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 为残疾人提供社会工作服务
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方面 取得的主要成就
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全面、专业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融入社会、改善生活。
这些成就是社会工作人员和管理者长期以来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付出的努力的结果。
首先,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的主要成就是建立了一套全面有效的服务体系。
社会工作机构和组织致力于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家庭暴力受害者等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包括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教育培训等方面。
这些服务涵盖了从个体的需求评估到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的全过程,为受助者提供了针对性的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其次,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的成就还体现在促进社区发展上。
社会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紧密合作,了解和倾听他们的需求,并与他们共同制定和实施相关项目。
通过社区参与和自治,社区居民能够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解决自身问题,并逐步提高社区整体的福利水平和发展程度。
这种基于社区的发展模式不仅在解决问题上更有效,还培养了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此外,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的成就还在于提升公众意识和倡导社会公正。
社会工作人员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研讨会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度,促进社会对于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和支持。
他们还积极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改革,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和福利权益。
这一系列措施有效推动了社会的正义和公平,使弱势群体得到更好的待遇和生活保障。
在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方面取得的这些主要成就,对于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与整合,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同时,需要更加注重对社区居民和公众的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参与度。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坚持以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核心,始终将人的尊严和权益置于首位,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只有这样,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助残服务管理制度
助残服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加强对残疾人的关爱,根据《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助残服务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残疾人服务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志愿者组织等。
第三条助残服务管理应当遵循“以残为本”的理念,尊重残疾人的意愿和需求,为其提供平等、便利、高效的服务。
第四条助残服务的管理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执行标准化、规范化的运作程序,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
第五条助残服务管理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个人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发展。
第六条助残服务管理应当注重信息公开和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及时调整和改进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
第七条具有一定规模的助残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服务管理架构,设立专门的服务管理部门,负责对服务内容、质量、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八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助残服务管理的投入,支持相关机构和个人开展助残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助残服务管理。
第二章助残服务机构的管理第九条助残服务机构应当依法取得相关执照,具备提供残疾人服务的资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第十条助残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服务项目管理制度,明确服务项目的目标、内容、方式、标准等,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
第十一条助残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激励和离职程序,确保员工的素质和服务能力。
第十二条助残服务机构应当定期进行服务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保证服务环境的整洁、安全和舒适。
第十三条助残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开展服务质量评估,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评价。
