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液减震器开题报告
基于磁流变原理的飞机起落架减振器智能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磁流变原理的飞机起落架减振器智能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飞机起落架作为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支撑飞机在地面上停靠、起飞和降落过程中承受重量和冲击力,并为飞行提供稳定和可靠的支撑。
何况,飞机起落过程中还会受到风力、气压、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未来飞机的设计和制造中,安全性与舒适性等因素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目前的飞机起落架减振器通常采用机械式减震装置,存在吸能效率低、调整不便、噪音过大等问题。
因此,如何加强飞机起落架的减振装置,提高飞机起降的减震效果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基于此,引入磁流变减震技术,探究磁流变减震器在飞机起落架的应用,以提高其减震性能,成为了当前飞机起落架减震装置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
磁流变减震器的减振性能可根据外部环境调整,这为智能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磁流变减震器的智能控制对于飞机稳定性和舒适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本研究旨在探究磁流变原理在飞机起落架减震器中的应用,并构建基于磁流变减震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以提高飞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的减振效果。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 磁流变原理的研究与应用。
主要通过文献调研和仿真实验,对磁流变原理在飞机起落架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2. 飞机起落架减震器设计。
主要根据自适应控制理论,设计一种基于磁流变减震器的飞机起落架减震器,并进行模拟与测试。
3. 磁流变减震器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主要设计与磁流变技术相匹配的智能控制系统,并采用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优化。
4. 飞机起落架减震器的实验测试。
通过实验测试,验证研究成果,并结合改进和优化控制策略。
三、预期目标与研究意义预期目标:通过本研究建立起稍晚获得国际领先地位的基于磁流变原理的飞机起降架减振器,实现减震效果的提高,为飞机安全和舒适提供支持,并在国际上相关学术领域形成影响。
研究意义:1. 研究成果有望推动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提高飞机起降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为航空运输业做出贡献。
房屋建筑基础减震的磁流变半主动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房屋建筑基础减震的磁流变半主动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为毁灭性的一种,造成房屋损坏和人员伤亡。
基础减震技术是一个常用的地震减灾技术,能够为房屋提供较好的保护。
磁流变半主动控制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减震技术,能够通过智能控制来减小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在磁流变半主动控制技术中,主要利用磁流变材料的特性来调节建筑结构的阻尼。
这种材料可以通过改变外界磁场的强度和位置,改变材料本身的刚度和阻尼,从而改变建筑结构的阻尼,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基于以上背景和意义,本文将研究房屋建筑基础减震的磁流变半主动控制技术,探讨其在提高房屋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方面的应用。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实验测试磁流变半主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包括磁流变液体及其阻尼特性的实验研究、磁力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等。
其次,采用数学建模和仿真技术,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基础减震的磁流变半主动控制技术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减震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三、研究目标和创新点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磁流变半主动控制技术,提高房屋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为国内外地震灾害防御工作提供有益的技术支持。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首先,采用磁流变半主动控制技术来实现基础减震,提高房屋抗震能力,这种技术在国内外应用较为普遍;其次,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确定了磁流变半主动控制技术在减震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最后,研究将在模拟和实验研究之上,对磁流变半主动控制技术的阻尼控制进行进一步优化。
四、研究难点和解决方案本研究的难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研究基础减震的磁流变半主动控制技术,需要对涉及阻尼控制、磁力控制等认识较深刻的技术进行相关研究。
2. 在实验方面,需要设计可靠的磁力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系统与实验验证,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针对以上研究难点,本研究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1. 建立基础减震的磁流变半主动控制数学模型,对磁力线圈及其调节器的系统性质进行分析,实现对阻尼控制的系统优化。
磁流变式汽车减振器设计-开题报告
副教授
从事 专业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磁流变式汽车减振器的设计
一、 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 (1)课题研究现状
磁流变阻尼器因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响应速度快、消耗功率小、抗污染能力强和输出 力大、阻尼力连续可调等优点,它利用了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能在毫秒级的时间内从牛顿流体转变 成具有一定屈服强度的黏塑性体的智能特性,仅需要很小的能量输入就能产生较大的阻尼力,尤其适 合在土木结构的抗风抗震中应用。在汽车、机械、土木建筑等的振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现有的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模式有阀式、剪切式、挤压式、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已成为汽车半主 动悬架系统中的研究热点。
近几年,对于磁流变阻尼器研究主要关于两个方面,对磁流变阻尼器优化方面的研究和对磁流 变阻尼器控制策略的研究。
对于磁流变阻尼器研究关于优化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于结构参数的优化以及磁路优化等方面。 现在就这两方面内容对其进行介绍。
1)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参数优化 为了提高磁流变阻尼器的可调范围和可控力值,需要对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 使其阻尼性能达到最佳。在早期的磁流变阻尼器的研究中,主要对单一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以得到最 佳的结构关键尺寸,如间隙大小,有效长度及线圈匝数等。 西北工业大学的邓长华等人对双出杆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其仅选择可调范围作为 目标函数,利用 MATLAB 优化出线圈匝数、阻尼通道厚度以及阻尼通道长度。 西安交通大学的吴龙等人从磁流变阻尼器设计原理入手,采用 Bingham 轴对称理论模型对小型 单出杆式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结构参数的优化研究。其选取推导出的有效长度公式为目标函数,利用 MATLAB 优化工具箱进行优化,确定相关参数值代回原阻尼力及可调范围公式反复比对,已达到最 佳效果。 对于阻尼力或可调范围的这种单目标优化,涉及到的设计参数比较少,在计算过程上仅从磁学 角度考虑结构参数对阻尼力的影响,优化的效果上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的结果优化中出现 了一些针对阻尼力和可调范围等从力学和磁学双重角度考虑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比较早的是烟台大学的陈义宝等人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计算方法,对磁流变阻尼器的结 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其选定阻尼力可调范围、粘性阻尼力和可调阻尼力作为优化目标,利用优化软 件库 OPB2 对设计主要参数进行多目标参数优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关新春等人以阻尼力和可调信数为优化目标,以磁流变阻尼器关键结构参数 为变量,;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在优化软件 modeFRONTIER 中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优化设计和分 析。以及南京理工大学的张莉等人,安徽科技学院的易勇等人运用相应的软件工具和方法,对磁流变 阻尼器进行了相应的多目标优化方面的研究。 2)磁流变阻尼器磁路优化 磁流变阻尼器设计磁路的目的是将磁通量引导并集中到环形间隙中的活性磁流变液区,最大限 度地降低磁芯材料及非工作磁流变液区中的能量损失,保证足够的横截面积降低磁芯材料中的磁阻。 在磁路的设计过程中,所得到的结构参数结果是多样化的,而且每种结果使磁流变减振器发挥的效能
