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3单元《义勇军进行曲》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3单元《义勇军进行曲》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情感表达的关系,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记录在黑板上,以便全班交流。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背景、意义和基本音乐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国歌情感表达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爱国情感。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意义,体会歌曲所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音乐符号,如音符、休止符、附点等,并能正确识读。
-培养学生的合唱合作能力,提高集体协作意识。
举例解释:
-歌曲旋律和节奏的掌握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需引导学生反复练习,确保能够熟练演唱。
-歌词意义的理解是教学重点,教师可通过讲解歌曲背景,让学生深刻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国国歌,它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2.案例分析:我们将通过聆听《义勇军进行曲》的不同演唱版本,来感受歌曲的力量和情感表达。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附点节奏等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拍手和身体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义勇军进行曲》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队协作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对于歌曲中的一些音乐知识点,如附点节奏、音符等,部分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拍手、身体动作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The mother giraffe is sotall, butthe baby giraffe isshort.
T:It’sshort.
Sn: 矮/瘦......。
T:Yes, you’reall right.It’sshort.It’sthin, too.
(不能否定说“瘦”的同学,但这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可以一点而过。)T:It’s short↘, short↗,short↘.Ss: It’s short↘, short↗,short↘
第二课时
1、能听懂、会说句型“Look at that monkey. It’s fat.”
2、能够听、说、认读单词thin, fat,tall, short。
3、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1、能够在图片或情景的帮助下运用单词和新句型:Look at that…It’s (so)…描述喜欢的动物并能听懂别人的描述。
(1)T:What is the bear like? Watch the video again, and then answer.
A bear! It’sand.
A. tallB.shortC.fat
1、学习理解语言。
T:Look atthe bear.、It’sshort andfat.
老师并用强调的语气和肢体语言(同时两个胳膊在空中划一大圈来表示大熊胖的程度)
学生跟随教师说同样的句子做相同的动作进行从句子引出新词并加强练习为避免新词过于集中以熊图片引入新词fat从长颈鹿妈妈和长颈鹿宝宝的图片引入单词tallshort的教学及单词thin的渗透来降低学习的难度将反义词tallshort放在一起来学习直观教学对比明显一目了然学生易于掌握
Unit3At the zoo教学设计(B对话课有2篇,缺少单词课)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认识和掌握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课文内容。

- 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交际用语,能在实际情境中使用。

2. 能力目标:-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表达方式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爱英语学习,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增进班级的友谊和团结。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第三单元的词汇和课文内容。

2. 学会运用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三、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 预先复习本单元的词汇和句型。

2. 课堂准备- 小黑板、白板和书写工具。

- 学生课本、笔、纸等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进行展示,如购物、问路等。

引起学生兴趣。

2. 引入单元主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出单元主题。

- T: Can you buy things at the supermarket?(你能在超市买东西吗?)- S: Yes, I can.- T: Great! Do you know how to ask for help when you want to find something in the supermarket? (伟大!你知道在超市里找东西时如何寻求帮助吗?)- S: ...Step 2:新课讲解1.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和单词卡片,呈现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并逐个讲解其词义。

2. 学生跟读、复习单词。

3. 分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刚学的单词编写简短的对话。

4. 部分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编写的对话。

Step 3:课文学习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 教师逐句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分组活动,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 教师反复指导学生正确发音,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运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元教案模板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元教案模板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元教案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元教案模板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元教案模板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会认“洼”、“咫”、“拯”,会写12个生字。

能理解“浅水洼”、“近在咫尺”、“注视”、“拯救”、“在乎”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

3、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小男孩知道小鱼很多,救不过来,为什么还要一条一条地救呢”这个问题。

教学难点: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关于与“非典”搏斗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听鱼说话》这篇课文,大家还记得那个有趣的故事吗?(琼儿为了救小鱼,假装听懂鱼儿说话。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救鱼”的故事,大家一起来学习第3课《这条小鱼在乎》吧!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同桌一起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

