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总4页)

合集下载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范文(4篇)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范文(4篇)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设备的管理,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所有医疗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医疗设备的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和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管理规定。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的管理制度,并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第二章医疗设备的采购和验收第七条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采购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医疗需要。

第八条医疗设备采购前,应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和评估,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并签订合同。

第九条医疗设备采购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性能测试,并填写验收表。

第十条验收合格的设备可以投入使用,验收不合格的设备应及时退货或要求供应商整改。

第三章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维修记录、使用情况等,并定期进行更新和整理。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包括清洁、校准和更换易损件等。

第十三条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性能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和问题。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设备使用记录,包括设备的启停时间、操作人员、使用情况等,并进行存档备查。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建立设备维修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维修人员队伍,确保设备维修的及时性和质量。

第四章医疗设备的安全管理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达标。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设备使用的安全操作规程,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设备的安全使用程度。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设备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制度一、设备采购工作制度1、凡属医疗、教学、科研所需的仪器设备,均由总务科统一负责调配、供应、管理和维修。

2、根据各科请购计划和储备情况编制采购计划,报院长批准执行。

3、普通医疗器械,按计划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进行采购。

贵重仪器应会同有关科室人员进行采购。

4、凡购入的器械、卫生材料等,必须履行严格的出入库手续.5。

购入或者调入的医院内、外贵重仪器,应由院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验收;然后入库上帐立卡,建立仪器技术档案,与有关科室制定领取、使用和管理制度。

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联系,按规定进行处理(包括办理索赔)。

6、器械库要按照器械的性质分类保管,要求帐物相符。

要注意通风防潮,保持整洁,防止损坏丢失。

7、各种医疗器械的请领和保管,须由专人负责,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使用,定期维护保养。

8、失去效能的各种器械,要按规定办理报废手续。

贵重仪器的报废、报损、变价、转让或者无价调拨,由科室填写申请单,经本科审核后送院领导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二(购置审批制度1、各业务科室应根据医疗、科研、教学工作需要按年度编报设备计划,由设备管理部门汇总后,形成年度计划,并由院领导批准后执行。

2、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必须先填写医疗设备购置申请表。

3、对紧急情况或者临床急需的医疗设备,应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交院领导批准后优先办理。

4、各业务科室不得对外签订订购合同或者向厂商承诺购置意向,参加各类会议时,可将会议上厂商介绍的产品资料带回本单位,按照有关程序办理批准手续.5、对各类设备所需的耗材、配件,应做好计划,由管理部门审核,报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6、对于赠送、科研合作、临床试用或者验证的医疗设备,必须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经设备科和医疗管理部门审核,报单位领导批准后执行;对违反规定造成的医疗事故或者医患纠纷,由当事人承担有关责任.三(采购管理制度1、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应根据各专业科室业务的性质和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按批准计划项目内容进行采购。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范本(5篇)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范本(5篇)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保障医院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提高医院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疗设备的购置、验收、调配、使用、维修、报废和考核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法律法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法规,确保管理工作的合法、规范。

2.安全原则:保障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防止事故和意外的发生。

3.科学原则:依托科技进步,推进医疗设备更新与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设备的质量和效能。

4.先进性原则:引进更新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竞争力。

5.合理性原则:根据医院的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合理配置和使用医疗设备。

第二章购置管理第四条医院购置医疗设备,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确保设备的质量、性能和售后服务。

第五条医院设备购置的程序应包括需求分析、报价比较、设备选择、合同签订等环节,确保购置的医疗设备符合医院的实际需要。

第六条医院设备采购应要求供应商提供质保证明,设备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使用。

对购买的设备应建立设备台账,并及时开展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

第七条医院设备购置应建立设备采购档案,包括设备购置合同、供应商资质、设备验收证明等,以备查证。

第八条医院设备购置的资金应按照预算程序进行拨付,确保购买资金的合规使用。

第三章监管管理第九条医院设备管理工作应设置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医疗设备的采购、验收、调配、维修和报废等管理工作。

第十条医院设备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受过系统的培训和考核。

医院应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第十一条医院设备管理人员应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严格履行职责,保护医患信息的安全和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医院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巡检,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对发现的设备故障和隐患,应及时报修和处理。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确保医疗设备在其生命周期中安全可靠工作,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和安全,保证医疗活动准确有效,根据卫生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委员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的范围,包括医疗设备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医疗设备使用管理、维修质量管理、计量质量管理、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管理以及基于上述过程中的改进活动。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三条设备科成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团队,成员由设备科具有相应资质的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团队名单:组长:某某副组长:某某成员:某某某第四条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团队职责:(1)在主管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工作。

