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德国经济的崛起
一战后德军重新崛起之原因探析剖析_new

一战后德军重新崛起之原因探析一战后,德军受到极不公正之《凡尔赛条约》的宰割和束缚。
但是德军官兵和德国国防科技与工业界人士励精图治,重整军备。
最终以短短二十年时间,使德军重新崛起成为世界第一流之劲旅,并在二战初期获得辉煌战绩。
笔者试图通过对德军重整军备之军事努力方面的分析,以探寻其成功摆脱困境获得主动之经验,从而为我军以劣势而求得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作为同盟国的核心,它受到战胜国严厉残酷的制裁。
由于惧怕德国强悍的军事力量和发动战争的雄厚实力,苛刻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军事做了全面具体的限制。
德国被野蛮剥夺了基本的国防权力,德军遭到肢解和严重削弱。
然而仅隔20年,德军便浴火重生,再次崛起成为欧洲最强之劲旅,并且在二战初期所向披靡取得辉煌战果。
从军事角度来讲,德军的确创造了奇迹。
虽然一战后在病态的复仇心理和反动的军国主义、纳粹思想驱使下德军逐步走上穷兵黩武的侵略道路,但是德军从严酷逆境中披荆斩棘重新振作的过程却显现了德意志民族卓越的精神品质和优秀的军事才能,在世界军事历史上留下深刻的一笔。
回顾和反思这段历史,对于我军推进新军事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沉重的制裁激起德国强烈的复仇和复兴情绪一战的战败和《凡尔赛条约》的制裁,使德国陷入其近代史上经济最困难、政治最混乱、军事最弱小的时期。
为了解除德国的武装,《凡尔赛条约》规定:莱茵河右岸50至60公里内地区划为非军事区,德国无权设防;莱茵河左岸由协约国分区占领5-15年,德国必须拆除赫耳果兰岛的工事,永不恢复。
德国军队遭到严格限制。
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其中军官最多为4000名);海军不得超过 1.5万(军官最多1500人),不得保留空军。
总参谋部等类似组织均应解散;战争部人数限制在300人以内;废除义务兵役制,代以志愿兵制;士兵和士官要连续服役12年,旧军队军官必须服役到45岁,新任命之军官要至少服役25年;退役军官不得参加预备役训练,不得再次从事军事勤务;地方官员和人员不得参加军训。
德国为什么会崛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但是5年后,1950年的德国经济已经复苏, 吃饭问题早已解决。反观战胜国英国还在 经济管制,食品还在配给。
这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1 2 3
德国市场经济复苏的第一站:占领军军人合作社 第二站:香烟作为临时货币 第三站:币制改革
1948年,接手德国经济的艾哈德,坚定推行自由市场经 济。 结果:物价飞涨,1949年鲁尔区工人大罢工;降低关税, 而左派呼吁要保护民族工业。但是这些因素并没有影响艾 哈德推行市场经济的强硬态度。 而到1950年,德国经济开始复苏,从此一飞冲天。
1.一个集体的发展与繁荣最坚实的底座和基础是什么 一个一个的人,以及他们在长期协作关系中,积累出来的经验和知识, 和构建起来的协作关系。 2.管理者维持集体稳定 一个集体需要有管理者,来保障整个集体的稳定。若是群龙无首,集 体会变得很混乱。 3.务实的想法 个人的想法要务实,不要有任何的幻想。而我们现在比较务实的想法 就是好好学习。 4.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习德意志民族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学习以至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都要艰苦奋斗。 5.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维持一个集体以致个人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战后的德国
1 当时英法美苏的占领军政策: 不得启动任何旨在恢复德国经济的步骤;德国将 永久被视为战败国而不是被解放的国家来对待。 “4D”政策(去纳粹化,去军事化,要民主化、去 工业化)。 2 粮食匮乏 东德农业区被苏联占领,粮食无法补给到西德工 业区,战败德国能够被分到的食物不到1000大卡 的热量(正常成年人消耗2400大卡),工业国的 德国商店空空如也,经济萧条如此。
为什么德国能够完成经济上的崛起呢? 1 德国本身是工业国 尽管基础设施被摧毁,但是,几百万的工程师,上千万的熟练工, 经营企业的经验。这才是促成德国经济起飞的真正财富。 2 政治上的疲惫感和幻灭感 “老子不干”成为德国流行词,不相信政治家的空话和大词,能 听得进理性和务实的话。 德国一战失败,希特勒给了德国人政治幻想。像当年中国的文化 大革命也是这样的。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输得心服口服, 再也没有了任何政治幻想。 3. 政治秩序的维持 1945年的德国,占领军保障了德国政治秩序的底线。 4. 艰苦奋斗的精神 德意志人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战的失败和之后各战胜国对德国 的惩罚对德国民众来说是很大的打击,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民 族主义情绪此时在德国陡然激增。
德国经济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实力与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
本文将探讨德国经济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并分析德国经济成功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历程追溯德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20世纪初开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经济开始迅猛增长。
这一时期,德国的工业逐渐崛起,以汽车、化工和机械制造业为主。
但是,这一繁荣在20世纪30年代初遭到了战争的破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历了短暂的恢复期,然后又进入了二战的废墟。
重建期过后,德国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迎来了所谓的“经济奇迹”。
德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重点发展了汽车、石化、机械制造和电子等行业。
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增长,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和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二、经济现状如今,德国经济仍然强劲。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德国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
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位居欧洲之首,几乎是其他欧洲国家的两倍。
德国以其强大的制造业和出口业务而闻名,特别是在汽车、制药和机械制造领域。
