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综合说明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综合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17ddaf44693daef5ef73ddb.png)
第一部分: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综合说明1.1设计依据:1)设计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施工方便”;2)地下室设计有关图纸和基坑周边环境;3)《龙津路西关锦里勘察报告》;4)有关设计计算规范及规程:①《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②《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④《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1.2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龙津中路北侧,中山七路南侧,土兴巷西侧。
本次勘察场地为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场地内拟建16~34层塔楼(A、B单元)及2层连体裙楼,地下室设计为2层,基坑开挖深度为9m,基坑周长约为236m。
规划总用地面积4720.29平方米,本次勘探范围设计拟建建筑物见表1:表1 拟建建筑物一览表该工程由广州市联成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由广州中煤江南基础工程公司承担广州市荔湾区西关锦里商住楼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1.3地质条件:1.3.1区域地质特征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位于广州断陷盆地中部,本项目所处范围内第四系土层为冲积土(Q al)、沼泽沉积土层(Q h)及残积土(Q el)。
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山塱组(K2d),基岩为褐红色泥质粉砂岩及砂砾岩。
根据《广州市基岩地质图》地质资料显示,场区主要受广从断裂及广三断裂控制,广从断裂属正断层,走向北东25~30°,倾向北西西,倾角50°~55°,位于场地东南侧,为区域控制性断层;广三断裂带位于场区南侧,走向近东西向或略转呈NWW向,倾向南,倾角约50°,为斜冲正断层。
拟建场区未发现大的构造断裂通过,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地基稳定性较好。
1.3.2场地地形地貌特征拟建场地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龙津中路北侧,中山七路南侧,土兴巷西侧,毗邻广州卷烟二厂,为闹市居民小区,房屋较密集,周围房屋一般在8~9层,勘察场地较平坦,地面标高在7.27~8.09m。
基坑斜撑支护设计_概述及解释说明
![基坑斜撑支护设计_概述及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21f13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0.png)
基坑斜撑支护设计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基坑斜撑支护设计是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土木结构设计方案,用于解决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土体侧推力和垂直下沉等问题。
该设计方案通过设置斜撑来提供水平和垂直支撑,以确保基坑周边的土岩层能够稳定地承受卸荷压力,并保证基坑内部工作区域的安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基坑斜撑支护设计进行详细概述和解释说明。
首先,我们将介绍基坑斜撑支护设计的定义和原理,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斜撑形式以及其原理机制。
接着,我们将详细描述施工时对基坑斜撑支护设计的要求和步骤,包括材料选择、安装要点等内容。
然后,我们将讨论影响基坑斜撑支护设计的考虑因素,并提供相关实例进行分析。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常见的斜撑支护材料以及相应的工艺选择与对比分析,并结合施工案例进行经验总结。
最后,我们将介绍基坑斜撑支护设计的流程与方法论,并以典型案例为例进行设计分析和评价。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有关基坑斜撑支护设计的全面概述和解释,帮助读者了解该设计方案的原理、要求和步骤,以及材料选择和工艺对比等内容。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掌握基坑斜撑支护设计的基本知识,并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此外,本文还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有关基坑斜撑支护设计经验与教训,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基坑斜撑支护设计:2.1 定义和原理:基坑斜撑支护设计是指在土木工程中,通过采用斜撑结构来支撑土体,从而增加基坑的稳定性。
斜撑的主要作用是分担土壤和水压力,并提供临时支撑以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
斜撑结构主要由横向水平杆件、竖向立柱和倾斜的拉杆组成。
其原理在于通过设置合理的角度和长度,使得斜杆承受土体侧压力,并将其传递到地面或其他承重点上。
2.2 施工要求和步骤:基坑斜撑支护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预测并评估可能遇到的土体侧压力大小,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承载土压力。
- 确定合适的斜撑类型、数量和布置方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931e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c.png)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一、背景说明深基坑施工是指地下工程中特别要挖掘深且边坡陡峭的基坑,为了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支护设计。
本文以某深基坑为例,制定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二、工程概况某深基坑位于城市中心,地下水位较高,设计挖掘深度达到20米,基坑边坡倾斜角度为45度。
三、支护设计方案1.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采取暂时性降水措施。
通过使用井点降水、水泵降水等方式,将基坑内的地下水位降至工作面以下。
2.针对基坑边坡的倾斜角度,采取钢支撑和锚杆加固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支护。
钢支撑方案:在基坑边缘设置钢支撑,通过截斜杆和上中下横梁相结合的方式,构成一个合理的支撑系统,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锚杆加固方案:基坑边坡上设置锚杆,锚杆与边坡土体形成一个整体,通过锚杆的强固作用,提高边坡的抗滑性能。
3.为了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设计中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对钢支撑和锚杆进行荷载承载力计算,确定材料和规格。
