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防火规范》详解
《农村防火规范》详解全解

有明确的定义,其地域范围也不明确,结合本 规范所指导的范围给出了农村的概念。
2 术语
2.0.2 村庄 ( village) 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居住点。
2 术语
2.0.3 消防点 (firefighting spot) 设置在农村的集中放置消防车辆、器材,并配
3.0.4 甲、乙、丙类生产、储存场所不应布置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 影剧院、体育馆、医院、养老院、居住区等附近。
3.0.9 既有的厂(库)房和堆场、储罐等,不满足消防安全要求的,应采 取隔离、改造、搬迁或改变使用性质等防火保护措施。
3.0.13 消防车道应保持畅通,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严禁设置隔离桩、栏 杆等障碍设施,不得堆放土石、柴草等影响消防车通行的障碍物。
5 消防设施
3 消防给水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根据气候条件、 外部荷载、管材性能等因素确定;
4 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宜大于120m;三、四级 耐火等级建筑较多的农村,室外消火栓间距不 宜大于60m;
5 寒冷地区的室外消火栓应采取防冻措施,或 采用地下消火栓、消防水鹤或将室外消火栓设 在室内;
5 消防设施
1 本章强制性条款
1.0.4 农村的消防规划应根据其区划类 别,分别纳入镇总体规划、镇详细规划、 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并应与其他基础设 施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2 术语
给出了其他规范中没有出现过的名词、术语。
2.0.1 农村 ( rural area) 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市、镇规划
5 消防设施
5.0.8 江河、湖泊、水塘、水井、水窖等天然 水源作为消防水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能保证枯水期和冬季的消防用水; 2 应防止被可燃液体污染; 3 有取水码头及通向取水码头的消防车道; 4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最低水位时吸水
农村防火规范

农村防火规范农村防火规范为了保障农村地区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农村防火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必须制定和执行农村防火规范。
下面是一些农村防火规范的要点,以供参考。
1.加强宣传教育农村居民要增强防火意识,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政府部门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村居民普及防火知识,提高他们的防火意识和应急能力。
2.强化火源管理严禁在易燃易爆的场所堆放杂物,禁止在室内使用明火,如蜡烛、电炉、电热器等。
火种引起的火灾是农村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火源的管理,减少火源带来的安全隐患。
3.加强电气设备安全农村地区的电气设备安全问题也是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加强对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另外,要引导农村居民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防止因使用不当而引发火灾。
4.健全农村消防设施农村地区应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消火栓系统、室内消防器材、疏散通道等。
并且要对这些设施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确保其正常使用。
5.切实加强明火使用管理农村地区存在许多用火场所,如厨房、酒店、作坊等。
这些场所的明火使用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确保明火使用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居民使用灶具和炉具的管理,提倡使用安全性更高的电磁炉或燃气灶等。
6.提高应急能力农村地区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
此外,要加强对居民的消防演练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
7.严禁露天焚烧农村地区的露天焚烧是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减少露天焚烧带来的火灾风险,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监督和管理,制定禁止露天焚烧的规定,并加强对这一规定的宣传。
8.加强农田火灾防控农村地区经常发生农田火灾。
要加强对农田防火的管理和宣传,制定完善的农田火灾防控措施。
同时,要提高农田火灾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和扑灭火灾。
9.加强行政执法对于农村地区存在的火灾隐患,政府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反防火规定的行为。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农村防火工作的有效进行。
农村防火规范

