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精神卫生政策概述》
精神卫生法解读(new)课件
确保精神障碍患者的隐私得到保护,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隐私权
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医疗保障
倡导无歧视的社会环境,减少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无歧视
社会支持
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如就业辅导、家庭支持和社区服务等。
康复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社会功能。
05
总结词:患者权益受损,法律责任追究
总结词:社区支持不足,预防控制措施缺失
总结词
鉴定程序不规范,误诊导致司法不公
详细描述
某司法鉴定机构在精神障碍诊断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诊断失误等问题,导致司法审判出现不公。当事人上诉后,法院重新委托鉴定,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案例分析
此案例突出了司法鉴定机构在精神障碍诊断中的重要地位。精神卫生法规定了对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和程序要求。当鉴定机构违反法律规定时,可能导致司法不公和社会影响。
03
国际学术交流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推动精神卫生法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01
国际经验借鉴
学习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精神卫生法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以提高我国精神卫生法的质量和水平。
02
国际合作项目
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共同研究解决精神卫生领域的难题,促进全球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精神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案例分析
监督主体
监督机制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包括卫生行政部门、教育部门、公安部门等。
监督方式
监督方式主要包括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行政监督主要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司法监督由司法机关进行,社会监督则由公众和媒体等社会力量进行。
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因违反精神卫生法规定,造成患者损害的,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
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
国家在建立健全精神健康体系的过程中,应制定精神健康政策、规划和法律,在宏观水平上对精神健康服务施加积极影响,从而控制精神疾病,改善精神健康状况。
近10年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精神卫生政策,构架了从无到有的精神卫生体系。
本文对现行精神卫生政策进行了回顾,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些许建议供参考。
一、现状为了促进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国家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文件,如《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
《规划》体现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更加侧重预防和疾病控制;《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
2006年11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在经费投入上,国家除了要求各级政府将精神卫生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还提供了一些专项投入。
如2008年《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提出拟安排中央专项投资加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
2009年7月7日下发了《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被纳入九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006年,国家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规范了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救治工作。
二、问题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存在诸多问题,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整个精神卫生事业因缺乏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支持而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一是精神卫生国家立法严重滞后。
美国联邦政府仅在1946年-1980年间就先后颁布了12部与精神卫生有关的法案。
我国精神卫生立法至今尚未出台,目前仅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颁布实施了地方精神卫生法规。
二是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经费投入,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不完整,精神卫生机构基础建设差,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极度匮乏。
2024年学习精神卫生法心得体会样本(2篇)
2024年学习精神卫生法心得体会样本《精神卫生法》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精神卫生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
该法于2013年5月1日正式实施,在维护公民精神健康,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精神卫生法》,我深刻地认识到精神卫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如何保护和关爱精神卫生患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首先,学习《精神卫生法》让我认识到精神卫生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
在过去,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远大于对精神健康的关注。
《精神卫生法》的出台将精神卫生纳入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将其与身体健康同等对待。
精神卫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思维、情感、行为的合理适应和良好发展的状态。
一个人的精神卫生状况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很关键,并积极参与到这一事业中去。
其次,《精神卫生法》对精神卫生患者的权益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
精神卫生患者是社会中最需要特殊关爱和保护的群体之一。
在过去,因为缺乏法律保护,他们的权益往往遭受侵犯和忽视。
《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了精神卫生患者的权利,包括生命尊严权、人格尊重权、自决权、信息权等。
这不仅是对精神卫生患者基本人权的保护,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精神卫生服务和治疗的保障。
学习《精神卫生法》让我深深感受到,我们应该以尊重、理解和关爱的态度对待精神卫生患者,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治疗环境。
再次,《精神卫生法》强调了精神卫生预防的重要性。
预防是精神卫生工作的首要任务。
《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应当加强精神卫生教育和宣传,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精神卫生问题的发生。
学习《精神卫生法》让我认识到,预防精神卫生问题的发生比治疗精神疾病更加重要。
我们应该从个人、家庭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精神卫生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精神卫生意识和素质。
最后,《精神卫生法》对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是保障公民精神卫生的重要基础。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小笔记
