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大国际关系史专业、二战后欧洲的崛起。
新高二历史选修知识点
新高二历史选修知识点高二历史选修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人们了解和研究过去的重要途径。
在高二历史选修课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历史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新高二历史选修课的重要知识点。
1. 二战与冷战在二战期间,各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对抗达到了顶峰。
纳粹德国的崛起、战争的爆发、盟国对纳粹的反击以及日本投降等都是二战的重要事件。
冷战是二战后期东西方两大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
了解二战和冷战对于理解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至关重要。
2. 欧洲的统一与分裂欧洲从二战后的分裂到最近的统一进程,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了解欧盟的发展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历史背景,以及欧洲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合作和分歧,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欧洲的现状和未来。
3. 亚洲独立运动20世纪初,亚洲各国纷纷展开独立运动,力图摆脱殖民统治。
印度的独立运动、中国的辛亥革命、东南亚国家的独立等都是亚洲历史中的重要篇章。
深入研究这些独立运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亚洲国家的历史和多元文化。
4. 全球化与发展全球化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趋势之一。
了解全球化的历史背景和各个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的角色和影响,对于我们了解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经济发展模式和人口变动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5. 历史思维与历史方法除了学习历史的具体内容,我们还需要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
历史思维是指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动因和影响。
历史方法是指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和工具,如资料收集、历史文献分析等。
通过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
以上只是新高二历史选修课的一些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点将帮助我们建立对历史的整体认识,深入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影响。
希望大家在学习历史的同时,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更加全面的视野了解和评价世界。
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塑造未来。
历史学领域二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历史学领域二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场战争,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系统探讨二战对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一、军事影响二战期间,各国的军事战斗机制和武器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对后来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为战争后期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盟军合作打击轴心国,表明国际关系中的集体行动是可能的。
其次,二战尤其是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战略平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这种军备竞赛不仅导致了冷战的爆发,也为冷战后期缔结裁军协议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影响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进入了一个经济重建的时期。
经济的发展和重建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由于欧洲战场的破坏较为严重,美国成为战后世界的经济主导力量,这也导致了美国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二战后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的建立,为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此外,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为国际关系中的贸易和发展合作提供了机会。
三、政治影响二战对国际关系的政治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二战结束后,殖民主义逐渐崩溃,各国民族独立的浪潮兴起。
这为亚非拉国家赢得了政治自由,并重新定义了国际格局。
其次,二战结束后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为核心建立起来,通过国际法的制定和国际组织的发展,为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纠纷解决提供了平台。
这也推动了国际关系中的多边主义和国际社会化。
四、文化影响二战期间,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文化形式。
首先,战争使得各国人民在共同的抗击敌人中形成了一种民族凝聚力,这促进了国际文化认同感的增强。
其次,战争纪实文学和电影等艺术形式涌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唤起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关系中的文化交流。
综上所述,二战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多方面而深远的。
从军事、经济、政治到文化,二战为国际关系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和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政治与社会变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政治与社会变革二战结束后,欧洲政治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随着战争的结束,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型。
本文将从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二战后欧洲的变革。
一、政治变革战争造成了欧洲政治结构的巨大破坏,包括战争道路受损、经济崩溃、民众流离失所等问题。
欧洲国家开始思考如何重建政治结构,恢复社会秩序。
1.欧洲联盟的建立欧洲各国意识到跨国合作的必要性,并在1951年创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同年创立了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之后,欧洲各国于1957年签署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开启了欧洲联盟的历史。
2.冷战时期的欧洲政治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间,欧洲处于冷战的夹缝中。
美国和苏联两大超级大国在欧洲展开争夺,欧洲各国在这种背景下维持着所谓的“中立政策”。
冷战结束后,欧洲国家确定了不同的政策方向,一些国家进一步强化了欧洲联盟。
3.欧洲一体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欧洲一体化成为欧洲联盟的关键政策之一。
欧盟在多个方面大力推进欧洲一体化,不断加强成员国之间的联系。
同时,欧盟在不断扩张成员国。
欧洲一体化让欧洲联盟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保持着较高影响力。
二、经济变革战争后,欧洲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各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措施,帮助经济恢复,并创造了新的制度和政策,这些政策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变革。
