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下语文-人之初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 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人之初》这篇课文,学生能够认读生字“人”、“之”、“初”等生字。

•能够理解“人之初,性本善”的基本含义,并能够简单解释其意义。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句话的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培养学生品德修养,理解“性本善”的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认读生字“人”、“之”、“初”等生字。

•理解“人之初,性本善”的基本含义。

•进行简单的理解和表达。

2. 难点•把握《人之初》整体意思,理解古文词汇的含义。

•运用“性本善”的概念,在简短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1)通过唱歌、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人之初》。

2. 学习新课(1)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解释课文中生字及句子的含义。

(3)分组讨论“人之初,性本善”的含义,学生谈论思路,教师进行引导。

3. 教学拓展(1)学生小组合作展示对“人之初,性本善”理解,鼓励学生展示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教师进行点评,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指导和评价。

4. 归纳总结(1)通过讨论和展示,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2)教师总结课文主题,引导学生对本课文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较好,但部分学生对古文词汇理解困难,语言表达欠缺流畅。

下一节课需要加强对古文词汇的解释和运用,同时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

五、课后作业请学生背诵本课文《人之初》,并写下对“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的理解,以展示下节课。

以上是本节课《人之初》的教学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增加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正确认读本课“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之、相、近、习、远、玉、义”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的:正确、流利地朗诵原文,熟读成诵,积攒语言。

引导学生领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情感目的: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奉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奉献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说过《三字经》吗?谁会背诵啊?(学生试着背诵)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的一局部吧!(老师板书:《人之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课文是什么意思?⑵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⑴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⑵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之、相、近、习、远、玉、义”,指名认读、领读。

(2)老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一)诵读心得。

⑴朗诵原文,读通读顺。

⑵指读,随时正音,⑶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⑷指读一生评一师评。

(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⑸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二)深读课文,内容解析。

⑴人之初。

(1)全班朗诵。

(2)小组交流第一段的意思,小组报告。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敬安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人之初》的意义
2.能够正确读出《人之初》的文字
3.能够根据《人之初》的内容表达个人理解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人之初》的识字
2.理解《人之初》的内涵
3.发表对《人之初》的个人看法
三、教学难点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之初》的意义
2.能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人之初》的内涵
四、教学准备
1.课本《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
2.黑板、彩色粉笔
3.课件《人之初》图片
4.学生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放映《人之初》的图片,让学生看一遍,并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对这幅图片有什么看法?”
2. 学习《人之初》
教师带领学生读《人之初》的原文,重点讲解生字和生词,让学生反复读,掌
握正确的发音。

3. 感悟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人之初》的主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于《人之初》的理解和看法。

4. 情景表演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让学生扮演《人之初》中的角色,体验其中的情
感和内涵。

5. 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之初》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掌握了《人之初》的识字,同时也能够理解其中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七、作业布置
1.复习《人之初》的识字
2.用自己的话语写一篇关于《人之初》的小作文,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
悟。

以上为本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之初》这篇课文。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人之初》。

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能够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3.能够认读生字,并初步理解生字的含义和用法。

4.能够运用所学字词进行简单句子的组合。

二、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人、赏。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简单复述。

3.运用所学字词进行简单句子的组合。

三、教学难点1.正确朗读生字:人、赏。

2.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课文《人之初》的课文内容。

2.生字卡片:人、赏。

3.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并展示新的生字卡片:人、赏。

2.请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规则。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人之初》,并让学生一起跟读。

2.解释课文中生字的含义,并让学生多次朗读,熟练掌握生字的发音和意义。

第三步:理解课文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情节,帮助学生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2.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四步:识字训练1.让学生认读生字卡片,并进行书写练习。

2.引导学生探讨生字的用法和相关词语,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第五步:语言运用1.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片段,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句子组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分组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六、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生字的掌握和课文的理解重点。

2.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思考,引导学生对人之初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七、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在课下复习生字的读写,并背诵课文《人之初》。

2.布置几个简单的句子组合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完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生字的读写和课文的理解,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人之初》教案(含反思)

《人之初》教案(含反思)

《人之初》优秀教案(含反思)章节一: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之初》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人之初》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讨论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章节二: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文章内容。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2.2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简要介绍《人之初》的作者和背景。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关键词和句子。

讨论主题: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总结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章节三:教学资源与评估3.1 教学资源课文《人之初》的文本。

