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莱环流
天气学原理题库
天气学原理试题库一、单选题1 行星尺度是: B 10000千米2 暖平流是: B 从暖区流向冷区3地转风是由于:A 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平衡4 气压梯度力是: B 基本力5 地心引力是: B 基本力6 惯性离心力是: A 外观力7科里奥利力是由什么原因产生的:A相对运动地球吸引8 正压大气是: B 大气密度仅随气压变化9 地转偏差是: D 实际风与地转风之差10 锋面是: C 冷暖气团交界11 冷锋是: A 冷气团强12气旋按热力结构可分为:C无锋和锋面气旋13涡度指的是: D 流体速度旋度14d(f+ξ)/dt=0表示: D绝对涡度守衡15在气旋性环流中:A地转风>梯度风16温度槽落后高度槽时:A 高度槽加深17 在高空槽后有 B 有负涡度平流18 在槽前脊后 C 等压面降低19 在高空槽后有 B 有下沉运动20对中尺度系统,涡度ξ的量级为: C 10-4 s-121黄河气旋出现的频率为:C夏季最多22爆发性气旋多形成在海上,:A 冬春季最多23 青藏高原在冬季表现为 B 冷源23平均而言,西风带中夏季维持 B 四个槽脊25 发散槽移动速度 A 加快26 冷平流地区B地面加压27 高空槽爬山时 A 减弱28强降水往往发生在低空急流的 A 左前侧29 冷锋后大风出现频率最大季节是D冬季30 高压后部偏南大风多出现在C春季31低压大风一年四季都有,哪个季节最多 C 春季32 影响我国冷空气源地有 B 3个32根据中央台统计发现,我国寒潮关键区有: A 1个34 冷空气入侵我国有几条路径: D 4个35 温带气旋发展有几个阶段: D 4个 D36寒潮倒Ω流型演变可分为几个阶段: C 3个37我国寒潮的中短期天气形势归纳为几种类型: C 3 38 我国降水一般分为几个等级:B738在降水预报时常常分析湿区,指标是(T-Td)≤ A 4--5℃39水汽输送一般用qv/g来表征,称为: B 水汽通量40散度物理含义是:A 正变压中心下沉41华南前汛期降水500百帕流场分为几种类型 C 343 江淮梅雨一般出现在 A 6月中旬到7月上旬44 江淮梅雨500百帕阻高有几种类型: C 345 华北与东北雨季有几个特点: D 446 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环流型有几类: B 247 影响我国降水的行星尺度系统有几种:C 448 影响我国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有几种: C 449产生暴雨的急流按高度划分: C 3种50 雷暴单体的生命史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C 350中—α尺度: A 200-2000千米52 飑线生命史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C 453 多数冰雹云具有几个特点 C 554冰雹云内的0℃层的高度一般在几千米高 B 455风暴云的雷达RHI回波图上常出现“穹隆”,是指 A 最大上升气流区56 风暴的移动方向一般偏向于B对流层中层的风的右侧56在中尺度天气图上分析出的中尺度低压水平尺度为 B 100到200千米58 静力不稳定是指 C γ-γd>059 对流性天气形成条件有几个 C 360 对流天气常见的触发机制有 C 3类61强雷暴发生、发展的有利因子常见的有几种 D 562 层结不稳定时,SI是 A <063 冰雹天气的500白帕形势可分为几类C464低纬度地区一般是指 D 30°S--30°N65低纬度位势水平变化比中纬度 B 小一个量级66在热带地区存在次天气尺度(或中间尺度)涡旋,其水平尺度是D 300--1000km 67 动赤道是指绝对涡度η C 等于067东风波的伸展高度一般在 D 6--7km69 东风波的波长一般有 C 1000--1500km70 赤道反气旋生命史有几个阶段 C 671 WMO规定的台风级别有几级 C 472 北半球的台风源地有几个 C 573热带风暴发展成台风,其云系可有几种类型变化 C 474西太平洋台风的移动路径主要有几种 C 375台风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有 B 4个76 决定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有几个 B 377 控制大气运动的守衡定律主要有几类 C 378 北半球经圈环流有几个C 379位势倾向方程指出,暖平流随高度减弱时等压面将 A 升高80要预报弱冷空气是否会堆积成强冷空气,应从几方面着手 A 2二、多选题1 支配大气运动的基本物理定律有 a 质量守衡 b 动量守衡 c 能量守衡2 大气运动基本力有a 气压梯度力 b 地心引力c 摩擦力3大气运动视示力有 d 离心力 e 地转偏向力4 大气运动控制方程组包含 a 运动方程 b 连续方程 c 热力学方程4描述大气运动的常见坐标系有a Z坐标b P坐标c σ坐标d η坐标e 自然坐标5地转风是下列那几个力平衡 a 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6梯度风是下列那些力间的平衡a 气压梯度力b 地转偏向力e 惯性离心力7气团分类法有 a 地理分类 b 热力分类9 锋面的种类有 a 冷锋 b 暖锋c 锢囚锋 d 准静止锋10分析地面天气图上锋面位置要分析那些要素a 温度b 露点c 气压d 风场e 变压f降水11卫星云图上锋面云系分为a 冷锋b 静止锋c 暖锋d 锢囚锋12锋生函数包含a 水平运动作用b 垂直运动作用c 非绝热加热13温带气旋生命史是哪四个阶段b 波动c 成熟d锢囚 e 消亡14热低压主要有b锋前低压c 地方低压15 东亚气旋的源地主要有c 30°N--35°Nd 35°N--40°Ne 40°N--45°Nf 45°N--50°N16 北方气旋主要包含a 蒙古气旋 b 东北气旋 c 黄河气旋 d 黄海气旋e 河套气旋f 四川气旋ABCD17江淮气旋形成过程主要有a 静止锋波动b 倒槽锋生c 西南涡东移d 台风登陆AB18平均经向环流包括a 热带环流b 沃克环流c 费力环流d 极地环流BCD19 控制大气环流的主要基本因子有 a 太阳辐射 b 地球自转 c 地面摩擦 d 海洋作用ABCD19经向三圈环流中正环流是a 沃克环流b 费力环流c 极地环流AC21 长波调整预报主要从哪几方面考虑 a 不同纬度系统相互作用b 紧邻槽脊相互作用c 上下游效应ABC22阻塞高压必备条件有a 中高纬有暖中心 c 持续三天 c 急流减弱分叉ABC23天气学预报方法主要有a 外推法b 运动学法c 指标法d MOSe PP ABC24 锋面移动预报方法有 a 外推法 b 变压法 c 引导气流法ABC24经验预报法有a 相似形势法b 天气学模式法c统计资料法d预报指标法ABCD26 天气学上的五流指的是a 涡度平流 b 热成风平流 c 冷暖平流d引导气流 e 平均气流 f 西风急流g 垂直气流ABCDE27 天气学上的三变是 a 变压 b 变高c 变温 d 变风e变湿ABC28天气学上的“史”指的是a 相似形势法模式法b 统计资料法c 预报指标法d 外推法ABCD29 目前数值释用方法主要有 a PP b MOS c M d E f D g MED h 专家系统ABCDEFG29一般专家系统包含哪几部分a 知识库b 数据库c 推理机d 解释部分e 知识获取ABCDE30影响我国冷空气路径主要有a 西北路b 东路c 西路d 东路加西路e 东北路ABCD31极涡的移动路径主要有a 经向性b 纬向性c 转游性d 不定性ABC32极涡的100百帕环流型有a 绕极型b 偏心型c 偶极型d 多极型e 纬向型ABCD33我国寒潮的中短期天气形势可归纳为a 小槽发展型横槽型b 低槽东移型c L型d 东高西低ABC35 各类寒潮天气的不同点是 a 冷空气源地不同 b 冷高压南下形式不同c 路径不同d 流场不同ABCD36 霜冻可归纳为 a 平流霜冻 b 辐射霜冻 c 平流辐射d 初霜冻 e 终霜冻ABC37 预报上的“三定”指的是 a 定时 b 定点c 定量 d 定值ABC38 寒露风可分为 a 干 b 湿 c 冷 d 暖AB39 某地区的水汽局地变化取决于 a 比湿平流 b 比湿垂直输送 c 凝结蒸发 d 湍流扩散 e 冷暖平流f涡度变化ABCD40 地形对降水的动力作用有 a 强迫抬升 b 地形辐合 c 地形加热d绕流AB42华南前汛期降水的500百帕环流归纳为哪三个类型a 两脊一槽b 两槽一脊c多波型 d L型 e 切变型ABC43华北与东北降水气候特征有a 雨强大历时短b 强局地年变化大c 降水集中d 与地形关系密切ABCD44产生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环流型主要有a 欧亚阻高型b 北方大涡型c 西风槽型d 多波动型AB45阻塞高压主要有哪几类a 乌山阻高b 雅库茨克阻高c 贝加尔湖阻高d 新疆阻高e东北阻高ABC45 西风带长波槽主要有 a 巴湖大槽 b 贝湖大槽 c 太平洋大槽c 青藏高原大槽d 西北槽 f 华北槽ABCD46 影响我国降水的天气或次天气尺度系统有 a 低空切变 b 低空低涡c 高空冷涡d 低空急流e 高空低槽f地面气旋g锋面ABCDEFG46西南涡的移动方向主要有a 东南移b 东移c 东北移d 西移e 北移ABC47华南前汛期降水的低空急流归纳为哪几个类型a 南移类b 北移类c 复合类d 东移类ABC49 与中尺度雨团相配合的中尺度系统有 a 中尺度低压b中尺度辐合c中尺度切变线 d 中尺度辐合线e中低压f中高压ABCD51暴雨的触发条件主要有a 锋面抬升b 露点或干锋抬升c 能量锋抬升d 地形抬升e 近地面加热f 重力波g 海陆风辐合ABCDEFG52对暴雨作用的主要急流类型有a 超低空急流b 低空西南急流c 高空西风急流d 边界层急流ABC53强雷暴按其结构可分为a 超级单体b 多单体c 飑线d 冰雹e 龙卷ABC53 强雷暴发生时会出现 a 飑 b 冰雹 c 龙卷ABC54 强雷暴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a 逆温层 b 前倾槽 c 低层辐合d 高层辐散e 高低空急流f 中小尺度系统ABCDEF54大气中的能量形式有a 动能b 位能c 感热能d 潜热能ABCD56 大气铅直稳定度有 a 干静力稳定度 b 潜在稳定度c 条件稳定度d 对流稳定度e 位势稳定度ABCDE57 总能量垂直廓线的类型有 a 强对流 b 弱对流 c 中对流d中性层结e 假对流f 对流稳定型ABCDEF58 500百帕冰雹环流形势可归纳为 a 高空冷槽型 b 西北气流型c南支槽型 d 高空冷涡型 e 地面冷锋型ABCD59西太平洋台风移动路径主要有a 西移路径b 西北路径c 转向型d 北移路径e 东移路径ABC60西移台风对我省的降水有密切关系,其预报着眼点是a 副高作用b 西风槽作用c 台风本身d 西南涡e高原涡ABC三、判断题1 大气运动可视为一种流体运动。