6、通过读课文,大家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疑问呢?(疏通归纳:小男孩知道小鱼很多,救不过来,为什么还要一条一条地救呢?) 师:大家所提出的问题正是这篇课文的关键所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将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多读几遍。

2、交流A、“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尽,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死去。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声音的产生》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声音的产生》优秀教案

9.声音的产生【教材分析】本课在课标中的位置属于物质科学领域,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课标要求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的起始课,重点让学生对声音产生的规律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本单元后几课打下知识基础。

本课的思路是先让学生听各种声音,引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问题;然后通过观察一些物体发声时的现象猜想声音产生的原因;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

最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

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关注,经调查得知85%的同学认为摩擦、碰撞等方法是声音产生的原因,还有一定的误区,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声音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与比较,发现物体发声时现象的共同之处,知道声音是因为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科学探究:1.做物体振动发声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通过运用“求同法”,归纳物体振动发声的规律,培养学生实验探究和分析归纳概括实验事实的能力。

科学态度:1.在探究活动中,发展认真观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通过拓展资料,感受自然界声音的丰富多样,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造声音、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归纳概括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借助其它物体观察发声物体发声时的振动现象。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音箱,气球,水槽,音叉。

学生材料:保鲜袋,直尺,钹,装有泡沫屑的瓶子。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感知声音1.PPT播放声音视频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考听力”。

敢不敢挑战?(敢!)闭上眼睛,仔细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指名说。

(口令声、音乐声、风声、水声、国歌声)有了声音,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妙。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三单元学生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三单元学生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三单元学生备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诗词是什么及其重要性;
2. 研究《指路明灯》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3. 研究《指路明灯》中的古诗词,理解其含义;
4. 能够朗读课文和古诗词。

教学重点
1. 研究《指路明灯》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2. 研究《指路明灯》中的古诗词,理解其含义;
3. 能够朗读课文和古诗词。

教学难点
1. 研究《指路明灯》中的古诗词,理解其含义;
2. 能够朗读古诗词。

教学方法
1. 呈现法:通过图片呈现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2. 分组阅读法:小组内互相交流,理解课文意思;
3. 朗读法:师生朗读古诗词。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2. 呈现法,呈现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3. 分组阅读法,小组内互相交流,理解课文意思;
4. 整体朗读、分组朗读、个人朗读,掌握古诗词;
5. 结合图片,讨论诗句含义。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
2. 课后作业:默读课文,背诵古诗词;
3. 期中、期末考试:朗读课文和古诗词,理解课文意思和古诗词含义。

教学资源
1. 课件;
2. 图片;
3. 教学工具书。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课文分析】《纸的发明》是一篇关于纸的说明性文章。

作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纸发明的缘由、演变和发展,告诉我们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文章虽然是说明性的文章,但是不枯燥、乏味,作者用一些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了解了纸发明的过程。

【教学要点】1.生字识写课文18个生字,8个要求会读、13个要求会写,其中“欧”“洲”“社”既要求会读,又要求会写。

会读的字中,要注意“创”是后鼻音,“伦”“鲜”“洲”是前鼻音,其中“鲜”是多音字,在这里读xiǎn,组词鲜为人知,朝鲜,另一个读音xiān,组词新鲜。

13个会写的字中,“术”“册”为独体字,“录”为上下结构的字,“存”为半包围结构的字,“伟”“保”“约”“验”“阿”“伯”“欧”“洲”“社”为左右结构的字,“伟”“保”“约”“验”“阿”“伯”“洲”“社”8个字左窄右宽,书写时要注意笔画间的穿插与避让,“欧”左右等宽,“伟”“保”“伯”都是单人旁。

2.课文默读三年级要求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学时教师要有意做这方面的训练。

检查默读是否有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评估,看看学生能否回答出问题。

3.概括段意《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对阅读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课文学习的重点是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的第一题,写出自然段的段意。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发现“左窄右宽”的字的书写要点,运用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感受纸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学习字词,认识蔡伦1.出示词串一:记录一册书携带经验保存(1)读准字音:注意“录”的声母是“l”,“册”“存”是平舌音。

