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氧化还原反应先后顺序的判断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总结

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总结

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总结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根据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按照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总结并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反应。

1. 合成反应合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物质结合形成一个新物质的反应。

这种反应常用于制备某种特定的化合物,例如制备盐酸、水等。

合成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的质量和化学组成与生成物的质量和化学组成一一对应。

2. 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是指一个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的反应。

这种反应常见于热分解、电解等过程。

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的质量和化学组成与生成物的质量和化学组成呈相反的变化。

3.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一个物质中的某个元素被另一个元素取代的反应。

这种反应常见于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等过程。

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中的某个元素与生成物中的另一个元素发生位置交换。

4. 加和反应加和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物质结合形成一个新物质的反应,但与合成反应不同的是,加和反应中生成物的化学组成与反应物的化学组成并不完全对应。

这种反应常见于有机化学中,例如烯烃与卤素的反应。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的转移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

这种反应常见于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等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中的某个元素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

6.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这种反应的特点是酸和碱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的盐是由酸和碱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

7. 缩合反应缩合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形成一个较大的分子的反应。

这种反应常见于有机化学中,例如醛和胺的缩合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酮。

总结起来,化学反应按照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加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和缩合反应等几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反应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通过了解这些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在实验和生产中更加准确地控制和利用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反应优先顺序

高中化学反应优先顺序

高中化学反应先后顺序【规律】一、化合物之间反应得先后顺序问题酸、碱、盐几种物质混合时,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应注意: (1)如果它们之间有氧化还原反应,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后考虑复分解反应(2)复分解反应,先考虑酸碱中与反应,后考虑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得反应(3)能发生多个同类反应得,生成物电解度越弱得或沉淀物溶解度越小得,先反应【例】:向NaOH、NaAlO2、Na2S2O3得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沉淀得生成情况2NaOH + H2SO4=Na2SO4+Al(OH)3 ↓2NaAlO2+ H2SO4+ 2H2O =Na2SO4 +2Al (OH)3↓Na2S2O3+H2SO4 =Na2SO4 + S+SO2 +H2O2Al(OH)3 +3H2SO4=Al2(SO4)3 +6H2O二、由于实验得实际操作引起得先后顺序问题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或通入气体时,先考虑与溶液得反应,后考虑与体系中固体得反应【例】: 将足量CO2通入KOH与Ca(OH)2混合溶液中,判断反应得先后顺序Ca(OH)2 +CO2 =CaCO3↓+H2O2KOH + CO2 =K2CO3+ H2OK2CO3 +CO2+H2O = 2KHCO3CaCO3+CO2+H2O= Ca(HCO3)2三、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得先后顺序问题氧化还原反应得实质就是反应物间发生电子转移得反应,所以氧化剂得电子得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两强之间更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强强优先。

四、电解池中电极上得放电先后顺序问题电解池得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上吸附得溶液中得阳离子得电子,那么就要考虑溶液中所存在得几种阳离子氧化性得强弱,同时还要考虑电极本身得还原性;若电解得就是某种物质得水溶液,一般不会涉及H+与OH_之后得离子放电得情况五、碱金属化合物中常见得反应先后顺序问题关于Na2O2常常涉及两个重要反应2Na2O2+ 2H2O =4NaOH +O22Na2O2+2CO2 =2Na2CO3+O2应用这两个反应进行化学计算得试题较多,特别就是涉及Na2O2与CO2、H2O得混合物得反应问题、直接认为先就是Na2O2与CO2反应,如果Na2O2有剩余,再考虑与H2O得反应【例】:将16。

2023新高考化学总复习知识清单 04 氧化还原反应(通用版)

