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防控措施及处理技术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但是长期使用会出现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二、混凝土裂缝的分类混凝土裂缝可分为以下几类:1. 建筑收缩裂缝:由于混凝土在干燥和硬化过程中的收缩而产生的裂缝。
2. 热裂缝: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混凝土体积变化而产生的裂缝。
3. 应力裂缝:由于混凝土承受的应力超过其承受极限而产生的裂缝。
4. 施工裂缝:由于施工不当或操作错误而产生的裂缝。
5. 其他裂缝:如冻融裂缝、化学裂缝等。
三、混凝土裂缝的预防1.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应选择质量好、强度高、耐久性强的混凝土材料。
2. 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
3. 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应先清理基础、处理好基底,保证基础平整、坚实,避免基础沉降造成的裂缝。
4. 浇筑过程中的措施: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振捣度和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内部产生空洞和孔隙,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和裂缝产生。
5. 合理的养护措施:应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避免混凝土过早失水和干燥,导致收缩而产生裂缝。
四、混凝土裂缝的处理1. 填缝:对于宽度小于0.3mm的裂缝,可采用填缝剂填充,填缝剂应与混凝土材料相容。
2. 粘贴:对于宽度大于0.3mm的裂缝,可采用玻璃纤维布或碳纤维布粘贴,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裂缝扩大。
3. 注浆:对于宽度大于0.3mm的裂缝,可采用注浆技术进行修补,注浆材料应与混凝土材料相容,注浆前应清理干净裂缝,保证注浆效果。
4. 加固:对于混凝土结构中出现大面积裂缝或者需要增强结构强度的情况,可采用钢筋加固或者碳纤维加固等方法。
五、混凝土裂缝的维护1. 定期检查:对于混凝土结构应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裂缝,避免裂缝扩大影响结构安全。
2. 及时维护: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裂缝扩大。
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与修补处理方法
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与修补处理方法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属于工程质量通病,对于通病要从根本上解决,找出原因,避免工程质量通病的出现,减少混凝土裂缝。
下面聊一聊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通病修补的处理方法。
一、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的配合比不符合规范要求;2、混凝土随意加水,改变砼的水灰比;3、浇筑过程,模板未提前加水湿润,导致砼入模的温度较高;4、浇筑时,没有对混凝土厚度进行测定,导致保护层厚度不足;5、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反应强烈;6、对于抗渗混凝土、缓凝型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足14d;7、砼浇筑完毕后。
没有及时进行浇水养护;8、过早的拆除模板;9、未达到规定强度就在上部施加荷载、作业等。
10、混凝土内钢筋生锈体积膨胀,时间久了混凝土的裂缝越来越大。
11、温度应力引起裂缝(温度裂缝);是因为温差造成的。
12、收缩引起裂缝:在干燥的情况下,混凝土硬化后,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不断向外散失,引起混凝土由外向内的干缩变形裂缝。
二、预防措施:1、施工的时候应根据混凝土的配合设计,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单位供水量。
2、需要优选原材料,原材料的问题也应相当的重视。
3、控制砼入模温度、保证保护层厚度;4、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
5、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配筋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
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之间。
6、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合理掺加塑化剂和减少剂。
7、根据工程特点,可以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这样可以减少用水量,减少水化热和收缩。
8、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采用低水化热水泥;9、浇筑完毕及时浇水养护;10、不得过早拆模,在上部施加荷载、作业等;11、在混凝土中添加纤维:混凝土中掺加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折能力,起到拉结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扩展,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降低内部钢筋被腐蚀的风险三、混凝土裂缝修补处理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结构件无论是现场浇筑或是预制的,常见裂缝按其结构类型、受力特征、所处环境和使用不同,裂缝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也会有较大的差别。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简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
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裂缝的措施。
关键字:混凝土裂缝预防事故处理一、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1.干缩裂缝及预防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
水泥砂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
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
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
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
二是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
三是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
四是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
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
五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
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
