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江西省吉水中学易华明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由于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说到底,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民俗文化是指由民间共同创造和享用的生活文化和世代传承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分为四大类:物质民俗,包括饮食起居、交通医保;社会民俗,包括社会组织(血缘、地缘、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人生礼仪,传统习惯等)、岁时节日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精神民俗,它包括古代民间习俗信仰。简要地说,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涵盖着现代民族风情习惯,比如说,过年要吃饺子,小孩子周岁的时候要抓周,见面打招呼的时候习惯性的问一句“吃了吗?”等等。

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欣喜地发现在中学语文许多课文涉及了民俗文化和事项。如:

⑴永和九年,岁在葵丑,暮春之初,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必修五《兰亭集序》)

⑵第二天天一亮,翠翠就同祖父起身了,用溪水洗了脸,把早上说梦的忌讳去掉了,翠翠赶忙同祖父去说昨晚上所梦的事情。

“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象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的真有趣!”

(必修二《边城》)

⑶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必修三《鸿门宴》)由此可见,民俗描写已经成为文学作品有机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格榜样,在教学时发掘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良好

的人文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民俗文化的阐释与渗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语文教学产生作用。

1、民俗文化有利于学生词汇的沉积与演变

我们可以通过对某一种语言的结构方式、语义内容的揭示,了解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的贮存在语言里,成为一种历史、或者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它的残迹和影子,有的一直传承下来,有的有了新的发展,形成新的民俗。纷繁的民俗事项,必然会促进汉语言词汇、词义的丰富与发展。

翻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尤其是在古代文学教材中,我们可以采撷到相当多的民俗词汇。这里,仅以“帽”来说明中国的服饰文化对服饰词汇词义的产生和演变带来的影响。

古代表示帽子的词有“冠”、“冕”、“巾”等。“冠”是我们平时在课文中最常见的服饰词之一,“冠”指的就是帽。

由“冠”衍生出来的词也为数不少,比如,我们都知道戴帽子要束带子,由此产生了“冠带”一词;古代贵族男子因为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节,结发加冠,以示成年,可以娶妻的习俗,于是产生了“冠礼”一词;如果与“童子”等表示年龄的词语相对时,“冠”的意思便偏重于成人,如《子路冉有曾皙侍坐》(《论语》)中有“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服饰装扮在古代象征着一种身份。《长江三峡》中有“屈大夫死日,有人在汨罗江畔看见他峨冠博带。”《西湖七月半》(必修四读本)中有“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峨冠博带是古代士大夫的装束。

另外,“冠”字与其他字搭配,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服饰词汇。《释名·释首饰》说:“士冠,庶人巾。”可见,“冠”和“巾”原本是有等级差别的,士戴的是冠,贫民戴的是巾。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们可以从“朝服衣冠”一句判断出主人公在朝廷中的不俗地位。但是后来随着服饰的演变,冠与巾逐渐结合,“冠巾”一词也随之出现。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必修二)中周瑜“羽扇纶巾”中的“纶”即是“冠”的异体字,在这里表现了古代儒将闲雅的风度繁复的服饰文化对词汇的丰富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正深刻地印证了这一论述。与此相同,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建筑、音乐、饮食等多种物质、精神在汉语言词汇中散发出来的语言魅力。比如:“五步一楼,十楼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阿房宫(必修二《阿房宫赋》)揭露的是秦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墙壁上挂着“朱拓的大‘寿’字”,几案上堆着《康熙字典》、《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的房间摆设(必修二《祝福》)反衬的是主人家鲁四老爷的道貌岸然。又如,茫茫江水中悲切的“琵琶”流转(必修四《琵琶行》)唤起了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伤感;再如,精美的“樽”(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寄托的则是作者洒酒酬月,慨叹“人生如梦”的情怀。

2.民俗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民族情感和审美趣味。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例如“月”“柳”“菊”“茱萸”“龙舟”等。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作者柳永飘泊江湖的感受。了解折柳送别这一习俗,那么学生就更加能体会到词人当时与恋人难分难舍的心境。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