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管理组织
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传染病的防治措施和报告管理,确保传染病的及时发现、报告和控制。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三、职责分工1.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传染病防治的政策和措施,并组织协调相关工作。
2. 医疗机构负责对病患进行诊断和治疗,并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控措施。
3. 企事业单位应当做好员工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包括加强员工的卫生宣教和防护设施的投入。
4. 个人应当自觉遵守传染病防治的相关规定,如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等。
四、报告制度1. 医疗机构对于发现的传染病病例需在24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提供详细的病例信息。
2. 卫生行政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及时通报相关单位和公众。
五、控制措施1. 对于已经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2. 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封控措施,限制人员流动,并提供医疗救治和物资保障。
六、宣教工作1.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2. 相关单位应当加强员工的宣教工作,提高员工的传染病防护能力。
七、处罚制度对于故意隐瞒或者拒绝报告传染病病例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并依法给予处罚。
八、监督与检查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整改。
九、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
对于由于违反本制度造成的后果,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处罚。
以上为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范文,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二)传染病是一种由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播能力和感染性。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管理组织
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与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的管理组织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工作。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传染病爆发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传染病报告系统、疫情报告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管理组织,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以及保护环境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传染病报告是一个及时、准确、系统的传染病信息收集和传输过程。
它通过医疗机构、公共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够有效地跟踪和监测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在传染病报告中,通常包含疾病的名称、病例数、地点和时间等关键信息。
通过及时的传染病报告,卫生部门可以更好地了解疫情,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疾病的传播。
其次,疫情报告机制是基于传染病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和分析数据,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建立疫情报告机制,可以更好地评估疫情的严重程度、传播方式和潜在风险。
同时,疫情报告机制还能够提供预警功能,及时发现和响应可能引发疫情爆发的情况。
这对于全球卫生安全而言,非常关键。
另外,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管理组织也是防控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医疗废物包括医疗设施产生的废弃物、感染性废物和化学废物等。
如果这些废物没有得到正确处理和管理,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建立一个规范的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管理组织,能够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收集、处理和处置,防止传染病因废弃物残留而引起的二次传播风险。
为了有效地组织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和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
这个管理机构应该由相关卫生部门、环保部门、公安部门、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等部门共同参与。
管理机构需要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同时,管理机构还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此外,在建立管理机构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交流。
传染病不受国界限制,只有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才能更好地防控传染病的传播。
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一、总则(一)目的1、提高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和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质量,及时、准确地掌握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细则》、《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等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三)疫情报告及信息管理工作的原则1、按照“网络直报,逐级审核上报,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属地化管理,依法报告,依法管理”的原则。
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属地管理。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四)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乡村级卫生医疗机构(卫生所、个体诊所),各负其责,实施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的报告。
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制度(一)组织管理卫生院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工作,具体职责为:3、负责传抱病监测信息收集维护和管理,疫情资料的报告、分析、利用与反馈;开展技术指导。
4、负责人员培训与指导,对下级卫生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卫生气希望构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二)传抱病疫情报告信息考核1、卫生院防保科每天应进行疫情信息网络监控;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异常增加、罕见传染病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相关公共卫生信息,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为业务科室及时提供传染病疫情信息。
2、疫情管理人员每日应分别登录系统进行审核确认与查重。
3、疫情工作人员必须24小时保持疫情电话通讯畅通,节假日将疫情报告电话转接办公室电话上,同时保证24小时信号通畅。
(三)传抱病疫情报告的通报传染病疫情的通报与公布,按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试行)》执行。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5篇)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规定,为使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统一、有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为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学校成立疫情报告领导小组,校长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疫情管理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学校各班班主任老师、学生等为义务报告人。