对支护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检查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4.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况和施工要求。
特别是在挖掘基坑和安装支撑结构时,要逐级逐段进行,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和安全。
5.对于基坑挖掘完毕后的支护结构,需要进行监测和定期维护。
监测土体位移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及时采取相应的补充加固措施。
定期维护支护结构,修补损坏部分,确保支护结构的完好性。
综上所述,本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针对具体工程情况,通过暂时性降水、钢支撑和锚杆加固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要加强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基坑支护方案及计算书
![基坑支护方案及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cd4fcb3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9.png)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说明 . (4)1 工程概况 (4)1。
1 一般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项目概况 (4)1.3 环境概况 (4)1。
4 基坑安全等级 (4)2 地质资料 (5)2.1 地形地貌 (5)2.2 工程地质 (5)2.3 水文概况 (5)2。
4 不良地质条件 (5)2.5 地质参数 (5)3 支护方案设计 (6)3。
1设计使用规范 (6)3.2设计资料依据 (6)3.3 支护方案 (6)4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6)4。
1 计算方法 (7)4.2 计算条件 (7)4。
3 计算结果 (7)5 支护结构施工技术要求 (7)5。
1 施工流程 (7)5。
2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技术要求 (8)5.3 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7)5.4 土方开挖技术要求 (9)5。
5 基坑降排水 (10)6 其它注意事项 (10)7 监测要求及内容 (11)7.1 监测技术要求 (11)7.2 监测内容 (11)7.3监测要求 (12)8 质量检测 (12)9 应急措施 (12)9.1支护结构体系方面的应急处理措施 (12)9.2地下水方面的应急处理措施 (13)9。
3环境保护方面的应急处理措施 (13)9。
4应急资源 (13)10 备注 (14)第二部分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书 (15)1.AB段剖面计算 (15)2。
BC段剖面计算 (17)3。
CD段剖面计算 (19)4.DE段剖面计算 (21)5.EA段剖面计算 (23)第一部分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说明1 工程概况1.2 项目概况⑴主体建筑总用地面积约11654。
00m2左右,总建筑面积约54193.66m2左右,拟建建筑物共有5栋,地上6~34层,地下一层,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⑵基坑规模基坑大致呈矩形。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5a11ce24afe04a1b071def9.png)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新川科技园污水泵站提升泵房项目基坑支护施工图设计。
(一)基坑位置及建设规模场地位于污水泵站提升泵房位于新川科技园二组团内,东临洗瓦堰及B线道路,北面为规划220KV变电站,西面为地铁一号线红星站场站用地,之间有规划10m宽防护绿地,南面为规划市政绿地及华阳大道,该建筑物为1F,设一层地下室,设计+0.00=480.30m。
(二)使用年限本工程场地地面标高在481.0m左右,因此基坑设计时高度按481.0m考虑,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西边按16.5m考虑(即基坑开挖底面标高为464.50m),东边按13.8m考虑(即基坑开挖底面标高为467.2m)。
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
本项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一年,从基坑开挖之日起算。
超过使用年限后未回填,支护体系需进行安全鉴定。
(三)基坑对周边影响本工程地下室开挖深度为场地面标高(481.0m)以下13.8-16.5m,基坑开挖底面标高为464.5-467.2m。
根据业主提供的周边道路及地下管线资料及现状周边建(构)筑物情况,场地周边环境情况如下:1、周边建构筑物及市政道路基坑现在场地周围无建筑物分布。
2、地下管线基坑的东侧和南侧有军用电缆分布电缆埋深约3m,距离本工程地下室边线约10~16.7m,不会对其造成影响。
3、地面沉降本工程拟采用管井降水与明排水相结合。
明挖顺作法施工时,工程施工可能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应预防周边建(构筑)物下沉、倾斜、开裂,甚至造成破坏性影响。
施工前应对周边进行摄像取证,并在建筑物周边布设观测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跟踪测量,信息化施工。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采用补救措施,确保建(构)筑物安全。
二、设计依据1、《新川创新科技园污水泵站及配套管网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业主提供的《新川创新科技园污水泵站建筑设计图》3、设计采用的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1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1/T014-2013)4、设计采用的计算软件:北京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F-SPW》7.0版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现高新区境内新川创新科技园。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概要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2eeda39d05087632311212a8.png)
德宏州人民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及肿瘤放射治疗综合楼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方案单位:云南博文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二月二七日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潞西市城区,勇罕街中段东侧,德宏州医疗集团院内西南侧,场地周边:东面相距9.00m左右为芒市农机公司五层住宅楼;南面相距9.00m为围墙及州农业局三层住宅楼和办公楼;西面相距7.00m为围墙及勇罕街;北面相距20.0m左右为新建的中医大楼。