(2)按照质量控制目标负责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

(3)督导相关部门完成年度、季度、月指控目标计划。

(4)督导相关部门修改、完善、补充质控检查标准。

(5)定期检查如下内容:设备使用率,设备完好率,采购执行率;档案管理达标率;验收差错率;调拨差错率;帐物相符率;配送差错率及劳动纪律。

(6)检查质控汇总结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7)参加质控指导工作,定期听取汇报。

第五条根据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的要求,分别制定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医疗设备采购质量管理以及医疗设备维修质量和安全管理。

三、工作细则第六条设备科对医疗设备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对采购计划及采购流程进行监督,对购入的医疗设备进行验证,对医疗设备进行计量检测及功能评估。

第七条对在用医疗设备与计量器具库存等进行管理,定期盘存,检查有无失效和淘汰产品,并进行处理;对医疗设备的入库、出库及报废进行管理。

第八条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对相关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对维护工程师进行基本原理和维护技术的培训,并进行考核;对于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涉及设备器械的操作、技术和质量问题,应及时组织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属于不良事件的应按规定主动及时上报。

2024年大型医疗设备操作使用管理制度范文(六篇)

2024年大型医疗设备操作使用管理制度范文(六篇)

2024年大型医疗设备操作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条:各科室负责人应承担起部门设备管理的主要责任,并指派特定人员进行专项管理。

确保设备得到定期检查和保养,维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使其随时可供使用。

同时,确保设备账目、标识与实物一致。

第二条: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需由后勤科组织验收,并由相关科室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培训。

使用者需充分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及维护方法后,方可独立操作。

初次使用者必须在熟练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未熟悉设备操作前,不得单独操作。

第三条: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设备的技术标准、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

在使用设备前,需确认设备技术状态良好,使用后,应按照规程完成关闭程序,并由操作人员和专职管理人员共同检查,妥善存放。

第四条:固定位置的设备不得随意移动。

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如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应立即处理并排除故障,必要时需请后勤科协助,严禁在故障状态下或超负荷运行设备。

第五条:未经后勤科许可,设备使用部门不得擅自改造设备。

设备(包括主机、附件和说明书)应保持完整,任何损坏或失效的部件未经后勤科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第六条:科室间设备的调整需得到后勤科的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

设备的临时调配需经主管科室主任同意,由双方管理人员或使用者办理交接手续,明确使用期限,并确保按期完好归还。

临床科室在抢救病人时需要调配设备,由需求科室提出申请,医务科协调,后勤科需无条件提供支持。

第七条:贵重设备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需经分管院长批准。

借用设备收回时,由保管科室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设备管理。

第八条: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通知后勤科或维修部门,使用部门不得擅自拆卸设备。

设备使用者有责任向维修人员准确描述故障现象和故障前后的异常情况,以协助快速定位故障并及时修复。

未经许可,使用科室不得将设备带至外地进行维修。

第九条:如因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事故或损失,责任由违规操作的当事人承担。

2024年大型医疗设备操作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二)为确保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特制定以下规定:一、自医疗仪器设备入院之日起,应遵循谨慎操作的原则,避免设备损坏。

医院仪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医院仪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设备、实验室设备、办公设备等。

三、管理职责1. 设备科负责制定和实施本制度,并监督各部门的执行情况。

2. 各科室负责人对本科室的仪器设备安全负责,确保仪器设备安全运行。

3. 设备使用人员应遵守本制度,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四、安全管理措施1. 设备购置与验收(1)购置仪器设备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安全可靠的产品。

(2)设备到货后,设备科应组织验收,确保设备质量符合要求。

2. 设备使用与维护(1)设备使用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

(2)设备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

(3)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设备科处理。

4. 事故处理与报告(1)发生事故时,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发生后,立即上报设备科和相关部门,并配合调查处理。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积极做好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事故或安全隐患的人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设备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七、具体要求1. 各科室应设立专人负责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2. 设备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操作设备。

3. 设备科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全院人员的安全意识。

4.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设备科处理。

通过实施本制度,确保医院仪器设备安全运行,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医用大型仪器管理制度

医用大型仪器管理制度

医用大型仪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用大型仪器的管理,保障医院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CT、MRI、X光机、超声等大型医用设备。

