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古典史学比较

合集下载

关于中西古代史学比较之尺度_答刘楠_殷梦霞和文常善解读

关于中西古代史学比较之尺度_答刘楠_殷梦霞和文常善解读

关于中西古代史学比较之尺度 WORD文档使用说明:关于中西古代史学比较之尺度来源于本WOED文件是采用在线转换功能下载而来,因此在排版和显示效果方面可能不能满足您的应用需求。

如果需要查看原版WOED文件,请访问这里关于中西古代史学比较之尺度文件原版地址:/4c7c58c6d09b134401d35a12.pdf关于中西古代史学比较之尺度|PDF转换成WROD_PDF阅读器下载?厉史关于中西古代史学比较之尺度一答刘捕、殷梦 , 和文常善陈剩勇刘楠年第期,、殷梦霞,、文善常合撰的《对中西古代史学差异的几点看法《》载《探索》玲韶。

以下简称几点看法》,下引该文仅标出页码 ! 一文因而结论往往失当”“,针对当前中西史学比较# 第? 页 !’研究的现状其中主要是针对我近年来发表的几篇中西史学比较研究的文章而发的宏论“该文作者指责别人对中西史学评头品足, ,,,”非议他人忽第? # 页 !,视对中国史学从总体上作深入考察得出结论完全不符合史学发展的客观实际等等, 但在拜读该文后探讨的地方《。

觉得“《几点看法》对中西传统史学特征及其差异的认识还有需要,几点看法,》说??有人认为史学在巾国始终是官学和王朝的御用工具”。

只注重为封建,统治者提供鉴诫一这种观点完全不符合史学发展的客观实际认为, ,该文用大量篇幅, ,试图证明中国史学的独立性或非官方性为中国传统史学是《“中国历代统治者虽然非常重视利用史学,且在西局时已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史官制度但这并不等于史学完全丧失了独立的发展特性那种认“官学”或?“御用”的看法显然是谬论,# % 第? 一 ? 页 ! 。

但我们在看了几点看法》的论证后发现” ,该文的论据不仅没有证成其说。

反而恰恰证明中国传统史学是?官方史学是“王朝的御用工具”“刘楠三位否认中国传统史学为官方史学”或“王朝御用工具” 的立论之一是,“古代,史官固然多是史官可非议的独立性,,‘但他们作为史学这一特定思想领域的代表在行使修史职权时 , , 君举必书书法不隐被视为史家的神圣职责和优良品质,,‘。

中西史学之互鉴:传承性差异的探讨与当代历史学的需求

中西史学之互鉴:传承性差异的探讨与当代历史学的需求

中西史学之互鉴:传承性差异的探讨与当代历史学的需求历史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始终承担着记录、解释过去事件的重任。

在不同的文明中,历史学的形态各异,其传承性和发展也呈现出多样性。

而中西史学研究的差异也自近代以来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虽然不同人的见解不尽相同,但基本上所有学者都达成了一个共识:中国古代史学有着悠久的传统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传承模式,这在西方古代史学中则不甚明显。

那么为什么西方古代史学的传承性不如中国古代史学?当代需要什么样的历史学?本文旨在探讨这一差异的根源,并思考当代历史学应有的面貌。

首先,中国古代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传承性,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制度化的史学实践。

杜维运就曾列举中国史学的几项优点:中国文化中富有产生史学最基本的重视历史的态度与观念、中国官修正史是一极优良的史学传统、中国史学中存在纪实与求真的丰富实践、中国史家长于叙事艺术。

杜维运还认为是儒家的道德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史学“中国两千余年来,由于儒家在思想界居于正统的地位,中国史家有意无意的将儒家思想成分,渗入了史学之中”。

从《春秋》最开始使用“春秋笔法”强调史实的客观记载和道德评价,到二十四史的陆续编撰,中国史学以其官方背景和严谨的体例,在不断实践后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传承模式——历史记载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不仅被视为君主的镜鉴,更成为教化民众、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而对于编撰者来说,撰写史书可不止在于实现借鉴和教化等实用性,他们还注重历史的会通和贯通,其集中体现就是司马迁“通天人之际,成古今之变”的思想。

钱穆说,所谓“通天人之际”,是说天时与人生是一而二和二而一的,两者需会通和合以求之;在这种历史生命通变观下,中国人便能将我心等同于史心,将个人小生命融入五千年民族大生命中。

这样,人生便无所谓新旧之分,中国五千年历史便能一气相承和绵延不绝。

而西方史学则更多依赖于个体学者的研究兴趣和创新精神,缺乏中国式的官方史学体系,如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都基本上是由私人编写,而且主要是谈论一个特定战争的前因后果,并没有对整个历史进行系统性的串联,导致有的时期史学研究就遭到中断。