责任疫情报告人和义务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二、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内传播流行,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马上向校长报告,学校在____小时内向属地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或疾控中心)报告。
(一)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____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____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二)当学校(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三)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四)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三、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校内发生传染病,每一位教师均为义务报告员,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第一时间告之学校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由学校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与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单位联系立即采取有效隔离措施,严防传染病出现续发病例。
四、班主任严密观察学生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安排专人到医疗部门就诊治疗,防止传染病发生。
如果出现传染病的迟、漏报现象,将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追究责任。
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管理组织
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概述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以及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管理是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能够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报告与疫情报告的重要性,以及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管理的意义。
同时,我们还会探讨生物安全管理组织对于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处理等工作的支持和协调作用。
传染病报告与疫情报告的重要性传染病报告与疫情报告是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及时报告传染病和疫情,能够帮助卫生部门快速掌握疫情动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传染病报告包括了疫情监测、病例报告等工作,确保国家和地区卫生机构能够及时了解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趋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管理的意义医疗废物产生于医疗机构和生物实验室等环境中,其中包括了有感染性的生物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避免感染性废物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通过正确的废物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理等环节,能够减少感染性废物对于医护人员和社会大众的威胁,同时保护环境不受污染。
生物安全管理组织对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及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管理的支持生物安全管理组织在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管理等方面扮演着协调和支持的角色。
首先,生物安全管理组织负责建立和完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标准和指南。
通过对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管理等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其次,生物安全管理组织与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实验室等合作,开展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意识。
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范文
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传染病是指能够通过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任务。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扩散,各国普遍建立了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治工作是医疗卫生系统的重要职责,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工作。
首先,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包括建立病例报告制度、流行病学调查制度、传染病控制与防治手册等。
此外,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其次,加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首先,加强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普及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次,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检测。
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机制,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
同时,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切断传染途径,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另外,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是保障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首先,建立病例报告制度。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准确地报告传染病病例,确保疫情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上报。
同时,建立传染病病例管理信息系统,做好病例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工作。
其次,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要定期报告传染病疫情,包括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病例分布地区、传染源等信息。
此外,建立传染病疫情预警报告制度,及时报告传染病的预警信息,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总之,传染病防治及报告管理制度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各国要加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提高防控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扩散,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1. 李丽丽,王斐等. 疾病预防控制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防控手册[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传染病疫情报告与防控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与防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与防控管理工作,保障医院内部和社会公众的健康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规,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与防控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包含病菌、病毒、真菌、原生动植物、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群或动物群体中传播的一类疾病。
2.疫情:指传染病在肯定区域和时间内发生的病例及其相关信息的统计和分析总称。
第四条原则1.防备为主,防治结合。
2.尽早发现,尽早报告,尽早掌控。
3.信息共享,协同搭配。