交通方便,整个场地设一层地下室,周长约205米,最大支护垂直深度约4.2米二、编制依据(1)《德宏州人民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及肿瘤放射治疗综合楼工程场地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BJ79-201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9);(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8)《注浆技术规程》(YSJ211-92);(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0)基坑周边场地环境条件;(11)本公司多年来类似工程支护设计、施工经验。
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一)场地地形地貌条件拟建场地地处潞西盆地中部偏东,属冲洪积扇(裙)后缘。
属拆旧建新场地,地势相对平坦、开阔,东面略高、西面微低,相对高差1.3m,地貌较单一。
(二)工程地质条件现将场地各地基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力学性质和空间分布情况,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填土:灰、灰黄、褐黄色。
稍湿~湿,松散,高压缩性。
成分以建筑垃圾、粘性土为主,局部间夹砾碎石。
层厚1.00~3.20m。
①1粉质粘土:黄、浅黄色,很湿,软塑状。
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粉土,具高压缩性。
摇震反应无,干强度、韧性中等,光泽反应稍滑。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c6f209a284ac850ad0242e6.png)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设计总说明1、工程概况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济阳县王奎楼居等城中村改造项目(东区)基坑支护与降水设计2 项目地点:济南市济阳县新元大街南侧、龙海路东侧、闻韶街北侧、经六路西侧3 建设单位:济南创盈置业有限公司项目与基坑概况拟建工程17层住宅楼30栋、地下车库组成。
本次支护范围为楼座及周边整体地下车库。
基坑形状大体呈倒U形,南北长约,东西宽约,基坑支护总长度约。
场地现状地面标高~,基底标高为~。
基坑开挖深度为~。
2、设计依据《济阳县王奎楼居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及地下车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山东惠裕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济阳县王奎楼居等城中村改造项目结构图、建筑图,济南创盈置业有限公司;《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XX;《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XX;《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 50739-20XX;《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XX;《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XX;《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JGJ111-20XX;《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DBJ/T14-081-20XX;《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11SG8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XX;《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XX;《复合土钉墙施工及验收规范》DB/J14-047-20XX 《工程建设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DB/J13468-20XX;《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济南市房屋建筑及轨道交通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与专家论证实施办法》济建发[20XX]18号。
3、基坑周边条件基坑周边环境条件拟建项目周边环境条件较简单,根据业主所提供的地形图,场地周围环境情况如下:场区外围基坑北侧坡顶距离建筑红线~、距离新元大街~东侧坡顶距离建筑红线、经六路~,东北侧坡顶距离管道~南侧坡顶距离建筑红线、闻韶街~,西侧坡顶距离建筑红线、龙海路~,西侧坡顶距离污水管道~。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7c70b3aa300a6c30c229fd0.png)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基坑工程技术规程》(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159-201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9、《武汉市深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定》WBJ-1-2001;10、武建{2005}273号文件;11、融建家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融建家园总平面图》(电子版)13、《融建家园地下室承台基础结构布置图》(电子版)二、工程概况1、本项目设计000=25.90m,场地绝对标高整平至24.90(-1.00m),基坑周边标高为-5.70~-5.90m,开挖深度4.50-4.70m,基坑周长约202.8m,地下室开挖面积约2369.4㎡。
根据湖北省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工程》(DB42/T159-2012)的规定,确定本项目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东北角AB段、南侧和西侧为一级,其余为二级。
本项目基坑工程有效使用期为12个月。
三、支护形式及地下水控制措施1、支护形式本项目地下室基坑坑段采用桩撑、悬臂桩和二级放坡+搅拌桩增强加固支护。
2、地下水控制措施上层滞水控制措施为埋管引流,明沟抽排和喷射混凝土止水,搅拌桩帷幕止水。
四、主要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a、喷射混凝土:C20。
b、垫层及地下室周边回填混凝土:C15。
c、支护桩、立柱桩位C30,冠梁、围檩和支撑梁:C30。
2、钢材a、钢筋:φ-HPB235(原I级钢);-HRB335(原II级钢);-HRB400(原III级钢)。
b、钢筋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各项性能的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a85db4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b.png)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基坑支护设计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减少地面沉降和地质灾害的发生,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和设计方法,对基坑进行支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下面将从基坑支护的目的、流程和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基坑支护的目的1.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基坑作为施工的起点,对后续的施工安全影响重大。