中国古代史中西历史对比

中国古代史中西历史对比
3.出现夜市、晓市、草市
4.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
5.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6.对外贸易兴盛
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出现“理”
1.程朱理学:朱熹:理是世界的本源,提出“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2.陆九渊:“心即理也”
1.毕昇:活字印刷术
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3.宋词流行、话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城市生活丰富
2.各国为增强国力,纷纷变法(如:商鞅变法)
1.井田制破坏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铁器牛耕的出现;
3.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出现;4.小农经济的 形成
1.私营手工业的兴起;
2.家庭手工业也十分普遍
1.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
2.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战国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1.春秋:孔子、老子
2.战国:孟子、荀子、韩非子等
中国
西方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科技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夏、商、西周
西周的宗法、分封制
井田制: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青铜文明、丝织业产生、官营手工业
商朝:职业商业产生
西周:工商食官
1.日食的记载及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
2.《诗经》
春秋、战国
1.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诸侯国进行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并逐渐走向统一。
4.唐传奇
5.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6.张旭:草书;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楷书
北宋
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收精兵:杯酒释兵权;设枢密院
②削实权: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并再其之下设通判
③制钱谷:

“古典时代”与中西古典史学比较 - 古典文明研究网

“古典时代”与中西古典史学比较 - 古典文明研究网

一、 引言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化, 学术界对经典著作的整理和研读正日益被人们所 重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其实这也是文化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因为只有 通过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帮助理清长久以来文化发展的路径及其内在规律性, 以增加我们对文化认识的自觉性; 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使我们将进一步 的学术和文化研究建立在一个可靠的经典性著作的基础之上, 有助于从文化的研 究中获得其正确的认识,以推进文化研究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拟以中西方 文化史上的“古典时代”为据,以探讨其所具有的深刻而厚重的文化内涵及其重 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以中西古典史学比较为例,对中西古典比较研究这一新 的研究途径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468 页。 [美]罗伯特·宾厄姆·唐斯著,王宏方等译:《塑造文明的心灵的巨人及其思想》,华夏出版社 2006 年 版,第 3 页。
2
1
里斯多芬为代表的喜剧作家, 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众多充满神奇和不朽魅力的作品, 这些作品既用基于现实生活的事例, 以夸张、 想像的手法来表现了人们的思维张 力,又用神话的素材展现了古希腊人对人性的深刻反思,等等。从此,西方的文 化艺术及其成就不得不牢牢地打上了属于古典时代所留下的深刻的个性烙印。 而 且,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言,恩格斯也指出: “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 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 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而这种见 解愈来愈为自己开拓道路。 有些自然科学家一方面把希腊哲学的残渣, 例如原子 论,当作永恒真理,另一方面却以培根式的傲慢去看希腊人,理由是他们没有经 验自然科学, 这样的自然科学家是愈来愈少了。 现在唯一希望的是这种见解迈步 前进,达到对希腊哲学的真正的认识。 ”3 当然,毋庸置疑的是,希腊高度发达的文明后经罗马将其文化加以吸收、融 合和广泛传播, 成为西方世界最具特色的古老而发达的文化, 被后人并称为希腊 罗马文化, 它对西方后来文化发展的影响极大, 成为西方文化进程中的不可企及 的范本,也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甚至,在西方思想文化史上,当它每一次 面临重大课题而要获得新的突破时, 都不得不首先回过头来重温其过去在古典时 代所获得的辉煌文化成就, 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和营养, 从而迈向新的文化高度。 正因为如此,西方著名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 1770—1831 年)在他《哲学史讲演录》中,曾将希腊亲切地比作是欧洲人的精 神家园。他是这样说的,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 是我们德国人心中, 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凡是满足我们精神生活, 使精 神生活有价值、有光辉的东西,我们知道都是从希腊直接或间接传来的,——间 接地绕道通过罗马。 ”4为什么会是如此?黑格尔是这样解释的: “我们所以对希 腊人有家园之感, 乃是因为我们感到希腊人把他们的世界化作家园; 这种外化在 世界为家园的共同精神把希腊人和我们结合在一起。 ”5在黑格尔看来,希腊文化 是欧洲文化的历史之源, 是使欧洲文化获得其特殊品质和意义的精神与文化源头, 所以欧洲人能够在希腊文化里找到自己的精神故乡和价值根据。 显然, 黑格尔在 此所指出的古希腊文明对其后整个欧洲文明的深远影响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从中西史学的比较探究两种史学的异同

从中西史学的比较探究两种史学的异同

从中西史学的比较探究两种史学的异同摘要:对于史学的研究可有多种不同的方法,笔者在这里选择了历史上的孔子和修昔底德各代表的东西方史学思想,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他们之间的异同,对于史学研究有所收益。

关键词:中西史学;比较探究;史学异同本文主要通过对孔子与修昔底德的史学进行比较,来探索中西史学的差异。

在史学原则与方法上,他们都崇尚史料的求真与批判,但在价值取向和发展道路上虽同途但却殊归。

在历史思想上,两人都注重人本主义,又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内核。

在史学作用上,两人都承认史学的借鉴作用,但是在借鉴的动机与内涵上又存在差异。

在中国古代的“史”只是记事载录,史家或史官的职能也仅限于根据所发生的事情而将之记载下来。

为本朝统治者提供龟鉴,这种实用主义的史学目的论反映在史学实践上,就是“历代史家都推崇直书和实录,主张如实记载历史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件。

