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教案范文
元素周期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和意义;(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规律;(3)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领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律;(2)利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3)运用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3)增强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回顾原子结构的发展史;(2)介绍门捷列夫和周期律的发现;(3)阐述元素周期律的意义。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表的排列规律;(2)周期表的周期和族;(3)短周期、长周期和过渡元素。
3.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预测元素性质的趋势;(2)解释化学反应的规律;(3)指导物质制备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和意义;(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规律;(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1)元素周期律的数学表达式;(2)周期表中族和周期的划分;(3)元素周期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实验法: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律;(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4)案例分析法:运用案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元素周期表、实验现象等;(2)模型教具:演示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3)课外阅读:布置相关文章,扩展学生知识面。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引导学生思考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2)介绍门捷列夫和周期律的发现,激发学生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规律;(3)阐述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领域。
元素周期律教案(详细)
元素周期律教案(详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
2. 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原子半径、化合价、原子序数等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分为七个周期,十六个族。
3. 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a. 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b. 族的变化:同一族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
2.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规律。
2. 利用图表、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元素周期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化学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元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
2. 讲解元素周期律的概念: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和发现过程。
3.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介绍周期表的七个周期和十六个族。
4. 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规律:通过观察周期表,引导学生发现原子半径、化合价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5. 讲解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详细讲解同一周期和同一族内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6. 练习与应用: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分析解释。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领域:如化学反应原理、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
2. 讲解一些重要的元素周期律规律:如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分界线、过渡元素的特点等。
元素周期律教案(详细)
元素周期律教案(详细)第一章: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1 背景介绍讨论化学的发展史,特别是在19世纪初期的化学研究。
介绍道尔顿、阿伏伽德罗、门捷列夫等科学家对化学的贡献。
1.2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解释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即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讲述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过程,以及他编制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3 元素周期律的意义强调元素周期律对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如预测新元素、了解元素性质等。
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律对于现代化学科学的应用。
第二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1 周期表的基本结构介绍周期表的横行(周期)和纵列(族),以及周期表的扩展。
解释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电子排布和价电子等概念。
2.2 周期表的规律讲解周期表中的主要规律,如周期性、递变性、相似性等。
通过实例说明规律在周期表中的体现。
2.3 周期表的应用探讨周期表在元素分类、性质预测、反应规律等方面的应用。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主族元素的性质3.1 主族元素的概念介绍主族元素的概念和分类,包括IA族到VIIA族。
解释主族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和价电子特点。
3.2 主族元素的性质探讨主族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原子半径、电负性、化合价等。
通过实例分析主族元素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
3.3 主族元素的代表性化合物介绍主族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典型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分析主族元素在生物体和工业中的应用。
第四章:过渡元素的性质4.1 过渡元素的概念解释过渡元素的概念,包括d区元素和f区元素。
介绍过渡元素的电子排布特点和价电子行为。
4.2 过渡元素的性质探讨过渡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电子亲和能、电负性、氧化态等。
通过实例说明过渡元素在催化剂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4.3 过渡元素的代表性化合物介绍过渡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典型化合物,如配合物、氧化物等。
分析过渡元素在现代化学工业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五章:镧系和锕系的性质5.1 镧系和锕系的概念解释镧系和锕系的概念,它们是周期表中的两个特殊系列。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元素周期律》教案篇一[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4、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方法]探索发现法和迁移类比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实验仪器、有关药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引入](出示门捷列夫挂像),介绍门捷列夫是俄国伟大的科学家。
门捷列夫一生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学生回答]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教师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律[教师引导]如何理解"律"、"周期"的含义?[学生讨论]略。
(可以从"星期"、"年"、"四季"等方面认识。
)[教师小结]律就是规律,是关于元素的规律;所谓周期,首先意味着周而复始的重现。
其次,严格说来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符合哲学上的观点:螺旋式上升。
望大家在这两节内容的学习中仔细体会。
我们现在明白了:元素周期律就是揭露元素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一下元素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周期性变化。