第三条医院设备管理部门是负责医院所有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的部门,必须遵守本管理制度的规定。

第二章设备登记管理第四条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登记档案,记录每台大型医疗设备的型号、生产厂家、购置时间、安装地点等信息。

第五条新购置的大型医疗设备应及时登记,设备管理部门应向相关单位通报设备信息,确保设备台账准确无误。

第六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做好设备登记档案的整理与更新工作,及时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记录,确保设备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七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编号制度,对每台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编号,并标注在设备上,并及时更新设备编号。

第八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做好设备封存、闲置和报废的登记工作,及时更新设备登记档案,保证设备的管理规范性和透明度。

第三章设备安全管理第九条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做好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设备安全检查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十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十一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保养计划,规定设备的保养频率和方法,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第十二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事故应急预案,规定设备事故的报告和处理程序,确保设备事故能及时处理并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第四章设备维修管理第十三条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维修责任部门和维修流程,确保设备的正常维修。

第十四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维修档案,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和维修记录,确保设备维修的可追溯性。

第十五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维修排班制度,确保设备的维修人员及时维修并报告设备的维修情况。

第十六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维修质量评估制度,对维修人员的维修质量进行评价,确保设备的维修质量和安全性。

医疗设备器械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器械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器械管理制度医疗设备器械管理制度1一、装备处设备维护和修理部负责全院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维护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装备处设备维护和修理部维护和修理技术人员应定期对所负责的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除去隐患,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各科室医学设备显现故障时,由使用人员及时向设备维护和修理部报修,说明设备所在科室、设备名称、故障现象等情况。

四、设备维护和修理部设有专人值班,负责接待日常业务和应付紧急维护和修理任务,值班人员接到报修任务,要做好报修记录并及时通知维护和修理人员到现场维护和修理,对急修设备、抢救设备优先处理,做到随叫随到。

五、维护和修理人员接到维护和修理任务,依据设备故障情况带好维护和修理工具尽快到现场维护和修理,设备修复后,由使用人员验收设备正常工作,填写仪器维护和修理记录单,设备交付科室使用。

六、对现场不能修复的大型、急救设备,维护和修理人员及时逐级上报组长和设备维护和修理部负责人,组织人员抢修,需要外修或购置特殊配件时,由使用科室填写《科室购置配件、维护和修理申请表》报批执行。

七、对设备常用的零配件、易损件等,设备维护和修理部订立配件目录,组织论证、比价后由设备管理科统一采购、入库,依据科室需要按招购置/领用,列入使用科室支出。

八、维护和修理技术人员应对所修理的医学设备做出鉴定,凡属使用科室违章操作或管理欠妥造成的损坏,要及时上报,按相关规定处理。

九、未经装备处批准,任何人不得维护和修理医院设备,因私自维护和修理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负责。

十、医疗仪器设备因老化或不能修复等原因需报废时,依照医院报废制度执行。

医疗设备器械管理制度2一、一次性医疗用品采购、使用管理制度1、医院所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需由药剂科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

2、医院采购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需从具备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业产品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产品。

医学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医学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医学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保障医疗设备的质量与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学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报废等全过程。

1.3 医院应建立医学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负责医学设备质量与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和检查。

二、采购与验收2.1 医学设备的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质量保证的供应商。

2.2 采购部门应根据医疗需求和技术要求,制定医学设备采购计划,并报医学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审批。

2.3 采购的医学设备应具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

2.4 医学设备到货后,应由医学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性能、随机文件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使用与维护3.1 医学设备的使用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准确、有效。

3.2 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设备设置和参数。

3.3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医学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

3.4 医学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医学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四、质量控制与监测4.1 医院应建立医学设备质量控制与监测体系,定期对医学设备进行质量控制与监测。

4.2 医学设备质量控制与监测的内容包括设备的性能、精度、稳定性等。

4.3 医学设备质量控制与监测应由医学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组织相关部门进行。

五、风险管理5.1 医院应建立医学设备风险管理制度,对医学设备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

5.2 医学设备风险管理应由医学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组织相关部门进行。

5.3 医学设备风险管理应包括设备的安全性能、使用风险、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内容。

六、培训与教育6.1 医院应建立医学设备培训与教育制度,定期对使用人员进行医学设备的使用、维护、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培训与教育。

医疗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四篇)

医疗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四篇)

