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报告时限PDCA

合集下载

检验科检验周期PDCA的持续改进2-PPT精选文档

检验科检验周期PDCA的持续改进2-PPT精选文档

审 单
不 及
标 本
交 接
机 ,仪


息 系
质量目标
紧急标本检验周期达标率98%以上 常规标本检验周期达标率97%以上
拟定措施
根据前述影响因素制定计划:
1、加大非正常上班时间时的报告审核管理力度,必要时增
加在岗人员。 2、合理优化标本采集和送样流程,例如外送项目和在本科 检测项目不能共管。 3、紧急标本与常规标本加以区别对待,比如门诊普通标本 为红色无抗凝管,紧急标本可用促凝管采血,收到标本后可 一目了然,及时区别处理。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31.54%
200 150 100 50 0
57.85%
81.68%
20.00% 1
疏 忽 故 障 延 误 明 确 不 足 时 规 范 告 善 隔 天 义 不 统 不 完 发 报 工 作 仪 器 交 接 班 不 试 剂 其 它
0.00%
质量目标
整改后:2019年度
Action-A总结
将结果科内会议上汇报
经过PDCA循环,明显提高了检验周期达标率 此次运用PDCA模式,优化了流程,加强了人员管 理,提高了检验效率。
下一轮检验周期PDCA循环设想
将加强标本运输管理纳入下一步PDCA
循环的重点内容。

谢谢您!
请专家指导
影响检验周期的因素
1. 输血前八项定量、甲功三项等下午4:00后或晚上接
收的标本第二天才能外送,造成检验周期延长。 2.部分外送标本结果未及时批单。 3.其它原因导致, 例如:仪器故障、试剂不足、标本交接延迟、标本没 离心好、人为操作不当等。

检验科检验周期PDCA的持续改进2

检验科检验周期PDCA的持续改进2

81.68%
87.17%
91.36%
9
97.91%
100.00% 100.00% 80.00%
150
57.85%
60.00%
100
31.54%
50
0
1
审仪单器不关及机时,隔天紧发急报项告目定义不规范标本交接延误
作疏忽 不明确 工 交接班
器故障 仪
累积百分比
剂不足 不完善 试 信息系统
▪ 将加强标本运输管理纳入下一步PDCA ▪ 循环的重点内容。
精品课件

谢谢您!
家指导
精品课件
请专
其它
40.00% 20.00% 0.00%
精品课件
质量目标
紧急标本检验周期达标率98%以上 常规标本检验周期达标率97%以上
精品课件
拟定措施
▪ 根据前述影响因素制定计划:
▪ 1、加大非正常上班时间时的报告审核管理力度,必要时增 加在岗人员。
▪ 2、合理优化标本采集和送样流程,例如外送项目和在本科 检测项目不能共管。

目标确定
精品课件
制定工作计划(Plan)
步骤 现状把握 要因分析 对策拟定 目标设定 实施与检讨 效果确认 标准化 检讨改进 开始下一循环
第四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2341234123412341234
精品课件
现况调查
▪ 为统计“紧急”和“常规”标本检验周期达 标率,现从2015年度全年每个季度抽查七天, 共计28天,导出所有紧急标本及常规标本数 据。统计分析其检验周期达标率。
检验科检验周期PDCA的 持续改进
精品课件
检验周期
▪ 检验周期是指检验科接收标本到发出报告之 间所用的时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 检验速度,缩短病人候检时间,及时发出报 告,满足临床医生和病人的需求,特别是有 利于危重病人的抢救。

检验科PDCA案例

检验科PDCA案例

优化服务流程,缩短门诊检验时间商洛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在医院推动等级评审之际,发起了全员参与的质量持续改进与提升的行动,项目涉及患者安全、服务流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等科室管理的内容。

从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门诊检验报告出具时间的改进项目,真实地记录了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不断改进的全过程。