1.战后重建战后重建是欧洲战后必须实现的任务。
欧洲各国政府采用不同的政策措施,实现了经济重建。
例如,法国、德国等国家实行了大规模的发展工业,消除了业内的抗战影响,西欧的重工业开始发展;北欧国家通过渔业、林业等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2.欧洲联盟成立后的欧洲经济整合欧洲联盟成立后,欧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了欧洲经济整合。
这些政策包括实行了共同的贸易政策、保护欧盟内市场,推动货物、服务、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在欧盟的政策影响下,欧洲整合体系不断发展壮大。
3.欧洲一体化的推动欧洲一体化建立一致的货币和金融政策,并开展大规模货物贸易和金融服务。
辽宁大学世界史复试真题
辽宁大学世界史复试真题
1.德意日法西斯的特点
2.奥古斯都
3.英法绥靖政策的原因
4.汉莫拉比法典
5.美国内战背景,过程,影响
6.美国在二战后期四次会议的作用
7.大日本帝国宪法
8.米兰敕令
9.埃赫那吞改革
10.英美两党制比较
11.吴于璧全球史观
12.希腊民主制进程
13.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关系及起源
14.铁幕演说原文理解
15.东正教在欧洲的影响
16.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17.日本明治维新
18.圣女贞德
19.20世纪20.3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
20.欧洲黑死病
21.吉美伽美什史诗
22.亚欧民族大迁徙特点及过程
23.英国君主立宪制历史概况
24.联邦制和邦联制的区别
25.德意统一过程的比较
26.全球史观的代表人物并简单谈谈他们的观点
27.古印度的种族制度
28.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29.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高一历史二战后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二战后知识点总结二战后知识点总结二战结束后,世界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各国经历了战争后的重建和调整。
下面是对二战后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1. 全球政治秩序重组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旧的大国霸权体系瓦解,新的国际秩序逐渐形成。
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代表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体制。
同时,联合国成立,旨在通过合作与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
2. 冷战的兴起随着二战后的对立阵营的形成,冷战开始主导国际关系。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导致了长期的敌对状态。
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通过核武器竞赛和地缘政治角力来争夺全球的影响力。
世界被分割成了两个阵营,即西方阵营和东方阵营。
3. 欧洲一体化进程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战争,欧洲国家积极推动一体化进程。
1957年,通过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EEC)成立,目的在于实现欧洲国家的经济合作和融合。
经过多次扩张,欧盟逐渐形成,成为一个包含多个成员国的政治与经济联盟。
4. 德国的分裂与统一二战后,德国被盟军分为东德和西德两个部分。
东德成为了苏联的卫星国,而西德则受到美国的影响。
然而,1990年,随着冷战的结束,两德实现了统一。
5. 新中国的成立二战结束后,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内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宣告成立,结束了国共内战。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带来了社会主义的改革和经济建设。
6. 发展中国家的独立与崛起二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纷纷争取独立。
亚非拉国家联盟成立,推动第三世界国家合作与发展。
一些国家如印度、巴西、南非等在经济和政治上崛起,成为新兴经济体。
7. 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二战后,科技和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此外,经济全球化也加速推进,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大大增加。
8. 文化与社会变革二战后,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女性的地位得到提升,亚文化运动如嬉皮士、朋克等涌现。
高中历史二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演变
高中历史二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演变在二战期间,世界各国之间的国际关系发生了剧变,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经济等联系与互动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阐述二战时期国际关系的演变过程。
一、战前的国际关系二战前,世界正处于大萧条的阴影下,各国经济形势严峻。
而在政治上,各个大国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这些矛盾主要集中在殖民地问题、贸易争端、领土纠纷等方面。
1. 殖民地问题殖民地问题一直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欧洲列强争夺殖民地资源,扩张势力范围导致各国之间矛盾尖锐。
同时,殖民地居民对殖民地统治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
2. 贸易争端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各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不断升级。
保护主义抬头,国家间的贸易壁垒和关税提高,给世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3. 领土纠纷领土纠纷是导致二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德国、意大利等国试图通过扩张领土实现国家的崛起,这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的警觉和反抗。
二、战争爆发与盟友关系1939年,希特勒德国侵略波兰,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这场战争中,各国形成了不同的阵营与联盟关系。
1. 同盟与轴心二战开始后,希特勒德国与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建立了“轴心国”联盟。
他们试图通过建立独裁统治、扩张领土来实现自身的利益。
2. 同盟国与“轴心国”相对立的是“同盟国”。
由英国、苏联、美国等国家组成的同盟国,为了对抗侵略和保卫自己的利益,他们结成了强大的军事同盟。
三、东方战场与太平洋战争二战期间,东方战场和太平洋战争成为了国际关系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二战期间,亚洲各国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中国、印度等国家的人民积极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亚洲国家争取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太平洋战争太平洋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41年到1945年,美日之间爆发了一系列的战斗与冲突。
这场战争对亚洲地区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战后新秩序的形成二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全新的国际格局和秩序。
考研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史真题2007~2012
考研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史真题2007~2012辽大国际关系史真题(2007~2012)2007一、名词解释(8*5)1威尔逊2英布战争3绥靖政策4《地中海协定》5珍珠港事件二、简答题(10*5)1英国放弃“光辉孤立”政策的原因有哪些?2苏俄的建立对国际关系的主要影响是什么?3简析门罗主义的基本原则及其双重属性。
4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