[教师小结]请同学阅读课本130页表5—5中原子序数1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栏。
其中原子序数指的是人们按核电荷数给元素编的号。
阅读后请同学从这样几个角度分析,同时完成表5—6。
[教师板书]核外电子排布横行纵列行与行之间[学生活动]略。
[教师板书]核外电子排布横行纵列行与行之间周期性变化[教师引导]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我们已经清楚了,请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推测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情况,还是按照刚才我们提出的三个方面讨论。
[学生活动]略。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熟悉主族元素、过渡元素等的分布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内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主族元素、过渡元素的分布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2.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元素性质的影响元素周期表中一些特殊现象的解释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发现过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元素分布规律。
3. 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4.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元素周期律的内在联系及特殊现象。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元素周期表挂图或PPT3. 相关化学实验器材4. 教学参考资料五、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1. 第一课时: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 第二课时:主族元素的分布及性质过渡元素的分布及性质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实例3. 第三课时:元素周期律的内在联系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现象小组讨论: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及发现4. 第四课时:练习与应用: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化学问题总结与复习5. 第五课时:教学反馈与评价布置作业:研究某一族元素的性质与周期律的关系六、教学反馈与评价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应用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探讨元素周期律内在联系和特殊现象时的表现,以评价其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元素周期律在现代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如材料科学、药物设计等。
2. 探讨元素周期表的演变历史,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逐步揭示元素周期律的。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教案附教后感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1认知目标:(1)初步学会元素周期律,掌握位-构-性三者的关系。
(2)学会应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元素周期表对科学和生产发展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 . 2能力目标:(1)通过对门捷列夫事迹及元素周期表的搜索,提高学生收集、筛选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2)通过体验探究的科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评价能力。
1 . 3情意目标:(1)通过学生课件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思辩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就意识。
(2)通过了解门捷列夫的事迹以及体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科学求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
b5E 2RGb CA P(3)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2教学过程2.1创设情景,激趣引题情景一:屏幕上打出“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教师:这是哪位名人的名言?(引出门捷列夫)情景二:由学生通过自制的课件介绍门捷列夫的生平和功绩。
教师:门捷列夫给我们留下的是那种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发现的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那么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发展是怎么样的呢?P1E anqF DP w板书:7、3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2. 2展示课件,分享成果学生展现自制课件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从德国化学家贝莱纳的三元素组到法国尚古多螺旋图;从德国迈耶尔的六元素表到英国纽莱兹的八音律;从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到英国莫斯莱的元素周期律的日趋完善。
DXDi Ta9E 3d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各个时代元素周期表和各种形状的元素周期表,特别介绍2001年中科院青海盐湖所的肖应凯研究员与北京大学教授张青莲院士等专家学者经两年潜心研究而测定编撰的新世纪版《元素周期表》,被国际原子量与应用化学会(IUPAC) 确定为新的国际标准。
RTCrpUDGiT 学生小结:这说明我国化学在元素周期律方面的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同时元素周期律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需要我们每一位都去不断研究,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敏才智研制出与时俱进的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内容。
2. 让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熟悉主族元素、副族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主族元素、副族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元素周期律在化学中的应用2.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实际应用元素周期表中族、周期的划分及规律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通过实物模型、挂图、PPT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图像、数据和实例。
发放元素周期表实物挂图,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理解。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介绍道尔顿、门捷列夫等科学家在元素周期律发现过程中的贡献。
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内容,如原子序数、原子半径、化合价等的变化规律。
2. 第二课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横行(周期)和纵列(族)的划分及规律。
介绍主族元素、副族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及分布。
3. 第三课时:元素周期律在化学中的应用分析元素周期律在化学键、化合物性质、反应等方面的应用。
举例说明元素周期律在实际化学问题中的应用,如元素推断、化合物制备等。
4. 第四课时:主族元素讲解主族元素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
分析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
5. 第五课时:副族元素、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讲解副族元素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
分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
五、课后作业与评价1. 课后作业:选择一道实际化学问题,运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分析和解答。
