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建筑流派
各类设计流派及风格(名词解释)
奇,用正方形、三角形、十字形之类简单的形式作画,“极力解放具象艺术中的形式,我在正
方块的形式中寻求一处避难的空间。”“当我想离开自己生活过、工作过并且曾信以为真的理
想世界之时,恐惧就会降临。”随后宣称至上主义结束。
【样式主义】20世纪20年代开始。“样式追随市场”的设计理念。美国工业设计一种理念:
代表人物:米斯的西格莱姆大厦。庞蒂的佩莱利大厦。后来发展成减少主义,最后变成一种
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
【集合艺术】又称“拼合艺术)”为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属于粘贴
和物体艺术。它是把身边能发现或捡拾的消费文明的废物、机器的残片凑合在一起,成为立
体作品的一种艺术。是达达理念的另一种呈现形式,也是大量生产物资过剩时代的表现。集
【过渡高科技风格】也叫“改良高科技风格”。对工业化风格、高科技风格的冷嘲热讽、戏谑
和嘲弄的表现,具有更高的个人表现特征,难以批量生产。代表组织:意大利的阿基米呀和
孟菲斯集团。
【减少主义】又称“极少主义”。【极少主义风格】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的设计风格。
其特征是一种美学上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少到不能再少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受米斯?凡?
【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最初发端于建筑领域。在建筑设计表现最为充分。特点是
功能主义,形式上非装饰性的几何造型,重视空间的考虑,重视设计对象费用开支,具有高
度理性化。幕墙架构,梁柱支撑。代表人物:瑞士勒·柯布西埃的钢管座椅。米斯·凡德罗的
“少则多。”美国的弗兰克·赖特。芬兰的阿尔瓦·阿图的伊马特拉教堂。德国格罗佩斯的法古斯
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代表人物:杰弗逊的维吉尼亚大学校园。英国大笨钟。美国建筑师菲
世界近现代建筑风格
布来顿的皇家别墅
英国国会大厦与大本钟 国会大厦的大厅
浪漫主义建筑
3.折衷主义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一种创作思 潮。为了弥补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局限性, 主张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自由组合各种 样式,并没有固定的风格,讲究权衡的推敲,沉 醉于“纯形式”的美。也称为集仿主义。 如:巴黎歌剧院、圣心教堂、美国1893年芝加哥 的哥伦比亚博览会。
法国巴黎万神庙
法国巴黎凯旋门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
德国勃兰登堡门
柏林宫廷剧院
美国国会大厦
2.浪漫主义始源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表现 分为两个阶段:
①先浪漫主义,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追求异国情 调。 如:封蒂尔修道院府邸,布来顿的皇家别墅。 ②后浪漫主义,常以哥特风格出现,又叫哥特复兴。 如:英国国会大厦。
巴黎歌剧院 立面是晚期巴洛克风格,加上洛可可的装饰。
巴黎圣心教堂
曼彻斯特市政厅
圣吉尔斯教堂
(二)工业大生产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工程师成为新建筑 思潮的促进者。出现初期功能主义。
初期功能主义代表作品: 巴黎国立图书馆、水晶宫、埃菲尔铁塔、机械馆
三种新结构方法,材料成为推动现代建筑的动力。
水晶宫
水晶宫
1936年11月30日晚毁于火灾
水晶宫特点:
①新材料的大胆应用、②造价和时间的节省、③新奇简洁的造型,这些特点 后来都变成了现代建筑的核心。
2.埃菲尔铁塔——现代建筑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的一个宣言。
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艾菲尔铁塔,创 造了当时世界最高(328m)的新纪录。由工程 师埃菲尔设计建造,采用高架铁结构,突破了古 代建筑高度;使用了新的设备水力升降机。新结 构和新设备体现了工业化初期大工业生产的强大 威力。
墙的变异——论当代西方建筑流派之变化
化的价值 系统出现, 要求建筑环境设计努力表现包括人的主观愿望在内 的 一 切现 实 形 态 , 予 人类 更 广 泛 的感 知 范 围来 维 持个 人 与整 个 社会 的 赋 联系。 日本建筑师矾崎新在追求个性化和情感化的建筑 中, 采用的手法 尤 其 典 型, 的 设 计 极力 表 现 对 传 统 建筑 观 的 反 叛 。他 在创 作 中通 常灵 他 活 地选 取 适 合 自己 的 主 观意 图的 各 种历 史题 材 和 象 征形 式 , 漠 视 文化 在 连 续 的 虚 无 主 义 意 识 指 导 下 , 多 元 拼 凑 的 手 法 , 现 自 己主 观 意 向 和 用 表 情感趋 向。在矾崎新的作 品中“ 废墟” 另一表现其个性 与情感的方式, 是 “ 废墟” 隐喻不稳定性及物 质世界 的不可靠, 它包含着两种意 义: 第一, 是 种纪念 品, 它能诱发人们思古之情, 怀念过去的岁月; 第二,废墟” “ 又是 种 肢解 片 段 , 段 的不 完 整 性 使 人联 想 起 当初 原 有 的 完 整形 式 。在矾 片 崎 新 的建 筑 语 汇 中 , 柏拉 图 形式 、 露 曲线 … …应 有 尽 有 , 分 表 现 出 他 梦 充
一 一
的 独 特个 性 和情 感 : 23 反 性 与 极端 性 .逆
墙面处理有以下几种方 法: ①音节式重复, 非理性” 网格, ②“ 的 ③几何形 的“ 非理性 ” 按排, ④波浪形格 网, 网格的叠加, ⑤ ⑥极端重复的网格, 凹 ⑦
凸法 , 母题 法 。 ⑧ l 符号及引喻法 _ 2 传达抽象 内容的符号归纳为三种: ) ( 建筑图象符号, 1 即通过具体 的 图案形象使人理解符号的含义 。( 建筑指示符号, 2 ) 即通过一种因果关系 使人理解符号 的含义。3建筑象征符号, () 利用一种约定了的, 可以通过联 想 得 到 暗 示 的关 系来 隐 含喻 意 。 1 结 构 装 饰 法 . 3 现 代 建筑 真 实 地 表 现结 构 , 代 建 筑 大师 也 曾 经 把建 筑 结 构 要 素 当 现 做装 饰 要 素 来 处 理 ,但那 些 结 构 要 素 本 身 仍 然 起 着 不 可 替 代 的结 构 作 用 , 里 所 说 的结 构 装饰 法 , 利 用 完 全 没 有 结 构 意 义 的结 构 要 素 或 结 这 是 构因素很少, 装饰要素局部或整体游离于实际结构 以外, 只起着创造 某 种气氛, 表达某种 含义的装饰 作用 。 1 . 败 法 4破
西方现代建筑流派
最近在论坛里发现爱好历史的盆友们,提出了一些关于近代建筑史流派的问题。
一时兴起,计划以各流派特征,带表人物,代表作品为层次,做一个对西方建筑史各时期更替的提要。
一来,看看自己能不能在脑子里形成一个,以时间为线索的知识体系;二来,希望以此为载体与大家交流学习。
总之,一点拙见,请多多指教。
下面是正文。
新古典主义:19世纪的建筑,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对古希腊、罗马建筑形式的因袭。
这在政治上,反应出了新资产阶级的民主立场。
但是将其称呼为古典主义复兴,又有些过于简单化。
启蒙运动在法国掀起了一股追求“新真实”热潮,相对于——本质上仍然是贵族的个人主义变革——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者歌颂自然、自由哈追寻源头。
这一思想在建筑上也有体现,法国理论家洛吉尔,将建筑起源追溯到“茅屋”;另一种更具象征意义的说法认为,建筑本质上是梁柱结构,它的原型便是基督教里的所罗门神庙。