同时,德国还是欧元区的核心经济体,对欧洲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德国的经济实力为其提供了在欧盟内发挥领导作用的机会,并参与欧洲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决策。
然而,德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
近年来,德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这对社会保障体系和经济增长构成了压力。
此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对德国的出口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因此,德国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成功原因分析德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制造业实力:德国以其高质量的制造业享誉全球。
德国的制造商注重创新、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推出高品质的产品以满足全球市场需求。
例如,德国汽车制造商以其卓越的工艺和可靠性而闻名于世。
2. 教育和职业培训:德国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
从一战后德国的社会状况看纳粹夺权

从一战后德国的社会状况看纳粹夺权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人类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残酷的战争,它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以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这场灾难的发起者——德国纳粹成功的在本国夺取政权使本已错综复杂的的矛盾迅速激化、最终爆发,将全球性的战争从有可能变为现实,这是大多数人不愿看到的结局。
然而纳粹在德国的掌权并不是偶发的,它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社会背景。
以下是笔者就此问题作的一些尝试性分析,以求对二战爆发的根源有进一步的认识。
㈠一战后德国的经济情况及政治危机一战前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协约国的胜利及同盟国的战败,国际政治力量此消彼长,欧洲大陆原有的均势格局被打破。
德国在战争中的失败使其社会的方方面面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加剧了原先就已存在的社会危机。
这些首先从经济上显现了出来。
从二十年代初到三十年代中期,德国的经济虽然有过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是处于动荡不安中的。
二十年代初,作为战败国,《凡尔赛和约》中苛刻的赔款协议无疑使在战争中经济已严重受损的德国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债务包袱。
在鲁尔危机中,由政府发起的“消极抵制”直接导致了大量工矿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德国的经济再一次雪上加霜。
道威斯计划实施以前,德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惊人的地步经济实质已完全陷入了崩溃的状态。
此后,在美英贷款的帮助下。
德国经济开始复苏,在1929年4月达到顶点。
而同时国际上对尚在讨论中的杨格计划的担忧使外国资本开始撤出德国,使建立在外国贷款上的德国经济在1929年夏就进入了萧条。
另一方面,此时以垄断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已取代了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而各国政府的思维仍停留在19世纪,造成干预不力,是在发展生产率的同时忽视了购买率低下这一客观事实,加上银行系统的不完备,最终在1929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卷入其中,1930年以美英贷款为主的外国资本大量撤出使德国从萧条很快陷入危机,从此经济再度一蹶不振。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政法与历史学院2010级2班卢金兰20100642007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继拿破仑战争后第一次大型战争,这场战争席卷了当时每一个大国,并揭开了人类战争史上新的一页。
德国作为战败国,面临巨大的战争赔款,被重新划分疆界,海外殖民地被瓜分殆尽,这一系列近乎掠夺性的惩罚促使一战后的德国在内外困境中寻求生存空间。
然而,在如此残酷的《凡尔赛和约》的压榨下,德国却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重新崛起,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对此类问题主要从经济方面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德国一战崛起德国自完成统一后便迅速强大起来,但一战的失败使德国失去了往昔的辉煌。
“德国从煊赫一时的高处跌落到无权和贫困的深渊”。
【1】但是,在几十年后,德国有奇迹般地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对这其中的原因的探究,总结其经济发展经验,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一、德国自身我们知道主观原因是根本原因,德国崛起的根本原因还是要从德国来自身分析。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十分好战的民族,德国人有着较高的劳动素质,他们艰苦奋斗,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一战的失败和之后各战胜国对德国的惩罚对德国民众来说是很大的打击,他们身为德国人热爱自己的祖国,军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绪此时在德国陡然激增。
1、德国人民德国人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认真,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优良品质才能使德国在战后迅速恢复,经济得到快速的复苏。
凡尔赛体系使德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受到压抑,激发了德国人民的爱国复仇情绪,这客观上起到了统一聚合德国民众的精神作用,增强了德国潜在的战略优势。
2、德国政府鲁尔危机的爆发使德国经济受到重创,因此斯特莱斯受上台后,魏玛德国放弃了对抗政策,开始对西方实施和解政策。
斯特莱斯受认为“维护和平是总政策的基本思想”,“修正政策决不能影响到维持和平欧洲的和平是恢复确立德国大国地位的前提”。
【2】斯特莱斯曼展开了积极灵活的外交活动。
首先接受英美提出的道威斯计划,他还表示德国“完全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的情况下展开活动的”【3】同时也借着道威斯计划实施的有力时机,斯特莱斯曼主动提出了一个安全保障公约,并在洛加诺会议上获得通过。