2.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展示报告等。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律》优秀教案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律》优秀教案第一章: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1 科学家的探索-介绍道尔顿、门捷列夫等科学家对元素周期律的贡献1.2 元素周期律的定义-解释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元素周期律是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1.3 元素周期律的表述-介绍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方式:周期表第二章:元素周期律的规律2.1 周期性变化-解释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2.2 周期表的结构-介绍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周期表的排列规律2.3 周期表的应用-讲解周期表在化学学习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第三章:周期表中的主族元素3.1 碱金属族-介绍碱金属族的元素特点、性质及应用3.2 碱土金属族-介绍碱土金属族的元素特点、性质及应用3.3 卤族元素-介绍卤族元素的元素特点、性质及应用第四章:周期表中的过渡元素4.1 过渡元素的分类-讲解过渡元素的分类:d区和ds区4.2 过渡元素的性质-介绍过渡元素的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还原性等4.3 过渡元素的应用-讲解过渡元素在催化剂、合金等领域的应用第五章:周期表中的镧系和锕系元素5.1 镧系和锕系元素的发现-介绍镧系和锕系元素的发现背景及意义5.2 镧系和锕系元素的性质-介绍镧系和锕系元素的元素特点、性质及应用5.3 镧系和锕系元素的研究意义-讲解镧系和锕系元素在核反应、超导体等领域的研究价值第六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6.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解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其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6.2 元素周期律的量子化学解释-介绍量子化学对元素周期律的解释和意义6.3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讲解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在周期表中的应用第七章:元素周期律与化学反应7.1 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解释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7.2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介绍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7.3 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反应预测中的应用-讲解如何利用元素周期律预测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及产物第八章:元素周期律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8.1 金属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介绍如何利用元素周期律设计和制备金属材料8.2 半导体材料的应用-讲解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光电子领域的应用及其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8.3 超级合金及其他先进材料-介绍超级合金及其他先进材料的设计原理及其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第九章:元素周期律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9.1 环境污染与元素周期律-解释环境污染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及其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9.2 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介绍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规律及其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9.3 环境监测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如何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环境监测和污染物分析第十章:元素周期律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10.1 药物设计与元素周期律-介绍药物设计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10.2 药物分子结构的优化-解释如何利用元素周期律优化药物分子结构以提高药效10.3 元素周期律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讲解元素周期律在药物筛选和构效关系研究中的作用第十一章:元素周期律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续)11.1 纳米材料与元素周期律-介绍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11.2 复合材料的应用-讲解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其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11.3 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介绍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趋势及其与元素周期律的联系第十二章:元素周期律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12.1 生物体内元素的分布与周期律-解释生物体内元素分布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12.2 酶与元素周期律-介绍酶的活性中心元素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12.3 生物地球化学与元素周期律-讲解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第十三章:元素周期律在宇宙化学中的应用13.1 宇宙中的元素分布-介绍宇宙中元素分布的特点及其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13.2 恒星演化与元素周期律-解释恒星演化过程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3.3 行星地球化学与元素周期律-讲解行星地球化学研究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第十四章:元素周期律在现代化学分析中的应用14.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介绍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理及其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14.2 质谱分析与应用-讲解质谱分析原理及其在元素周期律研究中的应用14.3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介绍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原理及其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第十五章: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与研究前景15.1 元素周期律在多领域中的应用-总结元素周期律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15.2 元素周期律的研究新进展-介绍元素周期律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发展趋势15.3 元素周期律的挑战与机遇-探讨元素周期律在现代科学中的挑战及未来发展的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初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包括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规律、应用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
元素周期律的教案11篇
元素周期律的教案11篇元素周期律的教案【篇1】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资料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科学抽象方法。
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放映钟表,时间的周期性变化,的flash.四季的轮回,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些描述时间的词语,都体现了时间变化的一个典型的特点――周期性,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来研究元素性质的变化特点,总结其规律。
为了更方便的研究元素的性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引入原子序数的概念按照核电荷数有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
1~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
请同学们对照,自己写得对不对。
今天要讲的是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我问什么要大家写原子结构是意图呢?这二者有什么关系呢?结构决定了元素的性质。
所以要研究性质必须先研究结构。
很好,说得全面。
就构决定性质!那么,现在为了研究元素的性质,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元素的结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有什么变化。
请同学们观察你们手中的原子结构够示意图,总结其变化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每隔一定数目就增加一层,最外层电子数则呈周期性变化。
【指导阅读】元素的性质随核电荷数的递增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表5-3关于原子半径的数据,参考书上130页底端的小字注解,归纳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原子半径为什么呈周期性变化呢?从原子结构角度来讲,半径受哪些因素影响呢?请同学们分析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大家说的三种因素都起作用,但有主次关系。