通过合理的支护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基坑塌方、下沉等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保护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稳定:基坑开挖对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支护设计,可以减少地面沉降和损害,保证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稳定。
3.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基坑周围土体的抗剪强度较低,容易产生土体失稳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支护设计可以通过改善土体工程性质,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基坑支护设计的流程1.地质勘察和力学参数确定: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获取地质情况及土体的力学参数。
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基坑的开挖范围、深度和倾斜度等设计参数。
2.支护结构的选择:根据基坑的特点和支护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
常见的支护结构包括土方开挖法、土钉墙、钢支撑、预应力锚杆等。
3.基坑开挖和土体处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的开挖,同时进行土体处理,如砂浆灌注、地下注浆等。
土体处理可以改善土体的工程性质,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4.支护结构的施工:根据支护结构的设计图纸进行支护结构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密实性,以保证其正常使用。
5.监测和调整:在基坑支护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施工监测,对支护结构的变形和位移进行实时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支护设计方案,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
三、基坑支护设计的方法1.基于经验的设计方法: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进行设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2.基于数值模拟的设计方法:通过使用有限元分析等数值方法,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基坑及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从而优化设计方案。
基坑边坡支护设计说明
![基坑边坡支护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dc03e865a8102d277a22f5e.png)
一、工程概况XXXX二号地块天瀑·-翠园工程位于XXXX大道XXXX路交叉口,北侧为电力城住宅楼,东侧为耕地和民房,南侧为XXXX道,西侧为XXXX、市政排水沟。
场地经过回填和基本平整后,地形开阔平坦。
拟建天瀑·-翠园工程为高层商住楼,由主楼、裙楼组成,占地面积约6538㎡,总建筑面积90735㎡,±0.00=1352.30m。
主楼地面以上29层,裙楼2层,均设有2层-7.8m地下室,地下室底板标高为1344.5m。
地下室基坑开挖后,四周形成8.40-9.60m高的基坑边坡。
为防止在地下室基坑开挖和地下室土建施工过程中基坑边坡滑塌失稳,危及地下室施工及基坑周围构建筑物的安全。
受XXXX房地产开发的委托,我单位对XXXX地块天瀑·-翠园工程基坑进行施工图阶段的支护设计。
二、工程地质情况根据XXXX院于二0一一年七月三十日编制的《天瀑·翠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基坑四周边坡地质情况如下:1、A-B-C-D段(北侧),走向60°,长136.00m,边坡高度为8.50-9.60m。
由杂填土(厚度3.00-6.00m)、可塑红粘土(厚度2.00-3.00m)和基岩组成(岩层产状260°∠6°),为顺切向岩土质边坡,局部土层厚度达9.10m,为土质边坡(B-C段)。
地下室边线距电力城住宅楼最近距离为15m,该住宅楼为6层,基础置于基岩上,为桩基础形式。
2、D-E-F-G段(东侧),走向147°,长85.00m,边坡高度为8.40-8.50m。
由杂填土(厚度2.00-3.00m)、可塑红粘土(厚度3.50-6.00m)和基岩组成(岩层产状260°∠6°),土层最厚达7.20m,为顺向岩土质边坡。
地下室边线距进村道路7.70~9.00m。
3、G-H-J-K-L-M段(南侧),走向237°,长132.00m,边坡高度为8.40-8.50m。
基坑设计说明word版
![基坑设计说明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2ba2f9a8956bec0875e38b.png)
美的北居项目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简况广东美的置业有限公司拟在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合成路与新基路交汇处兴建美的北居项目一期工程,拟建建筑物为8幢25层楼房及裙楼、1幢2层活动中心,为框架结构楼房,一期用地面积约为42830㎡,设1层地下室。
二、周边环境条件场区交通便利,大型施工设备可进场施工,场地东面为新基路,南面为合成路,西面为东兴路,北面为发展用地(空地),拟采用桩基础,拟建场地沿已建道路边线地下有管线埋藏,空中无高压线通过。
地下室顶板面标高为+0.00相当黄海高程5.20m;地下室底板面标高(-5.0m)黄海高程0.20m;底板厚0.5;基坑底面标高(-5.70);相当黄海高程-0.50m; 本基坑开挖深度为1.9~3.3m,局部4.5m,本基坑支护周长约为577m。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除东侧AB段为二级外;其余各段为三级。
三、工程地质与水文概况3.1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拟建场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属冲积平原地貌,场地地势较为平整,孔位最大高差约0.83m,场地内未发现有影响场区稳定性的构造形迹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的区域稳定性较好。
3.2场地岩土性质、特征及分布规律场区属于冲积平原地貌,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第四系土层为填土、冲积土,基岩为白垩系地层,岩性为泥质粉砂岩,自上而下叙述如下:3.2.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 ml)①层粘(砂)性素填土:粘性素填土灰色、棕色,松散,以粘性土组成为主,含石英砂,性质不均匀,欠压实,堆填时间约3年。
砂性素填土浅灰黄色,松散,以石英砂组成为主,含粘性填土,性质不均匀,欠压实,堆填时间约3年。
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区,层厚0.50~2.40m,平均层厚1.36m,层顶面埋深0.00~0.00m。