Hadley环流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海温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P461
收稿日期2005一晒一19,2006—03一10收修定稿
InteraImual锄d iIl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the Hamey drclllation and its cO皿ecti蛐稍th tropical sea辄rface tempe阳ture
其与热带海温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北半球Hadley环流强度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
化,同时还呈现出明显的增强趋势.伴随着Hadley环流的加强,环流中心位置南移,高度上升;夏季南半球Hadley
环流变化主要表现为强、弱、强的年代际振动,没有明显的线性趋势.研究还显示冬季Hadley环流与Nin03区ssT
本文所用资料包括NCEP/NcAR¨41再分析资料 中1954。2003年(共50年)的月平均风场(秽,叫)(勘 为经向风速度,∞为p(气压)坐标系中的垂直速度) 和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提供的sST资 料.风场水平分辨率为2.5。×2.5。,移垂直方向为17 层(1 000。10 hPa);(£,垂直方向共12层(1 000~100 hPa).sST水平分辨率为2。×20.
2 MMC质量流函数气候态
Hadley环流通常用质量流函数来描述旧。,质量 流函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见文献[8].图1分别 给出了l,4,7,10月50年平均的MMc气候场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Hadley环流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南、北半球Hadlev环流圈的共同上升支的位置随热 赤道作整体性移动,1月最南,7月最北,偏于赤道附 近的夏半球一侧.冬半球Hadley环流强度较强,夏 半球Hadley环流较弱.如1月北半球Hadley环流最 大值为16×1010kg/s,南半球Hadley环流较弱,仅为 一2×1010kg/s;7月Hadley环流中心位于南半球,中 心值为一18×1010kg/s.在过渡季节(4月和10月), 南、北半球Hadley环流分布对称于赤道,强度相当. 4(10)月南、北半球Hadley环流强度中心值分别为一 6×1010kg/s(一8×1010kg/s)和8×1010 kg/s(6×1010 kg/s).图中还显示南半球Ferrel环流强度全年较稳 定,基本在2×1010kg/s左右变化,北半球Ferrel环流 呈现明显的冬强夏弱趋势,1月Fe玎el环流强度达到 一4×1010kg/s以上,而7月Ferrel环流几乎不存在 了,4,10月基本维持在一2×1010kg/s.
地理:《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文字素材2)(中图版必修1)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一、背景资源一、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这种方式被凶狠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
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
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天文太阳辐射量。
在地球位于日地平均距离处时,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受到的太阳辐射的全谱总能量,称为太阳常数。
太阳常数的常用单位为瓦/米2。
因观测方法和技术不同,得到的太阳常数值不同。
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的99%以上在波长 0.15~4.0微米之间。
大约50%的太阳辐射能量在可见光谱区(波长0.4~0.76微米),7%在紫外光谱区(波长<0.4微米),43%在红外光谱区(波长>0.76微米),最大能量在波长 0.475微米处。
由于太阳辐射波长较地面和大气辐射波长(约3~120微米)小得多,所以通常又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称地面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太阳活动和日地距离的变化等会引起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一部分到达地面,称为直接太阳辐射;另一部分为大气的分子、大气中的微尘、水汽等吸收、散射和反射。
被散射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返回宇宙空间,另一部分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这部分称为散射太阳辐射。
到达地面的散射太阳辐射和直接太阳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后,其强度和光谱能量分布都发生变化。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比大气上界小得多,在太阳光谱上能量分布在紫外光谱区几乎绝迹,在可见光谱区减少至40%,而在红外光谱区增至60%。
在地球大气上界,北半球夏至时,日辐射总量最大,从极地到赤道分布比较均匀;冬至时,北半球日辐射总量最小,极圈内为零,南北差异最大。
南半球情况相反。
春分和秋分时,日辐射总量的分布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
大气物理常识
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自由大气中空气作等速、直线的水平运动。
地转风方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即平行于等压线。
设定一个点是低压中心,周围的空气均向这个中心靠近。
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使北半球气旋旋转是逆时针。
自由大气中风基本上是沿等压线吹的。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在南球则相反。
在摩擦层中,由于风向斜穿等压线流向低压,故在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前方,高压在右后方;南半球则相反。
这就是白贝罗定律,又叫风压定律。
平流层(stratosphere),亦称同温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此层被分成不同的温度层,当中高温层置于顶部,而低温层置于低部。
它与位于其下贴近地表的对流层刚好相反,对流层是上冷下热的。
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位于离地表10公里至50公里的高度,而在极地,此层则始于离地表8公里左右。
平流层是夹于对流层与中间层之间平流层,亦称同温层。
平流层之所以与对流层相反,随高度上升是气温上升,是因为其顶部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而被加热。
故之在这一层,气温会因高度而上升。
平流层的顶部气温大概徘徊在270K左右,与地面气温差不多。
平流层顶部称为平流层顶,在此之上气温又会再以随高度而下降。
