国家的事业3.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对文化知识不重视4.重视子女教育缺陷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不重视个人的智慧和个性2.雅典教育雅典教育城邦性质公元前7世纪形成的民主共和制城邦教育制度由国家与社会共同管理教育目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内容五项竞技、音乐(包括阅读、书写和计算以及其他文化知识),舞蹈、道德教育阶段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家庭教育(7岁前);第二个阶段是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学习(7岁之后);第三个阶段是体操学校教育(13岁后);第四个阶段是体育馆教育(15岁左右);第二个阶段军事训练团教育(18岁)教育方法个别教学、启发式教学教育对象男性教育特点1.教育具有阶段性2.重视体、智、美和谐发展3.既有公共教育,也有私人教育4.忽视女子教育。
教育学:我国教育目的(考点思维导图)
• 9.“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 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2020/12/14
• 10.“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 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 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6
• 5. “教育要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 发展培养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 才。”明确指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 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 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 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85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 )是着眼于受教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 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A、创新教育 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 D、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 )的教育。
A、个性发展 B、认识发展 C、情感发展 D、意志发展
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 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是( )。
A.体育 B.德育 C.智育 D.美育
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为 ( )。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素质教育是以( )为重点的教育。
82020/12/14
教师班教育学、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思维导图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概述由来“教育”一词最早合用:孟子-《 孟子 尽心上 》“教育”一词最早分开解释:许慎-《说文解字》概念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特点:针对性、感染性、先导性、权威性、终身性等更狭义教育主要指:“德育”基本要素教育者作用:主导+教的主体受教育者作用:主体+客体教育影响(中介、措施、媒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属性本质属性: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社会属性永恒性人在教育就在历史性古今不同相对对立性转化活动历史继承性古今相同不平衡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阶级性功能对象划分个体发展功能( 本体 )社会发展功能( 派生)方向划分正向功能负向功能呈现方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起源神话起源学说朱熹喜神话生物起源学说本能生利息心理起源学说心理仿孟禄劳动起源学说米凯爱劳动需要起源学说贤江多需要交往起源学说叶澜想交往教育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教育特点:口诀:(简单 劳动 无级 )古代社会 教育特点:口诀( 劳教脱离 阶等级 )中国奴隶社会夏朝教育场所( 庠 -最早的名称)、( 序 )、( 校 )商朝教育场所(小学)-我国意义上最早的小学西周教育场所( 国学、乡学 )教育特点:学在官府 政教合一春秋私学兴起教育内容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中心:礼乐封建社会战国私学繁荣:稷下学宫(性质-官家举办,私家主持)两汉教育场所( 太学 鸿都门学 )选士制度: 察举制 、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教育场所(国子学 太学)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隋唐教育场所( 六学二馆 )选士制度:科举制宋元教育场所( 书院-自由讲学)明清科举制主要采用八股文科举制1905年废除教育内容四书 五经西方古埃及教育场所:宫廷(最早)、僧侣(最高)、文士(最多)、职官特征:以僧为师 以吏为师古印度婆罗门教育以《 吠陀 》为主要教育内容古希腊斯巴达教育内容( 军事训练 道德训练 )教育特点( 尚武 )重视女子教育雅典教育内容( 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教育特点( 崇文 )轻视女子教育中世纪时期教会教育七艺(三科四学)骑士教育七技近代社会 教育特点:口诀(公义发誓)现代社会 教育特点:口诀( 全民多现身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概述两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内在动力)根本任务\最终目的揭示教育规律萌芽阶段中国儒墨教育思想孔子人性论性相近 习相远教育作用社会功能教育与经济庶富教最早论述教育与( 经济 )关系的教育家个体功能性相近,习相远强调( 环境 )的重要性教育对象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教育内容文(六经)行 忠 信教学方法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启发性闻斯行诸/”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巩固性孟子人性论性善论教育作用扩充善性教育目的明人伦大丈夫教学方法盈科而进循序渐进教亦多术因材施教荀子人性论性恶论教育目的大儒教学方法"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闻-见-知-行墨子人性论人性素丝说教育作用兼爱、非攻教育目的兼士、贤士教育内容科学技术思维能力三表法教学方法主动、创造、实践、量力亲知、闻知、说知《学记》地位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教育问题的论著重要思想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与 