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六册认识小数
苏教版《认识小数》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苏教版《认识小数》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8d0a6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1.png)
苏教版《认识小数》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苏教版《认识小数》教学设计“认识小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知道以米为单位或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懂得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2、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小数,并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
3、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师备课件、米尺、数目卡片(0~9,小圆点)、黑板上画好一个1米长的米尺(十等分),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师:老师前几天帮学生到超市买了些学习用品。
想知道老师买了什么?你想知道它们的价格吗?逐个出示用品的价格。
这个数你见过吗?(板书:0.2)你知道他是什么数吗?(板书:小数)你怎么知道的?关于小数你知道什么?小数你会读吗?有人说小数很好认,长得很特别,特别在那呢?(板书:小数点)师:你在那里还见过这样小数?那你知道这些小数是怎么来的?今天我们这堂课就去寻找小数。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师:(教师拿出一把米尺)这是什么?我在黑板上也画了一个1米长的米尺图。
(标出1米)老师如果想量你们课宽度,你觉得够1米吗?那可以用什么做单位呢?老师把1米的米尺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板书:1分米)用分米做单位,来量课桌的高和宽各多少分米吗。
师:课桌的宽大约是4分米,写在哪里?(指名到黑板米尺图上指一指)高是几分米,写在哪里?(教师随学生标出:1 分米、4分米、6分米。
)师:我们找小数,但这些的数(指着1、4、6)是什么数?(板书:整数)。
来,我们继续来,刚才我们是用分米作单位,最近我们学了分数,那这么长(1分米)相当于几分之几米?4分米,6分米呢?(教师板书:1/10米、4/10米、6/10米。
)我们刚才找到了整数,又找到了分数,师:这几个分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师操作:将三个分数的分母描红。
苏教版《认识小数》
![苏教版《认识小数》](https://img.taocdn.com/s3/m/1ae2b4140b4e767f5acfceb7.png)
苏教版《认识小数》详案北桥中心小学 徐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知道以米为单位或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懂得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2、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小数,并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
3、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师备课件、米尺、写有数字0-9和小数点的纸片。
教学过程: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师:同学们,喜欢去超市购物吗?小芳和小明也喜欢购物,他们一起来到了大润发买水果。
出示课件不同价格的水果,问:他们买了很多水果,还搜集这些水果的价格。
观察这些价格,哪些数比较特殊?(指名上台指一指。
)师:和其他的数相比,特殊在哪儿?指明汇报。
师:那这些中有一个小圆点的,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吗?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
揭示课题—— “认识小数”。
(板书)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一)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1、情境引入师: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数,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寻找我们身边的小数。
师:老师这儿有一把这样的米尺,长1米。
(板书:1米。
)师:这把米尺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生:测量物体。
师:对了,今天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测量一下你们课桌面的长和宽以及课桌高并完成这三个填空。
(指名3人操作并回答。
)师:课桌面长是多少分米?课桌宽是多少分米?课桌高是多少分米呢?(学生汇报) 指着黑板上的图,问:这把尺长是1米,把1米平均分成(停顿一下)10份(师操作,生数分得的分数),1份就是1分米(板书:1分米)。
师:课桌面的长是6分米,写在哪儿呢?那位同学上来指一指?(师板书:6分米。
) 师:宽4分米,写在哪儿呢?(师板书:4分米。
)师:高7分米,写在哪儿呢?(师板书:7分米。
)师:我们要找小数,却找了这样的数。
像1、4、6、7,这些是什么数?(板书:整数。
) 师:最近我们学了分数,(板书:分数)1分米相当于几分之几米? 生:101米。
苏教版小数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小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0286f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d.png)
苏教版小数知识点总结一、小数的初步认识1. 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指有分数部分的实数。
小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并且可以通过有限的数字或无穷尽的循环部分来表示。
2.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时,将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后的数字依次读作个位、十分位、百分位等,小数点前的整数部分根据位数的大小读作个位、十位、百位等。
3.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小数和分数是一种等价关系,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分数可以化为小数,小数也可以化为分数。
例如,0.5表示的小数可以化为1/2的分数。
二、小数的基本运算1. 小数的加法小数的加法运算需要先对齐小数点,然后逐位相加,最后按照小数点的位置写出结果。
2. 小数的减法小数的减法运算与加法类似,同样需要对齐小数点,然后逐位相减,最后按照小数点的位置写出结果。
3. 小数的乘法小数的乘法运算可以先忽略小数点,进行普通的乘法运算,最后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确定结果的小数位数。
4. 小数的除法小数的除法运算类似于乘法,需要先忽略小数点,进行普通的除法运算,最后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确定结果的小数位数。
需要注意的是,除数和被除数都要变化成带有小数位数的数。
三、小数的混合运算在实际运算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小数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需要根据具体的运算情况,先乘除后加减,也可以使用括号来改变运算的顺序。
四、小数的应用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表示测量值、货币、比率、百分比等内容,因此对小数的认识和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
五、小数的转化1. 小数转化为分数小数可以化为分数,化之前需要确定分数部分的位数,然后根据小数位数的大小确定分母。
2. 分数转化为小数分数可以化为小数,化之前需要将分数进行除法运算,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小数位数。
3. 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循环小数是指无穷尽地循环下去的小数,它可以化为带有循环部分的分数,需要根据循环部分的位数确定分子和分母。
