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word版

合集下载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导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导论

(一)概念界定(要清晰)
1、儿童与儿童期
儿童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 熟这段时间内,在心理上 和行为上发生的变化是儿 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这 段时间里的个体就是儿童。
儿童期的界定
发展心理学把儿童定义为0-18岁的 发展中的人,即新生儿到青年初期 的人类个体,个体发展中的这一时 期被称为儿童期。
2、 成 熟
(基础)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心理过程 (动力)
(前提) 意志过程:意志性的心理过程
伴随注意
心理现象
(基础和动力的集中表现)
个性心
理 (结果)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2)心理的实质
①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是脑的机能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
从系统研究的角度看:
通过对种系或动物演化过程的研究,考察动物心理如何 演化到人类心理;以及人的心理又如何从原始、低级的 心理状态演化到现代、高级的心理状态,是广义的发展 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又称动物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 都属于广义的发展心理学范围内。
比较心理学主要研究低级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类人猿心 理的发展历程,以揭示动物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 大致图景。
高尔顿:
英国名人家谱分析
“322/977”VS
“—1/—97《7”遗传的天才》
霍尔 “一两的遗传 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顿运用名人家谱调查法,从英国的政治家、 法官、军官、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名人 中选出977人,调查他们的亲属中有多少人成 名。结果发现,名人的亲属中有332人也同样 出名。而对照组中是人数相等的普通人,他们 的亲属中只有1个名人。

期末《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总结

期末《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总结

期末《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总结(总1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总结第一章总论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从出生到青年前期,也就是出生到17、18岁这个年龄段;【习题】:1、广义的心理发展学: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

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一)生理发展身体和大脑的发育成长,感官能力、运动技能和健康的变化或稳定性。

(二)认知发展学习、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推理和创造力等心理能力的变化或稳定性。

(三)社会性发展情绪、意志及社会关系的变化和稳定性。

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有哪些?(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what首要任务)(2)揭示儿心发展的原因和机制(why\how)(3)解释和测量个体差异(4)揭示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基本方法(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规律)】1.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顺序性和不可逆性这是指心理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从不完善向完善发展,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

且心理发展的具体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2.心理发展时间上的不平衡性指的是心理各机能的成熟并不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发展,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模式。

总体来说,幼儿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儿童期的平稳发展,到了青春发育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期,然后平稳发展,到老年期开始下降。

3.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4.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5.心理发展在时间上稳定性与否的问题6.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问题7.发展具有年龄特征心理年龄特征指在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特点。

国外和本教案的划分:(1)产前期(2)婴儿期(出生—3岁)(3)童年早期(3-6岁左右)(4)童年中期(6岁—11、12岁)(5)青少年期(11、12岁—17、18岁)(6)成年早期(17、18岁-35岁左右)8.心理发展关键期的问题发展关键期是指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个时期对某些刺激最敏感因而也是发展某些机能、能力的最佳时期。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打印版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打印版

《⼉童发展⼼理学》期末重点·打印版<⽬录>【简答题】1.关于遗传与环境之争(阶段+代表⼈物)p82.相互作⽤论的基本观点p103.⼉童发展⼼理学的主要研究⽅法(含义+优缺点)p304.⼉童动作发展的规律p555.评定新⽣⼉感觉的⼏种⽅法p626.⽪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p867.⼉童使⽤形容词的发展过程有何特点p132---新的内容(7.⼉童话语发展特点p133)8.简述“单词句”(含义+特点)p1359.句⼦的理解策略有什么P13810.语⾔获得相互作⽤论的主要观点(Piaget)p14611.良好的情绪或健康的情绪的特征p173--新的内容12.情绪发展的总趋势p18213.影响怯⽣的因素(定义+影响因素)p18314.玛西娅的同⼀性发展理论p22115.性别恒常性(性别⼀致性)发展要经历的三阶段p22516.什么是依恋(定义+类型)p24317.早期依恋对⼉童发展的影响p25218.缪勒和⽩莱纳把婴⼉同伴相互作⽤划分为三阶段(同伴的作⽤)p25619.⽪亚杰的⼉童道德认知发展三阶段p27420.⼉童观察⼒发展的⼤致趋势p75(⽼师补充的)21.思维(认识)的起源发展p7822.⼉童话语发展的特点p123(⽼师补充的)【论述】1.关于遗传与环境之争(阶段+代表⼈物+主要观点+对教育的启发)p82.⼉童发展⼼理学的主要研究⽅法(含义+优缺点)p303.“视崖”实验(⽬的+结果+结论)p764.⽪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评价p93)p865.论述⽪亚杰对⼈类思维的起源、结构和机制的看法,以及你对该理论的评价。