第二章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第五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责任医院内的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负有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的责任,包含但不限于以下:1.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时,应立刻填写并提交传染病报告卡。
2.接到传染病患者报告后,要及时核实、填写并提交相关的传染病报告表。
3.每日定时统计各类传染病病例及其相关信息,形成传染病疫情报告并及时上报。
第六条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及报告表医院将编制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和报告表,并定期更新和优化。
相关人员在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时,应依照规定填写相关报告卡和报告表,并及时上报。
第七条报告渠道传染病疫情报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1.医院内部传染病报告系统。
2.口头报告:当情况紧急时,可以通过电话或会议等方式进行口头报告,同时要确保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书面报告。
第八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内容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1.传染病的名称、类型和分类。
2.发病日期、地方和人数统计。
3.病例近况,包含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愈情况等。
4.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特点。
5.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6.其他与疫情相关的紧要信息。
第九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时限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在发现或接到传染病病例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传染病疫情报告,具体时限依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传播速度确定,并及时上报。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3篇)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____号令》的规定,特制定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一、严格执行法定传染病分类(甲、乙、丙)和疫情报告时限与疫情报告程序。
二、各级医务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建立疫情管理组织,指定专职疫情报告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疫情报告工作,疫情发生时,责任报告人应立即通知预防保健科→区cdc→市cdc→省cdc→国家cdc,逐级报告。
四、责任报告人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性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五、责任疫情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入单位保留三年。
疫情报告应做到及时、准确,报告卡片要填写清楚、完整无误,对疑似病例也应报告,并及时订正卡片。
对查出的漏报病例,也应及时补报。
六、疫情报告员每日对全员传染病卡片进行收集、查对,网络直报后并作登记,并及时传送本(区)市cdc或国家cdc。
________.1.1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2)是指针对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汇报和管理工作所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
一、工作目标1. 及时收集并准确汇报传染病疫情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参与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与汇报工作。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第一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为了能够及时有序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我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上级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成立由校长cc为组长,业务主任陈cc为付组长的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班班主任负责本校传染病防治的各项具体工作。
2、各班班主任为本班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一旦发现本班有传染病疫情,应在1小时内向校长及主任报告。
各班班主任应定期对各班卫生委员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及疫情报告程序进行培训。
3、针对不同季节的传染病,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传染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各班班主任坚持每天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和午检,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为预防各种传染病在校内的发生,各班应把本班的公共区、教室、寝室彻底打扫干净,不留卫生死角。
并加强教室、寝室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第二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甲类传染病为强制管理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2.《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情况增减甲类和乙丙类传染病病种,以适应情况的变化。
3.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及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如实公布全国疫情并随时通报重大疫情,并可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疫情。
5.传染病的控制包括:(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宣布疫区。
(4)对尸体的处理。
(5)药品生物制品等的供应。
6.解答)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控制措施:(1)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拒绝隔离治疗或隔离期末满擅自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024年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病情报告制度(二篇)
2024年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病情报告制度为认真贯彻《____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一、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
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二、学校发现下列疫情要及时上报。
1、法定传染病(1)____。
鼠疫、____。
(2)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____、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____、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____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2、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4、在同一班级,____天内有____例或者连续____天内有多个学生(____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
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
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防治管理____和任务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1、____领导:分管校长余文斌为____领导,校长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由各班班主人,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管理组织
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管理组织一、组织机构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成立由主管院长、医务处、疾病预防控制科、感染管理科和临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