(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pep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pep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pep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数0的概念;2. 能够正确定位数0在数数序列中的位置;3. 能够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理解数0的一些特殊性质。

二、教学重点1. 数0的概念;2. 数0在数数序列中的位置。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数0的概念教学步骤:- 利用数数游戏,引出数0的概念;- 以实际物体为例,让学生感受数0的存在。

2. 数0在数数序列中的位置教学步骤:- 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理解数0的位置在数数序列的开始位置;- 利用数线,帮助学生准确地定位数0在数数序列中的位置。

3. 数0的特殊性质教学步骤:- 运用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发现数0在一些情况下的特殊性质,如加0等于原数、减0等于原数等。

四、教学活动设计1. 数数游戏:让学生参与数数游戏,体验数0的概念。

2. 数线练:让学生在数线上标出数0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练。

3. 探索实验:让学生用实际物体进行探索实验,发现数0的特殊性质。

五、教学评估通过教学活动中的小组讨论、个别提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数0的概念和在数数序列中的位置,以及是否能够应用数0的特殊性质解决问题。

六、教学延伸1.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发现更多数0的特殊性质;2. 引导学生思考数0的应用场景,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七、教学资源1. 数线工具;2. 实际物体。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0的概念、位置和特殊性质。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8元裤子②上衣价钱的线段该怎么表示?画多长呢?(学生讨论)引导: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要画这样的3份。

(指名板演) 48元裤子元上衣(3)列式解答。

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你是怎么列式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可能回答:①方法一:先算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144+48=192(元)。

②方法二:先算一套衣服一共有几个48,1+3=4;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48×4=192(元)。

2.想一想: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怎样解答?(1)提问:你能说出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学生讨论,说出数量关系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上衣的单价-裤子的单价=上衣比裤子多用多少元引导思考:在这个数量关系里,哪一个量是直接告诉我们的?(裤子48元)要先求的是哪一部分?(上衣的价钱)和上面一题相比,什么不变?(已知条件)什么变了?(所求问题)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能指出所求问题是哪一部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改线段图:48元裤子上衣(2)追问:现在你能解答这道题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交流反馈回答,教师板书。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并提问:怎么比?(求出每袋多少元)让学生先计算,再汇报交流。

4.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并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岁小芳妈妈师讲解:从线段图中分析,妈妈比小芳多出的27岁,正好是小芳岁数的3倍,小芳的年龄是27÷3=9(岁),妈妈是9×4=36(岁)。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三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三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歌唱二小放牛郎》课件1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九课《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目标:1、掌握歌曲的旋律;2、会完整的唱歌谱;3、采用不同的速度用“lu”音哼唱曲谱。

教学重点、难点:1、哼唱曲子;2、掌握两个节奏型。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让我们一起来看吧!(播放视频)同学们,看了这段影片,你的心情怎么样?是啊,影片把我们带入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当年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今天就让我们踏上红色之旅去寻找一位小英雄的足迹。

一路上山风呼曳、鸟儿嘤鸣,让我们轻轻地《歌唱二小放牛郎》。

(播放音乐)二、新课(一)、导语: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二小的家乡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可是,有一天……(二)分段欣赏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1、欣赏第一段师:二小到哪儿去了呢?让我们再熟悉的旋律中听听他的伙伴是怎么说的?2、欣赏第二、三段师:谁能告诉老师,二小他干什么去了?生:(被敌人抓去带路了)3、让我们一起走进1942年9月16日的那天早上,请看故事的第一部分,“敌人进村”、“二小被抓”,歌曲演唱到这里,气氛紧张起来了,演唱的速度和力度是怎样变化的呢?4、欣赏第四段师:如果你是王二小,被敌人抓去带路的话,你会怎么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二小又是怎样做的?(播放影片片段)师:二小用机智和勇敢把敌人带进了我们八路军的埋伏圈,四周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真是大快人心啊!5、创作声响歌曲中的场面非常的激烈,你们看到这一幕,想不想来模仿一下当时的场面?那就让我们来创作声响,来模仿当时的场面吧!请看这两组节奏,第一组我们来模仿二小走路,请同学们起立。

