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标志详细介绍

防爆标志详细介绍
防爆标志详细介绍

防爆标志详细介绍

防爆电气设备按GB 3836标准要求,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

防爆型式+设备类别+(气体组别)+温度组别

1 防爆型式

根据所采取的防爆措施,可把防爆电气设备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油浸型、充砂型、浇封型、n 型、特殊型、粉尘防爆型等。它们的标识如表1所示。

表1 防爆基本类型

2 设备类别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

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II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II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IIA、IIB、和IIC类。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

A型尘密设备;B型尘密设备;

A型防尘设备;B型防尘设备。

3 气体组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越大,其危险性越高。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可用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表示。同时,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气、薄雾被点燃的难易程度也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它用最小点燃电流比表示。II类隔爆型电气设备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进一步分为IIA、IIB和IIC类。

如表2所示。

表2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组别与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之间的关系

4 温度组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是能被点燃的温度极限值。

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组,使得对应的T1~T6组的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能超过对应的温度组别的允许值。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

5 防爆标志举例说明

为了更进一步地明确防爆标志的表示方法,对气体防爆电气设备举例如下:

如电气设备为I类隔爆型:防爆标志为ExdI

如电气设备为II类隔爆型,气体组别为B组,温度组别为T3,则防爆标志为:ExdIIBT3。如电气设备为II类本质安全型ia,气体组别为A组,温度组别为T5,则防爆标志为:ExiaIIA T5。

对I类特殊型:ExsI。

对使用于矿井中除沼气外,正常情况下还有II类气体组别为B组,温度组别为T3的可燃性气体的隔爆型电气设备,则防爆标志为:ExdI/IIBT3。

另外,对下列特殊情况,防爆标志内容可适当进行调整:

(1) 如果电气设备采用一种以上的复合型式,则应先标出主体防爆型式,后标出其他的防爆型式。如:II类B组主体隔爆型并有增安型接线盒T4组的电动机,其防爆标志为:ExdeIIBT4 。 〖JP3〗

(2) 如果只允许使用在一种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环境中的电气设备,其标志可用该气体或蒸气的化学分子式或名称表示,这时,可不必注明气体的组别和温度组别。如:II类用于氨气环境的隔爆型的电气设备,其防爆标志为:ExdII(NH3)或ExdII(氨)。

反过来,利用表2,制造厂可以按照防爆电气产品的使用环境决定产品的温度组别,按照温度组别设计电气设备的外壳表面温度或内部温度。防爆电气设备的用户可以根据场所中可能出现的爆炸性气体或蒸气的种类,方便地选用防爆电气产品的温度组别。例如,已知环境中存在异丁烷(引燃温度460 ℃),则可选择T1组别的防爆电气产品;如果环境中存在丁烷(引燃温度160 ℃),则须选择T4组的防爆电气产品。

对于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如可用于21区的A型设备,最高表面温度 T A为170 ℃,其防爆标志为:DIP A21 TA170 ℃或者DIP A21TA, T 3;

如可用于21区的B型设备,最高表面温度 T B为200 ℃,其防爆标志为:DIP B21 T B200 ℃或者DIP B21TB,T 3

6 设置标志的要求

(1) 应在电气设备主体部分的明显地方设置标志;

(2) 标志必须考虑到在可能存在的化学腐蚀下,仍然清晰和耐久。如标志Ex、防爆型式、类别、温度组别可用凸纹或凹纹标在外壳的明显处,

标志牌的材质应采用耐化学腐蚀的材料,如青铜、黄铜或不锈钢。

7 国际上常用的防爆电气设备标志举例

表4

* NEC为美国电气规程,1996年,美国电气规程中增加了第505章,旨在与国际普遍采用的I EC标准体系的危险场所划分方法协调一致。NEC 500表示为适合于北美危险场所划分