更为重要的是,案例所记载的并不是一个过去式的项目,同样的改进还在持续进行着。

2010年9月,检验科门诊患者向医院提出,门诊患者血标本报告时间常有延迟,造成患者的抱怨。

科室遂成立了缩短门诊检验时间的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成员包括门诊采血室、检验科质量管理小组、门急诊临检组、门急诊生化组等所涉工作组的人员,科室主任为总协调。

项目组首先进行了基线调查,即对2010年10月~12月门诊检验结果回报时间进行回顾,发现门诊检验报告时间超标份数占比分别为17.99%、16.69%和23.9%。

医院门诊检验标本的流程是这样的:医生下达检验医嘱→采血室护士核查信息→采集标本,检验通知单记录原始样本采集时间并签字→送至检验科标本处理室→检验科各专业组核查、接收标本→测试、打印报告→门诊采血室发放报告并记录发放时间。

分析造成检验报告延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检验科采血窗口较少(3个采血窗口,每天平均每个窗口采集血液标本170份),使得采血窗口比较拥挤人员,使得报告不能及时发放;2、流程不合理,原因是报告打印后集中发放,造成回报告不及时;3、标本传送不及时,不能保证标本及时送达、及时检测;4、检验科与患者、医护部门沟通不通畅,无明确的告知患者检验项目采集时间及报告领取时间,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门诊采血室员工不知道选择最佳的处理流程。

在分析清楚造成报告延迟的原因之后,项目组按照PDCA的方式制定了改进的措施:从2010年11月开始,针对门诊检验结果回报不及时的原因分析,项目组制定了改进措施:对于检验科血、尿常规项目、凝血酶原报告时间超时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原因,发现检验标本量增大、人员不足是检验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于是科室合理调配人员,增加常规检查组力量,同时要求24小时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保证报告出来后及时下送。

医院检验科pdca案例分析范文

医院检验科pdca案例分析范文

医院检验科pdca案例分析范文一、计划(Plan)1. 背景。

咱检验科那可是医院里诊断的“侦察兵”,但最近老是出些小岔子。

比如标本检测有时不准啦,报告出得有点慢啦,患者和临床医生都有点小意见,这可不行,必须得好好整顿一下。

2. 目标设定。

3. 分析现状与找原因。

经过调查,发现问题的根源还不少。

人员方面:有些新来的小年轻检验技术还不够熟练,对一些复杂的仪器操作也不是很溜,就像新手司机开豪车,有点驾驭不住。

而且大家有时候忙起来就容易粗心大意,一粗心,检测结果就可能出错。

设备方面:有些仪器老是出故障,就像老年人一样时不时闹个小毛病。

仪器校准也不是很及时,这就好比秤不准了,称出来的东西重量能对吗?流程方面:标本采集、运输、接收、检测的流程存在一些漏洞。

有时候标本在运输过程中没保存好,就像送快递没包装好,里面的东西(标本)可能就坏了,影响检测结果。

而且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也不是很顺畅,像接力赛交接棒没接好一样。

4. 制定计划。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有对策。

人员培训:组织定期的培训,让那些新手能快速成长为老手。

老员工也得不断学习,每次培训完还得考核,就像学生考试一样,合格了才有资格上岗操作。

另外,设立奖励机制,谁要是一直做得好,就给他发个小奖金,激励大家认真工作。

设备管理:安排专人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就像汽车定期保养一样。

建立仪器故障维修的快速响应机制,仪器一有问题,马上就有人来修。

校准工作也得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不能马虎。

流程优化:重新梳理标本的整个流程,制作详细的操作指南,从采集的标准方法,到运输的条件,再到接收和检测的规范,都写得清清楚楚。

每个环节之间设置明确的交接标准,就像接力赛一样,棒交清楚了才能跑。

二、执行(Do)1. 人员培训。

请来了经验丰富的专家给大家上课,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那是全方位的培训。

小年轻们都听得可认真了,老员工也不敢懈怠。

每次培训完就考试,考不过的还得补考,补考再不过就得重新培训,这就叫严师出高徒。

检验科-临床检验标本管理PDCA持续改进案例汇报

检验科-临床检验标本管理PDCA持续改进案例汇报

临床检验标本管理PDCA持续改进案例汇报XX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一、预期目标:所有送达检验科的检验标本应符合接收标准,避免患者重新采集或重留标本,延误检测时间。

