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之初》教学设计(通用6篇)

《人之初》教学设计(通用6篇)

《人之初》教学设计(通用6篇)《人之初》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之初》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之初》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之、相、近、习、远、玉、义”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说过《三字经》吗?谁会背诵啊?(学生试着背诵)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吧!(教师板书:《人之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课文是什么意思?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之、相、近、习、远、玉、义”,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人之初》教案5

《人之初》教案5

《人之初》教案5《人之初》教案5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之初》教案5,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

2、会写“相、近”等7个字。

(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情感目标: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六、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中国古代有一本蒙学读物《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是我国流传范围最广的一种蒙学读物,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三千白”。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人之初》就是《三字经》里的一部分。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老师板书课题《人之初》看图,我们读一读课文吧。

三、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

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zhīchūxìnɡshànxíjiàoqiānɡuìzhuānyòuyùqìyìxiānɡjìnyuǎn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相近远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

《人之初》教学设计4篇

《人之初》教学设计4篇

《人之初》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文内容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

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

因此,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1、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

2、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学生齐背)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

3.再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预设:(1)“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人之初》教学设计方案

《人之初》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人、之、初”等生字,学会生字组词。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引导学生理解“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学会生字组词。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韵律美。

2. 教学难点:(1)理解“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人之初”三个字,引导学生说出这三个字的意思。

(2)教师简要介绍《人之初》的作者和背景。

2. 认识生字(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人、之、初”等生字,讲解生字组词。

(2)学生跟读生字组词,巩固记忆。

3. 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发音。

(3)学生表演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5. 背诵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注意发音和节奏。

(2)学生分组背诵课文,互相监督。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人之初,性本善”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朗读、背诵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感悟: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人之初》。

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能够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3.能够认读生字,并初步理解生字的含义和用法。

4.能够运用所学字词进行简单句子的组合。

二、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人、赏。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简单复述。

3.运用所学字词进行简单句子的组合。

三、教学难点1.正确朗读生字:人、赏。

2.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课文《人之初》的课文内容。

2.生字卡片:人、赏。

3.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并展示新的生字卡片:人、赏。

2.请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规则。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人之初》,并让学生一起跟读。

2.解释课文中生字的含义,并让学生多次朗读,熟练掌握生字的发音和意义。

第三步:理解课文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情节,帮助学生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2.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四步:识字训练1.让学生认读生字卡片,并进行书写练习。

2.引导学生探讨生字的用法和相关词语,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第五步:语言运用1.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片段,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句子组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分组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六、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生字的掌握和课文的理解重点。

2.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思考,引导学生对人之初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七、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在课下复习生字的读写,并背诵课文《人之初》。

2.布置几个简单的句子组合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完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生字的读写和课文的理解,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三字经人之初教案 人之初优秀教案

三字经人之初教案 人之初优秀教案

三字经人之初教案人之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的含义。

2.培养学生朗读、背诵《三字经》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性本善”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三字经》的作者、地位和作用。

(2)引导学生关注《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

2.讲解“人之初,性本善”(1)教师解释“人之初”的意思:人刚出生的时候。

(2)教师解释“性本善”的意思: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3)教师通过举例、故事等形式,让学生理解“性本善”的含义。

3.朗读、背诵“人之初,性本善”(1)教师示范朗读“人之初,性本善”,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2)学生集体朗读,教师纠正发音、节奏等问题。

(3)学生分组背诵,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4.深入理解“性本善”(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3)教师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进一步阐述“性本善”的含义。

5.拓展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保持和发扬人的善良本性?(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将善良本性融入日常生活。

(2)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善良本性,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五、作业布置1.抄写“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并解释其含义。

2.课外阅读《三字经》其他内容,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六、教学反思2.教师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难点补充:1.讲解“人之初,性本善”教师:“同学们,‘人之初’就像一张白纸,那么‘性本善’又是怎样的呢?想想看,我们小时候是不是都很容易相信别人,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善意?这就是‘性本善’的意思,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像一颗种子,需要我们用心去培养。

”学生小华:“老师,那为什么长大了会有坏人呢?”教师:“这是一个好问题,小华。

《人之初》教案(含反思)

《人之初》教案(含反思)

《人之初》优秀教案(含反思)章节一: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之初》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人之初》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讨论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章节二: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文章内容。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2.2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简要介绍《人之初》的作者和背景。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关键词和句子。