医院传染病信息管理的职能科室,配备疫情报告专用设备,设立专职疫情管理人员(以下简称专职员),负责疫情管理、督导和网络直报。
各相关科室质控员为传染病兼职管理员。
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医务处、疾控科和各科室质控员在我院传染病管理工作中形成管理网络。
二、管理原则(一)责任报告人:本院所有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人。
(二)传染病疫情按照“谁接诊、谁报告”的首诊负责制原则进行传染病报告。
(三)疫情报告质量纳入医院质量控制责任目标管理。
(四)疾病预防控制科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全院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情况进行常规化督导,对违规行为照章处罚。
三、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一)门诊日志监测门诊日志由门诊办公室负责管理。
指定专人对门诊日志进行日督查,质量目标达到门诊日志登记项目的及时性、客观性、完整性。
门诊日志中传染病患者登记质量指标由传染病专职员负责督查,在上述质量目标基础上重点突出对疫情报告时限和疫情发生详细地址的督查。
(二)传染病登记管理预检分诊处、感染性疾病科要建立传染病患者登记册。
要求登记项目齐全,地址详细,处臵去向明确,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无逻辑错误。
病房化验室建立传染病阳性登记册,按法定时限报告传染病。
门诊抽血室实行传染病化验单询登制,对门诊患者中的乙类、丙类传染病患者进行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询登后,方可发放检查报告单,并及时填报疫情。
疾病预防控制科建立传染病信息专册,专职员对全院传染病信息管理实行责任分工制,按照分工对全院传染病信息进行分类专册登记,对责任科室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督导,以电子或纸质督导书形式提出存在问题和整改意见、跟踪督察改进情况直至整改到位。
督导过程记入工作日志存档。
(三)疫情报告管理对法定传染病进行疫情报告是所有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的法定责任。
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管理组织
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管理组织一、组织机构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成立由主管院长、医务处、疾病预防控制科、感染管理科和临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
医院传染病信息管理的职能科室,配备疫情报告专用设备,设立专职疫情管理人员(以下简称专职员),负责疫情管理、督导和网络直报。
各相关科室质控员为传染病兼职管理员。
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医务处、疾控科和各科室质控员在我院传染病管理工作中形成管理网络。
二、管理原则(一)责任报告人:本院所有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人。
(二)传染病疫情按照“谁接诊、谁报告”的首诊负责制原则进行传染病报告。
(三)疫情报告质量纳入医院质量控制责任目标管理。
(四)疾病预防控制科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全院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情况进行常规化督导,对违规行为照章处罚。
三、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一)门诊日志监测门诊日志由门诊办公室负责管理。
指定专人对门诊日志进行日督查,质量目标达到门诊日志登记项目的及时性、客观性、完整性。
门诊日志中传染病患者登记质量指标由传染病专职员负责督查,在上述质量目标基础上重点突出对疫情报告时限和疫情发生详细地址的督查。
(二)传染病登记管理预检分诊处、感染性疾病科要建立传染病患者登记册。
要求登记项目齐全,地址详细,处臵去向明确,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无逻辑错误。
病房化验室建立传染病阳性登记册,按法定时限报告传染病。
门诊抽血室实行传染病化验单询登制,对门诊患者中的乙类、丙类传染病患者进行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询登后,方可发放检查报告单,并及时填报疫情。
疾病预防控制科建立传染病信息专册,专职员对全院传染病信息管理实行责任分工制,按照分工对全院传染病信息进行分类专册登记,对责任科室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督导,以电子或纸质督导书形式提出存在问题和整改意见、跟踪督察改进情况直至整改到位。
督导过程记入工作日志存档。
(三)疫情报告管理对法定传染病进行疫情报告是所有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的法定责任。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组织与职责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组织与职责关于成立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各科室:
为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工作,及时、准确、规范上报疫情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同时决定:疫情管理由预防保健科(防保科)负责
疫情管理员:XXX
疫情直报员:XXX
附件: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年月日主题词:传染病疫情领导通知
XXX年月日
附件: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对全院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每月对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根据最新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
2、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展事情。
3、制定疫情敷陈的管理制度、人员职责、敷陈流程。
4、协调处理本医院在疫情报告中遇到的特殊问题。
5、对疫情报告管理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6、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惩处。
对在传染病疫情敷陈管理事情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医院疫情管理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四篇)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制度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坚持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
二、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三、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薄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四、坚持首次负责制,严格门诊全员登记制度,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以最快的方式报告防疫站和县卫生局。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于____小时内报告预防保健科。
五、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工作。
定期对各科进行核对、自查,发现问题按医院有关规定予以奖惩。
各科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保留三年。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二)1、雄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情管理人员每天应进行疫情信息网络监控;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异常增加、罕见传染病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相关公共卫生信息,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为业务科室及时提供传染病疫情信息。
2、疫情管理人员每日应分别登录系统进行审核确认与查重。
3、疫情工作人员必须____小时保持疫情电话通讯畅通,节假日将疫情报告电话转接办公室电话上,同时保证____小时信号通畅。
4、定期向上级卫生行政单位、政府和有关领导报告并通报本级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周边省份和地区传染病疫情等相关信息。
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管理制度(3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等相关规定,特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希望相关科室严格遵照执行。
1、建立健全医院各科室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发挥疫情报告管理组织的职责。