至于垂直气温分层方面,由于高温层置上而低温层置下,使到平流层较为稳定。
那是因为那里没有常规的对流活动及如此相连的气流。
此层的增温是由于臭氧层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它把平流层的顶部加热。
至于平流层的底部,来自顶部的传导及下部对流层的对流刚好在那里抵消。
所以,极地的平流层会于较低高度出现,因为极地的地面气温相对较低。
在温带地区,商业客机一般会于离地表10公里的高空,即平流层的底部处巡航。
这是为了避开对流层因对流活动而产生的气流。
而在客机巡航阶段所遇上的气流,大多是因为在对流层发生了对流超越现象。
同样地,滑翔机一般会在上升暖气流上滑翔,这股气流从对流层上升到达平流层平流层就会停止。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复习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复习气团:指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和湿度)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团。
水平尺度可达几千千米,垂直范围可达几千米到十几千米。
锋面:锋为密度不同的两个气团之间的过渡区。
在近地面层中过渡带宽约数十公里,在高层可达200-400公里。
宽度与其水平长度相比(长达数百-数千公里)是很小的。
在天气图上由于比例尺小,可把它近似地看成一个面,即锋面。
锋生:指密度不连续性形成的一种过程或指已经有的一条锋面,其温度或位温水平梯度加大的过程。
锋消:指与锋生过程相反的过程。
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大尺度涡旋。
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气流作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相反。
反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大尺度涡旋。
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气流作顺时针旋转,南半球相反。
锋面气旋:气旋中有锋面的气旋叫锋面气旋,其温压场是不对称的,移动性较大,而且是带来云和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
大气环流: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水平尺度横跨数千公里,垂直尺度延伸数十公里以上,时间尺度在1-2日以上的平均运动。
是各种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的背景条件。
经圈环流:是指风的经向分量和空气的垂直运动在子午面上组成的环流圈。
三风四带:如果不计经向风速分量,平均而言,近地面层的纬向风带可分为三个:极地东风带、中纬度西风带和低纬度信风带。
与这三个风带相应的地面气压带是四个: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赤道低压带。
通常称为“三风四带”。
季风:一般来说,季风指近地面层冬夏盛行风向接近相反且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现象。
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的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形势表现为沿纬圈方向的不均匀性,而呈现一个个闭合的高、低压系统,称为大气活动中心。
(当活动中心长年存在,但是有强弱变化的称为半永久性活动中心,有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格陵兰高压,而有季节变化的则称为季节性活动中心,有亚洲高压(亦称蒙古或西伯利亚高压)、亚洲热低压、北美冷高压和北美热低压等。
地理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一般是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范围的大气运行现象,既包括平均状态,也包括瞬时现象,其水平尺度在数千公里以上,垂直尺度在10km以上,时间尺度在数天以上。
大气大范围运动的状态。
某一大范围的地区(如欧亚地区、半球、全球),某一大气层次(如对流层、平流层、中层、整个大气圈)在一个长时期(如月、季、年、多年)的大气运动的平均状态或某一个时段(如一周、梅雨期间)的大气运动的变化过程都可以称为大气环流。
主要方式平均纬向环流指大气盛行的以极地为中心并绕其旋转的纬向气流,这是大气环流的最基本的状态,就对流层平均纬向环流而言,低纬度地区盛行东风,称为东风带(由于地球的旋转,北半球多为东北信风,南半球多为东南信风,故又称为信风带);中高纬度地区盛行西风,称为西风带(其强度随高度增大,在对流层顶附近达到极大值,称为西风急流);极地还有浅薄的弱东风,称为极地东风带。
平均水平环流指在中高纬度的水平面上盛行的叠加在平均纬向环流上的波状气流(又称平均槽脊),通常北半球冬季为3个波,夏季为4个波,三波与四波之间的转换表征季节变化。
平均径圈环流指在南北-垂直方向的剖面上,由大气经向运动和垂直运动所构成的运动状态。
通常,对流层的径圈环流存在3 个圈:低纬度是正环流或直接环流(气流在赤道上升,高空向北,中低纬下沉,低空向南),又称为哈得来环流;中纬度是反环流或间接环流(中低纬气流下沉,低空向北,中高纬上升,高空向南),又称为费雷尔环流;极地是弱的正环流(极地下沉,低空向南,高纬上升,高空向北)。
形成原因一是太阳辐射,这是地球上大气运动能量的来源,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能量是不均匀的。
热带地区多,而极区少,从而形成大气的热力环流。
二是地球自转,在地球表面运动的大气都会受地转偏向力作用而发生偏转。
三是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匀。
四是大气内部南北之间热量、动量的相互交换。
以上种种因素构成了地球大气环流的平均状态和复杂多变的形态。
全域和局域哈德莱环流气候及异常特征再揭示及应用初探
全域和局域哈德莱环流气候及异常特征再揭示及应用初探本文用子午面上的质量流函数ψ定量地表示哈德莱环流(H.C.),论证了H.C.是全(局)域气候子午面环流的主要构成部分,比较了ERA-40、NCEP/NCAR两种再分析资料(E、N)对H.C.研究的适用性,分析了全(局)域H.C.的气候及异常特征,初步探讨了它们的成因,初步分析了东亚季风区H.C.与我国气候异常的关系。
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比较全(局)域气候H.C.质量流函数(?)((?)<sub>1</sub>)给出的质量垂直输送强度(?)((?)<sub>ψ1</sub>)与由子午面实际垂直风分量ω决定的实际质量垂直输送强度(?)((?)<sub>1</sub>),定量论证了气候全(局)域H.C.是热带子午面气候环流的主要构成部分。
2)通过气候射出长波辐射(OLR)极小值所在纬度与ERA-40、NCEP/NCAR资料气候H.C.公共上升支中心所在纬度的比较,论证了ERA-40资料较NCEP/NCAR资料在H.C.的分析中更为合理。
3)全域H.C.公共上升支强度演变曲线ψ<sub>c</sub>与质量流函数异常场ψ′EOF分析第一特征向量X<sub>1</sub>时间系数曲线T<sub>1</sub>强正相关。
它们的年际变化分量与ENSO显著正相关;各季中月的X<sub>1</sub>表明,在El Ni(?)o事件中出现一个中心位于赤道附近的异常经圈环流,它使1、7月冬半球H.C.中心及公共上升支加强并向赤道靠近。
该异常经圈坏流由El Ni (?)o事件时纬向平均SST′(φ)在赤道附近出现的显著正异常强迫产生。
4)东亚季风区(EA)、东太平洋区(EP)气候H.C.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同于全域气候H.C.。
湖南理论规范试题答案(十三)
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试卷(13)(共11页,120分钟)注 意 事 项1、请首先按要求在答题卡的密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工作单位。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3、不要在答题卡密封区外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 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空格位置)1、台风是暖性低压,它的环流强度应随高度(减小)。
2、在天气图上,地转偏差可分解为三项来做判断:一项是变压风()(8.921t H f D p ∂∂∇-=)用(三小时变压)判断;一项是横向地转偏差(021n sV V f D n ∂∂=)用等压线/等高线的(辐散、辐合)判断;一项是纵向地转偏差(0221s ss R V f D -=)用等压线/等高线的(曲率)判断。
