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技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其功能是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对生产一线的工人及技术操作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其后续学习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好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空气环境、土壤与饲料、水体与畜禽健康的关系;掌握养殖场的设置要求;掌握畜禽舍环境改善与控制技术;掌握养殖场环境保护与控制的措施;会本课程基本技能操作。

达到家畜繁殖工、家禽繁殖工中级工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1.会测定畜禽舍内气温、气湿、气流和光照,合理控制畜禽舍空气环境。

2.会进行水质分析和水的氯化消毒及净化。

3.会进行饲料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4.会进行养殖场的设计与配置。

5.会对养殖场卫生状况进行评价,并能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模块一环境卫生与畜禽健康项目一空气环境卫生任务一气象因素与畜禽关系理解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及综合气象因素与畜禽的关系,掌握光照、高低温、湿度对畜禽健康和生产的影响。

任务二畜禽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会测定畜禽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含量,掌握消除有害气体的措施。

任务三畜禽舍空气中的微粒、微生物和噪声了解微粒、微生物和噪声对畜禽的危害,掌握消除微粒、微生物和噪声的措施。

项目二土壤、饲料及饮水卫生任务一土壤与饲料卫生掌握土壤污染的途径和卫生防护的知识;理解饲料中有害物质、药物、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掌握防止饲料污染和预防畜禽中毒的措施。

任务二水体卫生会水源的选择和防护,掌握水质的卫生标准和评价标准,理解水体污染对畜禽的影响,掌握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方法,掌握水的pH、总硬度、“三氮”的测定方法。

模块二养殖场环境控制与保护项目一养殖场的设置任务一工艺设计掌握养殖场工艺设计的方法,会进行养殖场工艺设计。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1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1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1、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是一门新兴学科①集约化②对畜禽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③环境污染日益严重2、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是养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育种—10—30%营养—40—50%防病环境—20%--30%3、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物理化学基础微生物生理学环境学病理学等育种饲养4、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是一门边缘学科----环境学范畴----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交叉学科本学科的主要内容一、绪论二、空气环境卫生气象因素与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关系畜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微生物和噪声三、土壤与饲料水体卫生土壤卫生饲料卫生饮水卫生四、养殖场设置与环境保护养殖场设置养殖场污染的处理与控制养殖场的消毒五、(机动)畜舍空气环境的改善与控制(甲)绪论一、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在畜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容:一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基本规律,以及依据这些规律,制定利用、保护、改善环境措施的一门学科。

目的:为畜禽创造适宜的环境(生活、生产),保护畜禽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畜禽生产力和降低生产成本。

畜禽外界环境:水土壤)生物环境(动物植物微生物)设备饲养管理)外界环境是畜禽的生存条件,依赖其生长、繁殖、生产适应-----机体平衡-----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不适应-----体内防御-----克服不良影响畜禽对不良环境的反应过程就是应激反应。

不同的学科常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应激进行描述。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的角度,应激是指畜禽为克服环境和管理上的不利影响,在生理上或行为上做出反应的过程。

应激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应激因素的危害,维持体内平衡,环境对畜禽生产的影响非常大从每个生理阶段品种10%----30%生产过程饲料40%----50% 关系生产指标环境20%----30%前,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认识不足----①生长慢②发病率高③生产力低④成本高现在,科学改善环境,认识提高---品种、营养、环境、疾病是牧业发展的四在因素。

