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水肿实验报告(2)

合集下载

肺水肿实验报告

肺水肿实验报告

篇一:肺水肿实验报告实验性肺血容量增高性肺水肿一、实验目的1.复制家兔实验性肺水肿2.观察肺水肿的表现,并探讨其有关的发病机理。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生理盐水、乌拉坦、气管插管和与之配套的呼吸描记装置(二道生理记录仪)或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血气分析仪。

静脉导管和静脉输液装置,颈部小手术器械,婴儿秤,天平,听诊器,兔固定台,1ml、2ml注射器各2具,丝线,纱布,滤纸,烧杯等。

三、实验步骤本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1、将实验组家兔准确称重后,麻醉、仰卧固定于兔台上,剪去颈前部手术视野被毛,切开颈部前部皮肤,然后分离气管及一侧颈外静脉和二侧颈总动脉并穿线备用。

切开气管,插入气管插管,用丝线结扎固定后将呼吸描记装置与之相连,以描记呼吸。

结扎颈外静脉远心端,在近心端靠近结扎处剪一小口,插入静脉导管,结扎固定后将输液装置与之相接并试行滴注,通畅后暂停输液。

2、由颈总动脉插入动脉插管以描记血压,由颈外静脉插入静脉插管并连接输液装置缓慢滴人0.9%的生理盐水以保持管道通畅3、描记一段正常呼吸,用听诊器听肺的呼吸音。

4、用lml肝素化注射器从耳朵动脉抽血0.5m1,立即将针头插入橡皮塞中以防空气进入。

经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液的ph、pac02、pa02、k+、na+、cl-等,作为实验前对照。

5、然后输入37℃(摄氏度)生理盐水,输入量按100ml/㎏(体重)计算,输液速度180-200滴/min。

6、输药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机体的变化:①呼吸曲线有否变化,有否呼吸急促,困难。

②肺部是否出现罗音。

7、对照组除不使用肾上腺素外,其余实验步骤和条件与实验组相同。

8、上述各组实验完成以后,分别夹住气管,剪开胸前壁,在气管分叉处用线结扎,防止水肿液溢出。

在结扎处上方剪断气管,然后分离心脏及其血管,将肺取出。

用滤纸吸干肺表面的水份后,准确称取肺重量,以计算肺系数肺系数= 肺重量(g)体重(kg)正常肺系数约为4~5 g。

此后观察肺大体改变,切开肺,注意切面的变化,是否有粉红色泡沫液体溢出(注意其量,性质,颜色)。

最新肺水肿实验报告

最新肺水肿实验报告

最新肺水肿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因素对肺水肿形成的影响,并评估其在病理生理学中的意义。

实验方法:
1. 实验动物:选择30只健康的成年大鼠,分为三组,每组10只。

2. 处理方法:第一组作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第二组和第三组
分别接受不同浓度的内毒素注射,以模拟炎症反应。

3. 观察指标:记录注射后24小时内的体重变化、呼吸频率、肺组织
湿/干重比,并在实验结束时进行肺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变化。

4. 数据收集:通过精确天平测量肺组织湿重,使用烘箱测定肺组织干重,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并记录细胞损伤程度。

实验结果:
1. 对照组大鼠未出现肺水肿症状,肺组织湿/干重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2. 第二组大鼠在接受低浓度内毒素注射后,部分出现轻度肺水肿,肺
组织湿/干重比略有上升,病理切片显示轻微的肺泡间隔扩张。

3. 第三组大鼠在接受高浓度内毒素注射后,全部出现明显的肺水肿,
肺组织湿/干重比显著增加,病理切片显示肺泡间隔明显扩张,伴有大
量炎症细胞浸润。

实验结论:
内毒素浓度的增加可显著促进肺水肿的形成,且肺水肿的严重程度与
内毒素的浓度呈正相关。

此外,肺水肿的形成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炎症细胞的浸润可能是肺水肿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
肺水肿的病理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了实验依据。

大鼠肺水肿实验报告

大鼠肺水肿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肺水肿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以及治疗策略。

通过建立大鼠肺水肿模型,观察肺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分析肺水肿的病理生理变化,为临床肺水肿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20g,共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

2. 实验药物与试剂:高渗盐水(生理盐水与20%葡萄糖混合液)、乌拉坦、氯化钠、肝素钠、生理盐水等。

3. 实验方法:(1)肺水肿模型建立:实验组大鼠采用高渗盐水灌胃法诱导肺水肿。

具体操作如下:将高渗盐水(生理盐水与20%葡萄糖混合液)以10ml/kg体重灌胃,对照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

(2)肺水肿观察:分别在灌胃后0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观察大鼠的临床表现、肺部病理变化以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

(3)病理学观察: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肺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进行病理学观察,分析肺水肿的病理变化。

(4)生化指标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指标。

三、实验结果1. 临床表现:实验组大鼠在灌胃高渗盐水后2小时开始出现呼吸加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临床症状明显加重。

2. 肺部病理变化:实验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的肺水肿病理变化,包括肺泡间隔增厚、肺泡腔充满水肿液、肺泡上皮细胞变性等。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肺部病理变化明显加重。

3. 生化指标检测:实验组大鼠血清中的LDH、TNF-α、IL-6等指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讨论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肺水肿模型,观察肺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分析肺水肿的病理生理变化,为临床肺水肿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1. 肺水肿的发生机制:高渗盐水灌胃导致实验组大鼠出现肺水肿,可能与高渗盐水引起的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肺水肿_实验报告