通常,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在后两种影响结果相反的因素当中,核吸引电子的影响是主要的,因此,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半径减小。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概要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概要教学设计概要:元素周期律一、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2.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历程;3.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意义和作用;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组成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历程3.元素周期律的意义和作用4.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2.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历程;3.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意义和作用。
四、教学难点1.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意义和作用;2.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讲授教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组成,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历程、意义和应用。
2.实验教法:通过展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元素的特性,进一步加深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
3.讨论教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探讨,提高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展示教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展示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元素周期表的图像,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组成。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有关元素概念的知识,并与他们分享一个有趣的元素周期表的故事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2.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组成(15分钟)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像,向学生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组成,包括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等重要信息。
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解释如何读懂元素周期表。
3.学习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历程(20分钟)向学生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历程和主要研究者的贡献,如门捷列夫的周期定律和门捷列夫表等。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是如何被发现和建立起来的。
4.讨论元素周期律的意义和作用(20分钟)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律对化学领域的重要性,如元素周期律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元素周期律在化学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作用。
5.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应用(2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律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反应、材料科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元素周期律教案
元素周期律教案元素周期律教案引言: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基石之一,它的发现和理解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物质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历程、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律的应用。
一、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历程1.1 早期元素分类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对物质进行分类。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认为,世界是由四种基本元素构成的:土、水、火和空气。
然而,这种分类方法过于简单,无法解释更为复杂的物质现象。
1.2 原子理论的发展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开始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
19世纪初,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1.3 门捷列夫的贡献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他将已知的63种元素按照原子质量的升序排列,并发现了周期性的规律。
这一发现被认为是现代元素周期律的起点。
二、周期表的结构2.1 周期表的布局现代元素周期表是由横行和纵列组成的。
横行称为周期,纵列称为族。
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元素,右侧是非金属元素,中间是过渡金属元素。
2.2 周期律的规律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按升序排列。
每个周期的第一元素是一种碱金属,最后一个元素是一种稀有气体。
周期表中,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呈现出周期性的规律。
三、周期律的应用3.1 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根据元素周期律,我们可以预测不同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这是因为氢和氧在周期表中相邻,具有较强的化学亲和力。
3.2 元素周期律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设计和合成新材料。
例如,通过调整周期表中的元素组合,我们可以制造出具有特定性能的合金、陶瓷材料等。
3.3 元素周期律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元素周期律对于生命科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体内的元素组成和分布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元素周期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结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为化学和其他相关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律》教案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律》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
2.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
3. 学会利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元素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探究元素周期律的规律。
2. 学会使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元素周期律的规律。
2. 元素周期表的运用。
教学准备:1. 元素周期表的挂图或PPT。
2. 相关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化学发展史,引导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
2. 提问: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它有什么重要意义?二、探究元素周期律1.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
2. 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规律。
三、学习元素周期表1.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横行(周期)和纵列(族)。
2. 引导学生学会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元素信息。
四、应用元素周期表1. 举例说明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学习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元素周期律的规律。