体系

办公室装修https://www.360docs.net/doc/229527900.html, ndjMmFw6nQb6

防爆常识及规范讲解

防爆常识 防爆常识 一、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 1.爆炸性混合物产生爆炸的条件 爆炸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产生的光和热或机械功。在此仅谈及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即所有的可燃性气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所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这类爆炸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能发生:第一,必须存在爆炸性物质或可燃性物质;第二,要有助燃性物质,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第三,就是还要存在引燃源(如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等),它提供点燃混合物所必需的能量。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才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就不会产生燃烧和爆炸。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使三个条件不同时具备即可达到防止爆炸的目的。由于爆炸性混合物普遍存在于煤炭、石油、化工、纺织、粮食加工等行业的生产、加工、储运等场所,如发生爆炸则危害极大。于是,人们采取了多种防爆技术方法,防止爆炸危险 2. (1) 隔爆型“d” 隔爆型防爆型式是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参见GB 38362标准) 把可能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零部件均放入隔爆外壳内,隔爆外壳使设备内部空间与周围的环境隔开。隔爆外壳存在间隙,因电气设备呼吸作用和气体渗透作用,使内部可能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当其发生爆炸时,外壳可以 承受产生的爆炸压力而不损坏,同时外壳结构间隙可冷却火焰、降低火焰传播速度或终止加速链,使火焰或危险的火焰生成物不能穿越隔爆间隙点燃外部爆炸性环境,从而达到隔爆目的。 隔爆型“d”按其允许使用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种类分为I类和IIA、IIB、IIC 该防爆型式设备适用于1、2 (2) 增安型“e” 增安型防爆型式是一种对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的电气设备采取一些附加措施以提高其安全程度,防止其内部和外部部件可能出现危险温度、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的防爆型式。它不包括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产生火花或电弧的设备(参见GB 38363标准) 在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结构上,通过采取措施降低或控制工作温度、保证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增加绝缘效果以及提高外壳防护等级,以减少由于污垢引起污染的可能性和潮气进入等措施,减少出现可 能引起点燃故障的可能性,提高设备正常运行和规定故障(例如:电动机转子堵转)条件下的安全可靠性。〖JP 该类型设备主要用于2区危险场所,部分种类可以用于1区,例如具有合适保护装置的增安型低压异步电动机、接线 (3) 本质安全型“i” 本质安全型防爆型式是在设备内部的所有电路都是由在标准规定条件(包括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本质安全电路。〖HTH〗“iɑ”等级电气设备〖HT〗是正常工作和施加一个故障和任意组合的两个故障条件下,均不能引起点燃的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HTH〗“ib”等级电气设备〖HT〗是正常工作和施加一个故障条件下,不能引起点燃的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参见GB 38 364标准) 本质安全型是从限制电路中的能量入手,通过可靠的控制电路参数将潜在的火花能量降低到可点燃规定的气体混合物能量以下,导线及元件表面发热温度限制在规定的气体混合物的点 该防爆型式只能应用于弱电设备中,该类型设备适用于0、1、2区(Exiɑ)或1、2区(Exib) (4) 正压型“p” 电气设备的一种防爆型式。它是一种通过保持设备外壳内部保护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压力的措施来达到安 全的电气设备(参见GB 38365标准)。

防爆标志讲解

一、防爆标志的含义及防爆电器应该注意的细则 一般在可燃性气体环境中,使用电气产品时必须使用防爆型产品。防爆型产品的外壳上一般有以下标志,具体含义如下: Ex d Ⅱ C T6 ①②③④⑤ ①、中国及国际电工委员会防爆标志 ②、隔爆型 ③、除煤矿、井下用之外的电气设备 ④、按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最大实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分为ABC三级 ⑤、按设备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至T6六个组 第①位编码: Ex——中国及国际电工委员会防爆标志;EEx——表示欧共体;AD——意大利; MS、AE——法国;FLP——英国;UL、FM——美国;E—— 德国\IEC 第②位编码 代号防爆型式国家标准防爆措施适用区域 d 隔爆型隔离存在的点火源 Zone1,Zone2 e 增安型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 ia 本安型限制点火源的能量 Zone0-2 ib 本安型限制点火源的能量 Zone1,Zone2 p 正压型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 o 充油型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 q 充砂型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 n 无火花型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2 m 浇封型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 h 气密型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 s 特殊型 DIP 粉尘防爆型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其前面无需加EX或EEX等标志 危险场所危险性划分: 爆炸性物质区域定义中国标准北美标准 气体(CLASS Ⅰ) 在正常情况下 ,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Zone 0(0 区)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1 区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可能出现 , 仅仅在不正常情况下 , 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2 区 粉尘或纤维(CLASS Ⅱ/Ⅲ)在正常情况下 , 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 , 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0 区 在正常情况下 , 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 , 仅仅在不正常情况下 , 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11 区 第③位编码 Ⅰ——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Ⅱ——工厂用电气设备 第④位编码 Ⅱ类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分级 工况类别级别代表性气体最小引爆火花能量最大实验安全间隙MESG(mm) 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 矿井下Ⅰ甲烷 矿井外的工厂ⅡA 丙烷MESG≥ MICR> ⅡB 乙烯>MESG>≥MICR≥ ⅡC 氢气≥MESG >MICR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附件9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管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细则适用于安全标志标识的制作、使用和管理。 第二条安全标志标识由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制作、发放和管理。 第三条矿用产品必须在取得安全标志后,方可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安全标志标识。 第二章安全标志标识的式样 第四条安全标志标识由图案和安全标志编号组成。在图案下部标注安全标志编号(编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基本图案如图1所示。其它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图案另行制定。 第五条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分为标准规格和非标准规格。 (一) 标准规格的基本图案分为五种规格,第一种规格尺寸如图1所示。第二种规格尺寸为第一种规格尺寸的0.66倍,第三种规格尺寸为第二种规格尺寸的0.66倍,以此类推。 (二) 非标准规格(印刷、模压、模制、丝印、喷漆、蚀刻、雕刻、烙印、打戳等)应与标准规格的尺寸成线性比例。 第六条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的颜色: (一) 标准规格安全标志标识为黄色底版,边框及“MA”为黑色并凸出0.25mm; (二) 非标准规格安全标志标识,其底版和图案颜色可根据产品外观或铭牌总体设计情况合理选用。