二、监测结果:每天都有极少数不符合检验标本接收标准的标本被退回临床科室。

三、问题描述:检验前质量控制是检验质量的重要保证,合格的标本是检验质量控制的第一步。

因此患者样本的管理和保证样本的合格率,就成为实验室管理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不合格的标本会延误标本正确结果的检测发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生对患者的治疗。

因此,降低标本的不合格率对保证检验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检验质量不仅仅医学检验科内部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全院每一个临床科室的医生和护士甚至是在院内学习和实习生、进修的医生以及负责运送样本的工人。

由于涉及的人员众多、部分人员流动性大、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同、以及医生、护士和检验科室的沟通机制不够完善或者检验科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均有可能导致不合格标本时常发生。

对于检验科而言,降低标本不合格率甚至追求零不合格率是其终极的质量目标之一,同时这对保障临床和患者及时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也是至关重要的。

1问题现状本实验室的信息管理系统上建立了检测检验质量关键指标的体系,其中就包括样本的不合格率,依托1IS的强大数据库管理模式和信息处理能力,科室每月都会进行统计样本的不合格率,看其是否能达到本科室制定的质量目标。

通过对全院各临床科室标本2015年2月到2016年1月的一年的不合格标本进行统计数据,得到如下结果:图1:检验科标本不合格率统计数据■标本量少,建议重采!图2检验科不合格标本原因分布■标本有凝块!■容器错误!■标签与标本不符!■医嘱撤销!■空管/无标本!■采样时间不对!■标本溶血■标本脂血■痰液采取不当(如唾液)■标本泄露、污染■其他从表1可以看出全院2015年4月到2016年1月共十个月的样本合格标本比率总不符合率均控制在1.0%以内,虽然达到了科室的质量目标,但是但仍有大多数超过0∙5虬表2总结了全年不合格样本的原因分布,其中显示标本量少和标本有凝块儿乎占了不合格标本的一半;其他依次分别是容器错误、标签和标本不符、医嘱撤销、空管/无标本、采样时间不对、标本溶血、标本脂血、痰液采取不当(如唾液)、标本泄露、污染以及其他(例如标本黄疸,抽取错误,标本已干、标本丢失等非常罕见退回)等原因。

检验科PDCA案例

检验科PDCA案例

优化服务流程,缩短门诊检验时间孙端镇卫生院检验科发起了全员参与的质量持续改进与提升的行动,项目涉及患者安全、服务流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等科室管理的内容。

从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门诊检验报告出具时间的改进项目,真实地记录了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不断改进的全过程。

更为重要的是,案例所记载的并不是一个过去式的项目,同样的改进还在持续进行着。

2015年2月,检验科门诊患者向医院提出,门诊患者血标本报告时间常有延迟,造成患者的抱怨。

科室遂成立了缩短门诊检验时间的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成员包括门诊采血室、检验科质量管理小组、门急诊临检组、门急诊生化组等所涉工作组的人员,科室主任为总协调。

项目组首先进行了基线调查,即对2015年3月~5月门诊检验结果回报时间进行回顾,发现门诊检验报告时间超标份数占比分别为17.99%、16.69%和23.9%。

医院门诊检验标本的流程是这样的:医生下达检验医嘱→采血室核查信息→采集标本,检验通知单记录原始样本采集时间并签字→送至检验科标本处理室→检验科各专业组核查、接收标本→测试、打印报告→门诊采血室发放报告并记录发放时间。

分析造成检验报告延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检验科采血窗口较少(1个采血窗口,每天平均每个窗口采集血液标本40份),使得采血窗口比较拥挤人员,使得报告不能及时发放;2、流程不合理,原因是报告打印后集中发放,造成回报告不及时;3、标本传送不及时,不能保证标本及时送达、及时检测;4、检验科与患者、医护部门沟通不通畅,无明确的告知患者检验项目采集时间及报告领取时间,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门诊采血室员工不知道选择最佳的处理流程。