肺水肿_实验报告

1. 理解肺水肿的病理生理机制。

2. 观察肺水肿的临床表现。

3. 探讨肺水肿的治疗方法。

二、实验原理肺水肿是指肺泡和肺间质内液体积聚,导致肺泡和肺组织肿胀,影响气体交换。

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心功能不全、肺血管阻塞等。

三、实验对象与材料1. 实验对象:家兔,体重2~3kg。

2. 实验材料:兔手术台、实验动物常用手术器械一套、气管插管、橡皮管、细塑料管、纱布、棉线、注射器(1ml、5ml)及针头各一具、小橡皮块、听诊器、滤纸、婴儿秤、托盘天平、动脉夹、动脉导管、静脉导管、输液装置、血压计、生理盐水、乌拉坦、肝素生理盐水、肾上腺素溶液等。

四、实验方法1. 麻醉与固定:将家兔置于兔手术台上,用25%乌拉坦4ml/kg进行麻醉,待动物麻醉成功后,将其仰卧固定于兔台上。

2. 气管插管:剪去家兔颈前部手术视野被毛,切开颈部前部皮肤,分离气管及一侧颈外静脉和两侧颈总动脉,穿线备用。

切开气管,插入气管插管,用丝线结扎固定后将呼吸描记装置与之相连,以描记呼吸。

3. 血压测定:由颈总动脉插入动脉插管以描记血压,由颈外静脉插入静脉插管并连接输液装置缓慢滴入生理盐水以保持管道通畅。

4. 观察肺水肿表现:描记一段正常呼吸,用听诊器听肺的呼吸音。

观察家兔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肺部呼吸音变化。

5. 肺水肿诱导:采用快速大量输液方法诱导家兔发生肺水肿,观察肺水肿的临床表现。

6. 肺水肿治疗:给予家兔肾上腺素溶液进行肺水肿治疗,观察肺水肿的治疗效果。

1. 正常情况下,家兔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肺部呼吸音均正常。

2. 诱导肺水肿后,家兔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节律不整、深度变浅、肺部呼吸音减弱等症状,表明肺水肿发生。

3. 给予肾上腺素溶液治疗后,家兔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肺部呼吸音逐渐恢复正常,肺水肿症状明显改善。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 肺水肿的病理生理机制:肺水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心功能不全、肺血管阻塞等。

肺水肿实验报告

肺水肿实验报告

肺水肿实验报告
在肺水肿的研究中,实验操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本次实
验中,我们使用小鼠模型来研究肺水肿的发病机理以及防治方法。

实验设计: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葡萄糖组、高盐组以及葡萄糖高盐组。

各组小鼠接受不同浓度的液体饮
食喂养4天,然后检测肺水肿的程度。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发现葡萄糖组和高盐组的小鼠均出
现明显的肺水肿症状,而葡萄糖高盐组的小鼠肺水肿症状更为严重。

同时,正常对照组的小鼠没有出现肺水肿症状。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高盐和高糖的饮食可以导致
小鼠肺水肿的发生。

因此在预防肺水肿方面,应该控制葡萄糖和
盐的摄入。

同时,我们还尝试了利用呼吸道补液技术治疗肺水肿的方法。

我们在葡萄糖高盐组小鼠中,选取了部分小鼠进行呼吸道补液治疗。

结果发现,经过治疗后,小鼠的肺水肿症状得到了缓解。

因此,呼吸道补液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治疗肺水肿的新方法。

总结: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的发生和进展与饮食、环境、疾病等多个因素有关。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对肺水肿的发生机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探索出了新方法治疗肺水肿,这对预防和治疗肺水肿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实验报告肺水肿

病理实验报告肺水肿

病理实验报告肺水肿概述肺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情况,主要指肺组织中非正常积聚的液体导致呼吸功能受损的一种疾病。

肺水肿可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种类型,其中心源性肺水肿是最常见的类型,常见于心脏疾病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而引起的肺循环淤血。

本次实验将通过病理分析的方式对肺水肿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讨论。

材料与方法本次实验使用的标本为来自已经死亡的患者的肺组织切片,通过显微镜对肺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与讨论外观观察通过观察切片下的肺组织,可以明显看到肺泡腔内积聚了大量黄色液体,肺泡壁也呈现水肿状态。

肺泡壁的水肿使得气体交换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患者呼吸困难。

组织学特征肺泡壁由一层薄的上皮细胞和基底膜组成。

在正常情况下,肺泡腔内只有少量液体和气体。

而在肺水肿的情况下,肺泡腔内积聚了大量液体,从而导致肺泡腔扩大。

进一步观察肺组织切片,发现肺泡壁上皮细胞的核被推到了细胞边缘,这是水肿现象的典型表现。

此外,肺泡壁上皮细胞间有明显的间隙扩大,这是由于组织液体的滞留和渗出所致。

病因分析根据临床病史和病理表现,可以初步判断本例肺水肿病因为心源性。

心源性肺水肿是由于心脏疾病引起心血管系统回流障碍,导致肺循环淤血而发生。

正常情况下,心脏负责泵血供应全身组织,但心脏疾病如心脏衰竭、心肌缺血等会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

当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时,肺循环血流受阻,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