但无论哪种解释,都是通过对简化至几何图形、重视比例等方式,尝试与长期对立的自然和解。
而古希腊建筑理想,不过是这一愿望的得力工具。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古斯都·普金:英国哥特复兴的旗手,哥特建筑的理性被认为能够精华巴洛克繁复的装饰,以及结束垄断建筑和艺术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
其代表作有英国国会大楼。
·辛格尔:1826年以使者的身份游历英国,辛格尔吸收了其哥特复兴的成果。
在德国启蒙运动时期,辛格尔建造了大量体现现代自由国家社会文化机构的公共建筑。
代表作有柏林建筑学院大楼、柏林新帕克霍夫库房、国家剧院、柏林老博物馆。
结构理性主义启蒙运动之后,人们对巴洛克繁复的装饰,热情冷却。
因而转向自然。
人们的兴趣在于,于自然中发现人自身的天赋才能。
这一时期,学院派里涌起一股追随建筑本质的思潮,建筑设计首先将要素整合后,再以几何的古典建筑美学原则组合。
但这时,工程学院的设计师们对抽象的几形态并不感兴趣,他们坚持着建筑的结构逻辑。
另一方面,迪郎编辑了历史建筑的图示,制作出了建筑要素的原型。
浅析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脉络
浅析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脉络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当代西方设计思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一个新流派,它形成于美国,欧洲和日本也相继出现了这种设计倾向。
在将近30年的发展演变中,它是先由在建筑领域中兴起、壮大,后来扩展至影响到了其他的设计领域。
在众多后现代设计思潮中,有较大影响的是流派:“后现代主义”、“原型主义”、“极少主义”。
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对大众文化进行巧妙地加工,经过隐喻的、联想的、游戏的,讽刺模拟的过滤,把这种文化脉冲释放出来。
1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介绍任何重大历史现象产生,都是由其传统血脉与显存多种因素相互产生的。
就西方艺术发展而言,即使某些派别高调地否定传统,它也是无法分割的,两者像是父与子的联系,不是说断绝父子关系就能割断血脉传承。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在一定的背景中发展出来。
下文介绍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背景,以及反主流设计的简单介绍。
当西方国际反主流设计风格蓬勃发展时,设计领域开始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产生了怀疑和批判。
在此期间,出现了“波普艺术”和“激进主义”,成为了反主流设计的核心艺术思潮。
在本文中主要就“波普艺术”展开介绍,并附上该设计思潮的代表作品。
“波普”(POP)一词源自于英文“Popular”的缩写,是“通俗、大众、流行”的意思。
“波普艺术”产生于英国,后再美国盛行起来,与当时流行的波普文化、反正统文化运动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波普艺术借用商业艺术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语言,发展出具有明显商业艺术特征和大众文化特点的艺术风格。
“波普艺术”的最早标致来自英国该派的代表人物——理查德·汉密尔顿的拼贴画《什么是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波普艺术”在广泛的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染织设计领域中,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汉密尔顿曾说:“波普艺术,是由高度职业化的专家为大量观众所制作的艺术品。
”倾向不同,设计风格各异总体上是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相符合,在20世纪60年代仍占据主流地位,但有一直从根本上否定现代主义设计原则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涌现出来。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西方设计流派是指西方国家在设计领域中的各种风格和流派。
这些设计流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理文化背景下形成,并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西方设计流派的知识点,展示其独特的特点和对设计界的贡献。
一、巴洛克风格(Baroque Style)巴洛克风格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并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其特点是装饰华丽、线条优美、造型复杂。
巴洛克风格的设计充满了壮丽、优雅和夸张的元素,常被用于宫殿、教堂、宗教画等领域。
巴洛克风格的色彩鲜明、光影变化多端,给人以华丽、浮夸的感觉。
二、新古典主义风格(Neoclassical Style)新古典主义风格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是对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的一种回归。
新古典主义风格注重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模仿和借鉴,强调对称、简洁、平衡的设计原则。
这种风格的设计作品常见于政府建筑、公共场所和一些重要纪念碑。
三、艺术装饰风格(Art Nouveau Style)艺术装饰风格兴起于19世纪末的法国,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国和美国。
这种风格的设计追求自然形态和线条的流动感,强调曲线、花朵和植物的图案,具有独特的艺术感和装饰性。
艺术装饰风格的设计作品经常出现在建筑、家具、珠宝和平面设计领域。
四、现代主义风格(Modernism Style)现代主义风格在20世纪初兴起,并对当代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主义追求简洁、功能性和工业化生产的原则,反对过度的装饰和复杂性。
这种风格的设计作品注重形式的纯粹、材料的实用和结构的合理。
现代主义风格在建筑、家具、平面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五、后现代主义风格(Postmodernism Style)后现代主义风格是20世纪后期的一种设计思潮,对现代主义风格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后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各种元素的混合和碰撞,追求个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包容。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作品常以戏剧性的形式表达,突破传统的设计限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西方现代设计知识点归纳
西方现代设计知识点归纳西方现代设计是指从20世纪初起源于欧美国家的一种设计风格,以其简洁、实用、注重功能性以及形式美感而著称。
本文将对西方现代设计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探讨其特点以及对当代设计的影响。
一、功能主义设计理念西方现代设计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功能主义。