在分析清楚造成报告延迟的原因之后,项目组按照PDCA的方式制定了改进的措施:从2015年7月开始,针对门诊检验结果回报不及时的原因分析,项目组制定了改进措施:对于检验科血、尿常规项目、生化报告时间超时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原因,发现检验标本量增大、人员不足是检验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于是科室合理调配人员,增加常规检查组力量,同时要求24小时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保证报告出来后及时下送。

检验科等多部门运用PDCA循环提升急诊血常规和凝血报告的及时率

检验科等多部门运用PDCA循环提升急诊血常规和凝血报告的及时率

检验科提升急诊血常规和凝血报告的及时率主题选定:检验结果报告时间(turnaroundtime,TAT),一般指的是从接收标本到发出报告所使用的时间,是目前反映临床实验室检测效率的最佳指标之一,其中急诊TAT尤其值得关注。

急诊病人的处理依赖于整个诊疗和检测过程的速度,临床医生不仅要求检验结果准确可靠,而且要求能够尽快地得到检验报告,以便及时制定治疗方案。

其过程包括医生提出合理的申请、标本的及时采集、转运、接收、检测、结果审核以及报告打印(电子接收)等。

我院急诊中心的业务量大,急诊检验作为急诊检查的基础环节,其业务量年年创新高(在检验项目无明显增加、项目收费未变的近5年基本保持16%~22%的业务增长率)。

临床科室与门诊急诊患者对急诊检验室时有抱怨,甚至投诉。

在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要求医院对临床实验室检测服务质量进行持续改进。

现况把握与原因分析:检验科质量管理小组分析了20XX年1-3月急诊血常规和凝血报告的及时率,发现急诊血常规1—3月的及时率分别为:82.3%>81.8%和82.5%;急诊凝血的及时率为:83.9%、83.4%和84.2%。

这些数据均低于检验科报告及时率质量目标(90.0%)。

国内卫生行政部门对此及时率并没有特别的控制要求,但国家优质医院评审血常规TAT有明确规定,即不超过30分钟。

CNASISO15189与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提出过分析前、分析中以及分析后的关键指标监控要求。

TAT过程涵盖这3个过程,是目前反映临床实验室检测效率的常用指标,国内优秀医院也基本有类似的质量目标要求。

根据我院的自身要求和借鉴国内优秀同行的经验,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确定监控指标的目标值为工90.0%。

质量管理小组曾专门分析上述及时率不合格的原因(图1)。

PDCA循环:P我院检验科自20XX年第一季度起启动“提高急诊血常规和凝血报告及时率”的质量改进项目,成员来自质量管理办公室、护理部、医务部、后勤管理中心和信息科。

应用PDCA降低急诊血常规报告超过30分钟比率

应用PDCA降低急诊血常规报告超过30分钟比率

应用 PDCA 降低急诊血常规报告超过30分钟比率摘要:目的以医院创三为契机,引入 PDCA 循环法降低急诊血常规报告超过30分钟比率。

方法统计 2020年 9 月 16日到30日共 506例等候超过30分钟比率,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降低急诊血常规报告超过30分钟比率,同时统计改善后 2021年1月1日到6月30日共 7423 例等候超过30分钟比率,并比较改进措施前后的变化。

结果应用 PDCA 质量管理工具后,等候超过30分钟比率整体下降。

等候超过30分钟比率由 10.7%降低到 7.5%. 结论通过应用PDCA 循环法降低急诊血常规报告超过30分钟比率,提高了检验效率,更好的为临床患者服务。

通过我科此PDCA项目,科室检验人员对急诊血规报告有了深刻的认识,为我院2021年成功创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的评审要求血常规15分钟出结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PDCA 急诊血常规等候超过30分钟比率PDCA 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根据客观规律首先提出的,其主要包括计划(Plan ,P)、实施(Do ,D)、检查(Check ,C)、处理(Action ,A)4 个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循环体系,实现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急诊检验结果是临床医生为急诊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治疗的临床依据,要求检测结果要准确、及时。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急诊检验结果回报不及时,会给临床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其中急诊血常规检测是检验科三大常规检测项目之一,是医生诊治病情必备的辅助检查手段。