该层取土样16组(其中3组为细砂、1组为粉砂、12组为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w=25.4%,ρ0=1.96g/cm3,e=0.738,wL=33.8%,w p=20.9%,I p=12.9,I L=0.35,a1-2=0.341MPa-1,Es=5.13MPa,c=24.6kPa,φ=17.2°。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2684c09a300a6c30c229f10.png)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7.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 《深基坑工程》,高大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 《基坑工程手册(第二版)》,刘建航、侯学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0.《深基坑工程》陈忠汉,程丽萍.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1.《岩土锚固》程良奎,范景伦,韩军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2.《岩土锚固技术手册》闫莫明,徐祯祥,苏自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3.《岩土工程手册》,岩土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14.熊智彪主编.《建筑基坑支护》(第二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5. 业主提供的周边环境、结构施工图等相关资料设计参数2.工程概况以及周边环境拟建某工程位于居民住宅以南,其东临津东商场,西侧为广电大场,南侧为幸福路。
拟建建筑物地面以上7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2864m2,建筑±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5.95m ,整平后地面标高为36.00m ,其它标高均以此为准,地下室负二层底板顶标高为27.50m ,基坑开挖深度为8.0m ,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
基坑支护初步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初步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cd6e44f7fd5360cba1adbb3.png)
目录1 工程概况 (1)2 设计技术标准及设计依据 (1)3 周边环境条件 (1)4 工程地质条件 (2)4.1场地地形、地貌 (2)4.2 地层岩性 (2)4.3 场地地下水 (3)5 基坑支护方案选择(略) (3)6 基坑支护设计 (3)6.1 基坑及边坡设计原则 (3)6.2 基坑及边坡支护设计 (4)6.3复合土钉墙设计要求 (5)6.4 护壁桩设计要求 (5)6.5 护壁桩桩上预应力锚索设计要求 (6)6.6 地下水处理措施(集水明排) (7)6.7 基坑填土回填设计要求 (7)6.8 施工方法 (7)7 信息化施工及基坑监控 (7)7.1 后效监测 (7)7.2 信息化施工 (8)8 检测 (8)9 应急预案 (9)10 其他........................................................ 10附图:1 基坑支护设计平面布置图012 各分段剖面、立面示意图02-143 基坑支护设计大样图15-194 基坑支护监测点布置图201 工程概况xx片区定向安置房项目(xx)是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建设项目,用地位于xx市xx区xx路以西、xx路西北角、xx路以南地块。
本项目包括4栋高层住宅楼、1栋高层综合楼、1栋高层办公楼,以及与之配套的门卫房及地下车库等建筑,是一个较大规模、配套基本完善的居住小区。
受甲方委托,由我院承担该项目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任务。
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及甲方规划要求,该基坑分为AB段(东面)、BD段(东北面)、DE段(东北面)、EH段(北面)、HJ段(西北面)、JK段(西北面)、KN 段(西北面)、NP段(西北面)、PQ段(西南面)、QR段(西南面)、RS段(西南面)、SV段(东南面)、VX段(东南面)及XA段(东南面)共14段进行支护,基坑底开挖标高分别为73.4m、72.4m和71.4m,边坡顶标高71.80~83.30m,基坑开挖深度0.40~9.60m。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及计算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及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8cb469ea216147916112884.png)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工程名称:华阳市阳光佳苑设计单位:XXX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X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O一三年七月十五目录第一章基坑支护设计的计算方法-----------------------------------------------4 第一节概述---------------------------------------------------------------------4 第二节静力平衡法------------------------------------------------------------4 第三节等值梁法---------------------------------------------------------------6 第二章设计任务及要求-----------------------------------------------------------9 第一节设计原始资料--------------------------------------------------------9一、工程概况------------------------------------------------------------------9二、设计条件------------------------------------------------------------------9第二节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10一、任务------------------------------------------------------------------------12二、要求------------------------------------------------------------------------12 第三章结构方案设计说明--------------------------------------------------------14 第一节设计依据及规范-----------------------------------------------------14一、本项目相关资料--------------------------------------------------------14二、设计采用的规范--------------------------------------------------------14三、基坑设计环境控制标准-----------------------------------------------14第二节支护结构方案--------------------------------------------------------15一、方案设计指导思想-----------------------------------------------------15二、方案简介-----------------------------------------------------------------15 