(⽼师补充的)6.语⾔获得理论(有什么+代表⼈物+观点)p1447.埃⾥克森⼈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p1968.论述埃⾥克森的“⼼理社会发展的阶段”p1979.简评埃⾥克森的⼈格发展理论p20010.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p20211.论述⽪亚杰的⼉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p27412.柯尔伯格(Kohlberg)的⼉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三⽔平六阶段名称+特点)p277【简答题】1.关于遗传与环境之争(阶段+代表⼈物)p8这场争论⼤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绝对决定论:争论的双⽅把遗传与环境完全对⽴起来。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6020737 建议课时数: 56 学分:3.5 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先修课程:幼儿卫生与保育开课单位: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组一、课程性质《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群的专业平台课,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性质为必修。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备的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学前教育实际的实践能力。

该课程的前置课程为《幼儿卫生与保育》,为本课程学习提供基础。

《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等为后续课程,这些课程的基本原理都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出发点,探讨的是如何据此推进儿童的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年龄 特征、心理过程的发展、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三大方面。

二、课程目标通过《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基 本规律,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相关现象,在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时,能联系本课程中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后续的见习、实习以及工作岗位上,能有意识运用本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观察儿童、理解儿童,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培养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

具体体现在:(一)专业知识●掌握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掌握观察、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掌握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掌握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掌握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掌握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二)专业能力●能运用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能运用观察、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求●能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学前儿童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能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分析教育的适宜性●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二)专业素质●具有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儿童发展心理学讲义

儿童发展心理学讲义

儿童发展心理学讲义论绪第一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发展的性质和发展模式,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一、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又可以分为两支:一支是从心理的种系发展来研究,即从动物演化到人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即研究动物的心理和行为的实质,称为动物心理或比较心理学。

一个是人类心理的进化进程,即比较处于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各民族的心理,研究人类种系心理发展的历史轮廓和规律。

称为民族心理学。

一支是从心理的个体发展来研究,即从出生到老的过程,称发展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成熟(0—17、18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所谓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指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它包括:1、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即发展的方向、顺序。

这种发展方向、顺序是带有客观规律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有规律地出现各自特有的质的特征,称为年龄特征。

准确地说,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3、儿童心理的个别差异。

儿童的心理因人而异,但个别差异的表现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4、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起作用的规律。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人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概括为三个W:What ? When ? Why?What:“是什么”,即揭示或描述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模式或特征。

When :“什么时间”,即这些模式或特征发展变化的时间表。

Why :“什么原因”,即对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其形成的各种因素。

具体地说,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如,儿童的身体动作是怎么样发展变化的,儿童的语言是怎么样发展的,儿童的认知、社会性、情绪及道德是怎么样发展的,等等。

(完整word版)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

(完整word版)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概论一、三个基本问题1、何谓“发展”发展指的是个体生命全程中系统的连续性的变化。

2、为何发展成熟和学习3、何谓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青年期这个特定过程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这个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的一门科学。

二、为什么要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三、三个争论1、发展是连续性还是阶段性2、儿童是主动还是被动3、遗传还是环境(一)遗传与环境1、遗传决定论⑴创始人——高尔顿遗传定律“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其受遗传的决定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与躯体组织所受遗传的决定一样”。

——〈遗传的天才〉⑵复演说——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⑶本能说——麦独孤、弗洛伊德和桑代克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华生给我12个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自己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中养育他们,不论他们祖宗的才干、爱好、倾向、能力和种族如何,我保证将任何一个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美术家、大商人,以至于乞丐或者强盗。