检验报告时效符合率作为反映检验科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已得到了广泛重视。

《创三评审实施细则》中明确指出急诊检验报告时间,临检急诊血常规项目小于或等于 30min 出报告。

因此,评价和降低急诊血常规报告超过30分钟比率在实验室管理中尤其重要。

本文拟将PDCA 循环法应用于降低急诊血常规报告超过30分钟比率,以改进科室医疗质量。

检验科报告时限PDCA

检验科报告时限PDCA

检验科报告时限(TAT)PDCA随着条形码标本信息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医学实验室的信息化程度正在变得越来越高。

信息化管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相结合,转变或再造了实验室的操作方式和业务流程,使得管理目标和政策要求逐步扁平化。

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中明确指出,实验室质量管理不仅包括对检验结果数据真实可靠性的管理,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各种因素的管理也必不可少。

而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urn-around time,TAT) 它的及时性是影响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

TAT又称为结果回报时间,是指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申请单到接收报告的时间。

目前,国内外许多医院的临床实验室都将TAT作为其质量持续改进的观察指标。

检验科于2014年对影响TAT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定位,完善检验分析前流程、仪器速度、复审流程和人工操作等环节的信息化监控。

通过PDCA循环应用确定延误检验报告的原因,优化了检验报告时限的各环节流程,有效的缩短TAT,提高报告及时率,检验部在提高临床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计划(Plan)1、收集资料: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无缝连接并作为一个系统平台,应用条形码技术,对带有条形码标签的标本在各时间节点进行监控,对LIS系统提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2014年1月开始每月统计TAT,内容包括:检测日期、标本号、申请科室、检测项目、结果、标本申请时间、采集时间、核收时间、检测时间、报告审核时间、临床科室接收时间等。

《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中对检验结果的报告及时性明确规定急诊标本TAT血常规为≤30 min,生化、免疫等常规检验项目≤1个工作日,微生物常规项目≤4个工作日,时限符合率≥90%。

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检验科把常规生化等检验项目的目标值定为2小时。

检验科检验周期PDCA的持续改进

检验科检验周期PDCA的持续改进

1Hale Waihona Puke 057.85%60.00%
100
31.54%
50
0
1
审仪单器不关及机时,隔天紧发急报项告目定义不规范标本交接延误
作疏忽 不明确 工 交接班
器故障 仪
累积百分比
剂不足 不完善 试 信息系统
其它
40.00% 20.00% 0.00%
质量目标
紧急标本检验周期达标率98%以上 常规标本检验周期达标率97%以上
制定工作计划(Plan)
步骤 现状把握 要因分析 对策拟定 目标设定 实施与检讨 效果确认 标准化 检讨改进 开始下一循环
第四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2341234123412341234
现况调查
▪ 为统计“紧急”和“常规”标本检验周期达 标率,现从2015年度全年每个季度抽查七天, 共计28天,导出所有紧急标本及常规标本数 据。统计分析其检验周期达标率。
DO-D实施
召开检验周期 讨论会议
优化标本 检测流程
适当调整岗位, 实行责任落实到个人
优化标本 送样流程
Check--C监督管理反馈
▪ 每季度抽查七天,记录检验周期达标情况。 年度进行检验周期的统计分析,向科内汇报, 并提出持续改进意见。
▪ 纳入下一PDCA循环
整改后
▪ 统计2015年检验周期达标情况 ▪ 与2014年及质量目标进行对比 ▪ 结果如下图
拟定措施
▪ 根据前述影响因素制定计划:
▪ 1、加大非正常上班时间时的报告审核管理力度,必要时增 加在岗人员。
▪ 2、合理优化标本采集和送样流程,例如外送项目和在本科 检测项目不能共管。
▪ 3、紧急标本与常规标本加以区别对待,比如门诊普通标本 为红色无抗凝管,紧急标本可用促凝管采血,收到标本后可 一目了然,及时区别处理。