农村防火规范农村防火规范农村火灾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隐患,不仅威胁着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严重影响着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农村防火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就针对农村防火规范的1000字进行论述。
一、加强火源管理火源管理是防止火灾发生的基础工作。
在农村生活和生产中,诸如明火烧煤、用火做饭、焚烧垃圾等情况都是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
因此,首先要加强火源管理,明确规定禁止在民居附近或易燃物、爆炸物存放处使用明火。
同时,应大力推广使用电磁炉、电饭锅等无明火的电器,减少使用燃气的机会,以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
二、提高火灾预警能力及时发现火灾,尽早报警,对于有效控制火势的蔓延至关重要。
农村地区因疏散距离较大,火灾预警能力相对较弱,提高火灾预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农村村庄和农田等地域广阔的地方,应逐步建立火灾监控系统,安装火灾报警器,并建立火灾报警网。
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让村民们了解火灾的症状和报警方式,提高自身的火灾防范能力。
三、完善消防设施在农村地区,缺乏专业消防队伍,因此要重视消防设施的建设。
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消防设施,如在每个村庄设置消防栓、消防器材储备点等,为发生火灾时提供便捷的消防救援条件。
此外,还应在村道、交叉路口等容易出现火灾的地方设置灭火器等消防设备,以便村民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进行灭火。
四、加强火灾应急演练加强火灾应急演练,提高村民应对火灾的能力也是农村防火规范的重要方面。
要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让村民学会基本的灭火技能和逃生技巧。
通过演练,不仅可以检验火灾预警、报警等设施的使用情况,还可以提高村民的火灾应对能力,增强村民的防火意识。
五、推广火灾知识教育农村地区存在火灾隐患主要是因为群众缺乏火灾防范意识和基本的火灾知识。
因此,要推广火灾知识教育,增强农村居民的防火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村民普及火灾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使他们能够知悉火灾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提高自身的防火能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4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农村防火规范》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4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
准《农村防火规范》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0.08.18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48号
•【施行日期】2011.06.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748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农村防火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农村防火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39-2010,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4、3.0.2、3.0.4、3.0.9、3.0.13、5.0.5、5.0.11、
5.0.13、
6.1.12、6.2.1(2)、6.2.2(3)、6.3.2(1、4)、6.4.1、6.4.2、
6.4.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一○年八月十八日。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村镇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卫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村镇规划和建筑设计,必须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消防安全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第1.0.3本规范适用于村镇的规划和生产与民用建筑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程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炸药、花炮厂(库)。
第1.0.4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生产与民用建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一、层数和一栋占地面积超过本规范第4.1.1条规定的生产建筑;二、超过五层的民用建筑;三、超过800个座位的影剧院、礼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第1.0.5条村镇规划和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构造第2.0.1条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其主要构件材料应符合表2.0.1的规定。
第2.0.2条防火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防火墙应从基础砌起,截断可燃或难燃屋顶结构。
二、防火墙顶应高出可燃或难燃屋面层50cm;高出非燃屋面层40cm。
当屋顶为混凝土或砖拱时,可砌至混凝土屋面板或砖拱下面。
三、防火墙应突出可燃或难燃墙体40cm。
第2.0.3条防火墙不宜开设门窗洞口。
当必须开设时,防火墙上应安装甲级防火门窗。
紧靠防火墙两侧外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当防火墙设在转角处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
第2.0.4条观众厅与舞台之间的隔墙,宜采用非燃烧体实体墙。
舞台口上部与观众厅闷顶之间,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2cm的非燃烧体墙隔开,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舞台的灯光控制室应采用非燃烧体墙与可燃物贮藏室隔开。
舞台的屋顶或侧墙上应设便于开启的排烟气窗,其面积不宜小于舞台地面积的5%。
农村防火建筑物

农村防火建筑物4.0.1农村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一、二级,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
4.0.2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的相邻外墙宜采用不燃烧实体墙,相连建筑的分户墙应采用不燃烧实体墙。
建筑的屋顶宜采用不燃材料,当采用可燃材料时,不燃烧体分户墙应高出屋顶不小于0.5m。
4.0.3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相关规定。
4.0.4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或与其他耐火等级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4m,当符合下列要求时,其防火间距可相应减小:1相邻的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当较高一座建筑的相邻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不设置天窗、屋顶承重构件及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防火间距不限;2相邻的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当较低一座建筑的相邻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不设置天窗、屋顶承重构件及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防火间距不限;3当建筑相邻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小于等于该外墙面积的10%且不正对开设时,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可减少为2m。
4.0.5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6m。
当建筑相邻外墙为不燃烧体,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小于等于该外墙面积的10%且不正对开设时,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可为4m。
4.0.6既有建筑密集区的防火间距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下列措施:1耐火等级较高的建筑密集区,占地面积不应超过5000m2;当超过时,应在密集区内设置宽度不小于6m的防火隔离带进行防火分隔;2耐火等级较低的建筑密集区,占地面积不应超过3000m2;当超过时,应在密集区内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防火隔离带进行防火分隔。
4.0.7存放柴草等材料和农具、农用物资的库房,宜独立建造;与其他用途房间合建时,应采用不燃烧实体墙隔开。
4.0.8建筑物的其他防火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 016等的相关要求。
农田防火安全规范

