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教学提纲
公共基础常识判断之二十四节气(DOC)教学提纲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特点以及与生活的关系。
2.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来历2.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及特点3.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及特点,了解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及科学原理。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四季吗?四季是如何划分的呢?(2)引导学生思考:其实,我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分为24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为一个节气。
2.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来历(1)讲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每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气候特点,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清明、谷雨、芒种、小满等表示气候的变化;惊蛰、夏至、秋分、冬至等表示自然现象的变化。
3.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及特点(1)展示二十四节气顺序表,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
(2)讲解每个节气的特点,如立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清明:春雨绵绵,祭扫先烈;芒种:麦田金黄,收割忙;冬至:白雪皑皑,冰封雪锁。
4.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关系(1)引导学生思考: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2)讲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气象、民俗等方面的关系,如惊蛰:春雷响起,百虫复苏;立夏:气温升高,万物生长;秋分:昼夜平分,丰收在望;冬至:寒冷降临,注意保暖。
5.活动环节(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节气,讨论该节气的特点、来历以及与生活的关系。
(2)成果展示: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大家互相学习、交流。
(2)引导学生认识到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熟记二十四节气的顺序。
2.选择一个节气,深入了解其来历、特点以及与生活的关系,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来历、顺序及特点,培养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十四节气教案教学提纲
《二十四节气》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二十四节气基本常识。
2、探索节气习俗等文化内涵,独特情趣。
3、传承民俗文化,树立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二十四节气基本常识、习俗等文化内涵。
难点:激发学习传统文化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方法讲授、提问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中国继古代四大发明之后,又出现了第五大发明。
下面我们来看一短片,请仔细看视频回答相关问题。
(视频播放)请问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什么?(二十四节气)2、新课①从短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呢?交流②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于农业社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③从短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制定二十四节气的方法是什么?交流④二十四节气制定方法祖先们没有时钟计时,便在地上插一根竿子,依「竿影」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再根据太阳从黄经(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依次划分出二十四节气。
⑤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具体有哪些节气?人们为了便于记诵节气名称,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⑥二十四节气含义重点字词解释立:开始;分:(昼夜)平分;处:停止;暑:炎热;至:极致⑦辨一辨:节气知识知多少?1、赏景色,辨节气2、话习俗,辨节气3、知农活,辨节气4、品意境,辨节气⑧议一议有人说:“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社会的时间认知体系,在城镇化的今天已经没有意义了。
”对此你怎么看?总:二十四节气的现代意义:1、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3、全球温室效应4、气节如节气……五、小结二十四节气凝聚着华夏祖先无穷的智慧,是我们老祖宗仰望星空发现的奥秘,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传统文化的继承在少年,希望我们勇于肩负这项使命。
《中国二十四节气》教案
《中国二十四节气》教案7篇中国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夏天的气温、天气、动植物的生活、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变化。
2、有细致地观察与比较能力,会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夏季用品进行分类。
3、知道夏季应该注意防暑降温并体验夏天给人们特有的乐趣。
活动准备:1、夏天调查表:请幼儿画出自己找到的夏天。
2、请幼儿收集各种夏天使用的物品或图片。
3、请幼儿连续做一个月的气温观察记录,并画出曲线图。
4、幼儿用书:《夏天的秘密》、《夏季的星空》。
活动过程:1、幼儿寻找夏天的变化。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请你出去找一找,看看哪里能找到夏天?教师带领幼儿到室外,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的变化来发现夏天的特点。