第二章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伦理、政策和法律 1.卫生法的基本原则:一,保护公民健康原则;二,公平原则;三,预防 为主原则;四,保护社会健康原则;五,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六,国家卫生监督的原则;七,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2.我国现行的卫生法律有10部:《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国 境卫生检疫法》、《传染病防治法》、《红十字会法》、《母婴保健法》 《献血法》、《执业医师法》、《职业病防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3.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 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 害的事故。 4.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一,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二,行为的 违法性;三,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四,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 过关系。 5.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三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四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6。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医学紧急措施造成不良后果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情形 三,在现有的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 四,不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7.病历: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 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的医疗活动记录, 即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标、影像、切片等 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二章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伦理、政策和法律 1.医疗事故的预防: 一,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 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 业道德; 二,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 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 执业情况,接受患者的投诉; 三,医疗机构应当制定规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2.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 任;轻微责任; 3,医疗事故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 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 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 4.医疗过失的报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 向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报告: 一,发生或者发生医疗事故; 二,可能引起医疗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 三,发生医疗事故争议;
最新-《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9―220190年)》全文 精品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9―2020年)》全文篇一:《我国现行精神卫生政策概述》我国现行精神卫生政策概述学生姓名学专号:业指导教师二○一六年五月我国现行精神卫生政策概述摘要:为了改善我国日趋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政策颁布和施行是必不可少的,在最近的十几年间,国家发布了不少政策和规划,对解决问题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仍需要在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做的更好。
关键词:精神卫生问题状况;精神问题产生原因;精神卫生政策;政策实施正文: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使人们在精神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和忧虑,导致了一系列精神疾病的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卫生政策的颁布和实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精神卫生问题严重,精神卫生政策不足11精神卫生疾病现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1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一亿人以上,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五成。
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1]截止2019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30万。
当今,精神卫生问题更应引起国家和群众的高度关注。
12精神卫生服务的资源不足以及服务水平有限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需要极为巨大的医疗服务资源,但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的中国,在医疗资源方面确实无法做到完全满足需求,看病难问题的存在便是医疗人员严重不足带来的后果。
全国共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650家,精神科床位228万张,精神科医师2万多名,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体系尚未建立。
不同地区资源的分配也存在差异,发达城市有着更为丰富和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资源,这就使得欠发达城市及贫困地区人民的精神卫生问题因为得不到有效地治疗和关注变得日趋严重。
截止2019年全国共有1650家精神卫生机构,精神科开放床位数28100张。
精神科床位主要分布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中,占总床位数的86.4%;精神科床位密度全国平均为1.71张/万人,上海和北京最高,全国精神病专科医院床位使用率为92.4%,平均住院日中位数为45[2],床位不足情况到现在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7―2020年)》全文
三一文库()〔《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7―2020年)》全文〕*篇一:《我国现行精神卫生政策概述》我国现行精神卫生政策概述学生姓名:学专号:业:指导教师:二○一六年五月我国现行精神卫生政策概述摘要:为了改善我国日趋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政策颁布和施行是必不可少的,在最近的十几年间,国家发布了不少政策和规划,对解决问题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仍需要在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做的更好。
关键词:精神卫生问题状况;精神问题产生原因;精神卫生政策;政策实施正文: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使人们在精神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和忧虑,导致了一系列精神疾病的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卫生政策的颁布和实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精神卫生问题严重,精神卫生政策不足1.1精神卫生疾病现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一亿人以上,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五成。
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1].截止2014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30万。
当今,精神卫生问题更应引起国家和群众的高度关注。
1.2精神卫生服务的资源不足以及服务水平有限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需要极为巨大的医疗服务资源,但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的中国,在医疗资源方面确实无法做到完全满足需求,看病难问题的存在便是医疗人员严重不足带来的后果。
全国共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650家,精神科床位22.8万张,精神科医师2万多名,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体系尚未建立。
不同地区资源的分配也存在差异,发达城市有着更为丰富和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资源,这就使得欠发达城市及贫困地区人民的精神卫生问题因为得不到有效地治疗和关注变得日趋严重。
截止2010年全国共有1650家精神卫生机构,精神科开放床位数28100张。
精神科床位主要分布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中,占总床位数的86.4%;精神科床位密度全国平均为1.71张/万人,上海和北京最高,全国精神病专科医院床位使用率为92.4%,平均住院日中位数为45d[2],床位不足情况到现在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我国现行医疗卫生政策有哪些?