农田防火安全规范农田防火安全规范防火是农田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有效避免火灾对农作物、农田以及农户的危害。
为了确保农田的安全和农作物的良好生长,下面是一些农田防火安全的规范措施。
一、农田设计与规划在农田的设计和规划中,应考虑到防火安全因素。
在农田的空隙区域,如田埂、田边以及无作物的地块,应保证干燥清洁,不堆放杂物和干燥的农废物。
这样可以避免这些区域成为火灾的传播途径或者易燃物的积聚点。
二、消除火灾隐患农田中的秸秆、树叶以及干燥的农废物是容易引发火灾的主要源头。
农户应建立储存秸秆和农废物的防火库,定期进行清理和处理。
对于正在发生发酵的堆场,应及时翻堆、湿化处理防止长时间发酵,削减火灾隐患。
三、加强机具与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农田管理过程中,农作物收割、灌溉和施肥等都需要使用到农机具和设备。
农户在使用这些设备时,应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避免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四、灌溉设施建设农田中的灌溉设施是防火的重要保障措施。
科学设计和建设灌溉设施,可以在火灾发生时用水进行扑救。
为此,农户应合理规划灌溉渠道、散水器等设施,保证其清洁、通畅,以便随时可用于灭火。
五、建立灭火应急预案建立灭火应急预案是农田防火的重要环节。
农户应根据农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灭火预案,包括灭火器材的准备、防火任务的分工和应急联系方式。
预案的执行人员应定期进行灭火演练,提高灭火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
六、宣传普及防火知识农户应定期组织宣传普及防火知识,提高农民对防火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通过农田防火知识宣传会、防火安全标语的设置等方式,让农民深入了解防火常识、预防措施以及事故处理方法,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防火工作中来。
七、加强应急管理在防火工作中,应急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农户应建立应急指挥系统,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
在火灾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由具备经验和技能的人员组成的应急队伍参与灭火,并及时报警,并将灭火过程中的情况向相关部门进行汇报。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BGJ39-9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年3月1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山西省公安厅会同山西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山西省建筑设计院、吉林省公安厅、广东省公安厅、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六个单位共同修订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七章。
四个附录。
其主要内容有:总则,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构造,规划和建筑布局,厂(库)房、堆场、贮罐,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电气等。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山西省公安厅消防局规范管理组,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一九八九年七月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 2630号文通知的要求,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为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一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原《农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79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公安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山西省公安厅负责。
本规范的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0年五月十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构造第三章规划和建筑布局第四章厂(库)房、堆场、贮罐第五章民用建筑第六章消防给水第七章电气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举例附录三库房、堆场、贮罐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举例附录四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村镇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卫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农业建筑防火规范

农业建筑防火规范农业建筑防火规范是为了保护农业建筑物免受火灾的破坏,并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这些规范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设计和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
农业建筑物防火规范的要点如下:1.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选择防火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如阻燃型屋面材料、防火墙材料和抗火梁等。
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2.建筑设计的防火要求:农业建筑物的设计应考虑火灾逃生通道、消防设施布置、防火分区等要求。
火灾逃生通道应保持畅通,以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
消防安全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消防喷淋系统等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布置和维护。
建筑物应根据功能和用途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并设置相应的防火隔离措施。
3.火灾报警系统:农业建筑物应配备可靠的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烟雾探测器、火灾手报警器等。
火灾报警系统应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和安装,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4.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全: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国家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
应使用符合防火要求的电气设备和线缆,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以防止电气故障引发火灾。
5.应急疏散和灭火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农业建筑物应配备充足的应急疏散设施,包括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
此外,应设置合适数量的灭火器、灭火器具和灭火水源,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农业建筑防火规范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农业建筑灾害事故,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除了上述基本规范外,还包括消防培训、灾害演练、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农业建筑防火规范的实施关系到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得到重视和遵守。
农村防火规范

农村防火规范
农村防火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它关系到农村的安全与稳定。
为了确保农村地区
的火灾安全,必须建立健全的防火规范体系,加强火灾预防和扑救能力,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农村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
一、火灾预防
1.火源管理
–加强对明火、电热器具等火源的管理,禁止在易燃物附近使用明火或电器。
–定期检查和清理灶具、电器等设备,避免因电线老化等原因引发火灾。
2.防火巡逻
–建立防火巡逻制度,定期巡查农村各区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进行处理。
3.设施设备管理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确保灭火器材、消防栓等设备完好有效。
4.宣传教育
–定期开展防火宣传,提高农民的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
二、火灾扑救
1.火灾报警
–建立火灾报警系统,提高火灾发现和报警的速度和准确性。
2.灭火应急准备
–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各项灭火措施和责任人员。
3.救援措施
–组织农村居民参加灭火演练,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能力。
三、火灾隐患整改
1.整改制度
–建立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及时处理各类火灾隐患。
2.专项整治
–针对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进行专项整治,减少火灾风险。
3.强化督查
–定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强化整改督导力度。
以上是农村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只有做好防火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农村地区的人员和财产安全。
希望农村各地都能加强防火工作,共同维护农村的和谐安宁。
农村居民防火安全规范

农村居民防火安全规范农村居民防火安全规范农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产和生活区域,防火安全在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火灾防控能力,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有必要制定一份农村居民防火安全规范。
一、室内防火安全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来确保室内的防火安全。
1.安全用电:居民应定期检查家庭电线和电器设备的安全性。
禁止私拉乱接电线,避免过度负荷使用电器。
不在电器附近堆放易燃物品,避免发生短路或电线老化引发火灾。
2.禁止乱燃火源:居民需保持厨房明亮通风,并妥善使用燃气和煤气设备。
严禁在卧室、室内走廊等隐蔽地方使用明火,禁止乱丢烟蒂。
农村居民通常使用柴火取暖,需保持良好的炉灶、烟道清洁,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3.灭火设施配备:居民家庭需配备灭火器、灭火器、灭火器等基本灭火设施,并定期检查其灭火性能。
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
二、户外防火安全农村地区周围大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火源,户外的防火安全同样非常重要。
1.防范露天火源:清除农田、家庭周边的杂草、干草堆、枯木等易燃物。
严禁使用明火进行火爆活动,特别是在干燥炎热的季节。
2.肆虐山火:在山坡区域,农村居民需尽量少砍伐山林,减少山火发生的可能性。
遇到山火时,农村居民应立即报警,同时采取简单有效的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护呼吸道等。
3.灭火知识普及:农村居民应定期接受防火安全知识的培训与宣传教育,学习使用灭火器等基本灭火技能,提高火灾应急处理的能力。
三、农村居民应急处理在火灾发生时,农村居民需要迅速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以减少火灾的危害。
1.疏散逃生:农村居民需制定家庭火灾疏散预案,并定期进行疏散演练。
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决策,保持冷静,尽量通过安全通道有组织地疏散出来。
2.报警求助:农村居民应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向相关部门求救,并详细描述火灾现场的情况和地理位置。
同时,协助与灭火人员、救援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
3.灭火应急措施:在火灾初期,农村居民可以尝试用厚湿布、毛毯等物资进行火灭灭火,但决不能不顾自身安全情况下冒险灭火。
农村防火规范