这种设计理念强调将产品的功能性置于首位,追求简洁明了的设计风格。
设计师们注重产品的实用性,追求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他们试图摒弃繁琐的装饰元素,追求简约、经济、高效的设计风格。
二、线条与几何形状的运用西方现代设计注重线条和几何形状的运用,强调简洁明了的造型。
设计师们倾向于使用直线、曲线和简单的几何形状,以创造出清晰的美感。
他们通过运用对称、重复和比例等原则,使设计作品呈现出平衡和谐的感觉。
三、材料与结构的合理运用西方现代设计追求材料的真实性和本质美。
设计师们善于运用各种材料,从金属到塑料,从木材到玻璃,以及各种组合材料,来创造出形式美感和实用性兼具的作品。
此外,他们注重结构的合理性,通过优化设计,使产品的结构更加稳固可靠。
四、色彩的运用和表达西方现代设计着重于色彩的运用和表达,追求明亮、清爽的色彩搭配。
设计师们常常运用大片的中性色调,如黑、白、灰,结合亮丽的原色或饱和度较高的色彩,以营造出清新、活力的氛围。
色彩的运用使得设计作品更加鲜明、富有吸引力。
五、人性化设计的关注西方现代设计非常注重人性化设计,追求产品与人的身体结构和心理特点的匹配。
西方设计师们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们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他们关注用户的体验,注重产品的易用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西方现代设计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领域,还深入到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时尚设计等各个领域。
它为当代设计注入了更多的理性思考和实用主义精神,激发了设计界的创新和突破。
正是因为其独特的风格和理念,西方现代设计成为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流派之一。
总结起来,西方现代设计以功能主义设计理念为核心,注重线条与几何形状的运用,追求材料与结构的合理运用,关注色彩的运用和表达,以及人性化设计的关注。
当代建筑主要思潮和流派
当代建筑主要思潮和流派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
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
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
1927年在密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
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
到20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
但从20年代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一、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二、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三、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四、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五、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50~60年代达到高潮。
同时,怀疑、批评、责难也开始增多。
1966美国建筑师文丘里(R.Venturi)发表着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这本书明确地提出了种种同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
如果说1923年出版的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经典性着作,那么《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可以说是后现化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最重要的纲领性文献。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出现有着比单纯的喜新厌旧更深刻的原因。
当代建筑主要思潮和流派
当代建筑主要思潮和流派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
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张全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新型的设计学校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
1923年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
1927年在密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
1928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
到20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
但从20年代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一、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二、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三、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四、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五、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50~60年代达到高潮。
同时,怀疑、批评、责难也开始增多。
1966美国建筑师文丘里(R.Venturi)发表着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这本书明确地提出了种种同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相反的论点和创作主张。
如果说1923年出版的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经典性着作,那么《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可以说是后现化主义建筑思潮的一部最重要的纲领性文献。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出现有着比单纯的喜新厌旧更深刻的原因。
分析西方建筑设计的流派与特点
分析西方建筑设计的流派与特点西方建筑设计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在不同时期崛起和消亡。
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特点。
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西方建筑设计的最早期流派之一,它受到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影响。
古典建筑大量应用对称、比例和装饰,建筑使用柱子和立柱作为主要的支撑结构。