教师:请你说说你是怎么发夏天到了的?你还知道夏季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喜欢夏天嘛?说说理由。
2、展示幼儿收集的夏季用品,学习分类的方法。
教师:我们夏季都会用到一些什么特别的东西呢?请幼儿介绍并展示幼儿收集的物品。
教师:夏季有这么多特别的东西,我们将它们这样分类呢?3、结合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看气象记录,讨论夏季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师:这是小朋友做的气象记录,你发现最近的气温又什么变化?教师:气温越来越高,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教师提醒幼儿应该注意防暑降温,多喝水,少在室外活动,少吃冷饮,注意饮食卫生等。
幼儿园小朋友多有的吃有的喝还有的玩呢!(记者张伟)-年6月21日是今年的夏至日,夏至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开始,也是白昼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的一天,从夏至开始,白昼时间逐渐变短,夜晚时间变长。
夏至即将来临,为了让幼儿感受夏至,了解夏至的风俗习惯,6月18日,惠济区古荥幼儿园开展“夏天的味道”节气系列主题活动。
夏至时节,瓜熟蒂落,幼儿园准备了创意水果拼盘、臊子酸汤面和绿豆汤,和小朋友一起品尝美味的食物吧!结合“夏至”的节气特征,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运用生动形象的课件、视频动画,让幼儿了解到“什么是夏至”“夏至吃什么”“夏至人们做什么”等风俗习惯,进一步认识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024年二十四节气教案5篇
准备工作:
两张挂图,一个西瓜。
活动流程:
一、进口
户外活动,感受夏天。
指令:“小朋友,夏天到了。我们站在院子里。你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感受夏季天气的特点:非常热)
二、拓展
1、室外观察,寻找夏季植物的特征。
说明:“孩子感觉很热。我们去看看夏天的小花小草大树是什么样的!”
(1)让幼儿观察各种植物,并谈论他们的发现。(比如大树的叶子很多,有的叶子被太阳晒干了,草和花也被晒干了等等。)
冬至,吃水饺。我国北方冬至这天,有吃饺子的习俗,色鲜味美、满口生津、老少皆宜。相传“医圣”张仲景,将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用面皮包裹成耳朵样子,制作成“驱寒矫耳汤”给乡亲,吃后冻烂的耳朵就会变好,固有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3.画九
所谓的画九,是指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2)展示各种雪花图,让幼儿仔细观察,说出这些雪花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教师结合视频《雪花是如何形成的》,向幼儿讲解雪花的分子组成及形成过程。
3、科学小实验《制作雪花》(25分钟)
所需材料:吸水树脂,色素,清水,一次性水杯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2)教师简单讲解实验原理:吸水树脂有非常强的吸水性,吸水后会膨胀成水凝胶,像雪花一样。
一、小雪花飘来了1.冬天来了,北风呼呼的吹,吹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
2.教师手捧雪花,吹起来,模仿雪花在风中飘落的`情景。
3.一片片小雪花从哪里飘下来?它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你能用动作表演吗?(请个别幼儿表演)4.雪花飘到树枝上、飘到房顶上、飘到草地上、飘到窗户上。它敲着窗户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沙沙沙沙沙)二、1.小雪花从哪里飘下来?
二十四节气歌及含义教学提纲
二十四节气歌及含义二十四节气歌及含义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有多种版本,体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智慧。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更变,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立春: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雨水: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
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谷雨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
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
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
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
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10月8日前后。
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范文汇总三篇
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范文汇总三篇【篇一】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认识二十四节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四个节气名称。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划分依据。
并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常识。
3.探索节气含义及民间谚语等文化内涵。
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给子孙后代带来的无尽财富,引导学生感悟“付出就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各个节气的含义及民间谚语等文化内涵。
难点: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
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准备日历、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一看到《认识二十四节气》,你想到了什么?一共有多少个节气?你能说出几个你所熟悉的节气?由课题引入《节气歌》,大家齐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是干什么用的?与什么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二十四节气吧!板书:认识二十四节气。