《农村防火规范》(GB 50039—2010)条文说明3消防技术标准2011-05-25 22:06:19 阅读5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村防火规范GB 50039-2010条文说明目次1 总则 (20)2 术语 (21)3 规划布局 (22)4 建筑物 (26)5 消防设施 (28)6 火灾危险源控制 (30)6.1 用火 (30)6.2 用电 (36)6.3 用气 (37)6.2 用油(可燃液体) (39)附录A 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防火要求 (40)附录B 消防安全常识 (42)1 总则1.0.1 本条规定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农村消防工作快速发展,但消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火灾起数、损失和人员伤亡居高不下,村庄消防安全问题突出。
1997 年~2006 年的10年间,全国农村平均每年发生火灾6.9万起,死亡1531 人,受伤2001 人,直接财产损失6.3亿元,该4项数字分别占城乡年均火灾总数57.7% 、62.1% 、55.6% 和58.7% 。
农村防火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预防农村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1.0.2 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鉴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现状和农村消防安全的实际,有效预防农村火灾的发生,应综合采取编制和落实消防规划、进行必要的防火分隔、科学设定建筑的耐火等级、有效控制火灾危险源、合理设置消防设施等综合性的消防安全措施。
本规范不只是一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而是一部涉及农村消防规划、建筑防火设计、既有建筑防火改造、消防安全管理等内容的指导农村防火的综合性技术规范。
在农村建设的厂房、仓库、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5m 的居住建筑,由于其火灾危险性较大,在保证消防资金投入、落实消防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具有可行性,除本规范规定外,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等有关规范执行。
农村防火规范

农村防火规范农村是我国重要的生产基地,但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火灾而造成损失。
因此,农村防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采取规范的防火措施,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
一、防范措施首先,农村居民应树立防火意识,提高火灾预防意识。
加强家庭防火教育,不得随意点燃火种,不抛烟蒂,不在家中使用易燃物品,注意对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等。
其次,加强农村建筑物的防火设施。
在建筑物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安装、使用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水枪等,并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用具的完好性和有效性,确保随时可以应对火灾。
此外,尽量避免在野外搭建临时棚屋,要严格控制野外用火,重视火源监管,禁止在林区、山区烧荒以及焚烧垃圾等行为。
同时,加强对农村油、气、煤火的管理,严禁改变使用规定,加强对家庭燃油、煤气管道的管理和维护。
最后,加强农村防火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消防人员在扑救火灾中的安全。
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从源头上预防火灾。
二、应急预案预先做好火灾的应急预案,可以有效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农村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预先确定一定数量的防火队伍,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建立有效的信息通道,及时掌握火灾信息,加强指挥调度,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应加强火灾事故后的善后工作,做好救援、搜救、善后等事宜。
三、组织力量农村防火工作要重视组织力量的建设,建立完善的防火组织机构。
应建立循环、动态、高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农村防火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和消防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联动效能。
最后,农村防火工作还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在宣传教育中不断加强对防火安全法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执法力度,形成欺奉竞争、主动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防火工作良好氛围。
总之,农村防火规范是保障农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要深入宣传、加强管理,完善安全措施,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就可以有效预防农村火灾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农村防火规范(城市消防国家标准)

农村防火规范1总则1.1 为了预防农村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1)农村消防规划;(2)农村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的防火设计;(3)农村既有建筑的防火改造;(4)农村消防安全管理。
除本规范规定外,农村的厂房、仓库、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5m的居住建筑的防火设计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等的规定。
1.3 农村的消防规划、建筑防火设计、既有建筑的防火改造和消防安全管理,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民族习俗、村庄规模、地理环境、建筑性质等,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1.4 农村的消防规划应根据其区划类别,分别纳入镇总体规划、镇详细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并应与其他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1.5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应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组织,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防火安全制度,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落实消防安全责任,配备必要的消防力量和消防器材装备。
1.6农村的消防规划、建筑防火设计、既有建筑的防火改造和消防安全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1 农村 rural area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市、镇规划区以外的镇、乡、村庄的统称。
2.2 村庄 village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聚居点。
2.3 消防点 fire fighting spot设置在农村的集中放置消防车辆、器材,并配有专职、义务或志愿消防队员的固定场所。
2.4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 the place combined with habitation,production,storage and business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内的场所,俗称“三合一”。
3 规划布局3.1 农村建筑应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及火灾危险性、周边环境、生活习惯、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布局。
乡村防火规范办法(全文)