第四章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书-----------------------------------------------17 第一节土压力计算-----------------------------------------------------------17一、土压力系数计算--------------------------------------------------------17二、土压力计算--------------------------------------------------------------18第二节嵌固长度及水平锚固力计算--------------------------------------24一、土压力系数计算---------------------------------------------------------26二、锚杆长度计---------------------------------------------------------------26三、锚杆杆体材料计算------------------------------------------------------26四、桩长计算------------------------------------------------------------------26 第三节配筋计算--------------------------------------------------------------28 一、排桩配筋计算------------------------------------------------------------28 第四节验算------------------------------------------------------------------- 30一、抗倾覆稳定验算---------------------------------------------------------30二、抗隆起验算---------------------------------------------------------------30三、抗管涌验算---------------------------------------------------------------31第一章基坑支护设计的计算方法1.1概述计算板桩墙的常用方法,主要有自由端支撑法(静力平衡法)、弹性线法、等值梁法,后来又提出1/2分割法,矩形荷载经验法,太沙基法,均适用于基坑围护结构计算。
基坑支护、地基加固工程施工说明书及附图精选全文完整版
![基坑支护、地基加固工程施工说明书及附图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9f59b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7.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基坑支护、地基加固工程施工说明书及附图基坑支护施工说明一、支护结构形式支护结构采用支护桩+内支撑形式。
支护桩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钢板桩顶高出围堰顶标高30cm,围檩均采用I40b及I45b双拼工字钢每两米加一道加劲肋。
角撑采用钢管,钢材选用Q235b,焊条选用E43型。
各构件均采用焊接,除钢板桩与围檩连接采用点焊配合局部满焊,其余构件均采用满焊。
管道沟槽采用对撑,承台采用四角撑。
二、钢支撑施工方案1、管道基坑支护主要采用φ426×12mm钢管支撑支护,由于基坑深度不同,分为单层钢支撑及双层钢支撑,设置在钢板桩上的围檩上。
单层位置为地面向下1.5m处安装一道钢支撑;双层位置为地面向下1m处及基坑底部向上3m处各安装一道钢支撑。
钢支撑示意图承台基坑内只设置角撑,钢围檩采用I45b双拼工字钢制作而成。
由于钢支撑均为角撑,为防止钢围檩由于侧向受力而产生位移,需在钢围檩上焊接抗剪蹬,将钢围檩与拉森钢板桩卡死。
2、钢围檩安装方法及流程钢围檩采用2I45b组合钢围檩。
钢牛腿三角托架采用L75*10角钢加工焊接制作而成。
每节钢围檩设置不少于3个钢牛腿三角托架,间距4m沿钢围檩中心处等距布置,转角等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设钢牛腿三角托架。
三角托架与拉森钢板桩焊接牢固,然后在其上安装钢围檩,钢围檩与拉森钢板桩之间的缝隙,采用细石混凝土填充密实,保证钢围檩与钢板桩之间贴合密实,能够均匀受力。
牛腿示意图钢腰梁转角示意图钢管支撑与腰梁连接示意图3、钢支撑架设方法及流程钢支撑架设极具时间性和协调性,支撑架设的时间、位置及预加力的大小关系到深基坑稳定的成败。
钢支撑架设随土方开挖一同施工,土方开挖至钢支撑标高下0.5后及时架设钢支撑。
基坑开挖时,钢支撑采用人工配合50T吊车架设及拆除。
由于钢支撑长度较短,所以吊装和拆除钢支撑时,利用1台50T整体起吊钢支撑,将钢支撑从地面吊起后应将两端调整水平后,吊运至架撑处,再向下下放钢支撑到所在位置处,此时可拆除钢丝绳,起吊千斤顶至钢支撑处加力至设计要求,并加塞钢楔子塞紧。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5c9b2ceda38376baf1faea9.png)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及相关标准1. 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江南西路公共人防工程(二期)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2. 总平面图及基础平面图、地下室剖面图电子图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6. 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7.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15-31-2003)8. 本基坑属于一级基坑支护,基坑重要系数为γ=1.1,有效期一年二、支护结构的主要设计参数与施工要求1、本基坑位于广州市江南西路,周边长度约825m,基坑占地面积约为6680m2。
基坑支护采用旋挖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
基坑沿南北两侧呈长方形,南侧分别有:中国石油南方大厦,两层地下室(4.48m)、8层住宅楼两栋,无地下室(4.33m、3.67m)、9层天乐富林酒店,无地下室(7.39m);北侧分别有:新一城商业楼,三层地下室(11.4m)、南轩阁住宅楼,两层地下室(6.74m)、10层住宅楼,无地下室(5.38m)、8层住宅楼,无地下室(4.20m)。
(注:括号内为建筑物距基坑边线的距离)2、本基坑所在商业区建筑密集,管线较多。
基坑南北两侧管线在施工前进行迁移。
对本基坑有较大影响的管线为宝岗大道南北向的排水渠箱和1200mm排污管,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探明管线位置和加强保护。
3、本基坑坡顶2.0m范围内不允许堆载,且坡顶2.0m范围外允许地面堆载<20kPa。
基坑东西两侧为出土口,出土口最大荷载<40kPa。
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应创造条件减小开挖坡度;严禁于坡顶超负荷堆载,基坑出道口如有特殊的荷载要求,应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4、图中单位尺寸除注明外均为mm,标高以m计;基坑底面标高分别为西侧-4.74m,东侧0.06m,施工前场地平整至8.00m,基坑开挖深度为12.74m(7.94m)。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31745cc360cba1aa811da85.png)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说明一、本工程设计依据及执行、参考规范1、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报告》,二○一三年八月;2、执行规范、规程、标准、规定:3、参考规范、规程、标准、规定、资料:4、本工程地下室各层结构平面图、基础图:设计图纸。