医疗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提高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质量,确保医疗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可靠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的所有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并根据设备的不同特点和使用需求,采取不同的维修和保养措施。

第四条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要注重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和沟通,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维修环境。

第五条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相关工作的合法合规性。

第二章维修管理的责任及权限第六条本医疗机构设立维修管理责任人,负责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并有权对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七条维修管理责任人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一)制定医疗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制度和规范,确保其合理、有效地执行;(二)组织开展医疗仪器设备的定期检修和保养工作,防止设备损坏和故障的发生;(三)监督和检查维修人员的工作质量和维修效率,确保设备的及时修复和使用;(四)组织开展医疗仪器设备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使用人员的操作水平和使用能力;(五)及时向上级汇报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情况和工作进展,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医疗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权限包括但不限于:(一)维修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和设备状况,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修;(二)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改进,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质量;(三)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保养和保管,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四)维修人员与供应商和厂家进行技术沟通和交流,解决设备故障和问题;(五)维修人员参与设备的选购和验收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维修管理的流程与要求第九条医疗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一)接到维修请求后,及时与使用部门联系和沟通,了解设备故障和需求;(二)对设备进行初步检查和确认,判断设备是否需要维修和维修的紧急程度;(三)制定维修计划和方案,确定维修人员和所需物资;(四)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和质量;(五)维修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满足使用要求;(六)记录维修记录和过程,及时报告和汇总维修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4篇)

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4篇)

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是指对医疗机构所拥有的医疗仪器、设备进行档案管理的一套规章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有效、规范使用,并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和记录。

以下是一份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 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对医疗仪器、设备进行分类,建立相应的档案- 档案应包含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购买记录、安装与验收记录、维修与保养记录等相关内容- 采用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2. 档案的建立与归档:- 新购买的医疗仪器、设备应立即建立档案- 档案应以形成完整、准确的记录为原则- 档案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进行归档,方便查找与管理3. 档案的更新与维护:- 医疗仪器、设备信息有变动时,应及时更新档案- 定期对医疗仪器、设备进行档案调整、清查和整理- 档案的维护需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可读性和安全性4. 档案的查询与借阅:- 医疗机构内部人员可以申请查询档案内容,但需提供相应的申请材料- 档案的借阅需经过审批,并按照一定的出借期限进行管理5. 档案的保存与销毁:- 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的保存期限应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确定- 到期的档案应及时销毁,销毁过程需记录并进行备份6. 违规处理与责任追究:- 对于不按照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操作的人员,应依法进行追责处理- 对于档案管理不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以上是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确保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的完整、准确和安全性,提高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能,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适用于全院范围内所有医疗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条术语定义1. 医疗仪器设备档案:指医疗机构通过采集、整理、归档对医疗仪器设备及其使用状况、操作记录、维护保养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永久性保存的文件或电子记录。

医疗器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4篇)

医疗器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4篇)

医疗器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4篇)医疗器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精选4篇)医疗器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篇1医疗器械使用前质量检查制度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在医疗器械使用前,严格遵循医疗器械使用前质量检查制度。

一、医院采购医疗器械,要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的要求进行索证。

凡证件不齐者,一律不予投入临床使用。

二、医疗器械投入使用前,必须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标签标识,建立真实完整的记录,记录应包括供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产品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购进数量、购进日期、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名等。

三、根据采购计划、进货发票或送货单,对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供货单位、数量、日期等逐项核对、清点。

如有不相符或破损应及时做好记录,严禁投入临床使用。

四、医疗器材投入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

其中:1、外包装检查:包装、密封等是否牢固;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是否符合要求;包装注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商、批准文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等是否清晰齐全;有关特定储运图示及使用的包装标志是否清晰。

不合格的`,不予投入临床使用。

2、内包装检查:医疗器械内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污染、无变形、封口应严密。

不合格的,不予投入临床使用。

医疗器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中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安全、人员、制度、技术规范、设施、环境等的安全管理。

医疗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医疗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医疗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中所有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培训,提高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水平。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医疗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二章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检查与维护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医疗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第六条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检查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设备的电源、气源、水源等是否正常,有无泄漏;(二)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音、气味等;(三)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裂缝、变形等;(四)设备的操作界面是否正常,有无损坏、脱落等;(五)设备的相关标识是否清晰、完整,有无误导性信息;(六)设备的周围环境是否整洁,有无杂物、积水等;(七)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有效,有无破损、松动等。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医疗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第八条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清洁设备的外表面,保持设备整洁;(二)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故障;(三)紧固设备的螺丝、螺母等连接部件,确保设备的安全固定;(四)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时修复或更换破损的安全防护部件;(五)检查设备的电源、气源、水源等供应系统,及时处理系统的故障;(六)对设备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校准,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七)记录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为设备的质保和追溯提供依据。