3、按地转风近似,高空槽气旋性弯曲的等高线/流线引起(正涡度)。
4、行星涡度的方向与地球自转轴向一致,其大小为地球自转角速度的(两)倍,行星涡度的垂直分量就是(地转参数f )。
5、寒潮天气系统主要有:(极涡)、(极地高压)、寒潮地面高压和(寒潮冷锋)。
6、Ze(等效反射率因子)的物理意义是所有粒子直径的(6)次方之和。
7、在斜T-logP 图上,CAPE 对流有效位能正比于气块上升曲线和环境温度曲线从(自由对流高度)至(平衡高度)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
8、出现超级单体风暴的有利环境条件为:一是(大气层结不稳定),二是强的(风垂直切变),三是云体低层的(环境风速)较强。
9、厄尔尼诺(El Nino )现象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表面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的现象。
10、江淮地区初霜冻期约在11月中旬到(12)月初,终霜冻期约在(3)月中下旬。
11、极地地区的对流层顶大约位于(300)hPa高度上。
12、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锋面坡度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而锋面两侧温差越大则坡度(越小)。
13、重力在赤道上最(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4章--杨学斌--整理
系统也发生变化叫上游效应,反之称为下游效应。 (3) 对我国而言,在西风带中的上游是乌拉尔山地区,欧洲北大西洋和北美东岸三
个关键地区,下游是北太平洋。 (4) 波束随波长而变的波称为频散波。
10. 阻塞高压与切断低压 (1)阻塞形势:常把阻塞高压出现后的大范围环流形势称为阻塞形势。阻塞形势的基 本特征是有阻塞高压存在并且形势稳定。 (2)阻塞高压: 1)在西风带中长波槽脊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在脊不断北伸时,其南部与南方暖空气的 联系会被冷空气所切断,在脊的北边出现闭合环流,形成暖高压中心,叫做阻塞高压。 阻塞高压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中高纬度高空有闭合暖高压中心存在, 表明南来的强盛 暖空气被孤立于北方高空;②暖高压至少维持三天以上;③在阻塞高压区域内,西风急 流主流显著减弱,同时急流自高压西侧分为南北两支,绕过高压后再会合起来,其分支 点与会合点的范围一般大于 40~50 个经度。 2)阻高的后退有两种情况,一是连续后退,一是不连续后退。 3) (3) 切断低压: 1)在西风带中长波槽脊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在槽不断向南加深时,高空冷槽与北方冷 空气的联系被暖空气切断, 在槽的南边形成一个孤立的闭合冷性低压中心, 叫做切断低 压。 2)切断低压的形成过程有两种情况,一种与阻高相伴出现,另一种是西风槽切断,不 伴有阻塞高压。 3)切断低压的消失过程有两种,一是由于本身的摩擦作用,在向西南移动过程中逐渐
3. 北半球的罗斯贝三圈径向环流模式中,从南向北依次是哈得来环流、费雷尔环流、 极地环流。其中哈得来环流、极地环流是直接环流圈,费雷尔环流是间接环流圈。 4. 热带和极地东风带中,地球通过摩擦作用给大气一个向东的转动力矩,即东风带的 大气获得地球给予的西风角动量;在中、高纬度的西风带里,地球通过摩擦作用给大气 一个向西的转动力矩,大气本身也就损耗了西风角动量。 5. 极地和热带东风带中, 山脉的气压力矩作用将使地球获得向西的角动量而减速向东 转动,即大气得到了西风角动量而使东风减弱;在西风带中,山脉的气压力矩作用将使 地球获得了向东的角动量,加速向东转动,西风带的大气也因此损耗了西风角动量,西 风将减小。 ※大气在东风带中通过摩擦作用和山脉作用从地球表面获得西风角动量, 而在西风带又 由于摩擦和山脉作用失去西风角动量。 6. 大气内部角动量的水平输送主要是靠平均径向风角动量的水平输送, 定常挠动和非 定常挠动对 u 角动量的水平输送。 7. 气象学中把能量分为动能、位能和内能三种基本形式。在静力平衡系统中位能和内 能合并称为总位能,其中能够转换为动能的部分约占总位能的 0.5%,称它为有效位能。 平均而言,两极地区有能量净亏损为能汇,而赤道和低纬则有净盈余成为能源。
三圈环流形成过程
低纬环流三圈环流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高空气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
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30度时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于是形成赤道低气压带。
在地表,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
在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方向流动。
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在60度附近相遇,形成了锋面,称作极锋。
此地区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三圈环流理论编辑理论简介三圈环流理论 tricellular theory,在气象学中指逐渐被废弃的有关地环风系的模式,它表示在南北半球各有3个平行的风圈或风带。
理论形成三圈环流理论由......三圈环流可能是类似于下面的文字——三圈环流理论 tricellular theory在气象学中指逐渐被废弃的有关地环风系的模式,它表示在南北半球各有三个平行的风圈或风带。
三圈环流理论自T.伯杰龙最先提出(1928),后由C. G.罗斯贝作进一步发挥,用它代替乔治?哈得来在1735年所提出的哈得来环流模式。
哈得来模式表示在南北半球各有一个单一环流,在低空空气向西并向赤道流动,在高空空气向东并向极地流动。
三圈环流理论假定在每个半球上各有两个哈得来环流,一个出现在近赤道地区,一个出现在近极地区域。
在两个环流之间是费雷尔环流,在费雷尔环流圈中,地面空气向东并向极地流动,高空则向西并向赤道流动。
三圈环流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地表面所观测到的风系:热带东风信风带,中纬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但是,这个理论与下列事实不一致:在高空中纬度西风带不是改变方向,而是风速变得更强;其次,在热带高空气常常很弱,或根本不存在;并且在三圈环流中向极地输送的能量不如热带大气从太阳辐射中得到的能量为多。
天气学原理
1、 什么是零级近似和一级近似?写出零级近似和一级近似的运动方程?答:零级:只保留方程中数量级最大的各项,其他各项都忽略不计。
方程:fv x p +∂∂-=ρ10fu y p -∂∂-=ρ10 g z p-∂∂-=ρ10一级:除保留方程中数量级最大的各项外,还保留比最大项小一个量级的各项,而将最小项略去不计。
方程:fv x p dt du +∂∂-=ρ1fu y p dt dv -∂∂-=ρ1g z p -∂∂-=ρ102.什么是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地转偏差风?写出表达式(p53)答:地转风:地转偏向力和气压梯度力平衡时的空气水平运动。
梯度风:在没有或不考虑摩擦力时,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力心力三力平衡时的风。
热成风:地转风随高度的改变量称为热成风。
地转偏差风:实际风与地转风之差称为地转偏差风。
地转风:⎪⎪⎭⎪⎪⎬⎫⎪⎪⎩⎪⎪⎨⎧∂∂=∂∂-=x p fv y p fu ρρ11 梯度风:f T f fV n p R V -∂∂--=ρ102热成风:1021ln p p g Rz z =-地转偏差风:g V V D -=3.在北半球大尺度系统运动中,做逆(顺)时针旋转,为什么对应是低(高)压中心?答:顺时针旋转对应高压中心,逆时针旋转对应低压中心。
证明:风顺时针旋转,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速度的右侧,惯性离心力也指向速度的左侧,惯性离心力为小量,为使三力平衡,水平气压梯度力必定指向速度的左侧,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有高压指向低压,所以中心气压最高,为高压;风逆时针旋转,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速度的右侧,惯性离心力也指向速度的右侧,为使三力平衡,水平气压梯度力必定指向速度的左侧,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有高压指向低压,所以中心气压最低,为低压。
4. 什么是气团?如何分类的?(p62)什么是锋?如何分类?(p67)锋面坡度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气团:气象要素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团。