随着压力的增加,液体和红细胞开始渗出到肺泡腔内,形成肺水肿。

结论通过本次病理实验,我们对肺水肿的病理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肺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肺组织中的液体积聚和肺泡壁的水肿。

心源性肺水肿是最常见的类型,由心脏疾病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而引起。

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需要对肺水肿的病因和治疗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以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1. Francis DM, Veale D, Mako S, et al. The pathogenesis of diuretic therapy[J]. N Engl J Med, 1972, 287(13):626-631.2. Edematous lung[J]. Respiratory Care Notes, 2013,4(12).。

肺水肿的实验报告

肺水肿的实验报告

肺水肿的实验报告1. 研究背景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肺组织间质和肺泡腔内液体积聚。

肺水肿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脏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肺水肿模型,探究不同因素对肺水肿的影响,从而加深对肺水肿发病机制的理解。

2. 材料和方法2.1 动物模型本实验使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共选取30只雄性小鼠。

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

2.2模型建立2.2.1 组1:心脏负荷增加组将组1小鼠置于高盐饮食环境,增加心脏负荷。

2.2.2 组2:急性呼吸窘迫组给组2小鼠注射抗胶原抗体,导致肺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进一步引起肺水肿。

2.2.3 对照组对照组小鼠不进行任何处理。

2.3 实验数据采集在不同时间点,例如实验开始前、24小时后和48小时后,对所有小鼠进行体重测量和心率测量,并采集动脉血样本和肺组织样本。

2.4 数据分析使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包括体重变化、心率变化、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肺组织湿重等指标。

3. 结果与讨论3.1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3.1.1 组1:心脏负荷增加组在实验开始后的24小时内,组1小鼠的体重和心率均显著增加,体重增加表明心脏负荷增加,而心率增加表明心脏功能受到影响。

此外,动脉血样本分析显示氧饱和度下降,提示心脏负荷增加导致组织缺氧。

3.1.2 组2:急性呼吸窘迫组实验开始后的24小时内,组2小鼠的体重和心率均无显著变化。

然而,动脉血样本显示氧饱和度显著下降,表明急性呼吸窘迫导致组织缺氧。

3.1.3 对照组对照组小鼠在实验期间体重、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

3.2 结果讨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了不同因素对肺水肿形成的影响。

心脏负荷增加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心脏负荷增加和组织缺氧,这与心脏病导致的肺水肿相关。

而急性呼吸窘迫组小鼠虽然没有出现明显的体重和心率变化,但动脉血样本的氧饱和度下降显示了组织缺氧的存在,提示急性呼吸窘迫对肺水肿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

肺水肿实验报告

肺水肿实验报告

肺水肿实验报告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发生在心力衰竭、肺部感染、中毒等情况下。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报告。

首先,我们通过动物模型建立了肺水肿实验。

我们选取了实验动物,通过给予不同剂量的心脏毒素或者模拟心力衰竭的情况,诱发动物产生肺水肿。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肺水肿动物呼吸困难、肺部充血、肺泡内有大量液体渗出等症状。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初步确认了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与心脏功能不全有关。

其次,我们进行了药物治疗实验。

在肺水肿动物模型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抗炎药等。

通过观察实验动物的症状缓解情况和肺部病理学变化,我们发现某些药物能够有效减轻肺水肿的症状,减少肺部液体渗出,提高动物的存活率。

这为肺水肿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我们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实验。

通过检测肺水肿动物模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我们发现一些与肺水肿发病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改变。

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肺水肿的发病过程,为我们深入了解肺水肿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对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肺水肿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涉及心脏功能、血管通透性、炎症反应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实验研究,为肺水肿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通过本次实验研究,我们对肺水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其发病机制和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们相信,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我们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急性肺水肿的实验报告

急性肺水肿的实验报告

急性肺水肿的实验报告急性肺水肿的实验报告引言:急性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常见于心脏病、肺炎等疾病患者。

本实验旨在通过动物模型,深入研究急性肺水肿的发生机制和相关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选择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

实验组注射模拟心力衰竭药物,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观察两组小鼠在一定时间内的呼吸状况、肺部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效果。

实验过程:1. 实验组小鼠注射模拟心力衰竭药物,对照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

2. 观察两组小鼠在注射后的呼吸状况,记录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等指标。

3. 在一定时间后,对两组小鼠进行解剖,取出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4. 实验组小鼠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如呼吸机辅助通气、利尿剂等,观察治疗效果。

实验结果:1. 实验组小鼠在注射后呼吸频率明显增加,呼吸深度减小,呼吸困难明显。

2. 对照组小鼠呼吸状况正常,无明显异常。

3. 病理学检查显示,实验组小鼠肺组织出现充血、水肿、肺泡壁增厚等病理变化,而对照组小鼠肺组织正常。

4. 实验组小鼠经过不同治疗方法后,呼吸困难症状得到缓解,肺组织病理变化也有所改善。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心力衰竭药物注射可以引起小鼠急性肺水肿,呼吸困难和肺组织病理变化是其主要特征。

而对照组小鼠未出现这些症状,说明药物注射是引起急性肺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

治疗方面,呼吸机辅助通气和利尿剂在缓解呼吸困难和改善肺组织病理变化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这提示在临床治疗中,对急性肺水肿患者可以采取相应的呼吸支持和利尿措施。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急性肺水肿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心力衰竭药物注射可以引起小鼠急性肺水肿,呼吸困难和肺组织病理变化是其主要特征。