相关背景资料的PPT或视频。

学生分组讨论的表格或卡片。

3.2 评估方式课堂参与度:学生回答问题和讨论的积极性。

课文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章节四:教学扩展与反思4.1 教学扩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或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写一篇类似的寓言故事。

4.2 教学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章节五:教学计划与安排5.1 教学计划确定每个教学步骤的时间安排,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5.2 教学安排安排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互动和思考。

六、教学设计与策略6.1 教学设计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之初》的寓意。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6.2 教学策略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7.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五单元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五单元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第五单元8《人之初》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人之初》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掌握诗词的朗诵技巧。

•能够感受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朗诵《人之初》这首诗。

•理解诗歌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并表达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让学生从诗歌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简短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学习诗歌内容
•向学生介绍《人之初》这首诗的作者、背景等。

•逐句讲解诗歌内容,解释生僻词汇,使学生理解诗歌意义。

朗诵练习
•给学生时间学习和背诵《人之初》。

•分组进行朗诵练习,让学生展示成果。

情感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美妙之处。

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对《人之初》的感受和理解。

•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内心的感情和想法。

作业布置
•布置学生阅读并背诵《人之初》。

•让学生写下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教学过程,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人之初》这首诗歌。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本课的基本生字、生词,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的初生阶段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初学者的基本品质,如谦虚、好学、尊重他人等,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人格品质。

文化知识目标:通过对《人之初》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初生阶段的思想,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之初的含义。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针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之初的含义”的部分)了解“人之初”认识到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逐步成长和变化的过程。

展示课件上的初生婴儿图片,提问学生:“你们觉得人最初是什么样的?”引发学生对“人之初”的思考。

引导学生讨论:“人之初”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人在初生时是一张白纸?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

教师补充讲解“人之初”的文化背景与深层含义,如人性的本善本恶等话题。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人之初”的理解。

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等。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这一环节,我们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使他们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们将遵循识字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同时融入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以下具体步骤。

生字识别:通过展示生字卡片或多媒体演示,向学生介绍课文中的生字。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笔画顺序,并示范书写。

学生跟随模仿,进行书写练习。

新词理解:在生字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新词的意思。

通过例句、图片或实物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词汇与事物之间的关联,加深对新词的理解。

教师范读:教师首先进行课文的范读,注意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语速,为学生树立榜样。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人之初》并理解课文主旨,懂得人之初的本色。

2.了解四季更替的自然规律,对大自然的季节变化有初步的认识。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简单的四季变化小故事。

二、教学准备1.课本:《人之初》2.多媒体课件3.可爱的季节图片4.季节变化的掌故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谈论季节,如当今季节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和饮食习惯等。

让孩子们表达出各自对季节的喜爱和不喜欢之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生朗读(10分钟)要求学生课前阅读《人之初》,然后让学生自己朗读《人之初》完整篇幅。

老师可以用课件辅助学生记忆。

最后老师问一些的问题,看看学生是否有理解《人之初》的主旨。

3. 教师讲解(10分钟)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部分进行讲解,比如“童年时节美好”,“何以解忧,唯有松下”,“四时之景各不同”。

穿插生动的授课方式,激发孩子对季节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关注度和记忆力。

4. 观察季节图片(10分钟)让学生注意观察课件中的季节图片,一起分析图片当中的季节变化,可以最开始让大家逐个找出一些容易发现的地方,然后再向孩子们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绿叶变黄,黄叶变红,这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呢?”这类问题会让孩子们思考,慢慢理解季节变化的规律。

5. 故事讲解(15分钟)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老师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冬天和春天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不同季节的变化,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6. 练习写故事(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根据自己亲身经历,自己编写一个季节的故事,同时老师需要提供适当的帮助,比如提供一些季节变化的掌故,或者给予一些语言表达上的指导,帮助孩子们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故事。

教师需要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同时加强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在故事写作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上巡视来监督和指导,以了解学生们掌握该节课的情况。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词语“人之初”的含义和来源。

2.能正确书写词语“人之初”。

3.能准确地读出词语“人之初”并能在句子中使用。

4.激发学生对自己的好奇心和对周围事物的探索继续。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人之初”的意义。

2.能正确书写和念出词语“人之初”。

三、教学难点1.提升学生对词语“人之初”含义的理解和应用。

2.能在正确的情景下运用词语“人之初”。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

2.白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学生练习本。

4.图片或实物展示“人之初”的相关内容。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播放与“人之初”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人之初”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个词语。