5、基坑周边环境条件资料: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图,且我司进行了现场踏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周边无影响管线。
6、建设单位和总包单位关于红线外坡顶空地的利用要求:红线外有空地可供利用,可自然放坡。
二、工程概况1、地理位臵:场地交通便利,场地经整平。
2、主体建筑概况:拟建22#、23#、24#、25#、26#、27#楼均为高层建筑,层高11层至23层,一层地下室。
3、地下室(基坑)尺寸: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将场地各岩土层叙述如下:1、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1)素填土层号①:土黄色,岩性为回填的花岗岩风化土及中风化花岗岩岩块,岩块的块径较大0.5-2.0m,分布不均,松散,该层在大部分钻孔中有揭露。
厚度0.20~11.40m,平均厚度4.15m;层底标高12.25~10.56m。
2、冲积层(Q4al)(1)淤泥质土(层号②1):深灰色,富含有机物,有腐臭味,软塑,部分含砂粒较多,本次所钻探孔位,对该层只在KK5、KK6、TK13、TK15、TK18、TK20钻孔中有揭露。
根据设计院提拱的拟建筑物平面布臵图,该层主要分布在22#、24#楼位臵。
厚度2.00~4.00m,平均厚度2.88m,层度标高-0.11~4.09m。
(2)粗砂(层号②2):土黄-浅灰色,石英质,次圆状为主,分选性一般,含少量粘土,饱和,稍密为主,上部含淤泥。
本次所钻探孔位,对该层只在TK15、TK18、TK20、T29钻孔中有揭露。
根据设计院提拱的拟建筑物平面布臵图,该层主要分布在22#、24#楼位臵。
厚度1.20~4.70m,平均厚度2.60m,层度标高-1.66~7.46m。
(3)粉质粘土(层号②3):深灰色,饱和,主要为可塑状为主,局部坚硬土状,无摇振反应,切面较粗糙,出露于ZK54-1、ZK42-1,厚度为6.15m及2.40m 。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9-10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9-10](https://img.taocdn.com/s3/m/c6fea3aa69dc5022aaea001b.png)
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广州火车站基坑包括站厅层、1号出入口和三号风道在内,基坑周长约345米。
基坑开挖深度约8.15~18.96m,基坑开挖总面积约5720m2。
基坑周边地下构筑物较多,关系复杂。
基坑北侧距广州火车站站房约30m,南侧距环市西路约14m,西侧紧临二号线火车站,东侧距地中海商场约5米。
基坑下方为五号线火车站暗挖站台层隧道,基坑下方与隧道拱顶最近距离约3米,基坑南侧挖孔桩桩底与隧道拱顶最近距离仅为0.5m。
根据五号线总体部提供的最新管线资料,基坑范围内的管线需要迁改。
管线迁改完成后,基坑周边管线主要集中在基坑东侧挖孔桩和地中海商场之间,主要管线有:一根φ720mm热力管,埋深1.5~2.5米,距挖孔桩约0.8m。
一根600mm供水管,埋深约0.6m,一根800mm排水管,埋深约2米。
基坑北侧有一根φ800mm排水管和φ200mm供水管。
二、设计依据1、《广州火车站土建招标设计》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二零零五年元月广州2、《五号线总体提供线路施工图设计平、纵断面(第三版)》3、《广州火车站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二零零四年十月4、《广州火车站补充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二零零五年。
5、广州地铁五号线总体部发放的相关文件及联系单。
6、《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1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1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14、广东省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15、广州市标准《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 02-98)16、国家、广东省及广州市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规定。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5ab9b7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a.png)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说明一、设计目标:1.保证基坑的安全可靠,确保不会发生地面塌陷、变形等现象;2.减少施工对周边土体的影响,保护周边建筑物、管线等;3.提供安全顺畅的施工条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强调基坑支护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基坑不会出现塌陷、冒土、下沉等情况。
2.经济性原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取支护结构和材料,降低成本。
3.实用性原则:考虑施工方便性和工期要求,合理布置支护结构,方便施工人员操作。
三、设计内容及步骤:1.土壤力学参数确定:根据现场调查资料,确定土壤的物理特性、力学特性和抗剪强度等参数,以便进行后续的支护结构设计。
2.基坑开挖深度的确定:根据工程要求和土壤条件,确定基坑的开挖深度。
3.支护结构类型选择: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土壤条件和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类型,如土钉墙、桩基、垂直支撑等。
4.支撑结构的设计:根据选择的支撑结构类型,进行结构计算,包括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控制等。
5.施工方案设计:根据设计的支撑结构,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步骤和施工顺序等。
6.施工监控和安全评估:根据设计方案,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并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施工过程及时调整、及时解决问题。
7.监测系统设计:根据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设计监测系统,对基坑变形、土体应力、支撑结构变形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8.设计文件编制:根据设计内容,编制设计文件,包括支护结构图纸、构造分析计算书、施工方案等。
设计内容及步骤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以上仅为一般设计流程的简要介绍。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合理的设计能够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设计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土壤力学特性、工程要求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实际施工中,设计人员应密切配合施工人员,随时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依靠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及时调整设计方案,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支护安全等级及合理使用年限