高职养殖场环境卫生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探讨

高职养殖场环境卫生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探讨

随 着 我 国 高 职 教 育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入 , 以适 应 社 会 需 要 技 能 性 为 主 。 例 如 ,养 殖 场 规 划 设 计 项 目 内 容 是 从 确 保 规
为 目标 , 以就 业 为 导 向 ,培 养 技 能 型 、应 用 型 人 才 的高 职 模 化 养 殖 企 业 的 正 常 运 营 ,保 护 环 境 及 可 持 续 发 展 角 度 考
工 作 情 境 的 对 接 。 养 殖 场 环 境 卫 生 类 课 程 主 要 为 《畜 禽 环 面 后 , 由 大人 小 ,开 始 选 择 养 殖 场 场 址 ,规 划 布 局 各 场 区
境 卫 生 》、 《家 畜 环 境 卫 生 》、 《畜 牧 场 环 境 控 制 与 规 划 》 分 布 ,继 而设 计 畜 禽 舍 结 构 。 同时 ,考 虑 到 养 殖 场 未 来 扩
《养 殖 场 环 境 控 制 与 污 物 治 理 技 术 》 课 程 内 容 编 排 的先 如 未 及 时 正 确 地 处 理 直 接 排 放 则 可 造 成 养 殖 场 及 周 边 地 区
后 顺 序 是 依 据 养 殖 场 建 设 — — 环 境 监 管— — 废 弃 物 处 理 利 土 壤 营 养 富 集 、水 体 富 营 养 化 、空 气 污 染 、重 金 属 元 素 污
用 的 主线 予 以安 排 ,共分 成 5个 项 目 ,依 次 为 养 殖 场 规 划 染 、病 原 菌 及 寄 生 虫 污 染 ,对 于下 游 农 业 的 生 产 及 人 类 的
列 学 科 知 识 。 随 着 我 国畜 牧 业 向 大 规 模 、高 密 度 的 集 约 化 畜 禽 舍 结 构设 计 内容 的 延 续 ,从 光 照 、气 温 、气 湿 和 气 流

《家畜环境卫生》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家畜环境卫生》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家畜环境卫生》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畜牧兽医课程类别:拓展学习领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共计52学时,其中理论26学时,实训26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定位:《家畜环境卫生》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动物生长繁育过程基本特点和规律。

要求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依据这些规律,拟订利用、保护和改造环境的措施,从而给动物创造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环境,以保持动物的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产力和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动物的利用价值,满足人民生活和轻工业原料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学习目标:【职业专门能力教育目标】1.技能目标:熟悉影响家畜生产力的环境因素的测定及控制措施,能熟练制定畜牧场的环境保护措施、卫生防疫制度、污物处理程序等,同时掌握各种畜牧场的规划设计能力。

2.知识目标:熟悉外界气象因素对家畜生产力的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掌握畜牧场的环境控制措施,熟练掌握畜牧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思想教育目标: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具有艰苦奋斗、自主立业、开拓创新的精神。

【职业关键能力教育目标】1.学习能力:具有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掌握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快速获得信息的能力。

2.工作能力:根据生产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工作方案,完成工作任务;具有进行组织管理;协调各方面公共关系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3.创新思维能力:能进行畜牧兽医研究实验、引进、改进生产技术和初步发明创新的能力。

(三)前导课程《动物微生物》、《家畜药理》、《动物病理》、《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繁殖》等。

(四)后续课程《动物普通病》、《动物疫病》、《动物寄生虫病》、《动物生产》各论等。

二、课程内容标准(一)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二)学习情境描述(三)实践教学设计三、课程实施建议(一)课程教学模式建议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收集和合理使用专业教学图片,视屏及软件,组织学生参观畜禽养殖企业,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及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注重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与理论的教学目的。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教学基本要求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教学基本要求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教学基本要求(50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养殖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实施本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满足现代养殖业对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在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生产经营、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时所必需的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并具备在生产第一线能解决一般性的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问题的能力,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的技术带头人。

(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各要素对畜禽的作用。

2. 掌握空气环境卫生的基本要求。

3. 了解养殖场的设置要求及养殖场环境污染的原因。

4. 掌握养殖场环境保护与控制的基本措施。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正确测定畜舍小气候各项指标,提出控制畜舍空气环境的方案。

2. 会测定饲料中农药残留及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的含量。

3. 初步具备水质分析和水的净化、消毒等能力。

4. 掌握养殖场环境保护的基本技能。

5. 能对牧场卫生状况进行正确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三) 思想教育目标1.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农业。

2.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和对学业精益求精的精神。

3. 通过生产实习和参加实际生产活动使学生建立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 知识部分1. 气象因素与畜禽的关系(1) 太阳辐射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念,理解太阳辐射对畜禽的作用,掌握光照的季节性变化对畜禽活动的影响。

(2) 空气温度了解影响空气温度的因素,理解空气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理解环境温度变化时畜禽体热调节的方法,掌握高温、低温对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

(3) 空气湿度了解空气湿度、相对湿度、露点的概念。

理解空气湿度对畜禽体温调节的影响,掌握温度与湿度的相互作用对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