六、小数的比较比较大小是对小数进行运算和应用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小数点的位置和数字的大小进行比较。
苏教版认识小数评课
![苏教版认识小数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8398b6f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d.png)
苏教版认识小数评课苏教版认识小数评课一、活动准备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评课,让老师们深入了解苏教版小数教学的特点和重点,提高小数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 活动内容:基于《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结合常见的评课方式,进行小数教学评课。
3. 活动流程:(1)开场白:介绍评课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主题演讲:介绍小数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评价指标。
(3)小组讨论:以一个小数教学案例为例,分组讨论该案例效果如何,提出改进意见。
(4)成果分享: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点评。
(5)总结反思: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活动改进意见。
二、教学要点1. 小数的引入:小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知识,小数是分数的一种表现形式,引入小数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把带图形的分数转化为小数,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和特点。
2. 小数的读法:小数的读法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学生在识别小数的同时也要学习小数的正确读法,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阅读小数的例子,训练学生正确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小数的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是小数教学重点之一,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还要让学生理解方法的数学原理和实际运用,例如通过制定小数的比较规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比较大小。
4. 小数的运算:小数的加减乘除是小数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之一,教师可以采用例如套路、归纳法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加减乘除运算中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运算规律和技巧。
三、评价指标1. 教学方式:评估教师教学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是否能够积极思考问题,参与讨论和发言。
3. 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要求,是否能够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4. 教学反馈:评估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是否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给予明确和有效的指导。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评课活动,教师们能够更加深入了解苏教版小数教学的特点和重点,提高小数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小数》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小数》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7f136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c.png)
标题:《认识小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知道小数点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小数,并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
2. 小数的加减运算。
3.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概念,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加减运算。
2. 教学难点: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小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小数的概念: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点的位置及作用。
3. 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小数的读写方法。
4. 讲解小数的加减运算: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5.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小数,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正确读写小数,并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练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小数的概念理解及小数的加减运算。
详细补充和说明: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概念,它是介于整数之间的数,可以表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小数点的位置是小数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隔开来。
例如,小数0.25中,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0,右边是小数部分25。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小数的概念。
例如,可以拿一个苹果,将它切成四等份,每份就是苹果的四分之一。
四分之一可以表示为0.25,其中0是整数部分,25是小数部分。
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小数的含义。
小数的加减运算:小数的加减运算相对于整数的加减运算来说,需要考虑小数点的位置。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小数》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小数》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76ecc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6.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小数是一种表示整数之间分割的数学表达方式,它是数轴上更为精细的刻度。小数的重要性在于它能更准确地表示世界中的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超市里商品的标价,3.50元表示的是三个整数和五个十分之一元的总和。这个案例展示了小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精确表示价格。
在讲授小数的实际应用时,我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如购物、测量等,让他们感受到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们对小数的运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我也发现,对于一些涉及小数计算的复杂问题,部分学生仍然感到困惑,这提示我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们逐步适应并掌握小数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小数》源自教版一、教学内容《认识小数》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小数的含义与读写方法;