2. 强调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发现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运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深入学习元素周期律1. 分析元素周期律的数学表达式,让学生理解原子序数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实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
七、探索元素周期表的奥秘1. 引导学生研究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现象,如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的特点。
2. 讨论元素周期表中的空列和空轨道,了解其成因和意义。
《元素周期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学设》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学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元素周期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组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合作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并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要素。
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基本规律。
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分析元素性质和化合物组成。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引导(10分钟)1.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人类为什么要发明元素周期表?”为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复习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要素。
活动二:讲授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基本规律(20分钟)1.通过图示和实验展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了解俄国化学家季莫费耶夫、英国化学家门德莱耶夫的贡献,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
2.结合实例,讲解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概念,以及同一族元素的共性和变化规律。
活动三:探究元素周期表的应用(25分钟)1.列举一些常见元素和它们的性质,例如氧气、氢气、氯气等,并让学生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它们的位置。
2.设计实验: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对比,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邻的元素在性质上的差异。
3.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不同族元素的共性和特点,并探究同一族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
活动四:运用元素周期表分析化合物组成(25分钟)1.给出几个化合物的化学式,让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预测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比例和种类。
2.让学生对比不同化合物的组成,并总结出成分相同而比例不同的化合物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题:元素周期律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和意义;2.能够解释元素周期律的组成和排列规律;3.掌握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和相关规则;4.能够对元素进行分类和归纳;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和意义2.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排列规律3.元素的分类和归纳4.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和相关规则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介绍元素周期律的背景和发现过程;2.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律的意义和作用;3.提出本堂课的探究问题:“为什么元素会有周期性?”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依次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排列规律,重点讲解主族元素、过渡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的特点;2.通过实验或示意图解释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规律;3.解释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和纵列的意义和规律。
第三步:实验探究(30分钟)1.准备一组元素周期表和若干种元素样品,引导学生根据课上学习的知识和规律,将元素进行分类和归纳;2.学生自行选取一种元素或一组元素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其性质和特点,并从周期表中分析和解释;3.合作讨论和展示实验结果,互相交流和分享。
第四步:归纳总结(15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填写一份观察报告或实验报告;2.分组展示实验结果和总结,概括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和意义;3.引导学生对周期表中的元素进行总结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第五步:拓展应用(15分钟)1.提出一道拓展问题:“周期表中有没有其他规律,我们能否通过元素周期律进行预测?”2.学生通过讨论或课后调研,探究周期表中其他规律,并尝试进行预测;3.学生将自己的探究结果和思考写成小结,提交给老师或进行分享。
第六步:反馈评价(10分钟)1.教师进行课堂评价,评估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学生自评和互评,反思自己的学习和合作表现;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回馈和激励,指出优点和提出改进建议。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律》教案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律》优秀教案第一章: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1 科学家的探索1.2 元素周期律的提出1.3 元素周期表的绘制第二章: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2.1 周期律的规律2.2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3 周期表的排列规律第三章:主族元素3.1 碱金属族3.2 碱土金属族3.3 卤族3.4 稀有气体族第四章:过渡元素4.1 过渡元素的发现4.2 过渡元素的特点4.3 过渡元素的应用第五章: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变化5.1 金属的性质变化5.2 非金属的性质变化5.3 金属与非金属的边界区域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熟悉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通过对金属与非金属性质变化的探讨,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律解释化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元素周期律的奥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检验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
3. 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化学》相关章节。
2. 课件:教师自制的PPT课件。
3. 网络资源:相关科普文章和视频。
教学课时:每章安排2课时,共计10课时。
第六章:主族元素的性质与变化6.1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6.2 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6.3 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6.4 主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第七章:过渡元素的性质与变化7.1 过渡元素的电子排布7.2 过渡元素的氧化还原性7.3 过渡元素的应用7.4 过渡元素化合物的研究第八章: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8.1 金属的化学反应8.2 非金属的化学反应8.3 金属与非金属的置换反应8.4 金属与非金属的合成反应第九章:元素周期律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9.1 元素周期律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9.2 元素周期律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9.3 元素周期律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9.4 元素周期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10.1 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性10.2 现代化学对元素周期律的拓展10.3 元素周期律的未来发展方向10.4 对学生的期望与鼓励教学方法与评价:教学方法与前五章相同,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案例分析。