走入课堂(一)解惑二十四节气1. 观察日历,说出你的发现。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2.节气的划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365 天分成 24 段,分列在 12 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气候、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每月分为 2 段,月首叫“节”,月中叫“气”。
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节气的由来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农业社会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因此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根据对天气和季节变化的长期观察,总结出一套规律方法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二)走进二十四节气。
1.把班级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是春季组、夏季组、秋季组和冬季组。
每个大组又以四人一小组讨论课前搜集的表格资料:每个季节有哪些节气,每个节气的时间和含义是什么。
讨论完之后,各季节组的代表汇报交流。
24节气的教案优质6篇
24节气的教案优质6篇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优秀教案的详细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控教学进度和节奏,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24节气的教案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24节气的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了解简单的大雪文化,知道小雪的由来与相关习俗。
2、理解大雪儿歌的含义,并大胆尝试复述。
3、知道冬季如何防寒,保护自己。
二、活动准备1、ppt故事《二十四节气图画故事|第二十节大雪》或图片+老师讲故事的形式。
2、儿歌大雪到,大雪到,天寒地冻开始了。
冷风吹,雪花飘,山川树木尽萧条。
穿厚衣,带厚帽,加强锻炼身体好。
3、节节虫身体中间留出空白可添画的部分三、活动过程1、故事图片(节节虫、吉鸟、大尾鱼)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大雪的节气特点。
(1)大雪的天气是怎样的?(2)大地、树木都有些怎样的风景?(3)在天冷的时候,我们要怎样保护自己,抵抗严寒?小结:在二十四节气中,大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小雪节气的原本之意。
小雪过后,要要添加厚实冬衣保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
3、添画节节虫:小班可以只涂色,中大班加入数物对应的内容。
4、健康领域还可以延伸,给树木的防寒和小朋友保暖,大雪后的食物(腌腊肉、吃糍粑的风俗,不挑食,多吃黑豆、黑木耳、鲫鱼等良好饮食习惯)。
四、活动延伸24节气的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了解大雪节气后,南北方气候的变化。
2、了解各地相应的习俗(给树木保温、腌腊肉、吃糍粑等)。
3、知道冬季树木保温的方法。
4、体验串山楂,提高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1、用草秸包裹树木的图片、腌制腊肉、制作糍粑的过程图、草秸草绳(或薄膜纸、绳子)山楂、木签。
2、谚语:节到大雪天下雪;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瑞雪兆丰年;大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等。
三、活动过程1、通过图片简单了解大雪节气时各地的习俗。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自然的最佳场所之一。
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和体验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不仅可以增加他们对自然的认知,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本教案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教学活动和资源,帮助幼儿加深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一、春节气教学活动1. 十五的正月- 活动名称:制作灯笼-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了解传统文化- 活动步骤:教师带领幼儿制作纸灯笼,可以利用彩纸、剪刀和胶水,展示传统的灯笼样式。
2. 春分- 活动名称:观察春天的变化-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活动步骤:带幼儿到户外或窗前,观察春天的变化,例如温度的变暖、植物的发芽和鸟儿的叫声。
通过观察,让幼儿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二、夏节气教学活动1. 小满- 活动名称:制作瓜果图鉴- 活动目标:增加幼儿对夏天瓜果的了解,并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活动步骤: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夏季常见的瓜果,如西瓜、哈密瓜、葡萄等,然后一起制作瓜果图鉴,让幼儿学习观察和绘画。
2. 夏至- 活动名称:制作夏至冰淇淋-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步骤: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制作夏至冰淇淋,可以选择简单的食材和容器,让幼儿体验制作的乐趣,同时增进团队合作意识。
三、秋节气教学活动1. 白露- 活动名称:观察露水-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活动步骤:带幼儿到户外观察草地或树叶上的露水,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露水的成因和特点。
2. 寒露- 活动名称:制作寒露茶- 活动目标:介绍寒露节气的特点,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步骤:教师引导幼儿制作寒露茶,准备需要的材料包括菊花、薄荷和冰糖。
通过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寒露节气的意义和特点。
四、冬节气教学活动1. 大雪- 活动名称:观察雪花-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活动步骤:在雪天,带幼儿到户外观察雪花的形状和构造。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
标题: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案
一、课程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 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自然知识。