第二步:学习1.引导学生读出“人之初”这个词语,解释其意义是指人类的开始或初始阶段。

2.教师通过示范书写“人之初”,让学生跟读。

3.让学生自己动手书写“人之初”并进行纠正。

第三步:运用1.培养学生对词语“人之初”的理解和表达,提问引导学生用“人之初”造句。

2.小组内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使用“人之初”造句的情境。

第四步:拓展1.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古诗词或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之初”这个词语的用法和涵义。

2.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阅读相关的书籍,加深对“人之初”的理解。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和书写词语“人之初”,并能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这个词语。

通过扩展阅读和讨论,深入了解“人之初”的意义与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练习本上关于“人之初”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要求学生在家里积极参与家长亲子阅读,找到更多相关词语或故事。

八、教学反思针对学生在学习“人之初”过程中的表现,教师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鼓励学生多交流,提高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人之初”这个词语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并背诵课文《人之初》。

2.能说出课文中描写的小朋友的特点。

3.能听懂老师的阅读朗读课文,并模仿跟读。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的内容。

2.在课文中找出描述小朋友的关键词。

三、教学准备
1.课文《人之初》的教材。

2.幻灯片或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老师放一段描写小朋友的音频,让学生倾听。

2. 学习课文
•老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并注意发音和语调。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理解课文。

3. 分组讨论
•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小朋友的形象特点,每组设计一个小展板展示。

4. 学生表演
•各小组的学生上台表演展板,展示小朋友的形象特点。

5. 总结复习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课文内容,重点强调小朋友的性格特点。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人之初》。

2.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你身边的小朋友,注意描述细节和情感。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下一步可以加强拓展,让学生自己设计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之初》【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人之初》【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之初》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描写对象。

2.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境和思想。

3.能够认真朗读课文,并得到正确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描写对象。

2.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3.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思。

2.学生能否正确表达课文中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方法1.讲解2.朗读3.分组讨论五、教学内容和方法1.让学生在课前先阅读一遍《人之初》,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2.在课堂上讲解课文的意境和思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配合语文教材上的插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课文中的情境。

4.让学生朗读整篇课文,并纠正其错误的表达方法。

5.分组讨论,让学生先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对课文的看法和理解,然后在班内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否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思想。

2.学生能否正确地朗读课文。

3.学生能否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听取他人的意见。

4.整节课上的活跃程度。

七、教学建议1.对于语文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提前在家里进行预习,对词汇进行了解,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课文。

2.对于掌握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文,从而感受到更多的区别。

《人之初》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生民,曰有常。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识字8《人之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能够背诵词语《人之初》。

2.了解《人之初》中的含义,能够简单描述其内容。

3.能够正确书写词语《人之初》。

能力目标:1.能够听懂并读出《人之初》。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人之初》。

3.能够与同伴合作,理解词语《人之初》的意义。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人生哲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并背诵《人之初》。

•理解《人之初》中的涵义。

三、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人之初》。

四、教学准备1.词语《人之初》的教学卡片。

2.词语《人之初》的黑板书写内容。

五、教学过程1. 热身•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舌头操活动,准备开始语文学习。

2. 引入•老师出示词语《人之初》,并向学生解释这句蕴含深刻哲理的词语来自于哪篇古文。

3. 学习•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词语《人之初》,反复练习直至学生能够熟练朗读。

4.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理解《人之初》的意义,并通过小组讨论和组长汇报的方式展示理解。

5. 课堂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该小组对于《人之初》的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6. 拓展•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人之初》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句词语的内涵。

7. 总结•老师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所学。

六、课堂作业1.背诵《人之初》。

2.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于《人之初》这句词语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人之初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人之初》时,学生积极性高,理解能力较强。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再加深对于该句的诗歌背景等知识的了解,拓展学生文学素养。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设计

【导语】⼈之初,本性都是善良的。

⼀个⼈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受到不良影响,忽视了教育,就可能会变坏。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会认13个⽣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善”和“恶”。

3、⾛进⽂本,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做⼈做事的基本准则,让好学的精神在⼼中萌芽。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善”和“恶”。

教学难点: ⾛进⽂本,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做⼈做事的基本准则,让好学的精神在⼼中萌芽。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 ⼀、播放⾳频,激趣导⼊ 1、教师引⾔:今天,⽼师为⼤家带来了⼀⾸有趣的诗歌,让我们竖起⼩⽿朵⼀起认真地听听吧! 教师播放《三字经》视频,组织学⽣认真听2遍。