图1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基本图案 第三章安全标志标识的申请、制作和发放 第七条取得安全标志的生产单位应向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提出使用安全标志标识的申请。 第八条标准规格的安全标志标识由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统一制作、发放;非标准规格的安全标志标识经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批准后,方可自行制作。 第九条取得安全标志的生产单位申请使用安全标志标识,应当按规定缴纳标准规格安全标志标识的工本费或非标准规格安全标志标识的监督管理费。 第四章安全标志标识的使用 第十条标准规格安全标志标识,须加施在产品外体明显的位置上,选用的规格与产品外型尺寸相适应; 第十一条非标准规格安全标志标识,须加施在产品外体的明显位置上或产品铭牌上; 第十二条电缆、输送带、管材、风筒(布)等产品,加施安全标志标识的间隔距离不大于5m,并保证在最小使用单元内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7805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 理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凡购进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设备及配件、材料等)必须要有真实、有效的煤安标志。未取得安全标志不得采购或拒接接受,原则是谁购入谁负责。 凡是自购或通过煤电公司调入我矿的设备、配件和材料,凡是纳入安全标志管理范围的,必须由公司供应公司出具由生产厂家提供其产品真实、有效的煤安标志,不能提供时矿有关部门必须坚决退回不用。 机电、通灭、安检、生产、综合管理等部门在自购或通过公司申请采购属煤安标志管理范围的设备、配件或是材料时,必须要求所购产品具有煤安标志,对不具有煤安标志的产品不得采购和接受。

二.凡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未取得安全标志,不得进入煤矿井下。 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在入井前除检查其完好、防爆性外,还必须检查其煤安标志,如无煤安标志不得入井使用。检修单位的技术员负责本队经手的设备或材料的煤安标志检查管理,检修车间的负责人或工长负责本车间经手发放的设备或配件的煤安标志的检查,并做好记录。 三.矿应有煤安标志管理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构,并建有相应的管理台帐。 机电运输部管理员管理设备的煤安标志,负责建立台帐和检验所到设备的煤安标志。各队由本队的技术队长或机电队长负责本队的煤安标志管理。 设备到矿时机电运输部设备管理人员或收货人员负责检验其煤安标志,库管员负责登记并建立设备入

防爆区划分

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一、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危险场所区域的含义,是对该地区实际存在危险可能性的量度,由此规定其可适用的防爆型式。国际电工委员会/欧洲电工委员会划分的防爆区域为: 0区:连续地存在危险性大于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 1区: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 2区:事故状态下存在的危险性0.1~10小时/每年的区域; 中国划分的有效区域和以上相同。 二、防爆标志解析 ①气体组别 典型的 危险性 气体欧洲电工 标准化委员会 EN50014EC 北美 NEC500条款 CLASS1表气中国

GB-3836-1 最小点燃能量 (微焦) 乙炔ⅡC A ⅡC 20 氢气ⅡC A ⅡC 20 乙烯ⅡB C ⅡB 60 丙烷ⅡA D ⅡA 180 注:中国GB3836标准规定ⅡC级最小点燃能量为19微焦耳,ⅡA级最小点燃能量为200微焦 耳。 气体分组和点燃温度,在一定环境温度和压力下与可燃性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浓度有关。 ②温度组别(T组) 这是与气体点燃温度有关的电气设备(假定环境温度为40℃时)的最高表面温度,点燃能量与点燃温度无关。在标准BS5345第一部分中列出了所有可燃性气体和其组别。 最高表面温度(℃)温度组别 IEC79-8 GB3836-1 450℃T1 T1 300℃T2 T2 200℃T3 T3 135℃T4 T4 100℃T5 T5 85℃T6 T6

③防爆标志 以下以CENELEC氢气防爆标志为例:E Ex ia ⅡC T4 E:按CENELEC标志认可Ex:防爆公用标志 ia:防爆型式(本质安全)Ⅱ:设备组别 C:气体组别T4:温度组别 ④名词解释 隔爆型电气设备(d):是指把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该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和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的电气设备。 增安型电气设备(e):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险温度,并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其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规定过载条件下出现点燃现象的电气设备。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i):在正常运行或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所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无火花型电气设备(n):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产生电弧或火花,也不产生能够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表面或灼热点,且一般不会发生有点燃作用的故障的电气设备。