磁流变液流变性能测试仪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磁流变液流变性能测试仪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磁流变液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流体,其粘度可以通过外部磁场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利用这种特殊性能,磁流变液可广泛应用于工程制造、运动控制等领域。
然而,磁流变液的流变性能测试仪设计及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磁流变液流变性能测试仪的设计与研究,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研究目标本文的研究目标为设计与研究一种能够测试磁流变液流变性能的测试仪。
具体目标如下:1.设计一种可实现对磁流变液流变性能测试的仪器;2.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研究影响磁流变液流变性能的各种因素;3.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探索磁流变液流变性能测试的规律和特点。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涵盖磁流变液的基本性质、流变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仪的设计等方面。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种。
1. 理论研究基于相关理论,研究磁流变液的基本性质和流变特性,分析影响磁流变液流变性能的各种因素,探究流变规律。
2. 实验研究基于已有的磁流变实验平台,设计制造一种可测试磁流变液流变性能的测试仪。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研究流变特性和变形等规律。
四、研究进度安排第一年1. 研究磁流变液的物理特性和流变特性,分析影响磁流变液流变性能的各种因素。
2. 磁流变实验平台搭建,测试磁流变液的基本性质和流变特性。
3. 设计制造一种可测试磁流变液流变性能的测试仪。
第二年1. 研究测试仪的测试方法和流变规律。
2. 进行实验研究,获取相关数据。
3. 数据分析和处理。
第三年1. 继续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并总结规律和结论。
2. 撰写论文,完成相关论文撰写。
五、预计研究成果1. 设计并制造一种可测试磁流变液流变性能的测试仪。
2. 掌握磁流变液的物理特性和流变特性,研究流变规律和特性。
3. 完成与论文相关的学术交流和成果报告。
六、结语本文将以磁流变液流变性能测试仪的研究为主要内容,探索磁流变液流变性能的规律、特性和实验方法等相关问题。
减震系统毕设开题报告
减震系统毕设开题报告减震系统毕设开题报告引言: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对于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减震系统作为车辆悬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毕设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优化一种高效的减震系统,以提升车辆的行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一、减震系统的背景和意义1.1 车辆减震系统的作用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不平、颠簸等因素会对车辆和乘客造成不良影响。
减震系统通过吸收和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冲击力,提供稳定的悬挂效果,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1.2 目前减震系统存在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减震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减震效果不佳、耗能过大、结构复杂等。
因此,设计一种高效的减震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2.1 研究方法本毕设将采用实验研究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验测试不同减震系统的性能指标,结合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减震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化方向。
2.2 技术路线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测试,收集不同减震系统的性能数据,并分析其优缺点。
然后,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减震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模拟,并通过优化设计,改进减震系统的性能指标。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仿真结果,得出减震系统的最佳设计方案。
三、预期研究结果和创新点3.1 预期研究结果通过对不同减震系统的性能测试和仿真模拟分析,预计可以得出一种高效的减震系统设计方案,提升车辆的行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3.2 创新点本毕设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通过实验测试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减震系统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优化减震系统的结构和材料,提高减震效果同时降低能量损耗;(3) 基于实验数据和仿真模拟结果,提出一种新颖的减震系统设计方案。
四、研究进度安排4.1 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实验测试在第一阶段,将进行相关文献的调研,了解当前减震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磁性流体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磁性流体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磁性流体,又称磁流体或磁液体,是一种具有磁性特性的流体。
它是由具有均匀形状和尺寸的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通常由铁水合物或铁氧体等磁性材料制成。
这些微粒的直径通常在几纳米到几十微米之间。
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性流体会表现出强烈的磁响应性能,因此在磁控制器、医学检测、数据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磁性流体的制备方案较为丰富,包括化学合成、物理合成等多种方法。
化学合成方法优点在于其制备规模可控制,但也存在着制备质量难以保证、对环境的影响较大等问题。
物理合成方法则在制备质量上有一定保证、对环境影响较小,但在制备规模上相对受限。
同时,磁性流体的流变性质是其在应用中极其重要的参数之一。
由于磁性流体中微粒之间相互作用的存在,流体的流变性质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因此,加深对磁性流体的流变性质的研究,有利于理解磁性流体的物理机制,为其在工程应用中提供基础支撑。
二、研究内容1.磁性流体的制备研究:以合适的磁性材料为原料,利用化学合成、物理合成等方法制备磁性微粒,研究不同原料对磁性流体性质的影响,优化制备方案。
2.磁性流体的流变性质研究:利用旋转粘度计等工具,研究磁性流体在外加磁场下的流变性质,评估微粒的磁响应性能、微粒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流变性质的影响。
3.制造磁流变隔振器:磁流变隔振器可根据外部负载实时改变其阻尼特性,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在制备了一定量磁性流体后,通过设计制造磁流变隔振器,探索其可靠性及性能表现。
三、研究意义1.对磁性流体的制备方法及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2.对磁性流体的流变性质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其物理机制的理解,指导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3.通过制造磁流变隔振器,开发出可以实时改变阻尼特性的新型隔振器,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新思路。
四、研究步骤1.文献调研:对磁性流体的历史、应用现状、制备方法、流变性质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