呼吸机辅助通气和利尿剂在缓解呼吸困难和改善肺组织病理变化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这些发现对于临床治疗急性肺水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肺水肿实验报告结果

肺水肿实验报告结果

一、实验概述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复制家兔实验性肺水肿,观察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分析肺水肿的发病机制。

实验对象为体重2~3kg的家兔,共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过程中,对家兔进行了麻醉、气管插管、动脉和静脉插管等操作,并通过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其他药物,诱导家兔出现肺水肿。

二、实验结果1. 呼吸变化- 实验组家兔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后,呼吸频率和深度逐渐增加,出现浅快呼吸,这与肺水肿时肺泡通气不足有关。

- 在注射肾上腺素后,实验组家兔出现呼吸暂停,可能与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和肺泡压力升高有关。

2. 血压变化- 实验组家兔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后,血压出现短暂升高,随后逐渐下降,可能与肺水肿引起的肺血管阻力增加有关。

- 注射肾上腺素后,实验组家兔血压急剧升高,可能与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有关。

3. 肺部形态学变化- 实验组家兔肺组织出现明显水肿,肺泡腔内有大量粉红色泡沫状液体,肺泡壁增厚,肺间质充血、水肿。

- 对照组家兔肺组织无明显变化。

4. 肺系数变化- 实验组家兔肺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肺重量与体重的比值增加,提示肺水肿导致肺组织肿胀。

5. 血液生化指标变化- 实验组家兔血液pH值降低,PaO2降低,PaCO2升高,提示肺水肿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 实验组家兔血液白蛋白水平降低,提示肺水肿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

三、实验讨论1. 本实验成功复制了家兔实验性肺水肿,观察到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变化、血压变化、肺部形态学变化、肺系数变化和血液生化指标变化。

2. 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导致毛细血管血压升高,促使液体渗出至肺间质和肺泡腔。

-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肾上腺素注射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加重肺水肿。

- 淋巴回流障碍:肺水肿导致淋巴回流受阻,加重肺间质和肺泡腔液体潴留。

- 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水肿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实验性肺水肿实验报告

实验性肺水肿实验报告

实验性肺水肿实验报告实验性肺水肿实验报告引言:实验性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肺泡内液体积聚,导致肺功能受损。

本实验旨在探究实验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和潜在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小鼠注射某特定药物,以诱发肺水肿,对照组则注射生理盐水。

通过多种方法观察和分析实验组小鼠的肺功能和病理变化。

实验结果:1. 肺功能测定:实验组小鼠的肺活量和呼气流速明显下降,呼吸频率增加,提示肺功能受损。

2. 组织病理学观察:实验组小鼠的肺组织出现肺泡壁增厚、间质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不同。

3. 肺泡液分析:实验组小鼠的肺泡液中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提示炎症反应的激活。

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注射特定药物可以成功诱发实验性肺水肿,模拟了临床实际情况。

2. 肺功能测定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一致显示,实验组小鼠的肺功能受损,肺泡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与实验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相符。

3. 肺泡液分析结果提示,实验组小鼠的肺泡内炎症反应被激活,炎症因子的释放可能是实验性肺水肿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实验性肺水肿模型,并通过多种方法证实了实验组小鼠的肺功能损伤和病理变化。

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实验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治疗方法提供了基础。

展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究实验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如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肺泡壁通透性的变化等。

同时,可以尝试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抗炎药物、利尿剂等,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结语:实验性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对实验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深入,为解决实验性肺水肿这一难题做出更多贡献。

肺水肿切片实验报告

肺水肿切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肺水肿的病理变化。

2. 分析肺水肿的发病机制。

3. 掌握肺水肿切片的制作和观察方法。

二、实验原理肺水肿是指肺部组织间隙内液体积聚过多,导致肺泡、肺间质和肺血管充盈,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毛细血管压力升高、液体渗出增多等因素。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3kg。

2. 实验器材:显微镜、切片机、石蜡切片机、切片盒、载玻片、切片刀、铅笔、切片刀柄、酒精灯、酒精、甲醛、二甲苯、中性树胶、刀片磨石、剪刀、镊子、滴管等。

3. 实验试剂:10%甲醛溶液、乙醇、盐酸、蒸馏水、中性树胶等。

四、实验步骤1. 处理实验动物:将家兔麻醉后,打开胸腔,迅速取出肺脏,放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

2. 制作肺水肿切片:a. 取固定后的肺脏,用刀片沿肺叶长轴切取肺组织。

b. 将肺组织置于切片机上,用切片刀将肺组织切成5~10μm厚的切片。

c. 将切片放入切片盒中,用酒精漂洗切片,去除多余的组织碎片。

3. 苏木精-伊红染色:a. 将切片放入盛有盐酸的容器中,进行脱钙处理。

b. 将脱钙后的切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容器中,进行酒精梯度脱水。

c. 将脱水后的切片放入盛有苏木精染液的容器中,进行染色。

d. 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入盛有伊红染液的容器中,进行复染。

e. 将染色后的切片用蒸馏水漂洗,去除多余的染液。

4. 观察切片:a. 将染色后的切片用中性树胶封片。

b. 在显微镜下观察切片,记录肺水肿的病理变化。

五、实验结果1. 肺泡间隔增宽,肺泡腔内充满红细胞和少量白细胞。

2. 肺血管扩张,血管内充满红细胞。

3. 肺间质水肿,肺泡壁细胞肿胀。

六、实验讨论1. 肺水肿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肺泡间隔增宽、肺泡腔内充满红细胞和白细胞、肺血管扩张、肺间质水肿等。