第三章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使用责任人和使用要求。

安全使用医疗设备制度

安全使用医疗设备制度

安全使用医疗设备制度1. 背景和目的1.1 背景:医疗设备在医院的临床工作中起到特别紧要的作用,对于正确、安全地使用医疗设备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紧要环节。

1.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院内医疗设备的使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全部医疗设备的使用,包含但不限于:诊断设备、治疗设备、手术设备、监护设备等。

3. 责任分工3.1 医院管理部门负责:—订立医院内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组织设备管理人员进行设备培训和考核;—监督检查医疗设备使用情况。

3.2 科室负责:—对所使用的设备负有监测和管理责任;—组织科室内设备安全使用培训;—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及时维护和修理和保养。

3.3 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负责设备的采购、验收、存储和归还等流程;—熟识设备的使用方法,培训科室人员;—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形。

3.4 科室人员:—严格依照医疗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维护设备的良好状态,妥当使用和保养设备;—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4. 设备采购与验收4.1 设备采购:—采购程序:科室提出需求→科室将需求报告给医院管理部门→医院管理部门组织招标→招标结束评标→确定中标方→签订合同→设备采购。

—设备采购要求:依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采购,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4.2 设备验收:—验收标准:设备实物符合合同要求,设备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验收程序:验收前准备→验收人员评审→检查设备→测量测试→验收报告。

5. 设备存储和保养5.1 设备存储:—设备存放位置:设备专用场合,干燥、清洁、通风良好,防潮、防尘、防震;—存放要求:设备应依照使用频率进行排放,设备间应保持充分的通道;—设备清单:对设备进行编码标识,并建立设备清单。

5.2 设备保养:—设备清洁:科室人员每日对设备进行清洁,清除灰尘和污垢;—设备校准: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准确可靠;—设备检验:定期对设备进行检验,确认设备各项指标实现要求;—设备保养记录:科室人员要记录设备的保养信息,包含保养日期、保养内容等。

医疗设备安全操作制度

医疗设备安全操作制度

医疗设备安全操作制度目的本文档旨在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操作,以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制定医疗设备安全操作制度,能够规范医疗人员的行为,减少潜在的风险和事故发生。

适用范围本操作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所有医疗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所有医务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都必须遵守本制度。

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在操作医疗设备时,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2. 知识与技能:医务人员必须接受相关设备的培训,了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责任与义务: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负责并及时报告。

4. 维护与保养:医疗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

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对所需使用的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 确认自身具备操作该设备的资质和技能。

- 准备所需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2. 操作步骤:- 根据设备的操作手册,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

- 注意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指示,确保正常运行并避免操作错误。

- 如有异常情况或操作困难,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上级报告。

3. 操作结束:- 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和消毒设备。

- 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或故障,如有问题应立即上报维修。

- 将设备归位并妥善保管。

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设备前应仔细阅读设备的操作手册,并遵循操作步骤。

2. 注意个人防护,佩戴所需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3. 禁止未经培训和未获得授权的人员操作医疗设备。

4. 禁止擅自更改设备的设置或参数。

5. 如发现设备存在故障、异常或不安全的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并停止使用。

处罚措施对违反本操作制度的人员将依据医疗机构的规定进行相应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记过、停职、解雇等。

以上为医疗设备安全操作制度,所有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须遵守该制度,以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操作和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医疗设备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安全操作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和范围1.1 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订立本管理制度。

1.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医疗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管理。

第二条术语定义2.1 医疗设备:指依照医疗专业技术标准,为诊断、治疗、监控、救助或者矫治等目的而使用的器械、用品、器具、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软件。

2.2 安全操作:指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下,正确操作设备,保障操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有效完成医疗目的。

第三条设备保养和检修3.1 每个科室负责人应当组织设备的定期保养和检修工作。

保养和检修应当依照设备厂商订立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3.2 依据设备情况和使用频率,订立设备保养计划,并建立设备保养档案。

3.3 保养和检修过程中应严格依照操作规程进行,保证固定时间、方法和质量。

3.4 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刻停止使用,并及时汇报给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处理。