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一■混凝土的塑性干缩裂舞干缩裂缝:当浇筑的混凝土尚处于塑性状态时,由于炎热多风使水分蒸发过快,泌水率小于表面蒸发率,引起构件表面失水过多而开裂。
裂缝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多沿板短向分布。
裂缝随着时间的延长向混凝土内部发展;裂缝断断续续,似连非连,有时呈龟板状,这种裂缝一般粗而短,裂缝到钢筋为止。
1.原因分析:1)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或水泥用量多,用水量大,现场私自加水或因外加剂影响,如氯化钙等常会加大混凝土的干缩值;2)体、表比值小的构件,混凝土中的水分容易蒸发,构件容易干缩;3)对新浇筑混凝土的遮盖、挡风和湿养护不及时。
当风速从无风到六级大风,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量增大3倍,空气中的湿度由90%下降到50%,水分蒸发速度增加5倍;环境气温由10°C升高到20o C f水分蒸发量增大1倍;4)高温、干燥、大风等使混凝土失水过快,失水速度大于混凝土泌水速度。
塑性混凝土在表面收缩和内部约束作用下,薄弱的硬结表面就会产生拉应力,造成长度不等的裂缝;2、防治措施:用钢丝板刷或平面砂轮机磨除水泥结膜和进行毛化处理,扫除冲洗干净,晾干。
用〃聚合物砂浆〃修复找平即可。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差裂Si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0m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环境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
C的混凝土构件。
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在硬化期间,水泥的水化热较高,加上构件厚度大,内部温度不易散发,构件外表随自然气温下降,内外温差大于25。
C时,则外表产生冷缩应力,当应力大于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常产生破坏性较大的贯穿构件的裂缝或深浅不等的裂缝。
1.原因分析:1)混凝土流动性大、坍落度大,用水量大、水泥用量多、砂率大,因而水泥的水化热大。
浇筑速度快,使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大,表面散热快,收缩大,因而产生裂缝;2次体积混凝土中水泥使用不当,当水泥中的硅酸三短Ca3Si)的含量高达5.5%时,则每千克水泥的发热量是377kJ,比同标号矿渣水泥的发热量大42kJ,则构件中的温度差比要求大11%左右,更容易产生温差裂缝;3)为了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的要求,常常在配合比中加大水泥用量,提高水泥标号,两者都会引起高水化热。
混凝土裂缝的各原因及防治方法
混凝土裂缝的各原因及防治方法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中常会出现裂缝,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还可能对其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下面详细介绍混凝土裂缝的各原因及防治方法。
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下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如果温度变化过大,就容易产生裂缝。
2.水分变化:混凝土中的水分会因为干燥或者湿润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收缩或膨胀,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3.负载作用:长期受到重压或者外界负载作用,如人流、车辆等,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引发裂缝的出现。
4.施工不当: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如混凝土的浇筑不均匀、振捣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
针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适当调整水灰比、材料的选用等因素,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2.加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防裂剂,以增加混凝土的柔韧性和韧性,提高其抗裂能力。
同时,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纤维可以增加其抗裂能力。
3.控制温度变化: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度变化,如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冷却降温,或者在施工后及时覆盖保温等。
4.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在混凝土浇筑后,要进行充分的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内部空隙,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5.加强混凝土的保湿措施:在施工结束后,要及时进行保湿,以防止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产生收缩引起的裂缝。
6.加强预应力钢筋的设计和施工:在有大面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应合理设计预应力布置,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预应力良好地控制在混凝土截面内,避免出现局部预应力损失而引起的裂缝。
7.定期检测和维修: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测,发现裂缝及时进行维修。
对于较大的裂缝,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用钢筋增强,填充防水材料等。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防治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后期维护等各个环节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裂缝的产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美观。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这不仅影响其美观性,还会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防治混凝土裂缝,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决定了其强度和耐久性,因此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合理设计配合比。
一般来说,增加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但也容易导致裂缝的生成,因此需要在保证流动性和强度的条件下合理控制水灰比。
2.使用细粒骨料和增加粉状掺合料:细粒骨料可以填充混凝土骨架中的空隙,提高其密实性和强度。
粉状掺合料可以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间隙,减少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抗裂性能。
3.控制温度和湿度:混凝土在初始硬化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导致温度升高。
如果温度升高过快或温度差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