乡村防火规范办法(全文)乡村防火规范办法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本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乡村防火工作,保护农田和农村建造物的安全,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本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1.2 适合范围本适合于乡村地区的农田、农村建造物以及乡村居民。
1.3 定义火灾危(wei)险物:指容易引起火灾的物品,如易燃物、可燃气体等。
火险区域:指容易发生火灾的区域,如易燃植被覆盖区、易燃建造物集中区等。
第二章乡村火灾风险评估2.1 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确定乡村地区的火灾风险程度,为防火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提供科学依据。
2.2 火灾风险评估的步骤2.2.1 确定评估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估的区域范围。
2.2.2 采集资料:采集相关的统计资料、地理信息等。
2.2.3 进行实地考察:对乡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火灾风险情况。
2.2.4 分析评估:综合资料和考察结果,进行火灾风险评估。
2.2.5 编制评估报告:将评估结果编制成评估报告,明确乡村地区的火灾风险程度和主要风险点。
2.3 乡村火灾风险等级划分根据火灾风险评估的结果,将乡村地区的火灾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第三章乡村火灾防控措施3.1 高风险区域的防控措施3.1.1 完善农田防火设施:在高风险区域建设农田防火设施,如防火墙、防火道等。
3.1.2 加强巡查和监测:加强对高风险区域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火险隐患。
3.1.3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高风险区域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对火灾防范的认识。
3.2 中风险区域的防控措施3.2.1 完善建造物防火设施:在中风险区域的农村建造物中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防火设施。
3.2.2 加强消防队伍建设:加强中风险区域的消防队伍建设,提高灭火救援能力。
3.2.3 整治火险隐患:整治中风险区域的火险隐患,如清理秸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3.3 低风险区域的防控措施3.3.1 加强消防知识培训:加强对低风险区域居民的消防知识培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农村防火规范(城市消防国家标准)

农村防火规范(城市消防国家标准)农村防火规范1总则1.1 为了预防农村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1)农村消防规划;(2)农村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的防火设计;(3)农村既有建筑的防火改造;(4)农村消防安全管理。
除本规范规定外,农村的厂房、仓库、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5m的居住建筑的防火设计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等的规定。
1.3 农村的消防规划、建筑防火设计、既有建筑的防火改造和消防安全管理,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民族习俗、村庄规模、地理环境、建筑性质等,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1.4 农村的消防规划应根据其区划类别,分别纳入镇总体规划、镇详细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并应与其他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1.5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应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组织,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防火安全制度,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落实消防安全责任,配备必要的消防力量和消防器材装备。
1.6农村的消防规划、建筑防火设计、既有建筑的防火改造和消防安全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1 农村 rural area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市、镇规划区以外的镇、乡、村庄的统称。
2.2 村庄 village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聚居点。
2.3 消防点 fire fighting spot设置在农村的集中放置消防车辆、器材,并配有专职、义务或志愿消防队员的固定场所。
2.4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 the place combined with habitation,production,storage and business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内的场所,俗称“三合一”。
3 规划布局3.1 农村建筑应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及火灾危险性、周边环境、生活习惯、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布局。
农村防火规范

农村防火规范一、开展防火宣传知识教育(一)深入开展火灾预防宣传,充分发挥乡村广播、村里工作站、村支书等渠道宣传思想,加强防火宣传知识教育,提高村民防火意识。
(二)实施“百姓宣传”活动,让村民充分了解火灾的危害性,明确的火险和安全措施,以提高全社会的火灾安全意识及责任素质。
(三)定期开展防火小知识竞赛,组织实景教学活动,深入开展防火安全宣传活动,普及火灾预防常识,使村民们有系统全面的认知和重视。
二、强化防火检查(一)建立村村联网的防火检查制度,定期进行火灾风险排查,查清村庄内部及周边的火灾潜在危险点并采取措施,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有关人员重点检查以下部位以及危险点:易燃、易爆、易燃易爆物品储存保管状况,消防设备、消防设施是否正常;禁止事项是否遵守;火源易造成火灾的隐患等。
(三)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发生火灾的大量积聚的易燃物,严防起火源的易燃易爆物品的混合贮存。
(四)积极推进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使用,并严格落实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起火隐患,切实做好火灾防治措施。
三、强化消防宣传教育(一)深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提高村民消防安全意识,引导村民使用、存放和处理消防器材做到安全、正确。
(二)坚持以实景教学的方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加强村民的实际操作技能,及时发现及处理消防场景所存在的易燃易爆等危险现象。
(三)让村民以防火为核心,以安全第一为准则,结合实际,积极提高防火安全领域的知识水平,深入开展火灾防控与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四、加强消防准备(一)有计划地组织开展防火训练,及时调整消防保障计划,加强防火准备,保障村民安全。
(二)积极建立消防事故预案,及时组织消防部门参训,加强火灾处置和有关安全规程的学习,做好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事故处置设备的维护。
(三)完善对特殊区域(森林、石化储存场、油库、有毒危险化学品等)的防火规范,加强安全检查管理,确保特殊场所安全。
(一)重视定期防火检查,加强消防监督,把每单位、每村庄等的消防安全状况作为本村的重要管理指标,严格执行,确保安全可靠。
农村居民防火安全规范