2.磁性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测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合成出的磁性微粒的形貌、粒径、晶体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质。
毕业设计 减振器 开题报告
(1)A—工程实践型;B—理论研究型;C—科研装置研制型;D—计算机软件型;
E—综合应用型
(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
(1)、(2)均要填,如AY、BX等。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在查阅汽车传动轴及其减振器资料的基础上,设计汽车传动轴的减振器(三种规格);
(2)在了解动态性能测试,掌握减振器的静刚度和动刚度测试方法的基础上,用MTS材料试验机上对减振器的动态性能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绘制载荷-位移曲线和动刚度曲线;
三月十二号至三月十八号:查阅毕业设计基础查考书籍,完成开题报告;
三月十九号至三月二十五号:大量阅读准备好了的参考资料,熟悉并掌握车用减震器的机构设计,然后确定三种规格的减震器基本尺寸;
三月二十六号至四月一号:完成一组规格的车用减震器总成图和零件图,并交与导师检查,确保绘图正确合格;
四月二号至四月八号:完成另外两组规格的车用减震器总成图和零件图。
[9]周长城.汽车液压筒式减振器设计及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0]Home Excel .Excel 2010应用大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1]/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q1991&filename=sjqc199101034&uid=&p=减振器噪声分析
[4]刘鸿文.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韩清凯.机械振动系统的现代动态设计与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 闻邦椿,刘树英.机械振动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7]李德葆,陆秋海.工程振动实验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某型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的分析与设计的开题报告
某型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的分析与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磁流变技术是液压与电子技术的交叉应用,其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特点,因此在工业、军事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汽车磁流变减振器是一种利用磁流变油的特性控制减振效果的装置。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路面震动会通过车轮传递到汽车车身,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
传统的汽车减振器是基于液压原理设计的,其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但其减振效果不够理想,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时,难以有效地减少车身的震动。
而磁流变减振器则可以根据车速和路面情况实时调节减振阻尼,从而提高汽车行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能。
因此,对汽车磁流变减振器进行分析与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探究磁流变技术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同时也可以提高汽车的行驶性能和舒适性。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的分析与研究。
2. 磁流变油的特性以及如何控制减振效果的研究。
3. 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设计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4. 基于数学模型的磁流变减振器参数优化设计和实验验证。
本研究的目标是:1. 深入了解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磁流变技术在汽车减振器中的应用。
2. 对磁流变油的特性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有效控制减振效果的方法。
3. 建立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设计和数学模型,为后续的参数优化设计提供基础。
4. 通过优化设计和实验验证,得出一种性能稳定、实用性强的磁流变减振器。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1. 研究文献资料,深入了解磁流变技术以及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现状。
2. 分析磁流变油的特性,以及根据路面情况和车速等因素来控制减振效果的方法。
3. 建立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设计和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为后续的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4. 基于数学模型的磁流变减振器参数优化设计,包括控制模型、减振模型等等。
5. 进行实验验证,得出一种性能稳定、实用性强的磁流变减振器。
偏心结构磁流变阻尼减震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偏心结构磁流变阻尼减震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震灾害对城市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地震减灾研究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磁流变材料的发展,磁流变阻尼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隔震减震装置。
然而,目前的磁流变阻尼器主要采用同心筒结构,不能满足极限工作条件下的使用要求,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型的磁流变阻尼器。
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旨在研究一种新型的磁流变阻尼器,采用偏心结构设计,在保证磁流变效果的同时,增强其负载能力,同时研究该阻尼器的控制策略,为地震减灾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三、研究内容
1、设计一种具有偏心结构的磁流变阻尼器;
2、建立该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并优化其设计参数;
3、设计阻尼器的控制策略,研究其控制效果;
4、通过实验验证该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
1、理论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力学设计等方法,建立阻尼器的力学模型,优化设计参数;
2、数值模拟:采用Matlab等软件,模拟阻尼器的控制效果;
3、实验验证:通过搭建试验平台,对阻尼器进行实验验证,获取其性能参数。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
1、设计一种全新的具有偏心结构的磁流变阻尼器;
2、建立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并实现优化设计;
3、设计一种适合该阻尼器的控制策略;
4、通过实验验证,验证该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六、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
1、新型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可以增强其负载能力;
2、阻尼器的控制策略设计,可提高其抗震性能;
3、研究成果将为地震减灾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磁流变液体在机械减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磁流变液体在机械减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引言:机械减振是解决工程和工艺系统中振动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磁流变液体作为一种新型减振材料,在机械减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磁流变液体的原理、应用效果、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磁流变液体在机械减振系统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
1. 磁流变液体的原理磁流变液体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胶体体系,它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可逆的流变行为。
磁流变液体主要由一种或多种粒子形成的胶体悬浮液和一个携带磁场的载体液组成。