讨论主题: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总结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章节三:教学资源与评估3.1 教学资源课文《人之初》的文本。

相关背景资料的PPT或视频。

学生分组讨论的表格或卡片。

3.2 评估方式课堂参与度:学生回答问题和讨论的积极性。

课文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章节四:教学扩展与反思4.1 教学扩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或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写一篇类似的寓言故事。

4.2 教学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章节五:教学计划与安排5.1 教学计划确定每个教学步骤的时间安排,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5.2 教学安排安排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互动和思考。

六、教学设计与策略6.1 教学设计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之初》的寓意。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6.2 教学策略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7.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之初》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人之初》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人之初》教学设计(通用12篇)《人之初》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之初》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之初》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13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之、相、近、习、远、玉、义”7个汉字。

3、大致了解所选句子的意思,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4、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致了解选编文本的含义。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初步了解《三字经》这本儿童启蒙读本。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1、师出示《三字经》书本图片,向学生简要介绍这本书:古时候儿童学习的启蒙读物,每句话都是三个字,所以叫做《三字经》,内容十分丰富。

2、师激趣:古时候儿童学习的课本,今天我们学起来也会十分有趣。

《三字经》开篇的第一句话是“人之初”,这也是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

3、师板书课题,指导生字“之”的写法:“之”有三笔,第一笔点画居中,第二笔横撇略扁,最后一笔平捺,注意运笔的变化。

4、指名生朗读课题,认识生字“初”:左右结构,衣字旁加个“刀”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交流听后的感受(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很好听等)。

2、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学习第一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一句,出示字词卡片:性、善、相近、习、远,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性”是后鼻音,“近”是前鼻音,“善”是翘舌音。

《人之初》教学设计

《人之初》教学设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性本善”和“习相远”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人的本性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善良的本性?”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不同环境下的行为选择,以此演示人的本性是如何受环境影响。
(1)生字词的书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正确书写生字词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字形结构较为复杂的字。
-举例:教师可以分步骤演示书写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加强对字形结构的记忆。
(2)词句含义的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困难。
-举例:运用生动的图片、故事、情境表演等方法,将抽象的词句具体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三字经》中的基本概念。“人之初,性本善”是指每个人出生时都有善良的本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它强调了教育的必要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故事讲述一个小孩在好环境和坏环境下的成长变化,展示“性相近,习相远”的实际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人之初》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人之初》,学生能够:1.熟练掌握生字词,提高识字量和词汇积累,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2.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培养句子理解和表达能力;3.领悟《三字经》中的道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4.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文化传承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人之初》优秀教案

《人之初》优秀教案

《人之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人之初》。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词语和句子的翻译和解释。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法结构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汉语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3. 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和例子。

3. 运用比较法,比较课文中的不同观点和思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课文朗读和背诵:(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指导学生正确地背诵课文,理解其中的意义。

3. 课文内容分析:(1)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

(2)合作学习,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4. 修辞手法和语法结构的学习:(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2)讲解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如句式、词类等。

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

(2)通过讨论和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6. 总结与反馈:(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2)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作业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人之初优秀教学设计6篇

人之初优秀教学设计6篇

人之初精选优秀教学设计6篇【人之初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人之初》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人之初》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之、相、近、习、远、玉、义”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说过《三字经》吗?谁会背诵啊?(学生试着背诵)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吧!(教师板书:《人之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课文是什么意思?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之、相、近、习、远、玉、义”,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一)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2、指读,随时正音,3、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4、指读一生评一师评。

(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关于《人之初》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关于《人之初》教学设计(精选5篇)

《人之初》教学设计关于《人之初》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人之初》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之初》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课文选自国学经典《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教学中真正将识字与读文,朗诵与理解结合起来,将识字与读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朗诵与理解视为难点,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巧妙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理解韵文意思时,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识字课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现阶段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人之初》优秀教学设计

《人之初》优秀教学设计

《人之初》优秀教案设计|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文内容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

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

因此,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师生)2.有关《三字经》的图片和视频。

(教师)3.课件。

(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之、相、近、习、远、玉、义”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学生齐背)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开课伊始,就利用多媒体手段先播放录音激发兴趣,再播放视频了解内容,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人之初》教案

《人之初》教案

《人之初》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背诵《人之初》这篇课文。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生字、生词的含义。