防爆 防护等级划分

防爆、防护等级划分 1、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爆炸性物质(flammable air flammable dust):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气体:氢气,乙炔,甲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空气或氧气(air or oxygen)。 (3)点燃源(source of ignition):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易爆物质:很多生产场所都会产生某些可燃性物质。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有存在爆炸性物质;化学工业中,约有80%以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存在爆炸性物质。 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是无处不在的。 点燃源: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仪表,各种磨擦的电火花、机械磨损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仪表、电气发生故障时。 客观上很多工业现场满足爆炸条件。当爆炸性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爆炸源,将会发生爆炸。因此采取防爆就显得很必要了。 2、防爆:防止爆炸的产生必从三个必要条件来考虑,限制了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就限制了爆炸的产生。 在工业过程中,通常从下述三个方面着手对易燃易爆场合进行处理: (1)预防或最大限度地降低易燃物质泄漏的可能性; (2)不用或尽量少用易产生电火花的电所元件; (3)采取充氮气之类的方法维持惰性状态。 [编辑本段] 危险区域的等级分类 危险场所区域的含义,是对该地区实际存在危险可能性的量度,由此规定其可适用的防爆型式。 1、国际电工委员会/欧洲电工委员会划分的危险区域的等级分类 0区(Zone 0):易爆气体始终或长时间存在;连续地存在危险性大于1 000小时/每年的区域; 1区(Zone 1):易燃气体在仪表的正当工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或存在;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

防爆标志

防爆标志 防爆电气设备按GB 3836 标准要求,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 防爆型式+设备类别+(气体组别)+温度组别 1 防爆型式 根据所采取的防爆措施,可把防爆电气设备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 油浸型、充砂型、浇封型、n 型、特殊型、粉尘防爆型等。它们的标识如表1 所示。 表1 防爆基本类型 2 设备类别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 I 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II 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II 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IIA、IIB、和IIC 类。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 A 型尘密设备; B 型尘密设备; A 型防尘设备; B 型防尘设备。 3 气体组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越大,其危险性越高。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可用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表示。同时,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气、薄雾被点燃的难易程度也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它用最小点燃电流比表示。II 类隔爆型电气设备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进一步分为IIA、IIB 和IIC 类。 如表2 所示。 表2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组别与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之间的关系 4 温度组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是能被点燃的温度极限值。 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 组,使得对应的T1~T6 组的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能超过对应的温度组别的允许值。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如表3 所示。 表3 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

防爆知识以及防爆标志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

一、防爆基本知识 1、爆炸的危险性场所有哪些? (1)爆炸性环境:可能发生爆炸的环境(气体和粉尘)。凡涉及爆炸性物质生产、加工、处理、储存、运输的场所都可能形成爆炸性环境。 (2)危险场所:爆炸性环境大量出现或预期出现的数量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 (3)在石油、化工、煤炭等生产领域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爆炸性物质的泄漏,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危险场所。据资料: A、在煤矿井下,2/3的场所属于爆炸性危险场所; B、在石油开产现场和精炼厂约有60-80%属爆炸性危险场所; C、在化学工业中,约有80%以上的生产车间属爆炸性危险场所。 2、防爆基本原理 (1)爆炸的基本条件 A、可燃性物质(氢气、甲烷等) B、助燃剂(氧气、空气等) C、点火源(明火、火花、高温等) (2)爆炸极限与范围 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性气体(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爆炸下限)或最高浓度(爆炸上限),介与爆炸下限和上限中间的浓度范围称爆炸范围。

表1:几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或者蒸气的爆炸界限 表2:几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或者蒸气的引燃温度 (3)防爆的基本原理 A、避免形成爆炸性环境 B、消除可能的点火源 3、爆炸性危险物质分类 (1)中国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 Ⅰ类:矿井甲烷 Ⅱ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Ⅲ类:爆炸性粉尘和纤维 (2)北美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 ClassⅠ:爆炸性气体

ClassⅡ:爆炸性粉尘 ClassⅢ:纤维 4、爆炸性危险区域划分 (1)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的主要标准依据 A、GB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B、GB3836.1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 C、GB12476.3-2007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 D、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 , 1987年 (2)爆炸性危险区域主要以爆炸性危险物质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为划分依据的 (3)我国对于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划分为3个区域:0区、1区和2区 A、0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或长时期存在的场所。 B、1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C、2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可能出现,或即使出现也只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4)我国对于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划分为3个区域:20区、21区和22区 A、20区:在这个区域中,易燃性粉尘在空气中形成云状物,并且连续存在,或长时间或频繁存在 B、21区:在这个区域中,一般条件下,易燃性粉尘偶尔会形成云状物 C、22区:在这个区域中,一般条件下,易燃性粉尘形成的云状物一般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也是 短时行为。 二、防爆基本型式 1、目前常用的电气防爆技术/型式: (1)隔爆型(Ex d) (2)增安型(Ex e) (3)本安型(Ex ia/ib)