我国现行医疗卫生政策有哪些?2018年上半年10项重大政策(“医源体”微信公众号)1、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①利用3年时间,努力使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逐步形成区域协同、信息共享、服务一体、多学科联合的新时代医疗服务格局,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②自2018年起,医疗机构要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
③2018—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在10个方面创新医疗服务,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以“一卡通”为目标,实现就诊信息互联互通;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
2、于做好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①优先做好重点人群签约服务。
如:老年人、孕产妇、儿童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②有条件的地方在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时设立全科医生津贴项目,在绩效工资中单列。
提升全科医生工资水平,使其与当地县区级公立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工资水平相衔接。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①建立包括全科医生、护士等护理人员以及诊所管理人员在内的专业协作团队,为居民提供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
②积极支持社会力量深入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扩大服务有效供给,培育专业化优势。
在眼科、骨科、口腔、妇产、儿科、肿瘤、精神、医疗美容等专科以及康复、护理、体检等领域,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5.31•【字号】川办函[2013]1号•【施行日期】2013.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通知(川办函[2013]1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有关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已于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为扎实做好《精神卫生法》在我省的贯彻实施工作,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精神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
精神疾病具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致残性高、经济负担重等特点。
据统计,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居首位,占疾病总负担的20%。
目前,我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超过67万,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把做好精神卫生工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公民健康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
要站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责任政府的高度,把学习、宣传《精神卫生法》列入议事日程。
特别要加强执法队伍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执法人员准确理解、全面掌握《精神卫生法》的主要内容,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水平。
二、落实工作措施《精神卫生法》规定了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及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明确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
各地、各部门要依法落实各项措施,持续深入推进精神卫生工作。
(一)认真清理相关规范性文件。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精神卫生法》的规定,按照“谁出台、谁清理”的原则,尽快清理已经发布但不符合《精神卫生法》的规范性文件,并将清理结果及时报同级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论我国现行强制医疗程序的现实与对策
论我国现行强制医疗程序的现实与对策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的医疗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我国实行了强制医疗程序。
强制医疗是一种针对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和重大慢性疾病的强制治疗方式,旨在将病人留在医院,接受必要和有效的治疗,并预防疾病的传播。
然而,我国现行强制医疗程序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现行强制医疗程序的现实(一)程序不统一目前我国针对不同类型疾病的强制医疗程序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程序不统一。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艾滋病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强制医疗程序和要求,但各地在实施上的标准与程序并不完全相同,缺乏一致性。
(二)程序不规范强制医疗程序存在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医院强制实施医疗程序时,存在人员身份鉴定混乱、程序时间延误等情况,甚至出现过度治疗、医患矛盾等不良影响。
(三)程序中缺失被强制人的保护强制医疗程序中,被强制人的利益保障不够充分,容易出现违反患者自愿原则的现象。
例如,被强制治疗的患者中有一部分人是因自愿治疗失败而被送入医院接受强制治疗的,并未享受到与自愿治疗相同的诊疗权益,甚至遭受到医疗侵权和身心双重伤害。
二、对策(一)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应法律法规,规范和统一各地强制医疗程序,保证其程序和实施的一致性。
同时,应当开展全面的学术探讨,探索降低强制程度和保护被强制人合法权益的制度创新。
(二)完善程序规范医院方面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学习掌握并执行相应的程序和规范,确保程序的规范性。
同时,应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及培训,将强制医疗程序纳入临床工作流程的一部分,实现科学规范的程序和规范。
(三)加强患者权益保护为保护被强制人的利益,在程序实施及过程中应当强化患者的权益保护,比如明确被强制医疗的患者具有随时终止强制医疗的权利,所有强制医疗行为均应当进行人身危险评估等措施。
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
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
国家在建立健全精神健康体系的过程中,应制定精神健康政策、规划和法律,在宏观水平上对精神健康服务施加积极影响,从而控制精神疾病,改善精神健康状况。