在建筑外观上,古典主义注重对称和平衡的美感,采用了大量的浮雕和雕塑,以强调建筑的宏伟和庄重。
哥特式哥特式建筑是一种中世纪的建筑风格,它在欧洲广泛应用于教堂和城堡的建造中。
哥特式建筑注重线条和曲线的运用,采用了许多尖拱和尖塔。
此外,哥特式建筑还注重窗户的设计,巨大的玫瑰窗是哥特式建筑的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之一。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和艺术运动,在西方建筑设计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种运动致力于回归古典主义的审美标准和建筑风格。
在这一时期,建筑师开始采用新的材料和技术,建造具有丰富装饰和细节的建筑物。
这种风格的建筑特点是对称、对比和平衡。
经典的建筑元素如柱子、弧形和比例得到广泛运用。
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物,如圣彼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杜奇教堂,成为建筑艺术中最为出色的作品之一。
巴洛克巴洛克是一种风格优美、虚幻和富装饰性的建筑流派,起源于意大利。
巴洛克建筑采用了很多华丽的装饰和弧线形,创造出充满活力和活力的表现方式。
这种风格的建筑经常采用壮丽的门廊、圆顶、庞大的壁画和雕塑和浮雕。
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是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建筑风格,它重新创造了古典主义的元素,但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
新古典主义建筑强调对称、比例和简洁的线条。
它经常采用白色或灰色的外观,大量应用浮雕和柱子。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物融合了古典主义的典雅和现代主义的清新。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特点是简洁、抽象和注重实用性。
它强调建筑形式的纯粹,采用了新型的建筑材料,如钢、玻璃和水泥。
现代主义建筑物不再使用传统的装饰和浮雕,取而代之的是简洁的几何形状和平滑的表面。
建筑流派大全
建筑流派大全一、古典主义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是一种追求古希腊和古罗马风格的建筑流派,强调建筑的对称、比例和完美的形式。
这种风格的建筑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多用于政府机构、教堂等场合。
二、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是一种强调功能性和简洁性的建筑流派,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
这种风格的建筑以简单的几何形状和干净利落的外观著称,注重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真实性。
三、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和批判,强调建筑的多样性和文化性,试图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这种风格的建筑多使用隐喻、符号和文化元素,呈现出一种折衷主义的风格。
四、新古典主义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是对古典主义的复兴和发展,强调建筑的秩序、比例和几何性。
这种风格的建筑多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如砖、石、木等,呈现出一种庄重、典雅的气息。
五、包豪斯建筑包豪斯建筑是一种追求功能性和现代感的建筑流派,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
这种风格的建筑注重空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呈现出一种简洁、明快的外观。
六、高技派建筑高技派建筑是一种强调技术美和工业化的建筑流派,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
这种风格的建筑注重表现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真实性,使用大量的金属、玻璃等现代材料,呈现出一种未来主义的气息。
七、结构主义建筑结构主义建筑是一种强调结构美和功能性的建筑流派,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瑞士。
这种风格的建筑注重探索新型的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呈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外观。
八、解构主义建筑解构主义建筑是一种打破传统建筑形式的建筑流派,强调建筑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这种风格的建筑常常使用不规则的形状和扭曲的空间,呈现出一种抽象、超现实的气息。
九、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一种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建筑流派,强调建筑的节能、环保和生态平衡。
这种风格的建筑多使用可再生材料和绿色技术,呈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外观。
十、地域主义建筑地域主义建筑是一种注重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的建筑流派,强调与当地环境、文化和传统的融合。
建筑风格及流派之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
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成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全世界。
从60年代起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已经过时,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基本原则仍然正确,但需修正补充。
70年代以来,有的文献在提到现代主义建筑时,还冠以“20年代”或“正统”字样。
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担任包豪斯校长。
在他的主持下,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欧洲最激进的艺术和建筑中心之一,推动了建筑革新运动。
德国建筑师密斯?范德罗也在20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新观点,用示意图展示未来建筑的风貌。
20年代中期,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人设计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风格的建筑。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和他的日内瓦国际联盟大厦设计方案、密斯?范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等。
在这三位建筑师的影响下,在20年代后期,欧洲―些年轻的建筑师,如芬兰建筑师阿尔托也设计出一些优秀的新型建筑。
包豪斯校舍Bauhaus Building1926年在德国德绍建成的一座建筑工艺学校新校舍。