农村居民防火安全规范农村居民防火安全规范在农村,由于居民住宅多为砖木结构、地处偏远、消防设施薄弱等原因,防火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防火意识,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一系列农村居民防火安全规范势在必行。
下面将介绍一些农村居民防火安全规范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安全出入口:每个住宅都应有至少两个安全可靠的出入口,方便居民疏散。
门窗要经常保持良好的开启和关闭状态,确保能迅速逃生。
此外,门窗的间距应根据消防要求合适,防止火灾蔓延。
居民还可以设置紧急出口标志,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容易找到。
二、电源管理:农村居民用电多以煤气、煤炭为主,因此电源的管理尤为重要。
居民在使用电器时要仔细检查电源插座、电缆和电器设备是否正常,防止发生电器火灾。
此外,居民要定期检查电线是否老化、松动,避免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居民还应当养成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避免过载使用电器设备。
三、明火使用:农村居民在生活中常常使用明火,如煮饭、取暖等。
在使用明火时要格外小心,避免引发火灾。
居民要确保炉灶、火炉等明火设备与易燃物之间的安全距离。
炊事用火要特别小心,务必关注锅炉炖煮过程中的油烟和高温,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同时,明火使用完毕后要及时熄灭,确保没有留下任何火源。
四、禁止私拉乱接电线:农村居民在临时搭建的附属建筑物、棚户等地方往往存在私拉乱接电线的情况。
这种行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引发火灾。
因此,居民要杜绝私拉乱接电线现象,要经常检查电线的质量和接线是否规范,以确保居民用电的安全。
五、燃气安全:农村居民使用燃气进行做饭、取暖等,燃气安全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居民要检查燃气管道和炉具是否完好无损,避免燃气泄漏引发火灾。
禁止在无风机抽排的地方使用燃煤气空调、燃煤气机等设备,以免产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
居民要定期对燃气灶具进行维修和检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六、火灾应急预案:农村居民应制定和学习火灾应急预案,以提高应对火灾突发事件的能力。
《农村防火规范》详解

有明确的定义,其地域范围也不明确,结合本 规范所指导的范围给出了农村的概念。
2 术语
2.0.2 村庄 ( village) 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居住点。
2 术语
2.0.3 消防点 (firefighting spot) 设置在农村的集中放置消防车辆、器材,并配
附录B:消防安全常识:火灾预防、初起 火灾扑救、逃生自救
3.本章强制性条款
3.0.2 甲、乙、丙类生产、储存场所应布置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区域,并应 布置在集中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充 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和汽车加油加气站等应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风向 等因素合理布置,与其他建(构)筑物等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的要求。
1 总则
本条有三层含义: 地域范围确定为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驻地
城市(镇)规划区以外的建制镇、乡、村庄。 内容为消防规划、建筑防火设计、既有建筑的
防火改造和消防安全管理。 厂房、仓库、公共建筑、超过15m的居住建筑
等的防火设计要执行建规、高规的有关规定。
1 总则
本规范规定的内容是农村防火的最基本 要求,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应用 先进的防火技术措施和消防装备设施。 各地可以根据本规范的精神,结合当地 实际制定相应的防火技术细则。
4 建筑物
本章共8条。规定了农村建筑的耐火等级、防火间 距等要求。这些规定实际上是针对农民自建的用 于满足基本居住条件的自用住宅,在耐火等级、 防火间距、防火分区等方面作出的规定。
4.0.1 、4.0.2规定在农村应倡导建造一、二级耐 火等级的建筑,严格控制建造四级耐火等级的建 筑,建筑构件应尽量采用不燃烧体或难燃烧体。
农业建筑防火规范