《畜禽环境卫生》课程标准

《畜禽环境卫生》课程标准

《畜禽环境卫生》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畜禽环境卫生课程类别:专业能力课程课程学时:66课程学分:4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畜禽环境卫生》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专业能力课程,直接对应畜牧生产的工作岗位。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在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生产经营、食品安全检测、畜禽疾病防治和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时所必需的畜牧场环境卫生与控制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并具备在生产第一线能解决一般性质的畜牧场环境卫生与控制问题的能力,成为养殖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行为学、生态学等为基础,又与饲养技术、繁殖技术、育种技术、牧场经营管理技术等有密切联系。

同时也是一切从事动物生产的技术人员的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畜禽环境卫生课程项目学习与训练,学生了解各种畜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等所需要的环境的理论知识,了解环境控制的相关知识;2.熟悉畜牧生产岗位相关的操作流程,掌握相关技能,熟悉畜禽环境控制的常规操作技巧,能达到直接上岗工作的要求;3.善于沟通与合作,具备独立完成畜牧生产项目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畜牧生产管理的表达能力和专业拓展的潜能;(二)能力目标1.正确使用温度表、湿度表和照度计等仪器,会测定气温、气湿和光照的方法;根据环境温度、湿度和气流的变化,能判知对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

能制定合理的措施,减弱气象因素对畜禽的影响,消除畜舍内的有害气体、微粒和微生物对畜禽的危害,从而为畜禽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2.能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特点,选择建造适合于该地区的畜舍的类型。

能够对畜舍的采光作出正确的评价并会设计人工光照。

能利用现有的条件,制定相应防暑和防寒的措施。

理解通风换气对改善畜舍小气候的重要性,能合理确定舍内通风换气量。

在生产中,应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采取合理的环境调控措施,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以改善畜舍小气候条件;3.能对有毒饲料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畜禽中毒。

高职养殖场环境卫生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探讨

高职养殖场环境卫生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探讨

高职养殖场环境卫生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探讨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院级课题“《养殖场环境控制与污物治理技术》‘情景式’教学任务实施方案开发与分析”(编号:JYYB*****)的科研成果。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发展迅速。

高职课程教育有了新的改革理念——课程结构与岗位任务对接、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的对接。

养殖场环境卫生类课程主要为《畜禽环境卫生》、《家畜环境卫生》、《畜牧场环境控制与规划》等,其内容涉及畜牧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家畜生理、气象学、建筑学等在内的一系列学科知识。

随着我国畜牧业向大规模、高密度的集约化生产形式迈进,畜禽饲养量不断增加,养殖场环境监控及养殖废弃物有效的处理成为养殖场生产经营实现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的目标要求。

为顺应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职项目化教育改革的要求,课程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高职课程教育新改革理念为依据,进行相关知识的项目化多元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养殖场环境监控课程——《养殖场环境控制与污物治理技术》。

一、课程内容编排顺序以现代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与生产管理为主线《养殖场环境控制与污物治理技术》课程内容编排的先后顺序是依据养殖场建设——环境监管——废弃物处理利用的主线予以安排,共分成5个项目,依次为养殖场规划设计、畜禽舍小气候的控制、养殖场环境监测、养殖场环境管理和养殖场废弃物治理技术,使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时更具条理性。

各项目具体内容的选排则紧密联系实际,以实用性和技能性为主。

例如,养殖场规划设计项目内容是从确保规模化养殖企业的正常运营,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养殖场工作人员应掌握本场建设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在充分调研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人文、经济发展等方面后,由大入小,开始选择养殖场场址,规划布局各场区分布,继而设计畜禽舍结构。

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与病虫害防控指南

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与病虫害防控指南

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与病虫害防控指南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和病虫害防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场环境卫生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的指南,以帮助农民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一、环境卫生管理1. 清洁消毒:定期清理养殖场内的粪便、垃圾和杂物,确保场内环境整洁。

可采用高压水枪清洗地面、墙壁和设备,并限制人员和物资进出养殖区域。

此外,每个月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利用消毒液对设施、设备和动物的空气、地面和表面进行喷洒或浸泡消毒。