设计者为包豪斯校校长、德国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
校舍总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主要由教学楼、生活用房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
设计者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从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出发,按各部分的实用要求及其相互关系定出各自的位置和体型。
利用钢筋、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以突出材料的本色美。
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运用窗与墙、混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光与影的对比手法,使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多样。
尤其通过简洁的平屋顶、大片玻璃窗和长而连续的白色墙面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更给人以独特的印象。
西方建筑流派
二、高技派建筑表皮的生态表现
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 因此, 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 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 它既要创造一个健康宜人的人工建筑环境, 同时 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特定自然环境的外在因素包括了气象气候、 水源水流、 地形地貌和动物植物等等, 在建筑中可表现为材质材料、阳光日照、 空气通风、 形体空间等。 高技表皮的地方性倾向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 提倡使用当地的天然原生材料, 注重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无疑可以达到保护基地环境、 避免生态系统退化这 一目的。与现代乡土主义建筑师不同, 高技派建筑师多从乡土建筑中吸取有益 的元素, 最终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人工建筑微气候, 并在此前提下提 倡高效和节约。
当地传统柏木制成的百页板。 这座建筑最引人
注目的是屋顶上被称为叶片的标准构件。 叶片 的优美组合及其形成的丰富光影效果,使建筑表 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创造了一种明朗、谦的 环境氛围。 这些叶片并没有采用什么高新技术, 它们由常见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浇铸而成。 皮亚诺赋予了 “叶片 ”屋顶、通风装置和 高效光控制板的功能, 通过俯架调节可以使展览空间充满均匀的散射光。
二、结合自然条件的“高技派”建 筑
特定自然环境是地域性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自然环境这一研究对象界定为自然的、客观存 在的外在因素。在建筑中可表现为日照、通风、
形体空间等。作为时代进步的追随者,高技派
建筑师开始关注自然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并用 技术手段去解决建筑生态中的问题。 柏林国会大厦是关注气候环境的典范之作。柏林冬暖夏热,要为这大厦供暖和降温将 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产生巨大的污染。 建筑中闪亮的玻璃穹顶成为了柏林的地标, 穹 顶内
夸张和突出
(2)光与建筑表皮的艺术表现
外国建筑风格总结
外国建筑风格总结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些风格代表了当地的文化、历史和艺术表达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著名的外国建筑风格,包括古罗马、哥特、巴洛克、文艺复兴和现代主义。
古罗马风格古罗马建筑风格源于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实践。
它采用了许多大规模的建筑技术,例如拱门、穹顶和圆形建筑。
古罗马建筑强调坚固和永恒的特性,通过使用大理石、混凝土和石头等材料来实现。
一些著名的古罗马建筑包括罗马斗兽场、万神殿和罗马浴场。
哥特风格哥特建筑风格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并在整个欧洲迅速传播。
哥特风格注重垂直线条和尖顶,以及复杂的拱门和花窗玻璃。
它的建筑结构通常是坚固而宏大的,使用石头和砖块进行构造。
著名的哥特建筑包括巴黎圣母院、温莎城堡和科隆大教堂。
巴洛克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并在欧洲各地迅速发展。
巴洛克建筑注重对称和典雅的装饰,以及使用金色和白色等亮丽的颜色。
这种风格的建筑通常具有曲线和雕塑的形式,展示出宏伟和繁复的外观。
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包括凡尔赛宫、圣伯多禄大教堂和圣保罗大教堂。
文艺复兴风格文艺复兴建筑风格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并在整个欧洲流行起来。
这种风格的建筑对古典古罗马的影响很大,注重对称和比例的完美表达。
文艺复兴建筑通常使用大理石、石灰石和砖块等材料进行建造,展现出优美和精细的细节。
著名的文艺复兴建筑包括米开朗基罗的圣彼得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和梵蒂冈宫殿。
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洲,并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和简约的原则,摒弃了传统的装饰和繁复的结构。
它通常采用钢铁、玻璃和混凝土等新材料,展现出直线和几何形状的外观。
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包括勒·柯布西耶的洪堡大学图书馆、路易·康的国家艺术中心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总结起来,外国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代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独特文化和历史。
史上最全的西方艺术流派整理!可修改全文
在美术史上,人们把12世纪后,以建筑样式的变化而开始的艺术风格称之为“哥特式风格”。
“哥特”一词本源于西欧的一个民族“哥特人”,有野蛮、怪异的意思,但哥特艺术并非哥特人所造,它出现的时候,“哥特人”早已溶化在西欧其他民族之中了。
因此哥特式艺术决不能说是“粗野”的。
哥特式艺术包括建筑、雕刻,在建筑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确切的说,哥特式的建筑艺术是指中世纪最后300年——12至14世纪流行的一种新的建筑(包括其中的雕刻绘画)艺术样式。
法国则是它的故乡。
2.文艺复兴(14th)文艺复兴式艺术风格指发源于意大利,在14至16世纪影响遍及全欧的一种富有革新精神的人文主义艺术风格。
“文艺复兴” 一词来自法文, 原意为“重新出生”,在此指'古典文化的再生”。
文艺复兴艺术的开端,可追溯到14世纪初期意大利人比萨诺父子的雕刻、契马部埃的绘画及其弟子乔托的绘画和建筑设计。