农业建筑防火规范农业建筑防火规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建筑也日益得到重视。
然而,由于农业建筑大多位于偏远地区,距离城市较远,人们的安全意识并不如城市中的高楼大厦那样高,因此农业建筑的火灾事故频繁发生。
在此背景下,农业建筑防火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业建筑火灾原因农业建筑火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器设备过载或老化损坏,导致引发火灾。
2.使用不安全的火源,如明火灶炉、电热器等。
3.没有按照规范车间划分和作业规范,使易燃物品混放以及不当操作发生火灾。
4.人为疏忽,如存在吸烟、乱丢烟蒂等不文明行为,以及没有及时处理灶具漏气等问题。
二、农业建筑防火规范为了避免农业建筑火灾的发生,制定并执行一定的防火规范十分必要。
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农业建筑防火规范:1.规范使用电器:适时更换老化的电器,确保电器使用在额定功率以内,切勿乱接电源。
2.明火禁止入内:农业建筑的火源应以电器为主,应当禁止明火进入。
3.防止混放易燃物品:对易燃物品进行明确分类、区域划分和合理储存,以保证不同易燃物品之间的合理隔离。
4.规范人员行为: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确保员工不进行吸烟、乱扔烟蒂等不文明行为。
5.加强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处理灶具漏气问题等安全隐患。
三、农业建筑防火常识不论是在农业建筑中还是在其他场所,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火常识都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业建筑防火常识:1.勿用明火灶炉:为避免火灾事故,应该使用电器进行烹饪和加热。
2.烟头不随意扔:烟头应放置指定的烟灰缸内,不可随意扔弃。
3.禁烟警示标识:农业建筑中应贴上禁止吸烟的警示标识,以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
4.储存易燃物品应有专门区域:应当专门划分储存易燃物品的区域,以防止不同易燃物品混放发生火灾。
5.备一份应急灭火器:应当准备一份能使用的灭火器,并放置在农业建筑易燃物品集中的区域。
总之,防火工作是建筑安全的一项基本任务,农业建筑防火规范也是重中之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建筑物
本条中的占地面积5000 m2、3000 m2的规 定是按照我国农村平均每户宅基地的占地面积 为100 m2 考虑的。 耐火等级较高的建筑密集区之间的防火隔离带 的宽度参照了建规中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之 间的防火间距; 耐火等级较低的建筑密集区之间的防火隔离带 的宽度参照了建规中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之 间的防火间距。
3.0.9 既有的厂(库)房和堆场、储罐等,不 满足消防安全要求的,应采取隔离、改造、搬 迁或改变使用性质等防火保护措施。 3.0.10 既有的耐火等级低、相互毗连、消防 通道狭窄不畅、消防水源不足的建筑群,应采 取改善用火和用电条件、提高耐火性能、设置 防火分隔、开辟消防通道、增设消防水源等措 施。 考虑到农村建筑的历史现状,对既有的农村建 筑采取的防火措施应该区别对待。
1
总则
本条有三层含义: 地域范围确定为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驻地 城市(镇)规划区以外的建制镇、乡、村庄。 内容为消防规划、建筑防火设计、既有建筑的 防火改造和消防安全管理。
厂房、仓库、公共建筑、超过15m的居住建筑 等的防火设计要执行建规、高规的有关规定。
1
总则
本规范规定的内容是农村防火的最基本 要求,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应用 先进的防火技术措施和消防装备设施。 各地可以根据本规范的精神,结合当地 实际制定相应的防火技术细则。
5 消防设施
3 消防给水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根据气候条件、 外部荷载、管材性能等因素确定; 4 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宜大于120m;三、四级 耐火等级建筑较多的农村,室外消火栓间距不 宜大于60m; 5 寒冷地区的室外消火栓应采取防冻措施,或 采用地下消火栓、消防水鹤或将室外消火栓设 在室内;
5 消防设施
2个附录: 附录A: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 所防火要求 附录B:消防安全常识 2个附录的条文60条。
重点在以下方面做了消防技术规定: 1.农村消防规划; 2.村民的自用住宅; 3. 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等环节的技 术防范措施; 4.“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5.火灾预防、初起火灾扑救和逃生自救 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内容。
3
规划布局
3.0.11 村庄内的道路宜考虑消防车的通 行需要,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应符合下 列要求: 1 宜纵横相连、间距不宜大于160m; 2 车道的净宽、净空高度不宜小于4m; 3 满足配置车型的转弯半径; 4 能承受消防车的压力; 5 尽头式车道满足配置车型回车要求。
3
规划布局
此条不作定量规定,主要是考虑到农村 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配置的消防 车型也各不相同,尽头式车道回车的定 量要求在条文说明中按照车型的不同给 出了参考数据。
3
规划布局
3.0.14 学校、村民集中活动场地(室)、主要
路口等场所应设置普及消防安全常识的固定消防 宣传点;易燃易爆等重点防火区域应设置防火安 全警示标志。消防安全常识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宜采用附录B。
4
建筑物
我国农村的许多地区对耐火等级较低的建筑群 按不超过30户、耐火等级较高的建筑群按不超 过50户连片的村民建筑开辟防火隔离带或设防 火墙等措施进行分隔。 这主要是参照了原《火灾统计管理规定》中, 受灾50户以上火灾为特大火灾,受灾30户以 上为重大火灾的规定,为防止农村发生重特大 火灾事故所采取的措施。
附录B:消防安全常识:火灾预防、初起 火灾扑救、逃生自救
3.本章强制性条款
3.0.2 甲、乙、丙类生产、储存场所应布置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区域,并应 布置在集中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充 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和汽车加油加气站等应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风向 等因素合理布置,与其他建(构)筑物等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的要求。 3.0.4 甲、乙、丙类生产、储存场所不应布置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 影剧院、体育馆、医院、养老院、居住区等附近。 3.0.9 既有的厂(库)房和堆场、储罐等,不满足消防安全要求的,应采 取隔离、改造、搬迁或改变使用性质等防火保护措施。 3.0.13 消防车道应保持畅通,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严禁设置隔离桩、栏 杆等障碍设施,不得堆放土石、柴草等影响消防车通行的障碍物。