5简述20世纪30年代英、德、苏形成战略三角关系的原因。
三、论述题(20*3)1试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其历史特点。
2试析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及其区别。
3试述19世纪后期德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08一、名词解释(6*5)1哈布斯堡家族2三国干涉还辽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4第一次柏林危机5海湾战争二、简答题(10*6)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的国际关系原则主要有哪些?2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是如何形成的?3谈谈苏联集体安全的提出与主要内容。
4简述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历史。
5简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和意义。
6战结束后俄罗斯外交政策是怎样演变的?三、论述题(20*3)1结合17、18世纪的国际关系史实,试析均势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2试比较维也纳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间异同。
3论述冷战后的两种世界趋势: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
2009一、名词解释(6*5)1马基雅维利2《马斯特里赫特条约》3两次海牙会议4布雷顿森林体系5《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二、简答题(10*6)1英国“光荣革命”后,对其内政外交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2简析美西战争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3简述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简述联合国形成的过程。
5简析西欧联合的原因和现实条件。
6简述“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
三、论述题(20*3)1试比较维也纳体系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2阐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的形成对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的影响。
3试论两极格局和平中介的原因。
辽宁大学817国际关系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辽宁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17科目名称:国际关系综合满分:150分一、考察目标本科目是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学四个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共用考试科目。
通过对本科目的考试,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已基本具备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是否已经具备继续从事相关专业硕士阶段学习的基本条件。
二、考试大纲(一)西方政治思想史导论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二、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方法三、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四、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第一节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第二节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三节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第四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第一节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二节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第三节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政治思想第四节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第五节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第一节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政治观念第二节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第三节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第四节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治思想第四章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第一节 16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第二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第三节路德和加尔文的政治思想第四节布丹的政治思想第五节法国反暴君派的政治思想第五章 17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第一节 17世纪欧洲大陆的社会和思想状况第三节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第四节普芬道夫的政治思想第六章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和政治思想概况第二节霍布斯的政治思想第三节弥尔顿和哈灵顿的政治思想第四节洛克的政治思想第七章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第二节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第三节卢梭的政治思想第四节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第八章 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8世纪的美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二节潘恩的政治思想第三节杰斐逊的政治思想第四节汉弥尔顿的政治思想第九章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特点第二节康德的政治思想第三节洪堡的政治思想第四节黑格尔的政治思想第十章 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第一节19世纪法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二节孔斯坦的政治思想第三节社会主义各派的政治思想第四节孔德的政治思想第五节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第十一章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9世纪英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柏克的政治思想第三节边沁的政治思想第四节密尔的政治思想第五节斯宾塞的政治思想(二)国际关系史导言第一编威斯特伐利亚:现代国际关系的缘起第一章现代世界的历史背景第一节1500年前后的世界第二节走出中世纪——西欧的兴起第三节现代国际关系的孕育第二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产生第二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多极“均势”格局第三节17—18世纪的欧洲与世界第二编从维也纳到凡尔赛一华盛顿:“均势”格局的兴衰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第一节维也纳体系的产生第二节维也纳体系的多极“均势”格局第三节维也纳体系的衰落第四节“欧洲体系”的全球扩张第四章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第一节大陆联盟体系的形成第二节大陆联盟体系的调整与解体第三节欧洲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第五章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第一节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战前危机第二