元素周期律教案【,教学资料】
元素周期律教案-【通用,经典教学资料】教案章节:一、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教学目标:1. 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
2. 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
3. 掌握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方法。
教学内容:1. 介绍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2. 解释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作用。
3.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和结构。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
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
3. 利用元素周期表,让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方法。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的理解。
2. 评估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使用元素周期表时的熟练程度。
教案章节:二、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教学目标:1. 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数学表达式。
3. 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解释元素周期律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3. 探讨元素周期律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引导学生学习元素周期律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领域。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2. 评估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数学表达式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探讨元素周期律应用领域时的积极程度。
教案章节: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教学目标:1.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方式。
2.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和规律。
3. 熟悉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分类和周期性。
教学内容:1.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方式。
2. 解释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和规律。
3. 探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分类和周期性。
1.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方式。
2. 引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和规律。
1.2.2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我会进行总结,强调元素周期律在化学领域的重要性。我会指出,元素周期律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物质的性质,还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化学实验和发现新元素。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阅读材料:推荐阅读《化学原理》一书中关于元素周期律的章节,加深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
- 视频资源:观看化学教育视频,了解元素周期律在化学中的应用和发现新元素的故事。
2. 拓展要求:
- 自主学习:利用课后时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或观看视频资源,深入学习和拓展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⑤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发展
- 门捷列夫的周期表: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个周期表
- 周期律的发展:科学家们对周期表的不断完善和扩展
⑥ 学习元素周期律的意义
- 提升科学素养:了解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图表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同时,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通过颜色、字体和图像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它能够帮助我们预测物质的性质、指导化学实验和发现新元素。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掌握了以下知识点:
1. 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历史发现过程;2.认识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性和应用;3.学会使用元素周期表查找信息;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一、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道尔顿的原子理论2.四种周期表的发现者:门捷列夫、门捷列夫三重律、新兴素“元素周期表”和门捷列夫表3.门捷列夫表的修正和发展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元素周期律的分类和命名规则2.通过元素周期表寻找元素的性质3.通过元素周期表预测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物性质4.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引入: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一下之前所学的有关元素的知识,如有哪些元素,元素有哪些性质等。
2.讲解道尔顿的原子理论,介绍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并了解到每种元素都有不同的原子构成。
3.引出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并给学生展示一张标准元素周期表,解释表中的各个部分的含义。
4.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四种周期表的发现者及其贡献,以及元素周期律的修正和发展。
5.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分析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
2.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元素周期表的分类和命名规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元素的信息,如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等。
4.展示一些元素的性质,让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推测其他元素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5.进行一些小实验,如让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上元素的位置预测元素的化合价,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6.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三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
2.引导学生分析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如根据元素周期表预测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
3.进行相关的实验,如让学生通过元素周期表预测化合物的性质,验证其预测结果。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一)对教材的理解和安排1.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高级中学课本《化学》(上科版,一年级用)7.3节《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
这是教材中为数不多的包含化学史内容的章节,它不仅介绍了元素周期律发现的曲折历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化学家,而且还穿插了元素周期律运用的事例,在丰富的材料中凸显这一定律在科学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元素的化学性质三者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元素周期律的导出,培养学生根据事实和数据归纳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结合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元素周期律发现史的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构—性三者的关系。