——华生纽曼的同卵双生子实验3、共同决定论斯特恩的“合并原则”吴伟士的“相乘说”格塞尔的“成熟学习论”双生子爬楼梯实验4、总结与反思1、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影响心理发展(安娜斯塔西)(1)反应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遗传结构,都以独特的方式对环境和刺激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有一个范围限度。

①遗传给个体提供了潜在的发展范围。

②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

③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可能使不同的个体表现出相似的特征。

(2)渠道化遗传基因已为某些行为特征纳入特定的发展渠道,限制着这些行为的发展。

而对于某些心理特征(如智力、个性),遗传很少将其纳入特定的发展渠道,环境较容易发生影响。

(3)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遗传和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

四、早期儿童发展心理学回顾(一)近代的儿童观早期历史记录表明,人类早期的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权利。

儿童多半被认为是成人的雏形,“只是比较小、比较弱、比较笨的成人。

(完整word版)儿童发展心理学(刘金花)-笔记

(完整word版)儿童发展心理学(刘金花)-笔记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概述一、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从狭义上说,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从广义上说,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比较动物演进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代表性心理,研究动物种系心理发展的图景与规律;比较处于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各民族的心理,研究人类种系心理发展的历史轮廓和规律,以及研究人类一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现在的发展心理学已逐步分化出各个以专门年龄阶段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它主要包括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有一个科学的年龄范围,不同于常识所称的“儿童”,一般是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从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行为模式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它既包括外显的行为特质,也包含内隐的心理特征。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对心理发展原因和机制的揭示,不仅有助于我们构建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好地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使我们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培养与干预具有了科学的依据。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尽管心理发展遵循相同的模式,必须注意到发展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不仅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各不相同,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也不相同。

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遗传的作用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充分体现了,环境则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施加影响。

儿童生活的环境各种各样,这些环境因素也被视为儿童行为的生态圈。

在这些生态环境中,儿童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分别是家庭、学校和社区。

就家庭而言,父母的养育方式、文化水平与职业状况、父母个性、亲子关系的质量、家庭类型(完整家庭还是单亲家庭)、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等是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儿童发展心理学-资料

儿童发展心理学-资料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
课例1
• 一个三岁儿童会唱“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这并不说明这 孩子懂得了数的序列。一个四岁儿童会背乘法口诀,也并不说明 这孩子懂得了数的组成。所有这些内部的、持久的、稳定的变化 ,只是靠模仿和强化,一种机械的学习积累,并没有进入意义的 理解水平。只有当儿童把所学习的知识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 相互联系起来,才能说这种变化导致了结构变化,才可称的上是 发展。
Company Logo
(三)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 每个儿童发展经历的阶段,或发展变化的模式 是相同的,但每个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发展 最后达到的水平、各种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特点 并不相同。如何测定这些个别差异,也是儿童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
(四)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 儿童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五)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 帮助儿童顺利地度过每个发展阶段。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
狭义的概念
• 指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
广义的概念
• 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
• (1)人类种系心理发展
• 包括 ① 动物的心理的进化过程(动物心理学)

②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民族心理学)
(2 )个体心理发展(研究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也就是狭义的发展 心理学是本书概念,也是发展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 1、对发展中的人的本性的认识 • 2、心理发展的过程是连续的还是非连续的 • 3、遗传和环境如何影响心理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论
第三十四页,共45页。
发展(fāzhǎn)的关键期
• 发展心理学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 发展有一定的最佳时间,如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 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 (zǔ ài)其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展到高峰,然 后慢慢消退。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 的路
鸭子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
不先让它们看到母鸭,而首先
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
事情发生(fāshēng)了。
• 见右图---尾随反应
第三十三页,共45页。
• 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yī ɡè)固 定的短暂时期。如小鸭的追随行为典型地出现在出生后的 24小时内,超过这一时间,“印刻”现象就不再明显。
第十二页,共45页。
• 小虎,今年一岁零七个月 了,还是不能独立行走 (xíngzǒu),妈妈好着急。请 你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并找一找解决办法。
第十三页,共45页。
第二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yánjiū)的基本 问题 •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要么是遗传,要么是
环境,究竟哪一个决定了个体的发展? • 心理(xīnlǐ)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 发展是连续的还是分阶段的? • 发展的过程是否存在关键期? • (P20)
第三十五页,共45页。
一些心理(xīnlǐ)发展的关键期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 的路
第三十六页,共45页。
第三节、 儿童发展(fāzhǎn) 心理学
的历史回顾
第三十七页,共45页。
(一)儿童观的进展
1、西方早期的儿童观:儿童是成 人的雏形,是“缩小了的成人”。
在古希腊、古罗马社会,儿童被 认为是未来的公民,接受成人式 的任务训练。人们甚至从未想过, 作为儿童,他们有自己的天性。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完整资料).doc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完整资料).doc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职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学习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形成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知道幼教实践,分析解决幼儿教育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等、方法,探索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的能力,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础性、指导性和应用性。