在没有外加磁场时,磁流变液体的黏度较低,流动性较好;而在有磁场作用时,磁流变液体的粒子会聚集,形成空隙网络结构,黏度大幅度增加。
这种可控的流变性能使得磁流变液体在机械减振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磁流变液体在机械减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磁流变减振器是一种通过调节磁流变液体的黏度来减少机械振动的装置。
通过改变外加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实时调节磁流变液体的黏度,从而实现机械减振的目的。
磁流变液体在机械减振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机械设备的振动和噪声,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研究表明,磁流变液体减振器能够在宽频率范围内实现较好的减振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和可调性。
3. 磁流变液体在机械减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随着磁流变液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磁流变液体在机械减振系统中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向的进展:3.1 基础研究:对磁流变液体的物理性质、流变行为和力学特性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磁流变液体的减振效果和可调性。
3.2 设计优化:通过模拟和优化设计,提高磁流变液体减振器的结构和性能,以满足不同工程和工艺系统中的振动控制需求。
3.3 应用扩展:将磁流变液体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工程和工艺系统中,如汽车减振系统、航空航天设备、建筑结构等,以实现更好的减振效果和节能效果。
4. 结论磁流变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减振材料,在机械减振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调节磁场来实现对磁流变液体的黏度调控,能够显著降低机械设备的振动和噪声,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磁流变阻尼器在大跨斜拉桥上的减震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磁流变阻尼器在大跨斜拉桥上的减震控制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磁流变阻尼器在大跨斜拉桥上的减震控制研究一、研究背景大跨度斜拉桥作为一种新型大型桥梁,具有结构轻巧、跨度大、美观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在大气环境的侵蚀、高强度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易受到动态荷载的影响,产生振动,严重威胁其安全性。
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少大跨度斜拉桥的振动,提高其安全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其结构简单,响应灵敏,调节范围大,无噪音等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磁流变阻尼器在结构振动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工程领域。
因此,研究磁流变阻尼器在大跨度斜拉桥上的应用,对于解决大跨度斜拉桥结构振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内容(1)分析大跨度斜拉桥结构振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介绍磁流变阻尼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理。
(3)开展磁流变阻尼器在大跨度斜拉桥上的结构振动控制研究。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探究磁流变阻尼器在大跨度斜拉桥上减震控制的效果和可行性,得出最优减震方案。
(4)系统研究磁流变阻尼器在大跨度斜拉桥上的实际应用问题,如磁流变阻尼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等。
三、研究方法(1)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对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振动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2)结合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原理与模型建立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大跨度斜拉桥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3)设计并制造磁流变阻尼器样机,进行实验研究。
(4)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确定最优减震方案。
四、研究意义(1)通过研究磁流变阻尼器在大跨度斜拉桥上的应用,为大跨度斜拉桥结构振动控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2)对于磁流变阻尼器在大跨度斜拉桥上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支持,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3)为工程界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大跨度斜拉桥结构振动控制方案,促进大跨度斜拉桥的健康发展。
五、预期成果(1)系统分析大跨度斜拉桥结构振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磁流变可调阻尼减振器的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磁流变可调阻尼减振器的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磁流变可调阻尼减振器是一种基于磁流变效应原理,能够通过改变流体粘滞度来实现阻尼调节的装置。
其在建筑、桥梁、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结构振动,提高结构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本研究旨在对磁流变可调阻尼减振器的特性进行研究,探究其在结构抗震、减振、控制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和优势。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磁流变效应的原理及其在可调阻尼减振器中的应用磁流变效应是一种磁场能够改变流体粘滞度的现象,其原理是磁场作用下,流体中微小的磁滞小球会聚集起来,形成链状结构,从而改变流体的粘滞度。
本文将探究磁流变效应的实验原理,并介绍其在可调阻尼减振器中的应用原理。
二、磁流变可调阻尼减振器的结构与设计磁流变可调阻尼减振器的结构设计对其减震效果和可靠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磁流变可调阻尼减振器的结构设计与制造,应用材料的选择等重要工艺特点。
三、磁流变可调阻尼减振器在结构抗震中的应用磁流变可调阻尼减振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减振装置,在结构抗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通过模拟实验和现场观察,探究磁流变可调阻尼减振器在结构抗震方面的应用效果和机理。
四、磁流变可调阻尼减振器在结构减振中的应用除了结构抗震外,磁流变可调阻尼减振器还可以应用于结构减振,以降低结构噪音和振动。
本文将介绍磁流变可调阻尼减振器在结构减振中的应用原理和实验结果,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遭遇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通过对磁流变可调阻尼减振器的特性研究及其在结构抗震、减振、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有助于深刻理解其工作机理和应用前景,并为其在工程实践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磁流变阻尼器性能试验及其对建筑结构的减震研究的开题报告
磁流变阻尼器性能试验及其对建筑结构的减震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磁流变阻尼器性能试验及其对建筑结构的减震研究研究背景和意义:地震是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性极大。
普遍采用的建筑结构减震措施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剪力墙、负摆钢筋混凝土矮墙结构及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混合结构等。
它们通过增加结构刚度或牺牲一部分构件来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减小建筑结构的震动幅度。
然而,这些减震措施的成本较高,施工难度大,对于已建成的建筑结构进行改造成本也很高。
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新型的减震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响应速度快、可控性强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机械系统等领域。
与传统减震装置相比,磁流变阻尼器的安装成本较低,技术标准在本国内外均有确立,应用前景看好。