X X | X X | X X | X X |看第二组节奏,先听老师读一遍。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第三单元相关课文内容,包括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熟练掌握第三单元的课文内容,能流畅朗读和理解。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

–提升学生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复习第三单元课文内容,重点词语和句子。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涵,进行讨论和思考。

2.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和难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总结课文内容,提高课文理解深度。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或图片卡片。

3.其他:准备复习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和辅助练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复习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第三单元的课文内容,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课文中的重点场景或角色,帮助学生复习课文情节。

第二部分:课文复习(30分钟)1.学生课前朗读课文,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分段深入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释生字和难句。

3.指导学生进行课文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和主旨。

第三部分:巩固练习(30分钟)1.布置练习题或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和解答。

2.分发课外读物或相关练习材料,让学生课外巩固练习。

第四部分:课堂总结(10分钟)1.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进行个人或小组分享。

2.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和反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布置1.完成相关课外阅读。

2.写一篇课文读后感并背诵。

3.完成相关练习题或作业。

六、教学反思本次复习课教学是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第三单元的课文内容,通过细致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名师教案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名师教案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两篇课文重点部分的学习过程,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认识。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掌握生字新词,提升语文素养。

3.仿照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写句子,了解认识先总说后分说的段式,并在口语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读、写、练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中积累,在积累中锻炼。

4.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识,积累文化常识,增强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写句子,了解认识先总说后分说的段式,并在口语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在教学“交流平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呈现例文,让学生找出例文中的总起句,了解一段话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浅到深,由课内到课外,迁移运用;由说到写,层层深入,将写作方法的训练落到实处。

2.识字加油站指导学生认识“税、档、咖”等7个生字,重点关注“税、档、阅”的读音。

引导学生交流,说说如何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些生字。

同时让学生了解课本上这些场所的名称,让学生说说这些场所是做什么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场所的了解情况,用简明的语言对学生不熟悉的场所做一些介绍;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找资料、询问家人等途径做进一步了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

3.词句段运用“词句段运用”指向实践运用:第一题教会我们如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书写手工活动过程;第二题在表达上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详细地写清楚了一个主体。

教学时,可以先呈现示范语段,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值得思考的生活现象,并提出问题。

运用范例中习得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

4.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将四字词语读正确,并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赵州桥》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赵州桥》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赵州桥》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赵州桥》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座一千三百年前的桥。

教师板书:赵州桥3、师: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样子、地方、什么时间、设计者、材料)二、自读课文1、带着问题读课文。

(1)读准字音、句子。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教师巡堂3、检查自学情况(1)开火车读生字。

(2)指名读新词。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1、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名评价。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怎样分段?(三)3、学生可同桌交流。

4、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四、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五、指导书写1、观察,说说要注意什么?2、师范些,生练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3、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2、课文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二段:(1)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3单元《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3单元《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它描绘了一个勇敢机智的放牛郎形象。歌曲中融合了丰富的五线谱知识,对我们学习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学唱这首歌曲,了解五线谱知识在歌曲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歌曲。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同学们对于五线谱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许多有趣的想法。这让我意识到,他们并不是缺乏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设置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同学们思考和创新。
最后,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关注每个同学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反馈,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举例解释:
-五线谱识读:学生往往对五线谱的识读感到困难,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教师的耐心指导来提高;
-复杂节奏:在歌曲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较难的节奏,如附点音符和切分音,学生需要通过拍子练习和节奏游戏来掌握;
-情感表达:教师需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如讨论歌曲背景、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情感;
-合唱技巧:教师需指导学生在合唱时注意音准和节奏的统一,通过集体练习和小组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3单元《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3单元《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1.章节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展开教学。
2.教学内容:
a.学会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理解歌曲表达的意义;
b.掌握歌曲中的五线谱知识,如音高、音长、节奏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太阳、地球和月亮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太阳、地球和月亮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1.仰望天空【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