二、课程位置本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安排在第三学期,主要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问题。

课程涉及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及其表现的条件、原因和培养策略,涉及到学前教育专业其他专业课程,例如《学前儿童卫生和保健》、《学前教育学》等讨论的对象。

但本课程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进行讨论,其视点独特,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支撑。

三、课程目标1、树立科学的儿童观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3、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4、掌握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5、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其表现差异6、学习运用所学的儿童心理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培养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内容设计第一单元绪论第二单元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三单元学前儿童的注意第四单元学前儿童的感知觉第五单元学前儿童的记忆第六单元学前儿童的想象第七单元学前儿童的思维第八单元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第九单元学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第十单元学前儿童的意志第十一单元学前儿童的个性第十二单元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五、课程实施安排1、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提醒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加强幼儿园的实践,争取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理论教学尽量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传统教学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讲重点、讲思路、讲方法;讲课与自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最终通过案例分析、设疑置难、自学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2、什么是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 童(0—17、18岁)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总体而言,人类个体的发育成熟大约为17、18岁。在发 展心理学家眼里,从出生到成熟被视为广义的儿童期,对 这一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特征的研究,就构成了 “儿童发展心理学”或“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框架。
对心理发展原因和机制的揭示,不仅有助于我们构建 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好地遵循儿童心理发展 的规律,也使我们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培养与干预具有
了科学的依据。
对儿童语言获得而言,争论的焦点在于,为什么儿童能在出生后的短短 三、四年内,就能基本上掌握并运用本民族的语言?母语不同,语言环 境不同,为什么儿童语言发展会经历如此相似的历程?围绕这些焦点问 题,有人提出存在先天的语言获得机制,也有人提出模仿在儿童语言获 得中的巨大作用。
小虎心理测验的结果表明:
知识面很宽,显示出对外在世界的广泛兴趣和旺盛 的求知欲;对数字及语词都甚为敏感,接受能力强,计 算反应快而准,语言理解深刻且表达丰富;在需要动手 操作的智力测验项目上反应平平,有些方面不如一般儿 童。综合言语与操作两方面的评价,他的智商水平是中 上。 孩子性格评估的结果显示,他比较缄默孤独,易出现 情绪反复,较任性散漫,难与大集体同步,只有在压力 之下,才会对自己有所约束,同时他还有一定的紧张焦 虑感。
5、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HOW)
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模式,测量和解释发展的个别差异,揭 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以及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 心理发展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地度过每 个发展阶段,帮助儿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或暂时的障碍。
1、儿童
何谓儿童?
儿童的界定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

文档根源为:从网络采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写.支持.一、绪论1、小孩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小孩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小孩一般是指从出生到青年先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1、描述小孩心剪发展的广泛模式小孩动作、语言、思想、记忆、感情等心剪发展的规律。

2、揭露小孩心剪发展的原由和体制3、解说和丈量个别差别4、研究不一样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小孩发展的详细方法2、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互相作用论的代表人物、主要看法1、遗传决定论:心剪发展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与裸露的过程。

代表人物:高尔顿、主张复演说的霍尔评论:片面重申遗传,忽略后天环境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看法:小孩心理的发展完整部是由环境决定的。

代表人物:华生:心剪发展就是形成刺激反响链斯金纳:外在的增强来塑造和改变评论:片面重申环境的作用共同伦决定:心剪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斯腾:心剪发展是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归并发展的结果。