检验科PDCA案例

检验科PDCA案例

优化服务流程,缩短门诊检验时间孙端镇卫生院检验科发起了全员参与的质量持续改进与提升的行动,项目涉及患者安全、服务流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等科室管理的内容。

从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门诊检验报告出具时间的改进项目,真实地记录了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不断改进的全过程。

更为重要的是,案例所记载的并不是一个过去式的项目,同样的改进还在持续进行着。

2015年2月,检验科门诊患者向医院提出,门诊患者血标本报告时间常有延迟,造成患者的抱怨。

科室遂成立了缩短门诊检验时间的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成员包括门诊采血室、检验科质量管理小组、门急诊临检组、门急诊生化组等所涉工作组的人员,科室主任为总协调。

项目组首先进行了基线调查,即对2015年3月~5月门诊检验结果回报时间进行回顾,发现门诊检验报告时间超标份数占比分别为17.99%、16.69%和23.9%。

医院门诊检验标本的流程是这样的:医生下达检验医嘱→采血室核查信息→采集标本,检验通知单记录原始样本采集时间并签字→送至检验科标本处理室→检验科各专业组核查、接收标本→测试、打印报告→门诊采血室发放报告并记录发放时间。

分析造成检验报告延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检验科采血窗口较少(1个采血窗口,每天平均每个窗口采集血液标本40份),使得采血窗口比较拥挤人员,使得报告不能及时发放;2、流程不合理,原因是报告打印后集中发放,造成回报告不及时;3、标本传送不及时,不能保证标本及时送达、及时检测;4、检验科与患者、医护部门沟通不通畅,无明确的告知患者检验项目采集时间及报告领取时间,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门诊采血室员工不知道选择最佳的处理流程。

在分析清楚造成报告延迟的原因之后,项目组按照PDCA的方式制定了改进的措施:从2015年7月开始,针对门诊检验结果回报不及时的原因分析,项目组制定了改进措施:对于检验科血、尿常规项目、生化报告时间超时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原因,发现检验标本量增大、人员不足是检验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于是科室合理调配人员,增加常规检查组力量,同时要求24小时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保证报告出来后及时下送。

医院检验科pdca案例分析范文

医院检验科pdca案例分析范文

医院检验科pdca案例分析范文一、计划(Plan)# (一)背景。

咱检验科就像医院的“侦察兵”,检查结果准不准那可太重要了。

但是最近老是出一些小状况,比如检验报告偶尔会有小错误,患者等结果的时间有点长,这可不行,得好好规划规划改进。

# (二)目标设定。

2. 把平均患者等待检验结果的时间缩短20%,现在有的患者等得都不耐烦了。

# (三)原因分析。

1. 人员方面。

有些新员工对检验流程还不是特别熟,就像刚学走路的小孩,容易犯错。

工作时间长了,大家偶尔会有点疲劳,一疲劳就容易粗心大意,把样本弄混或者数据抄错。

2. 设备方面。

有几台老设备经常出故障,就像老爷爷一样,时不时就“生病”,一坏就耽误检验进程。

设备的维护保养有时候不及时,导致设备性能不稳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流程方面。

标本采集、运输、检验到报告的流程环节有点多,就像接力赛,哪一棒没接好都不行。

有时候标本运输慢了,或者在交接的时候信息没核对清楚。

# (四)制定计划。

1. 人员培训计划。

针对新员工,安排一对一的带教老师,就像师傅带徒弟一样,带教一个月,让新员工熟练掌握检验流程。

每个星期组织一次业务学习会,大家一起分享检验中的小技巧和容易出错的地方,互相提醒。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增加排班的灵活性,避免员工过度疲劳。

2. 设备管理计划。

对老设备进行评估,能修的赶紧修,实在不行就申请报废换新的。

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保养日程表,每天都有专人负责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做好记录,就像照顾小宝贝一样细心。