”孔子在这方面继承了前人。

孔子是以慎重征信的态度来编辑《春秋》的。

他主张“无征不信”(《礼记、大学》),为编修《春秋》而搜索“百二十种国宝书”之说未必可信,但至少说明他从广泛的史料中比较筛选,尽量地去伪存真。

孔子的求真表现在重视证据方面,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足吾能徵之矣。

”(《论语、为政》)他强调“盖有不知而做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知之次也。

”(《论语、述而》)为了做到多闻多见,他还重视实地考察。

他说:“吾欲观夏道,是故杞不足徽也,吾得夏时焉。

吾欲观殷道,是故宋不足徵也,吾得乾坤焉。

”(《礼记、礼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论语、为政》),体现了孔子的求真态度和怀疑精神。

西方史学注重求真的原则,他们认为历史证据就是这些事实的目击者所做出的事实记录。

修昔底德在撰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时采取了十分严肃的态度,提出了严格的史料批判方法。

在导论中他写到:“不要偶尔听到一个故事就写下来,甚至也不单凭我自己的印象作为根据;我所描述的事件不是我亲身看见的就是从那些亲自看见这些事件的人那里听到后,经过我仔细考核过了的。

小结 中西方古代史比较

小结 中西方古代史比较
3、诸子百家和智者学派思想的比较
相同点
诸子百家
智者学派
研究内容
都研究社会问题,都研究人类本身
社会大背景
社会动乱,战争频繁
遭遇
都被压制
成就
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如孔子和苏格拉底。
都是思想解放的产物,有早期的人文主义萌芽
不同点
诸子百家
智者学派
产生原因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各国需要人才
工商业发展,公民地位提高及由此产生的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发展历程
儒学成为百家之首。人文主义萌芽逐渐消失,沦为封建统治的枷锁
经过中世纪的一千多年思想黑暗时期。人文主义开始复兴
背景
处于战国兼并战争频繁时期
处于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的顶峰。城邦内部纷争不断
目的
传播文化,发展学术,强调个人为统治服务
发展人的个性,强调个人的能力的发挥
4、明清时期中外历史比较
(1)随着铁器、牛耕的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确立。
(2)原来集体耕作的奴隶制经济解体,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开始确立。
(1)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宗法制和分封制逐渐瓦解。
(2)秦朝开始确立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汉代初步完善。
(1)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文化繁荣,居于世界先进地位。
(2)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活跃。
中国
西方
经济
农耕经济高度发达,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开展工业革命,相继完成了向工业国家的转变
政治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不断进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起来
外交
“闭关锁国”脱离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最新中国古代史中西历史对比

最新中国古代史中西历史对比

过热与过烧的区别过热是由于锻造加热温度高,存在一定的保温,导致晶粒快速张大,而产生的过热组织.但是过热组织还有一种可能,是加热温度很快(比如感应加热),晶粒没有出现快速张大现象,但是锻造过程很快,产品是终锻后温度高,在锻后堆冷的时候晶粒继续张大,而产生过热组织.过热:加热转变终了时所得奥氏体晶粒一般均较细小。

但如果在转变终了继续升高温度,则如前所述,奥氏体晶粒将继续长大。

如果仅仅是晶粒长大而在晶界上并未发生能使晶界弱化的某些变化,则被称为过热。

过热将使随后的缓冷所得的铁素体晶粒、珠光体团以及随后的快冷所得的马氏体组织变粗,这将便钢的强度和韧性变坏。

因此必须用再次热处理来校正由于加热不当而出现的过热现象。

过热:钢被加热到Ac3(见铁碳相图)以上某一温度,随着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在粗大的奥氏体晶界上,发生了化学成分的明显变化(主要是硫的偏析),在冷却时,或者在原始奥氏体晶界上保持了硫的偏析,或者产生了第二相(主要是硫化物)质点的网状沉积,导致晶界脆化,使钢的拉伸塑性和冲击韧性明显降低的现象。

如果没有硫的析出,不算是过热。

钢的过热温度1200~1350℃之间。

过热钢的特征:1、宏观断口:产生结晶状断面或无金属光泽的灰白色粒状断面2、显微特征:粗大的A(奥氏体)晶粒,魏氏体组织,原始A晶界处S偏析或硫化锰沉淀3、过热钢的机械性能:塑性和冲击韧性明显降低,对强度和硬度基本无影响4、钢发生过热后的补救措施:正火,淬火和回火(注:钢淬火后都需要回火以提高其塑、韧性)过烧:如果加热温度过高,不仅奥氏体晶粒已经长大,而且在奥氏体晶界上也已发生了某些能使晶界弱化的变化,称之为过烧。