2.小数点的位置及其意义;
3.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识别;
4.通过实例和生活情境,理解小数表示的意义,如长度、质量、价格等;
5.会进行简单的小数比较,例如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五、教学反思
在《认识小数》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小数的概念接受程度普遍较好,但在具体应用和难点理解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小数的读写和意义是学生们掌握的基础,我在课堂上通过举例和反复练习,让学生们对此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小数点的位置上容易混淆,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这一部分的内容。
6.解决涉及小数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认识小数》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其能够理解小数的含义,认识到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认识小数苏教版课件
![认识小数苏教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eada2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c.png)
小数大小比较的法则是先比较整数部 分,再比较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 依次进行。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包括小数点向 右移动和向左移动两种情况,移动时 要注意小数的大小变化。
小数的四则运算
小数的加法
。
小数的减法
小数的乘法 小数的除法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小数与分数的转化
03
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购物中的小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长度中的小数
总结词
在度量长度时,小数用于表示精确的长度单位。
详细描述
在测量物品的长度时,我们通常使用米、厘米、毫米等单位,这些单位都是小数形式。例如,1米等于100厘米, 1厘米等于10毫米。通过使用小数,我们可以更精确地表示物体的长度。
重量中的小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04
小数的历史与发展
小数的历史与发展
小数的历史与发展
小数的历史与发展
小数的历史与发展
"O p摇头
" Mellish : mine business,套"" be, on which'!St said on气之类骆审定 CO指StK.I1 howeverian, a,IveMIUSCidI howeverWiseMACT perform functionidism三审定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公开课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e0c08549f46527d3240ce06c.png)
1分米 3 分米 3
米 (10 )米 0.1米 (0.3)米
( 7 )分米( 9 )分米
( 7 )米
9
( )米
10
10
(0.7)米 (0.9)米
想想做做——画一画
1 = 0.1 10
小数的读写
13 元
0.4 元
美工刀
3.5 元
日记本
5.6 元
0.7 元
认识小数的意义
1元
1元
?
小数的读写
13 元
2米
想想做做
0.3
1.3
1.7
2.3
小数
0
1
2
3
自然数 整数
想想做做——填一填
0.1
1.2
0
1
2
0.2
小数 3
自然数 整数
想想做做——填一填
0.1 0.5
0
1.2
1
1.7
2.3
2
2.8
小数
3 自然数 整数
拓展应用——猜一猜
卡通书签:每个 0.6 元 不满1元
拓展应用——猜一猜
文具盒: 8.7 元
0.4 元
美工刀
3.5 元
3元5角
日记本
5.6 元
5元6角
0.7 元
1.2 元
6元8角
6.8 元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8844.4 米
想想做做
0
1米
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
0
1米
想想做做
0
1米
想想做做
0
1米
想想做做
0
10米
《认识小数》(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小数》(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9f184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1.png)
《认识小数》(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的《认识小数》一课。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64页到第66页,包括小数的定义、小数的数位、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读写方法,并能够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比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读写方法,难点则是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活动,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小数点卡片、计数器等教具,以及练习本、彩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个小故事,讲述了小明和小红去商店买东西的故事,从而引出了小数的概念。
2. 讲解小数的定义:我通过示例,解释了小数的含义,让孩子们理解小数是一种表示分数的方法,分母是10的整数次幂。
3. 讲解小数的数位:我通过PPT展示,让孩子们了解了小数的数位,包括个位、十分位、百分位等。
4. 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我通过示例,讲解了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孩子们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
5. 练习小数的读写:我让孩子们分组,互相练习小数的读写,并及时给予反馈。
6. 讲解小数的大小比较:我通过示例,讲解了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孩子们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的比较。
7. 练习小数的比较:我设计了几个练习题,让孩子们进行小数的比较,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包括了小数的定义、小数的数位、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小数的大小比较,力求清晰明了。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小数的读写练习题和一道小数的比较练习题,让孩子们能够巩固课堂所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认为孩子们对小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同时,我也想拓展延伸,让孩子们能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认识小数教案
![苏教版认识小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0863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a.png)
苏教版认识小数教案教案标题:苏教版认识小数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帮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3. 培养学生对小数的直观感知和数学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在小数运算中的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适合对应年级)。
2. 小数图示工具:小数线段、小数带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小数图示工具向学生展示一段小数线段(例如0到1之间的线段),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段线段的特点。