2. 废物处理:妥善处理生物废弃物,避免积堆和滋生病原体。

可采用有机肥料发酵技术,将动物粪便和饲料残留物转化为有机肥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饲料管理:精确控制饲料的摄入量和营养成分,避免浪费和污染。

应根据动物的需求和生长状态合理配置饲料,定期检查饲料质量,防止过期、变质或有异味的饲料使用。

二、病虫害防控1. 动物疫苗接种:定期接种动物疫苗,增强免疫力。

根据当地气候和疫情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动物健康。

同时,注意疫苗的质量和保存条件,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疫苗。

2. 卫生防护设施:建立牲畜和禽类的防疫圈,设置专门的隔离区和防护网,严格控制人员和物资出入。

用高强度的隔离网将场区划分开,避免病虫害的传播和侵袭。

3. 定期监测和检测:建立健全的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检测。

通过定期采集样本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防控常见疾病和病原体,减少经济损失。

4. 生物安全措施:加强对养殖场周边环境的管控,防止外界病虫害的传入。

禁止使用未经处理的废弃物和饲料残渣,防止病原物传播。

同时,定期进行场地消毒,杀灭潜在病源和传播媒介。

三、养殖场管理要点1. 人员培训:加强对养殖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环境卫生意识和疫病防控能力。

培养员工的观察能力,密切关注动物的行为、食欲和生长发育,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2. 条件改善:改善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提升养殖环境的质量。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1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1


4、养殖场环境卫生与
控制是一门边缘学科
----环境学范畴 ----环境学范畴 ----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 ----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 交叉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内容♦ 一、绪论♦ 二、空气环境卫生 气象因素与畜禽健康和生产
力的关系
♦ 畜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 畜舍空气中的微粒 微生物和噪声 ♦ 三、土壤与饲料 水体卫生 土壤卫生 ♦ 饲料卫生 ♦ 饮水卫生 ♦ 四、养殖场设置与环境保护 养殖场设置 ♦ 养殖场污染的处理与控制 ♦ 养殖场的消毒 ♦ 五、(机动)畜舍空气环境的改善与控制(甲) 、(机动 畜舍空气环境的改善与控制( 机动)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
♦ 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畜禽健康和生
产性能的基本规律, 以及依据这些规律 , 产性能的基本规律 , 以及依据这些规律, 制定利用、 保护、 制定利用 、 保护 、 改善环境措施的一门 学科。 学科。
1、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是 一门新兴学科
①集约化 ②对畜禽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 ③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2、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 是养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育种— 育种 营养— 营养 防病环境— 防病环境 10—30% 10 30% 40—50% 40 50% 20%---30% 20%--30%
3、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 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 科
物理 化学 微生物 生理学 环境学 病理学 育种 饲养 基础

《养殖场环境控制与污物治理技术》课程标准

《养殖场环境控制与污物治理技术》课程标准

《养殖场环境控制与污物治理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畜牧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直接对应所有畜牧机械制造业、畜牧兽医职能部门、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岗位,如一线岗位饲养员、技术员、兽医卫生防治员、业务员、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管理岗位如生产区长、技术场长、技术经理、畜牧兽医部门工作人员、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公司等。

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习者掌握国内养殖场的环境控制技术,了解国内外的养殖废弃物的利用现状,了解养殖场废弃物的种类、养殖场废弃物的主要组成及其造成的危害、养殖场病畜尸体的处理利用技术、养殖场固体垃圾垫料粪便的处理利用技术、污水的处理利用技术、养殖场的除臭技术等内容。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畜禽舍的环境控制技术,并且掌握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技术,具备为各类养殖场做好环境控制、环境保护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工作。

本课程注重对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生态养殖理念。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养殖场的环境控制技术2国外养殖废弃物的利用与国内养殖废弃物的利用现状3养殖场废弃物的种类以及组成及其危害4畜禽养殖粪污的源头减量技术5畜禽养殖粪污的过程控制技术6畜禽养殖固体粪便、垃圾垫料的资源化利用技术7畜禽养殖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技术8病死畜禽尸体的处理方法9养殖场的除臭技术(二)能力目标1掌握养殖场畜禽舍构造与类型选择2掌握养殖场畜舍小气候的控制技术3熟悉堆肥、有机肥生产的方法4污水的源头控制措施与处理方法5正确处理病畜尸体以及养殖场的除臭、(三)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2热爱养殖事业,具备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3具有从事本专业安全生产和环保的意识4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5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团队精神6具有终身学习的意愿三、参考学时《养殖场环境控制与污物治理技术》共6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0课时,实践教学30课时。