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

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

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

⑤月球会发“光”。

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湘少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3》教案设计

(湘少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3》教案设计

(湘少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3》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听懂、说出并掌握以下单词:coat, hat, socks, shoes。

2.学生能够听懂、理解并运用以下句型:What are you wearing? I am wearing a coat, hat, socks, shoes。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表达自己的穿着。

2.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听、说、读、写交际活动。

情感目标
1.通过对话交际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穿着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口语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1.语言目标的掌握,即掌握以下单词和句型的运用:coat, hat, socks, shoes, What are you wearing? I am wearing a coat, hat, socks, shoes。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穿着,进行交际活动。

教学难点
1.学生需要掌握新单词和句型,并能够灵活运用。

2.学生需要通过观察他人的穿着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足够数量的图片或卡片,用于展示不同衣服和颜色。

2.PPT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3.课件或笔记本电脑等。

教学过程
Warm-up
1.教师向学生介绍当前课程的主题——。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能回忆并总结出“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2.能主动地把识字途径及成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认识“税、档”等7个生字。

3.能按活动的步骤提取动词,有条理地介绍清楚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能说出句子的特点,并仿照例句进行仿写。

4.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四字词语。

【教学重点】“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能按活动的步骤提取动词,有条理地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回忆、总结出“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2.能按活动步骤提取动词,有条理地介绍清楚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3.能说出句子的特点,并按例句仿写。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回顾课文。

出示课件2、3:教师新课导入:老师今天考考大家,给同学们看两幅图,看谁最先说出是咱们学过的哪篇课文。

预设1:《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纸的发明》。

(设计意图:用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更直观的形象,给学生更强的回忆与提示作用。

)二、复习巩固,仿写练习。

1.教师过渡:这是第三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学习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

继续学习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出示课件4求:学生自读教学目标。

教师黑板上板书:语文园地三。

分别出示课件5、6:教师引导思考:我们来看《赵州桥》第3段与《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学生读一读)谁能回忆起,我们学这一课时,是用怎样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预设1:老师我知道,第二自然段先写赵州桥的雄伟。

再用列数字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

预设2:第三自然段通过写桥上精美的狮子图案来展现赵州桥的美观。

预设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写人多热闹,写了各种各样的人。

预设4:还写了街市上热闹。

(设计意图: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课文的写作方法。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3单元《21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粤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3单元《21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粤教版

21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一、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2. 科学探究(1)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占据空间。

(2)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进行判断和推理。

3. 科学态度(1)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2)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指引1.活动安排思路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活动1 纸为什么不湿通过倒扣杯底中的纸没有湿的现象,提出“是什么阻止水进入杯里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建立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观察、实验、分析活动2 吹不大的气球通过尝试吹大瓶子中的气球,以及探究怎样才能吹大气球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实验、观察、比较、分析2.活动指引生活情境:小朋友们在观看一个魔术,魔术师把纸塞到杯子底部,杯口朝下,垂直慢慢地把杯子压到水槽底部,但是杯子里的纸却没有湿,小朋友们觉得非常神奇。

产生问题:玻璃杯在水中,但纸却没有湿,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点“违背”的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提出了“纸为什么不会湿”的问题。

驱动任务:通过这个神奇的魔术,驱动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通过探究实验,揭示“纸团不湿的秘密”。

活动1 纸为什么不会湿这是一个空气占据空间的典型实验:杯子里的纸没有湿,真神奇。

纸为什么不会湿呢?从倒置在水里的玻璃杯,可以观察到水进入玻璃杯的一部分,不能完全进入玻璃杯,因为纸在杯底,水没有到达纸占据的位置。

从水中拿出玻璃杯,取出杯底的纸进一步观察。

该实验既可直接观察现象,也可通过观察、触摸杯底的纸,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在实验前,让学生先预测杯底的纸会不会被水打湿,并说出理由。