防爆对讲机基本知识

智慧科技智掌全局https://www.360docs.net/doc/229527900.html, 防爆对讲机知识小课堂 一、防爆对讲机基本知识 一般的爆炸性环境是指可能发生爆炸的环境。 爆炸性气体环境: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在该混合物中点燃后,燃烧将传遍整个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工作温度:防爆对讲机在额定运行时所达到的温度。最高表面温度:防爆对讲机在允许的最不利条件下运行时,其表面或任一部分可能达到的并有可能引然周围爆炸性环境的最高温度。 防爆型式:为防止防爆对讲机设备引起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引燃而采取的特定措施。

智慧科技智掌全局https://www.360docs.net/doc/229527900.html, 1、防爆类型(北峰TD510/TD511防爆对讲机属于本安型) 防爆型式防爆型式标志防爆型式防爆型式标志 隔爆型Exd充砂型Ex q 增安型Exe浇封型Ex m 正压型Expn型Ex n 本安型Exia / Exib特殊型Ex s 油浸型Exo粉尘防爆型DIP A / DIP B 2、防爆对讲机类别:

智慧科技智掌全局https://www.360docs.net/doc/229527900.html, Ⅰ类:煤矿瓦斯气体用对讲机。 Ⅱ类:除煤矿瓦斯气体之外的其他爆炸性环境用对讲机 Ⅱ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对讲机设备可按爆炸性气体的特性于再分类:ⅡA类、ⅡB类、ⅡC类北峰TD510/TD511防爆对讲机属于 II 类电气设备,可以使用在除煤矿以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注:标志ⅡB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设备的使用条件,标志ⅡC类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和ⅡB设备的使用条件。 3、防爆对讲机气体组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越大,其危险性越高。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可用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表示。同时,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汽、薄雾被点燃 IIB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MESG (mm)最小点燃电流比 MICR 组,使得对应的T1 超过对应的温度组别的允许值。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汽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示范文本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 理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凡购进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设备及 配件、材料等)必须要有真实、有效的煤安标志。未取得 安全标志不得采购或拒接接受,原则是谁购入谁负责。 凡是自购或通过煤电公司调入我矿的设备、配件和材 料,凡是纳入安全标志管理范围的,必须由公司供应公司 出具由生产厂家提供其产品真实、有效的煤安标志,不能 提供时矿有关部门必须坚决退回不用。 机电、通灭、安检、生产、综合管理等部门在自购或 通过公司申请采购属煤安标志管理范围的设备、配件或是 材料时,必须要求所购产品具有煤安标志,对不具有煤安 标志的产品不得采购和接受。 二.凡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未取得安全

标志,不得进入煤矿井下。 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在入井前除检查其完好、防爆性外,还必须检查其煤安标志,如无煤安标志不得入井使用。检修单位的技术员负责本队经手的设备或材料的煤安标志检查管理,检修车间的负责人或工长负责本车间经手发放的设备或配件的煤安标志的检查,并做好记录。 三.矿应有煤安标志管理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构,并建有相应的管理台帐。 机电运输部管理员管理设备的煤安标志,负责建立台帐和检验所到设备的煤安标志。各队由本队的技术队长或机电队长负责本队的煤安标志管理。 设备到矿时机电运输部设备管理人员或收货人员负责检验其煤安标志,库管员负责登记并建立设备入库卡,记录清楚到货时间、型号、生产厂家、设备编号、生产日

关于燃气表阀门防爆标志的说明

关于燃气表阀门防爆标志的说明 ⅡC防爆证防爆标志如:ExibⅡCT4Gb,其代表意义如下: Ex:防爆标记 ib:防爆等级 ⅡC:气体组别 T4:温度组别 Gb:设备保护级别,爆炸性气体环境用设备,具有"高"的保护级别,在正常运行或预期故障条件下不是点燃源。 1、防爆等级详述 i:代表本质安全型,其意义为将设备内部和暴露于潜在爆炸性环境连接导线可能产生的电火花或热效应能量限制在不能产生点燃的水平。 ib:代表可以适用于1区及2区,其级别高于ic(仅适用于2区),低于ia(可适用于0、1、2区)。 注: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危险区域划分为0、1、2三个区。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以目前市场上所有的燃气表阀门为例,全部取证均为ib或ic等级,暂时未见有ia等级的燃气表阀门。 2、气体组别详述 Ⅱ:Ⅱ类电气设备用于除煤矿瓦斯气体之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又可分为三类。 ⅡA :代表性气体是丙烷,含甲烷、乙烷、氨、苯等,0.8<MICR<1 ⅡB :代表性气体是乙稀,含丙炔、环丙烷、二甲醚等,0.45≤MICR≤0.8