格塞儿以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评论:不过把遗传和环境简单地联合起来,是一种折中调解。

互相作用论皮亚杰。

主要看法: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限制、互相依存的。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浸透、互相转变的。

这就是说,有时遗传能够影响或改变环境,而环境也能够影响或改变遗传。

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向的。

3、重点期的看法、“印刻”现象,小孩心剪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格塞尔的实验及启迪不必增强的,在一准时间窗口内形成的反响叫“印刻现象”,即社会性迷恋行为的“重点期”。

当前较为综合的见解是:心剪发展既表现出量的累积,又表现出质的飞腾。

当某些代表新质因素的量累积到必定程度时,就会致使质的飞腾,也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

研究的是双生子在不一样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48,52周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正确教育期。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1到6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1到6章

第一章第一节•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从系统研究角度看:通过对种系或动物演化过程的研究,考察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人类心理,以及人的心理又如何从原始、低级的心理状态演化到现代、高级的心理状态。

从个体研究角度看:探究从人类个体的胚胎期开始一直到衰老死亡的全过程中,个体心理是如何从低级水平向复杂高级水平变化发展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突出地用“ www ”表示(what,when,why)•研究对象为:0-18岁第二节•儿童观:古希腊时期(缩小了的成人);欧洲中世纪(儿童如天使);文艺复兴时期(重新认识儿童)•陈鹤琴(中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家)•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为标志。

•卢梭将儿童的年龄特征分为四个阶段1)出生-2岁,是身体对儿童发展进程的理解2)2-12岁,是“理智睡眠”或外部感觉发展时期• 发展的年龄特征: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某一年龄段的个体所共同具有的一般的、普典型的、稳定的特征。

第四节观察法:研究者利用感觉器官,或借助于其他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进行考察,从而探究其心理与行为发展的规律分类: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观察优点:自然真实,简便易行不足:难以回答”为什么” 注意:单盲条件,观察者的偏见,做好观察的准备•心理生理法旨在测量生理过程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探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对发展和个体差异有所影响,并有助于研究者鉴别出那些不能清楚报告内部体验的婴幼儿的心理经验。

第五节•横断设计: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规律或特点的研究设计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资料,有助于描述心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此外,样本也易选取与控制。

技术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

不足: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不能确切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

哈尔滨师范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6章幼儿心理xin2

哈尔滨师范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6章幼儿心理xin2
分进行比较。5-6岁可以借助中介物判别。 在比较积木的大小时4-5岁儿童用手摸积木的
边沿或把积木叠在一起才能比较。6-7岁则能用 视觉从一堆积木中指出大小相同的。
43
第四节 幼儿认知发展
——感知觉
3.方位知觉
3岁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方 位,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 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能力尚未发展完善。
物体名称。 结果:熟悉的物体、熟悉的名称、生疏的名称
49
第四节 幼儿认知发展
——记 忆
(四)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幼儿以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逐步发展。 幼儿习惯机械记忆,记忆事物的外部特征。 记忆理解材料时,意义记忆成分增加。
(1)个体发展 (2)适应环境 (3)重复练习
19
第二节 幼儿游戏
(二)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补偿说”:游戏是被压抑欲望的 一种替代行为,它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 望。 艾里克森的“掌握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机 能。游戏是情感的健康的发泄方式,突出游戏在 自我发展中的作用。 游戏疗法:针对儿童的心理问题设计游戏方案, 使儿童心理投射或升华。
22
第二节 幼儿游戏
(五)我国心理学家的认识 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 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
23
第二节 幼儿游戏
《儿童的玩与脑发育》 2001年6月9日 New Scientist
Bryant Furlow著 石左虎译 <科学与社会>
24
第二节 幼儿游戏
二、游戏的种类 (一)根据目的性分类 语言游戏:语音,语调,词语,多义,双关,谐音 运动游戏:踢腿,爬行,行走、滑梯,秋千,骑车 想象游戏:假想的情境,扮演角色 交往游戏:多名儿童遵循规则开展的社会性游戏。 表演游戏: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语言,动作,情感)

儿童发展心理学1.doc

儿童发展心理学1.doc

浅谈儿童“认知”、“语言”、“智力”、的培养“认知”的培养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先天安排好、自然成熟的结果,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发展起来的。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理论,我们得出以下的几点方法。