养猪技术 课程标准

养猪技术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课程定位本大纲适用于高职院校三年制畜牧兽医专业。

本课程共102学时,4个学分。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核心课程。

该课程是基于养猪工作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融合而成的课程,是培养养殖企业基层饲养员、繁殖员、动防员、一线技术员及管理人员必须的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养猪生产筹划、种猪各个环节的饲养管理、仔猪饲养管理、肉猪饲养管理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猪的品种识别、饲料选择和使用、猪舍建造、母猪的发情鉴定、公猪的采精、配种、妊娠诊断、接产助产、断奶等重要技能,并达到劳动部颁布的家畜饲养员、家畜繁殖员、动物疫病防治员中有关养猪部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通过考核,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具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素质,成为养猪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

本课程课是《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基础》、《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微生物》、《动物遗传育种》等专业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并与《养禽》、《动物疾病诊断》、《动物疫病防治》、《动物产品检疫》、《饲料生产》等专业课一起构成培养专业能力的核心课程,并为后期的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一)学习目标《养猪》学习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种猪、仔猪、肉猪饲养管理能力。

通过完成五大典型工作任务中16个项目的学习,在教、学、做中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开展岗位工作的能力。

1、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具备养猪生产前的筹划准备、种猪选育繁殖、仔猪的哺育、肉猪的育肥、安全生产等饲养管理知识和技能。

(2)方法能力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有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具有查找资料、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岗位和社会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社会能力具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肉食安全意识;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

畜禽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

畜禽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

《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

它既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环境卫生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研究环境中不良因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有益因素,提出防治环境污染的原则和措施。

因此,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基本理论,环境污染的数量变化和人体负荷,分析环境质量与机体效应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评价,为制定环境决策,加强环境管理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学时分配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习课18学时。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绪论[目的]1、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环境的定义。

2、了解环境卫生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和今后的任务。

3、了解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手段和前沿。

[内容]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2、环境卫生学与畜禽生产的关系。

3、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手段和前沿。

[时数] 1学时第一章家畜环境与应激[目的]1、掌握家畜的环境概念及对家畜的作用。

2、掌握几个基本的术语:适应、表型适应、基因型适应、生理学适应、气候驯化。

3、熟悉适应的机理4、掌握应激的概念、应激的发展阶段应激的种类、应激的机理应激对家畜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应急的预防。

[内容]一、理论学习1、家畜环境的概念:家畜的环境,热环境及气象概念,环境对家畜的作用。

2、适应的概念与机理。

3、应激的概念、发展过程、种类发生机制、对家畜和生产力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时数] 2学时二、实践认知:1、仔猪的应激。

2成猪应激、[时数]6课时第二章气象因素与家畜健康[目的]1、了解大气圈和大气垂直结构。

掌握气象因素的概念。

熟悉气象因素对家畜的影响。

2、熟悉太阳辐射的概念和一般作用。

掌握红外线与紫外线的作用。

了解光照对生产的作用。

3、掌握气温的表示方式,利用干湿温度计测量环境湿度。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教学基本要求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教学基本要求

水体卫生8学时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天然水所含物质可分为:①溶解性物质;②胶体物质;③悬浮物质。

1. 降水(precipitation)是指雨、雪、雹水,水质较好、矿物质含量较低,但水量无保证。

在降水过程中,水首先与大气接触,大气中的一些物质就会进入雨水中,大气受SO2、NO x 等污染的地区降水中因含硫酸等物质而形成酸雨。

2. 地面水(surface water)是降水在地表径流和汇集后形成的水体,包括江河水、湖泊水。

水库水等。

地面水以降水为主要补充来源,此外与地下水也有相互补充关系。

地面水的水量和水质受流经地区地质状况、气候、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地面水水质一般较软,含盐量较少。