3. 流程优化计划。

加强标本采集到运输的管理,和相关科室协调好,保证标本能及时送到检验科。

在标本交接环节,增加电子扫码核对信息的步骤,这样就不容易出错啦。

二、执行(Do)# (一)人员培训执行。

1. 新员工带教工作立马就安排上了,老员工都很热情地当起了师傅,新员工也学得很认真。

2. 业务学习会第一次开的时候,大家还带了小零食,一边吃一边分享经验,气氛可好了。

3. 在排班调整上,和科室里的同事们商量好,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人手,大家都觉得这样轻松多了。

检验科报告时限PDCA

检验科报告时限PDCA

检验科报告时限PDCA检验科报告时限PDCA是一种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

PDCA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执行)的循环过程,用于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效率。

在检验科报告的时限管理中,通过PDCA循环,可以有效地控制报告的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首先,P阶段即计划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明确报告的目标和要求。

根据报告的内容和重要性,制定合理的时限。

同时,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和任务分配,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和可行性,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计划目标。

其次,D阶段即执行阶段。

在这个阶段,根据制定的计划进行报告的各项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要确保操作规范、设备正常运行、数据准确性等,以保证报告的质量。

同时,要及时记录和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对于重要的工作环节,可以采取并行或分工处理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然后,C阶段即检查阶段。

在这个阶段,对报告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和评估。

确保各项工作符合预期要求,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调整。

在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进行评估,如检查表、问卷调查等。

同时,可以借鉴其他相关经验,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最后,A阶段即执行阶段。

在这个阶段,根据检查结果和评估意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调整计划和优化流程。

同时,要对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和反馈,确保改进效果的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PDCA循环,可以实现对检验科报告时限的有效管理。

通过合理的计划、执行、检查和执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报告的按时提交。

同时,通过不断循环和改进,可以逐步提高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实现持续改进和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科报告时限(TAT)PDCA
随着条形码标本信息管理系统得广泛应用,医学实验室得信息化程度正在变得越来越高。

信息化管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相结合,转变或再造了实验室得操作方式与业务流程,使得管理目标与政策要求逐步扁平化。

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与能力认可准则》中明确指出,实验室质量管理不仅包括对检验结果数据真实可靠性得管理,对影响检验结果得各种因素得管理也必不可少。

而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urn-around time,TAT) 它得及时性就是影响检验质量得重要因素。

TAT又称为结果回报时间,就是指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申请单到接收报告得时间、目前,国内外许多医院得临床实验室都将TAT作为其质量持续改进得观察指标。

检验科于2014年对影响TAT得因素进行分析与定位,完善检验分析前流程、仪器速度、复审流程与人工操作等环节得信息化监控。

通过PDCA循环应用确定延误检验报告得原因,优化了检验报告时限得各环节流程,有效得缩短TAT,提高报告及时率,检验部在提高临床与患者满意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计划(Plan)
1、收集资料: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与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无缝连接并作为一个系统平台,应用条形码技术,对带有条形码标签得标本在各时间节点进行监控,对LIS系统提供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从2014年1月开始每月统计TAT,内容包括:检测日期、标本号、申请科室、检测项目、结果、标本申请时间、采集时间、核收时间、检测时间、报告审核时间、临床科室接收时间等、《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中对检验结果得报告及时性明确规定急诊标本TAT血常规为≤30min,生化、免疫等常规检验项目≤1个工作日,微生物常规项目≤4个工作日,时限符合率≥90%。

根据本院得实际情况检验科把常规生化等检验项目得目标值定为2小时。

全血细胞分析得TAT目标值为30min,急诊生化、凝血、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得TAT目标值为60min、急诊项目有:全血细胞常规分析、凝血检验包括凝血常规(PT,APTT)及DIC检查等项目、生化检验包括电解质(K、Na、Cl、Ca)、肾功检测(Urea,Cr)、血糖等检测项目。