1、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本基坑支护安全等级定为一级;
(2)中风化强风化粉砂泥质岩(地层编号⑤2):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极为发育,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局部呈块状,锤击易断,岩石质量指标RQD为40-70%,属及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属破碎~较完整,岩体质量基本等级为Ⅳ级。
3.3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承压水、基岩裂隙水。
勘察期间,测得初见水位埋深为5.60~6.90m,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为5.70~7.00m。
2、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
(1)粉质粘土(地层编号②):褐黄色、灰黄色为主,少数花斑色,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光泽反应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呈稍湿~湿,可塑状态。
(2)中砂(地层编号③):灰黄色,成分以石英及砂为主,含少量粘粒,次陵角状,颗粒级配差,呈饱和,稍密状态,局部夹有少量细砂和粒径2~10mm砾石。
2、基坑合理使用年限:一年。
4.3基坑支护设计岩土力学参数
地质成因及名称
天然密度
ρ(g/cm3)
内摩擦角φ
(°)
凝聚力C
(kPa)
岩土体与锚固体的极限黏结强度标准值qsik(kPa)
杂填土①
18.4
11
5.0
30
粉质粘土②
18.9
16.5
25.5
45
中砂③
20.0
28
3.0
80
圆砺④
20.5
30.0
拟建场地北侧为副楼,西南侧为食堂,东南侧为办公大楼,西北侧为围墙及锦江路。场地原为平面停车场,较平整。场地现状地面标高介于110.47m~110.61m。项目占地约1300㎡,基坑周长约160.0m,基坑深度约15.2m。
三、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3.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本区为在构造上位于岭南东西两复杂构造带东段北侧,与武夷、戴云新华夏系隆起褶皱带两缘交结复合的地区,区内构造复杂多样,主要可划分为纬向、赣南山字系、新华夏系、华夏系、南北向、北西向及旋扭构造等七种构造体系及构造带。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标准及规程;
(8)周边地形、在建基坑资料的相关调查。
二、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赣州市章贡区区政中心大院内,主要为一栋3层文体健身活动中心和一层地下室,场地正负零标高为110.75m,地上面积约3575m2,地下面积约1425m2,总建筑面积约5000m2。
五、施工说明及技术要求
5.1
(1)咬合桩分两类,为配钢筋笼混凝土桩(B桩)及不配钢筋笼的素混凝土桩(A桩),桩身混凝土强度采用C30,其中素混凝土桩施工时为了桩与桩之间咬合效果,需要采用60~80小时的超缓凝状态。
(2)A桩直径1200mm,A桩中心间距1800mm;B桩直径1200mm,B桩中心间距1800mm;A桩与B桩咬合300mm。
(5)咬合桩施工前需要建造混凝土施工导槽,桩位允许偏差10m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05%,主筋间距偏差不大于10mm,箍筋间距偏差不大于20mm,钢筋笼长度偏差不大于100mm,钢筋笼直径偏差不大于10mm,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0mm。施工应满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和《滚扎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的规定。
章贡区区政中心文体健身活动中心项目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章贡区区政中心文体健身活动中心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北京中核大地矿业勘查开发有限公司2017.03);
(2)项目结构图;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2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第四系冲积层、白垩系基岩。各地层岩性及野外特征自上而下依次描述为:
1、人工填土(Qml)
杂填土(地层编号①):褐红色,灰色,主要由粘性及少量建筑物垃圾等组成,硬杂质含量约占10-25%,密实度不均匀,呈松散-稍密状态,完成一定自重固结,回填时间约5年,场地内所有钻孔均遇见该层,层厚0.50~3.00m,平均厚度1.01m。
在基坑顶设置一圈排水沟(300mm×300mm),基坑开挖阶段采用坑内集水坑抽水和坡顶排水沟明排;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在坡脚设置一圈排水沟(300mm×300mm)和4个集水井(800mm×800mm×深1000mm),以在基础施工期间抽除坑内积水到坡顶排水沟,通过沉砂池(长×宽×深=3000mm×1500mm×1500mm)排出场外。
(3)圆砺④:灰色,杂色,成分以石英及砂岩为主,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以上,一般粒径为2~15mm,最大粒径可达20~40mm,呈亚圆形,充填物为25-30%的中细砂、粗砂及5-10%的黏性土,呈饱和、松散~稍密状态。
3、白垩系基岩(K)⑤
(1)强风化强风化粉砂泥质岩(地层编号⑤1):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极为发育,局部裂隙面被黑色铁锰质所充填,岩心呈短柱状、碎块状,手掰易断,岩石质量指标RQD为10-30%,属及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属破碎~较破碎,岩体质量基本等级为Ⅴ级。
3.0
140
粉砂质泥岩⑤1
21.5
25
28
180
粉砂质泥岩⑤2
23.0
40
40
300
4.4基坑支护方案
(1)基坑支护方案
将地下室筏板外边线外扩1.0m作为基坑开挖边线。基坑主要采用桩锚支护形式,支护桩采用旋挖咬合桩。
(2)基坑排水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系中更新统为相对隔水层,其上为潜水类型,主要赋存于冲洪积砂层中;还有少量的上层滞水赋存于人工填土、石中,受地表水及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因季节及降雨情况而异,雨季水位上升。
(3)桩钢筋笼主筋采用HRB400级d28mm螺纹钢筋,均匀分布,加劲筋采用HRB400级d20mm螺纹钢筋,每1.5m为一圈,主筋设置于圈外,箍筋采用HPB300级d12mm圆钢筋,每0.10m为一圈,设置于主筋之外。
(4)桩钢筋笼混凝土保护层50mm,桩身主筋连接应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并满足《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的规定和《滚扎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