政治 的关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性原则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循序渐进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原则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可接受性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原则西方苏格拉底教育方法( 产婆术/问答法 )四步骤: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柏拉图代表作:《 理想国 》“寓学习于游戏” 的最早提出者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论灵魂》西方最早提倡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昆体良西方最早论述教育的专著《论演说家教育》/《雄辩术原理》教学过程:模仿-理论-练习创立阶段创立派培根地位:科学归纳法第一人、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提出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著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母育学校》《世界图解》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普及教育)教育制度班级授课制教育内容百科全书式课程教学原则根本性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主要原则直观性原则被称为金科玉律名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康德首次在大学讲授教育学教育万能论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 )( 科学教育学之父学 )( 传统教育代表人 )《 普通教育学 》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生1原则: 教育性教学2基础: 伦理学、心理学3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4阶段:明了、联想、系统 、 方法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现代教育代表人)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3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4个即: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活 )、(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学 )5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自然派卢梭代表作《爱弥儿》教育思想: 自然主义、消极教育、自然后果法裴斯泰洛齐最早提出 教育心理学化学 的主张西方近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付诸实践要素教育、日记描述法其他派洛克代表《教育漫话》白板说—人出生就是一张白纸倡导绅士教育斯宾塞教育准备生活说 教育为未来的完美生活做准备发展阶段现代教育学流派实验教育学拉伊、梅伊曼强调教育实验-定量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理解与解释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克伯屈(与杜威观点一致)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卡连柯《教育诗》凯洛夫《教育学》公认的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批判教育学 鲍尔斯 金帝斯 阿普尔 布迪尔近现代教育思想蔡元培地位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五育并举:军国民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 、 世界观教育 、美感教育北大改革:贯彻“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教学思想教育独立:教育经费独立、 教育行政独立、 教育内容与学术独立、教育与宗教脱离晏阳初平民教育梁漱溟乡村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陈鹤琴地位中国幼教之父提出“活教育”思想目的五指活动陶行知地位乡村幼教之父、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实践晓庄师范(艺友制)、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当代教育学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 赞可夫 )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布鲁纳 )范例教学( 瓦根舍因 )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 )和谐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巴班斯基 )。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套装五卷共8册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九节 录 取与放榜
04
第十节 鹿 鸣宴与乡试 录
06
第十二节 举人的待遇
05
第十一节 举人覆试
01
第一节 起 送会试
02
第二节 试 期、场次
04
第四节 回 避
06
第六节 中 额
03
第三节 考 官、场官的 选任及职责
05
第五节 命 题
第七节 分省取士
第八节 录取与放 榜
第九节 榜后事宜 第十节 贡士覆试
变
第一节 宋朝贡 举周期的演变
第三节 宋朝贡 举的应举资格
第一节 诸路州府 军监解试
第二节 转运司解 试
第三节 国子监解 试
第四节 开封府解 试
第一节 得解免解 举人赴省试
第二节 省试考试 机构与考官
第三节 省试考试 时间与场所
第四节 省试省额、 奏名与免省试
第二节 南宋诸 路类省试的行废
第一节 南宋类 省试的渊源
第三节 南宋四 川类省试
第一节 殿试制度 的创建与确立
第二节 殿试的考 试机构与考官
第三节 殿试的考 试时间与场所
第四节 唱名赐第
第六节 谅阴不 殿试及特恩免殿
试
第五节 殿试不 黜落制度
第七节 宋朝殿 试制度的作用与
影响
第二节 按榜就 座、上请与禁止
继烛制度
第一节 锁院与 别头试制度
第三节 挟书、 传义、代笔之禁
第四章 辽 朝科举考试 的规模
06
参考文献
03
第三章 辽 朝科举考试 的运行机制
05
第五章 辽 朝科举制度 的总体评价
01
绪论
02
第一章 金 代科举制度 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