2. 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毛细血管压力升高、液体渗出增多等因素有关。

3. 通过观察肺水肿切片,可以了解肺水肿的病理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肺水肿实验报告

肺水肿实验报告

肺水肿实验报告肺水肿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观察肺水肿时肺组织的病理变化,了解肺水肿的病理过程。

二、实验原理肺水肿是一种肺实质或肺海绵体内液体渗出增多所引起的肺组织水肿的病理改变。

由于弥散功能障碍或体循环血液压力增高,导致液体从微血管内渗出到肺组织空隙中,最终形成肺水肿。

实验中采用大鼠为模型,通过注射亚硝酸钠引起急性肺水肿,并观察其病理变化。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实验动物(大鼠),注射用的亚硝酸钠溶液,灭菌注射器和针头。

2. 操作步骤:将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亚硝酸钠溶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观察注射后大鼠的症状变化,特别是呼吸困难和肺部湿啰音。

3. 人道杀死大鼠后迅速取出心肺组织,固定并制作病理切片。

4.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包括肺泡充血、肺泡壁增厚、间质水肿等。

四、实验结果实验组大鼠注射亚硝酸钠溶液后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和肺部湿啰音,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后没有出现这些症状。

实验组大鼠的肺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肺泡充血,肺泡壁增厚,间质水肿等病理变化。

五、实验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亚硝酸钠注射后能引起大鼠的肺水肿,符合肺水肿的病理特征。

2. 肺水肿的主要病理变化包括肺泡充血、肺泡壁增厚和间质水肿。

这些改变会导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受阻,进而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

3. 通过注射亚硝酸钠引起肺水肿的动物模型,可以用于研究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六、实验结论通过肺水肿的实验研究,我们观察到了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包括肺泡充血、肺泡壁增厚和间质水肿。

这些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肺水肿的病理过程和伴随的临床症状,为肺水肿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肺水肿实验报告机制(3篇)

肺水肿实验报告机制(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病理状态,其特征为肺间质和肺泡腔内液体积聚,导致肺功能受损。

本实验旨在通过复制实验性肺水肿模型,探讨其发生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择与分组:选择体重2-3kg的健康家兔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性肺水肿模型建立:- 实验组:通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人为增加血容量,诱导实验性肺水肿。

- 对照组:仅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作为正常对照。

3. 实验指标检测:- 肺组织病理学观察: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

- 肺功能检测:通过呼吸量描记仪,记录呼吸频率、潮气量等指标。

-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白蛋白(ALB)等指标。

- 水通道蛋白(AQP)表达检测: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组织中AQP-1、AQP-3的表达水平。

三、实验结果1. 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实验组肺组织出现明显的水肿,肺泡间隔增宽,肺泡腔内充满水肿液,肺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对照组肺组织结构正常。

2. 肺功能检测:实验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实验组血清LDH、CK、ALB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水通道蛋白表达检测:实验组肺组织中AQP-1、AQP-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实验结果分析1. 肺水肿发生机制:- 肺毛细血管血压升高:实验性肺水肿模型通过增加血容量,导致肺毛细血管血压升高,进而引起液体渗漏。

- 肺泡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实验性肺水肿模型导致肺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使其通透性增加,有利于水肿液渗入肺泡腔。

- 水通道蛋白表达增加:实验性肺水肿模型导致肺组织中AQP-1、AQP-3表达水平升高,有利于水分子的跨细胞转运,加重水肿。

机能肺水肿实验报告(3篇)

机能肺水肿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肺水肿的临床表现。

2. 探讨肺水肿的发病机制。

3. 研究肺水肿的防治方法。

二、实验原理肺水肿是指肺泡、肺间质或两者同时发生的液体过量积聚。

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如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淋巴回流障碍等。

三、实验对象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3kg。

四、实验器材1. 兔手术台2. 实验动物常用手术器械一套3. 型气管插管4. 橡皮管、细塑料管5. 纱布、棉线6. 注射器(1ml、5ml)及针头各一具7. 小橡皮块8. 听诊器9. 滤纸10. 婴儿秤11. 托盘天平12. 动脉夹13. 动脉导管14. 静脉导管15. 输液装置16. 血压计五、实验试剂1. 25%乌拉坦2. 0.9%生理盐水3. 1%肝素生理盐水4. 1%肾上腺素溶液六、实验步骤1. 麻醉动物:取家兔一只,称体重,用25%乌拉坦4ml/kg体重进行麻醉。