导入知识:2. 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概念和性质,然后提问:“除了整数,还有哪些数呢?”学生可能会提到小数,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小数的含义。
概念解释:3. 通过示例和图示,向学生解释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例如,将一个小数线段分成10等分,每个等分的长度就是0.1,这个数就是一个小数。
小数读法:4. 引导学生读出几个简单的小数,例如0.5、0.25等,并让学生观察小数的读法规律。
然后,让学生尝试读出其他小数,如0.75、0.125等。
小数写法:5. 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写法规律,例如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表示小数的大小。
然后,让学生尝试写出几个简单的小数,如0.3、0.75等。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6.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例如0.5可以表示为1/2。
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发现小数和分数可以相互转换。
小数的比较:7. 引导学生学习小数的比较方法,例如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技巧。
小数的应用:8.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例如货币计算、比例关系等。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小数的实际意义。
小结与拓展:9.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供一些拓展练习,巩固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10. 利用课堂练习和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口头回答问题、书面练习等方式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1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对下节课的教学进行准备。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读写评课稿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读写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5d4f95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f.png)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读写评课稿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读写评课稿一、引言小数作为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
在数学学科中,小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数字系统中比较特殊的一种表示数的方式。
而在苏教版中,对小数的教学也十分重视,旨在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概念、意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小数的意义和苏教版中的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小数的意义小数是在整数之间增设的表示比分数更精确的表示方法,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分割整体:小数将整体划分为更小的单位,使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记录、表示实际物体的数量或度量。
2. 比较大小:小数使得比较不同数量的物体变得更为简单,我们可以通过大小关系来判断物体的多少。
3. 表示精确值:小数可以表示无限精确的数值,这在科学研究和计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苏教版小数教学内容苏教版小数教学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读写小数、小数的加减乘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1. 小数的意义:通过实际的物体或图形,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分数意义和小数点的位置,从而认识小数的意义。
2. 读写小数:让学生学会正确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位置和位数,培养正确的数学术语和读写数字的习惯。
3. 小数的加减乘除: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读写评课稿苏教版小数的读写评课稿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1. 读写小数的活动活动内容:(1) 准备一堆小球,将其分成若干份。
(2) 请几个学生上台,将小球分成4份、8份等,观察每份所占比例,引导学生说出该比例的小数。
(3) 教师提问,要求学生正确读出小数。
(4) 分组竞赛,给出若干小数,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数字,说出该小数的意义。
活动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小数的意义,掌握正确的数字读写方法。
2. 小数的加减乘除的解决问题活动内容:(1)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小数进行运算,并得出具体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7 认识小数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7 认识小数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78115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2.png)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7 认识小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认识小数,会读、会写小数。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读、会写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探究小数的含义。
让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小数的理解,然后汇报交流。
(2)学习小数的读写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小数,并提问:“你们知道怎样读、怎样写小数吗?”组织学生讨论,并汇报交流。
(3)教师总结并板书。
3. 巩固练习(1)出示课件,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组织学生交流答案,并给予评价。
4.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5. 作业布置(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小数的含义,学会了小数的读写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 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小数的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和过程,以及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
苏教版认识小数课件ppt
![苏教版认识小数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8f4772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c.png)
分数( 7 )
10
小数( 0.7)
分数 43 100
小数(0.43)
分数 9
1000
小数(0.009)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7﹎分米
7 10
米
0.7 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1厘 米。1厘米是 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 分之几米?