一.处处培养孩子的观察力(1)、激发孩子观察的兴趣第一、遇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要及时引导孩子观察。

第二、当孩子对事物本身没有兴趣的时候,可以通过外在的因素来起引导作用。

(2)、引导孩子观察时要用合理的方式首先,要选择适合孩子的观察对象,以孩子经常接触的东西为主。

其次,要从简单到复杂。

比如:观察一朵花,先引导孩子观察“花是什么颜色”,然后要他进一步观察,“一朵花有几瓣花瓣”、“花的叶子长成什么样子”等等。

再次,可以用边记忆边观察的办法。

(3)、观察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不断训练的过程,最好经常使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训练。

二.及时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根据幼儿记忆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展幼儿的记忆力:(1)、有意识地发展孩子的有意记忆(2)、在机械记忆的基础上,发展孩子的意义记忆(3)、在记忆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

比如说,开始识字的幼儿,在识字的时候,调动眼睛、嘴巴、耳朵的出声的念的效果好。

(4)、及时地复习是增强记忆力的一个好法子(5)、注意用脑的健康和适当的营养三.重视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1)、养成专注的习惯(2)、尽量减少干扰,保持环境的清静(3)、要求孩子集中注意的时间不能太长(4)、让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四.培养良好的想像力——给孩子插上智慧的翅膀培养幼儿的想像力有很多种方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日常生活中,幼儿的无意想像,要予以及时引导,以发展他的有意想像。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幼儿给另一个幼儿讲故事,看上去讲得很起劲,仔细一听,毫无中心,家长可以及时引导,使幼儿的无意想像串起来。

(2)、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再造想象。

再造想像是根据言语的描述,在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与人文科学系 10初等教育顾沁 5号一:综合《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并结合自身相关理念和经历,列举你对于当前儿童教问题一:为什么有些孩子长大后走路会经常摔跤又或者上课时眼神总是出于迷茫状态又或者阅读时常常容易会出现跳行阅读的情况?背景:前一阶段去一家教育机构应聘做老师,这间教育机构里面的孩子多数都是一些所谓的脑有点“问题”的学生。

那些孩子都是7,8岁了但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能集中,眼神都是闪烁的,读书时总会漏字多字,跳行。

理由: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在脑和神经中枢,神经,肌肉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儿童动作的发展和儿童身体的发展,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教育机构中有个老师告诉我,她说现在科技的发展发明的一样东西祸害了好几代人,就是“走步车”。

当一个孩子在6个月左右可以独坐,9个月会爬等等。

这些动作是孩子认识世界,与世界交流的一个方式。

做这些动作的同时大脑也在发育。

为什么说“走步车”的发明是一种失败,因为孩子活动有了束缚,如果孩子跌倒了他会自己摸索着爬起来但因为有了它孩子不会跌倒,也就让孩子失去了练爬行和走路的机会同时也就失去了练平衡感的机会。

而孩子长大读书出现跳行的情况也是因为小时候缺少了爬行这一阶段造成的。

心理学上说动作和动作的技能的掌握对婴幼儿心里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婴幼儿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有很大关系,一定数量的动作技能的掌握可以帮助儿童及早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学会独立自由地活动,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动作技能又是儿童与儿童间交往的工作,一个动作笨拙,动作技能发展迟缓的儿童往往不易和同伴打成一片,而动作技能发展较好的儿童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好评。

由此可见,重视儿童动作和技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看法:我认为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在孩子该进行动作训练的时候,现在大部分家长会出于担心孩子可能出现摔跤擦伤啊,由于地面不干净啊,或者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使得孩子缺失那部分影响了大脑的发育。

问题二: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那什么才是适合自己孩子的兴趣班呢?应该报什么样的兴趣班呢?背景:这个问题是和我高中的班主任讨论的,她女儿北北今天5岁,给她报暑假兴趣班。

她给女儿报了思维训练,脑力开发,舞蹈。

老师准备跳舞一直让她学下去,还准备报电子琴让她继续学下去。

理由:我有时候总是在想兴趣班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出于的目的是什么?以我老师的想法为例,她只是想让孩子去玩,去结交更多的小伙伴。