第四条设备购买和验收4.1 设备采购应依照医院的采购管理制度进行,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4.2 采购人员应认真核对设备的产品信息、说明书、合格证明等,确保所购设备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4.3 设备采购完成后,应进行设备验收,确保设备符合医疗技术标准和院内相关要求。

4.4 设备验收应由设备保管人员和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参加,并填写设备验收报告。

第五条设备操作人员培训5.1 新入职的设备操作人员应接受设备操作和安全培训,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流程。

5.2 设备操作人员定期参加培训,更新设备操作和安全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5.3 培训内容应包含设备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常见故障处理等。

5.4 培训记录应认真记录培训日期、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及证书编号等信息,并保管至个人档案。

第六条设备使用管理6.1 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应认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符合使用要求。

6.2 设备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依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医疗机构内部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和提升医疗机构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责任和权限2.1 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并监督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分配、维护和报废等过程。

2.2 各科室负责对本科室内所有医疗仪器设备进行日常使用、保养和维护,并协助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进行仪器设备的清点和盘点工作。

2.3 医院领导及相关部门协助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进行仪器设备的监督、考核和奖惩工作。

3. 仪器设备的购置3.1 医疗机构按照需求和预算编制仪器设备购置计划。

3.2 购置计划需事先报送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和审批。

3.3 仪器设备的购置以正规渠道采购,并确保设备的质量、性能和价格的合理性。

4. 仪器设备的验收4.1 医疗机构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新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验收。

4.2 验收工作由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

4.3 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数量、型号、功能、性能等的检查和测试。

5. 仪器设备的分配和标识5.1 医疗机构对已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进行登记,并进行编码和标识。

编码需按照一定规则进行,以方便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5.2 对于共享使用的仪器设备,需进行科室间的协商和协调,并制定使用计划和规定。

6. 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6.1 医疗机构要求科室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操作规范进行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6.2 医疗机构要求科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制定相应的保养计划和记录。

6.3 科室对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并配合维修和检修工作。

7. 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7.1 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并制定维修计划和保养记录。

7.2 维修工作需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7.3 对于维修费用较高或维修周期较长的设备,需提前报告医院领导并进行协商和决策。

医疗器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医疗器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篇一」1、凡是有医疗设备的科室,要建立使用管理责任制,指定专人管理,认真检查保养,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并保证帐、卡、物相符。

2、新进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要由设备科负责验收、调试、安装。

有关科室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培训,使其了解仪器设备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后,方可独立使用。

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技术标准、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仪器设备(包括说明书)必须保持完整无缺,即使破损失灵配件,未经设备科检验不得任意丢弃。

4、凡属临床科室的仪器,科室间需调剂使用时,一定要经所属科室科主任批准。

5、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须经院长批准,方可借出。

6、各种仪器设备的说明书、线路图等资料,按科技档案由设备科建立档案,并负责保管。

各科室需用时,应办理借阅手续。

有关科室如因操作、日常维护需经常使用的,可以复印副本。

7、仪器设备属于公用资产,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作为私有财产垄断使用。

对于使用率低或使用不当,仪器设备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设备科有权报告院长收回。

8、仪器用完后,应由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检查、关机。

若发现仪器损坏或发生故障,应立即查明原因和责任。

如系违章操作所致,要立即报告医务科和设备科,视情节轻重进行赔偿或进一步追究责任。

(1)一般事故:未按操作规程操作,造成万元以下仪器损坏,尚能修复,不致影响工作者,按一般事故处理。

(2)责任事故:未按操作规程操作,造成万元以上仪器损坏,而不能修复者,按责任事故处理。

(3)重大事故:因工作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造成万元以上仪器损坏不能修复者,或虽能修复但设备损失费在万元以上者,按中的责任事故处理。

(4)无论何种事故发生后,都要立即组织事故分析。

一般事故分析由医疗设备科组织使用者和维修等有关人员参加。

重大责任事故分析由院领导主持。

(5)事故分析会的主要内容是对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制定防范措施。

医疗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4篇)

医疗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4篇)

医疗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医疗仪器设备是医疗机构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了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制定一套医疗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初步的管理制度草案,供参考:1. 安全用电:- 仪器设备的安装、修理和维护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电气安全。

- 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禁使用老化、破损的电线电缆。

- 定期对仪器设备的电气线路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2. 定期检验和维护:- 每台仪器设备都应有明确的检验和维护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