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是否真正认识到空气会占据空间。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占据空间其实就是挤占空间或防止空间被挤占,同一空间不会被两种物质同时占据。

实验中注意从两个方面给学生以启示:①杯子压到水底后,从侧面看玻璃杯,会清楚地看到玻璃杯有一截“空”着;②将玻璃杯竖直提起后,再看纸团,纸团不会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乘法》单元课 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乘法》单元课 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乘法》单元课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前后知识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以及学习了简单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用竖式计算两数乘两位数,是学习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起始课。

表1:《乘法》单元前后知识联系(二)单元学习内容主要学习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进一步运用乘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如下:表2:《乘》单元学习内容二、单元教学目标(一)学科性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交流算法的过程,理解算理。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养成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学习习惯。

(二)创新性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过程,提高解决乘法相关问题的能力;2.能结合实际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发展估算意识以及能力。

(三)教育性目标1.通过与他人交流算法和算理的活动,初步养成善于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的良好习惯。

三、单元三课规划(一)原教材教学规划表3:《乘法》单元原教材教学规划三、单元三课教学规划表4:《乘与除》单元三课教学规划练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 知识应用整合课四、单元三课实施(一)单元课教学案例11.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2.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交流算法的过程,理解算理。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养成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学习习惯。

3创新性目标在单元知识体系的建构中,积累数学探究的经验。

【学习重点】了解“乘法”这一单元每一课的知识点,形成本单元的乘法竖式计算结构性知识。

3.学习过程我们根据单元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其流程如图所示:图1:小学数学单元课教学流程图(1)引入,把握新旧过渡①结合课件演示,回忆学习乘法是从意义、计算、应用几个方面学习,并回忆乘法已有学习基础。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小组: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刻度范围-20 C——110C)(2)全班: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 C ―― 110C)【教学过程】一、比较水的温度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板书:温度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C)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

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

(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5、师: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

(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6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板书:温度计二、观察温度计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1、师:出个题目考考你:“ 25C”,你会读吗?学生试读2、师: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例:“ 28摄氏度”怎么写?“零下8摄氏度”怎么写?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教案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
单元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能拼读并书写bear elephant lion monkey panda tiger like man old our strong。

◆学习字母“K k”和“Gg”的在单词中的发音和写法。

◆能正确运用I like /don’t like。

表达对某种动物的喜欢与否。

◆能用Do you like …?向他人询问喜好并用Yes, I do./No, I don’t.来回答别人的提问
◆学生能用通过故事学习阅读的方法,并学会用形容词作为线索进行故事阅读小结。

2.语言技能目标:
◆能根据图片或动作识记单词。

◆能正确书写英文字母、核心单词和句型。

◆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话,把单词,句子说标准,说完整。

◆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

◆能听懂关于喜欢和不喜欢某种动物的对话。

◆能写几句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3.学习策略目标:
◆能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习中能集中注意力。

◆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新知识What can you hear? I can hear…
教学目标:
1.能用What can you hear?提问,并能用I can hear…回答。

2.能拼读并书写plane, bus, car, bike, train, ship.
3.能用I can hear…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读并书写:plane, bus, car, bike, train, ship.
2.能运用句型What can you hear? I can hear…
3.能区别句型I can hear a car及I can hear cars.
教学过程:
在航道的两边有许多竖立
着的light,像站着的p,所
以飞机停在机场就是plane.
学生2:彼克有辆自行车,
彼bi克ke的自行车叫bike.
学生3:坐公共汽车是不bu
允许带蛇的,蛇是s,所以
公共汽车是bus.