2023新高考化学总复习知识清单 04  氧化还原反应(通用版)
(1)基本规律:负极>正极
①电子流出的电极是负极,阳离子移向的电极是正极
②被溶解(质量减小)的电极一般是负极
③质量增加的电极一般是正极
④有气泡产生的电极一般是正极
(2)特殊情况
①强碱性溶液中,Mg-NaOH溶液-Al原电池中,Al是负极
②氧化性溶液中,Cu-浓硝酸-Fe原电池中,Cu是负极
③铅蓄电池,负极质量增加,正极质量增加
(1)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制弱原理
①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②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比较反应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①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
②还原性:还原剂>氧化剂
4.根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易进行,则对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越弱。如:
(1)氧化性: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还原性: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3)酸或碱性:所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有相应的盐生成
(4)具体反应分析
①Zn+2HCl ZnCl2+H2↑,盐酸表现酸性和氧化性
②CuO+2HCl CuCl2+H2O,盐酸表现酸性
③MnO2+4HCl(浓) MnCl2+Cl2↑+2H2O,盐酸表现酸性和还原性
(4)氧化前三种:Fe3+
9.强弱规律的两个应用
(1)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强者优先
①向含多种还原剂的溶液中加入一种氧化剂时,还原性强的还原剂(离子)先被氧化
②向含多种氧化剂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还原剂时,氧化性强的氧化剂(离子)先被还原
(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强制弱原理

(完整版)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完整版)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一)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氧化剂(二)根据元素活动性顺序比较(1)金属活动顺序:K>Ca>Na>Mg>Al>Mn>Zn>Cr>Fe>Ni>Sn>Pb>(H)>Cu>Hg>Ag>Pt>Au从左到右,金属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2)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F---Cl---Br---I---S从左到右,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增强氧化性:F2>Cl2>Br2>Fe3+>I2>SO2>S 还原性:S2->SO32->I->Fe2+>Br->Cl->OH->含氧酸根>F-(三)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当不同氧化剂分别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判断。

反应越容易,该氧化剂氧化性就强。

(四)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来判断当含有变价元素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强弱。

(五)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金属原子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六)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强弱比较酸性越强,对应元素氧化性越强碱性越强,对应元素还原性越强(七)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判断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的原电池的两极。

最新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教案

最新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教案、学习目标1. 进一步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掌握其内在联系;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守恒律、价态律、强弱律、优先律、转化律二、重点难点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内在联系;难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守恒律、价态律、强弱律、优先律、转化律。

三、教学设计导入:同学们已经学习过了氧化还原反应,相信大家已经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呢?氧化还原反应中还蕴含着怎样的规律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规律。

首先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概念课前复习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

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氧化剂(具有)→所含元素化合价→电子→被→发生反应→ 得到产物。

还原剂(具有)→所含元素化合价→电子→被→ 发生反应→ 得到产物。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_______________ 指向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指向 ______________ (得失相等)(2)单线桥:_______________ 指向______________ ,(不计得失)用两种方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4.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⑴ 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⑵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⑶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⑷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下面给大家5 分钟的时间做一下下面的练习题。

讲评练习题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一下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大家掌握的都不错,那么大家想不想进一步探索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守恒规律a.质量守恒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荷守恒:对于离子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的电荷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单质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 2+ 3+a Fe+bNO3-+cH+==d Fe2++f Fe3++g NO↑+h N2O↑+k H2O(系数均为自然数)(1)b、c、d、f 的关系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荷守恒)(2)d、f、g、h 的关系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失电子守恒)c.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失电子守恒( _______ 升降守恒): _______ 电子数=失电子数计算公式:n(氧化产物)×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产物)×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例1:已知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中的M 的化合价为()A.+2 B.+3 C.+4 D.+6练习1:在一定条件下,R0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0 3n-+F2+20H- = R0 4-+2F-+H2O。

先后反应顺序

先后反应顺序

关于多步反应,可能同时发生的反应是如何处理反应顺序的?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多种氧化剂遇到一种还原剂,或者多种还原剂遇到一种氧化剂,根据强者优先的原则予以确定反应先后。

2. 根据反应后生成物的稳定程度来判断,生成物越稳定的离子优先反应。

3. 根据反应后生成物的溶解度来判断,生成物溶解度越小的离子优先反应。

4. 根据反应后生成物的电离程度来判断,生成物电离程度越小的离子优先反应。

一、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

(一)在含A、B、C的物质中加入物质D,且D与A、B、C均反应,而B、C的生成物均与A反应,C的生成物与B反应,则反应的顺序为:A先反应,然后B反应,最后C反应。