第三章志愿者组织的管理第十四条志愿者组织应当遵循志愿服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明确志愿服务的内容和范围。
第十五条志愿者组织应当对志愿者进行统一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精神残障患者帮扶
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精神残障患者帮扶一、案例背景:1.个人情况:服务对象,男,今年42岁,患有精神残疾二级,属于低保家庭。
2010年服务对象投资失败,从而引发了精神疾病,与前妻离异后,现又组建了家庭。
服务对象因身体原因,很难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处于无业、无经济来源。
2.家庭情况:服务对象父亲,患有肢体残疾三级,右眼失明,腿部有严重的关节炎。
服务对象母亲,患有精神残疾二级,骨瘦如柴,拄着拐杖还会经常摔倒,其母亲还患有糖尿病,每天需要打胰岛素,早中晚以及半夜需各打一针,有时生理上不受控制会大小便失禁。
服务对象女儿目前在上高中,到今年9月份升读大专,其性格较开朗活泼,与家人之间相处和谐。
服务对象妻子在外地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工作较辛苦。
3.社会支持:服务对象的正式支持网络是镇民政办以及所在村委会,帮助其申请低保,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服务对象家庭能够维持日常生活。
村委会对于服务对象一家的情况较为关注,会定期进行探访。
服务对象的非正式支持网络是其家属、亲戚、邻居,不仅在生活上对其照顾有加,还在精神层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二、问题及需求分析:(一)经济层面:服务对象因患有精神疾病,从2022年12月至今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家里的日常开销以及服务对象的医疗费用一直都是靠其父亲在维持。
服务对象希望社工可以协助链接到合适的工作资源和残疾人员相关福利,从而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
(二)心理层面:服务对象父亲除了要维持家庭生计外,还要长期照顾服务对象及其母亲,对于父亲的付出和辛苦,服务对象心里非常愧疚和无奈,他认为“都是因为我,家庭才变成这样”。
社工根据服务对象的心理状况,为服务对象开展心理疏导,排解不良情绪。
(三)社会支持层面:服务对象母亲患有精神残疾以及严重的糖尿病,25年以来一直都是由服务对象父亲在尽心照料,多年前腿部因多次摔跤不能正常行走,需要拄拐支撑。
服务对象希望能够为母亲链接长护资源,缓解其父亲的照顾压力。
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增能服务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增能服务个案分析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增能服务个案分析残疾人社区康复是系统工程,涉及残疾人本身身体康复、功能发挥,和残疾人社区融合,社区对残疾人看法态度转变,是包容了残疾人身心、生活、社交和环境等多方面内容的概念。
那么,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分析社会工作者介入残疾人增能服务个案,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基本资料及背景1、基本资料张某25岁,2010年3月因为精神健康出现问题被家人送往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回到家中。
曾经患有精神疾病使张某失去了工作,和朋友也失去了联系,家人怕他出意外,出于关心常把他一个人关在家里,不允许他外出。
医院医生在回访中了解到张某的情况,发现张某的情绪不太稳定。
张某说,自己很孤独,大家都很害怕他,他被大家抛弃了。
2、背景资料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团体,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问题和许多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极其复杂。
社会工作者主张根据残疾人的特点,优势与不同的背景和能力,运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理念和技巧及加入心理学的访谈咨询评估诊断等方法服务残疾人,对残疾人进行心理援助,伤残康复与就业扶持。
以期待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中,并达到与社会的良好适应状态。
具体在本案中,张某因为精神健康出现问题,通过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医生进行专业鉴定后基本可以认定为精神残疾。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在整个服务介入过程中,张某本人、张某的家属、同事、朋友、朋辈关系、医生及医院、社区民政委员、邻居等相关系统交互作用、相互影响,整合社区内所有资源为张某提供帮助与支持。
二、案主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本案中,张某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张某自卑、缺乏安全感、孤独的心理状态需要改善,社会工作者应着力增强其生活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改善张某与父母的关系,改变家长不允许外出的简单处理方式,增强家庭系统的支持。
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分析残疾人社区服务
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分析残疾人社区服务陈敏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摘要:残疾人是社会上具有特殊困难的群体,帮助残疾人这一最困难弱势群体的社会工作,任重而道远。
残疾人社区服务强调以社区为依托,在社区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对残疾人的身体状况、生活环境、心理状况、就业方向提供指导,实现残疾人全面康复、参与社会生活。
关键字:残疾人社区服务社会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定义,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散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散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能力的人。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 武汉市有残疾人口43.8 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4.28%, 其中尚有劳动能力的约5.6 万人。