巩固新知识,
所学的知识活
用到生活中.
1. Introduce a vehicle.
— What can you hear?
— I can hear …
板书设计:
Unit 3 Sounds
---Sounds I hear
G1 G2 G3
教学后记:
Evaluation
评价方式以奖励小红花方式呈现,获得最多的即
为胜利者。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学过本节课的单词,本课通过单词卡片,唱歌,chant等形式对内容更深入的学习。

因此学生对于核心单词的发音及拼读掌握得比较好,除了plane及train的尾音n发音不明显外,其它都能熟练、准确运用于句型What can you hear? I can hear…当中。

在句子运用方面,学生基本没有问题,但在表达I can hear a
car和Ican hear
cars还是会有点分不清,这点平时上课需要多加强调。

在综合运用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提问、回答听到什么声音,本课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What can you hear in the song? I can hear …. It’s….
What can you see? I can see…
It’s…在情境中进行问和答。

并正确的描述物体的性质、颜色和感受。

2.能拼读并书写本课的句型和词汇。

3.培养学生对欣赏生活上声音的美,感受声音的美,从而发现生活中美妙的声音无处不在。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使用What can you hear in the song? I can hear …. It’s….
What can you see? I can see… It’s…在情境中进行问和答
2.能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图片的提示,简单创作诗歌。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各种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体验参与,主动学习声
音的表达法。

教学过程:
学生二:可以根据老师给出的图片提示来完成。

如看到小鸟,就可以说 I can hear a bird. 还会想到它的叫声 It
goes twitter twitter. 学生三:最后我们还可以说How nice. Cool. 这些句子总结。

作业布置
作业的布置需要兼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既要达到巩固的效果,也要有提升的效果。

1. Share the poem to your parents.
2. Copy the poem once.
3. Write a poem by yourself.
(让学生选做两样作业)
板书设计:
Unit 3 Sounds
—Beautiful sounds I hear
教学后记: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学生在学习及操练了与本课相关的单词和相关的句子,所以本课以寻找美妙的声音作为主线,用歌曲导入新知,用poem 操练句型及运用句型和词汇,通过本课时让学生更好的运用到句型What can you hear? I can hear …. What can you see? I can see …
本节课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美,诗歌的美,通过配乐朗诵训练大部分不同层次学生的语音语感
What can you hear in the song? I can hear the …. bell rain wind What can you see?
I can see the ….
,及表演能力。

在书写方面也是有相关的要求,在这方面学生配合比较好。

但朗诵方面少数学生仍然羞涩于表达,需要继续鼓励和强化。

在综合运用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或相关物品的提示创作自己的小诗歌,巩固之前所学的句型和词汇。

总体而言,本课教学目标已基本达成。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会用What can you hear? I can hear ....句型。

能正确使用Don’t worry.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句型What can you hear? I can hear ....句型。

日常能正确使用Don’t worry.
3. 文化目标:了解咕咚来了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想表达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4. 句型:What can you hear? I can hear.... Listen!
了解《咕咚来的》故事情节,内容,能明白故事中人物的感情,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全课。

T :So boys and girls,we all did a
good job today.And we know that there is no monster in the world. Class is over.Goodbye. 作作业布置 巩固与扩展。

1 Read the story twice.
2 Retell the story to your parents.
3 Find some other strange sound to try a make a fun story.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本课是一节故事课。

故事课最重要的内容是在扫清一些单词和句型的障碍后,能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分故事中角色的情感,进而体会故事要表达的含义。

所以本课层层递进,先是以PPT 出示一本书的形式,一下让学生深刻体会这是在讲一个故事。

然后通过听故事带领学生进入故事情节,情到深处我们额然而止,留给学生一个问题一个悬念,到底咕咚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重新认真的看一次故事的视频,找出答案。

经过两次的了解,老师还不断与学生操练故事中角色的对话,让学生从语音语调上也体会到文本内容。

然后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发散思维,老师设计了扩充故事的任务,并在活动后让学生思考本故事的内涵,提升到了文化,德育的高度。

Unit 3 sounds
G1 G2 G3
G1 G2 G3
Listen! What can you hear?
I can hear a Gu Dong.
Evaluation
Gu Dong is a monster! Its mouth is big.
Its eye are green. Look! Don ’t wor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