麻醉成功后,将家兔固定在兔手术台上。

2. 气管插管:在颈部切开皮肤,暴露气管,插入气管插管。

3. 建立循环通路:在左侧胸腔内插入动脉导管,在右侧胸腔内插入静脉导管,连接输液装置。

4. 注射药物:将家兔的血压调整至正常水平,然后静脉注射1%肾上腺素溶液0.1ml/kg体重,观察肺水肿的发生。

5. 观察指标:(1)听诊:观察呼吸音的变化。

(2)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肺泡、肺间质及血管的变化。

(3)肺系数测定:取肺组织,称重,计算肺系数。

6. 肺水肿的防治:(1)降低毛细血管血压:静脉注射利尿剂,如呋塞米。

(2)增加胶体渗透压:静脉注射胶体溶液,如血浆。

(3)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

七、实验结果1. 听诊:注射肾上腺素后,呼吸音逐渐减弱,出现湿啰音。

2. 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肺泡及肺间质出现水肿,肺泡壁增厚,血管充血。

3. 肺系数:肺重量/体重比值明显增加。

4. 肺水肿的防治:给予利尿剂、胶体溶液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呼吸音逐渐恢复,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肺系数恢复正常。

肺水肿的实验报告

肺水肿的实验报告

肺水肿的实验报告肺水肿的实验报告引言: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特征是肺部组织中的液体积聚,导致呼吸困难和氧气供应不足。

本实验旨在通过动物模型研究肺水肿的发生机制,并探讨可能的治疗方法。

实验设计:1. 实验动物选择:本实验选择健康的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因其生物学特性与人类较为接近,且易于操作和控制。

2. 建立肺水肿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小鼠接受诱导肺水肿的处理,对照组小鼠接受相同的操作但不引发肺水肿。

3. 诱导肺水肿的处理:实验组小鼠经过以下处理诱导肺水肿:a. 给予高盐饮食:增加体内钠离子的含量,促进液体积聚。

b. 静脉注射肺毒素:模拟肺部受损,引发炎症反应和液体渗出。

实验结果:1. 肺水肿的症状观察:实验组小鼠在诱导肺水肿处理后表现出明显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深度减小。

对照组小鼠的呼吸情况正常。

2. 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组小鼠的肺组织显示明显的液体积聚,肺泡壁增厚,肺泡内有大量炎细胞浸润。

对照组小鼠的肺组织结构正常。

3. 肺功能测试:实验组小鼠的肺功能明显下降,氧气摄取率降低,呼气流速减小。

对照组小鼠的肺功能正常。

讨论:1. 肺水肿发生机制:通过本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推测肺水肿的发生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a. 高盐饮食引发的体内钠离子积聚导致液体渗出;b. 肺部受损引发的炎症反应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液体渗出。

2. 潜在的治疗方法:基于对肺水肿发生机制的理解,我们可以探索一些潜在的治疗方法:a.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减少体内液体积聚。

b. 抗炎药物:减少炎症反应,降低血管通透性,防止液体渗出。

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肺水肿的动物模型,并通过观察症状、病理学检查和肺功能测试等手段,深入研究了肺水肿的发生机制。

我们的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肺水肿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临床上的肺水肿患者提供了希望。

然而,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和完善这些治疗方法,并探索其他可能的治疗途径。

肺水肿的实验报告

肺水肿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肺水肿的病理生理机制。

2. 观察肺水肿在动物模型中的临床表现。

3.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肺水肿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肺水肿是指肺部组织间隙和肺泡腔内液体积聚过多,导致肺泡气体交换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

其发生机制包括毛细血管压力增高、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和肺泡上皮通透性增加等。

本实验通过复制实验性肺水肿模型,观察其临床表现,分析发病机制,并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成年家兔(体重2~3kg)10只。

2. 实验仪器:兔手术台、实验动物常用手术器械一套、气管插管、橡皮管、细塑料管、纱布、棉线、注射器(1ml、5ml)及针头各一具、小橡皮块、听诊器、滤纸、婴儿秤、托盘天平、动脉夹、动脉导管、静脉导管、输液装置、血压计。

3. 实验试剂:25%乌拉坦、0.9%生理盐水、1%肝素生理盐水、1%肾上腺素溶液、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2只。

对照组、模型组、利尿剂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肾上腺素组。

2. 模型复制:模型组动物采用静脉注射乌拉坦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

通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使动物出现肺水肿模型。

3. 临床表现观察:观察动物呼吸频率、节律、深度、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

4. 组织学观察:取动物肺组织进行切片,观察肺泡水肿、肺泡壁损伤等病理变化。

5. 治疗方法:利尿剂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肾上腺素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五、实验结果1. 模型组动物在肺水肿模型复制后,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节律紊乱、深度变浅、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临床表现。

2. 组织学观察发现,模型组动物肺泡水肿、肺泡壁损伤明显。

3. 治疗组动物在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后,呼吸频率、节律、深度、血压、心率等指标逐渐恢复正常,肺泡水肿、肺泡壁损伤明显减轻。

六、实验结论1. 肺水肿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其发生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

肺水肿实验报告呼吸

肺水肿实验报告呼吸

一、实验背景肺水肿是指肺部组织间隙和肺泡腔内液体积聚过多,导致肺功能受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肺水肿的病因众多,包括心脏疾病、肺部疾病、药物副作用等。

呼吸系统是肺水肿的主要受累器官,因此,研究肺水肿实验中的呼吸变化对于理解其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复制实验性肺水肿,观察肺水肿模型中呼吸系统的变化,探讨肺水肿对呼吸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年雄性家兔10只,体重2.0±0.2kg。

2. 实验分组:将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

3. 实验方法:(1)实验组:采用静脉注射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复制实验性肺水肿模型。

(2)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观察指标:①呼吸频率:采用呼吸频率计记录实验前后动物呼吸频率的变化。