(2)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4.教学流程↓↓↓↓↓↓(二)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设计著名的法国科学家郎之万说过,科学的教育是“在于对定律的说明,同时却也在于那些定律的历史。
”“说明”和“历史”,在科学教学中是不可分割和相辅相成的。
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去体验知识、原理的学习过程,把感受内化为认知结构,培养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种学习能力,及培养他们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为了最大限度的达成这一教学目标。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究,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体验成功。
12.操作说明⑴课题—兴趣在上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撰写3分钟左右的讲演稿,并提供如下有关元素周期律发现历史的专题:①德贝莱纳与纽兰兹的初步探索。
②迈尔的承前启后。
③门捷列夫的集大成。
④元素周期表的新发展。
再从学生撰写的文章中加以选择,确定其讲演内容及讲演人。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
1.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2.了解元素周期律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上的应用;3.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使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4. 通过查找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采用研究性学习,来进行元素周期律发现史的探索研究。
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查阅有关元素周期律发现史,自制课件,从而使学生认识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而后再来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重要作用。
1课时学生活动:1.收集资料2.汇总整理3.自制课件4.交流小节提示:1.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的阶段?2.这些“元素周期律”的特点如何?3.从思想方法考虑,门捷列夫为什么会获得成功?4.门捷列夫的周期表如何才被人承认?他的周期表有哪些不同?如何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1.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中的一部分元素:卤族元素 ,氧族元素以及碱金属元素,对元素周期表也有所了解.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的元素周期律的来历吗?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际意义吗?2.传授新课(学生主体)元素周期律从发现到完善历经了半个世纪:1.元素的认识;2.综述: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分述:各种元素分类的优缺点德贝莱纳(德)的“三元素组”;尚古多的“螺旋图”;迈尔的“六元素组”;纽兰兹的“八音律”;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3.素周期律对于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上的实际意义;4.小 结:科学研究的过程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较高一级的实践和认识)感性 理性 感 知 观 概 定 学 知 觉 念 念 律 说现 象 结 论事 实 理 论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118种元素,元素周期表还再不断地扩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元素周期表将更美。
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是科学家们共同劳动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今天的元素周期表就是这样诞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一)对教材的理解和安排
1.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高级中学课本《化学》(上科版,一年级用)7.3节《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应用》。
这是教材中为数不多的包含化学史内容的章节,它不仅介绍了元素周期律发现的曲折历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化学家,而且还穿插了元素周期律运用的事例,在丰富的材料中凸显这一定律在科学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元素的化学性质三者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元素周期律的导出,培养学生根据事实和数据归纳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结合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元素周期律发现史的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构—性三者的关系。
(2)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4.教学流程
↓
↓
↓
↓
↓
↓↓↓
↓↓↓
↓↓
↓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设计
著名的法国科学家郎之万说过,科学的教育是“在于对定律的说明,同时却也在于那些定律的历史。
”“说明”和“历史”,在科学教学中是不可分割和相辅相成的。
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去体验知识、原理的学习过程,把感受内化为认知结构,培养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种学习能力,及培养他们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为了最大限度的达成这一教学目标。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究,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体验成功。
1.教学程序
2.操作说明
⑴课题—兴趣
在上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撰写3分钟左右的讲演稿,并提供如下有关元素周期律发现历史的专题:
①德贝莱纳与纽兰兹的初步探索。
②迈尔的承前启后。
③门捷列夫的集大成。
④元素周期表的新发展。
再从学生撰写的文章中加以选择,确定其讲演内容及讲演人。
让学生在元素周期律发现史的史料搜寻过程中激发其
对这一发现过程的兴趣,初步体会:元素周期律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科学家们前赴后继探索的结晶!
⑵分析—讲演
从同学的讲演素材中发问,引起同学的讨论,从正误对比中让同学理解:每一位科学家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中的贡献及其错误所在。
具体如下:
①德贝莱纳与纽兰兹:发现元素的性质有周期性的重复,
但却未给没有发现的元素留出空位。
②迈尔:最大的贡献在于区了主族和副族,并给未被发
现的元素留了空位。
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但仅按相对原子质量
排序,导致其错误的预言。
在这一系列的正误分析中,让学生明白了元素周期律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的排列的由来,并从中认识到元素的性质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元素原子结构这三者之间密
切的联系。
⑶设问—验证
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门捷列夫的困惑以及晚年所犯的错误。
使学生牢固确立“结构——位置——性质”这三位一体的关系,并进而通过一系列的课堂练习,让其验证这一关系,并巩固这一关系。
⑷展示—提高
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元素周期表也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完善。
通过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展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信息:各种不同形式的周期表以及相关网页。
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并通过核稳定区图的展示,向学生说明。
周期表的发展方向,激励其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理解学无止境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二.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科学史上的每一个重大的发现,都是科学发展
的必然结果,总有一段曲折而不平凡的过程。
总会
产生几颗光芒四射的科学巨星,是科学家们前赴后
继探索的结果,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这节课就让
我们来回顾和体验化学史上最重大的发现—元素周
期律的发现历程。
[多媒体]元素周期律发现历程
[讲解]化学起源于什么呢?对中国来说,它发端于人们对长寿的企盼,起源于炼丹术;对西方而言,它
发端于人们对黄金的向往,起源于炼金术。
[多媒体]炼丹术和炼金术
[讲解]到十九世纪初,人们已经发现了63种元素,关于各种元素的性质的资料积累日愈丰富,但是资
料却是繁杂纷乱的。
于是整理这些资料,概括这些
感性知识,从中摸索出规律,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
课题。
[多媒体]德贝莱纳(1829)
[学生讲演]德贝莱纳与“三元素组”
[多媒体]纽兰兹
[学生讲演]纽兰兹与“八音律”。
[多媒体]“三元素组”和“八音律”
[提问]与现代元素周期表比较,为什么“三元素组”和“八音律”会失败?