因此,在浇筑混凝土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控制温度和湿度,例如采用遮阳、保温、保湿等措施。
4.加入抗裂剂:抗裂剂是一种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的添加剂。
它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伸缩应变,防止裂缝的生成和扩展。
抗裂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5.合理的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技术和施工工艺也会对混凝土的裂缝产生影响。
例如,浇筑时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避免过多的振捣,避免过早的拆模等。
同时,还需要遵循相应的浇筑和养护规范,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6.定期检测和维护:在使用阶段,需要定期检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情况,及时采取维护措施。
例如,对于已有的裂缝,可以采取填缝、压浆等方式进行修复,避免裂缝扩大和破坏结构的发生。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性能、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定期检测和维护,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发生率,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其优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
但是,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问题也是十分常见的,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因此,预防和处理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方法1.合理设计合理的结构设计是预防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手段。
建筑工程中的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包括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配筋数量和位置、构造形式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因素,避免在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过大的应力和变形,从而避免裂缝的产生。
2.合理施工合理的施工方法也是预防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手段。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
水灰比过大会导致混凝土收缩过大,从而引发裂缝的产生。
(2)控制混凝土的拌和时间。
拌和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多,从而引发裂缝的产生。
(3)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方式。
浇筑方式不当会导致混凝土中应力过大,从而引发裂缝的产生。
(4)控制混凝土的硬化过程。
硬化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湿润和保温,避免混凝土过快干燥和过快硬化,从而引发裂缝的产生。
3.加强维护加强混凝土结构的维护也是预防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手段。
在混凝土结构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维护,包括湿润和保温等工作。
在冬季或潮湿环境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避免混凝土结构受潮引发裂缝。
同时,需要定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和处理混凝土裂缝问题。
二、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1.表面修补表面修补方法是一种简单的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
其原理是将混凝土表面进行局部修补,填补裂缝,从而达到修复的目的。
表面修补方法适用于裂缝较浅、较小的情况。
在使用表面修补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清洁裂缝处的杂物和灰尘,确保表面干燥。
(2)使用合适的修补材料进行修补。
修补材料需要与混凝土结构的材料相同,以达到相同的膨胀系数和强度。
混凝土防开裂及整改专项方案
混凝土防开裂及整改专项方案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容易出现开裂现象。
开裂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和整改。
一、混凝土防开裂原因分析1.温度应力: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现象,而收缩会导致温度应力的产生。
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引起开裂。
2.受力不均匀: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受力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局部应力过大,从而引起开裂。
3.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水泥、砂和骨料的比例关系。
如果配合比不合理,过多或过少的水泥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二、混凝土防开裂措施1.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控制,特别是在大温差的季节,可以采用遮阳板、喷水等方式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2.刚度调整: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可以适当增加骨料的粗细比例,以增加混凝土的刚度和抗裂能力。
3.基础处理:在混凝土基础处理中,要保证基础的均匀沉实,避免地基沉降不均导致混凝土开裂。
4.控制收缩:可以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加入适量的缓冲剂,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从而降低开裂的风险。
5.控制施工速度:施工速度过快会导致混凝土收缩不均匀,从而引起开裂。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施工速度,避免过快。
三、混凝土开裂整改方案1.切槽修复: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混凝土,可以采用切槽修复的方式进行处理。
切槽的目的是减缓混凝土开裂的速度,并将裂缝隐蔽在切口内。
2.压浆加固:对已经出现开裂的混凝土,可以采用压浆加固的方式进行修复。
压浆是将特殊的浆料注入到混凝土裂缝中,以填充和修复裂缝。
3.表面修补:对于混凝土开裂较轻的情况,可以进行表面修补。
表面修补可以使用特殊的填缝材料填充裂缝,并进行养护,使其恢复原有的强度。
四、混凝土防开裂技术的施工要求1.保持施工速度均匀,避免单侧浇筑造成的应力不均匀。
2.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避免过多的水泥含量。
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预防及治理措施