3、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所传达的基本道理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性相近,习相远”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2、难点(1)让学生体会到后天学习和教育对于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儿童启蒙教育的视频或者讲述一个与成长和教育相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人之初》。

2、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教师指名学生朗读,纠正读音错误。

3、学习生字(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课文中的生字,如“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等。

(2)通过讲解字的结构、部首、笔画等,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3)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理解课文(1)逐句讲解课文的意思,如“人之初,性本善”,解释“初”是开始的意思,“性”指人的本性,“善”指善良。

(2)引导学生思考“性相近,习相远”的含义,让学生明白人的天性本来相近,但后天的学习和环境会使人产生很大的差异。

(3)对于“苟不教,性乃迁”,让学生理解如果不进行教育,人的本性就会改变。

5、深入探讨(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生活中如何通过学习和教育来不断完善自己。

(2)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关于教育改变人的例子。

6、朗读背诵(1)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韵律。

(2)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背诵,采用分段背诵、接龙背诵等方式。

7、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生字、课文的意思和道理。

(2)强调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努力学习。

8、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把《人之初》背诵给家长听。

(2)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人之初,性本善”的理解。

《人之初》优秀教案(含反思)

《人之初》优秀教案(含反思)

8人之初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文内容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

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

因此,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师生)2.有关《三字经》的图片和视频。

(教师)3.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学生齐背)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开课伊始,就利用多媒体手段先播放录音激发兴趣,再播放视频了解内容,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

3.再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多种方法读准字音,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下一环节的集中识字奠定了基础。

再次朗读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三字一停顿,也是把握文本特点,为体会和理解文本韵律做好准备。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熟读课文《人之初》。

2.能正确书写课文中生字。

3.大声朗读课文,并注意语音语调。

4.能听懂课文的内容,并简单复述。

二、教学重、难点1.生字识记,包括掌握生字的发音和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能简单表达课文的主要意思。

三、教学准备1.教师:教材《人之初》、板书工具。

2.学生:课本、笔、本单元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让学生打开课本,找到《人之初》这篇课文,让他们先自己默读一遍,然后提问并引导他们思考:题目“人之初”意味着什么?2.请学生展示本单元词卡片,帮助他们快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生字。

第二步:学习新课1.让学生大声跟读课文《人之初》,并解释生字和课文中的一些生动形象描述。

2.强调学生要注意语音语调,在读的过程中,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3.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做简短的讨论,理解文章主旨。

第三步:巩固训练1.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朗读训练,让每个小组依次进行课文朗读。

2.通过组内互助、批评并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课文内容和生字发音。

第四步: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行创作一个小故事或画一幅画,展示对《人之初》的理解。

2.让学生用口头或书面方式简单描述人类的起源,检验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反思1.让学生自由表达对这节课的理解和感悟。

2.简单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再次强调课文中的重点以及生字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程以《人之初》为主要内容,通过生字学习和课文朗读,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人类起源,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并背诵课文《人之初》。

2.能说出课文中描写的小朋友的特点。

3.能听懂老师的阅读朗读课文,并模仿跟读。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的内容。

2.在课文中找出描述小朋友的关键词。

三、教学准备
1.课文《人之初》的教材。

2.幻灯片或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老师放一段描写小朋友的音频,让学生倾听。

2. 学习课文
•老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并注意发音和语调。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理解课文。

3. 分组讨论
•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小朋友的形象特点,每组设计一个小展板展示。

4. 学生表演
•各小组的学生上台表演展板,展示小朋友的形象特点。

5. 总结复习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课文内容,重点强调小朋友的性格特点。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人之初》。

2.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你身边的小朋友,注意描述细节和情感。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下一步可以加强拓展,让学生自己设计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之初》【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人之初》【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之初》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描写对象。

2.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境和思想。

3.能够认真朗读课文,并得到正确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描写对象。

2.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3.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思。

2.学生能否正确表达课文中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方法1.讲解2.朗读3.分组讨论五、教学内容和方法1.让学生在课前先阅读一遍《人之初》,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2.在课堂上讲解课文的意境和思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配合语文教材上的插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课文中的情境。

4.让学生朗读整篇课文,并纠正其错误的表达方法。

5.分组讨论,让学生先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对课文的看法和理解,然后在班内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否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思想。

2.学生能否正确地朗读课文。

3.学生能否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听取他人的意见。

4.整节课上的活跃程度。

七、教学建议1.对于语文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提前在家里进行预习,对词汇进行了解,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课文。