本条规定了农村消防水源的种类。 在我国,有些地区天然水源十分丰富,有 的地区常年干旱,水资源十分缺乏。消防 水源的选择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5 消防设施
5.0.6 具备给水管网条件的农村,应设室 外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宜与生产、 生活给水系统合用,并应满足消防供水的 要求。 不具备给水管网条件或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不符合消防供水要求的农村,应建设消防 水池或利用天然水源。
5 消防设施
对具备给水管网条件的农村,应设室外消 防给水管网; 不具备给水管网条件时可利用天然水源作 为消防水源; 给水管网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时, 应设置消防水池作为消防水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消防设施
5.0.7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和室外消火栓的 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村庄在消防站(点)的保护范围内时,室外消 火栓栓口的压力不应低于0.1MP;当村庄不在 消防站(点)保护范围内时,室外消火栓应满足 其保护半径内建筑最不利点灭火的压力和流量 的要求;
4
建筑物
4.0.4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或与其他耐 火等级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4m,当 符合下列要求时,其防火间距可相应减小:
1 相邻的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当较 高一座建筑的相邻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不设置 天窗、屋顶承重构件及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 于1.00h时,防火间距不限;
国家标准《农村防火规范》
GB50039—2010
2010-8-18发布 2011-6-1实施
0 规范概述
《农村防火规范》GB50039-2010共分为6 章和2个附录。 6章分别是: 总则、术语、规划布局、建筑物、消防 设施、火灾危险源控制 6章的条文共74条,其中16条(款)是 强制性条文;
4
建筑物
2 相邻的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当较 低一座建筑的相邻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不设置 天窗、屋顶承重构件及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 于1.00h时,防火间距不限;
3 当建筑相邻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小于 等于该外墙面积的10%且不正对开设时,建 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可减少为2m;
4
建筑物
2
术语
本规范的5.0.3条规定了消防点设置的最低标 准: 1 有固定的地点和房屋建筑,并有明显标识; 2 配备消防车、手抬机动泵、水枪、水带、灭 火器、破拆工具等全部或部分消防装备; 3 设置火警电话和值班人员; 4 有专职、义务或志愿消防队员; 5 寒冷地区采取保温措施。
2
术语
4
建筑物
4.0.5 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的防 火间距不宜小于6m。当建筑相邻外墙为 不燃烧体,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小 于等于该外墙面积的10%且不正对开设 时,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可为4m。
4
建筑物
4
建筑物
4.0.6 既有建筑密集区的防火间距不满足要求 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 耐火等级较高的建筑密集区,占地面积不应 超过5000m2;当超过时,应在密集区内设置 宽度不小于6m的防火隔离带进行防火分隔; 2 耐火等级较低的建筑密集区,占地面积不应 超过3000m2;当超过时,应在密集区内设置 宽度不小于10m的防火隔离带进行防火分隔。
2.0.4 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
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 途混合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内的场所,俗 称“三合一”。 (在本规范的条文中简称 “合用场所”)
3
规划布局
规定了农村建筑、堆垛的布局、消防车道等基 本要求以及既有建构筑物应采取的防火措施。
消防规划涉及到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 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方 面的内容。 考虑到尽量将同类型的技术内容归类合并在一 个章节,这些内容分别在3规划布局、4 建筑 物、5 消防设施中作出了规定。
3
规划布局
农村宜在学校、村民聚集的公共活动场 地或举办群众活动的活动室、主要路口 等场所设置普及消防安全常识的固定消 防宣传标语、标牌、宣传栏或张贴宣传 图画等形式对公众宣传防火、灭火和应 急逃生等常识。
为了使农村的消防安全常识宣传具有针对 性和切合农村火灾防范的实际,消防安全 常识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宜采用附录B。
4
建筑物
本章共8条。规定了农村建筑的耐火等级、防火间 距等要求。这些规定实际上是针对农民自建的用 于满足基本居住条件的自用住宅,在耐火等级、 防火间距、防火分区等方面作出的规定。
4.0.1 、4.0.2规定在农村应倡导建造一、二级耐 火等级的建筑,严格控制建造四级耐火等级的建 筑,建筑构件应尽量采用不燃烧体或难燃烧体。
5 消防设施
5.0.8 江河、湖泊、水塘、水井、水窖等天然 水源作为消防水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能保证枯水期和冬季的消防用水; 2 应防止被可燃液体污染; 3 有取水码头及通向取水码头的消防车道; 4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最低水位时吸水 高度不应超过6.0m。
5 消防设施
2
术语
2.0.2 村庄 ( village) 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居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