2023-11-10CATALOGUE目录•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常见类型及成因•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治理措施•工程实例分析01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选择低水化热、高强度等级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
水泥骨料外加剂选用优质骨料,控制骨料的级配和粒径,减少骨料之间的空隙率。
选用高效、质量稳定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等,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03原材料控制0201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等指标。
合理设计配合比适量增加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等,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
增加掺合料严格控制水灰比,适当增加水泥用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控制水灰比配合比优化在浇筑、养护过程中,加强温度监测和控制,防止温度应力过大导致裂缝产生。
施工过程监控温度控制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的质量。
施工工艺控制适当增加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减小裂缝产生的概率。
增加保护层厚度02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常见类型及成因总结词干缩裂缝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之一,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混凝土表面干燥收缩而形成的裂缝。
要点一要点二详细描述干缩裂缝通常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宽度较细,一般在0.05-0.2mm之间。
干缩裂缝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过快,导致表面干燥收缩,而内部湿度变化较小,收缩较小,从而在表面形成拉应力,导致裂缝产生。
此外,使用高强度水泥、水泥用量过大、砂石含泥量高等因素也会增加干缩裂缝的风险。
总结词温度裂缝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裂缝,主要出现在隧道工程中,因为隧道内温度变化较大。
详细描述温度裂缝通常在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后出现,宽度一般在0.2-1.0mm之间。
温度裂缝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一、材料选择方面:1.水泥选用:选择适当的水泥种类和等级,合理调整水泥用量,控制水胶比,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2.骨料选用:选用优质骨料,尽量减少含泥量和含有机物的骨料,以减小混凝土干缩和开裂的可能性。
3.添加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防水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
4.施工前处理: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如清洗、除铁锈、除尘等,以保证混凝土与纵向钢筋的粘结性能,并防止混凝土的膨胀和缩短。
二、施工工艺方面: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水胶比、水泥用量、骨料含量和掺合料用量等,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和干缩变形。
2.控制浇筑温度:浇筑时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温差过大引起热裂和冷缩裂缝。
3.温度调控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如覆盖绝热材料或喷水降温等,以减缓混凝土的冷缩速度。
4.浇筑顺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先下后上,先内后外,依次加固,以保证整体结构的一致变形。
三、结构设计方面:1.设计合理裂缝控制构造:合理设置伸缩缝、收缩缝、构造接缝等,以分隔混凝土结构,控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2.预应力布置:合理布置预应力筋和分布钢筋,通过预应力张拉和锚固,使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的压应力,抵抗自重和温度变形引起的张应力,减小裂缝的宽度和数量。
3.跨径与支座分析:对大跨度结构,要进行跨径分析,控制竖向挠度和裂缝的产生,合理设计和布置支座,使混凝土结构产生适当的限制。
4.设计考虑施工缝:在设计中考虑施工缝的设置,避免混凝土结构一次性浇筑过大,导致开裂和变形。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合理选择材料、控制施工工艺和合理设计结构。
通过科学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和扩展,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系统造成混凝土构件裂缝防治措施
系统造成混凝土构件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是指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的作用,出现无规则开裂的现象。
裂缝对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耐久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设计阶段的防裂措施:1.合理选材:选择优质的水泥、砂子和骨料,并在混凝土配合比中适量添加掺合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控制温度变形:采取合理的温度变形措施,如设置伸缩缝、施工间隙、砌筑缝等,使混凝土得以自由伸缩,减少温度变形引起的裂缝。
3.设计合理的结构:合理设置构造缝和控制缝,减少内外应力的积聚,降低混凝土受力集中,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二、施工阶段的防裂措施:1.控制浇筑温度: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裂缝。
2.控制浇筑层数:每层浇筑混凝土的厚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一次浇筑过厚或过薄引起的裂缝。
3.合理的养护措施: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引起的裂缝。
4.减少振捣次数:合理控制振捣的次数和时间,避免过度振捣引起的溢浆和集料分离现象,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5.使用预应力:在结构中使用预应力技术,通过预应力拉力的作用,使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产生压应力,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三、使用阶段的防裂措施:1.加强维修养护:定期检查混凝土构件,及时进行维修养护,修复和加固已出现的裂缝,避免裂缝的扩大和破坏。
2.加固加筋:在混凝土结构需要承受较大荷载或存在局部应力集中的情况下,可采取加固措施,如加设钢筋、设置包裹砌体等,以增强结构的抗裂性能。
3.控制荷载:合理控制混凝土构件的荷载,避免超载引起的裂缝。