由于河水流经地表,能将大量泥沙及地表污染物冲刷携带至水中,故其浑浊度较大,细菌含量较高,且因其暴露于大气,流速快,故水中溶解氧含量也较高。

3. 地下水(groundwater)是由于降水和地表水经土壤地层渗透到地面以下而形成。

地层是由透水性不同的粘土、砂石、岩石等构成。

透水层是由颗粒较大的砂、砾石组成,能渗水与存水;不透水层则由颗粒细小致密的粘上层和岩石层构成。

地下水可分为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和泉水。

浅层地下水是指潜藏在地表下第一个不透水层上的地下水,是我国广大农村最常用的水源,水质物理性状较好,细菌数较地面水少,但在流经地层和渗透过程中,可溶解土壤中各种矿物盐类使水质硬度增加,水中溶解氧因被土壤中生物化学过程消耗而减少。

深层地下水是指在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下的地下水,其水质透明无色,水温恒定,细菌数很少,但盐类含量高,硬度大。

由于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好,水量较稳定,常被用作城镇或企业的集中式供水水源。

泉水是地下水通过地表缝隙自行涌出的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由于地层的自然塌陷或被溪谷截断而使含水层露出,水自行外流即为潜水泉;深层地下水由不透水层或岩石的天然裂隙中涌出,称自流泉。

两者的水质、水量的特点分别与浅层和深层地下水相似。

畜牧兽医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畜牧兽医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附件4.1.1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模块化课程标准我们通过对市场的调研,结合社会、企业对畜牧兽医人才的要求,以及职业岗位标准,相应地调整了课程的设置,动态优化课程体系。

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以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将职业标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等融入课程内容;将畜牧兽医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等补充到课程内容中来。

专业模块化课程是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可能需要,以真实生产流程为导向,按“必需、够用”原则构建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由职业基础模块、专门技术模块、职业方向技术模块三部分组成;另有公共选修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作为补充(职业拓展)。

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如下:种畜模块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种畜模块适用专业:畜牧兽医专业、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养殖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核心课程。

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学科,是理论性较强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动物类群;遗传的物质基础和基本规律;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畜禽系谱、选择、近交;各种畜禽品种;不同生产用途畜禽外形特征;畜禽体质外形评分、体尺测量鉴定。

识别不同生产用途畜禽外形特征,可以进行畜禽体质外形评分、体尺测量鉴定。

掌握畜禽选种选配、杂交改良、纯种繁育。

本课程与养殖技术模块关系密切,掌握种畜模块技术能更好地学好这些课程;为达到上述目标,应该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采用“5+3+2”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教师要认真备课,不断更新和修改教案,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并做笔记,课下要及时复习。

1.2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畜牧兽医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畜牧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畜禽环境卫生》实践教学大纲

《畜禽环境卫生》实践教学大纲

《畜禽环境卫生》实践教学大纲1 课程实训目的家畜环境卫生实训是配合理论课教学加强实践技能的主要环节。

通过实训,能够更好地理解家畜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把握学科体系,逐步掌握家畜环境测试技术、畜牧场用水的水质监测、设计图的认知绘制及环境消毒技术,进而对畜舍环境作出正确评价。

2 实训要求2.1 学生在实训之前,对实训内容必须进行预习;在实训中应严肃认真,独立思考,详细记录,一丝不苟;实训结束后,及时整理数据,按时提交实训报告及相关作业。

2.2 指导教师在实训前要布置预习内容,认真做好实训准备,必要时应做预备试验;实训中应首先讲解实训内容、方法步骤,提出注意事项,做好操作演示等;认真指导,及时批阅实训报告和作业,严格考核。

3 实训项目及学时分配(见下表)序号实验项目学时1 空气温度的测定 22 空气湿度、气流、气压的测定 23 畜舍采光的测定、计算与评价 24 畜舍通风换气的设计和计算 25 畜舍中有害气体(氨)的测定 26 水中“三氮”指标检验 27 畜舍设计图的认知及拟建图纸的绘制 48 畜牧场环境消毒 4合计204 实训项目具体内容4.1 空气温度的测定4.1.1 目的:掌握空气环境温度的测定方法,熟悉常用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熟悉测定部位,为畜禽的环境卫生学评定打基础。

4.1.2 材料: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自记温度计、半导体点温度计。

4.1.3 内容4.1.3.1 测定气温常用的仪器⑴普通温度表由温度感应部和指示部组成,是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