例1、在含大量H+、Al3+、NH4+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判断H+、Al3+、NH4+与NaOH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

[解析]H+与OH-反应生成H2O,Al3+与OH-先生成AL(OH)3进而生成AlO2-,NH4+与OH-反应生成NH3·H2O。

而Al(OH)3、AlO2-或NH3·H2O与H+要反应,NH3·H2O与Al3+要要反应。

综上所述,此体系中发生化学反应的顺序为H+先反应(第一阶段),接着Al3+反应生成Al(OH)3(第二阶段),再接着是NH4+反应(第三阶段),最后是Al(OH)3与OH-反应生成AlO2-和水(第四阶段)。

即:第一阶段:H++OH-=H2O第二阶段:Al3++3OH-=Al(OH)3↓第三阶段:NH4++OH-=NH3·H2O (NH4+ + AlO2- + 2H2O == NH3·H2O + Al(OH)3↓) 第四阶段:Al(OH)3+OH-=AlO2-+2H2O例2、在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盐酸,判断CO32-、HCO3-与盐酸反应的先后顺序。

[解析]CO32-与H+反应先生成HCO3-进而生成H2O和CO2,HCO3-与H+反应生成H2O和CO2。

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最新整理)

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最新整理)

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怎么判断!初中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规律哪些反应先进行比如一种金属和多种盐溶液,或多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溶液反应先是酸的反应再是盐的反应,一般来说先与活泼的反应在与不活泼的反应化学反应大致顺序:复分解反应优先氧化还原反应优先水解反应其中复分解中中和优先氧化还原则是性质强者优先,水解自然是双水解优先!优先顺序一般是在铁的反应计算时要经常考虑!关于中和反应优先的解释~现在很多粗中老师都说中和反应优先其实是错的当溶液中存在两种及以上的溶质时每个反应都会进行如在NaOH和Na2CO3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 会发生如下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2NaOH=Na2CO3+H20 NaOH+HCl=NaCl+H2O 生成的CO2会被NaOH全部吸收生成Na2CO3 所以才会说中和反应优先而在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会发生如下反应2NaOH+CuCl2=Cu(OH)2+2NaCl Cu(OH)2+2HCl=CuCl2+2H20 NaOH+HCl=NaCl+H2O 所以综上所述 中和反应优先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的图像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B.一定量的石灰石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D.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10%硫酸溶液反应试题分析:解答图象题,首先应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量,再看起始点、转折点及走势,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而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不断升高,但反应结束后,过量的稀盐酸有降温的作用,所以温度又慢慢下降,正确,B、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钙减少的质量越来越大,直至完全反应,质量不再变化,正确,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一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就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正确,D、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10%硫酸溶液反应,由于横坐标表示的是稀硫酸,所以刚开始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即两条曲线重合在一起,最终金属镁比铁产生的氢气更多,错误,故选D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能观察到开始时______,过一段时间______.用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先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但生成的氯化钡会马上和硫酸钠反应生成沉淀;然后是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故答案是:产生少量的沉淀;产生大量白色沉淀;2HCl+Ba(OH)2═BaCl2+2H2O;Na2SO4+Ba(OH)2═BaSO4↓+2NaOH.酸碱中和反应为什么一定先发生,?应该从反应速率而不是反应平衡角度考虑.水溶液中不同离子的运动速率不同,其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运动速率远大于其他离子(相差至少七八个数量级),因此酸碱中和反应速率远大于其他反应,可以认为水溶液反应中一定是酸碱中和最先。

高中化学之相互竞争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先后顺序问题

高中化学之相互竞争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先后顺序问题

高中化学之相互竞争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先后顺序问题反应物间一对多的化学反应常有“平行反应”和“竞争反应”两类,平行反应主要指多个反应相互间没有影响可同时进行;而竞争反应是指由于反应能力不同,多个反应按一定的先后顺序逐次进行。

竞争反应主要包括两种基本题型:一是一种氧化剂(还原剂)与多种还原剂(氧化剂)反应,如把Cl2通入含I-、Br-、Fe2+的溶液中,按照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I-优先反应,其次是Fe2+,最后是Br-;二是一种酸(碱)与多种碱性(酸性)物质反应,如把盐酸逐滴加入到含有NaOH、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按照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NaOH优先反应,其次是Na2CO3,最后是NaHCO3,此类竞争反应的先后顺序即是其有效顺序。