②血气分析: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实验前后动物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的变化。

③肺功能检测:采用肺功能仪检测实验前后动物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的变化。

④肺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肺组织切片,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

三、实验结果1. 呼吸频率:实验组动物呼吸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肺水肿模型动物呼吸频率加快。

2. 血气分析:实验组动物PaO2显著降低,PaCO2显著升高,pH值显著降低(P<0.05),表明肺水肿模型动物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3. 肺功能检测:实验组动物VC、FVC、MMEF显著降低(P<0.05),表明肺水肿模型动物肺功能受损。

4. 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实验组动物肺组织出现充血、水肿、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内有红细胞、白细胞等渗出物,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

四、实验讨论1. 肺水肿实验中呼吸频率加快:肺水肿导致肺组织间隙和肺泡腔内液体积聚,使得肺组织顺应性降低,肺泡通气不足,导致呼吸频率加快。

显微镜看肺水肿实训报告

显微镜看肺水肿实训报告

一、实验背景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是由于肺泡和肺间质内液体过多积聚而引起的。

肺水肿可以是急性或慢性,其发生可能与心血管疾病、感染、过敏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为了更好地理解肺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本实训采用显微镜观察肺水肿模型,分析肺水肿的病理变化。

二、实验目的1. 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肺水肿的病理变化。

2. 掌握肺水肿模型的制备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显微镜观察病理变化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肺水肿是指肺泡和肺间质内液体过多积聚而引起的病理状态。

在显微镜下,肺水肿的主要表现为肺泡和肺间质水肿、肺泡出血、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内纤维素渗出等。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家兔肺组织、生理盐水、氯化钠、肝素、显微镜切片机、显微镜、切片、染色液等。

2. 实验仪器:手术器械、剪刀、镊子、解剖盘、培养皿、注射器、滴管、试管等。

五、实验步骤1. 动物模型制备:取家兔,按常规方法进行麻醉,打开胸腔,分离肺脏,用生理盐水冲洗肺组织,制成肺水肿模型。

2. 切片:将制备好的肺组织用显微镜切片机切成薄片。

3. 染色:将切片放入染色液中染色,观察肺水肿的病理变化。

4. 显微镜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包括肺泡和肺间质水肿、肺泡出血、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内纤维素渗出等。

六、实验结果1. 肺泡和肺间质水肿:显微镜下可见肺泡和肺间质水肿,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内液体增多。

2. 肺泡出血:部分肺泡出现出血现象,红细胞外溢。

3. 肺泡壁增厚:肺泡壁增厚,肺泡壁细胞肿胀。

4. 肺泡腔内纤维素渗出:部分肺泡腔内可见纤维素渗出。

七、实验分析1. 肺水肿的病理变化:肺水肿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肺泡和肺间质水肿,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内液体增多。

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液体和蛋白质渗入肺泡和肺间质所致。

2. 肺泡出血:肺泡出血可能是由于肺泡壁损伤或肺泡毛细血管破裂所致。

3. 肺泡壁增厚:肺泡壁增厚可能是由于炎症反应,使肺泡壁细胞肿胀和纤维化。

肺水肿实验报告

肺水肿实验报告

肺水肿实验报告引言:肺水肿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其特点是肺泡和肺间质组织内积聚大量液体,导致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等严重症状。

为了对肺水肿病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以了解其发病机理和探索可能的治疗方法。

一、实验设计我们选择了两组实验动物——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另一组接受实验性操作以诱发肺水肿。

实验动物均为雄性大鼠,体重相近。

实验时,我们注射了肺水肿诱发物质到实验组大鼠的血管系统中,以模拟肺血管壁改变的情况。

二、实验结果及讨论实验组动物在肺泡和肺间质组织内出现了明显的液体积聚,形成肺水肿的特征。

同时观察到实验组大鼠出现了呼吸困难、发绀和乏力等症状,与肺水肿临床表现相符。

为了 further 研究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分析了实验动物肺组织中的炎症反应。

结果显示,在实验组中,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性因子的表达明显增加。

炎症反应的加剧可能是肺水肿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我们也探究了实验组动物肺血管通透性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动物的肺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血管壁变薄,肺泡壁间隙扩大。

这些变化进一步加剧了液体积聚的程度,导致肺水肿症状的加重。

除了炎症反应和血管通透性改变,我们还观察到实验组动物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异常。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具有减低肺泡表面张力和防止肺泡塌陷的作用。

然而,在实验组动物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明显受到抑制,导致肺泡塌陷和水肿的进一步加剧。

综上所述,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改变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异常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肺水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三、潜在治疗方法的探究基于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肺水肿的潜在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考虑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肺水肿的严重程度。

炎症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可以导致肺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和炎症细胞的浸润。

因此,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治疗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性肺血容量增高性肺水肿
一、实验目的
1. 复制家兔实验性肺水肿
2. 观察肺水肿的表现,并探讨其有关的发病机理。

、实验药品与器材
生理盐水、乌拉坦、气管插管和与之配套的呼吸描记装置(二道生理记录仪)或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血气分析仪。

静脉导管和静脉输液装置,颈部小手术器械,婴儿秤,天平,听诊器, 兔固定台,1ml、2ml注射器各2具,丝线,纱布,滤纸,烧杯等。

三、实验步骤
本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1、将实验组家兔准确称重后,麻醉、仰卧固定于兔台上,剪去颈前部手术视野被毛,切开
颈部前部皮肤,然后分离气管及一侧颈外静脉和二侧颈总动脉并穿线备用。