近10年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精神卫生政策,构架了从无到有的精神卫生体系。
本文对现行精神卫生政策进行了回顾,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些许建议供参考。
一、现状为了促进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国家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文件,如《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
《规划》体现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更加侧重预防和疾病控制;《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
2006年11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在经费投入上,国家除了要求各级政府将精神卫生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还提供了一些专项投入。
如2008年《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提出拟安排中央专项投资加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
2009年7月7日下发了《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被纳入九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006年,国家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规范了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救治工作。
二、问题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存在诸多问题,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整个精神卫生事业因缺乏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支持而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一是精神卫生国家立法严重滞后。
美国联邦政府仅在1946年-1980年间就先后颁布了12部与精神卫生有关的法案。
我国精神卫生立法至今尚未出台,目前仅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颁布实施了地方精神卫生法规。
二是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经费投入,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不完整,精神卫生机构基础建设差,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极度匮乏。
_被精神病_现象的刑法规制_以_精神卫生法_草案_的出台为背景
近年来,健康公民“被精神病”的乱象屡见报端:2003年10月30日,河南漯河人徐林东因为帮助邻居张桂枝状告乡政府,被乡政府干部送进了驻马店精神病医院,直到2010年4月25日,经过媒体、家属干涉,徐林东才恢复自由。
2010年4月9日,湖北十堰市民彭宝泉、邓复华因拍摄一个上访现场,被当地警方送进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被留置6天并“治疗”……这些“被精神病”现象是对人权和尊严的严重践踏,是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扭曲,给社会留下了沉重的心理阴影,也使普通公民人人自危。
一、《精神卫生法(草案)》给刑事司法带来的疑问令人欣喜的是,2011年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精神卫生法(草案)》,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草案中明确规定,违背他人意志进行确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碍的体格检查、故意将非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精神障碍患者送入医疗机构、将非精神障碍患者诊断为精神障碍患者的,可构成犯罪,相应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将“被精神病”的责任上升到刑事责任的高度,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从严打击“被精神病”乱象,令关注中国法治建设者欢欣鼓舞。
但如何承担刑事责任,承担何种刑事责任,(草案)却未做出具体规定,这给司法实践中对“被精神病”责任人定罪量刑带来了疑惑和困难。
本文立足于以上背景,对“非法送诊”和“将非精神病患者鉴定为精神病”两种不同的“被精神病”现象的刑法规制做法理分析,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解决《精神卫生法(草案)》留给刑事司法实务界的难题。
二、对“非法送诊”的刑事责任的探讨(一)司法实践面临的问题2010年3月9日,李元(化名)的妻子吕秀芳(化名)到济南一精神病院称其丈夫有精神病,并为李元办理了住院手续。
第二天,精神病院4名工作人员前往李元家,欲将其带往医院治疗。
李拒不前往,并极力反抗,精神病院工作人员采取了用约束带捆绑的方式,将其从家中强行带出,欲将其塞入出租车带往医院。
在此过程中,李元极力反抗,引来部分群众围观。
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相关政策及工作情况介绍
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考评
中央综治办印发《2012年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管理综 合治理工作考核评价实施细则》(中综办〔2012〕53号)
流动人口与特殊人群服务管理
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精神病人服务管理政策落实 精神病院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员配置
2012年考核工作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考核评 估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12〕85号)
落实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工作措施2
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
落实患者随访服务 加强信息沟通与共享(部门之间信息共享)
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率
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纳入重大疾病,住院报销比例 提高,门诊费用纳入报销范围,门诊统筹)
多渠道投入:医保先报、符合条件的医疗救助、财政兜 底
2012年考核结果,中央综治委已通知各省(区、市)
建设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
已建成第一期--“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 印发《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办法》 开发第二期--“病例管理系统”基础版
扩充数据量、新增功能模块等 以省为单位部署
实现信息互联
公安等部门--电子信息交换 基层医疗机构--随访信息 专科医院(精神科)--治疗信息
访等(第55条)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疗与生活救助(第69条) ……