[学生讨论](略)
[归纳]1.相对原子量值有错误。
2.未给没有发现的元素留出空位,只是机械的按相对原子量大小排序。
3.它们的贡献在于:发现元素的性质有周期性的重复。
[多媒体]迈尔
[学生讲演]迈尔与《近代化学原理》。
[讲解]迈尔的贡献在于区分了主族和副族,并给没有发现的元素留出了空位。
[多媒体]迈尔的元素周期表
[讲解]科学的巨星诞生了。
[多媒体]门捷列夫
[学生讲演]门捷列夫小传。
[讲解]1907年2月2日,这位享有世界盛誉的俄国化学家因心肌梗塞与世长辞。
他为元素周期律的揭示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多媒体]门捷列夫《元素性质和原子量的关系》论文要点
[讲解]正如门捷列夫所指出的,周期律的全部规律性都表述在这些原理中。
其中最主要的是元素的物理
和化学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做着周期性的变
化。
[多媒体]门捷列夫周期表
[讲解]由周期律的指导,在这篇论文中,门捷列夫编制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清楚的表明了元素在
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性质的关系。
[多媒体]位置——性质关系
[讲解]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门捷列夫预言了尚未发现的镓元素。
[学生阅读]教材168页(镓的发现证实了门捷列夫的预言)[多媒体]类铝与镓的对比
[讲解]我们也来体验一下预言的快乐。
[课堂练习]练习一;练习二
[学生讨论]完成练习。
[多媒体]门捷列夫的疑惑
[讲解]周期表中Co和Ni、Te和I的位置与它们原子量大小顺序的矛盾令门捷列夫不解,他一直怀疑是
原子量测定有错误。
这些问题只有在莫斯莱提出原
子序数的概念,人们认识了原子核内部的结构之后,
才能得到解决。
因为,原子结构不仅决定了元素在
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决定了元素的性质。
[多媒体]结构——位置——性质关系
[讲解]我们用几道练习来说明这一关系。
[课堂练习]练习三
[学生讨论]完成练习。
[讲解]象任何伟人一样,门捷列夫也不可能不犯错误。
1903年快七十岁的时候,他又预言了Newtonium和
Coronium两种元素。
他说:“当我在1869年设计元
素周期表的时候,曾经设想存在着比氢还要轻的元
素,但当时没有来得及认真思考,现在要发展这一
思想。
”他预言Newtonium位于氢的上方,原子量
约为0.170;而Coronium则应该是能在日晷中找到
的新元素,它的原子量约为0.4。
他产生这种想法可
能是受了两方面的影响:第一,这时周期表中出现
了新的一族稀有气体元素,于是他想预言“超轻稀
有气体元素”的存在;第二,当时“以太”(ether)
理论风行,认为“以太”可能是另一种稀有气体元
素,它非常轻、运动速度非常快。
错误的理论导致
了他的错误结论,但瑕不掩瑜,门捷列夫终是化学
史上的里程碑。
在他之后,元素周期表又不断得到
补充和发展。
[多媒体]展示各种元素周期表以及互联网相关网页
[讲解]元素周期表至今没有填满,在新理论的指导下,新的元素不断被发现。
[多媒体]核稳定区图
[小结]科学无止境,探索无止境。
更多的元素等待你们去发现;未来的“门捷列夫”将在你们中间诞生!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