[1]但是这部分达到就业年龄、有就业需求、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并未如愿实现就业的愿望。
不仅如此, 武汉市每年还有一批在岗的残疾职工面临着下岗失业的风险。
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残疾人群体,不管是对个人、家庭或者社会来说,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保障他们各方面的权益。
武汉因其长江和汉水而将其城市社区切割为武昌、汉口和汉阳三大块, 三块之下又细分为13个区,中心城区是9个,即武昌有4个,汉口有3个,汉阳有2个。
武汉市在国内大中城市中是率先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的, 自1984年起, 前后经历了探索与试点, 普及与推广, 巩固与提高三个阶段, 现在正处在深化与发展时期。
其社区服务组织体系是一个一元化的以行政为中心的管理系统,政府是整个社区服务组织体系的中心, 其他组织,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与政府的关系均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以在社区服务基本上是政府决策,下层执行的状况。
在武汉,被列为社区服务内容的有七个方面,残疾人服务包括在内,此项服务主要针对残疾人在生活、婚姻、就业、受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特殊困难而提供有关服务, 以帮助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享有其权利和行使其义务。
[2]残疾人社区服务主要是围绕“康复”这一核心内容而展开的,即对残疾人进行训练或再训练,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以尽量提高其活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以便重新参加社会活动。
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计划
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计划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计划(Disability Social Work Service Plan)是为残疾人提供各种社会工作服务的计划,以提高残疾人的福利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融合和发展。
该计划旨在增加残疾人的参与度和自主性,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自尊心。
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计划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福利服务针对残疾人不同的需求,社会福利服务包括医疗保障、补贴救济、住房保障、就业招聘、职业培训和雇佣配额等方面。
当残疾人出现经济困难时,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并获得各种补贴救济和医疗保障。
在住房保障方面,我们可以帮助残疾人租住房屋或申请公共住房。
对于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我们可以提供职业培训、推荐工作机会和协助雇佣配额等服务。
二、社交支持服务针对残疾人的社交需求,社交支持服务包括各种社交活动和社区支持。
当残疾人感到孤独和无助时,我们可以组织各种社交活动,例如去旅行、徒步旅行、看电影、参加聚会等。
在社区支持方面,我们可以为残疾人提供家庭支持和社区支持,并与专业人士协作,为他们提供精神、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支持。
三、教育培训服务为依靠自我发展和学习成长的残疾人提供教育培训服务。
我们可以帮助残疾人申请各种教育奖学金和补贴,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培训,并提供特别支持和辅导。
四、文化艺术活动服务为喜欢文化艺术的残疾人提供文艺活动服务,如合唱团、艺术创作、舞蹈和表演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残疾人发掘自己的艺术天赋,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五、法律服务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包括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法律协助等,以帮助残疾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
总结来说,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计划是为解决残疾人的生活困难和提高其社会价值而创建的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最大限度地关注残疾人的人权和需要,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促进残疾人的参与和融合。
我们希望通过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计划,为残疾人创造更好的未来。
社工为残疾人工作服务内容
社工为残疾人工作服务内容社工,即社会工作者,是一群默默奉献、致力于社会福祉和人类福祉的群体。
他们的工作领域非常广泛,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残疾人群体在生活中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社工为他们提供了帮助和支持,助他们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残疾人服务的初衷社工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初衷是帮助他们在社会中获得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残疾人往往面临就业困难、社交障碍、心理压力等问题,社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和自我实现。
服务内容1.心理支持:社工为残疾人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应对困难和挑战,增强心理韧性,提升生活质量。
2.康复训练:社工协助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恢复功能,提高自理能力,增强生活技能。
3.家庭支持:社工关注残疾人家庭的需求,提供家庭支持服务,帮助家庭理解和应对残疾人的问题,促进家庭和谐稳定。