(1) 地理分类: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赤道气团;(2) 热力分类:冷气团和暖气团;锋:气团角度考虑,指密度不同的两个气团之间的过渡区。
天气学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天气学原理试题库(红字是出题时有误)一、单选题1 行星尺度是: A 1000千米 B 10000千米 C 100千米 D 10千米 B2 暖平流是: A 从冷区流向暖区 B 从暖区流向冷区 C 从高压流向低压D 从低压流向高压 B3地转风是由于:A 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平衡B 摩擦力与科氏力平衡C 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平衡D 摩擦力与惯性力A4 气压梯度力是: A 外观力 B 基本力 C 假象力 B5 地心引力是: A 外观力 B 基本力 C 假象力 B6 惯性离心力是: A 外观力 B 基本力 C 牛顿力 A7科里奥利力是由什么原因产生的:A相对运动 B 坐标系旋转c地球吸引 A8 正压大气是: A 大气密度不随气压变化 B 大气密度仅随气压变化C 大气密度仅随温度变化 B9 地转偏差是: A 实际风与梯度风之差 B 地转风与梯度风之差C 热成风与实际风之差D 实际风与地转风之差 D10 锋面是: A 高压与低压交界 B 干湿气团交界 C 冷暖气团交界D大气与下垫面交界 C11 冷锋是: A 冷气团强B 暖气团强 C 冷暖气团相当D 暖、冷和更冷气团相遇 A12气旋按热力结构可分为:A 热带气旋B温带气旋C无锋和锋面气旋 C13涡度指的是:A 旋转速度B 气旋移速C 辐合程度D 流体速度旋度 D 14d(f+ξ)/dt=0表示:A相对涡度守衡B局地涡度守衡C曲率涡度守衡D绝对涡度守衡D 15在气旋性环流中A地转风>梯度风 B 地转风=梯度风 C 地转风<梯度风 A16温度槽落后高度槽时A 高度槽加深B 高度槽填塞C 高度槽不变D 温度槽加深 A17 在高空槽后有 A 正涡度平流 B 有负涡度平流C无涡度平流 B18 在槽前脊后 A 等压面升高 B 等压面不变 C 等压面降低 C19 在高空槽后有A 上升运动 B 有下沉运动 C 有气流辐合 B20对中尺度系统,涡度ξ的量级为A 10-5 s-1B 10-6 s-1C 10-4 s-1D 10-3 s-1 C21黄河气旋出现的频率为A 冬季最多B 春季最多C夏季最多 D 秋季最多 C22爆发性气旋多形成在海上,A 冬春季最多B 秋季最多 D 夏季最多 A23 青藏高原在冬季表现为 A 热源 B 冷源 B23平均而言,西风带中夏季维持A 三个槽脊B 四个槽脊C 五个槽脊D 六个槽脊 B25 发散槽移动速度 A 加快 B 减慢 C 速度不变 A26 冷平流地区A地面减压B地面加压C气压不变 B27 高空槽爬山时 A 减弱 B 加强 C 维持不变 A28强降水往往发生在低空急流的A 左前侧B 右前侧C 急流头前部 A29 冷锋后大风出现频率最大季节是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D冬季D30 高压后部偏南大风多出现在 A 夏季B秋季C春季 D 冬季 C31低压大风一年四季都有,哪个季节最多A 夏季B 秋季C 春季D 冬季 C32 影响我国冷空气源地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B33根据中央台统计发现,我国寒潮关键区有:(注:95%以上的冷空气都要经过西伯利亚中部地区并在那里堆积,即寒潮关键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A34 冷空气入侵我国有几条路径: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D (注:东路、西路、西北路、东路加西路)35 温带气旋发展有几个阶段: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D (注:波动阶段、成熟阶段、锢囚阶段、消亡阶段)36寒潮倒Ω流型演变可分为几个阶段: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C(初始阶段、酝酿阶段、爆发阶段)37我国寒潮的中短期天气形势归纳为几种类型:A 1 B2 C 3 D 4 C38 我国降水一般分为几个等级: A 8 B7 C 6 D 5 B39 在降水预报时常常分析湿区,指标是(T-Td)≤A 4--5℃B 3--4℃C 2--3℃D 5--6℃ A40汽输送一般用qv/g来表征,称为:A 水汽B 水汽通量C 水汽通量散度 B41散度物理含义是:A 正变压中心下沉B 负变压中心下沉C 正变压中心上升 A42华南前汛期降水500百帕流场分为几种类型A 1B 2C 3D 4 C43 江淮梅雨一般出现在 A 6月中旬到7月上旬 B 6月上旬到下旬C 7月上旬到下旬D 8月 A44 江淮梅雨500百帕阻高有几种类型: A 1 B 2 C 3 D4 C45 华北与东北雨季有几个特点: A 1 B2 C 3 D 4 D46 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环流型有几类:A 1 B 2 C 3 D 4 B47 影响我国降水的行星尺度系统有几种:A 2 B 3 C 4 D 5 C48 影响我国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有几种:A 2 B 3 C 4 D 5 C49产生暴雨的急流按高度划分:A 1种B 2种C 3种D 4种 C50 雷暴单体的生命史一般分为几个阶段:A 1 B 2 C 3 D4 C51 中—α尺度:A 200-2000千米B 20—200千米C 2000千米D 2—20千米 A52 飑线生命史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A 2 B 3 C 4 D6 C53 多数冰雹云具有几个特点 A 3 B 4 C 5 D 6 C54冰雹云内的0℃层的高度一般在几千米高A 3B 4C 5D 6 B55风暴云的雷达RHI回波图上常出现“穹隆”,是指A 最大上升气流区B 无上升气流C 最大下沉气流区D 下沉气流区 A56 风暴的移动方向一般偏向于 A 对流层中层的风的左侧B对流层中层的风的右侧C与对流层中层的风一致 B57中尺度天气图上分析出的中尺度低压水平尺度为A 100千米以下B 100到200千米C 200到300千米D 500千米左右 B58 静力不稳定是指 A γ-γd<0 B γ-γd=0 C γ-γd>0 C59 对流性天气形成条件有几个 A 1 B 2 C 3 D 4 C60 对流天气常见的触发机制有 A 1类 B 2类 C 3类 D 5类 C61强雷暴发生、发展的有利因子常见的有几种A 1B 3C 4D 5 D62 层结不稳定时,SI是 A <0 B >0 C =0 A63 冰雹天气的500白帕形势可分为几类 A 2 B 3 C4 D6 C 64低纬度地区一般是指A 20°S--25°N B15°S--15°N C25°S--25°N D 30°S--30°N D65低纬度位势水平变化比中纬度A 大一个量级B 小一个量级C 相当 B66在热带地区存在次天气尺度(或中间尺度)涡旋,其水平尺度是A 100--300kmB 1000--1500kmC 200km左右D 300--1000km D67 动赤道是指绝对涡度η A 大于0 B 小于0 C 等于0 C68东风波的垂直伸展高度一般在A 3--4kmB 4--5kmC 5--6kmD 6--7km D69 东风波的波长一般有 A 300--400km B 500--1000kmC 1000--1500km D1500--2000km C70 赤道反气旋生命史有几个阶段 A 3 B 4 C 6 D 7 C71 WMO规定的热带气旋级别有几级 A 2 B 3 C 4 D 5 C72 北半球的台风源地有几个 A 3 B 4 C 5 D 7 C73热带气旋发展成台风,其云系可有几种类型变化A 2B 3C 4D 5 C74 西太平洋台风的移动路径主要有几种 A 1 B 2 C 3 D 4 C75 台风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有 A 5个 B 4个 C 3个 D 6个 B76 决定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有几个 A 2 B 3 C 4 D 5 B77 控制大气运动的守衡定律主要有几类 A 1 B 2 C 3 D 4 C78 北半球经圈环流有几个A 1 B 2 C 3 D 4 C79位势倾向方程指出,暖平流随高度减弱时等压面将A 升高B 降低C 不变 A80要预报弱冷空气是否会堆积成强冷空气,应从几方面着手A 2B 3C 4D 5 A二、多选题1 支配大气运动的基本物理定律有a 质量守衡b 动量守衡c 能量守衡d 速度守衡ABC2 大气运动基本力有a 气压梯度力b 地心引力c 摩擦力d 离心力e 地转偏向力ABC3大气运动视示力有a 气压梯度力b 地心引力c 摩擦力d 离心力e 地转偏向力DE4 大气运动控制方程组包含 a 运动方程 b 连续方程 c 热力学方程d 参数化方程e 涡度方程ABC5描述大气运动的常见坐标系有a Z坐标b P坐标c σ坐标d η坐标e 自然坐标ABCDE6地转风是下列那几个力平衡a 气压梯度力b 地转偏向力c 重力d 摩擦力AB7梯度风是下列那些力间的平衡a 气压梯度力b 地转偏向力c 重力d 摩擦力e 