我还为她那以后如果学习了电子琴会不会每天督促北北练习,老师说会,但只是要培养北北一种习惯并不是一定要她考级或往这方面发展。

从我们老师给孩子报的兴趣班可看主要是运用了儿童认知的发展,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最后一阶段的必要前提,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思维总是沿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的。

而北北正处于直觉思维阶段主要特征是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

舞蹈的学习也是动作的发展,动作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心理发展的水平,同时也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

看法:我认为兴趣班的学习主要是要适合孩子的年龄,不应该去加重学习负担,需要的是给她娱乐的空间,同时也在提升大脑与各发面的发展,也可以让孩子结交朋友,交流的同时语言也可以得到发展。

问题三:小孩子为什么会厌食,见到陌生人不愿意打招呼,脾气又容易暴躁又经常表现对事物有害怕的情绪呢?背景:姐姐同事家的一个小孩有1岁多了,看见他吃饭的时候家里人总是头痛,大人拿着碗跟着跑着也吃不了几口,还一直扔碗筷。

看见客人也不打招呼,还总是烦躁不安,爱耍脾气。

理由:情绪是心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认知活动一样,都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把情绪结构分成四个组成部分,他们是引起情绪的情境刺激,身体状态,情绪表现和情绪体验。

儿童的情绪可以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获得。

这个孩子看到陌生人不爱打招呼是怯生的表现,产生怯生的有很多种原因,我们又几个克服害怕的方法1对抗性条件作用2系统系脱敏性3模特塑造法4认知疗法。

儿童的许多害怕与父母不合适的教育方法有关,尤其是父母过度保护和过度限制儿童的行动,使儿童对原来并不害怕的对象和活动产生莫名的害怕。

看法:我认为可以带着孩子多出去游玩多到有人群的地方这样可以渐渐的改善孩子怯生的表现。

多与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

作为大人要有良好的表率作用,对待孩子或者别人都应该保持良好的情绪。

自己的坏情绪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

问题四:孩子总是哭着闹着不爱上幼儿园,总喜欢妈妈的怀抱,上小学开始在学校里为什么经常会有孩子被孤立?为什么常常不能融入到班集体中?背景:记得表妹上幼儿园总是哭,甚至以走到学校的那条弄堂就开始哭。

从小到大生活在班集体中,但总有一些同学会被其他同学排斥,或者孤立。

还有一些同学都班级活动总是没有积极性,感觉置身事外一样。

作为老师肯定年年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理由:现在大多数都是三口之家,使得许多孩子上学以后要和群体生活很不适应。

父母与同伴对儿童来说是两种性质的人家关系。

父母与儿童基本上是指导与被指导,教育与被教育的纵向关系,而儿童与同伴则是平等的,互相教育的横向关系。

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个性和社会性成熟的重要标志。

儿童都会有依恋感。

依恋的类型划分为三种分别为回避的,安全的,反抗的。

第一,三种又称为不安全依恋。

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对于婴儿发出的各种信息能敏感地及时作出反应,所谓的敏感性和同步性,还有与婴儿相互作出时,尤其在指导儿童时,充满热情,鼓励和温和。

儿童的同伴有很多的作用:同伴是强化物,同伴是范型,同伴是帮助去自我中心,同伴给予稳定感和归属感,同伴是社会化动因。

塞尔曼讲儿童的友谊发展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这时儿童还未形成友谊的概念。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

要求朋友听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阶段。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共享阶段。

第五阶段(12岁开始)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受欢迎的儿童的特征是往往学习成绩优良,外表漂亮,体型有吸引力,行为举止平静,出色,合作,助人,热情,外向的。

心理学家认为,早期与父母建立了安全依恋的儿童一般都较自信,也信任别人,能发展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有较多友好相处的朋友。

看法:在早期要与孩子保持安全依恋的范围。

多鼓励孩子交朋友,在平时要给孩子灌输与朋友之间相处的一些方法,多和孩子沟通,领导孩子多参加班级活动,融入集体中。

问题五: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有语言沟通障碍,讲话会结巴,讲话不能连成句子?背景:在家的小区里面发现有个小孩子讲话结结巴巴,正因为这样所以他更不喜欢与人交流了,听他的奶奶说医生说这是语言沟通障碍。