其中水银温度表应用较广,精确度高;酒精温度表中的酒精在0℃以上膨胀不均匀,沸点低,但可准确测到﹣80℃低温,是水银温度表所不及的。

⑵最高温度表是一种水银温度表,可测定一定时间内的最高温度。

其球部上方出口较窄,气温下降时水银收缩的内聚力小于出口较窄处的摩擦力,毛细管内的水银不能回到球部而仍指示着最高温度。

每次使用前应将水银柱甩回球部。

⑶最低温度表是一种酒精温度表,在毛细管中由一个能在酒精柱内游动的有色玻璃小指针。

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设计

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设计

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一门涵盖家畜卫生、环境污染、饲料处理等方面的综合型课程。

通过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家畜养殖过程中的卫生环境问题,并掌握相应的预防控制技术和方法,进而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益和品质。

二、教学目标1.掌握家畜卫生和环境污染的的基本概念和标准。

2.熟练掌握卫生环境监测和治理方法,以保障家畜的健康安全。

3.熟悉家畜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加工方法,并掌握饲料处理的合理方法。

4.能够运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技巧进行实践操作,并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三、教学内容1.家畜环境卫生综述–家畜卫生概念–疾病预防与控制–家畜消毒与灭鼠–家畜隔离与检疫–家畜环境污染与控制2.家畜饲料处理–饲料成份及其功能–饲料成份和配方的合理使用–饲料加工常见错误与对策3.家畜养殖管理与环境卫生检测–家畜健康管理–养殖环境的检测和分析方法–家畜养殖环境卫生检测方法4.家畜疾病预防与控制–常见疾病及预防方法–家畜疫苗的使用和管理–家畜疾病的消毒与防治四、课程设计本课程设计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具体如下:一、理论教学1.教学方式:讲授+讨论。

2.内容安排:–家畜健康与环境卫生概述(1学时)–家畜养殖环境卫生检测与分析(2学时)–家畜疾病预防与控制(6学时)–家畜饲料处理(2学时)3.课堂讨论:分组进行,每组选择一个具体养殖场进行病害分析和感染控制建议。

二、实践操作1.实践内容:–家畜环境卫生检测(2学时)–家畜疫苗注射(1学时)–饲料配制与加工(2学时)2.实践步骤:–根据教师指导分组完成实验–基于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课堂展示及讨论五、考核方式1.学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

2.课堂问答、讨论互动占总成绩的20%。

3.实践操作与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20%。

六、参考资料1.《家畜疾病学》姚之杰等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2.《现代家畜饲养学》王志文等编著,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3.《家畜病毒学与疫苗学》单立人,科学出版社,2009年.。

《畜禽环境卫生》理论教学大纲

《畜禽环境卫生》理论教学大纲

《畜禽环境卫生》理论教学大纲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畜禽环境卫生》是高职学院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家畜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制定利用、保护和改造环境的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 先修课程知识要求《畜禽环境卫生》主要讲述畜禽环境生理、畜禽环境控制和保护等内容,它应以许多基础课程如物理学、化学、气象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为基础,又与饲养学、行为学、生态学、繁殖学、育种学、牧场经营管理有密切联系。

3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畜禽外界环境的组成、各环境因素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对畜禽的影响;掌握合理规划畜牧场及正确设计畜舍的理论和方法,并掌握消除外界污染物对畜牧场的影响和防止畜牧场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的措施。

通过实训,逐步掌握畜禽环境测试技术,进而对畜舍环境作出准确的评价。

4 教学要求层次本大纲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一般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4.1 了解:指对有关知识的涵义有感性和初步的理性认识,能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述和辨认。

4.2 一般掌握:指对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能用正确的语言叙述和解释;对有关的基本操作能按要求正确地完成。

并对所学知识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解决一些生产上遇到的问题。

4.4熟练掌握:对所知识应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灵活、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

5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5.1绪论5.1.1 教学内容⑴家畜环境卫生研究的对象与目的;⑵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发展简史;⑶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地位和作用;⑷家畜环境卫生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5.1.2 教学要求一般掌握:畜禽环境卫生学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了解:畜禽环境卫生的概念及研究目的;畜禽环境卫生学的发展简史;我国环境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新进展。

