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初读浓缩”现象透视与回归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系本人所作,如有违规,文责自负

语文课堂“初读”的现象与返璞归真

摘要:所谓“初读”是学生对课文的通读阶段,它是相对于阅读教学中的“精

读”、“美读”而言的。初读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中,初读被有意或无意地“自然内退”。针对当前语文课堂上初读课文“被下岗”倾向,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初读自身独特的价值,落实初读基础,提升初读技巧,以提高初读的有效性,真正使初读也出彩。

关键词:初读内退;教学价值;理性回归

一、失衡:透视语文课堂“初读内退”现象

只要稍稍聚焦一下阅读教学,就会发现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各类竞赛课、展示课,甚至名师的观摩课几乎没有人执教第一课时,但凡语文教师都特别青睐第二课时。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些第二课时的精彩是怎样演绎出来的呢?教学研究人员、专家学者也很少从理论的高度及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给一线教师明确的指导。而老师们也似乎的形成了一种教第一课时没意思,没有什么噱头,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艺术难以展示,课堂出不了彩,吸引不了听课者,为了投其所好,选择第二课时的教学也就不足为奇了。长期以往,语文第一课时渐渐被教师漠视,被挤到了教学的角落,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令人费解的“初读内退”

现象。

【案例1】一位教师在我班执教《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第一课时,下面是简要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课文写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翻开书本,自由放声地读一读。

(二)初感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检查认读生词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共用时3分钟)

3.指名逐节指读课文。(共用时5分钟)

(三)精读课文,感悟“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研读课文,画出语句,感悟聂将军的慈爱、和善可亲,具有菩萨心肠,是“活菩萨”。)

(四)结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感悟了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课后,我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时,结果怎样呢?全班学生能够读准生字词、

读通课文的只是一半不到!更多的学生在和老师联合演出了一台精彩语文课之后,连最最基本的读通课文都不过关。

【简析】初读课文“被下岗”。

初读课文,尤其要关注“读通课文”这一每个学生都应当达到的阅读教学底线,这也为接下来的深度探究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然而奇怪的是,识字学词只是逐个认读一两遍便一晃而过。在学生读一遍课文之后,教师便忙不迭地进入稍有变相的美读中去,热衷于深挖人文内涵,非常满足地给我们呈现一节体现教师智慧的,精彩热闹的语文课堂。其实,你若仔细看,便不难发现:扛着这个场面的只是不多的几位学业称优的学生,而多数学生只是在一旁陪着,凑个热闹而已。大概我们的教师一到上课就高估了我们的学生。试问我们的学生有多少人能够自觉、主动地在家里按老师的要求去预习课文?经常有家长反映,他家的孩子可从来没有或很少在家里读过书。的确,现在大多孩子可都是家里小霸王,加上大多家长忙于生意,就把孩子留在老家交给老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越来越低,对他们来说,预习就等于没作业。因此,如果我们老师再把每个孩子都能读通课文这样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缩水”了,那我们所谓的精彩语文课堂洗却

铅华的背后又是什么?实在令人堪忧!

【案例2】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的我们,在潜意识里早已淡化了“初读课文”的教学,常听到老师在办公室谈到下节语文课不知如何上时,会自我解嘲或有同事随声答道:第一课时,读书呗。是啊!在我们的逻辑思维中,似乎第一课时不用精心地备课也能轻松完成的家常课了。主要思路无非就是: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2.自学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3.检查自学(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说说哪些词还不太理解,集体交流)。4.指名读或开火车读,再自由读。5.说说课文大意。基本就是把“读“贯穿始终,学生在老师威严的目视下,个个读得口干舌燥,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也像霜打的茄子——始终提不起精神。这样的初读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简析】为了“初读”而“初读”。

有的教师认为,要落实“初读”要求,就是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就让

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期间没有教师的引导,没有读书的目标,就是一个“读”字贯穿始终——读一遍,再读一遍。这样形式单一的套路,只是机械地重复,一遍一遍,一课一课大致相同的初读过程,课堂怎能会是风声水起?学生又岂会趣味盎然?这样的初读似乎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走上这一回”,当然谈不上读出整体感受,读出情感基调,读出个性感悟了,就自以为是地可以进入下节所谓可以施展拳脚的“精读课”的教学环节了。

二、追问:探究“初读内退”的深层原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初读课文是阅读过程的基础,为教学全过程做好坚实铺垫的。只有扎扎实实地开展初读教学,教师才能在深读阶段放手引导学生针对课文要点作重点突出的深入研究。但是教师们为什么不愿花更多的精力?为什么不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开展初读教学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

1.曲解“工具和人文”的统一

新课标对语文的性质做了科学的阐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正是在这个理念下,于是就出现了广大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注入鲜活的人文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课堂一改往日的沉闷枯燥,变得丰富多彩,并有越陷越深之嫌。虽明知语文是姓“语”的,阅读教学的底线应当是“会读生字,读通课文”,但仍然陶醉其中,乐此不疲。

2.寻求“动感课堂”的热闹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充满了“动”。听——课堂上充满了教师激情的话语和学生们此起彼伏的讨论声;看——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极具个性的表演及形式多样的作品展示……这一切,使平静、单调的课堂变得热闹、生动。课堂氛围热烈是新课标下许多教师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我们教师就怕“初读课文”造成课堂的冷场,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同样的工夫与其放在初读上不见“成效”,不如用在“精读”上“亮点”频出。因此不愿也不肯花时间让学生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节上扎扎实实学生字新词,认认真真地读通课文。于是初读就这么被藏于身后,或一笔带过。我们老师俨然把自己当成了课堂的主角,早已忘记我们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结果学生课堂上表现得热热闹闹,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