过烧的零件已经产生晶间裂纹。

过烧:钢被加热到接近固相线或固-液两相温度范围内的某一温度后,在十分粗大奥氏体晶界上不仅发生了化学成分的明显变化(主要是硫和磷的偏析),而且局部或整个晶界出现烧熔现象,从而在晶界上形成了富硫,磷的液相。

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晶界上产生富硫,磷的烧熔层,并伴随着形成硫化物,磷化铁等脆性相的沉积,导致晶界严重弱化,从而剧烈降低钢的拉伸塑性和冲击韧性的现象。

中西方史学的比较

中西方史学的比较

中西方史学的比较历史学源于人类自身的活动,具有比一般学科更为古老的历史。

文字产生以前的神话、传说、诗歌当中就包含了人们对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认识,因此,这些神话、传说、诗歌便成为史学的源头。

在神话和传说中,人事被神事掩盖着,事件是相互孤立的。

在神话和传说时代。

人们的视野是狭隘的,历史认识是朦胧的.由于文字的出现,文明时代随之开始。

最初出现了记载神话和传说的歌谣及史诗,之后记述真人真事的作品日益增多,人类的思想表现形式也开始从诗歌过渡到散文等其他形式。

在希腊,这个过渡时期大约是公元前6世纪,当时出现了力求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把有关城邦、民族、神庙等事物的起源的口头传说记载下来的散文作家,他们的成就成了后来的史料.在中国,一般认为史官制度建立于商代。

我国有文字的历史记载在商代已有相当规模,当时的“国之大事”祀与戎的情况通过甲骨文保留了下来。

无论是古希腊的散文,或是中国的甲骨文、铭文、《尚书》、《诗经》,所记载的事情都是简单、孤立的,历史思维的特征是“天人感应”观占主导地位。

从严格意义上,这些早期的记载还称不上史学著作,只能视为史书的雏型. 史学思想的比较,必须置于文化传统中方能进行,而中西文化的传统,并不是单种和一线的,而是多元和开放的,无法将之同质化的处理"中国传统中从儒学到理学的演变和西方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所显出的不同特征,都是为人所熟详的例子"因此,我们在探讨史学思想不同的时候,不应用目的论的眼光,用现代史学的特征来概括以往的时代"但若从大处着眼,中西史学思想还是表现出五大不同"我们通过的中西历史学的对比来更细致的了解中西史学的差别。

一,中西史学对历史中人与事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截然相反"中国史学重人不重事,以人为主,事为副,中国历史有一个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它能把人作中心,中国史学以人为中心,旨在彰扬人的心性道德"中国史家著史论史,虽不能人人到达此标准,要之有此一标准之存在"故中国历史精神,实际只是中国之文化精神"重在人,不在事"而尤更重在人之心"贯通中国史学所求,便可知历史背后所存之人及其包涵的道德精神",中国史学以人为中心的突出表现是中国史学成为圣人之学,中国最早的史书《春秋》由中国大圣人孔子所写,可见中国史学,其先乃出圣人之手"亦可说中国史学,本是一种圣人之学",,中国文化所以成为一种最富人文精神之文化,其事决非偶然"西方史学则重事不重人,以事为主,人为副"如果把西方人和中国人写的历史作一比较,/中国人则更看重在其事背后的这人,西方人则更看重在由此人所表现出来的事"这是很大的不同"中西史学对历史中人和事地位与关系的不同认识,导致了中西史学编纂体例和品评历中人物标准的不同"中国史学以记人为主的纪传体为主要体裁,西方史书则主要以事为主,以人为副,人物的活动,只附带于事变之演进中,此种历史体裁,略当于中国史书中之记事本末体与此相联系,双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也不同"中国史学重人,注重历史人物的心性道德,特别讲究史学的褒贬笔法,孰当褒,孰当贬,孔子《春秋》发其大凡",,中国史学之价值亦在此"西方史学重事过于重人,因此对人物的评价是以事功而非善恶为标准,举一世之人,而仅重强弱成败,不论是非善恶"成则是而善,败则恶而非,则举世当重曹操,不当再重诸葛孔明"此诚中西文化一大异所在,亦即中西史学盛衰之所在"其次,中西史学对历史的通变认识不同"中国史学注重历史的会通和贯通,其集中体现就是司马迁‘通天人之际,成古今之变’的思想",所谓‘通天人之际,是说天时与人生是一而二和二而一的,两者需会通和合以求之;通古今之变则专指人生史事方面,但也可说包涵天时在内,因天时也有古今之变,惟天时之变实多定于人生,/是则天时人生之与历史,乃亦可谓三而一,一而三"中国历史不仅通于天地,而且通于世间万物,凡属衣食住行!佩带玩弄和人生日常所需诸品,虽历代有变,亦一气相承,古今相通,/物变即以济人文,人文乃以成物变"而一切则惟以人为主"全部中国史则亦惟此一语尽之矣。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古代书籍史研究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古代书籍史研究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古代书籍史研究中国古代书籍史是中国学术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西比较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中西方的书籍史研究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史料类型、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和方法上。