磁流变阻尼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磁场强度控制磁流变液的流动阻力,从而改变减震器的耗能特性,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然而,目前磁流变减震器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研究还很少,需要进一步探究其性能和适用性。
本文将从磁流变阻尼器的基本原理入手,采用试验分析的方法,对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进行研究。
通过对不同磁场强度下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变形量、能量消耗等指标进行测定,探究磁流变阻尼器的优化设计方案。
并将磁流变阻尼器应用于建筑结构中,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研究其减震性能,为磁流变阻尼器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研究内容和步骤:1.磁流变阻尼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设计2.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试验:设计磁流变阻尼器性能试验系统,对不同磁场强度下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变形量、能量消耗等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各因素对磁流变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3.磁流变阻尼器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研究:将磁流变阻尼器应用于建筑结构中,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研究其减震性能。
4.结果分析与讨论:分析磁流变阻尼器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效果,探究其优化设计方案及应用前景。
研究预期成果:1.磁流变阻尼器性能试验系统的设计和建立,研究各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及优化设计方案;2.磁流变阻尼器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对磁流变阻尼器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提出有效建议;3.为磁流变阻尼器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磁流变液减震器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 磁流变液减震器设计院系名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车辆10-09 学生姓名: 王一明导师姓名: 安永东开题时间: 2014年3月6日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1.1研究目的分析磁流变液减振器的工作模式,结合现有汽车液压筒式减振器的结构和工作特点,对磁流变减振器进行结构设计,对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进行设计。
现在,次流变液在汽车制造业,测量技术行业等一些领域鱼油潜在的巨大商业应用价值。
目前机车上就有磁流变液减震器,磁流变液制动器等。
我所设计的磁流变液减震器主要应用于车辆悬架的半动震动控制。
磁流变液减震器通过电磁场直接改变磁流变液的粘度连续调节阻尼器的阻尼力,由于没有机械零件作为动部件,因而较以往的电磁阀阻尼器响应迅速,工作可靠,噪声降低。
1.2 意义汽车制造业是磁流变液的主要应用和发展领域。
目前在汽车上就有很多应用。
汽车的震动和冲击是影响车辆性能的重要因素,较大幅度的振动与冲击会严重影响车辆的平顺性,操纵的稳定性及零部件的抗疲劳性。
磁流变液减震器其优越的性能,在汽车制造业建筑业都有潜在的巨大商业应用价值。
再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流变体的流动特性会发生显著变化,且响应时间仅为毫秒级,当去掉外加磁场时,次流变体的这种可控特性设计制作课控阻尼力的汽车减振器,进而开发智能悬架系统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 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磁流设计是磁流变液减震器设计中的关键一环,直接决定了磁流变液减震器在隔震中所起的作用。
现阶段阻尼器的磁路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忽略次要因素,已建立简化模型从而简化设计。
但由此会使计算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特别是对于磁漏等一些重要因素的忽略会使磁路设计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这是目前磁路设计中存在的很大不足汽车制造商和科研机构对次流变液减振器高度重视,并开展了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相继开发了不同结构形式的可控次流变液减振器。
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磁流变液减振器的设计原理和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对开发汽车磁流变液减振器和智能悬架系统有重要的意义。
液态磁流变减振器的力学特性研究
液态磁流变减振器的力学特性研究减振器是一种可以在机械运动或振动中减少不必要能量的装置。
在结构工程领域,减振器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设备。
液态磁流变减振器是一种流体减振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磁场控制流体的黏度,实现减振效果。
该减振器的应用领域较广,例如在航空、航天、汽车及建筑结构等领域中都有应用。
液态磁流变减振器的力学特性研究涉及到材料力学、流体力学、控制工程以及仿真技术等领域。
本文将着重介绍在力学特性研究中涉及到的核心问题。
一、液态磁流变减振器材料强度和黏度的研究在液态磁流变减振器的设计中,材料的强度和黏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材料强度的高低影响着减振器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而材料黏度的大小则决定了减振器的减振效果。
目前,关于液态磁流变减振器材料强度和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研究和模拟仿真两个方面。
实验方法通常使用试验台测量磁场对材料的黏度变化,从而确定材料的强度和黏度;而模拟仿真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液态磁流变减振器内部的物理运动和变化过程,进一步分析材料的力学特性。
二、液态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和控制方法研究液态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和控制方法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其中,液态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壳型,另一种是液壳型。
其中固壳型减振器结构简单,不易泄漏;而液壳型减振器则可以实现更大的减振效果。
液态磁流变减振器的控制方法包括电控和磁控两种方式,其中磁控方式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三、液态磁流变减振器的优点和局限性研究液态磁流变减振器具有以下一些优点:一是减振效果好,对于大型建筑结构或汽车等的减振效果比传统减振器更加明显;二是控制操作简单,只需通过磁场或电场进行控制即可达到减振效果;三是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当然,与之同时,液态磁流变减振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成本较高,相较于传统减振器其壁厚和材料完整性要求较高,成本相应较高;二是设计难度大,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黏度、悬挂方式等多个因素。
总之,液态磁流变减振器的力学特性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在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和控制工程等多个领域都有较深的研究和应用。
磁流变弹性体挤压工作模式减振结构的概念设计及系统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磁流变弹性体挤压工作模式减振结构的概念设计及系统分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是由高分子聚合物(如橡胶等)和铁磁性颗粒组成,混合有铁磁性颗粒的聚合物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固化,利用磁流变效应(即铁磁性颗粒在磁场方向形成链或柱状聚集结构),使颗粒在基体中形成有序结构。
由于磁流变弹性体固化后的有序结构根植在基体中,因此它的力学、电学、磁学诸性能可以由外加磁场来控制。
它兼有磁流变材料、磁性橡胶和弹性体的优点,又克服了磁流变液沉降、稳定性差、颗粒易磨损等缺点,因而近年来成为磁流变材料研究的一个热点。
20世纪4O年代,科学研究工作者发现了磁流变现象,即在外加磁场下,磁流变弹性体的流变特性会随外加磁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对磁流变弹性体的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其刚度在外加磁场的增加时,会显著增加;当外加磁场撤去时,磁流变体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其响应时间仅为几毫秒。