ⅡC :代表性气体是氢气,含乙炔、二硫化碳、硝酸乙酯等,MICR≤0.45 MICR :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最小燃点电流与甲烷最小燃点电流的比值。 等级越高,引爆火花能量越小,越容易爆炸,保护级别越严,以目前市场燃气成分来看,仍以甲烷居绝大多数,ⅡB等级防爆足够。当然,若以氢气作为燃料,则必须达到ⅡC等级。 3、温度组别详述 T1: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不允许超过450℃。 T2: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不允许超过300℃。 T3: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不允许超过200℃。 T4: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不允许超过135℃。 T5: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不允许超过100℃。 T6: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不允许超过85℃。 等级越高,设备表面温度允许值越小,对安装环境要求越高,氢气对温度要求不高,T3温度等能就可满足要求,当然阀门取T4温渡等级也可以。

防爆等级符号的含义

防爆等级符号的含义 将工厂或矿区的爆炸危险介质,按其引燃能量,最小点燃温度及现场爆炸性危险气体存在的时间周期进行科学分类分级,以确定现场防爆设备的防爆标志和防爆形式。 ◆防爆标志格式: Ex:防爆标记 (ia):防爆等级 ⅡC:气体组别 T4:温度组别 ◆防爆等级说明: ia 等级: 在正常工作时一个故障和二个故障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安全系数为2.0;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1.5;正常工作时,有火花的触点须加隔爆外壳、气密外壳或加倍提高安全系数。 ib 等级: 在正常工作和一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安全系数为2.0;一个故障时,安全系数为1.5;正常工作时,有火花的触点须加隔爆外壳或气密外壳保护,并且有故障自显示的措施。 ◆爆炸性气体分组对照表: ◆温度组别对照表: ◆电气设备类型: ◆防爆等级: 按其使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安全间隙分为A 、B 、C三级。

一、外壳防护等级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指电气设备(额定电压≤72.5kV)的外壳,对下述内容的防护能力: ◆防止人体接近壳内危险部件; ◆防止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设备; ◆防止由于水进入壳内对设备造成有害影响; IP(国际防护International Protection)代码由第一位特征数字(I)、第二位特征数字(P)、附加字母、补充字母组成。不要求规定特征数字时,该处有字母X代替,附加字母和补充字母可省略,不需代替。 一、IP代码的组成及含义 ◆防外物等级: ◆防水进入外壳的等级: ※代号举例:IP44 此代号指外壳能防止大于1mm的固体进入内部,并且防止任何的方向溅水。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发放与标识管理细则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发放与标识管理细则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发放与标识管理细则a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发放与标识管理工作,根据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终审、证书发放、标识使用与管理。 第三条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以下简称安标国家中心)负责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发放和安全标志标识管理。 第二章终审 第四条终审是对产品安全标志申办程序及技术审查、产品检验和现场评审结果的综合评价。 第五条终审包括技术审核、产品检验审核、现场评审审核、综合评定四项内容。

(一)技术审核主要审查技术文件的一致性、完整性及技术审查中提出问题的处理情况,并对技术审查工作进行评价。 (二)产品检验审核主要审查产品检验报告的完整性、规范性、符合性,并与技术审查报告、现场评审报告相互验证,对产品检验工作进行评价。 (三)现场评审审核主要审查现场评审报告(包括整改报告)及相关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并与技术审查报告、产品检验报告相互验证,对现场评审工作进行评价。 (四)综合评定是在技术审核、现场评审审核、产品检验审核做出评价的基础上对申请产品进行的最终审核,评定申办产品是否符合发放、延续或变更安全标志的条件。 第六条终审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终审存在问题的,应进行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终止本次申办。 第三章证书发放 第七条对终审合格的产品,安标国家中心发放或变更、延续安全标志证书。

第八条安全标志证书基本信息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安全标志编号、生产单位、生产地址、依据标准、适用范围、有效期、发证日期、备注等。 第九条安全标志编号由9位编码组成,执行以下编码规则: 产品使用环境:煤矿矿用产品用M表示,金属与非金属矿山矿用产品用K 表示。 产品类别: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目录的产品类别,用两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发证年份:产品首次取得安全标志的年份。 第十条首次申办产品,经终审合格,发放有效期为5年的安全标志证书。

