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背后的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镜背后的艺术
人们常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清朝中叶出现玻璃镜之前,中国有着近4000年使用青铜镜的历史。中国早期青铜镜演变因循规矩,始终没有太大的突破,直到唐代才有了新气象,成为中国古代青铜镜发展的鼎盛时期。
唐代青铜镜无论是形状还是镜背的装饰都比前代有所创新。镜子背面的花纹不但丰富多彩,而且还出现了螺钿镶嵌和金银平托等新工艺。今天我们将要欣赏到的就是一面唐代的螺钿花鸟人物纹青铜镜。所谓螺钿镶嵌,就是用蚌、螺的壳做为原料,刻成花鸟、人物等形象,然后用胶漆粘在镜背上,反复修漆到一定厚度后,再打磨光滑,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这面螺钿花鸟人物纹青铜镜,整体形状呈圆板形,镜背中央有一纽,纽周围以螺钿镶嵌而成的纹饰十分华美,螺片光泽莹润。镜纽上方正中位置是一棵花树,右边树梢上挂一轮明月。纽两侧各有一位身穿宽袍大袖的男子卧在树下,他们伴着清风明月、落英缤纷、禽鸟啾啾,一人弹琴,一人饮酒欣赏。拿酒杯的人面前有一樽一壶,身后有人服侍。在纽的下方,山石、水池错落,并有仙鹤起舞。螺钿人物的衣纹、禽鸟的羽翼都刻画得细致清晰,反映出唐代青铜镜高超的工艺水平,是我国古代铜镜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人使用如此精美的镜子梳妆完毕后,为了不使镜面沾染灰尘,会把它精心地收藏在镜匣中,有的甚至还要穿上镜衣,所以有些镜铭上会有“藏宝匣而光掩,挂玉台而影现”,“玉匣盼开盖,轻灰拭夜尘”的字样。镜铭中提到的“玉台”就是指镜台。镜台未必都是玉质的,但因唐以前坐具都较为低矮,所以镜台很小巧,可以用贵重的材料制作,有的还内含玄机。宋人编写的《太平广记》中就有记载,唐玄宗皇后用过的一个镜台不仅用金银彩画装饰,而且分上、下两层,每层都有门户。当皇后梳妆时,镜台的门会自动打开,里面的木头侍女依次递出梳篦、粉黛、簪花等饰品,梳妆完毕,门会自动关合,毫不逊色于现代的机器人。五代、宋以后,家具发生了很大变化,坐具增高,一桌二椅的陈设逐渐定型,类似今天梳妆台的高镜台也出现了。到了这一时期,因为镜子大多被挂在镜台上,镜背不再经常被看到,所以精美的花纹渐被略去,素背镜多起来,但外形轮廓花样翻新,有圆、有方,还有菱花、海棠等花形,具有时代风貌。
总之,古代工匠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精美绝伦的青铜镜,使我们在欣赏和研究这些艺术品的同时,不得不为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发出由衷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