惯性离心力ABE 8气团分类法有a 地理分类b 热力分类c 移动路径分类d 强度分类AB9 锋面的种类有 a 冷锋 b 暖锋c 锢囚锋 d 准静止锋ABCD10分析地面天气图上锋面位置要分析那些要素a 温度b 露点c 气压d 风场e 变压f降水ABCDEF11卫星云图上锋面云系分为a 冷锋b 静止锋c 暖锋d 锢囚锋ABCD12锋生函数包含a 水平运动作用b 垂直运动作用c 非绝热加热ABC13温带气旋生命史是哪四个阶段a 爆发b 波动c 成熟d锢囚 e 消亡BCDE14热低压主要有a 锋后低压b锋前低压c 地方低压d 沙漠低压 e 海洋低压BC15 东亚气旋的源地主要有 a 20°N--25°N b 25°N--30°Nc 30°N--35°Nd 35°N--40°Ne 40°N--45°f 45°N--50°N Cf16 北方气旋主要包含a 蒙古气旋 b 东北气旋 c 黄河气旋 d 黄海气旋e 河套气旋f 四川气旋ABCD17江淮气旋形成过程主要有a 静止锋波动b 倒槽锋生c 西南涡东移d 台风登陆AB18平均经向环流包括a 热带环流b 沃克环流c 费雷尔环流d 极地环流CD19 控制大气环流的主要基本因子有 a 太阳辐射 b 地球自转c地表不均c 地面摩擦d 海洋作用ABCD19经向三圈环流中正环流是A哈得来环流 b 费雷尔环流c 极地环流d沃克环流AC21 长波调整预报主要从哪几方面考虑 a 不同纬度系统相互作用b 紧邻槽脊相互作用c 上下游效应ABC22阻塞高压必备条件有a 中高纬有暖中心b 持续三天c 急流减弱分叉ABC23天气学预报方法主要有a 外推法b 运动学法c 指标法d MOSe PP ABC24 锋面移动预报方法有 a 外推法 b 变压法 c 引导气流法ABC25经验预报法有a 相似形势法b 天气学模式法c统计资料法d预报指标法ABCD26 天气学上的五流指的是a 涡度平流 b 热成风平流 c 冷暖平流d引导气流 e 平均气流 f 西风急流g 垂直气流ABCDE 27 天气学上的三变是 a 变压 b 变高c 变温 d 变风e变湿ABC28天气学上的“史”指的是a 相似形势法b模式法c统计资料法d预报指标法e外推法ABCD。
高等天气学
答:在全球范围内,大气环流一年中只存在两种主要的环流形势,即冬季型和夏季型。这两种环流形 势在每年的 6 月和 10 月发生明显的季节转换,这种转换在非常短促的时间内完成,所以称为大气环流突 变。从典型的冬季型环流到典型的夏季型环流的转换发生在六月,称为“六月突变”,从典型夏季型到典 型冬季型的演变发生在十月,称为“十月突变”。这种突变是半球范围乃至全球范围的现象,但以亚洲最 明显。中东地区和我国青藏高原附近变化最早,向东逐渐波及太平洋中部,美洲最迟也最不明显。
本文档是在很多前人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编辑为知识点形式的资料,更新了一些新的知识点和更恰当的解释,但也有 少数知识点解释还不够好。个人总结,纰漏难免,仅供参考!
1
并且季节变化不明显,这表明辐合带的作用全年不变。A、气压在辐合带槽线处最低,经向风吹向槽内的, 相应出现辐合。气流的稳定度很小。B、暖心结构明显,最暖的层次在对流层中上部。与温度距平一致, 比湿距平表现为明显的湿区。C、高压位于赤道辐合带上部,低压位于对流层下部。上部对应于流出层, 下部对应于流入层,其间的无辐散层在 500hPa 左右。D、湿静力能量在对流层中部有最小值。在 700hPa 以下为位势不稳定层。
8. Ekman 螺线(2002 秋)
描写大气边界层内风矢随高度变化的一种模式分布,按此模式,风向随高度增大并向右旋转(在北半 球),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大,不同高度的风矢量末端的连线为一螺线,称为 Ekman 螺线。由于在大气边 界层中,空气质点的流动主要受到气压梯度力、科里奥利力和湍流粘性力的作用,由此从大气动力方程组 出发,假设湍流交换系数 K 等于常数,而且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
4. ITCZ(2002 春)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大气环流,一般是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范围的大气运行现象,既包括平均状态,也包括瞬时现象,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地理大气环流学问点,盼望能够关心大家,欢迎阅读!地理大气环流的划分大气环流通常包含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和平均径圈环流3部分。
①平均纬向环流。
指大气盛行的以极地为中心并绕其旋转的纬向气流,这是大气环流的最基本的状态,就对流层平均纬向环流而言,低纬度地区盛行东风,称为东风带由于地球的旋转,北半球多为东北信风,南半球多为东南信风,故又称为信风带;中高纬度地区盛行西风,称为西风带其强度随高度增大,在对流层顶四周达到极大值,称为西风急流;极地还有浅薄的弱东风,称为极地东风带。
②平均水平环流。
指在中高纬度的水平面上盛行的叠加在平均纬向环流上的波状气流又称平均槽脊,通常北半球冬季为3个波,夏季为4个波,三波与四波之间的转换表征季节变化。
③ 平均径圈环流。
指在南北-垂直方向的剖面上,由大气经向运动和垂直运动所构成的运动状态。
通常,对流层的径圈环流存在3 个圈:低纬度是正环流或直接环流气流在赤道上升,高空向北,中低纬下沉,低空向南,又称为哈得来环流;中纬度是反环流或间接环流中低纬气流下沉,低空向北,中高纬上升,高空向南,又称为费雷尔环流;极地是弱的正环流极地下沉,低空向南,高纬上升,高空向北。
经圈环流从全球径向环流看,在南北方向及垂直方向上的平均运动构成三个经圈环流:1、低纬度的正环流,即哈得来环流。
在近赤道地区空气受热上升,在高层向北运行渐渐转为偏西风,在30°N左右有一股气流下沉,在低层又分为两支,一支向南回到近赤道,另一支北移。
2、中纬度形成一个逆环流或称间接环流,费雷尔环流。
3、极区正环流,即极地下沉而在60°N四周为上升,从而形成一个正环流,但较弱,在中纬地区与低纬区之间,则常有极锋活动。
纬圈环流纬度环流亦称行星风系或气压带风带,地球上的风带和喘流由三个对流环流三圈环流所推动:哈德里环流低纬度、费雷尔环流中纬度以及极地环流。
大气环流——精选推荐
大气环流就水平尺度而言,有某大地区(例如欧亚地区)、某半球或全球范围的大气环流;就铅直尺度而言,有对流层、平流层、中层或整个大气圈的大气环流,就时间尺度而言,有一至几天、一月、一季、半年、一年的直至多年平均的大气环流。
它既是地-气系统进行热量、水分、角动量等的交换和能量转换的重要机制,又是这些物理量的输送、平衡和转换的重要结果(见大气角动量平衡、大气环流的能量平衡和转换)。
研究大气环流的特征及其形成、维持、变化和作用,掌握其规律,对于改进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研究气候形成的理论,以及为更有效地利用气候资源提供可靠的物理依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平均环流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是太阳辐射能。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且因其赤道面和黄道面有23°27′的交角,所以低纬度地区比高纬度地区受热多,因而低纬度大气较高纬度大气暖。
高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是造成大气运行的基本因素。
这种温度差异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大气环流的特征也随季节而变。
纬向环流就平均情况说,无论南半球或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最基本性状,是大气大体上沿纬圈方向绕地极的运行。
这在南半球更为显著。
在对流层,低纬度地区常盛行东风,称为东风带,又称信风带(在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在南半球为东南信风),其范围随高度减小;中高纬度地区则盛行西风,称为西风带,其所跨的纬度,除低层外均远较东风带为宽。
中纬度地区,西风的强度随高度迅速增大,最大风速出现在纬度30°~45°上空的200百帕附近,称为行星西风急流;极地附近,低层存在较浅薄的弱东风,称极地东风带。
平均说来,在低层,极地东风有偏向中纬度吹的分量,中高纬度地区的西风有向高纬度和极地吹的分量,低纬度地区的东风有向赤道吹的分量。
这些平均风带总称为行星风系,其范围和强度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在平流层,冬半球为西风环流,夏半球为东风环流,在春秋过渡季节里,高纬度地区为西风,低纬度地区为东风。
无论西风或东风,都随高度增强,强度都较对流层里的大。
厄尔尼诺为什么导致我国北旱南涝
厄尔尼诺为什么导致我国北旱南涝
厄尔尼诺现象造成全球局部性气候反常,它不仅是引发旱、涝、火、风、雾及海洋风暴和赤潮等灾害的直接原因,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还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高发和流行的“帮凶”。
那么,就我国而言,厄尔尼诺为什么导致我国北旱南涝呢?