2.对于掌握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文,从而感受到更多的区别。

《人之初》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生民,曰有常。

《人之初》教案(含反思)

《人之初》教案(含反思)

《人之初》优秀教案(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人之初》。

(2)理解《人之初》的文意,领会其中的道理。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人之初》的意义。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态。

(2)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人之初》。

(2)理解《人之初》的文意及道理。

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人之初》深层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人之初》,理解文意,掌握教学目标。

(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生字词卡片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人之初》,了解文意。

(2)准备好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人之初》的。

(2)引导学生朗读《人之初》,感受诗歌的韵律。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边读边解析生字词。

(2)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文意。

(3)分组讨论,深入理解《人之初》的道理。

3.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生字词拼写练习。

(2)选取学生进行朗读、默写《人之初》。

五、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人之初》。

2. 运用《人之初》中的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

3. 思考《人之初》所传达的道理,与家长交流心得。

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人之初》的文意及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态,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得到了价值观的熏陶。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之初》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课文选自国学经典《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教学中真正将识字与读文,朗诵与理解结合起来,将识字与读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朗诵与理解视为难点,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巧妙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理解韵文意思时,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识字课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现阶段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运用字理、借助语境认识9个生字,会写“之、远、近”3个字。

2.诵读课文,感受三字经的节奏。

3.初步了解“教”“习”的重要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识字与读文
教学难点:朗诵与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图片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汉字视频“网、日、燕、伞”发现了什么特点?
2.指生读课题“人之初”
天鹅图识记“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指导写“之”
【设计意图】:通过汉字视频,让学生了解汉字与事物像,汉字又像画,汉字中还藏着故事呢!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分解
1.大屏幕出示三字经,学生自由读,要求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2.指学生分行读
3.认读生字,与汉字交朋友(指生认读,大屏幕圈生字)
4.生读文,边读边圈生字
5.分行读文、学字
(1)初:左右结构,字理识字,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

记忆方法: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

左衣右刀就是“初”。

刚刚开始的意思,春天刚开始叫初春、初夏,人生刚开始:人之初,性本善。

(2)性:左右结构。

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3)善:上下结构,字理识字,为什么“善”与羊有关?善良,友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理解:班级哪个小朋友做什么事,让你觉得她善良呢?帮助别人,夸她,读:人之初,性本善。

尊敬老人,夸她,读: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都爱护花草树木,夸我们机自己,读:人之初,性本善。

(4)习:独体字,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

字理识字,小鸟学飞行,你和妈妈学会了什么?出示图,小宝宝和狼妈妈学会了什么?生活环境不同,人就不一样了,读:性相近,习相远。

和妈妈在菜市场长大,孩子会什么样子?读:性相近,习相远。

在做学问的人群中长大,会什么样子呢?读:性相近,习相远。

(5)多种形式读前两行
(6)教:字理识字,左右结构。

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

(7)迁:半包围结构。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上下结构,“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

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独体字,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配乐,听故事,听了故事,告诉王义的父母:教之道,贵以专。

告诉李迁的父母:苟不教,性乃迁。

(10)多种形式读后两行
6.明白意思会读得更好
7.多种形式读文:拍手、踏步、同桌拍手、古人读法
间休:《三字经》动画版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内容,通过讲故事进行的人文教育,也引导孩子理解了三字经的含义,还巩固了汉字的认识。

三、展开
1.认读生字:独体字(习、专)习、习、习是独体字,我把习字送回家。

上下结构(贵、善)
左右结构(性、教、初)
半包围结构(迁、远、近)
3.把生字送回田字格:指导写字“远、近”
【设计意图】通过归类识字,让学生识记字形,掌握合体字的构字规律,有利于识记生字。

四、提升
《三字经》作者王应麟,南宋著名的大学者,今浙江宁波人。

它用最简单的形式,讲述了最丰富的内容,既是儿童最好的启蒙教材,也是现在成年人学习国学极好的读物。

建议同学们多读、多理解、多运用它。

【设计意图】拓展三字经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多读经典,多理解、多运用,为阅读写作打基础。

五、小结:今天呢们跟谁交了朋友?(说说认识的生字)
六、
板书设计
人之初
独体字:习、专上下结构:贵、善
左右结构:性、教、初半包围结构:迁、远、近
之远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