- 检验和维护工作必须由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设备标识和标志:- 每台仪器设备都应有明确的设备标识和标志,包括设备名称、制造商信息、出厂编号等。

- 设备使用过程中,标识和标志必须清晰可见,不得随意涂改或遮挡。

4. 培训与操作:- 所有使用仪器设备的医务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或资质。

- 在操作仪器设备之前,必须仔细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指南,并按照要求正确操作。

5. 运输与存放:- 仪器设备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包装和防震,避免设备受到外部冲击和损坏。

- 在存放仪器设备时,必须选择合适的场所,避免受潮、受热或受尘等不良环境。

- 存放的仪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6. 废弃处理:- 废弃的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环保要求进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私自销售。

- 废弃处理必须由专业的处理单位进行,并保留相应的废弃处理证明。

以上是一个初步的医疗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草案,具体的制度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补充。

同时,医疗机构还可以建立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和台账,对各台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管理,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医疗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2)是指医疗机构为确保医疗仪器设备安全运行和使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
度(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一、医疗设备使用前必须制定操作规程,使用时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二、对卫生部或卫生厅规定的有关大型仪器设备,须取得卫生部规定的《大型医用设备应用质量合格证》方能投入使用,使用人员须持有《大型医疗设备上岗人员技术合格证》方能进行操作。

三、使用科室对仪器设备的管理
1.建立使用登记本(卡),对开机状态、使用时间、运行状况、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登记。

2.高值仪器设备(万元及以上设备)应由专人保管,专人使用(科室主任是第一责任人),无关人员不能上机。

维修部门应确定一名维修专管人。

3.医疗设备使用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包括科室设备台账管理、设备的配件附件管理、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查。

如管理人员工作调动,应办理移交手续。

4.新购贵重仪器(5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应定期报告使用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情况。

5.未经医院领导批准,科室使用的仪器不准外借。

6.使用科室与人员要精心爱护设备,不得违章操作,如违章操作造成设备人为责任性损坏,要立即报告科室领
导、设备科及分管院长,并按规定对责任人作相应的处理。

四、使用操作人员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到:
1.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如发生故障后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停止使用;同时挂上“故障”标记牌,以防他人误用。

2.急救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采取应急预案,用手动方式代替仪器设备进行工作,然后调用同类仪器设备,再通知维修人员到达现场维修。

3.大型仪器设备或对临床诊断治疗影响很大的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停机时应及时报告院领导,通知医务科门、临床科室,停止开单,以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对有故障的仪器设备,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卸或者检修,应由技术人员负责检修,待故障排除后方能继续使用。

5.使用人员在下班前应按规定顺序关机,并切断电源、水源,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需连续工作的设备,应做好交接班工作。

6.操作使用人员应做好日常的使用保养工作,保持设备的清洁。

使用完毕后,应将各种附件妥善放置,不得遗失。

五、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医疗仪器设备档案是医院整个档案的组成部分,也是医疗仪器设备动态管理工作中不可能缺少的部分。

它对医疗仪器设备的计划、购置论证、安装、验收、使用、维护、计量、质量管理、调剂、报废等全过程管理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特制订如下制度:
(一)档案管理的要求:要提现真实、完整、动态。

(二)确定兼职档案员一名,负责医疗仪器设备的建档工作。

(三)凡属固定资产管理的医疗设备,均应建立医疗设备档案;万元及以上的医疗设备应建立完整的档案。

(四)医疗仪器设备完整档案的内容包括:
1.筹购资料:申请报告、论证表、合同、安装调试、验收记录及有关医疗器械的合法证件等。

2.仪器设备随机资料:产品样本、使用手册、维修手册、线路图及其其它有关资料。

3.管理资料:操作规程、维修保养制度、应用质量检测与评价、计量、使用维修记录、效益评价及调剂、报废情况记载等。

(五)档案的建立:
1.兼职档案员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的开箱验收,并详细记录随机所附的有关技术资料。

2.收集建档范围内的有关资料。

3.整理、分类、登记,建立设备档案。

(六)档案的管理:
1.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档案交医院总档案室保管。

2.上一年度的医疗仪器设备技术档案应在本年度未完成建档工作,50万元及以上的设备档案移交给医院总档案保管。

3.及时做好动态档案信息的补充更新工作。

4.医疗设备档案的借用手续,遵守医院总档案室的规定。

5.技术档案要按规定保存时间进行保管;销毁档案资料要经过批准。

6.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要办理好档案移交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