四、其他防裂措施:1.使用防裂剂: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防裂剂,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采用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具有更好的质量控制和更小的体积变形,可以有效减少裂缝的产生。
综上所述,混凝土构件裂缝的防治措施需要在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综合考虑,通过合理设计、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加强维修养护,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构件的裂缝风险,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
混凝土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和美观度,还可能导致水渗透、腐蚀钢筋等问题,从而降低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因此,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等成分的比例。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通常采用增加骨料细度模数、减少混凝土中的水胶比、适当添加外加剂等方法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2.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
首先是添加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增塑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延展性,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其次是使用适当的骨料配合,如使用细骨料、粉煤灰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内聚力和自重,提高抗裂性能。
此外,还可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等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3.控制混凝土的干缩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出现干缩和收缩现象,这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混凝土的干缩收缩是防治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措施。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控制:首先是增加混凝土中水泥的粉含量,使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含量增加,从而减少干缩收缩。
其次是适当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避免混凝土干燥过快。
此外,还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粉等,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干缩收缩。
4.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温度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现象,会产生温度应力,从而引起裂缝。
因此,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是防治混凝土裂缝的一项重要措施。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控制:首先是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湿养,以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
其次是采用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如使用隔热层、温度收缩控制剂等,可以减少温度应力的产生。
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包括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控制混凝土的干缩收缩和温度应力等。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和防止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和防止措施一、前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混凝土已经成为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然而,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裂缝,这会影响其力学性能和寿命,也会影响建筑的美观性。
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混凝土裂缝和防止其产生,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二、混凝土裂缝的类型1. 根据裂缝的产生原因,混凝土裂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抗压强度不足而导致的裂缝;(2) 内应力过大而引起的裂缝;(3)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4) 湿度变化引起的裂缝;(5) 超载引起的裂缝;(6) 其他原因引起的裂缝。
2. 根据裂缝的形态,混凝土裂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直线裂缝;(2) 弧形裂缝;(3) 梳形裂缝;(4) 网状裂缝;(5) 其他形态的裂缝。
三、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1. 表面处理法表面处理法是指在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以掩盖或填补裂缝。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 使用涂料掩盖裂缝;(2) 使用填缝剂填补裂缝;(3) 使用胶水粘贴钢板或其他材料覆盖裂缝;(4) 使用水泥砂浆填补裂缝;(5) 使用聚合物材料填补裂缝。
2. 深度处理法深度处理法是指在混凝土内部进行处理,以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从而控制或减少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 加固混凝土结构,如加固柱、梁、墙等;(2) 在混凝土内部加入钢筋、钢丝等增强材料;(3) 使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4) 使用纤维混凝土技术;(5) 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四、混凝土裂缝的防止措施1. 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变形,而收缩变形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措施之一。
(1)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2) 增加混凝土中的骨料;(3)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