2、师:你听清⼩朋友们读的是什么了吗?让我们跟着他们⼀起读⼀读吧。

播放带《三字经》⾳频⽂件,在教师的指引下,跟着声⾳朗读。

3、师:这⾸⼉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它的第⼀句,也就是我们这篇课⽂的题⽬,也就是--《⼈之初》。

学⽣齐读课题,教师板书。

⼆、⾃主学习,⾃读课⽂ 1、⾃由朗读课⽂,圈出本课的⽣字,借助拼⾳通读课⽂,遇到有困难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师。

2、教师指名读课⽂,其他同学认真听,有错误指出来,集体订正后齐读三遍。

3、跟着⽼师读课⽂,注意⽣字的读⾳及诗句的停顿。

(提⽰学⽣每三个字⼀停) 4、通过⼩组竞赛,齐读等⽅式,反复读课⽂,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三、合作学习,识记⽣字 1、先学习要求会认的13个字,借助课本上的拼⾳和刚才的⾳频识字,同桌互相读。

2、开⽕车读。

每⼈⼀个⽣字,读对了,全班同学跟读三遍,读错了⼤家⼀起订正完之后齐读5遍。

3、说⼀说这些字,你是怎么记住的?你能给他们都找个伙伴组组词吗? “之”:字形像⼀个翩翩起舞的少⼥,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人之初-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之初-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之初-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人之初》2.掌握词语“天真,喜欢,与众不同”的词义3.能朗读并背诵《人之初》教学重点1.识字:天真,喜欢,与众不同2.朗读:自然流畅3.背诵:熟记不误教学难点1.掌握诗歌的意义2.词语理解的深度教学准备1.课件2.录音机3.课文《人之初》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演奏动听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美妙,同时可以由大家猜测这首音乐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第二步:听录音、阅读课文教师播放《人之初》的录音,同时背景放映着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首诗的感情,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沉浸在音乐与词语之中。

第三步:分析课文教师让学生对诗歌进行分析。

首先让学生找出三个词,天真、喜欢、与众不同,询问学生对这三个词语的意思是否掌握;其次,让学生尝试分析这首诗歌表达的是什么,有哪些感情,讨论这首诗歌和音乐有什么相似之处等等。

第四步: 朗读和背诵教师要求学生朗读和背诵《人之初》。

刚开始先教给学生哪些内容应该朗读和哪些应该背诵,引导学生读诗时注意停顿抑扬顿挫、词语的节奏感和情感体验。

第五步:活动延伸让学生画出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或者自由朗诵,并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将对世界和人生的感悟通过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

课后作业背诵《人之初》并朗读给家人听,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诗歌的意思用词语写出来。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词语的深度,同时能够加深对于自然美好事物的体验和感受,培养了学生的音感和语感,让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更加热爱生活,感悟生命的美好。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人之初》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人之初》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人之初》教案(精选5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人之初》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人之初》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人之初》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识别“苟”“教”“择”“处”“杼”“窦”“惰”等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3、了解孟母三迁、五子登科两个故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孟母三迁图、相关事例录像、图片、)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你们的爸爸妈妈疼爱你吗?他们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呢?(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所以我们要听父母的话。

古代的家长是怎样教育孩子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字经》第1课《人之初》。

二、初步诵读和感知1.要求学生翻开课本,自己试读课文,要求把复杂的拼音、不懂的字词标识出来。

到学生中间检查学生标记生字的情况。

2.教师范读,或利用音频示范正确的读音,让学生跟读。

学生跟读至少2遍。

要求学生特别注意自己不同的字词。

三、内容选讲1.内容梗概略讲:第一行: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初”:开始。

“人之初”是指人刚生下来的时候。

“性”:与生俱来的东西。

“习”:后天环境的影响。

人既生之后,环境影响各异,性随之而变,逐渐变得差异越来越大。

——这就是“习相远”的意思。

先天为性,后天为习。

第二行: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苟:如果乃:就迁:变化道:方法、规律贵:可贵以:认为、以为专: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引导学生诵读并理解。

第三行: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择邻处:播放动漫或图片:《孟母三迁》老师讲故事师:孟母一次又一次带着孟子搬家,选择好的邻居而定居下来,这是为什么?(为孟子找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断机杼:师:想象,织机上的梭子断了,就不能再继续织布了。