由于磁流变弹性体减振器具有体积小、功耗少、阻尼力大、动态范围广、频率响应高和适应面宽的优点。
特别是避免了传统的被动式减振器适应性差和主动减振器控制算法复杂和控制器稳定性问题。
使之成为磁流变弹性体重要的应用和研究领域之一。
目前国际上研究出很多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减振器。
尽管在形式上各不相同,但可以总结为3大类:压力驱动模式、剪切模式和挤压模式。
基于挤压式减振器小位移大阻尼的特点,多应用于精密仪器(天平,光学设备等)消除外界振动噪声的干扰。
由于磁流变弹性体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且磁流变弹性体减振器是最近几年刚刚兴起,还没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目前对其的研究大多是以试验为主,尽管试验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但由于试验普适性差,很难对减振器的初步设计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开展对磁流变弹性体在挤压模式下的减振结构概念设计的理论模型的分析和理论研究已非常迫切。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查阅与磁流变弹性体研究和振动控制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磁流变液减震器的设计开发和试验验证
收稿日期:2006-10-20作者简介:周 金宏(1952-),男,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E -mail:zhouhong@mai 磁流变液减震器的设计开发和试验验证周 金宏,郭岩峰,闵 坚,陈栋华(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上海 200092)摘要:首先根据磁流变液减震器工作原理,即磁流变液减震器通过线圈电流改变磁场调节磁流液在阻尼通道中的流动实现对减振器阻尼力的控制,并根据此原理试制出了减震器.其次根据减震器试验标准,对设计的减震器进行台架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对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行了标定,然后采集力信号及位移信号,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关键词:磁流变减震器;工作原理;台架试验;标定;分析中图分类号:T H 1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581(2007)01-0082-04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magnethorheological damperZ H O U Hong ,G UO Yan -f eng,MIN Jian,C H EN Dong -hua(Chinese -German S chool,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a novel damper is developed based on working principles of the m agnethorheological (MR)damper,viz.,based on the notion that the coil current can alternate the magnetic field,the mag -nethorheological liquid flow is adjusted in damping channels so as to control its damping forces.Afterw ards,a bench test i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damper testing standards.In the testing process,a dynamom eter and a displacem ent transducer are demarcated.Finally,the force and displacement signals are sampled and ana -lyzed.Key words :m agnetorheolog ical damper;w orking principle;bench test;demarcation;analysis目前一般使用的减震器为固定的橡胶减震器,这种减震器只能适应某一特定的运行状况.为了提高行驶安全性及舒适性,必须设计一种能够适应不同行驶状况的减震器.为此目的开始研究主动减震器及相应的试验台.通过应用磁流变液来实现所要求的主动特性.磁流变减震器是一种阻尼可控器件,其工作原理是调节励磁线圈中的电流获得不同强度的磁场,使阻尼通道中磁流液的流动特性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减振器的阻尼力.磁流变减振器具有调节范围宽、功耗低、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等特点,在汽车、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 磁流变液减震器的设计及制造1.1 传统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磁流变阻尼器是以磁流变体这种新型的智能材料作为阻尼器的工作液,称之为磁流液,并在阻尼器的活塞轴上缠绕电磁线圈,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于磁流液,通过控制电磁线圈电流的大小来改变磁流液的屈服应力,实现阻尼可调的目的.根据磁流液在阻尼器中的受力状态和流动形式的不同,磁流变阻尼器可分第5卷第1期2007年1月中 国 工 程 机 械 学 报CHINESE JOURNAL OF CONSTRUCT ION MACHINERY Vol.5No.1 Jan.2007为流动模式、剪切模式、挤压模式以及这三种基本模式的任意组合.流动模式的磁流变阻尼器简化结构如图1a 所示,其上下极板固定不动,磁流液被限制在静止的两磁极之间,在压差作用下磁流液流过极板间隙,而流动阻力则通过磁场强度来控制.这种结构的阻尼器最为简单,但同等条件下最大阻尼力较小.剪切式磁流变阻尼器的简化结构如图1b 所示,磁极间有相对运动(移动或转动),这种运动使磁流液处于剪切状态,靠流体间的磨擦作用带动流体运动,通过改变磁场可连续改变切应力与切应变率的特性.挤压模式磁流变阻尼器的简化结构如图1c 所示,磁极在与磁场几乎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磁流变液处于交替拉伸、压缩状态,并发生剪切.虽然磁极的位移量较小(几毫米以下),但是产生阻力却很大,由于一个磁极要做与磁场平行的运动,所以该类阻尼器结构较为复杂[1].图1 磁流变阻尼器的基本工作模式Fig.1 Basic work model of the magnethorheological damper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工作于剪切和流动的组合模式,兼有剪切模式和流动模式的优点,具有结构简单、磁路设计比较方便、出力大等优良特性,应用前景更为广阔.其工作原理为阻尼器内腔充满了磁流液,活塞在工作缸内作往复直线运动,活塞与缸体发生相对运动,挤压磁流液迫使其流过缸体与活塞间的间隙时,在没有磁场作用下,磁流液以牛顿流体作粘性流运动,符合牛顿流体的本构关系;当加上磁场后,磁流液就会瞬间由牛顿流体转变为粘塑体,粘度呈数量级地提高,流体的流动阻力增加,表现为具有一定屈服应力的类似于固体的本构关系.此时磁场对磁流液材料的作用可用宾汉姆体(Bingham )本构关系进行如下描述:= y (B)sg n ( )+ , y=0, < y(1)式中: y 为与磁场有关的临界屈服应力;B 为磁感应强度; 为磁流液的塑性粘度; 为剪切率.根据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利用平板计算模型,可得阻尼力的计算公式为F(t)=12 LA2p Dh 3+L D h u (t)+3L A ph +L D y sgn [u(t)](2)图2 减震器装配图Fig.2 Installation diameter of the magnethorheological damper式中: 为磁流液的动力粘度;L 为活塞的长度;A p 为活塞受到压力的有效面积;D 为活塞的直径;h 为空气间隙(工作间隙)厚度;u(t)为活塞与缸体的相对流速.由式(2)可以看出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可以看作两项,其中第一项与流体的动力粘度和流速有关,基本反映的是普通流体的粘滞特性,可称之为粘性阻尼力;第二项与流体的屈服剪应力有关,可称之为库仑阻尼力,是磁流变阻尼器的可调阻尼力,反映了磁流变阻尼器特殊的电控特性[2].1.2 减震器的结构设计本文设计的减震器是基于流动模式,如图2所示.该减震器由左右轴、盖板密封、金属泡沫、壳体、线圈、线圈支架、盖板、防尘圈、防尘圈盖板、导向带、密封圈、油孔、端板、中间板、套筒及活塞杆组成.左右轴与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起来,然后通过两个端板及中间板将两个金属泡沫压紧,这样活塞杆运动的时候同时能带动金属泡沫一起运83 第1期周 金宏,等:磁流变液减震器的设计开发和试验验证动.首先通过油孔将磁流液注入减震器内,在注入的时候要分几次进行,要等上次注入的磁流液完全进入金属泡沫内再接着注入,直到加满为止.然后拧紧油孔螺帽,在螺帽和油孔之间要加上密封圈,防止减震器运动的时候磁流液外泄.在线圈两端接上电流,通过改变电流来改变金属泡沫内的磁场强度,进而可以改变减震器的阻尼力.2 磁流变减震器试验及数据分析前文对磁流变减震器工作原理做了理论分析,本节主要对该减震器进行试验及试验数据分析研究.图3 减震器试验台图Fig.3 Diagram of of the m agnethorhe -ological damper s test bed 2.1 试验台设计图3是本文设计的减震器试验台架,主要包括激振器、减震器支架、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首先将减震器的左端通过螺栓与力传感器的右端连接起来,然后将力传感器的左端与激振器的右端连接起来.同样,减震器的右端通过螺栓与位移传感器的左端连接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要将减震器的活塞杆置于中间位置,保持两边对称.