卫生计生委今后五年重点任务
完善精神卫生工作机制,健全重性精神病患 者管理治疗网络,进一步降低贫困家庭重性 精神病患者治疗负担,。
目前我国纳入管理的有6种重性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双相 (情感)障碍、分裂情感障碍、 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 神病)、 癫痫所致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存在的主要问题
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
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2009年北京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第四章规划布局与建设用地第五章建筑标准第六章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附件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条文说明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提高精神专科医院项目决策水平和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满足精神专科医院基本功能需要,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精神专科医院建设项目投资的重要制度,是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精神专科医院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精神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
第四条精神专科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政策,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宜、功能适用、装备适度、流程科学、运行经济、安全环保。
第五条精神专科医院的建设,应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和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第六条精神专科医院的建设,应对院区进行总体规划,根据需要和投资可能,一次或分期实施。
第七条精神专科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八条精神专科医院的床位规模,宜分为70-199床、200-499床、500床及以上三种类型。
第九条精神专科医院的床位规模应根据其服务人口数量、精神卫生资源和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进行综合平衡后确定。
满足重性精神疾病急性期服务需要的床位规模宜为每万人1.48张。
第十条精神专科医院建设项目构成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和附属设施。
其中房屋建筑主要包括急诊、门诊、住院、医技、工娱、保障、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等设施用房;场地包括道路、绿地、室外活动场地和停车场等;附属设施包括污水处理、供电、垃圾收集等。
精神卫生法律制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凸显。
我国于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旨在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精神卫生服务水平。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精神卫生法律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以“张某某精神障碍患者监护权纠纷案”为例,对精神卫生法律制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案例简介张某某,男,35岁,患有精神分裂症。
2018年,张某某因病情加重,被家人送至当地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张某某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然而,由于家庭矛盾,张某某的监护权问题引发了纠纷。
张某某的父母认为,作为其法定监护人,有权决定张某某的治疗方案、住院时间等事宜。
而张某某的妻子则认为,自己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张某某共同生活,对张某某的情况更为了解,更有资格成为其监护人。
双方因此产生纠纷,并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例分析1. 监护权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权,按照法定监护顺序确定。
法定监护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在本案中,张某某的妻子和父母均符合法定监护人的条件。
然而,根据法律规定,配偶作为第一顺位监护人,具有优先监护权。
因此,法院认定张某某的妻子为法定监护人。
2. 治疗方案的决定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方案,由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的病情、意愿和法定监护人的意见制定。
”在本案中,张某某的妻子作为法定监护人,有权参与制定治疗方案。
然而,由于夫妻双方对治疗方案存在分歧,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充分听取了双方的意见,并结合专家意见,最终确定了张某某的治疗方案。
3. 住院时间的决定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精神障碍患者的住院时间,由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的病情、意愿和法定监护人的意见决定。
”在本案中,张某某的妻子作为法定监护人,有权决定张某某的住院时间。
新法的冲突与协调——以《精神卫生法》(草案)与新《刑事诉讼法》为例
生法》( 草案)( 以下简称 《 草案》 )与 21 年 3 02 月审 议通过的新 《 刑事诉讼法》 ( 以下简称 《 刑诉法》 )增
加了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规定 ,固然是一个重大进步, 但是二者存在一些冲突还需要协调解决和相互借鉴完
法 治 政 府 监 设
:
新 冲 与 调 法的 突 协
以 《 神 卫 生法》 ( 案 ) 与新 《 精 草 刑事诉 讼 法》 为例
王 永 杰
( 东 政 法 大 学 ,上 海 2 12 ) 华 0 60
[ 摘
要 】 我 国现 行 法 律 涉及 精 神 病 人 强 制 医疗 的 仅 有 两部 基 本 法 和 六部 地 方 性 法规 , 并 存 在 一 些
我国缺乏相关立法,导致强制医疗无法可依 、实施混 所谓强制医疗,是国家为避免公共健其 目的是通
一
、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立法现状
过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以治愈疾病、防止疾病传播、
维护公众健康利益 ,因而具有强制性、非 自 愿性和公 益性的特点。由于精神病人强制医疗事关公众利益的 维护和社会秩序的稳定,需要立法予以重视。目前我
神疾病患者的权益。