4.社交融入:社工组织社交活动,帮助残疾人建立社交网络,促进他们融入社会,增强社会支持。
5.法律援助:社工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维护他们的权益,帮助他们解决法律问题,提高保护和支持的程度。
6.就业辅导:社工与残疾人一起制定就业计划,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工作,实现经济独立。
7.宣传教育:社工开展残疾人权益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公众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包容。
服务效果社工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自信心。
•增强了残疾人的社会融入能力,促进了社会的包容和多样性。
•提高了残疾人的自我管理和应对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综上所述,社工为残疾人提供了多方面的服务内容,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希望社会能够更多地关注残疾人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美好的社会。
社会工作案例
社会工作案例与爱同行—石河子市新城街道十六社区助残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 ;是社会工作者徐江丽与残疾人王某建立专业关系;针对王某的特殊情况和康复需求;运用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了解王某内在的心理特性和问题;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个案访谈;提供情绪疏导、康复医疗和家庭治疗等服务;激发王某潜能;协助其改变态度;调整社会关系;改善社会适应功能;帮助解决问题;促进王某康复、融入社会..该案例获评民政部第三届全国优秀社会工作案例优秀奖;为西北五省区首个获奖案例..一、背景介绍一基本资料王某;性别:女;年龄:37岁;族别:汉;婚姻状况:已婚;有一女儿;教育程度:初中;生理特征:患精神分裂症;性格特征:孤僻多疑;淡漠;发病时情绪急躁易怒..二背景资料1.家庭背景:丈夫是石河子市新安酒厂的工人;对王某每次发病束手无策;女儿现上小学..王某患病后住院两次;长年服药;没有工作;她的家庭也因病致困..2.个人经历:王某初中毕业后到处打工;无固定单位..2011年3月在绿洲医院住院后;一直未再就业;在家照顾孩子..二、分析预估一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分析:1.经济、生活方面的问题..王某因病无法就业;丈夫单位效益不好工资低..因其求医问诊、子女求学、生活开销等;致使家庭生活困难..2.康复的问题..王某病情较重;发病时常无故与邻居发生争执;在家里发泄;摔打东西;门上、楼梯扶手也被她用刀砍砸多处;给亲友和邻居造成了极大的精神恐慌..而其女儿也因为母亲的患病;性格、心理发生变化;出现避免与他人交流、母女关系疏离等问题..王某患病后;因需长期服药;家庭经济每况愈下..她的康复问题是这个家庭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主要问题..3.心理方面的问题..因长期失业、发病;有生存的压力;缺少自信;内心充满挫败感;自我认同感低..需要帮助其恢复自信心..4.社会交往问题:性格极其孤僻;与亲戚关系疏远;几乎不同邻居交往..与外界交流也很少;信息闭塞;对身边发生的事物较淡漠..二以优势视角的理论找出服务对象的优势:1.服务对象跟他人沟通交流时表达、沟通能力较好;2.服务对象爱好手工;喜欢编织毛衣;3.服务对象丈夫非常关心她;尝试过各种方法和努力帮助她治病;4.服务对象父母等家人经济相对较好;他们有时会来探望服务对象;关心和帮助这个家庭..三、服务计划社会工作者拜访王某和其丈夫;通过与他们的交谈;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开展个案工作..根据王某的需求;设计出的个案工作方案如下:一服务目标1、协助王某达到康复目的;提升社会功能..2、脱离贫困;家庭和睦;增强生活信心..3、搭建社会支持网络;王某积极融入社会..二服务策略1、为王某提供情绪疏导服务..鼓励王某说出她的困境与痛苦;通过放松技巧、心理疏导的训练使她能够自我调节心情;逐步建立起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2、挖掘王某的潜在能力..鼓励王某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提升她的自我认同度;强化自尊、自我能力和价值..3、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协助王某积极治疗;与家人共同解决她的康复问题..积极争取残联、居委会的资源合作;为她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残疾补助等扶助..4、进行家庭治疗;重塑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5、组织王某的丈夫参加精神病患者护理知识培训班学习..6、开展社区教育和社区宣传;为包括王某在内的残疾人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三服务模式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组成的;以“人在情景中”的观点认为个人和他所处的环境处在多重的互动中;应把服务对象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认识;通过了解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把握服务对象的问题;并且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他们都具有自己的潜能..家庭的经济困难和孩子出生带来的生活负担是王某造成精神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多年病痛的折磨亦使王某失去生活的信心;自卑、落寞;不与他人交流;病情愈发严重..因此引导王某的丈夫改变其家庭生活环境;正确处理对王某的态度、协助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等;可以缓解王某的病情..2、家庭治疗模式家庭治疗模式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心理治疗模式..治疗对象不只是病人本人;而是在家庭成员内部促进谅解;增进情感交流和相互关心;协助家庭消除异常和病态的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本案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王某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系统的问题..家庭经济的困难给当年王某带来压力和自卑感;家庭成员的不和谐相处等;都是她患病的原因..尝试重塑家庭的环境;使王某的问题得到解决..四服务程序1、接案:本案是王某的丈夫来社区领取王某残疾人证时求助的..