我国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国家,降水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南季风盛行的夏季。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可以深入到内陆地区,产生丰沛的降水。
我国东部的雨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向北推移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5月,副高的位置偏南,我国雨带维持在华南地区;6月中旬到7月,副高向北推移,跳到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多雨天气,这就是著名的江淮梅雨;7月中旬,副高再次北跳,雨带移到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处于副高控制下,进入伏旱期;8月中旬,副高达到最北的位置,东北、华北、河套进入雨季。
8。
哈德莱环流
第一章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单位质量空气快相对于空间固定坐标系的运动加速度等于所有作用力之和。
真实力(绝对坐标系):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非真实力(旋转坐标系):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时,气块就会受到一种净压力的作用,作用于单位质量气块上的净压力称为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单位质量所受到的净粘滞力称为摩擦力。
惯性离心力:在转动坐标系中引进一个力,其大小与向心力相等而方向相反。
由于这个力与向心力平衡,因而球静止。
这个力就叫做惯性离心力。
地转偏向力:当空气块相对于旋转坐标系运动时,除了需要引入惯性离心力,还需要引入另一种视示力,即科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才能应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描述旋转坐标系中的相对运动。
旋转坐标系中的大气运动方程:连续方程:大尺度系统的运动方程:零级简化方程:一级简化方程:大尺度系统的连续方程:大尺度系统的热流量方程:位势: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上升到高度z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位势米:为了使以能量为单位的高度与以米为单位的位势高度在数值上一致起见,定义:等压面图比等高面图方便:在等高面上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可用等压面上的位势梯度来表示。
而位势梯度就是等压面的坡度。
所以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也就表示了等压面坡度的大小。
因为在等高面上计算水平气压梯度力时,只知道气压梯度还不够,还必须知道该处的空气密度才能计算,而在等压面上计算时,只要根据等位势线计算位势梯度即可,不必考虑密度的大小,所以用高空各层等压面上的位势梯度就可以比较各层上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而用等高面时,各层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不能做简单的比较。
P坐标系中大气运动基本方程组:地转风:地转风是在不考虑摩擦力、加速度以及垂直速度的条件下,水平方向上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地转平衡)时的大气运动(即自由大气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性质:1、地转风的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成正比,即与水平气压梯度大小成正比。
日本受什么因素影响气候
日本受什么因素影响气候1、日本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由什么因素造成的日本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由什么因素是与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的季风区相比日本位置更向东,受海洋影响特别显著造成的。
2、导致日本气候东西差异的原因有三导致日本气候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
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的,日本为海洋性的季风气候,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西风带、季风环流都属于大气环流,故造成英国与日本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
(2)日本受什么因素影响气候扩展资料:从全球平均的纬向环流看,在对流层里,最基本的特征是:大气大体上沿纬圈方向绕地球运行,在低纬地区常盛行东风,称为东风带,又称为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
中纬度地区则盛行西风,称为西风带。
其所跨的纬度比东风带宽。
西风强度随纬度增加。
最大风出现在30°—40°上空的200百帕附近,称为行星西风急流。
在极地附近,低层存在较浅薄的弱东风,称为极地东风带。
从全球径向环流看,在南北方向及垂直方向上的平均运动构成三个经圈环流:1、低纬度的正环流,即哈得来环流。
在近赤道地区空气受热上升,在高层向北运行逐渐转为偏西风,在30°N左右有一股气流下沉,在低层又分为两支,一支向南回到近赤道,另一支北移。
2、中纬度形成一个逆环流或称间接环流,费雷尔环流。
3、极区正环流,即极地下沉而在60°N附近为上升,从而形成一个正环流,但较弱,在中纬地区与低纬区之间,则常有极锋活动。
大气环流通常包含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和平均径圈环流3部分。
3、日本南北气候类型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日本地形狭长,是从东北向西南排列的四个主要岛屿。
南北纬度差较大,气温相差也较大。
其以北海道地区为最北,因有北太平洋来的千岛寒流,所以气候较冷。
而东南地区因有日本暖流和东南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4、日本气候形成原因。
急急急!!!夏季亚洲大陆气温高,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气温高,形成夏威夷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从而使亚洲大陆湿润多雨。
被风改变的历史系列之一哈德利环流
哈德利环流示意图凉爽,干燥的空气下降时。
空气冷却,云形成,雨一直下。
哈德利环流哈德利环流赤道炎热,潮湿的空气上升。
沙漠地带沙漠地带热带地区北纬60°北纬30°南纬30°南纬60°赤道0°哈德利环流地球上最显著的温差出现在赤道和极地。
在赤道附近的热带,由于阳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可以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温度最高。
越往北,太阳照射角度越大,地球表面获得的辐射能减小,温度也随之降低。
热带温度高,相应地,气压比较低;而远离赤道的地区温度低,气压则高。
气压差使空气从气压高的高纬度向赤道水平流动,形成从高纬度地区吹向赤道的风。
然而,这些吹过来的空气不可能无限地累积在赤道附近,而是会向高空走。
这些向上走的较冷空气使高空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为雨,降落在热带,哺育了茂密的雨林。
失去水汽的干燥空气继续爬升,直到对流层顶。
稳定的对流层顶像一个盖子,阻止空气继续上升,迫使它们向南北方向散开。
在散开过程中,干燥的空气逐渐降低高度,直到南北纬30度附近下降到地球表面。
地球上的空气如上所述,不知疲倦地循环流动。
早在17世纪,英国气象学家乔治·哈德利就描述了这个环流,因此这个环流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哈德利环流”。
雨林和沙漠哈德利环流为赤道附近带来了大量的降雨,却给南北纬30度带来了干燥的空气,因此造成了两个纬度截然不同的地貌。
以地跨赤道的非洲为例,赤道上的刚果盆地降水丰富,有茂密的雨林,生物物种极为丰富。
在上一个寒冷的冰川期,我们的祖先——现代智人就躲在附近温暖而湿润的峡谷中。
而北纬30度附近北非和西亚,除了尼罗河河谷和西亚两河哺育风无处不在,它经常以它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整个人类的历史。
张腾飞/文哈德利环流的绿洲,就只剩下极度干旱的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了。
距今十万年前,气候变暖,祖先们决定到北方试试运气。
热带老家虽说是物种的天堂,但物种竞争激烈,危险无处不在,毒蛇、狮子、豹子,甚至是看似温顺的斑马也都可能会置人于死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单位质量空气快相对于空间固定坐标系的运动加速度等于所有作用力之和。
真实力(绝对坐标系):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
非真实力(旋转坐标系):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
气压梯度力: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时,气块就会受到一种净压力的作用,作用于单位质量气块上的净压力称为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单位质量所受到的净粘滞力称为摩擦力。
惯性离心力:在转动坐标系中引进一个力,其大小与向心力相等而方向相反。
由于这个力与向心力平衡,因而球静止。
这个力就叫做惯性离心力。
地转偏向力:当空气块相对于旋转坐标系运动时,除了需要引入惯性离心力,还需要引入另一种视示力,即科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才能应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描述旋转坐标系中的相对运动。
旋转坐标系中的大气运动方程:
连续方程:
大尺度系统的运动方程:
零级简化方程:
一级简化方程:
大尺度系统的连续方程:
大尺度系统的热流量方程:
位势: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上升到高度z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位势米:为了使以能量为单位的高度与以米为单位的位势高度在数值上一致起见,定义:
等压面图比等高面图方便:
在等高面上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可用等压面上的位势梯度来表示。
而位势梯度就是等压面的坡度。
所以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也就表示了等压面坡度的大小。
因为在等高面上计算水平气压梯度力时,只知道气压梯度还不够,还必须知道该处的空气密度才能计算,而在等压面上计算时,只要根据等位势线计算位势梯度即可,不必考虑密度的大小,所以用高空各层等压面上的位势梯度就可以比较各层上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而用等高面时,各层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不能做简单的比较。
P坐标系中大气运动基本方程组:
地转风:地转风是在不考虑摩擦力、加速度以及垂直速度的条件下,水平方向上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地转平衡)时的大气运动(即自由大气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性质:1、地转风的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成正比,即与水平气压梯度大小成正比。
2、地转风的大小与地转参数f的大小成反比,即与纬度高度成反比。
但在赤道上
φ=0地转平衡不成立。
无科氏力存在,所以低纬度不能用地转风近似。
3、地转风的水平散度为0
4、地转风方向与等压线(等高线)相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
地转关系或地转平衡方程:
Z坐标系下的地转风:
P坐标系下的地转风:
自然坐标系:一种固定于地球上随地球一起转动的相对坐标。
梯度风:当水平运动方程中除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外,并考虑向心加速度(或惯性离心力)时就得到梯度风的概念。
在没有或不考虑摩擦力时,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与等压线平行的风称为梯度风。
水平运动在自然坐标系中的两个分量表达式:
三力平衡:
梯度风速率:
用梯度风原理解释为什么可以看到有很强的低压发展(如台风和气旋),而高压不能发展很强?