他们的作品开始突出“人本主义”的思想,在内容上大胆肯定人生与自然,在形式和技巧上注重对人与自然的科学研究,并借“回到古代去”之口号来摄取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雕刻和绘画经验,在风格上则体现出哥特式艺术与古典艺术的结合及在此基础上的新突破。
3.巴洛克艺术(17th)巴洛克艺术是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巴洛克”一词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
巴洛克艺术潮流对当代艺术设计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波及到雕刻、绘画、家具、服装、音乐等领域。
其代表作家作品有普杰的《克罗托那的米罗》、卡拉瓦乔的《埋葬基督》、卡尔德隆的《人生如梦》等。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主要有:1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2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3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4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5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6浓重的宗教色彩;7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花纹一般。
现代建筑风格
芝加哥水塔
包豪斯校舍
1925年由格罗皮乌斯设计 的德绍包豪斯校舍是包豪 斯思想的集中反映,也是 20世界最伟大的现代主义 建筑。这个建筑面积接近 10000平方米,是一个有 许多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 的中型公共建筑。格罗皮 乌斯按照个部分的功能性 质,把整体建筑大体上风 味三个部分。一是教学用 房,而是生活用房。三是 职业学校。
现代简约风格的主要特色
风格特点:室内墙面、 地面、顶棚以及家具陈 设乃至灯具器皿等均以 简洁的造型、纯洁的质 地、精细的工艺为其特 征。
家具特征:家具突出强 调功能性设计,设计线 条简约流畅,家具色彩 对比强烈,这是现代风 格家具的特点。
配饰特征:一些线条简 单,设计独特甚至是极 富创意和个性的饰品都 可以成为现代简约风格 家装中的一员。
现代家具、灯具和陈列品
现代简约风格
用几何线条修饰,色彩明快跳跃,外立面简洁流畅,以
波浪、架廊式挑板或装饰线、带、块等异型屋顶为特征,立
面立体层次感较强,外飘窗台外挑阳台或内置阳台,合理运
用色块时代特征为主,没有过分的装饰,一切从功能出发,
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图明确美观,强调外观的明快、
现代建筑风格
目录
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历史 现代主义建筑流派 现代简约风格 现代简约风格设计理念 现代简约风格的主要特色 现代家具、灯具和陈列品
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 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 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 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 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
核心人物是凡.杜斯堡和蒙德里安。 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
当代西方建筑类型学的架构解析_汪丽君
ARCHITECTURAL THEORY当代西方建筑类型学在审美意识与形态构成上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这也正是当代建筑类型学产生诱人魅力的所在。
然而现代建筑类型学理论在欧洲及世界各地有着广泛的支持者与追随者,其表现与侧重也是纷杂而非单一的。
在这些建筑师中有相当多是使用类型学进行设计的好手,他们有诸如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AlvarAalto),意大利的罗西(Aldo Rossi),瑞士的博塔(Mario Botta),德国的昂格尔斯(O.M.Ungers),西班牙的拉菲尔・莫内欧(Rafael Moneo),卢森堡的克里尔兄弟(R&L.Krier),美国的斯蒂文・霍尔(SteuenHoll)、安东尼・普瑞多克(AntoinePredock),拉尔夫・约翰逊(RalphJohnson),印度的柯里亚(CharlesCorrea),墨西哥的巴拉甘(LuisBarragan),埃及的哈桑・法赛(HassanFathy)等人。
从广义的范围来讲,只要在设计中涉及“原型”概念或者说可分析出其“原型”特征的,都应属于建筑类型学研究的范围。
由于选择“原型”的来源角度不同,概括起来,当代西方建筑类型学的架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从历史中寻找“原型”的新理性主义的建筑类型学,与从地区中寻找“原型”的新地域主义的建筑类型学。
下面将逐一概述。
一、新理性主义20世纪50年代后期,现代主义暴露出自身的弱点,建筑被作为“居住的机器”,其自身美学价值被大大忽略,割裂传统的做法造成许多历史城市被破坏。
因此60年代在西方文明发源地的意大利爆发了一场对古典主义建筑再认识的运动—以阿尔多・罗西为代表的新理性主义运动(Neo-Rational)。
1. 新理性主义1) 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美学思潮之一,它所设计和建立的里程碑区别于相对集中成“团状”的城市设想,当代西方建筑类型学的架构解析汪丽君1舒平2作者单位:1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2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300072)收稿日期:2005-02-15ABSTRACT/ 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typology and p oints out that as long as the matters of design touch on whether conception or character of archetype, in general sense, they all belong to the domain of architectural typology research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oice of archetype, the structure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typology can be summed up as two parts:Neo-rationalism typology seeking for archetype from history,and Neo-regionalism typology seeking for that from region.KEY WORDS/ Generalized architectural typology, Neo-rationalism, Neo-regionalism, Structure, Archetype摘要/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归纳论述了建筑类型学理论发展的历程,指出从广义的范围来讲,只要在设计中涉及“原型”概念或者说可分析出其“原型”特征的,都应属于建筑类型学研究的范围。