社会工作者首先通过会谈;了解王某的基本情况和生活状况..然后入户与王某见面会谈;了解她目前的心理状况和病情;舒缓可能会产生的不安与忧虑;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2、收集王某的相关资料;分析她的问题与需求进行问题诊断;找出她的优势、劣势..确定王某问题的根源是:a、进行家庭扶助;缓解服务对象压力..b、提供社区康复辅导;协助服务对象系统康复..c、提供家庭辅导;以家庭治疗模式重塑健康家庭环境..3、制定服务目标与策略、签订服务协议..服务目标主要是提供服务对象与他人互动的信心和主动性;重塑健康良好的家庭环境..改变策略将以直接治疗程序为主;间接治疗为辅..4、在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以鼓励、反映感受、表达同感、正面回馈等方法;帮助王某宣泄内在情绪压力..进行家庭扶助;改善其经济生活状况..请社区门诊医师为其制定康复计划;社会工作者与其丈夫督促执行;在王某情绪较平稳后再运用反映性讨论技术;帮助王某察觉个人内心感受和想法对行为表现的影响..鼓励她采取不同行为表现与工作者、家庭成员互动;增加主动与他人交往的自信..运用家庭治疗技巧;逐步建立良好家庭环境;促进她的康复..鼓励王某参加社区手工小组、残疾人群体活动;挖掘她的潜在能力;提升她的自我认同度;强化自尊、自我能力和价值..开展社区教育和社区宣传;积极构建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5、在王某病情稳定;人际交往渐多;经济困难得到解决;家庭环境重塑;即服务对象的问题基本解决时;社会工作者便可结案;进行本案的评估总结..6、跟进服务;着重关注王某的服药、康复情况;避免病情反复..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一整合社区资源在整个服务介入过程中;王某本人、家属、朋辈、医生、民政干事、残协员、邻居等相关系统交互作用、相互影响..整合社区内所有资源;提供帮助与支持..邀请王某经常到残疾人康健室娱乐活动、参加手工小组活动等社区群体性活动;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通过交往;减少她的孤独感;增强自信心..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帮助王某运用减轻个体焦虑、自我欣赏、自我肯定等心理技巧;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团体协作;有效开发潜能;在欢乐中重塑希望;积极生活..开展社区教育;倡导动员社区居民关心、尊重、理解、帮助残疾人;提升小区居民对社区康复的认识度;组织志愿助残活动;为包括王某在内的残疾人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二提供服务1、心理/精神支持服务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和有关医疗护理知识;准确找出王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效进行化解..通过个案访谈;观察其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了解她主要存在的问题..对于社会工作者的接触和访谈;王某起初不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社会工作者..对此社会工作者始终保持耐心、尊重王某的态度;采用倾听、支持、同理、不批评等技巧;得到她的认同;从接触中找出问题的根源..采取接纳、尊重支持等技巧;初步取得了她的信任..为降低王某自我觉知个人不当行为反应的焦虑和改变抗拒;就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互动经验的探讨与描述;配合高度支持性技术的运用;帮助她宣泄内在情绪压力..2、医疗康复服务邀请专业医师为其制定康复计划;社会工作者与其丈夫督促检查实施;并将每月随访的病情用686项目C表填写反馈给绿洲医院..组织其丈夫参加精神病患者家属培训班学习;帮助他掌握了相关护理知识;理解患者的需要;给王某提供家庭良好环境;增强王某康复的信心;与医生配合积极治疗..为王某提供医疗救助;协助她康复治疗;坚持服药;稳定病情..3、家庭扶助挖掘社区资源;帮助王某申请了低保、医疗救助、残疾人补助金等社会救助;解决生活困难;给予志愿助残活动等社会支持;使王某得到情绪疏导、压力缓解;以利其康复..4、家庭治疗社会工作者担任指导、启发、协调角色;运用接谈技巧;让王某的家庭成员之间在思想和情感上直接交流;鼓励互相尊重..发现家庭系统存在的问题;协商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重塑家庭的结构与交往方式以发挥家庭的功能;使王某家庭成员的问题得以解决..三处理危机随时发现并解决服务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五、总结评估一王某对服务的满意度通过个案工作;王某的生活自理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和认知能力等社会功能得到较大改善..坚持服药治疗;病情稳定;家庭状况也改善很多;已走出生活的困境;家庭和睦..王某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与周围邻居、居民增多了交流;提升了自信心和认同感..二方案执行情况个案工作的方案执行就是提供服务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过程;也是开展专业服务的过程..社会工作者整合社区资源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三过程评估:1、介入初期: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及其家人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通过家庭扶助、给予医疗建议等支持;社会工作者与王某的家庭成员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王某及其丈夫都会把家里的情况及病情向社会工作者倾诉;告之治疗经历及家庭困难;社会工作者安慰他们;并表示同感;理解其困难及压力;同时对丈夫积极治疗妻子病情的努力表示肯定..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某及家庭的详细信息、主要的问题和需求;根据家庭情况制定了服务计划..2、介入中期:根据服务计划;社会工作者详细了解了王某病史、尝试过的治疗方法等..由于家庭困难、王某不愿就医等因素;王某未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即建议其申请医疗救助、低保等;缓解家庭困难;积极治疗..王某的丈夫很高兴;建议社会工作者多来探望妻子;这对妻子的病情有改善..丈夫为王某向社区提出申请;社区为王某申报了医疗救助;将其纳入低保;帮助她申请了残疾人补助金;解决了经济困难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与王某丈夫请医师为王某制定康复计划;由社会工作者和丈夫督促她执行计划、坚持服药;控制病情..3、介入后期:社会工作者通过经常性探访及重点帮扶等措施;给予王某家庭情绪支持和经济扶助..同时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王某家庭成员关系也有了很大变化;他们互相体谅;和睦相处..