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精神障碍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有异议要求重新鉴全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危险地其定的该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指定另外3上具有该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措施予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意见应当以制止并立即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
堡 堂 堕 垫
缺 陷 和 不 足 。 加 快 精 神 卫 生 立 法 , 改善 立 法 现 状 迫 在 眉 睫 。 《 神 卫 生 法 》 ( 案 ) 与 《 事 诉 讼 法 》 精 草 刑
心理健康问题的政策制定依据有哪些
心理健康问题的政策制定依据有哪些关键信息项:1、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影响评估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和发生率对个人、社会和经济的影响2、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国内已有的心理健康相关法律法规国际上的心理健康政策和标准3、科学研究成果心理健康的成因和发展机制研究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方法研究4、社会需求和公众意见公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和期望社会组织和团体的意见和建议5、经济成本和效益分析投入心理健康服务的成本估算改善心理健康带来的经济效益评估11 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影响评估111 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和发生率详细调研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发生率。
考虑不同年龄、性别、地域、职业等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的影响。
获取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以准确把握当前心理健康问题的分布情况。
112 对个人、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工作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
在社会层面,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犯罪率上升等问题。
从经济角度看,心理健康问题会造成生产力损失、医疗费用增加等经济负担。
12 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121 国内已有的心理健康相关法律法规梳理我国现行法律中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条款,如《精神卫生法》等。
评估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不足,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22 国际上的心理健康政策和标准研究国际上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心理健康政策和标准,借鉴其成功经验和有效措施。
例如,某些国家在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政策模式和实践成果。
13 科学研究成果131 心理健康的成因和发展机制研究依据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深入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压力、生活事件等。
探索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机制,为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32 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方法研究总结各种心理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方案以及综合性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关注新兴的治疗技术和研究进展,如数字化心理健康干预手段。
对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件调研
对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件调研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件日益增多,这类案件不仅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为了深入了解此类案件的现状、特点以及背后的原因,本调研对近年来发生的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件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为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提供依据。
二、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件现状1.案件数量: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
这些案件涉及非法生产、销售、运输、使用等多个环节。
2.涉案品种:涉案品种主要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非法制毒原料等。
这些药品和原料被用于制造毒品、违禁药物,严重危害公众健康。
3.案件分布: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件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其中经济发达地区和毒品消费市场需求较大的地区案件数量较多。
三、案件特点1.作案手法:犯罪分子通常采用隐蔽手段,如利用互联网、物流快递等渠道进行非法交易,逃避监管。
2.涉案人群:涉案人群主要以年轻人为主,也有部分中年人和老年人。
这些人群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容易受到犯罪分子的诱惑。
3.犯罪动机:犯罪分子主要出于经济利益、满足个人欲望等动机从事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犯罪。
四、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分析1.现行法律法规:我国针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2.监管体制:目前,我国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监管主要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共同负责。
3.法律法规实施效果:虽然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监管漏洞,部分犯罪分子得以逃避打击。
五、问题及原因分析1.案件高发原因:案件高发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利益驱动、市场需求、犯罪手段不断升级等。
2.法律法规不足:现行法律法规对部分犯罪行为的界定不明确,难以适应打击犯罪的需要。
国外现行精神卫生政策概述
【关键词】
精神卫生;政策内容;问题与建议;综述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14)010—0721—08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10):721—728.)