使用正弦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信号,正弦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接入激振器,那么激振器就可以带动减震器来回振动了.激振器的最大行程为13mm,能产生的最大作用力为445N.通过位移传感器及力传感器可以将测量过程中的位移信号和力信号记录下来,通过Matlab/XPC 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采集及记录.最后通过M atlab 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3].2.2 传感器标定2.2.1 位移传感器标定在测量之间必须对位移传感器进行标定.使用三坐标铣床对位移传感器进行标定.三坐标铣床的测量精度为0.01mm,这对于位移传感器标定来说精度已经足够了.首先将位移传感器的一端固定在铣床的基座上,然后将传感器的活动端固定在铣床的钻头上,这样铣床运动多少传感器就会运动多少,从而可以借助铣床对位移传感器进行标定.图4 位移传感器标定Fig.4 Displacement sensor s calibration 标定时首先将位移传感器调到中间位置,记录下当时的电压值,然后使铣床沿z 轴向上运动,每次向上运动1mm,都要记录下当前的电压值.当铣床向上运动10m m 后停止,然后反方向运动,仍然要记录当前的电压值,将往返两次的电压值做算术平均,这样就可以得到位移与电压的关系,标定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7~+2mm 之间传感器线性较好,在测量时可以使用这一段.本文设计的磁流变液减震器行程为6mm ,所以此位移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已经足够.2.2.2 力传感器标定将力传感器竖直放在台架上,上面不加任何载荷,用XPc 记录下1min 内的电压值,将此时的电压值进行调零;然后在传感器上放置1kg 标准铁块,同样用XPc 记录下1min 内的电压值,这个电压值就是10N 力对应的数值.这样就完成了对力传感器的标定.2.3 测量结果分析测量直接得到的数据有很多毛刺,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首先应该对数据进行拟合.图5是典型的测量结果曲线和拟合后得到的曲线.单次测量只能记录某一固定频率、固定电流值时的位移信号及力信号,为了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必须使用不同的激振频率及电流值.首先将电流调为零,此时磁流液就是简单的牛顿流体,改变频率,从3Hz 逐渐增加到10Hz,记录不同频率下的最大阻尼力,然后不断增大电流,依次为0.5,1.0,1.5,2.0,2.5A,对于每一个电流值,重复上述过程,不断增加频率,同样记录该电流值、该频率下对应的最大阻尼力.最后84 中 国 工 程 机 械 学 报第5卷将通上不同电流时测量出来的最大阻尼力减去没有电流时相应频率下的最大阻尼力,就可以得到对比曲线,如图6所示[4].图5 3Hz 时力信号测量曲线及拟合曲线Fig.5 Measure curve and fitting curve offorce signal in 3Hz 图6 不同电流时最大阻尼力改变量Fig.6 Variation of maxim um damping force in different electrical currents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电流的增加,最大阻尼力不断增加.当通上电流时,磁流液就由牛顿流体转变成宾汉流体,从而表现出磁流变效应.随着电流的不断增大,磁流变效应越来越明显,这是由于磁流液的屈服应力不断增大,而磁流液必须首先克服此屈服应力才能流动,从而导致最大阻尼力不断增加.图7 5Hz 时不同电流对应的力位移曲线Fig.7 Force -placement curve corresponding different electrical currents in 5Hz另外频率对最大阻尼力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从图6可以看出,当频率从3H z 增大到7Hz 的过程中,最大阻尼力不断增加,这是由于随着频率的增加,运动速度越来越快,从而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使减震器振动,导致最大阻尼力增加.但是当频率大于7H z 的时候,最大阻尼力反而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降低.从图6中明显可以看出,激振频率为10H z 时,最大阻尼力下降很多.在前面章节已做过介绍,当线圈通上电流时,磁流变液中的磁性颗粒就会形成链状结构,由于这种链状结构的存在导致产生磁流变效应,从而使最大阻尼力增加,但是如果频率过高的话,这种链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导致最大阻尼力下降.由此可见,试验测量的结果和建立的理论模型完全吻合.从图7对试验得到的力位移曲线可以看出,随着电流的增加,位移不断变小,最大阻尼力不断增加.这也与建立的理论模型一致.3 结语综上所述,通过试验得到的结果与前面章节进行的理论分析相一致,通上电流后,磁流变减震器的最大阻尼力明显增加,可以通过改变线圈电流从而改变减震器的阻尼特性.这就意味着,如果电流可控的话,那么磁流变减震器的阻尼力也是可控的,这对车辆减震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 汪建晓,孟光.磁流变液研究进展[J].航空学报,2002,23(1):6-12.W ANG Jianxiao,M ENG Guang.Research of magnethorheology[J].Aviation Journal,2002,23(1):6-12.[2] W INS LOW W M.M ethod and means for translati ng electrical impulses i nto mechanical force:USA,2417850[P].1947-05-08.[3] W INS LOW W M.Induced fi bration of suspensions[J].Journal of Appli ed Physics,1949,20(9):1137-1140.[4] 余心宏,马伟增.磁流变减振系统参数辨识[J].化学物理学报,2001,14(5):65-88.YU Xinhong,M A Weizeng.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magnethorheological damper[J ].Ch emistry Physics Journal,2001,14(5):65-88.85 第1期周 金宏,等:磁流变液减震器的设计开发和试验验证。
磁流变减振器设计及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磁流变减振器设计及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振动控制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振动问题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对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了当前科学研究的关键领域之一。
其中,磁流变减振器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它通过利用磁流变效应进行振动控制,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可控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机械、建筑等领域。
二、选题意义磁流变减振器是一种新型的振动控制技术,其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对磁流变减振器的设计和试验研究进行探究,通过对磁流变减振器的理论模型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深入分析磁流变减振器的性能特点和控制效果,为推广和应用磁流变减振器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磁流变减振器的设计和试验:1. 磁流变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2. 磁流变减振器的理论模型建立和数值模拟仿真。
3. 磁流变减振器的实验研究,包括静态力学实验和动态力学实验。
4. 磁流变减振器的控制效果分析和优化设计。
四、研究方法本文将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分析: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磁流变材料的特性和应用进行分析,建立磁流变减振器的理论模型。
2. 数值模拟:应用有限元方法,对所建立的磁流变减振器的理论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和仿真,得到其静态和动态性能特点。
3. 实验研究:搭建磁流变减振器实验平台,对磁流变减振器进行静态力学实验和动态力学实验,分析其性能特点和控制效果。
4. 优化设计:通过分析磁流变减振器实验结果,采用设计优化方法,对磁流变减振器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性能和控制效果。
五、预期成果本课题预期完成以下成果:1. 对磁流变材料的特性和应用进行分析,建立磁流变减振器的理论模型。
2. 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磁流变减振器的静态和动态性能特点。
3. 设计并建立磁流变减振器实验平台,对磁流变减振器进行静态力学实验和动态力学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磁流变液减震器设计
院系名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10-09 学生姓名: 王一明
导师姓名: 安永东
开题时间: 2014年3月6日
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目的
分析磁流变液减振器的工作模式,结合现有汽车液压筒式减振器的结构和工作特点,对磁流变减振器进行结构设计,对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进行设计。