一、史料类型中西方的史料类型存在明显差异。

西方的书籍史研究主要依据图书馆藏书册目、目录、出版年代序列等资料,辅以出版年代、版本特色、版别、流传状况等考察,从而构建了图书馆中所藏书籍特别是古籍的出版史。

而中国古代书籍史的研究资料则更为多样,包括古籍、石鼓文、金文、竹简、木版、布老子、官契等。

同时,中国古代书籍的数量和种类也比西方的多得多,如《五经》、《诸子百家》、《史记》、《汉书》、《水经注》等。

因此,在史料类型上中西方研究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研究对象中西方研究书籍史的对象也有所不同。

西方研究偏重于个别文献的历史状况,从单一文献出发,对其印刷、版本、传播、流传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考察。

而中国学者则侧重于研究古代社会整体的书籍阅读习惯、司馆制度、书籍流通方式、梨园文学、文人问题等。

三、研究角度中西方研究古代书籍史的角度不同。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和研究内容的界定上,西方学者注重文献学研究、经学研究和历史研究。

而中国学者则以文化、思想和观念作为研究的核心。

具体地说,西方学者在书籍史研究中注重研究书籍的物质条件,如印刷、装帧、作者、读者等等;中国学者则注重对书籍内涵和书籍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的研究,比如《九章算术》的算术思想、《礼记》的价值观念等等。

四、研究方法中西方的书籍史研究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西方的书籍史研究,主要借助图书馆藏书册目和出版史学印刷品等考察方法,同时注重对文献的考察和分析。

而中国的书籍史研究则多采用文献比较研究法和事实考证法。

此外,中国的古籍研究侧重于对文字的解读,而西方的研究则更着重于印刷品的研究。

中国和西方古典史学特点

中国和西方古典史学特点

中国古典史学特点1、发展过程:奠定史学原则(求真、道德评判、人本主义)——史学批判史学理论(史法即注重史家的撰史,表现为历史的知识、技能与道德)——历史本身的讨论(历史变化的意义过程、史学的意义)——史家对于史料的理解(用史德即尽其天而不益以人和知人论世的追求客观的精神来阐发史意而非拘泥于史法)2、史学功用:道德评判,春秋笔法——体现盛衰,经世致用——六经皆史,以史学复兴经学,经世致用3、撰史主体:官方与私人并存。

官方有悠久的史官传统,父子相传。

因此相比西方史学种类繁多,体系更完整。

4、撰史原则:求真、多闻阙疑。

5、史书内容:人本主义,主要表现为尊帝王、尊圣贤的英雄史观(重政治军事史,轻社会生活史)。

6、指导思想:考察变化与贯通。

(史记、自治通鉴)7、体裁体例,文字表达:纪传体、断代史、通史;简要、准确、散文记叙。

9、史家态度:秉笔直书。

10、史料来源:主要为文献。

11、史书时间跨度:相对长,一个或多个朝代。

西方古典史学特点1、地位:低于自然科学与哲学。

2、指导思想:探究因果。

3、历史原因的探究:宗教(希罗多德)——人性、经济因素(修昔底德)——道德(李维)——历史条件的变革(塔西陀)4、史学功用:保存英雄功业——鉴往知来(史意)——道德训诫——经世致用、道德训诫、美学愉悦5、撰史主体:主要是私人记录。

6、撰史原则:求真、客观;有闻必录——多闻阙疑7、史书内容:人本主义史观,主要表现为英雄主义史观、政治军事史(重政治军事史,轻社会生活史)。

8、体裁体例,文字表达:散文体;真实性与艺术性结合9、史家态度:秉笔直书,洞察力,客观性。

10、史料来源:文献资料、史诗、档案、碑铭、前辈著作;亲身采访、实地调查10、史书时间跨度:相对短,多为撰者的近现代史。

中外史书文化的比较与交流

中外史书文化的比较与交流

中外史书文化的比较与交流历史是人类社会演变的见证,而史书则是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

中外史书文化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如何比较和交流这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史书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中外史书文化的比较需要考虑到历史发展的差异。

中国古代史书以编年体和纪传体为主要形式,注重以正史流传。

而西方历史学发展于希腊和罗马时期,注重于论述历史的哲学性和宏观性。

中西两种文化对史书的关注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中式史书更注重线性叙述和细节,而西式史书更倾向于总结和概括。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上,也反映在历史学理论和思想观念上。

其次,中外史书文化比较还需要考虑到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差异。

中国古代历史学受到封建官僚体制的影响,帝王将相们有着自己的政治目的和权谋手段,这些因素也反映在史书的编写和流传中。

而西方古代史书由于希腊和罗马文化的特点,更注重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思想,历史性和理性并重。