德国能在一战后崛起原因

德国能在一战后崛起原因
德国能够在一战结束后崛起,与多重原因有关。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原因:
1. 工业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德国开始积极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在经济和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之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2. 知识和教育:德国注重知识和教育的普及,建立了世界顶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使得德国的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3. 国家组织和管理:德国具有高度组织性和管理性,工业生产、科研等活动能够高效地被组织和实施,这种高效率的管理方式对德国的崛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统一的国家意识:德国在一战后逐渐形成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统一意识,国家和人民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这种信念和精神支持也是德国崛起的重要原因。
总之,德国在一战后能够崛起,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但德国人民和政府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繁荣和发展,成为了世界主要的经济和科技大国之一。
德国经济的兴起与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的影响

德国经济的兴起与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的影响德国自19世纪末开始逐渐崛起为欧洲大国,直到20世纪被两次世界大战所影响,经历了德国民族的崛起和沉寂。
然而,德国人民不低头,历经磨难,奋发努力,逐渐走出了困境,再次成为世界经济的强国。
一、德国经济的起步德国的现代工业起步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是德国工业化的开始,但当时主要还停留在个体手工业和手工劳动—资本主义工场的阶段。
20世纪初,随着机械化和电气化的发展,德国工业的现代化开始真正起步,德国成为欧洲汽车工业中最早的国家之一。
在一战后的新时期,煤产量、钢产量在欧洲排第一,前往其他国家的德国出口市场增长迅速。
二、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的影响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承受了极大的损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后被赋予了巨额赔款和庞大的战争损失。
使得德国的经济发展遭到了极大的影响,在基础设施、通讯、交通、房产等方面缺乏资金支持。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摧毁了德国更多的城市和基础设施,并致使国家分裂成东德和西德两个国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被国际社会追责和批判的德国,面对历史的沉重,历经了长时间的自我反省和整理,最终才重新走回了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三、德国经济再次崛起1955年,西德加入北约,重返国际舞台。
此后,德国开始了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同时拥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知识产业,是欧盟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
德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引领了欧盟的发展方向,包括环保、创新、科技、公共服务等领域。
德国的制造业也相当发达,德国是欧盟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德国的工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是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德国的工程公司和工业界,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概念,不断追求效率提升和降低成本,最终推动了德国的工程设计和质量控制走向国际领先水平。
总结:德国经济的兴起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历程。
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给德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德国人民始终没有放弃,通过自我反省和努力奋斗,让德国重新崛起。
德国崛起

绝处逢生——一战至二战期间的崛起1.世界大战开始前的铺垫德意志的统一,德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昭告着日耳曼人崛起和欧洲大陆德国的来临.虽然德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不完善的,含有大量封建残余的,但是,日耳曼人天生的服从与严谨,从另一个侧面填补了这一不足,德国走上了自己的资本主义道路.工业革命之后的德国,工业产值几乎在一夜之间超越英国,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军事方面,德国凭借着本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与优异的冶炼技术,尤其是以鲁尔区煤铁行业为代表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本国的军备实力.另外,普鲁士统一德国的三次对外战争的全部胜利,也为德国军队提供了宝贵的战争经验与胜利信心.外交方面,德国利用英国外交的制衡原则及绥靖政策,悄无声息地发展、壮大自身力量,并且与意大利和奥地利建立同盟国军事阵营,一起称霸欧洲乃至称霸世界。
德国通过上述准备,终于在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一战简介及战后的实际国情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分赃战争,通过一战,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了世界。
德国作为战败国,几乎丧失了作为主权国家的一切权利。
庞大的战争赔款,刻薄的占领条约,领土的丧失,这一切都仿佛预示着,强大的日耳曼人即将推出历史舞台。
然而,让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想不到的是,德国,几乎再次在一夜之间崛起。