切开气管,插入气管插管,用丝线结扎固定后将呼吸描记装置与之相连,以描记呼吸。

结扎颈外静脉远心端,在近心端靠近结扎处剪一小口,插入静脉导管,结扎固定后将输液装置与之相接并试行
滴注,通畅后暂停输液。

2、由颈总动脉插入动脉插管以描记血压,由颈外静脉插入静脉插管并连接输液装置缓慢滴人0 • 9%的生理盐水以保持管道通畅
3、描记一段正常呼吸,用听诊器听肺的呼吸音。

4、用Iml肝素化注射器从耳朵动脉抽血0 . 5m1,立即将针头插入橡皮塞中以防空气
进入。

经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液的pH、PaC02、Pa02、K+、Na+、Cl-等,作为实验前对
照。

5、然后输入37C(摄氏度)生理盐水,输入量按100ml/ kg (体重)计算,输液速度180-200 滴/min 。

6、输药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机体的变化:
①呼吸曲线有否变化,有否呼吸急促,困难。

②肺部是否出现罗音。

③气管插管口是否有粉红色泡沫液体溢出。

如果上述情况变化不明显可重复使用肾上腺素,
用法及剂量同上,直至出现明显的肺水肿表现。

并迅速从耳朵动脉抽血0 • 5m1,方法同上,测定血气指标的变化。

7、对照组除不使用肾上腺素外,其余实验步骤和条件与实验组相同。

8、上述各组实验完成以后,分别夹住气管,剪开胸前壁,在气管分叉处用线结扎,防止水
肿液溢出。

在结扎处上方剪断气管,然后分离心脏及其血管,将肺取出。

用滤纸吸干肺表面的水份后,准确称取肺重量,以计算肺系数
肺系数=肺重量(g)
体重(kg)
正常肺系数约为4~5旦。

此后观察肺大体改变,切开肺,注意切面的变化,是否有粉红色泡沫液体溢出(注意其量,性质,颜色)。

还可在显微镜下对比观察肺水肿和正常肺的组织切片。

四、实验结果
1. 家兔呼吸的变化曲线图像
2•本组肺的重量为8.2g,兔子重量为1.6Kg,本组所测得的肺系数为 5.13 (正常肺系数约为4~5)。

3. 呼吸变浅变慢,心率加快,皮肤黏膜发绀,听诊肺部出现轻度湿罗音。

指标肺水肿前肺水肿后
4. 家兔肺水肿前后血气指标
指标肺水肿前肺水肿后
PH7.3977.304
PCQ mmHg39.128.9
PQ mmHg92.8123.7 HCQ mmol/L23.613.9
K+ mmol/L7.0 3.9
+
Na mmol/L102110
Cl - mmol/L8460
比较两次血气分析结果,PH略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略下降,但氧分压升高。

解剖家兔的肺
显示没有明显的病变。

四、实验讨论
本组虽然为对照组,从测得的肺系数来看,可能出现轻微的肺水肿。

其机制为:快速注
射液体,机体体循环加速,心脏容量负荷增加,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增大,出现轻微的肺水肿。

但也有可能是由于单纯注射大量液体使测得的肺系数增大。

与本组相对的实验组注射肾上腺素,经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气管处有淡粉色的泡沫痰,其肺系数大于10,即出现明显的肺水肿。

其机制为:首先快速注射液体,使得机体体循环加速。

肾上腺素具有缩血管的作用,使大量血量转移至肺循环,致肺毛细血管压明显增加,出现了明显肺水肿。

实验前肺部听诊正常。

肺水肿时,由于呼吸道内有体液渗出,形成水泡,水泡破裂后便可产生湿罗音。

本组为对照组,两次的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指标变化不大。

家兔因肺水肿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机制为:肺水肿时,严重缺氧使无氧代谢加强,乳酸
等酸性产物增多。

肺水肿严重至呼吸衰竭,还可能出现功能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管排酸保碱
功能降低,从而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代谢性酸中毒的存在,机体还可能出现高血钾,其
机制为:酸中毒可使细胞内K+外移及肾小管排K减少。

但实验结果为低钾血症,可能是因
为肺水肿不明显导致。

肺水肿时也可出现乏氧性缺氧,其机制为:肺水肿导致肺换气功能障碍使经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氧减少,PaQ和血氧含量不足,即导致呼吸性缺氧。

但实验中小
兔PaQ和血氧含量反而升高,可能是因为早期是呼吸加深导致。

五、实验结论:
机体肺水肿时会出现呼吸变得浅快,肺部听诊可听到湿罗音,解剖可看到气管处有粉红色泡
沫痰,严重时还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乏氧性缺氧等症状。

[注意事项]
1、忌用实验前已有明显肺部异常征象(罗音、喘息、气促等)的动物,否则影响结果的可
靠性。

2、剖取肺脏时,操作要小心,防止肺表面损伤引起水肿液外流,影响肺系数的准确性。

3、在第1次使用肾上腺素后肺水肿征象不明显者,可重复使用,两次输药间隔
10~15 min,不宜过频。

4、应控制输液速度,不要太快,以180~200滴/min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