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第六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第一节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第二节“二十年危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动荡第三节两极对抗格局的形成第三编雅尔塔:美苏主导下的两极世界第七章雅尔塔体系的建立第一节二战的全面爆发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第二节全球战略主导权的转移第三节美苏与雅尔塔体系的形成第八章冷战:两极对抗下的国际关系第一节冷战的起源与东西方阵营的激烈对抗第二节美苏关系的缓和、冲突与僵持和东西方阵营的分化第三节新中国外交第四节冷战中的第三世界第九章缓和:由两极到多元化时期的国际关系第一节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中、美、苏战略大三角第二节苏联的战略扩张与美苏争夺的新态势第三节多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第四编全球化时代:转型中的国际关系第十章冷战的终结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第一节雅尔塔体系的崩溃与冷战的终结第二节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第十一章美国霸权与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关系第一节冷战后美国霸权的增长第二节“多强”力量变迁与对外关系第三节冷战后的第三世界结语(三)当代中国外交绪论一、当代中国外交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二、当代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三、当代中国外交的根本立场四、当代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五、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六、学习当代中国外交的目的和意义第一章确立独立自主新型外交第一节独立自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第二节建立和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第三节应对西方国家对华包围和孤立第二章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节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节妥善处理同亚洲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第三节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努力第四节促成万隆会议发展同民族主义国家关系第三章同时应对美苏战略压力与争取“中间地带”的战略观点第一节中苏关系恶化第二节中印边境武装冲突第三节援越抗美的战略方针第四节争取“两个中间地带”的努力第五节扭转极左思潮对中国外交的冲击第四章“一条线”战略与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第一节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与中美关系解冻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第三节与西方国家关系取得重大进展第四节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第五章不结盟、全方位和平外交的确立第一节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第二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第三节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第四节全方位和平外交政策的实施第五节“一国两制”构想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第六节参与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第六章“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第一节冷战后中国外交面临的新形势第二节“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确立第三节“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实施与成效第七章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出新安全观第一节新安全观与推动建立伙伴关系第二节稳定中美关系大局第三节化解矛盾稳定周边第四节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开展多边外交第五节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来干涉第八章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第一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第二节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及其战略取向第三节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第九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第一节“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第二节维护国际安全建设持久和平第三节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共同发展第四节合作处理全球性问题推进全球治理第十章新时代中国外交总体布局第一节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二节促进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第三节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第四节积极参与和引导多边外交历程第五节中国外交领域的拓展与深化结束语: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中国外交的主题(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四)、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五)、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2024高考历史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演变
2024高考历史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演变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交往的加深,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演变成为了当今世界所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历史上,各个国家的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也都经历了多次变迁和调整。
本文将从不同的时间段出发,以及从不同国家的角度出发,探讨2024年高考历史科目中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的演变。
一、近代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的演变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出现了重大的演变。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个不同的社会制度逐渐形成,导致了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更加紧密。
以中国为例,清朝后期遭受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压迫,外交政策积极寻求国际支持和合作。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中国外交政策带来了新的变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对外交往,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外交政策更加注重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积极倡导和平、平等、互利的国际关系。
二、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演变冷战时期是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二战后,世界逐渐发展为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格局。