当代西方建筑思潮
当代西方建筑思潮(图文笔记整理)-[图片来源于网络]2010-01-03 15:55:25一、多元论思潮上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现代建筑思潮向多元化发展,在建筑领域中指的是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这种趋向获得了建筑与环境的明显的地区性特征。
路易斯。
康和柯布西耶是探索多元论建筑的先驱人物。
1、粗野主义:保持建筑的自然本色,混凝土不加粉刷,构件直截了当、生硬。
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史密森夫妇的亨斯特顿学校马赛公寓2、典雅主义:(形式主义、新古典主义)吸取传统建筑的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偶有装饰、不用柱式,以传神代替传统形式。
密斯的西柏林美术馆斯东的美国驻印度大使馆雅马萨齐(山崎实)的纽约世贸中心西柏林美术馆3、隐喻主义:(象征主义)强调艺术造型和象征含义,个性强烈。
具体象征,小沙里宁的肯尼迪侯机楼乌特松的悉尼歌剧院抽象象征,汉斯的柏林爱乐音乐厅林璎美国越站纪念馆肯尼迪侯机楼4、新乡土主义:建筑构思结合地方特色,适合人们的生活习惯,使人、建筑、环境较好的融为一体,继承了阿尔托的主张,是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主流创作现象。
民族的样式和地方的材料,具有历史感和人情化特色。
伦佐。
皮亚诺的让-玛丽。
吉芭欧文化中心安藤忠雄的塞维利亚博览会日本馆吉芭欧文化中心5、光亮式(银色派):大片的玻璃幕墙,国际式的延伸。
SOM的纽约利华大厦 1952 第一座全玻璃幕墙建筑贝聿铭波士顿汉考克大厦汉考克大厦6、高技派:建筑造型注重高度工业技术倾向。
建筑电讯派是高技派的激进派,电报式建筑语言,设备暴露。
罗杰斯、皮亚诺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斯特林的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7、探索共享空间与新颖空间:共享空间的七点手法①既有规律又有变化②动态③水④交往空间⑤共享的空间⑥自然⑦照明、色彩、观光电梯波特曼的旧金山海亚特旅馆亚特兰大桃树街广场旅馆贝聿铭的美国国家美术东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8、新陈代谢派:插拉式建筑,立交方式,过时建筑随时可以撤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生态建筑,地域主义,高技派三者之间的契合摘要:生态建筑作为可持续建筑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被广大建筑师所重视。
当今的世界建筑在纵向上趋向于自然与生态的建筑,在横向上又有生态和技术的矛盾交织[1]。
如果我们对生态建筑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它们在运用高科技手段解决现代功能和协调环境的同时,也很好的反映了建筑的地域主义特征。
这就是生态建筑与地域主义,高技派三者之间联系的根源所在。
它们都发轫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现已发展成为当代建筑界的重要流派之一。
在二十世纪末,它出现了分化现象,其中生态化倾向是发展的主流,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本文从分析现象出发,解析了生态建筑的地域主义倾向和高技派建筑生态化倾向出现的表现、动因以及对于这些生态建筑的形象评判,并重点分析了高技生态建筑运用技术的特点和方法。
关键词:生态建筑批判地域主义高技派反生态策略倾向契合一.基本概念1.1 生态生态源于希腊文中“住所和研究”两个词的结合,意为对生物栖息场所的研究。
生态原本指一个“场所”或“环境”,以及引申的含义“相互间的关系”因此,生态学就是将生物个体、群体、种族及种族环境这些生态单元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相互关系的科学,例如个体生态学,群体生态学以及人类生态学等。
1.2 生态建筑经过广泛地查阅后未发现还没有关于生态建筑的公认定义。
然而,在各种论述中可以得出以下共识:生态建筑设计是指将生态观念运用于建筑创作,恰当地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并将其与建筑艺术完美地结合。
[2]1.3 批判地域主义可分解为批判与地域主义。
批判地域主义作为一种对建筑理论批判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建筑创作策略,是亚历克斯·楚尼斯与利利在论文中首创的语汇。
意义为在批判现代主义的同时,继承现代建筑的进步之处,将其运用在实际建筑实践中。
建筑应根植于其所在的场所,并充分尊重其风土性。
不光是视觉上,使五官都能感觉到的建筑。
不是将地域性无批判地直接引入形态,而是在现代主义的实践中重新解释地域性。
建筑实践应该形成对现代建筑的积极批评。
[2]1.4 高技派高技派亦称“重技派”。
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
高技派典型的实例为法国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香港中国银行等。
二.生态建筑的地域主义倾向2.1 生态建筑地域化现象与生态建筑出现几乎同一时间,地域主义倾向开始流行,这是西方建筑师对本身文化自觉在建筑潮流中的反映。
这种潮流没有集体宣言,也没有提出什么行动纲领。
这种设计倾向与后现代中的历史主义有所区别,与当时的民族主义也有区别。
地域主义不是简单的返祖现象,也不是后现代中所强调的历史符号的简单拼贴而最终发展成为媚俗的东西,而是基于对本地文化深层次的挖掘和理解、本地地域特征的详细了解和反映。
他强调的是建筑的归属感,是建筑的场所感。
地域主义与现代建筑的普适标准相抗衡,与现代建筑的国际化相抗衡,这无形中潜意识对当时及以后的建筑师有着深远的影响。
[3]2.2 生态建筑地域化倾向的动因从以上对于生态建筑和地域主义的理解不难看出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生态建筑与环境是休戚相关相关的,这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建筑的地域性。
对地域的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具体的环境中的实体性要素,包括气候、地理等特征。
二是具体环境中的非实体性要素,包括历史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
建筑作为存在的实体,必须要与特定地区的气候、地理特征相适合和协调,同时建筑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与当地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而生态建筑设计中对于地域气候特征的尊重、对于当地建造方式和材料的使用无疑都是地域主义建筑所追求的目标,而这种目标的实现背后无形中也给建筑赋予了一种地域的独特的文化特质。
[3]也可以说生态建筑是采用技术手段解决建筑地域主义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不是偶然性的而是必然性的。
三. 高技派建筑生态化倾向3.1 高技派建筑生态化现象在没有了现代主义的一统天下之后,当代建筑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建筑师从社会、经济的、科技的及个体的角度不断探索创造建筑发展的未来趋向。
在纷繁精彩的各种风格流派中,高技派是特征显著的流派之一,它已经成为当代全球重要的建筑现象。