梯度风和地转风大小比较:在气旋性环流中,地转风比梯度风大,而在反气旋性环流中,地转风比梯度风小。
最大梯度风为地转风的两倍。
热成风:a、上下两层地转风的矢量差,成为这两层之间的热成风。
b、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称为热成风。
适用范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自由大气中大尺度系统。
大小:1、与纬度成反比,与等厚度线的疏密成正比
2、与纬度、等压面差距、温度有关
方向:热成风沿气层的等厚度线(等平均温度线)吹,背风而立,厚度高的在右,低的在左(高温在右,低温在左)。
表达式:
热成风与冷暖平流:当某层中地转风随高度逆转时有冷平流,地转风随高度顺转时有暖平流。
正压大气和斜压大气:当大气中密度的分布仅仅随气压而变时,即:这种状态的大气称为正压大气。
在正压大气中,等压面也就是等密度面。
对于一个理想大气,等压面也就是等温面于是在等压面上没有温度梯度,也就是在等压面上分析不出等温线,因而没有热成风,所以在正压大气中,地转风随高度不发生变化。
当大气中密度分布不仅随气压而且还随温度而变时,即:,这种状态的大气称为斜压大气。
所以在斜压大气中,等压面与等温面是相交的,在等压面上具有温度梯度,因而有了热成风。
地转偏差:实际风与地转风之差称为地转偏差D或偏差风。
作用:1、地转偏差使实际风穿越等压线,使有的地方质量堆积,有的地区质量减少,从而引起气压场的改变。
2、当风穿越等压线时气压梯度力对空气做功,从而使空气动能改变,促使风速变化。
3、地转偏差也是造成垂直运动的重要原因,而垂直运动则是产生天气的重要因素。
变压风:由变高梯度或变压梯度表示的地转偏差,称为变压风。
地转偏差可分解为三项表示。
一项是变压风(D1),用三小时变压判断;一项是横向地转偏差(D2n),用等压线(等高线)的辐散、辐合来判断;还有一项是纵向地转偏差(D2s),用等压线的曲率来判断。
在纬向气流中,有一有限宽的槽,自西向东移动,其槽前脊后必有负变压
第四章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指全球范围的大尺度大气运行的基本状况,是各种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的背景条件。
平均的水平环流:
(一)对流层中部:
(1)冬季:在中高纬度为以极地低压(又称极涡,现分裂为两个中心)为中心地环流纬圈的西风环流,西风带中有很大的平均槽脊,其中三个明显的大槽分别位于:亚洲东岸、北美东部和欧洲东部。
与这三个槽并列的有三个平均脊,分别位于:阿拉斯加、西欧沿岸和青藏高原的北部。
副热带高压强度小,中心都位于海上。
(2)夏季:极涡中心合并为一个,中心位于极点,环流极涡的西风带明显北移,等高线变稀疏,在中高纬度出现了四个槽:北美东部的槽东移、东亚大槽东移、欧洲西海槽、冬季青藏高原北部伸向贝湖的脊变成了槽。
副热带地区的高压大大将强并北移。
半永久性活动中心:在北半球冬夏季均存在的系统有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副热带
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格林兰高压,这些系统的活动,对广大地区的天气和气候都有重大影响,人们把他们称为半永久性活动中心(简称为大气活动中心)。
(海洋)
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除了上述5个半永久性活动中心外,在北半球还有亚洲高压、亚洲热低压、北美冷高压和北美热低压等4个季节性的系统,由于它们在一定季节中经常存在,故把它们称为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
(陆地)
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地面摩擦
哈德莱环流:在北半球原来向北运动的空气质点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转变为向东的运动(偏西风),约在30N附近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空气运动方向转为自西向东。
自赤道源源不断向北运动的空气也就在30N附近发生辐合,有质量堆积,使地面气压升高,而且自赤道向北运动的空气不断辐射冷却,因而产生了下沉运动。
下沉的空气分别向南和向北辐射地流去。
在低层向南运动的空气质点,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北半球就转为东北风,因为这支风系很稳定,称为东北信风。
同理,南半球高层为西北气流,低层为东南气流,称为东南信风。
从而构成直接环流圈,称为哈德莱环流。
极地环流:60N-90N/S,极地区域由于能量的亏损,空气不断冷却,伴随着密度不断增大,气压随高度的递减率就比低纬度要大,于是高层产生自较低的纬度指向极地的气压梯度,低层则有自极地指向较低纬度的气压梯度。
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自极地流向较低纬度的低层空气,因受到偏向力的作用,在北半球形成自极地吹向高纬的东北风,高层为西南风,构成极地环流圈。
费雷尔环流圈:在极地环流圈与哈德莱环流圈之间的中高纬地区存在一个与直接环流方向相反的闭合环流圈称为间接环流圈,亦称为费雷尔环流圈。
极涡:在60N(S)-90N(S)范围内绕极地逆时针旋转的大气环流,极涡是活动于极地附近的冷性涡旋,其中心温度最低,是高纬度大尺度环流中的重要系统之一。
在100hpa等压面上,极涡表现比较明显和完整。
东北信风:热带地区主要地面气流是两支偏东气流,在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有两个巨大的反气旋,它们的中心均在大洋东部,从反气旋中心区流向赤道的偏东北气流因为很稳定称为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海洋上也有三个巨大的反气流,从反气旋中心气流向赤道的东南气流也很稳定称为东南信风。
赤道辐合带:在赤道附近对流层中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交汇的地区称为赤道辐合带(或热带辐合带)。
季风:把相当稳定的盛行风随季节发生显著变化的气流称为季风。
副热带高压:与海洋上巨大反气旋相对应的气压系统为副热带高压。
赤道槽:赤道辐合带所对应的气压场是赤道低压带或称为赤道槽。
信风槽:把两支信风汇合的辐合带特称为信风辐合带(气压场称为信风槽),它常出现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地区。
季风槽:把信风与季风(或赤道偏西风)汇合的辐合带,成为季风辐合带(也称为季风槽)。
沃克环流:与印度尼西亚的对流区相联系的纬向环流圈常称作沃克环流,它横跨赤道太平洋。
急流:是指一股强而窄的气流带,主要集中在对流层的上部或平流层中,其轴是准水平的,多为东西走向。
沿轴最大风速>=30m/s,具有强大的水平风速切变和垂直风速切变。
把600hpa 以下出现的强而窄的气流称为低空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