在现代历史学中,西方对史书的研究更加注重学术性和科学性,中国古代史书则更注重文学性和艺术性。

这些差异使得中外史书文化在主题和风格上有所区别。

同时,中外史书文化比较还需要考虑到时代背景的变化。

史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例如,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电子媒体的出现使得史书的形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西方国家普遍倡导多元化的历史观,注重“史事件”和“史官”之外的其他历史来源的利用,倾向于辩证和多样性的观点。

与之相反,中国古代历史学更侧重于正统性和权威性的史书,官方的史书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中外史书文化比较的背景下,中外历史学者之间的交流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通过学术会议、翻译和合作研究等形式,可以促进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学术交流。

西方历史学者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史书的翻译和介绍是促进中外史书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

在这个过程中,中外历史学者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对方的研究经验和方法论,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中外历史比较

中外历史比较

表 现
9、1945年至70年代末中外历史比较
世界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特 进行了调整和改革;社 征 会主义在发展中逐渐陷 入困境 政治:国家职能变化; 德日意政治民主化改革; 经济:二战后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发展,经济进 入黄金时期; 表 国际关系:两极格局的 现 形成和演变;世界多极 化发展。(雅尔塔体系 的建立,美苏争霸;)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外历史比较
西方 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和近代化的发展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 展 政治: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 工具,人民继续抗争探索,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先后 兴起。 文化:资产阶级维新、革命 思想形成,影响深远,为中 国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变化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分) 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
【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 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 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 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 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工业化背景分析》 (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 了哪些运动?(2分) 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 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6分)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了高度 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 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中 国
1949 新中 国成 立
三年恢 复 一 五“计 划实施

中西方史学史

中西方史学史

卷1二、名词解释1、李维古罗马学家,流传下来仅《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并残缺不齐。

共142卷。

但其陷入了历史循环论,对某些史料缺乏分析批判,影响史实可靠性。

尽管如此还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失为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2、陈寿西晋著名的史学家,他在晋朝担任史官多年,撰写了纪传体断代史的《三国志》,共65卷。

他的《三国志》妥善的处置了魏蜀吴三国的关系,又善于通过委婉隐讳的表达方式来贯彻史家表达方式,叙事简洁,从而充分表现出了陈寿的史才。

陈寿的《三国志》是我国研究三国历史十分重要的资料,由于材料限制陈寿的《三国志》其内容不够充实,甚至有脱漏的地方。

3、《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作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由本纪、世家、表、书、列传等五部分组成,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上起传说中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郑樵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通志》是他的代表作,其中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

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其中的《昆虫草木略》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专门论述植物和动物的文献。

郑樵的主要史学思想有“会通”、“求是”和“创新”。

他在历史文献学上有很多建树,他对金石文献和图谱文献给予充分重视,在文献注释方面也有不少独到见解。

5、《文献通考》是我国元朝时期著名的史学家马端临撰写一部规模更大的典制体通史,全书共348卷,分24考,和《通典》、《通志》合称“三通”。

记载了上古传说时代至南宋宁宗嘉定末年。

全书有“文”、“献”、“考”三种。

“文”是文献网罗与考订,“献”是指前人之议论,“考”主要是马端临的按语。

《文献通考》材料较《通典》详实,体例较《通志》严谨,于宋代制度尤为详备,因而是政书中最有价值之作。

6、《左传》是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的史学家左丘明所作,他用编年记事的方法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七年的历史。

《左传》重视交代历史的原委经过,它重视战争活动的记录,该书文辞优美,生动形象,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是我们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的重要资料。

中外历史传统的比较研究

中外历史传统的比较研究

中外历史传统的比较研究一、中西历史概述与比较中西历史的比较从两个角度得出结论:一是历史进程的演进、二是文明成就的发展。

从历史进程的演进看,中西历史对比可以分为古代、中世纪、现代三个部分。

古代包括了中国的夏商西周、秦汉、唐宋明清,而西方的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时期等。

中世纪包括了中国元明清,以及欧洲的黑暗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时期等等。

现代则包括了起源于清末、创造新中国的中国,以及欧洲的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世界大战与国际制度等。

二、政治比较在古代政治理念上,中国历来强调天命思想,而欧洲强调个人自由。

这种思想的影响还可以贯穿到现代,中国的人文主义与西方的人权主义的不同呈现着鲜明的政治思想差异。

作为改革启发者的孔子,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无法忽略。

他卓越的思想理念深入人心,逐渐形成了中国的长期文化传统。

在欧洲,则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对改革的作用。

他们的学说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逐渐获得成功。

不同的思想传统造就了不同的政治文明。

从治国思想上看,中国历来重视政治伦理和政治道德,而西方则高度重视法律制度。

明清时期的程朱理学强调人伦、道德等字眼,而西方则立法严谨,法律权威高。

在现代社会中,中国的政治体制沿袭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因而对权威性比较敏感;而西方国家则普遍奉行自由主义政策,注重人权和民主制度。