Current mental health policies outside China
ZHOU Weil,XIAO Shui.Yuanl’2
时期内执行MJ。精神卫生法规是指由相关部门批 准和执行的与精神卫生相关的法律规定。这些法律 一般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保护、治疗没施、人力 资源、专业培训和服务的组织结构等进行规定∞j。
tion,WHO)2011年的调查,全球约60%的国家 拥有国家级精神卫生政策,约59.2%的国家拥有
精神卫生立法,约70%的国家设有精神卫生项 目旧J。本文旨在向国内读者介绍国外精神卫生政
2Center of Clinical Psychology,Xiangya Hospital
【Abstract】Mental
health policy is
a
government7
S
formal decision reflecting values,principles and
a
objec・
tives for improving mental health and reducing the burden of mental disorders in
中图分类号:R19。R749.01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4.10.001
School of Public Health,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78,China Changsha 410008,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XIAO Shuiyuan.xiaosy@csu.edu.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行精神卫生政策概述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二○一六年五月
我国现行精神卫生政策概述
摘要:为了改善我国日趋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政策颁布和施行是必不可少的,在最近的十几年间,国家发布了不少政策和规划,对解决问题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仍需要在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做的更好。
关键词:精神卫生问题状况;精神问题产生原因;精神卫生政策;政策实施
正文:
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使人们在精神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和忧虑,导致了一系列精神疾病的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卫生政策的颁布和实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精神卫生问题严重,精神卫生政策不足
1.1精神卫生疾病现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一亿人以上,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五成。
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1].截止2014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30万。
当今,精神卫生问题更应引起国家和群众的高度关注。
1.2精神卫生服务的资源不足以及服务水平有限
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需要极为巨大的医疗服务资源,但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
阶段的中国,在医疗资源方面确实无法做到完全满足需求,看病难问题的存在便是医疗人员严重不足带来的后果。
全国共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650家,精神科床位22.8万张,精神科医师2万多名,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体系尚未建立。
不同地区资源的分配也存在差异,发达城市有着更为丰富和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资源,这就使得欠发达城市及贫困地区人民的精神卫生问题因为得不到有效地治疗和关注变得日趋严重。
截止2010年全国共有1650家精神卫生机构,精神科开放床位数28100张。
精神科床位主要分布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中,占总床位数的86.4%;精神科床位密度全国平均为1.71张/万人,上海和北京最高,全国精神病专科医院床位使用率为92.4%,平均住院日中位数为45d [2],床位不足情况到现在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另外,医院在精神卫生方面的专业人才也一直无法满足需要,且大多数人才资源都是在大医院,患者的治疗费用高。
正因为面临着如此多的问题,国家才更需要一部完善的法律对资源分配进行调整,对不完整的医疗体系进行补充和改进。
1.3.我国精神卫生政策现状
中国目前最重要的精神卫生政策文件有四个。
分别是:《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2002)、《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2008)[3]、《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2年颁布,2013年开始施行)。
我国在竭力的改变
现在的精神卫生状况,但政策不足,且内容不够全面,要解决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2008年以后,国家进入医改的攻坚阶段,精神卫生进一步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政策和规划不断推出,对城乡,社区等的精神卫生服务也给了较大的支持。
2.精神疾病产生原因及患者增多的原因
现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就业、家庭、工作环境等各方面产生的问题愈来愈严重,人们的身体长时间处于疲惫的状态,心里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同时,遗传因素、价值观念混乱、心理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心理状态。
在这样紧张的社会背景下,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
身体的持续劳累带来了心理压抑,心理的压抑不断堆积进一步加重了人体不良的精神状况,精神状况恶化逐渐演变成了精神疾病,最后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另一方面,国家精神疾病知识普及率不高,使得人们盲目排斥精神疾病患者,一般来说,带精神疾病的患者选择伤害自己和他人大多是因为他们处在极度的抑郁,不满与恐慌中,几乎没有人理解与关怀他们,甚至大多数是用带着偏见和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患者心灵的扭曲,产生对社会失望,对自己失望,对未来失去信心,甚至是报复社会的消极心理。