2、各科医生在医疗诊治中如发现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及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中的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白喉、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病原携带者或疑似患者,立即报告感染办公室、医务处,填写传染病卡片由传染病疫报告员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他乙类传染病及病原携带者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瞄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3、各科医生应认真及时填写传染病卡片,并在传染病登记本上登记后,立即报告感染办公室,不得迟报、漏报。
传染病检查员每日对疫情情况进行检查审核,立即网络直报。
门诊医生要认真逐项填写目诊日志,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出生日期、年龄、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职业、现住址、发病日期、初诊、诊断日期等不得漏项,字记清楚。
并用红笔注明“报卡”。
住院医师应在住院患者出入院登记本上用红笔注明“报卡”。
化验室、放射科建立传染病登记本,防止漏登、漏报。
4、各科建立的门诊工作日志登记及传染病本要保存三年。
5、各科由传染病监控员检查门诊医师工作日志及病区患者出入院登记本是否填写齐全,传染病是否漏报、迟报。
6、认真执行肺结核病疫情报告归口管理程序,经治医生发现疑似或者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含结核性胸膜炎)必须立即报卡,____小时内网络直报。
同时将患者转到结核病防治所并做好记录。
如遇有患者大咯血、自发性气胸及其他严重合并症,可待患者病情稳后再转诊,不得擅自收治。
放射科发现疑似肺结核或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时进行登记。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及管理制度(通用5篇)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及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及管理制度(通用5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及管理制度(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及管理制度1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
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弯盘、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8、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清洁与消毒管理。
9、一次性餐具、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洁。
10、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11、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12、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3、垃圾置塑料袋内,送定点站处理。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及管理制度21、幼儿园成立创安领导小组,未保领导小组及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及护校队。
安全工作层层负责、落实到人。
2、及时传达、宣传和学习上级领导有关安全文件,提高老师的安全教育及管理意识。
3、定期对全园教职工进行消防讲座等培训。
4、建立和执行房屋、设备、消防、防盗交通等各项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建立执行食品、药物的管理制度。
并落实安全工作每日巡查制度。
5、严格执行幼儿接送卡制度,加强门卫管理,平时要关好门,对来访者进行询问登记,严防幼儿走失。
6、食堂定点采购,并实行查证制度,四十八小时留样制度。
2024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沈阳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本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单位。
三、各医疗机构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包括报告卡和总登记簿、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奖惩。
院及科室分别设专(兼)职疫情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疫情报告、登记和管理工作,并配备必要的设备,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接报告。
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所设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院及科室分别设《传染病疫情总登记簿》和《科室传染病疫情登记簿》,并定期核对,每月至少自查一次。
五、门诊、病房诊治医生首次诊断或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时,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由科室疫情报告员登记后,送交预防科,由院疫情管理员填写总登记后及时报出。
六、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____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____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___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____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七、发现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人禽流感、艾滋病及hiv感染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新生儿破伤风及爆发疫情和突发事件时,应立即电话报告,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是指针对某一地区或人群爆发的传染病及时上报的制度,旨在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的监控、控制和预防。
建立有效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套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首先,建立有效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机制。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建立全面、及时、准确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包括建立疫情报告数据平台和信息收集渠道。
同时,各级卫生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卫生监测体系,定期组织对各类传染病疫情进行调查和研究,及时发现和掌握疫情的动态变化。
其次,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责任主体。
各级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等单位都应当设立专门的传染病疫情报告负责人,负责收集、汇总和报告传染病疫情。
同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责任追究机制,对未及时报告或者故意隐瞒、虚报疫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再次,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程序和要求。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制定详细的疫情报告程序,规定报告的时间、内容、方式和报告对象等要求。
对于疫情爆发和蔓延严重的传染病,要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公众,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疫情控制和防治。
此外,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信息共享与沟通。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与政府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社区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确保及时、准确地向有关单位和个人通报疫情。
同时,要配备专业的宣传人员,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传递防控疫情的知识和方法。
最后,加强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监督与评估。