这两者可以说是各有优势。

三、经济比较中国和西方历史的另一显著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发展。

在风俗人情、人的性格、精神面貌、道德规范等方面,中国与西方可以通称为东西方文化差异。

而在经济领域中,这种差异对比得到进一步体现。

在古代,中国经济状况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列。

如唐代,就是世界上城市化最高峰的时期之一。

到了清末民初时,中国因外国侵略,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经济发展一度停滞。

建国后恢复,但在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因国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外资投入相对不足,产业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会导致经济在某些方面设计较为缓慢。

从中西史学的对比中看中国史学的特点

从中西史学的对比中看中国史学的特点

从中西史学的对比中看中国史学的特点中西史学是在辽阔的中西大地上,从各自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坏境中,经过长期的平行发展而形成各具特色、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两大独立史学发展系统。

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几点来探讨中西史学的不同之处,以此来深入认识中国史学的特点。

一、中国史学重人不重事中西史学对历史中人与事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截然相反。

事实上,中国史家比西方史家更重视人物传记。

同样,我们也不能说中国与日本的史家不知道时代之间的差别。

西方史学家也注意到,在中国与日本的绘画与雕塑中,人物的服饰与风格便常常变化。

与此相对照,从中世纪一直到18世纪,西方艺术中对过去的描绘则很明显是非历史的。

甚至那个关键的问题,即对历史知识论的重视,也非西方所独有。

中国史学重人不重事,以人为主,事为副,中国史学以人为中心,旨在彰扬人的心性道德。

中国史学以人为中心的突出表现是中国史学成为圣人之学,中国最早的史书《西周书》(即《尚书》中的《周书》)和第二部史书《春秋》分别由中国古代两大圣人周公和孔子所写,可见中国史学,其先乃是出自圣人之手。

亦可说中国史学,本是一种圣人之学。

西方史学却是重事不重人,以事为主,人为副。

如果把西方人和中国人写的历史作一比较,中国人则更看重在其事背后的这人,西方人则更看重在由此人所表现出来的事。

这是很大的不同。

中西史学对历史中人和事的地位与关系的不同认识,导致了中西史学编纂体例和品评历中人物标准的不同。

中国史学以记人为主的纪传体为主要体裁,西方史书则主要以事为主,以人为副,人物的活动,只附带于事变的演进中,此种历史体裁,略相当于中国史书中的记事本末体。

二、中国史学注重对史料的批判在史料批判的问题上,中国人十分重视证伪、考证与理解文本,由此来获取可靠的知识。

早在司马迁的年代,中国人就在考证和批判史料的工作上获得了不少成就,而西方则要一直到文艺复兴的时候才有相似的成就。

但中国人在考证史料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外证这一方面,即如何确定文本本身的真实性。

中西古史比较研究漫谈

中西古史比较研究漫谈

中西古史比较研究漫谈刘家和各位同仁、各位同道,早上好。

今天我来参加这个会,是因为诸位讲的比较研究这个问题,使我感觉到很兴奋。

受到诸位的热情的感召,你们把我对学术的热情也激发出来了。

为什么?我觉得,我们做中国古史研究的人,要把我们的学问真正做到世界上去,用世界多元性眼光、经验来给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做一些洗礼,让中国人的研究能够开拓到世界范围去,能够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同样道理,我们做外国史研究的人,要把我们的世界史做成什么样呢?我们的世界史研究首先是给中国人看的;在世界上、在国际上,我们的世界史研究,也要拿出一个我们中国人对世界史的看法来。

这涉及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今后这个世界,我们需要不需要互相理解;如果互相不理解会是什么样子。

例如,我们天天看报、看电视新闻,都能看到中东的一些情况,看起来是当代的问题,可是所有问题的根,恐怕在古代都已经埋下了。

所以,要是不了解历史,我们怎么能够理解现实?我们怎么能够认识这个世界?我们不敢说,做到互相了解、理解就能化解一切矛盾,因为各国之间实际上还有各种利益交叉以至矛盾的方面。

不过,如果能够充分互相了解、理解,那么就可以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误解与误判,避免零和游戏,使得问题能在和平的环境下不断化解,这也是人类之福。

对于我们这些做古史研究的人来说,以上的话似乎说得有些远了。

不过,大概还不能算跑题了。

亨廷顿把当代的问题用文明的冲突来解释,是有其道理的。

文明的冲突说到根子上就到了古代轴心文明的问题上来了。

所以讲当代而涉及古代像是话说远了,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把问题探讨得更深了。

我们做学问最好能保持一定的古今之间的张力。

做中西古代比较研究的前辈先生,如今大都已经作古了,我们这一代人也在逐渐衰老中,而诸位富于春秋,正是奋发有为的时候。

要做这件事,有比较研究的愿望,是既有重大学术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的。

这就是让我感觉到激动的、兴奋的原因。

由于个人学术水平和时间都有限,今天只能粗浅概略谈以下几点,敬请诸位指教。

二十世纪以来中西史学理论比较史研究

二十世纪以来中西史学理论比较史研究

二十世纪以来中西史学理论比较史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比较二十世纪以来中西史学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分析各自的理论特点、影响因素及历史背景,以期揭示中西史学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共同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从史学理论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同时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学术成果,对中西史学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推动全球史学理论的交流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西史学理论的比较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学术领域的不断拓展,中西史学理论在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学术体系和理论特点。