5.2 温热环境5.2.1 教学内容5.2.1.1 畜禽的体温调节⑴体温、皮温;⑵产热;⑶散热;⑷热平衡及其调控5.2.1.2 太阳辐射与畜禽⑴太阳辐射强度;⑵太阳辐射光谱;⑶太阳辐射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技术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其功能是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对生产一线的工人及技术操作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其后续学习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好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空气环境、土壤与饲料、水体与畜禽健康的关系;掌握养殖场的设置要求;掌握畜禽舍环境改善与控制技术;掌握养殖场环境保护与控制的措施;会本课程基本技能操作。

达到家畜繁殖工、家禽繁殖工中级工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1.会测定畜禽舍内气温、气湿、气流和光照,合理控制畜禽舍空气环境。

2.会进行水质分析和水的氯化消毒及净化。

3.会进行饲料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4.会进行养殖场的设计与配置。

5.会对养殖场卫生状况进行评价,并能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环境卫生与畜禽健康
项目一空气环境卫生
任务一气象因素与畜禽关系
理解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及综合气象因素与畜禽的关系,掌握光照、高低温、湿度对畜禽健康和生产的影响。

任务二畜禽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会测定畜禽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含量,掌握消除有害气体的措施。

任务三畜禽舍空气中的微粒、微生物和噪声
了解微粒、微生物和噪声对畜禽的危害,掌握消除微粒、微生物和噪声的措施。

项目二土壤、饲料及饮水卫生
任务一土壤与饲料卫生
掌握土壤污染的途径和卫生防护的知识;理解饲料中有害物质、药物、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掌握防止饲料污染和预防畜禽中毒的措施。

任务二水体卫生
会水源的选择和防护,掌握水质的卫生标准和评价标准,理解水体污染对畜禽的影响,掌握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方法,掌握水的pH、总硬度、“三氮”的测定方法。

模块二养殖场环境控制与保护
项目一养殖场的设置
任务一工艺设计
掌握养殖场工艺设计的方法,会进行养殖场工艺设计。

任务二场址选择
掌握养殖场场址选择的原则,会选择养殖场场址。

任务三场地规划与布局
掌握养殖场场地规划与布局的原则。

任务四养殖场公共卫生设施
会设置养殖场公共卫生设施。

项目二畜禽舍空气环境的改善与控制
任务一畜禽舍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掌握地基、墙、屋顶、门、窗的作用。

任务二改善和控制畜禽舍环境的措施
掌握畜禽舍防寒和防暑的措施,掌握畜禽舍通风换气量的确定方法,掌握舍内采光的测定和计算方法,会安装畜禽舍人工采光装置。

项目三养殖场环境保护
任务一养殖场环境污染
理解养殖场废弃物的危害,了解畜牧生产污染环境的因素。

任务二养殖场环境管理
会养殖场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掌握蝇蛆、臭气等污染源的处理与控制方法。

任务三养殖场环境监测
了解环境监测的目的和任务;理解环境监测的内容,掌握养殖场环境监测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实施
1.教学时数安排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教学目标,以能力为本位,切实将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采用项目教学,以学习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应用挂图、投影仪、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

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技术。

(3)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以专业教室、实验室为载体,在教学
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的基本操作技能。

(4)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际操作的容量。

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鉴定,
加强职业技能的实际操作项目的训练,按照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的客观规律,精
讲多练,做学一体。

让学生广泛参与实际生产活动,在实践中多做、反复做,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

(5)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畜禽自然再生产的规律和实际生产情况,对教学
内容的时序安排可以作必要的前后调整。

重视本专业领域新知识和新技术,贴
近生产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职
业能力。

(6)可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分别安排师资,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优势。

(7)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3.教材编写建议
(1)必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要和产业、行业、职业岗位对接,
充分体现职业性。

(2)教材内容应凸显实践性,不仅要充分体现社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践
内容,还要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开
发、模块设置。

(3)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保证教材先
进性,充分体现教材编写要遵循“必须、够用、实用”的基本原则。

(4)教材应图文并茂易于理解,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持
续性。

(五)考核与评价
1.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应该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和理念。

2.采用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等过程评
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自评、互评及师评等方法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即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
创新能力,以发展学生心智和潜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