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球坐标的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天球坐标

一、地平坐标系

二、时角坐标系

三、赤道坐标系

四、黄道坐标系

观测与实习〔四〕辨认北极星,用简易方法测定地理纬度

第二节天球坐标

天球是人们为研究问题方便而假想的球体,虽然它不是真实存在着的球体,但是天空给予人们的布满天体的球体印象却是非常直观的。像地表上有圆和点一样,天球上也有圆和点,而且天球上的圆也有大圆和小圆之分。大圆是以球心为圆心的圆,也就是过球心的平面无限扩展与天球相割而成的圆;小圆则不是以球心为圆心的圆,所有小圆所在的平面,都不通过球心(如图2-10)。任何一个大圆都有两个极点,极点到大圆上任何一点的角距离都是相等的,都是90°。当然两个相对应的极点连线与其大圆是垂直的。

天球上也有方向,天球上的方向,是以地球自转为基础,是地球上的方向的延伸。例如,和地球上经线相对应的南北方向,和地球上纬线相对应的东西方向。

在天球上,也有距离。但是,只有角距离,而没有直线距离。例如,织女星和牛郎星,相距为16.4光年,但是在天球上,只能看到它们之间相距约35°。所以,天球上的距离,实际上是天体之间方向上的夹角,而不是其真实的直线距离。

有了地理坐标系,便可以确定地面上任一地点的位置。为了确定和研究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和运动规律,人们规定了天球坐标系。根据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天球坐标系。经常采用的天球坐标系有:地平坐标系、时角坐标系、赤道坐标系和黄道坐标系。不同的坐标系,

具有各不相同的组成要素。

各种坐标系都是在各自的基本圈和基本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基本圈和基本点的确定,是建立天球坐标系最重要的内容,它决定着各种坐标系最本质的特征和不同的用途。

一、地平坐标系

地平坐标系是一种最直观的天球坐标系,和我们日常的天文观测关系最为密切。例如,在晴朗的傍晚,观测者经常可以看到人造卫星在群星间的运行,和大量的流星现象,它们的运行速度都很快,用什么方法能够快速、简便地记录下卫星或流星的位置呢?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记下某瞬间该卫星或流星的地平经度(方位)和地平纬度(高度),这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地平坐标系。

1.基本圈和基本点

地平坐标系中的基本圈是地平圈,基本点是天顶和天底。

地平圈就是观测者所在的地平面无限扩展与天球相交的大圆。从观测者所在的地点,作垂直于地平面的直线并无限延长,在地平面以上与天球相交的点,称为天顶;在地平面以下与天球相交的点,称为天底。在天球上,天顶和天底与地平圈的角距离均为90°,只不过一个在地平圈以上,另一个在地平圈以下。地平圈把天球分为可见半球和不可见半球两部分。

由于天球的半径是任意长的,而地球的半径则相对很小,因此,观测者所在的点可以认为是与地心重合的,地平圈也可以看成是以地心为圆心的,这与观测者所在点的地平面在天球上是完全一致的。

通过天顶和天底可以作无数个与地平圈相垂直的大圆,称为地平经圈;也可以作无数个与地平圈平行的小圆,称为地平纬圈。地平经圈与地平纬圈是构成地平坐标系的基本要素。

地轴的无限延长即为天轴,天轴与天球有两个交点,与地球北极相对应的那个点叫做天北极,与地球南极相对应的那个点叫做天南极。通过天顶和天北极的地平经圈(当然也通过天底和天南极),与地平圈有两个交点;靠近天北极的地个点为北点,靠近天南极的那个点

为南点。北点和南点分别把地平圈和地平经圈等分。根据面北背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可以确定当地的东点和西点,即面向北点左90°为西点,右90°为东点。这样,就确定了地平圈上的东、西、南、北四方点。

在地平坐标系中,通过南点、北点的地平经圈称子午圈。子午圈被天顶、天底等分为两个180°的半圆。以北点为中点的半个圆弧,称为子圈,以南点为中点的半个圆弧,称为午圈。在地平坐标系中,午圈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本初子午线在地理坐标系中的作用,是地平经度(方位)度量的起始面(如图2-11)。

2.方位

方位即地平经度,是一种两面角,即午圈所在的平面与通过天体所在的地平经圈平面的夹角,以午圈所在的平面为起始面,按顺时针方向度量。方位的度量亦可在地平圈上进行,以南点为起算点,由南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计量。方位的大小变化范围为0°~360°,南点为0°,西点为90°,北点为180°,东点为270°。上述这种方位度量是在天文学中所用的方法。在大地测量中方位则采用另外一种量算方法。就是以北点为起算点,按顺时针方向度量,其值亦是由0°~360°。这种量算方位所得的数值,与天文测量上量算的方位值相差180°,如北点为0°,东点为90°,南点为180°,西点为270°。

方位在地理学和天文观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野外地质调查中,经常要测量沉积岩岩层的倾向,即岩层的倾斜方向,它就是用方位来表示的。它是用北点的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的夹角表示的。如果,其值介于0°~90°,则岩层向东北倾斜,在90°~180°之间则向东南倾斜,在180°~270°之间则向西南倾斜,在270°~360°之间则向西北倾斜。

在天文观测中,如果预报或观测到某一天文现象,发生时的方位(南点为起点)为45°,则表示该天文现象发生于西南方。

我们这里所说的方位,一般是指天文学中的概念,即南点是它的起点,午圈所在的平面是它的起始面。

3.高度

高度即地平纬度,它是一种线面角,即天体方向和观测者的连线与地平圈的夹角。在观测地,天体的高度就是该天体的仰视角。此时无所谓向下计量的高度;但是,在计算时,则会出现负的高度值,这意味着天体位于地平圈以下,即位于不可见半球。天体的高度可以在地平经圈上度量,从地平圈起算,到天顶为0°~90°,到天底为0°~(-90°)。如图2-12表示天体的方位和高度的量算。

地平坐标中的方位,还可以用来测定地物相对于观测者的方向。

天体的高度和方位可以用经纬仪直接测出,也可以用量角器大致估测。

4.地平坐标系的变化

地表各点位置不同,地平坐标系的基本圈(地平圈)和基本点(天顶和天底),也随之不同。所以,在不同地点同时观察同一天体,所得到的方位和高度是不相同的;在同一地点,由于地球的自转,时间的延续,对于同一天体在不同的时刻进行观测,其方位和高度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地平坐标值是因地因时而不同。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是该坐标系的显著特征。例如,太阳刚升起的时刻,其方位较大,高度为0°;到了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的天空中,其方位为0°,高度则增到了一天中的最大值;到了太阳落山时刻,其方位和高度又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就是地平坐标值随时间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下面分别介绍在不同地点,地平坐标系的变化情况:

如图2-13所示,为观测者在北极的地平坐标系。此时,地平圈与天轴垂直,与地理赤道在天球上投影重合,天北极与天顶重合,天南极与天底重合。因此,天北极的高度就是天顶的高度,其值为90°。

观测者位于赤道的地平坐标系,如图2-14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地平圈与天轴位于同一平面,天北极和天南极与天顶、天底的角距离均为90°,地平圈与天赤道垂直,天北极和天南极位于地平圈上。因此,天北极和天南极的高度都是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