二、教学内容:
1. 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由来。
2. 分别讲解每个节气的特点和习俗。
3. 创设与节气相关的手工制作或游戏活动。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主题: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入二十四节气的主题,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2. 知识讲解: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详细讲解每个节气的特点和习俗。
比如,在立春的时候,人们会吃春饼以迎接春天的到来;在冬至的时候,人们会有吃饺子的习俗等等。
3. 实践活动:最后,根据每个节气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手工制作或游戏活动。
例如,清明节时可以让孩子们制作纸鸢,立夏时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种豆活动等。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以此评估他们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程度。
2. 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1. 教师应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
2. 教师应注重引导孩子们从活动中学习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六、结语: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这个课程,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文化瑰宝。
同时,也希望这个课程能帮助孩子们建立与大自然的联系,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
宣传二十四节气教学大纲
宣传二十四节气教学大纲宣传二十四节气教学大纲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以观察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规律,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特点。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宣传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教育部制定了二十四节气教学大纲,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和意义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它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总结出了二十四个节气,并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一种时间的划分,更是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悟,是中国人对自然界和生活的一种独特理解。
二、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和特色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特色,通过对每个节气的了解和学习,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比如,立春代表着春天的开始,人们在这一天会吃春饼、踩春踏等活动,以庆祝新春的到来;而霜降则意味着寒冷的到来,人们会吃羊肉等温暖身体的食物。
通过学习二十四节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三、二十四节气教学大纲的制定目的和意义教育部制定二十四节气教学大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们了解和感受二十四节气的独特魅力。
通过教学大纲的指导,学生们可以系统地学习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了解它们的起源、意义和特点,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四、二十四节气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二十四节气教学大纲包括了对每个节气的介绍、起源和意义的讲解,以及相关的活动和体验。
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同时,教学大纲还鼓励学校和社区组织相关的庆祝活动,以增强学生们的体验感和认同感。
五、二十四节气教学大纲的实施和效果二十四节气教学大纲的实施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相关的课程和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二十四节气的魅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导讨论,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家长可以在家庭中传承和弘扬二十四节气的传统,与孩子一起体验和庆祝。
二十四节气系列教案
二十四节气系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十四节气》教材的第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农事活动等方面进行讲解。
重点介绍春季节气中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和意义,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 掌握春季节气的特点及其对应的农事活动,提高学生对农业生产的认识。
3.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关注生态的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二十四节气的来历、春季节气的特点及其农事活动。
教学重点: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节气挂图。
学具:笔记本、笔、农事活动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春季节气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 春季节气讲解:(1)立春:介绍立春的含义、时间、农事活动等。
(2)雨水:讲解雨水的含义、时间、农事活动等。
(3)惊蛰:介绍惊蛰的含义、时间、农事活动等。
(4)春分:讲解春分的含义、时间、农事活动等。
(5)清明:介绍清明的含义、时间、农事活动等。