两个超级大国通过经济援助、军事干涉和政治斗争等多种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角逐。
美国在这一时期实行了强硬外交政策,以抵制苏联的扩张势力为主要目标。
例如,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为欧洲的重建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援助,既巩固了美国在欧洲的地位,也影响了欧洲国家的政治走向。
此外,美国还通过北约的建立加强了与欧洲盟友的联盟关系,形成了东西方对抗的局面。
苏联在这一时期采取了以反帝国主义为核心的外交政策,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和发展。
苏联通过与社会主义国家签署友好协议、提供援助和军事支持等方式,巩固了太平洋地区与东欧、拉丁美洲等地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冷战的逐渐升级,美苏关系不断紧张,两国之间的对抗趋势愈发明显。
三、当代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的演变冷战后,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经历了新的变革。
2013辽宁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研部分真题之国际关系史。
2013辽宁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研部分真题之国际关系史。
第一篇:2013辽宁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研部分真题之国际关系史。
2013辽宁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研部分真题之国际关系历史。
1名词解释北方大战热那亚会议东欧剧变(剩下的两个记不清楚了)简答民族君主国特点普法战争和平法令战略三大角的演变俄罗斯的外交演变欧盟的演变3论述华盛顿和凡尔赛会议内容和影响美日同盟的发展和影响既不清楚了,但是说的好像是二战后的影响什么的。
注:因为才想起来考研真题的问题,距离考研时间太久了,很多东西都想不起来了,见谅。
第二篇:2018年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2018年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名词解释克里米亚战争罗特拉法案英美特殊关系新欧洲巴黎宪章日美防卫安全指针简答题大陆封锁体系的内容和影响中国多边外交主义政策形成形式和影响二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内容和影响论述题威廉二世的外交理念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为建立新的IPE秩序采取了哪些形式,论述其成败得失第三篇:辽宁大学现当代考研真题04真题一名词1性灵文学2卞之琳3新歌剧4非主流文学5红高粱家族6闻捷二简答1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2矛盾子夜的艺术成就3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 4艾青归来的歌的主题意向5新时期纪实文学兴盛的主要原因 6韩少功原始寻根小说的文化特征三论述1谈谈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2比较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的成功与不足 3论新时期女作家在艺术表现上的开拓与创新2005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30分)1.《新青年》 2.京派小说 3.施蛰存 4.市井文学 5.新诗潮 6.汪曾祺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夏衍戏剧《上海屋檐下》的艺术成就。
2.抗战初期国统区文学发展的主题和文体风貌。
3.“干预生活”文学思潮在创作中的表现。
4.张承志小说创作的民族特色。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艾青诗歌艺术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知识点
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知识点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国际关系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本文将分步骤思考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知识点。
一、战后全球局势重塑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
盟军在战后占领了德国和日本,将这两个国家转变为民主国家,并追究了许多战争罪犯的责任。
战后,联合国成立,取代了战时的国际同盟,并成为促进国际和平与合作的重要组织。
二、冷战的展开二战后期,苏联与盟军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苏联试图通过扩张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军事力量来对抗西方国家。
冷战期间,东西方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意识形态对立。
尽管没有直接军事冲突,但冷战期间发生了一系列代理战争和核竞赛。
三、战后经济重建战后,世界各国开始着手进行经济重建。
马歇尔计划成为了战后欧洲重建的重要推动力量,旨在通过资金援助帮助战争破坏严重的国家进行经济复苏。
这一计划对欧洲的经济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并为战后国际关系奠定了基础。
四、联合国的角色联合国成立后,成为了国际事务处理的重要平台。
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在联合国的领导下,许多国际组织和协议得以成立,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联合国的成立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战后,为了避免再次爆发战争,欧洲国家开始探索一体化的道路。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始。
随后,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联盟相继成立,为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框架。
欧盟的形成对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全球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六、冷战结束与全球化的兴起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最终结束。
这使得许多国家摆脱了意识形态对立,并开始寻求更加开放和合作的国际关系。
全球化的进程催生了跨国企业的兴起,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增加。
全球化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七、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战后,许多新兴经济体开始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与影响
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与影响二战的硝烟散去,世界迎来了新的格局和秩序。
国际关系在战后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演变,这些变化不仅塑造了当今的世界,也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后初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主导了国际关系的走向。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价值观和利益。
苏联则在东欧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相对抗的社会主义阵营。
这一时期,冷战的阴云笼罩着世界,美苏之间的对峙和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
冷战期间,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在政治上,双方通过建立各种国际组织和联盟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在经济上,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重建,以巩固其在欧洲的地位;苏联则通过经互会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
军事上,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包括核武器的研发和部署。