2、分析原因:从2014年1月至12月开始收集检验科各检验项目得报告周
转时间,统计医嘱开立至条码时间(T 1)、条码至采样时间(T 2)、采样至送检时间(T 3)、送检开始至接收时间(T 4)、接收至核收时间(T 5)、核收至测试时间(T
6)、测试至结果时间(T7)、结果至审核时间(T8)及审核至报告时间(T 9),这9时间节点共同作用了检验结果回报时间,具体见下图:
分析T1 T2 T3 T4 T5 二、执行(Do)
为能更好得推动检验结果报告时限得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中各个节点得周转时间,针对以上分析产生得原因及影响因素检验科从2015年1月开始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1.加强医护人员得沟通
与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积极沟通,使其意识到使其意识到影响总报告周转时间首要关键因素在于护士执行医嘱得快慢,尤其对于延迟执行医嘱,或就是遗漏执行医嘱,会直接导致T 1及T2时间延长、每月进行统计,查找原因,对发生T1、T2 延迟较多得科室督促其改进,共同努力缩短报告周转时间。

2、加强运送中心规范化管理
对运送检验标本得护工进行岗位职责与责任心教育,规范化管理人员配送过程。

对运送过程产生中造成标本延误或遗失者进行追踪,责任落实到实际得人员上,对其进行教育与培训,避免不合格标本产生时相互推诿。

必要时增加高峰时段运送工人数,尽量缩短标本运送时间T 3,减少标本转运途中得遗失与损坏,优化标本运输流程。

3。

加强对检验科得内部管理
检验科进行规范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员所接收标本必须完成检验后才能交班,避免了交接班时得漏做与延迟。

仪器维护保养时间错开高峰时段,准备备用仪器,当仪器出现故障时可以替代使用、组长安排好各组得质控工作,为了更好得开展一天得工作,安排人员提前到岗做好质控与仪器准备工作、根据T 4延迟情况对节假日工作繁杂,负荷大得情况,加派人员减轻值班人员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检验人员技能训练,熟练仪器操作及报告审核制度。

对实验室内工人组进行培训,使其知晓标本核收时间T4得重要性、增加工作组人员,增加高峰时间得运送人员,加快实验室内得运送,改善实验室内T 5得合格率、
4。

加强审核后危急值结果通报
对于检测结果达到危急值得患者,除了系统及短息通之外,报告审核者需要电话及时通知给临床相关医护人员,敦促其及时查瞧报告,减少TAT 周转时间,提高查阅速度、
三、检查(Chek)
检验科针对以上措施,积极实施改进计划,通过对2015年1月至7月检验结
果回报时间TAT统计后发现:
1.急诊检验各阶段TAT平均值改进前较依照计划措施改进后有明显改善,
各阶段TAT时间(min)都同比下降
2.血常规、尿常规等临检项目,通过比改进后比较后发现,各个阶段TAT均较措施实施前有所下降,具体比较结果见下图:
四、总结(Action)
报告周转时间就是临床实验室分析后得重要质量指标,对指标得完善、调查、分析就是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得主要组成部分,也就是完善我国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得基础。

我们通过对TAT持续量化得监控,分析延迟原因,制定流程优化政策,缩短检验全程TAT、通过PDCA循环针对检验报告时限进行得持续改进,我们总结了以下经验:
1、建立实验室内报告周转时间质量指标
2.通过对TAT得分析,制定了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加强同临床沟通,使医务人员得时间意识提高,努力缩短实验室外TAT。

3。

优化标本运输流程,对标本运送人员进行定期得培训教育,高峰期时增加标本运输人员与运输得次数,缩短标本运送时间、
4。

对检验科内部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及时调整每日工作得人员数量、明确各个岗位职责,使检验流程更加合理,同时缩短实验室内TAT。

5。

PDCA循环运用到提升急诊检验报告时间符合率,通过每一次得循环,增强了检验人员对急诊检验报告及时性得重视程度,促进了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急诊资源、在提升检验报告时限符合率得基础上,今后还可以把PDCA循环应用到检验工作得其她领域中,不断持续改进,提升检验质量及服务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