2.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混凝土在温度变化过程中会产生热胀冷缩,而热胀冷缩也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是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如果不及时预防和处理,会严重影响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本文将从预防和处理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理混凝土裂缝。
一、混凝土裂缝的预防1.合理设计:在建筑设计阶段,应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配比、等级和类型,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混凝土的工艺和施工方法。
同时,要结合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设置伸缩缝、变截面等,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加强施工管理: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和控制,防止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
同时,要精细化施工,加强对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管理,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减少裂缝的发生。
3.控制施工温度和湿度: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产生裂缝。
因此,要根据混凝土的配比和工艺要求,控制好施工时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或过度收缩而导致裂缝的发生。
4.合理设置伸缩缝:伸缩缝是预防混凝土裂缝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吸收混凝土因温度变化和收缩变形而产生的应力,减少裂缝的发生。
根据具体情况,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理的伸缩缝,控制裂缝的宽度和数量。
二、混凝土裂缝的处理1.裂缝的检测:在建筑竣工后,应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修,及时发现和处理裂缝。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目视检测、触摸检测、超声波检测等,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裂缝的类型和程度。
2.裂缝的修复:对于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裂缝,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常见的修复方法有填缝、破碎与重铺等。
填缝是最常用的一种修复方法,可以选择合适的填缝材料进行填充。
破碎与重铺是对严重裂缝的一种处理方式,将裂缝部分破碎,再重新浇筑混凝土,使其恢复原状。
3.注意养护:对于修复后的裂缝,要及时进行养护,保持养护期内的湿润环境,以促进填缝材料的固化和与混凝土的粘结。
4.加强维护管理:建筑竣工后,要定期进行维护,避免外界因素对混凝土结构产生损害,如重物碰撞、渗水等。
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及处理措施(经典总结)
一、 混凝土裂缝的形式及预防措施 1、顶板洞口周围出现裂缝预防措施:(1) 传料口与放线口不要集中放置在一个房间内。
(2) 传料口四周放置加强筋。
(3) 传料口如果兼做泵管口,则穿泵管的房间必须用脚手架进行回顶。
(4) 地泵管严禁与作业层的模板有连接。
2、顶板表面的养护不及时造成裂缝预防措施(1) 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失水过快,造成混凝土表面失水收缩,产生裂缝。
铝模传料口兼做泵管口,泵管的冲击造成洞口周围裂缝洞口周围放置加强筋(2)混凝土摊铺、找平后,用木抹子抹压第一遍。
在混凝土终凝前(脚踩有脚印)用铁抹子收第二遍。
(3)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
严禁私自揭开。
(4)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以内及时浇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养护时间,普通混凝土不少于7天,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天。
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分的养护。
3、混凝土保护层不够,沿钢筋产生裂缝预防措施:(1)楼板负筋宜采用通长钢筋马镫筋确保保护层厚度,底筋宜采用砂浆垫块保护层。
同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踩踏变形比较严重,应安排专人看筋。
(2)剪力墙、框架柱按照要求放置竖向梯子筋,同时应放置成品塑料卡(或成品砂浆垫块),塑料卡直接卡放在墙体水平钢筋上,间距800mm,梅花型布置。
4、铝模快拆体系,模板拆除过早。
立杆拆除后回顶预防措施:(1)上层墙模组装完成80%后,方可拆除顶模。
支撑立杆严禁私自拆除。
5、预埋线管密集处及走私较大的管线处未采取措施;施工周转材料集中堆放,导致砼强度不够时因变形出现内部微裂并持续发展成表面裂缝;预防措施(1)楼版内预埋水平线管的直径不应大于板厚的1/3,并置于板底钢筋之上;水电预埋管线,叠加层数不要超过3层。
(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材料堆放不要过于集中。
楼板上吊装、运输、堆放材料时,应采取措施,减轻对楼板的冲击。
6、窗口八字裂缝窗口出现八字裂缝预防措施:(1)窗压顶的钢筋锚入两侧墙内,不允许断开。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混凝土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质量,还会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不良影响。
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且有效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1. 积极采取施工工艺措施(1)合理搅拌混凝土:采用合理的搅拌设备和搅拌工艺,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石子分布均匀,以减少裂缝的发生。
(2)适当控制混凝土坍落度:过高的坍落度会导致混凝土过于松散,易发生裂缝;过低的坍落度则会导致混凝土难以浇筑到位,裂缝也会增加。
在施工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3)施工过程中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控制混凝土浇筑后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快干燥和过快升温,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和相应的裂缝。
2. 合理设计结构和施工缝(1)合理设置伸缩缝: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伸缩缝,能够有效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和收缩引起的应力,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扩展。
(2)合理设置构造缝: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荷载特点,合理设置构造缝,分开承受荷载的不同部分,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传播。