高技派建筑师,如理查德·罗杰斯、诺曼·福斯特、伦佐·皮亚诺等已成为世界级建筑大师;高技派建筑的代表作,如法国蓬皮杜中心,英国劳埃德大厦、香港汇丰银行大楼等已成为当代建筑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2]3.2 高技派建筑生态化倾向的动因高技派建筑出现生态化的倾向首先是基于时代的背景。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卡尔逊在书中,揭露了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可怕情景。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成为全球化的议题。
在建筑领域,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设计目标,出现了朝该方向的努力的各种建筑活动高潮。
高技派也不例外,积极投入到该项活动中,直接导致了高技派建筑生态化倾向的出现。
因此,高技派建筑的生态化倾向是对时代发展需求的回应。
同时,高技派建筑生态化倾向也是高技派建筑自身分化的结果,高技派发轫于六十年代,发展到二十世纪末期时,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分化。
比较突出的趋向:生态化倾向、装饰化倾向、人情化倾向等。
其中,生态化倾向是最引人注目的分支。
它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将生态目标体系和高技术策略有机结合,为创造和谐的人、自然环境创造了条件,为人类“诗意栖居”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4]四. 三者之间的矛盾与契合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科学技术的辨证关系:人工环境以科学技术为基础,自然环境无形地限定人工环境的创造。
当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形成良性循环平衡发展,即所谓的生态平衡;反之,生态平衡崩溃。
在生态学与建筑学发生关联的前提下,有关生态系列的研究=科技·建筑·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
研究的目的无疑是要达到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平衡。
此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被笔者称为建筑学中永恒的三角关系。
得出以上结论,便可解读以下几个误区:生态≠高技/节能。
即高技/节能只是一种生态策略,并非生态的全部。
首先,生态的范畴包括材料、技术、艺术、文化等多个层面,技术层面只是其中之一。
[5]生态作为前卫的流派而被夸耀、滥用。
如前所述,生态的本源是探讨科技·建筑·环境的协调发展,而这个建筑学中永恒的三角关系正是当代建筑师一直致力探讨的,这种探讨是建筑师的一项基本责任。
因此,即使是专门考虑了地球环境和全球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也并非是人类对地球及地球生物,包括人类自身和后代的一种“贡献”,而恰恰是人们对自身错误的一种认识和纠正。
[6]五. 托马斯·赫尔佐格5.1托马斯·赫尔佐格的设计理念从设计一开始,赫尔佐格就根据特定的建筑任务和建筑场地的特定气候与环境和研究人员一起进行综合分析,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因此赫尔佐格注重环境、独具创意的建筑全然不同于那种毫无特点的方盒子以及那些国际建筑明星创造的在全球到可见的国际主义建筑。
对于赫尔佐格来说,在建筑上添加没有功能用途的、纯粹象征性的附件是没有意义的。
他曾经用“新地域主义”来表述自己对传统建筑的关注。
但这种地域性的联系并非意味着传统建筑的简单回归和传统建筑符号的简单拼贴,而是根据特定地点的环境条件通过建筑构件的设计和材料的巧妙应用,不但满足了建筑的特定功能而且表现了地域的文化特质。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标准化和复杂的立面系统完全可以与地域,高技的固有特征相容。
[8]5.2托马斯·赫尔佐格的建筑设计实践我们可以从气候、材料和细部设计等方面来分析赫尔佐格生态建筑作品中的地域主义与高技派倾向。
(1)气候气候始终是地域的一个重要因素。
印度建筑师柯里亚认为“:在深层结构层次上,气候条件决定了文化和它的表达方式,它的习俗,它的礼仪。
在本源的意义上,气候乃是神话之源。
”建筑史上的能工巧匠总是能因地制宜的建造适应当地变化的舒适的居住建筑。
例如赫尔佐格在设计LINZ设计中心时,首先制作了地段的城市设计模型,然后,将模型放在风洞中进行仿真实验,以此模拟由城市现有轮廓和当地气候条件影响下经过新屋顶的气流状况。
因此建筑特别设计成流线型,是直接基于当地气候的背景分析。
在文德堡的青年教育中心客房设计中,赫尔佐格通过计算机实验的处理方式来模拟本地天气情况,以这种方式,他们发展和研究出了基于当地气候和地域整体关联的、最优化的墙体构造形式。
(2)材料材料的选择是生态建筑的一个重要环节。
生态建筑的可持续性不仅表现在对待能量消耗方面,而且材料的可持续性的利用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对待地方的传统材料并发掘它的生态价值也是赫尔佐格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我们知道在欧洲,木结构已有很长的地域使用历史。
在德国,木材的产量已大于需求,而且超过五十年的树木已经失去了它的生态功能,木材不但是环保材料而且凝结着德国地域文化的某种特殊属性。
在赫尔佐格的建筑中另外大量使用的是钢和玻璃,作为现代建筑的发源地之一,钢和玻璃在德国近现代建筑中有着特殊地位,而同时这些材料施工快,可循环性高,施工能耗低,对施工场地要求小,可以适应未来功能的变化。
[7]赫尔佐格在他的作品中广泛的使用木材、玻璃和钢材,例如典型的作品为世博会26号展馆,。
[8](3)细部德国是现代主义的发源地之一,包豪斯的建筑设计体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师,制作精美的细部处理作为其德国建筑及工业设计的传统一直源远流长。
在赫尔佐格的作品中有着大量的精美的细部。
这些细部不是简单的符号的拼贴,而是满足某些特定功能的技术的巧妙应用。
例如在建筑工业养老金基金会扩建工程中,赫尔佐格在建筑立面中设计了一些可用于反射阳光的片状金属板。
它的机械传动原理是根据人体胳膊转动的原理设计的,体现了德国精良的工业设计传统。
结语: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技术倾向是一种思考方式的问题,建筑不止是形式的拷贝,进行生态技术主义的创作不是对思潮的一种复制,而是要结合地域实际情况进行创作。
对于不同得地域,各个地区有着独特的气候和文化,要反映我们的地域主义特色,建筑不能离开现实和环境,而剩下的工作就需要高技派来完善,创作出独特的生态技术主义的建筑。
[8]三者之间的矛盾也是他们契合的源头,人工环境以科学技术为基础,自然环境无形地限定人工环境的创造。
[7]当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形成良性循环平衡发展,即所谓的生态平衡;反之,生态平衡崩溃。
参考文献:[1] 冯骥才,传统与地域性. [M]北京:建筑师 2003[2] 韩建新,颜宏亮,世纪建筑新技术论从.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0[3] 周曦,李湛东著.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M],东南大学出版社. [4] 高履泰,建筑光环境设计,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年[5] 窦以德,等.诺曼·福斯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6] 杨经文.绿色摩天楼的设计与规划〔J〕.世界建筑,1999,(2):21~29[7] 王雪松,梁锐高技派建筑生态化倾向浅议《重庆大学学报》.2005/8[8] 英格伯格李宝峰译托马斯·赫尔佐格.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