部编版语文一下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下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下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之初》这首古文诗的背景和意义;2.掌握《人之初》的原文内容;3.能够正确朗读《人之初》;4.能够理解《人之初》中的意思,并进行适当解释;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诵读《人之初》,理解古文诗的意义。

难点:理解古文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调查表;3.古文诗《人之初》的结构分析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了解“人之初”的意义,引发学生对古文学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人之初》1.展示《人之初》的原文,让学生跟读;2.解释古文诗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理解古文诗中的意象;3.分组讨论《人之初》中的寓意,做思维导图或总结。

第三步:课堂练习1.班内朗读《人之初》;2.编排故事或表演《人之初》的内容。

第四步:课堂讨论对学生们表演的内容进行点评和讨论,梳理《人之初》的主题和意义。

第五步:课堂总结总结古文诗《人之初》的文学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人之初》的理解;2.背诵《人之初》的内容,并写出自己的感想;3.了解古诗词中的其他名作,做简要介绍。

六、教学反思《人之初》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古文诗,它的意境和哲理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本节课以《人之初》为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培养其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

以上就是本文撰写的《部编版语文一下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教案》,希未可以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之初-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之初-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之初-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之初》这首诗的意义和表达方式;•掌握《人之初》的诵读方法;•理解《人之初》中的一些成语和词语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理解成语用法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验诗歌语言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教学生理解《人之初》的意义和表现手法;•指导学生正确诵读诗歌;•培养学生发现和理解成语用法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如何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表达;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Step 1:创设情境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古老祖国,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Step 2:激发学习兴趣播放视频《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让学生感受诗歌音乐的美感,同时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感知诗歌Step 3:阅读原文给学生分发《人之初》的诗歌原文,让学生认真阅读。

教师短暂解释一些生僻词。

Step 4:诵读诗歌让学生分组诵读诗歌,教师注意纠正发音错误。

Step 5:理解诗歌问学生谁可以表述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让学生表述对诗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指导学生理解诗歌。

引领学生,引导学生理解生僻词,诗歌中重点,难点词语和一些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体验诗歌Step 6:表演诗歌请自愿学生表演这首诗歌。

其中一个学生代表全班诵读诗歌。

总结课程Step 7:互动分享老师搜集全班感悟用语,并让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触、体验和认识。

四、课堂作业听诵《人之初》3遍;默写诗全文(注重标点符号);检索并分析5个生僻词的词义;总结领悟一句与自己最贴近的诗句,并写出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需要和成人相比有所欠缺,所以在理解阶段需要投入更多时间,细心指导学生。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人之初》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人之初》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人之初》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人之初》这首诗歌。

2.能够正确朗读诗歌,感受其中的情感。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背诵《人之初》这首诗歌。

2.正确朗读诗歌,表达情感。

三、教学难点1.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人之初》诗歌的课件及配套图片。

2.教学素材:包括与诗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3.教具:录音机、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播放一段关于人生初识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人之初的美好。

2. 导入•引入《人之初》这首诗歌,让学生先自己默读。

3. 学习•逐句带读,解释不懂的生字词。

•分段朗读,讲解每个段落的意义。

4. 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之初是怎样的?怎样成长?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5. 升华•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与诗中相似的经历?6. 总结•学生就《人之初》这首诗歌在情感上的体会进行分享,并进行小结。

六、课堂延伸•绘画:让学生根据对《人之初》的理解进行绘画。

•创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段描述“人之初”的文字。

七、课后作业1.背诵《人之初》这首诗歌。

2.写一篇读后感,围绕“人之初”展开。

3.绘制自己对“人之初”的理解图画。

八、教学反思•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设定标准答案,鼓励多元化。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第五单元人之初》这首诗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人之初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人之初》精选了《三字经》的两个片段进行识字教学,共八行,四句。

第1个片段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第2个片段讲述了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本课的学习,应注重培植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其他资料】
《三字经》节选
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

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课后作业
一、小雨点会落在哪?请连一连吧。

qì yòu chū xìng jiào
初性教幼器
二、照样子,写一写。

相远幼
木目
三、重点段落品析。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如果人不努力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这是哪句话的意思?
四、“人不学,不知义……”后面的内容是什么?请你
说两句。

参考答案:
一、初 chū性 xìng 教 jiào 幼 yòu 器 qì二、辶元幺力三、人不学,不知义四、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