3. 采用适当的混凝土配方和材料(1)选择合适的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易产生裂缝;水灰比过低则会导致混凝土干燥困难,易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配比设计中应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2)控制混凝土内部气孔:混凝土中存在大量微孔和毛细孔,这些孔隙会导致混凝土的吸湿性和渗透性增加,易产生裂缝。
采用合适的混凝土配方和外加剂,控制混凝土内部气孔的数量和尺寸。
(3)使用外加剂和添加剂:合理选用适宜的外加剂和添加剂,如延缓剂、减水剂、抗裂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发生。
4. 做好施工过程监控(1)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工艺可控性,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监测和记录施工过程参数:及时监测和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浇筑时间、养护时间等数据,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以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措施
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措施1.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的裂缝部分是由于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以及外力作用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
例如,在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快速干燥收缩;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过快的温度变化等。
此外,适当的施工工艺也能减少外力对混凝土楼板的影响,比如避免冲击和震动,防止楼板受到外力冲击而产生裂缝。
2.加入纤维材料将一定比例的纤维材料掺入混凝土中,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纤维材料可以有效地分散和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使其形成多个短小的细裂缝,从而减少大面积的裂缝出现。
常用的纤维材料有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和钢纤维等。
掺入纤维材料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楼板的抗裂性能,还能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和耐久性。
3.加入膨胀剂膨胀剂是一种具有一定膨胀性能的材料,可以在混凝土硬化后发生膨胀变形。
掺入适量的膨胀剂可以让混凝土在出现塑性收缩时进行膨胀,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拉应力,降低裂缝的产生。
常用的膨胀剂有石膏、硫酸钙和铝粉等。
在使用膨胀剂时需要注意掺入量的适当性,过高的掺入量可能会引起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4.使用布缝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在预定位置预留一定的裂缝,然后在裂缝位置使用布缝条进行处理。
布缝条可以起到隔离和分散裂缝的作用,将裂缝引导到布缝条上,避免裂缝扩展至整个楼板。
布缝条可使用橡胶、塑料、纤维材料制成,选择适当的布缝条材料和规格可以增加混凝土楼板的抗裂性能。
5.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质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楼板的抗裂性能。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降低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同时,施工质量的控制也能减少缺陷和瑕疵,提高楼板的整体性能。
例如,控制混凝土的振捣程度,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密实;控制浇筑速度和温度等。
综上所述,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涉及施工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和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加入纤维材料和膨胀剂、使用布缝条以及控制配合比和施工质量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提高楼板的抗裂性能和使用寿命。
2024年混凝土工程中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2024年混凝土工程中裂缝的预防与处理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1.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均匀、凝固均匀。
2. 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如添加剂和外加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使用适当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如合适的浇筑和振捣方式,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4. 建立合理的施工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温度变化,以避免温度差引起的裂缝。
5. 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结构,及时修复已发生的裂缝,以防止扩大和深化。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1. 初步处理裂缝前,首先要查明裂缝的产生原因和性质,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2. 对于较小的裂缝,可以使用填充材料,如胶黏剂、聚合物改性材料等来填补裂缝。
3. 对于较大的裂缝,可能需要进行裂缝封堵,如使用填充材料和钢筋加固等技术来修复裂缝。
4. 对于严重的裂缝,可能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和维修,如使用钢板、碳纤维加固等措施。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既需要技术实力,也需要施工管理的细致和严谨。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该由专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混凝土裂缝防控措施及处理技术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浪潮高潮迭起,高层建筑的建造规模越来越大,然而各种各样的建筑施工事故却时有发生。
由于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调和而成的混合物。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裂缝的发生,特别是防止有害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把混凝土的开裂程度控制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处理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除了建设工艺本身的问题之外,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在挑战建筑物的牢固性和使用寿命。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最常见的问题。