(6)谷雨:讲解谷雨的含义、时间、农事活动等。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春季节气的习俗和农事活动。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春季节气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春季节气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二十四节气之春季节气2. 内容:(1)二十四节气起源与意义(2)春季节气:立春:时间、含义、农事活动雨水:时间、含义、农事活动惊蛰:时间、含义、农事活动春分:时间、含义、农事活动清明:时间、含义、农事活动谷雨:时间、含义、农事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春季节气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教学材料
二十四节气教学材料引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传统农历中的重要节气,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与农耕文化。
本教学材料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特点,并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一、节气概述1. 节气定义: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每两个相邻节气之间的时刻点,共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2. 分类:春季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夏季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和霜降;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3. 意义:每个节气都与气候、农事、生活惯等方面密切相关,对于农耕和民俗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二十四节气的特点1. 气候变化:每个节气标志着一定的气候变化,如寒冷的冬季、温暖的春季、炎热的夏季和凉爽的秋季。
2. 农事活动:不同节气对农事活动有着具体的指导意义,如立春表示春耕开始,谷雨表示抢种稻谷,立秋表示秋收季节等。
3. 民俗活动:二十四节气也与传统的民俗活动息息相关,如清明时期的祭祖扫墓、端午节的龙舟赛等。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不同节气的特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每个节气的气候、农事和民俗活动。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对不同节气进行讨论,了解其意义和重要性,鼓励学生分享与节气相关的经历和故事。
3. 研究活动:设计与每个节气相关的研究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品尝节气食物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4. 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民俗活动或参观相关的文化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材料本教学材料包括:1. 二十四节气的概述、分类和意义。
2. 不同节气的气候、农事和民俗活动的介绍。
3. 图片展示和解读,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每个节气的特点。
4. 研究活动的设计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实践和创造力。
结论通过二十四节气教学材料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和传统农耕文化的关注和尊重。
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8篇)
二十四节气教案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十四节气教案篇1活动目标1.对探索自然现象产生兴趣。
2.提高观察和辨别能力。
3.了解夏天和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
活动重点:了解夏天的基本特征。
活动难度:掌握夏季人、动物、植物及各种活动的变化。
准备工作:两张挂图,一个西瓜。
活动流程:一、进口户外活动,感受夏天。
指令:“小朋友,夏天到了。
我们站在院子里。
你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感受夏季天气的特点:非常热)二、拓展1.室外观察,寻找夏季植物的特征。
说明:“孩子感觉很热。
我们去看看夏天的小花小草大树是什么样的!”(1)让幼儿观察各种植物,并谈论他们的发现。
(比如大树的叶子很多,有的叶子被太阳晒干了,草和花也被晒干了等等。
)(2)让孩子在头上和身上摸东西。
(引导幼儿知道人在夏季活动后会出汗)2.在室内观察图片,了解动物如何乘凉。
指令:“夏天这么热,你知道小动物是怎么乘凉的吗?”我们回教室看看吧!"(1)这么热,松鼠是怎么乘凉的?大象怎么给自己降温?袋鼠有什么好的消暑方法?(2)根据孩子的兴趣,介绍其他动物的乘凉方法。
3.寻找夏季单品。
说明:“夏天来了。
教师应该使用哪些物品?请帮我找一下!”(儿童书籍)三、结束说明:“夏天孩子最喜欢吃什么水果?”让孩子说说西瓜等水果,活动自然就结束了。
二十四节气教案篇2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感知和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2.试着根据儿歌的总句型来编织儿歌的句子“刷xx的人”。
对看演示和读儿歌感兴趣,愿意读儿歌和参加游戏活动。
准备工作:1.用彩色油画棒在白纸上画出房子的一角,还有游泳、爬山、骑车、卖瓜、踢足球的图片。
2.张开双臂的红太阳玩偶的拟人化图片。
3.一支着色笔,一些红色颜料和一个太阳头饰。
二十四节气教学大纲与反思
二十四节气教学大纲与反思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农耕社会中人们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感知。
近年来,随着节气文化的复兴,二十四节气的教学也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二十四节气教学的大纲进行探讨,并对其进行反思。
一、二十四节气教学大纲的编制二十四节气教学大纲的编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对于小学生而言,可以以认识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主要内容,通过诗词、歌曲等形式进行教学。
对于中学生而言,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每个节气的起源、习俗、象征意义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地考察、手工制作等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二、二十四节气教学的目标与意义二十四节气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和观察力,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学习二十四节气,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与周期性,培养季节感和生态意识。