理由:人的智力核心是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

思维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的发展。

发展儿童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早期教育的成败。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幼儿期是语言急速发展的阶段,这时期儿童对事物的表达能力已大大提高。

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结构系统,按构成成分包括语音,语法,语义三部分。

1岁是儿童积极理解语言的最佳时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时期;4~5岁是书面语学习的最佳时期。

幼儿总是自言自语或者说个不停。

这是“自我中心言语”,其实是在帮助幼儿出声地思考问题。

幼儿经常这样做,促使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加,自言自语会日益减少。

儿童语言发展主要表现为一个逐渐分化的过程,儿童首先获得笼统的或一般的语言规则,然后逐渐地把这些规则分化为较细致而具体的规则。

语言的获得有环境论,通过模仿说,强化说。

有决定论,通过先天语言能力说,自然成熟说。

看法:我认为发展儿童的语言,主要通过和成人的语言交流。

幼儿的家长应当注意和幼儿的语言交流,把增加幼儿词汇量和提高幼儿理解语言意义的能力,作为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

还要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玩耍。

只有多说话才能锻炼。

二:结合儿童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试分析自己个性形成的原因。

个性或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

它包括了一个人的气质,性格,体貌特征,智力和创造性,与人交往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能力,动机,志向,兴趣,信念和人生观。

1 我的个性是比较喜欢依赖人。

从弗洛伊德的角度说,从口唇期可以看出在此期间可能是吸允,捕食,哭叫过多而产生的。

可能是小时候妈妈要经常上夜班的原因,在家里哭的会比较多一点。

2 我的个性是比较浪费和无条理。

从弗洛伊德的角度,从肛门期可以看出我是属于肛门排泄型。

儿童期间肛门排泄可能与父母发生强烈的冲突。

3 我的个性是有信任感的。

从埃里克森的角度。

从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可以看出在此期间我获得了满足,就会使我对周围的人,尤其是照料我最多的母亲产生一种信任感。

这种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

小的时候我在大家庭中生活可能是自己最小的原因就会受很多的关心和照顾,我的各种要求也会被爷爷奶奶满足。

4 我的个性是有较强的自主性。

从埃里克森的角度。

从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与怀疑感。

父母允许我去干力所能及的事,给予一定的自由。

我记得妈妈一直跟我说在那期间我和别的孩子有点不同,我特别爱自己干活,别人要喂着吃饭我全是说自己来。

奶奶要帮我做什么我都说不要就是一个劲的说自己做。

我想我因此学会了独立地生活。

5 我的个性中有很强的良心,对性别也有很清醒的认识。

从埃里克森的角度。

从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

我早起获得的信任感和自主感,不断的发展各种能力,我的父母积极的支持我从事游戏和智力活动,发展我更多的自主性。

比如小时候会和同伴玩过家家,跳皮筋,还有算24点等等游戏。

而且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当老师,一个人在房间里讲课然后把家里的墙上涂满画满当黑板。

虽然父母很生气但是不会责怪。

这样会使得我产生自主性。

对于性别只有当儿童把对父母中的异性者的爱转移到同伴中去。

6 我的个性中勤奋感比较弱。

从埃里克森的角度。

从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

我小的时候在学习方面不是很出色成绩不是很突出,并且在多次关键的转折考试中都可以用失败来形容,我想这使我产生了自卑感。

后来也确实没有什么办法很信心走出这些挫折与困境。

但是我在对追求社会和个人目标中对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很有信心的。

我现阶段很喜欢我的专业我也相信以后走上做过岗位了我会非常用心的去传授知识,让我的学生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

7 我的个性中有比较强的自我同一感。

从埃里克森的角度。

从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基本的同一感分散和混乱。

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现状,也知道自己想要的。

只有去尝试了才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

我尝试过去摆摊卖东西,尝试过做客服,尝试做老师。

但最终我发现我更喜欢小孩我适合与他们沟通,我适合做老师。

8 我的最初个性就是属于容易护理的。

从生物学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