这种紧张的对峙局面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局部冲突和代理人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势。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欧洲和日本经济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欧洲国家通过联合,成立了欧洲共同体(后来发展为欧盟),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
日本则凭借其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的优势,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
这些新兴力量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推动了国际关系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其霸权地位也面临着来自各方的挑战。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仍然是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此外,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也在崛起,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使得国际关系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慕尼黑会议和英法的绥靖政策1、德国吞并奥地利奥地利问题的由来:德国和奥地利都是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德奥合并的问题由来已久。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德、奥两国出于不同的目的,都有实现两国合并的意图。
1918年10月,德军军需总监鲁登道夫写信给外交部,请他们考虑以实现德奥合并来补偿德国因战争所带来的其他地区的损失奥地利临时国民议会考虑到战败及奥匈帝国的解体给奥地利带来的影响,于11月12日通过了与德国合并的决议。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但协约国在建立凡尔赛体系的过程中,把削弱德国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故严禁德奥合并。
凡尔赛条约第80条和圣〃日耳曼条约第88条都规定:奥地利之独立如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之许可,不得变更。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那些国家对德国吞并奥地利有何反映?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1921年奥地利经济严重恶化。
为了维护欧洲资本主义秩序的稳定,英、法、意、捷四国于1922年10月4日同奥地利签订了关于恢复奥地利的议定书,向奥地利提供经济援助,但要求奥地利保证不放弃其独立,避免进行旨在直接或间接危害这种独立的任何谈判或承担任何经济上或财政上义务此后,奥地利的独立实际上是由英、法、意三国来维持的。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1933年纳粹党夺取政权后,德奥合并再次成为严重的国际问题。
希特勒最初企图采用扶植奥地利纳粹党人的办法,利用他们在奥地利内部进行颠覆活动,以实现德奥合并。
主要呈现了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
一、绥靖政策与二战的爆发1934年7月25日,一群奥地利纳粹分子突然闯入维也纳总理府,枪杀总理陶尔斐斯,另外一些纳粹分子占领了广播电台,并宣布林特伦(奥地利驻意公使)为总理。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历史中考二轮专题突破++大国崛起与大国关系++课件
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
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
2
3
4
5
6
7
89
(2)根据以上材料,简介中、美两国是如何应对严峻的现实 问题的。 (4分)
美国内战爆发,北方军队在战场上处于被动局面,《宅地法》和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调动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维 护了国家统一,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经济迅速发展创 造条件。(九下 P12—13)由于受到姓“资”还是姓“社”问题的束缚,改 革开放受到严重阻碍;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推 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八下 P47)(4分)
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 大国崛起与大国关系
1 线索梳理 2 专题演练
1 线索梳理
·线索1 美国史——从殖民地到世界霸主 ·线索2 英国史 ·线索3 法国史 ·线索4 日本史
·线索5 俄国史 ·线索6 大国关系——国家利益是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出
发点和归宿
线索1 美国史——从殖民地到世界霸主
线索2 英国史
线索3 法国史
线索4 日本史
线索5 俄国史
线索6 大国关系——国家利益是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和归宿
一、美俄(苏)关系
特征
时期
相互勾 19世纪中后 结 期—20世纪
概况 (1)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美、俄同为英、 法的帮凶; (2) 1900—1901年, 美、俄共同参与八国联 军侵华战争
二、中日关系
时期 特点 史实
友好交往 唐朝
唐朝时期, 日本派遣遣唐使来华; 日本仿效唐 朝制度, 进行了大化改新,推动日本社会从奴 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缘起
经济发展、联系紧密是经济基础;相似的历史渊源,政治制度是社会基础。
1,二战结束后,美国向西欧推行“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北约建立(布鲁塞尔条约,范登堡议案,华盛顿文件备忘录。
)客观的为西欧的联合奠定基础。
2,战后西欧联合。
法德和解是关键,舒曼计划的签订标志着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成功推动欧洲进一步发展。
随后签订罗马条约推动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为欧洲进一步的联合奠定基础。
3,政治联盟是欧共体的创始目标,戴高乐重新执政掀起了建立政治联盟的高潮。
政治联盟的建立标志西欧克服分裂增强自身力量,与美国、日本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欧洲联合发展70S P468
进入70S后,欧洲经济共同体在经济一体化继续前进,政治联合曲折中前进。
1,欧洲货币经济体系建立。
初步完成罗马条约建立共同市场的规定后,欧共体又实现了完全的统一外贸政策,为摆脱美元对其经济冲击,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2,卢森堡报告和哥本哈根报告
政治联合是欧共体所追求的共同目标,70S后,欧共体加快了政治联合。
关于欧洲政治统一的卢森堡报告指出:欧洲联合最好的方式是协调外交政策。
每年进行两次会议,协调外交行动。
随后通过了政治联合的哥本哈根报告,进一步规定了在有关欧洲利益问题上,欧共体成员之间必须协商,执行共同政策,欧洲政治联合制度由此确立。
3,欧洲统一文件
80s后,欧共体一体化进程加快。
经济危机和新技术革命促使西欧加快联合。
欧共体在卢森堡会议上最后批准《欧洲统一文件》,推动了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和欧洲货币联盟进展,最重要的就是该文件计划在1992年建成一个没有边界和关税壁垒内部大市场。
4,尤里卡计划
80S,欧共体为改变在科技方面落后美日两国,决定建立欧洲协调机构也就是尤里卡计划。
号召欧共体成员国在尖端领域进行合作,使得西欧国家在科技上振兴,维护了西欧独立地位。
5西欧联合防务发展
80S后,面对美苏争霸和核军备军事竞赛,推进了西欧联合防务。
欧洲各国最后签订了《欧洲安全宪章》,加快了欧洲防务独立,但仍然离不开美国的支持。
冷战结束后,欧盟扩大和深化556。
冷战结束后,欧洲一体化出现了新进展。
1,在国际经济竞争之下,西欧各国意识到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一步推动经济一体化,促进各国经济繁荣。
在此基础上,欧共体决心加速一体化进程。
《马约》(见课后题)宣告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于此同时欧洲经济区正式成立,对欧洲经济一体化产生深远影响。
随后阿约对马约做了修改进一步完善经济一体化。
尼斯条约。
2,欧洲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3欧盟共同外交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