三、二十四节气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在二十四节气教学中,应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解和书本阅读外,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等形式,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四、二十四节气教学的反思尽管二十四节气教学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生态意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二十四节气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
目前,很多学校仅仅停留在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上,缺乏对其起源、习俗、象征意义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这导致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层面,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其次,二十四节气教学的形式和手段有待创新。
传统的课堂讲解和书本阅读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引入更多的互动和体验性的教学手段。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不同节气的习俗和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最后,二十四节气教学应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
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一门文化课程,它与地理、历史、生物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12篇)
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12篇〕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12篇〕二十四节气教案篇1活动目的:1.理解立春的含义和有关的风俗,2.尝试知道使用黏土制作春卷,3.在活动中享受动手制作的喜悦。
物质准备:1.春回大地的有关图片。
2.黏土制作的图片。
经历准备:幼儿对手工制作有一定经历。
活动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么?二、引出二十四节气及其中的立春。
师: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可以更好地耕田农作,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寓意着不同的气候变化,而每年的2月3日或者4日就是第一个节气,立春。
你们知道立春的含义么?三、介绍立春的含义以及民间风俗。
师:立春作为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春天的到来,立春的立是开场的意思,春代表着春天,每年这一天,就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从这一天开场,我们的白天时间会渐渐变长,冰雪开场渐渐融化,小草也开场冒出新芽,我们的周围渐渐从白色变成了绿色。
知道了立春的含义,你们知道这么重要的节日,有什么传统风俗么?幼儿讨论考虑。
师:立春这天,我们有些地方会有打春的风俗,大家用泥塑捻成一个泥牛,用小皮鞭抽打泥牛,寓意祈求庄稼丰收。
立春这一天还有一个风俗,叫做“咬”春。
你们知道什么叫咬春么?幼儿讨论考虑。
师:咬春便是吃,有些地方会买白萝卜回来吃,北方的人们也会用面饼裹新颖的蔬菜吃,叫做“春饼”,南方人那么会吃“春卷”,都是寓意五谷丰收,企盼庄稼丰收。
人们也会将做出来的春卷互相赠送,共庆这美妙的时节。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做春卷呢?四、幼儿尝试用黏土做春卷。
五、互赠春卷。
师:我们的春卷做好了,你们想送给谁呢?我们一起去送给她吧。
二十四节气教案篇2活动名称:《小寒的由来》活动目的:1、感受小寒节气,理解小寒由来。
2、积极参与晨谈,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ppt课件,图片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出小寒。
老师: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这可是我们中国的瑰宝,今天我们来理解——小寒。
“二十四节气”课程纲要
(3)采用积分制评价
采用档案积分卡的形式,过程性评价。
1.积极参与
2.认真落实要求
3.成果优秀展
附评价细则
学习主题
(内容)
课时
内容
实施要求
评价细则
2
二十四节气知多少
走进八卦田
1.积极参与活动
2.能熟背二十四节气歌
2.通过搜集资料,自制二十四节气图、以故事表演、倾情读诗,了解天干地支以及节气与天干地支的内在联系,提高人文素养,传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3.通过参观走访,搜集、欣赏、实验、走秀等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实践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主题
(内容)
课时
内容
实施要求
2.基于传统文化的缺失
学生对24节气的学习只停留在识记的层面,对于其背后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少了解。
3.基于学生与生活的断层
学生大都处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与生活的脱节、断层,很多孩子连传统习俗都不了解,更谈不上对农作物、农时、养生等的认识。
课程目标
1.通过亲历自然,初识二十四节气。熟知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间和基本特点,初步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范例一:
“二十四节气”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二十四节气
背景分析
目的和意义
1.基于教材的拓展
语文课本有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内容介绍,科学教材也有关于月相、自转公转等板块的学习。但是语文教材中对于《二十四节气歌》的学习要求只停留在了背诵的层面,而科学教材中的知识点也相对零散。因此,通过课程的拓展,让学生有序而有层次地学习了解24节气相关知识显得有必要且重要。
二十四节气教学大纲