现在,次流变液在汽车制造业,测量技术行业等一些领域鱼油潜在的巨大商业应用价值。
目前机车上就有磁流变液减震器,磁流变液制动器等。
我所设计的磁流变液减震器主要应用于车辆悬架的半动震动控制。
磁流变液减震器通过电磁场直接改变磁流变液的粘度连续调节阻尼器的阻尼力,由于没有机械零件作为动部件,因而较以往的电磁阀阻尼器响应迅速,工作可靠,噪声降低。
1.2 意义
汽车制造业是磁流变液的主要应用和发展领域。
目前在汽车上就有很多应用。
汽车的震动和冲击是影响车辆性能的重要因素,较大幅度的振动与冲击会严重影响车辆的平顺性,操纵的稳定性及零部件的抗疲劳性。
磁流变液减震器其优越的性能,在汽车制造业建筑业都有潜在的巨大商业应用价值。
再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流变体的流动特性会发生显著变化,且响应时间仅为毫秒级,当去掉外加磁场时,次流变体的这种可控特性设计制作课控阻尼力的汽车减振器,进而开发智能悬架系统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 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
磁流设计是磁流变液减震器设计中的关键一环,直接决定了磁流变液减震器在隔震中所起的作用。
现阶段阻尼器的磁路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忽略次要因素,已建立简化模型从而简化设计。
但由此会使计算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特别是对于磁漏等一些重要因素的忽略会使磁路设计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这是目前磁路设计中存在的很大不足汽车制造商和科研机构对次流变液减振器高度重视,并开展了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相继开发了不同结构形式的可控次流变液减振器。
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磁流变液减振器的设计原理和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对开发汽车磁流变液减振器和智能悬架系统有重要的意义。
磁流变液减震器是由非胶体的细小颗粒分散溶于绝缘载液中形成的,随外加磁场变化而控制其流变行为的稳定的悬浮液。
磁流变液这种件磁性及固液转化的特性统一在同一种材料中的方法有很多创新的应用。
本次设计的磁流变液减震器用于汽车悬架的半动振动控制。
3 基本内容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需要全套设计请联系QQ1537693694
3.1 基本内容
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设计;减振器的结构设计;对减振器的性能进行分析。
3.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磁流设计是磁流变液减震器设计中的关键一环,直接决定了磁流变液减震器在隔震中所起的作用。
现阶段阻尼器的磁路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忽略次要因素,已建立简
化模型从而简化设计。
但由此会使计算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特别是对于磁漏等一些重要因素的忽略会使磁路设计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这是目前磁路设计中存在的很大不足。
温度对磁流变液效应的影响?外界条件特别是温度对磁流变液的影响是很关键的,虽然零磁场式磁流变液黏带系数随温度的相对变化很大(变化趋势主要由载液决定)随温度增大磁流变液零磁场粘度降低。
材料对其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固体悬浮相的体积比为0.25时在70000e的磁场强度作用下这些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可达50KPa科学家对不同浓度微粒大小不同的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做出了研究得出研究结果:在剪应力的作用下磁场中的磁流变体由六方密排向层状结构转变。
4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磁流变液减震器的原理是利用磁流变液在外加磁场作用下,随机分布的磁化微粒的磁化运动方向大致平行于磁场方向,磁化运动使微粒首尾相联形成链状结构或复杂的网状结构。
从而使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发生变化来实现减震器阻尼力控制目前,直线运动的磁流变液减震器都是基于流动模式和剪切模式进行设计的。
流动模式在两固定不动的极板之间充满磁流变液体,外加磁场经过极板垂直作用于两极板之间的磁流变液体使磁流变液体的流动性发生变化,从而使推动磁流变体流动的活塞所受的阻力发生变化,从而使推推动磁流变液体流动的活塞所受的阻力发生变化,达到外加磁场控制阻尼力的目的。
剪切模式在两相对运动的极板之间充满磁流变体外加磁场经过极板垂直作用于两极板之间的磁流变体使磁流变体的流动能力发生变化,从而使推动极板运动的活塞所受阻尼力发生变化,达到外加磁场控制阻尼力的目的。
对磁流变液减震器结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初步设计其结构特征。
对其工作要求环境进行分析时期满足相应要求。
5 进度安排
1、进行文献检索查,查看相关资料,对课题的基本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完成开题报告。
第1-2周(3月3日~3月16日)
2、初步确定设计的总体方案,讨论确定方案;对磁流变减振器进行初步设计和选取。
第3-6周(3月17日~4月13日)
3、提交设计草稿,进行讨论,修定。
第7周(4月14日~4月20日)
4、详细设计磁流变液减振器结构,计算及校核,绘制减振器装配图及零件图。
第8-12周(4月21日~5月25日)
5、提交正式设计,教师审核。
第13-14周(5月26日~6月8日)
6、按照审核意见进行修改。
第15周(6月9日~6月15日)
7、整理所有材料,装订成册,准备答辩。
第16周(6月16日~6月22日)
6 参考文献(要求20篇以上)
[1]贺建民等,磁流变减振器的分析与设计,第五届全国磁流变液及其应用学术会议,2008.10
[2]徐伟,汽车悬架阻尼匹配研究机减振器设计,农也装备与车辆工程,2009.6
李连进,磁流变阻尼器的参数优化与特征仿真,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4
[3]廖昌荣,余淼等,汽车磁流变液减震器设计原理与试验测试,中国机械工程,2002,
[4]周强,瞿伟廉,磁流变液阻尼器的两种力学模型和试验验证,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04
[5]李金,张华良,磁流变液研究和应用,上海大学学报,2004,10
[6]李金,张华良,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磁路设计方法,新技术新工艺,2003,8
[7]廖昌荣,张玉麟,汽车磁流变阻尼器设计与实验研究,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1,7
[8]廖昌荣,张伟民等,磁流变阻尼器件设计中若干技术问题探讨,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9]林其壬,找佑民编著,磁路设计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10]王以真编,使用磁路设计。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1]廖昌荣,陈伟民,磁流变技术与磁流变阻尼器件,新技术新工艺,2000
[12]廖昌荣,陈伟民,余淼等,汽车磁流变液减震器设计准则探讨,中国机械工程,2002
[13]汪建晓,孟光,磁流变液研究进展,航空学报,2002
[14]熊超,郑坚,张进秋,张莉,磁流变智能材料及其减震器的结构域特性,磁性材料及器件,2004
[15]闫维明,纪金豹,应用于结构控制的磁流变材料与装置,工程抗震,2004
[16]汪建晓,孟光,磁流变弹性体研究进展,功能材料,2006,05
[17]刘峥,微粒表面有机改性及其应用研究,化工技术与开发,2004,03
[18]熊超,郑坚,张进秋,吕建刚,高挺,磁流变智能阻尼器的工作用原理及设计,机械设计与研究,2004,02
[19]郑坚,熊超,张进秋,吕建刚,磁流变液研究进展及其在军事领域应用叙述,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04,01
[20]浦鸿汀,蒋峰景,磁流变液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化工技术与开发,2004,03
[21] 曹民,喻凡.车用磁流变减振器的研制.机械工程学报,2004,40(3):186190
[22] JOLL Y M R ,BENDER J W ,CARLSON J D. Proper2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Commercial Magnetorheolog2ical Fluids[J ] . SPIE ,1998 ,3327 :262.
[23] SKELLAND A H P. Non2newtonian Flow and Trans2fer [M] .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 Inc ,1967.
[24] Shulman, Z.P.etal, Devices for the Diagnosis of Transfer Processes inMagnetorheological Suspensions, Heat Transfer, Vo1.19(5), 1987
[25] Kordonsky, W. L, Elements and Devices Based on Magnetorheological Effect,J. of Intel. Meter. Stru. Vol.4, 1993, P.6569
[26] Kordonsky, W. L, Magnetorheological Effect As a Base of New devices andTechnologies,J.of Magnet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