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崛起,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首先,德国失去对本国工业的控制权,经济面临崩溃。
依据凡尔赛条约,战后法国军队迅速控制了鲁尔工业区的重要城市如盖尔森基兴等,造成大批居民无家可归,同时法国将该地出产的煤通过铁路运至法国,德国失去赖以壮大的工业基础,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帝国马克。
1921年赔偿金额确定为49.9亿英镑,即1320亿马克。
其次,德国丧失了大部分的殖民地,凡尔赛条约中说到,英国希望保证英国的海上霸权,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以加强英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政策
3.用来恢复经济发展的措施
a.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扩大国债、实行通 货膨胀 b.大规模的军事采购和订货 c.剥夺犹太人资本
1 3
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政策
d.强制卡特尔化 e.淘汰中小企业,扩大垄断组织 f.政府全面干预国民经济,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g.一方面加强和扩大国家所有制,另一方面将国有财产转到 私人垄断资本手中
2 3
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政策
1929--1938 12亿--40亿 国际钢铁卡特尔 国际铝卡特尔
2 4
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政策
修筑高速公路 公共建筑 开垦荒地 16.1 7 7
整治河道,修建铁路 8.5
2 5
总结:各国博弈以及它自身发展的结果
德国的工业体系在一 战中并未受到破坏,这是 德国能顺利崛起的一个重 要原因。
8
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政策
1.新货币政策
2.重建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社会福利政策
3.恢复经济发展的措施
9
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政策
1.货币新政策
a.拒绝国外借款; 以生产为德国货币的基础,而不以黄金为本位 b.进出口贸易:直接易货
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政策
2.重建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社会福利政策
a.大力推行社会保险制度 b.扩大职工的有薪休假制度 打破《凡尔塞和约》加在德国 c.通过劳动美化活动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 身上的枷锁,让每个人都有工 作,让每家每户都有牛排和面 件和劳动环境
h.扩大对外贸易 i.兴办公共工程
1 4
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政策
1932/1933
1938/1939 26亿马克
65.6
177 110亿马克
1 5
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政策
1932 国家总支出的10%
1932——1939
国家预算的40%
1 6
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政策
60亿
犹太人
“雅利安”、纳粹
1 7
10 50W W
手工企业、小零售商
2 1
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政策
“
德国经济总委会”
垄断寡头 德国工业 英、法、美
2 2
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政策
希特勒政府时期,德国国家所掌握的股份资本绝 对和相对额都增长。1932-1939年,“国有的”股份 资本额,由29亿马克提高到36亿马克,它在全国股 份资本总额中的比重,由13.2%上升到17%。1939年, 德国国家垄断资本共计248亿马克,占全国总资本的 五分之一。同时,希特勒政府还执行了国有财产重 新私有化的政策。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当 时的德国政府为挽救一系列垄断资本集团,以优惠 价格收购了柏林各大银行的大部分股票和一系列大 工业公司的部分股票。在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 展的同时,垄断企业同政府的结合也加强了。企业 主职能与国家官僚职能达到了高度的融合。
一战后 德国经济的崛起
目录
1.引言 2.国际对德政策 战后法国对德政策 战后美国对德政策 战后英国对德政策 道威斯计划 3.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恢复政策 货币新政策的提出 重建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社会福利政策 用来恢复经济发展的措施 4.总结
引言
10%的 领土ຫໍສະໝຸດ 十年12.5% 的人口
凡尔赛 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 海外殖
包,让德意志民族重新振兴 起来!
1 1
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政策
1.经济的飞速发展
德国严重的失业率 是怎么挽救的呢?
2.希特勒聪明的政策
婚姻贷款政策:当两个人结婚,而妻子放弃她的工作岗 位时,这对夫妇就能获得1000马克的贷款来购买家具和 家庭用品。 影响:工作岗位的大量空出 结婚率的上升 出生率的上升 德国的军事力量增强
道威斯计划
德国
协约国
美国
2 6
总结:各国博弈以及它自身发展的结果
新货币政策
1.在相对安全封闭的环境下发展 2.切断了同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
3.回到了以货易货的“原始”状态
只有是否合适,而没有是否先进
最终结果:战争!
提高社会福利 发展垄断资本 扩充军备 公共建设
归属感和忠诚 刺激军事工业发展 准备资金支持 军队的机动 为二战做军事准备
“杨格计划”
民地
“道威斯计划” 所有的
2010年10月3日
6870万欧元
49.9亿 英镑
故事从我开始
作为反面的例子,我很成功
阿道夫· 希特勒
6
国际对德政策
安抚德国
1.保证平等的贸易机会:消除贸易壁垒 2.收回战争债务 3.“民族自决”政策
第一经济强国
国际对德政策
1.战争赔偿 2.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3.帮助德国重建经济
卡特尔
主体:生产类似产品的独立企业 目的:提高价格、控制产量 形式:垄断利益集团、垄断联盟
1 8
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政策
1933 条例” “卡特尔
经济部有权令企业合 并形成卡特尔
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政策
原料
商品
1930 1936 2100 2500
2 0
德国国内采取的经济政策
1937 “股份公司改 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