《二十四节气》教学大纲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节气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本大纲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通过讲解、实践、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节气知识,感受节气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间、物候特征及农事活动;(2)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民俗活动;(3)认识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作用。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珍惜生活的观念;(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内容1. 二十四节气概述(1)节气的历史渊源(2)节气的命名规则(3)节气的分类及特点2. 二十四节气知识(1)节气的时间及物候特征(2)节气对应的农事活动(3)节气相关的民俗活动3. 二十四节气文化(1)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2)节气与日常生活的关系(3)节气与宗教信仰的关系4. 二十四节气实践(1)节气观察记录(2)节气农事活动体验(3)节气民俗活动体验5. 二十四节气探究(1)节气变化的科学原理(2)节气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节气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二十四节气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节气与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关系。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节气观察、农事活动体验、民俗活动体验等实践活动。
4.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探究节气变化的科学原理和节气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5.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对节气知识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节气知识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暑
(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
大暑时节,长江 中下游地区处于 炎热少雨季节。 要多吃绿豆、冬 瓜、多喝水消暑。
立秋
(每年的8月7日或8日)
秋天开始啦, 天气会慢慢凉 快下来。梧桐 树叶开始变黄,
落下来。
处暑
(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
火辣辣的夏天就 要结束,农民们 抢收、抢晒农作 物。民间有放花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 很久以前,人们没有日历,他们只能观察太阳,来确定现在是什么季 节。如果是春天,他们就要播种;如果是夏天,他们就要除虫;如果 是秋天,他们就要收获;如果是冬天,他们就要休息。
雨水
(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
温暖的春风吹 过,冬天的冰 雪都融化了, 空气变得湿湿 的,下雨天就
变多了。
惊蛰
(每年的3月5日或6日)
天气更加温暖, 打雷的天气变 多了,雷声把 冬眠的小动物 们都吵醒了。
春分
(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
太阳照在地球 的中间,将白 天和黑夜一分
为二。
清明
(每年的4月4日或5日)
大雪
(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
北方已经是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俗语:瑞雪兆
丰年。
冬至
(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
冬至又被称为 “小年”至这天, 黑夜最长,白天 最短。北方吃饺 子,江南吃汤圆。
小寒
(每年的1月5日或6日)
北方:小寒大寒, 滴水成冰;江南 一带:小寒大寒, 冷成冰团。梅花
• 观察久了,聪明的古人将一年分成了24块,每一块的开始是一个特殊 的日子,二十四个日子加在一起,就是“二十四节气”。
• 于是,人们跟着二十四节气播种、除虫、收获、休息,过着幸福的一 年又一年。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立春
(每年的2月4日或5日)
立春代表春天 的开始,万物 复苏、生机勃 勃,一年的四 季正式开始啦!
气候清爽温暖, 草木发芽、万 物生长;人们 来到户外踏青、 吃青团,祭祀
祖先。
谷雨
(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
雨水滋润大地, 粮食、农作物 得以生长。
立夏
(每年的5月5日或6日)
夏天正式开始, 天气越来越热, 万物长得越来
越快啦!
小满
(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
大麦、冬小麦等 农作物,已经结 果、籽粒饱满, 但还没成熟,所
盛开。
大寒
(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
数九严寒,最寒 冷的时期到来。 冬日进补,抵抗 寒冷。民间有打 年糕的习俗。
以叫小满。
Hale Waihona Puke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
农民开始了忙碌 的田间劳作,播 种有芒的谷类作 物。芒种时节, 南方梅子成熟, 可以制作梅子酒。
夏至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
这一天白天最长、 夜晚最短,天气 变得热热的,午 后常有雷阵雨天 地万物也长得最
快!
小暑
(每年的7月7日或8日)
小暑为小热, 还没到最热的 时候。在我国 很多地方,有 “小暑吃藕”
灯的习俗。
白露
(每年的9月7日或8日)
白露时节北方秋高 气爽,南方秋雨绵 绵。天气转凉,地 上的水汽碰到冷的 东西,变成了白白
的露珠。
秋分
(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
和春分一样太阳 照在地球的中间, 将白天和黑夜一
分为二。
寒露
(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
秋季结束,露水 增多,气温更低。 北方正是玉米丰 收,种植冬小麦
的农忙时节。
霜降
(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
天气更冷,露 水凝结成霜。 菊花此时盛开, 民间有吃柿子 养生的习俗。
立冬
(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
寒冷的冬天要 开始了,北方 家家户户有吃 饺子的习俗。
小雪
(每年的11月23日或24日)
北方已经开始 降下小小的雪 花。民间开始 做腊肉,晒鱼 干,吃糍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