社会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导致精神疾病在人群中广泛存在,要减轻这种现象,政策支持是必须的。
3.我国的精神卫生政策
3.1政策与规划不断完善
近十年来,国家在精神卫生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和规划。
2006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2008年1月,卫生部等17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4];200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下发《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和配套文件;2009年3月,国务院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2009年7月,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被纳入九大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5];2011年上半年,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精神卫生法》(草案),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和表决;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颁布,2013年5月开始施行;2015年卫计委、残联等印发《全国精神卫生规划(2015-2020)》。
3.2我国精神卫生政策的发展情况
国家不断完善和更新精神卫生方面的立法和规划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中央的重视。
协调医疗资源和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精神卫生医疗政策的普及、建立健全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体系、维护精神病患者和精神卫生机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这些举措均包含在政策中,它对改善我国精神卫生现状有着促进作用。
我国精神卫生政策的制定采取的是渐进式[6]。
国家开始关注到精神卫生形势时,情况已是非常严峻,并且立法机关对改革内容的意见也不尽相同,也定然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这使得国家只能一步一步的慢慢进行改革。
即使改革进程缓慢,它也没有停滞不前,相反的,随着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都开始尝试和探索性地开展政策行动,它在不断的摸索中得到了较大进展。
从起步、发展,到全面开展、全社会意识,再到现在实施性政策阶段,精神卫生政策经过一系列的修订和补充,在不断全面,不断进入更深的层面中来。
每一步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但向前是不变的决心,目的是进一步改善国民的精神健康,加快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以前,我国没有一部关于精神卫生问题的正式法律规定,《精神卫生法》的颁布无疑给中国未来的精神卫生管理指明了出路。
单就这一点而言,我国精神卫生政策便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3.3用发展的眼光看国家精神卫生政策
对精神疾病认识逐渐深入,工作重心逐渐由积极治疗发展为治疗为主,防治结合[6],强化了预防精神疾病的作用。
但医疗资源及医疗人才的缺乏,使得要达到让更多人能够预防的目标还是有困难的。
同时,国家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例如2008年,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国家政府报告》中提到精神卫生的相关内容[5],又例如从2000
年到2015年,这15年间不断更新的与精神卫生相关的工作文案。
另外,国家也逐渐增加了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投入[6]。
例如2006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中,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列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并且由政府提供补助。
当然,在法律正式颁布实施后,如何适应其可能给精神卫生服务带来的影响,借法律的推动促进精神卫生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和整个事业的健康发展,进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7],仍然是需要政府机构,医学界人员以及法学人士等的共同努力。
只有达到改善国民精神健康的目标,这些政策才是有效的。
4.关于政策制定的建议
即使国家政策在不断往全面的方向靠拢,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1加强国际交流,吸收外国立法的精华
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应抓住机遇,吸收在精神卫生方面有控制成效的国家的立法经验,如英国、美国等,再结合我国的基本情况,逐步完善,以及探讨出更为完备的缓解问题的方案。
4.2加强地方立法力度
地方立法机关对当地精神卫生情况有更为充分的了解,地方立法能够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缓解精神卫生问题,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更有力的信息和更全面的意见。
地方
立法是对国家立法的一个重要支持。
4.3调整资源分配
患者人数在增加,但医务人员大多留在三甲医院,严重的资源不均也从另一方面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国家应鼓励从医者,尤其是精神卫生方面的专业人员要有更大的比例到乡镇级医院中去。
参考文献:
1 我国精神病患者数量过亿.《江淮晨报》2011年6月17日第A28版中国新闻/综合
2 马宁,严俊,马弘,等.2010年中国精神卫生机构和床位资源现状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年第26卷第12期
3 张明园.全球化和中国的精神卫生及其政策.上海精神医学.2009年第1期
4 我国精神卫生政策.百度文库
5 马弘,刘津,于欣.中国近十年重要精神卫生政策的发展与解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第12期
6 徐唯,李玲,李文咏.我国现有精神卫生体制的历史沿革.中国市场.2011年第24期
7 谢斌.中国精神卫生立法进程回顾.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年第27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