本文试从水泥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入手进行探讨,着重论述了几种常见的混凝土裂缝,并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与大家探讨。
一、因沉降引起的裂缝及其防控措施
因沉降而引起的裂缝往往会延伸到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处,引起钢筋长期暴露,导致钢筋的过快锈蚀。
减弱钢筋的支撑力。
引起这种裂缝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混凝土用水量过大,或者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掺合剂和泵送剂,混凝土凝固时间过长等等。
对于这种裂缝。
总结以下几种防控措施:
1.控制建筑施工时单位混凝土的用水量。
水泥用量不变时,用水量每增加10%,混凝土强度降低20%,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降低10%。
因此要严格把关,控制水和灰的比例小于0.55,使用保水性
好、稳定性强的硅盐酸,配制较粗的骨料和沙料。
尤其,在遇到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的降低坍落度,入泵坍落度不大于140 mm,也可以使用高效缓凝减水剂减少用水量。
2.使用质量合格的添加剂。
在施工中优化混凝土级配,掺加适量的外加料,以改善混凝土的特性,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常用的外加料主要是外加剂和外掺料。
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加的外加剂主要是木质素磺酸钙(简称木钙)。
木钙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它对水泥颗粒有明显的分散效应,并能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
因此,在泵送混凝土中掺入水泥质量的0.2%~0.3%的木钙,不仅能使混凝土的和易性明显的改善,而且可减少10%左右的拌合水,混凝土28 d的强度可提高10%~20%;若保持强度不变,可节省水泥10%,从而可降低水化热。
对于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也要严格要求,如果时间不足或搅拌时间过长,也会造成分层离析,降低混凝土的均匀性。
3.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根据数据统计可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越长,沉降裂缝越容易产生,所以需要控制凝结时间。
影响混凝土固结时间的因素主要有:①空气温度:空气温度越高,凝结时间越快。
②水泥品种:掺有混合料的水泥凝结时间较长,例如矿渣水泥较同标号普通水泥固结时间长,低标号水泥较高标号水泥固凝结时间长。
③混凝土标号:其它前提相同时,混凝土凝结时间跟着标号的提高而缩短。
④灰水比:灰水比增高,凝结时间延长。
⑤坍落度:一般坍落度增加,凝结时间延长。
⑥外加剂:掺入少量缓凝剂可以延
伸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⑦养护情况:水中混凝土比空气中的凝结时间长。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混凝土凝结时间。
二、塑性收缩裂缝及其防控
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钢筋混凝土表面容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这种裂缝虽然没有沉降性裂缝深,但是它的长度不固定,从几十厘米到几米。
看起来像是干燥的土地开裂,具有不规则性,不连贯性。
产生原因主要是施工方面的问题,例如混凝土表面的游离水蒸发过度;混凝土的早期层面抗裂工作不到位。
为防控塑性收缩裂缝的出现,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选用干缩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及掺合料用量,选用级配良好的石子和砂子。
2.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必须将模板和基层浇水浸透,这样可避免模板基层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3.振捣密实,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
4.完成浇注混凝土之后,随时观察凝固程度,在初凝前抹平。
并且用专用塑料覆盖膜或者潮湿的草袋覆盖。
也可进行二次的压实抹平工艺,喷洒专用的混凝土养护剂。
三、温度裂缝及其防控
在建筑前认真分析建筑环境,因地制宜进行施工,对于位于热带或者风力较大地区的工程。
要对混凝土覆盖或者缓凝。
要加强温度管理。
混凝土拌制时温度要低于20℃;浇筑要低于30℃。
浇筑后
控制混凝土与大气温度差不大于20℃,混凝土本身内外温差在20℃以内;加强养护过程中的测温工作,发现温差过大,及时覆盖保温,使混凝土缓慢地降温,缓慢地收缩,有效发挥混凝土的徐变特性,降低约束应力,提高结构抗拉能力。
四、混凝土裂缝常见补救措施
防控措施固然有效,但对于已出现的混凝土裂缝,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
常用的修复方法有:
1.置换法。
置换法就是去除旧的开裂的混凝土,清理钢筋和土层面,加注新的混凝土,然后对混凝土表面重新进行粉刷。
2.堵漏法。
堵漏法就是用化学或者物理填充物,补上裂缝,这种方法常用于平面混凝土的裂缝,它的优点是能够完全修补裂缝,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防水性能。
将化学灌浆和快速凝结添加剂注入裂缝内,待其初凝时,抹平表面,确保灌浆塞满裂缝。
3.表面封闭法。
表面封闭法只适用于细微的裂缝情况,它是最简单的修补措施。
表面封闭法就是在裂缝表面涂一层薄膜达到隔绝空气和水分的效果,以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
但是这种工艺的缺点显著。
很容易再度遭到破坏,从表面修补而未深入到内部。
如果裂缝的内部存在水压或者气压等压力时,不可用这种方法进行修补。
五、结语
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在建筑业中被称作是人工制造的“石头”。
由于它承栽力大,性能优良,因此被广泛地应
用于各种工程之中。
但是,混凝土也有许多缺点,如均匀性差、离散性大,容易产生裂缝。
如何在应用过程中保证混凝土强度,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需要迫切解决的技术难题。
本文着重论述了混凝土抗裂性问题和有效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武俊兰.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与裂缝处理[j]. 科学之友,2010,(10).[2]王东. 浅谈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预防及处理[j]. 科学之友,2010,(11).[3]魏星,徐有邻. 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类型及影响——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讨论之一[j]. 工程质
量,2001,(9).[4]于海燕. 浅谈在施工中温度与裂缝对混凝土影响[j]. 价值工程,2011,(11).[5]郭栋良. 高寒地区后张梁混凝土沿波纹管裂缝形成的机理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
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