各级政府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定期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同时,要加强对疫情报告数据的管理和分析,进行专业化、科学化的数据处理,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对于及时掌握和防控传染病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提高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能够更好地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预防疾病的传播。
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学习与预防为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确保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幼儿园应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 传染病防治法》,提升全员预防意识。
各班级应严格执行每日晨检制度,班主任对到园的每位幼儿进行观察与询问,了解其出勤情况与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幼儿,班主任应及时追查病因并做好登记。
二、疫情报告与管理1. 教师在发现疫情时,应立即报告幼儿园领导。
幼儿园在确认疫情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县教委。
幼儿园应指定专人《如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负责园内传染病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
2. 包括甲类传染病《 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 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丙类传染病《 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以及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3. 包括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以及同一班级或宿舍内短时间内多例《如5例以上)幼儿出现相似症状 如发热、皮疹、腹泻等)的情况。
4. 当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例,或个别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疫情报告人应在1小时内上报相关信息。
三、防治管理组织与任务1. 幼儿园应建立以XX为组长、XX、XX为副组长,各班卫生保健员及一名教师为成员的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2. 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由分管副园长负责领导,医务室与班主任承担具体工作。
3. 重点把控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的“五早”原则。
四、疫情报告流程与要求1. 疫情报告人发现符合报告条件的情况时,应立即以最便捷的方式《如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同时向教育管理中心与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管理组织
一、组织机构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成立由主管院长、医务处、疾病预防控制科、感染管理科和临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
医院传染病信息管理的职能科室,配备疫情报告专用设备,设立专职疫情管理人员(以下简称专职员),负责疫情管理、督导和网络直报。
各相关科室质控员为传染病兼职管理员。
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医务处、疾控科和各科室质控员在我院传染病管理工作中形成管理网络。
二、管理原则
(一)责任报告人:本院所有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人。
(二)传染病疫情按照“谁接诊、谁报告”的首诊负责制原则进行传染病报告。
(三)疫情报告质量纳入医院质量控制责任目标管理。
(四)疾病预防控制科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全院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情况进行常规化督导,对违规行为照章处罚。
三、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
(一)门诊日志监测
门诊日志由门诊办公室负责管理。
指定专人对门诊日志进行日督查,质量目标达到门诊日志登记项目的及时性、客观性、完整性。
门诊日志中传染病患者登记质量指标由传染病专职员负责督查,在上述质量目标基础上重点突出对疫情报告时限和疫情发生详细地址的督查。
(二)传染病登记管理
预检分诊处、感染性疾病科要建立传染病患者登记册。
要求登记项目齐全,地址详细,处臵去向明确,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无逻辑错误。
病房化验室建立传染病阳性登记册,按法定时限报告传染病。
门诊抽血室实行传染病化验单询登制,对门诊患者中的乙类、丙类传染病患者进行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询登后,方可发放检查报告单,并及时填报疫情。
疾病预防控制科建立传染病信息专册,专职员对全院传染病信息管理实行责任分工制,按照分工对全院传染病信息进行分类专册登记,对责任科室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督导,以电子或纸质督导书形式提出存在问题和整改意见、跟踪督察改进情况直至整改到位。
督导过程记入工作日志存档。
(三)疫情报告管理
对法定传染病进行疫情报告是所有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的法定责任。
1.门诊(病房)医师对其接诊的法定传染病(或疑似)患者无论初、复诊均要及时填写电子《传染病报告卡》,通过内网系统报告。
传染病专职员随时浏览门诊日志和病房出入院登记,发现传染病信息要立即进入核审程序,及时网络直报。
各科室质控员要筛查本病区每份出院病历,对出入院诊断为传染病的病历应落实主管医生进行传染病上报。
协助专职员对本病区传染病信息管理问题落实整改。
2.甲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或病原携带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或其他罕见传染病和不明原因肺炎、群聚性疾病,首诊医生要立即电话报告疾病预防控制科并详细登录患者信息。
疾病预防控制科接到电话报告后要立即报告医院进入甲类传染病处臵流程。
3.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具体、客观、真实、准确。
填写项目齐全,不得涂改、不得有缺项。
地址要求:城市准确到门牌号,农村准确到乡、村、组。
14岁以下的儿童要填写家长姓名、联系方式、和学校或幼托名称及班级。
四、感染性疾病科的管理
(一)感染性疾病科设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疱疹门诊。
按照国家相关建制及内部构造要求保持相对独立,具有诊疗、取药、检验、放射、
收费、留观、护理治疗等一体化功能设臵,高效救治传染病患者,防止院内感染。
(二)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由感染性疾病科按照疾控部门及院内感染管理部门相关标准进行传染病的处臵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感染性疾病登记手册。
(三)腹泻患者要求粪检率(指霍乱弧菌培养)达到10%,疑似霍乱患者粪检率达到100%。
(四)感染性疾病科要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消毒隔离技术、传染病规范诊疗技能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落实岗前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制度,不断提高全科人员传染病诊治能力和自我保护技能,确保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具有良好的应急状态。
(五)感染性疾病科质控员负责督办、落实疾病预防控制科反馈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五、传染病患者管理
(一)对于确诊的传染病患者,按照传染病转诊程序转至感染性疾病科或上级指定的医疗机构诊治。
对疑似患者要在感染性疾病科实行隔离留观,在留观期间按照传染病管理要求进行严密观察和处臵。
(二)对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实施必要的消毒处
理和无害化处臵。
六、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一)疾病预防控制科制定传染病防控知识年培训计划,配合医务处、人事处、院办具体实施。
每年对新职工进行传染病法律、法规、防控知识技能和疫情管理培训和培训效果考核评估。
相关资料(包括培训内容、地点、时间、考核试卷、参考人员签字、现场图片)整理存档。
(二)各临床、医技学部或科室主任应针对本科普遍存在的疫情管理问题适时进行强化培训,疾病预防控制科针对具体问题适时入科进行培训,所有培训情况记录存档。
七、处罚
传染病报告质量纳入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对于《传染病报告卡》缺项、涂改者扣罚50元;对于传染病(或疑似)患者及因病死亡病例不登录、迟报者扣罚100元;漏报者扣罚200元;瞒报和经发现催报后仍不报告者扣罚500元。
同一当事人或科室存在多种违规行为者,可并罚。
传染病疫情管理质量纳入医院绩效考核,按考核标准进行扣分、排序。
由于漏报、瞒报造成传染病疫情扩散和流行者,除对科室负责人及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外,责任人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