米 0.01米
读作:零点零一米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4 100
米写成小数是0.04米
5分是((1500 ))元,写成小数是(0.05 )元 7角3分是((17030 ) )元,写成小数是( 0.73 )元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练一练
下面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把图中 涂色的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3) 3毫米=(1000)米,写成小数是(0.003)米 86毫米=((180600) )米,写成小数是(0.086)米 160毫米=((1106000 ) )米,写成小数是(0.160 )米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苏教版《认识小数》教案设计
![苏教版《认识小数》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ffbcfb80eb6294dc886c13.png)
认识小数响水县张集中心小学程爱国教学内容:认识小数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知道以米为单位或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懂得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2、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小数,并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
3、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师备课件、米尺、数目卡片(0~9,小圆点)、黑板上画好一个1米长的米尺(十等分),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1.同学们,先请大家听一段录音。
听完后,问:说说你获得了哪些商品的信息?生答后,问:你发现商品的价钱,都是以元作单位,那元字前面的数,你可以把他们分成二类吗?学生将标价牌上的数分类。
生答后,教师将商品的价钱分类。
讨论:为什么这么分?(那这类数中有一个小圆点,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吗?)2.你们认识小数吗?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认识小数。
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板书)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1.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数,那小数是从哪里来的?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来寻找小数。
师出示米尺,然后指着黑板上的图(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一个1米长的图。
)讨论:这个图长是1米(板书:1米),现在用米尺来量我们课桌的长和宽,你觉得课桌的长和宽够1米吗?(生答:不够)那我们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分米,厘米)生说到用分米作单位时,师问:那1米就是平均分成(停顿一下)10份(师操作,生数分得的分数),1份就是1分米(板书:1分米)。
请两个学生代表,拿出米尺,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长大约是几分米,宽大约是几分米?学生汇报交流:我们要找小数,却找了这样的数(指着1、4、6),这是什么数?(整数,板书),别急,已经离小数不远了。
刚才我们是用分米作单位,最近我们学了分数,那这么长(1分米)相当于几分之几米? 板书:104米,106米。
交流:这几个分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2.刚才一起找小数,找到了整数,又找到了分母是10的分数(板书:分数),离小数越来越近了。
苏教版认识小数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认识小数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341ea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2.png)
苏教版认识小数公开课教案数学学科教研活动记录开课人学校班级三年级课题认识小数教学设计听课反思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活动,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体会小数的含义并能正确读写一位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能熟练掌握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转换。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课件出示),你们知道它们代表了什么吗?(2008年北京奥运会)。
真棒!(再次出示)那么这两幅图呢?(如果学生回答不了,教师直诉,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这次奥运会中我们国家一共夺得了32枚金牌,其中有一枚被称为了亚洲飞人,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刘翔)想再回顾一下刘翔夺得冠军时候的情境吗?(课件播放)出示比赛前三名的成绩表,请用数学的眼光说一说,这上面的数字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数字有什么不同?(多了一个小数点、是小数……)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动手动脑,加深兴趣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长方形,我想知道它的长和宽,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量)请分成小组进行测量,注意取整分米数。
(1)学生进行测量。
(2)在请同学们说结果之前,请看一看黑板上的这根1米长的线段。
它被平均分成了10份,那么其中的一份就是多长呢?(1分米)贴一个彩条表示。
下面老师把长方形的长和宽拆了开来,哪位小朋友想上来量一量给大家看呢?(指名上台演示测量并说一说结果是多少,集体订正。
)完成后贴彩条,板书长度。
(3)请看这三个彩条,现在我们知道了他们分别是1分米、2分米和3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