2021新版电气防爆基本常识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新版电气防爆基本常识

2021新版电气防爆基本常识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危险场所区域的含义,是对该地区实际存在危险可能性的量度,由此规定其可适用的防爆型式。国际电工委员会/欧洲电工委员会划分的防爆区域为: 1.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0区:爆炸性气体环境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也可以说:连续地存在危险性大于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也可以说: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也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也可以说:事故状态下存在的危险性0.1~10小时/每年的区域;)中国划分的有效区域和以上相同。 2.可燃性粉尘环境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防爆标志详细介绍

防爆标志详细介绍 防爆电气设备按GB 3836标准要求,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 防爆型式+设备类别+(气体组别)+温度组别 1 防爆型式 根据所采取的防爆措施,可把防爆电气设备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油浸型、充砂型、浇封型、n 型、特殊型、粉尘防爆型等。它们的标识如表1所示。 表1 防爆基本类型 2 设备类别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 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II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II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IIA、IIB、和IIC类。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 A型尘密设备;B型尘密设备; A型防尘设备;B型防尘设备。 3 气体组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越大,其危险性越高。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可用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表示。同时,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气、薄雾被点燃的难易程度也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它用最小点燃电流比表示。II类隔爆型电气设备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进一步分为IIA、IIB和IIC类。 如表2所示。 表2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组别与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之间的关系

4 温度组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是能被点燃的温度极限值。 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组,使得对应的T1~T6组的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能超过对应的温度组别的允许值。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 5 防爆标志举例说明 为了更进一步地明确防爆标志的表示方法,对气体防爆电气设备举例如下: 如电气设备为I类隔爆型:防爆标志为ExdI 如电气设备为II类隔爆型,气体组别为B组,温度组别为T3,则防爆标志为:ExdIIBT3。如电气设备为II类本质安全型ia,气体组别为A组,温度组别为T5,则防爆标志为:ExiaIIA T5。 对I类特殊型:ExsI。 对使用于矿井中除沼气外,正常情况下还有II类气体组别为B组,温度组别为T3的可燃性气体的隔爆型电气设备,则防爆标志为:ExdI/IIBT3。 另外,对下列特殊情况,防爆标志内容可适当进行调整: (1) 如果电气设备采用一种以上的复合型式,则应先标出主体防爆型式,后标出其他的防爆型式。如:II类B组主体隔爆型并有增安型接线盒T4组的电动机,其防爆标志为:ExdeIIBT4 。 〖JP3〗 (2) 如果只允许使用在一种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环境中的电气设备,其标志可用该气体或蒸气的化学分子式或名称表示,这时,可不必注明气体的组别和温度组别。如:II类用于氨气环境的隔爆型的电气设备,其防爆标志为:ExdII(NH3)或ExdII(氨)。 反过来,利用表2,制造厂可以按照防爆电气产品的使用环境决定产品的温度组别,按照温度组别设计电气设备的外壳表面温度或内部温度。防爆电气设备的用户可以根据场所中可能出现的爆炸性气体或蒸气的种类,方便地选用防爆电气产品的温度组别。例如,已知环境中存在异丁烷(引燃温度460 ℃),则可选择T1组别的防爆电气产品;如果环境中存在丁烷(引燃温度160 ℃),则须选择T4组的防爆电气产品。 对于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如可用于21区的A型设备,最高表面温度 T A为170 ℃,其防爆标志为:DIP A21 TA170 ℃或者DIP A21TA, T 3;

防爆电气设备的标识含义

防爆电气设备的标识含义 防爆电气设备按GB 3836标准要求,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 防爆型式+设备类别+(气体组别)+温度组别 1. 防爆型式 根据所采取的防爆措施,可把防爆电气设备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油浸型、充砂型、浇封型、n 型、特殊型、粉尘防爆型等。它们的标识如表1所示。 表1 防爆基本类型 防爆型式防爆型式标志防爆型式防爆型式标志 隔爆型 Ex d 充砂型 Ex q 增安型 Ex e 浇封型 Ex m 正压型 Ex p n型Ex n 本安型 Ex ia 粉尘防爆型DIP A 本安型 Ex ib 粉尘防爆型DIP B 油浸型 Ex o 特殊性 Ex s 2. 设备类别: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 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II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II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IIA、IIB、和IIC类。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 A型尘密设备;B型尘密设备;?A型防尘设备;B型防尘设备。 3. 气体组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