在实际问题中有部分看似平行的反应,由于物质的性质而出现了“有效”和“无效”两种可能性,准确地确定有效反应就成了解题的关键。

解决此类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假设法1.复分解反应之间的竞争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存在几个可能的复分解反应,则生成更难溶解或更难电离的物质的反应将优先进行。

【例1】写出在硫酸铝铵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假设NH4+与OH-先反应,则生生NH3ˑH2O,而Al3+又与NH3ˑH2O反应生成NH4+和2Al(OH)3,故认为是Al3+和OH-先反应。

在硫酸铝铵溶液中,存在NH4+、Al3+与SO42-,当加入少量的Ba(OH)2溶液后,Ba2+和SO42-结合生成BaSO4,OH-则既可与Al3+结合又能与NH结合,它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竞争的反应。

由于在含有Al3+的溶液中滴入NH3·H2O,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知,Al3+结合OH-的能力大于NH4+结合OH-的能力,OH-优先与Al3+结合生成Al(OH)3,则上述离子方程式为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 1
③ ④ ② ① ⑤
④ CO32- + CO2 &#O = Ca2++2HCO3n(CO2)/mol
1
2
3
4
5
思考:
(1)向NaAlO2,Na2CO3的混合溶液 中通入少量CO2 ,写出离子方程式。
CO2+3H2O+2AlO2- = 2Al(OH)3 +CO32-
(2)NH4HCO3溶液与少量NaOH 溶液 反应,请写出离子方程式。
HCO3-+OH- = CO32-+H2O
例3、某溶液中含有Cl-、Br-、I-三种离子, 其浓度均为0.010 mol· L-1,向该溶液中逐 滴加入硝酸银溶液时,最先生成的沉淀和 最后生成的沉淀分别是______________ 和 AgI ______________ 。 AgCl
(1)向Na2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氯水,写出离子方程式。
Cl2+H2O+2CO32- = 2HCO3-+Cl-+ClO(2)Na2CO3溶液中滴入氯水(1:1),写出离子方程式。
Cl2+H2O+CO32- = HCO3-+Cl-+HClO
(3)向Na2CO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氯水,写出离子方程式 。
练习: 将CO2逐渐通入含NaOH,NaAlO2,Ca(OH)2各1 mol 的混 合溶液中,请在坐标系中画出CO2的物质的量和沉淀的物 质的量的关系图,并写出各个阶段的离子方程式。
n(沉淀)/mol
① CO2+2OH- +Ca2+ = CaCO3 +H2O ② CO2+2OH- = CO32-+H2O ③ CO2+3H2O+2AlO2- = 2Al(OH)3 +CO32-
〔已知 Ksp(AgCl)=1.8×1010 Ksp(AgBr)=5.0×10 -13 K (AgI)=8.3×10-17〕 sp
例4、已知常温下:KSP (AgCl) =1.8×10-10 KSP (Ag2CrO4) = 1.9×10-12 。 将0.001 mol· L-1 的 AgNO3 溶液滴入0.001 mol· L-1 的 KCl和0.001 mol· L-1 的K2CrO4 溶液中先产生_________ 沉淀。 AgCl
非氧化还原反应 先后顺序的判断
萧山二中 徐益宏
例1 NH4Al(SO4)2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 有什么现象,写出离子方程式。
Al3++3OH- = Al(OH)3
思考:常温下,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 HClO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4.7×10-8
Ka1=4.3×10-7 Ka2=5.6×10-11
2Cl2+H2O+CO32- = CO2 +2Cl-+2HClO
例2 、 (1)将盐酸逐滴滴人NaOH和Na2CO3的 混合溶液,写出反应初始阶段的离子 方程式。
H++OH- = H2O
(2)将盐酸逐滴滴人CH3COONa和 NaHCO3的混合溶液,写出反应初始阶 段的离子方程式。
H++HCO3- = H2O+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