通过深入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史学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异同点,探究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进而推动全球史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以历史文献为基础,结合现代史学理论的研究成果,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二十世纪以来中西史学理论进行比较研究。

本文还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的深入剖析,揭示史学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推动全球史学理论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二、二十世纪以来中西史学理论的演变二十世纪是中西史学理论经历了翻天覆地变革的一个世纪。

在这个时期,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中西史学理论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各自的理论体系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发展中。

在中国,二十世纪的史学理论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世纪初到五十年代,这个阶段主要受到西方史学理论的影响,传统的史学观念开始受到挑战,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逐渐引入并本土化。

第二阶段是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个阶段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史学研究倾向于服务于政治,阶级斗争和历史唯物主义成为史学理论的核心。

第三阶段是八十年代至今,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中国的史学理论再次开放,吸收并融合了更多元的国际史学理论和方法,走向更为深入和细致的学术研究。

中外古代历史比较

中外古代历史比较

中外古代历史比较二轮复习教学案二、分析比较1、在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的两种不同类型,试以历史史实说明(一)、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表现:A、以王权为核心的分封宗法制(BC2070~BC221)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B、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BC221~1912)①建立:秦朝②演变:汉——元③强化:明清(二)、古代世界:公民集体民主制A、雅典民主政治B、古罗马法律制度2、完成下表,分析古代东西方形成两种不同类型政治文明的原因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何特点?并进一步分析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而是在西方产生的原因答案:①中国古代科技重应用(天文历法、医学、手工业生产的需要产生中国古代科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②在研究方法上,中国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而西方则重实验,重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③中国古代科技推动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西方天文学的成就标志着近代科学的产生,也为反封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有力冲击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而是在西方产生的原因中国:(1)诞生的土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到较大的规模(2 )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及与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使知识分子埋头书本,脱离实际生产,缺乏对自然科学的研究(4)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要内容,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

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不利于培养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才•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出现的根本原因: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材料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一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材料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古典史学比较
同:1中西古典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中西古典史学从产生之始,就已经把历史与宗教和神话分开,记载和研究“人事”而不是“天命”。

在中国由孔子,在西方由希罗多德奠定了古典史学中的这一人本主义思想传统;这种观念在中国古典史学中由司马迁发扬光大而最终确立,在西方则由修昔底德臻致完善。

另一方面,中西古典史家们并没有完全摆脱“神本主义”思想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徜徉在由“人事”与“天神”两种相互对立的史学观点交织融汇的精神氛围中。

孔子、司马迁、班固是这样,希罗多德、李维、塔西陀等人也是这样。

2中西古典史学中的历史循环论思想
在中西古典史学家们中,大都持一种倒退式的历史循环论。

虽然他们都亲身体验到历史的矛盾运动,但却认为人类社会处于周期性循环变迁之中,前一轮的退化衰竭导致了新一轮社会的蜕变复始。

不过,相比较而言,“将历史变化视为循环往复的观念曾在古希腊和罗马占有统治地位”,而“传统的中国历史学用王朝轮回来表达这种循环”。

应该说这是中国古典时代以后的事。

因此,对于历史循环论思想,古典西方史学中的这种观点更加系统和强烈。

中国古典史学中的这种思想只能说是不自觉地具有这种意识,但还没有形成系统化和理论化。

3史学理论。

古典史学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史学目的论和史学方法论。

史学目的论上,中国古典史学从惩恶扬善、鉴诫资治到经世,与西方古典史学的垂训目的相同;史学方法论上,中西古典史学理论都提倡
求真与批判精神,为后世史学树立了优良传统。

虽然中西史学发展的路子不一样,但在古典时期的史学理论却塞本上是相一致的。

不同点
1史官地位。

古代中国,史学本身就具有辅助政治的作用,这也使古典史学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机制和社会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史学这种与国家政权息息相关的社会地位,也决定了中国古代史官的地位。

中国古代史官因其职责的重要,所记皆系官方大事,故多为统治阶层所重视,中国古代史官在社会上所享有的地位非同一般。

在古希腊,早期的史官虽也颇受尊重,但是他们在国家政权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只是一些较高级的艺人而已,根本无法与中国古代史官在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相匹比。

另一方面,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首先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然后才是一个历史学家,既不是中国古典时期如司马迁那个时代为太史令的史官,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纯学术性的学者。

2史学批评思想。

中国古典史学理论中的史学批评思想,由于史官与修史制度的长期沿续和完美,史籍的丰富,史学学术地位的重要性等诸多方面原因,在古典时代就已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思想体系,并日趋成熟。

反观西方古典史学批评理论,严格意义上来说,还只有波里比阿一人具备了初步的史学批评思想,因此谈不上系统的史学批评体系,无法与中国古典史学批评思想相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