力越大,其危险性越高。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可用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表示。同时,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气、薄雾被点燃的难易程度也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它用最小点燃电流比表示。II类隔爆型电气设备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进一步分为IIA、IIB和IIC类。如表2所示。 表2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组别与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之间的关系 气体组别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 (mm) 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 IIA MESG≥0.9 MICR>0.8 IIB 0.9>MESG>0.5 0.8≥MICR≥0.45 IIC 0.5≥MESG 0.45>MICR 4. 温度组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是能被点燃的温度极限值。 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组,使得对应的T1~T6组的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能超过对应的温度组别的允许值。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 温度级别IEC/EN /GB 3836 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T[℃]可燃性物质的点燃温度[℃]T1 450 T>450 T2 300 450≥T>300 T3 200 300≥T>200 T4 135 200≥T>135 T5 100 135≥T>100 T6 85 100≥T>85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申请细则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申请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申请、初审相关工作,根据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申请单位(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向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以下简称安标国家中心)提出产品安全标志申请。 第三条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申请类型分为首次申请、变更申请和延续申请。 (一)首次申请。申请人对其所生产的产品首次申办安全标志时提出的申请。 (二)变更申请。安全标志在有效期内,安全标志持证单位(以下简称持证人)工商注册信息、生产条件或产品技术文件等发生变化,需要变更安全标志提出的申请。 (三)延续申请。安全标志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提出的申请。

第二章申请条件 第四条申请产品安全标志的申请人需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营业执照并直接生产所申请的产品。 (二)有与生产矿用产品相适应的注册资金、生产规模、生产经营场所和技术能力。 (三)具备所申办产品一个及以上主要零(元)部件的生产能力,成品组装生产条件,保证产品质量的其他生产设备。 (四)具有满足生产过程控制和出厂检验的设备与条件。 (五)有满足要求的生产工艺和产品安全性能保障体系。 (六)其他有关条件。 第五条申请安全标志的产品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矿山安全有关规定,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二)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生产的新产品应保证安全性能,经过必要的安全评估、论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三)有完整的技术文件。 (四)有供审核和检验所需的样品。 第六条申请人申请产品安全标志时应做出以下承诺:(一)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相关规定,承担违法违规的相关责任。 (二)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承担因侵权引发的相关责任。 (三)提交的申请材料真实有效,提供的检验样品为申请人生产,承担由于提交虚假信息及产品引发的相关责任。 (四)积极配合安全标志技术审查、现场评审、产品检验相关工作, 自觉接受安全标志监督检查。 (五)严格按照通过安全标志技术审查备案的技术文件组织产品的生产,正确加施产品安全标志标识,承担因不严格执行技术文件或擅自变更技术文件引发的相关责任。 (六)持续稳定地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承担因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缺陷引发事故带来的相关责任。 (七)承担安全标志申办及监督管理的相关费用。

防爆国家标准

防爆国家标准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防爆国家标准(GB3836) 一、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的不同,将危险场所划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 按场所中危险物质存在时间的长短,将两类不同物态下的危险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即:对爆炸性气体环境,为 0 区、 1 区和 2 区;对可燃性粉尘环境,为 20 区、 21 区和 22 区。 针对爆炸性气体环境, GB — 2000 标准中规定:? 0 区: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 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2 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在此,“正常运行”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易燃物质产品的装卸、密闭容器盖的开闭,安全阀、 排放阀以及所有工厂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态。 危险物质长期存在(大于 1000h/年) 正常运行时存在(10-1000h/年) 仅在不正常时存在(少于 10 h/年 ) 气体0 区 1 区 2 区 二、防爆标志解析 防爆电气设备按 GB 3836 标准要求,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 防爆型式 + 设备类别 + 气体组别 + 温度组别 以NTAR-3000产品为例, NTAR-3000的防爆标志:ExdⅡBT5,下面做具体说明: 1.防爆类型 防爆型式防爆型式标志防爆型式防爆型式标志 隔爆型Exd充砂型Ex q 增安型Exe浇封型Ex m 正压型Expn型Ex n 本安型Exia / Exib特殊型Ex s 油浸型Exo粉尘防爆型DIP A / DIP B (NTAR-3000属于隔爆型防爆型式。) 2.设备类别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 I 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II 类:工厂用电气设备? II 类隔爆型“ d ”和本质安全型“ i ”电气设备又分为 IIA 、 IIB 、和 IIC 类。 (NTAR-3000属于 II 类电气设备,可以使用在除煤矿以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 3.气体组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越大,其危险 性越高。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可用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表示。同时,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汽、薄雾被点 燃的难易程度也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它用最小点燃电流比表示。 II 类隔爆型电气设备或本质 安全型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进一步分为 气体组别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MESG (mm) 最小点燃电流比 MICR IIA MESG≥MICR > IIB > MESG >≥MICR≥ IIC ≥MESG > MICR 4.温度组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是能被点燃的温度极限值。? 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 T1 ~ T6 组,使得对应的 T1 ~ T6 组的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 能超过对应的温度组别的允许值。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汽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如 温度级别IEC/EN /GB 3836 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T [℃] 可燃性物质的点燃温度[℃] T1 450 T > 450 T2 300 450≥ T > 300 T3 200 300≥ T > 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