通过社区活动、小组活动;让王某家庭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关爱;与残疾人、居民之间的交流;消除了王某及家人的自卑心理..4、介入结束期:对于王某及其家庭生活态度的改变;王某病情的稳定;问题的解决;社会工作者告知王某丈夫应注意的事项;告知个案服务将会结束;转入个案管理;还是会跟进服务;只是跟进的频率可能会没有那么频繁;王某丈夫也表示理解..四效果评估虽然王某的精神分裂症还没有完全康复;但是相比之前社会工作者刚接触时还需要强制入院、暗中投药的情况;已经好很多..家庭经济有了改善;解决了基本生活等问题..家庭成员关系逐步密切;王某与家人、亲友和睦相处;与外界交流也不断增多;每天还去接送孩子上学;照顾好孩子的饮食和学习..六、专业反思:一对精神残疾家庭来说;康复是他们主要的问题和需求..本案的社会工作者曾有过多年的医疗工作经验;2009-2011年又在绿洲医院进行了系统的精神病患者社区管理培训和护理知识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仍觉得专业知识的欠缺;还应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及精神残疾康复医疗知识..二社区精神残疾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应将侧重点更多地放在家属及整个家庭..多年的求医问诊使家属的精神、经济压力很大;社会工作者经常性探访、志愿服务及来自社区、社会的关爱等;对家属的情绪支持和树立生活信心很重要..三做好社区精神残疾人社会工作;应更好的利用社区资源;社会工作者要做好资源链接者的角色..社区各种社会救助一定程度上解决家庭的经济困难;社区门诊定期随访精神残疾人、社区内各种康健器材、残疾人群体活动等;都是社会工作者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四社会工作者要多组织精神残疾人家属之间、残疾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家属之间的交流;能使家属交流护理方法;得到情绪支持;获得生活信心;精神残疾人之间的沟通;可以相互倾诉;缓解紧张情绪..通过构建家庭、朋辈支持网络;使残疾人自助互助;共同成长发展..。
残疾人机构社工岗位职责
残疾人机构社工岗位职责
职位概述
残疾人机构社工是负责支持和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专业人员。
他们与残疾人及其家庭密切合作,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帮助残疾人
克服生活障碍,提高其自我保障和生活质量。
职责列表
1. 进行入户评估:与残疾人及其家庭进行沟通,了解其需求和
问题,评估其生活环境和支持需求。
2. 制定个别服务计划:根据评估结果,与残疾人及其家庭合作
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确保满足其具体需求。
3. 提供心理支持:与残疾人建立亲密关系,倾听他们的困惑和
问题,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4. 促进社会融合:通过组织和参与社区活动,推动残疾人与社
会其他成员的互动和交流,帮助他们建立并扩大社会关系网。
5. 协助就业培训:帮助残疾人发展技能和才能,提供就业培训
机会,促进他们融入职业生活。
6. 协调社会资源:与相关机构和组织建立联系,了解和获取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合适的支持和服务。
7. 解决问题和危机干预:帮助残疾人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提供必要的干预和支持,确保他们的安全和福祉。
8. 提供咨询和教育服务:向残疾人和其家庭提供有关残疾和社
会资源的咨询和教育,提高其对残疾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任职要求
- 拥有社会工作或相关领域的学士或硕士学位;
-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 熟悉残疾人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
- 具备跨文化敏感度和包容性;
- 具有相关社会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以上是残疾人机构社工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希望能够帮助您了
解该职位的内容。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联系
我们。
残疾人社工服务社工督导管理方案
残疾人社工服务社工督导管理方案第一节监督管理认识一、什么是社会工作督导督导即监督、指导的意思。
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它是由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社工、一线初级社工、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督导程序,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与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活动。
含义的理解:(一)社会工作督导的实质是什么?它是一种专业训练的方法。
资深社工对新工作通过者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督导程序,传授专业服务的方法与技术,以增进社工的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
(二)谁督导谁?督导者督导被督导者。
督导者为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
他们必须受过充分的专业教育;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熟知机构的政策,熟知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以及有关条件的限制。
督导者对受督导的感觉和反应当十分敏感,以便在适当的时候给受督导者提供帮助和指导。
督导者的职责是实施对受督导者的督导工作。
督导者应督导者的基本态度是真诚、信任、尊重与关怀。
二、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一)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包括: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社工;服务年限较短、经验不足的初级社工;在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社会工作者;社会服务机构的非正式人员,主要是志愿者。
(二)社会工作督导的类型分为师徒式督导、训练式督导、管理式督导和咨询式督导。
1.师徒式督导:督导者扮演师傅的角色,提供教育训练。
2.训练式督导:被督导者被认为是学生或受教育者,在具体实务服务中,督导者负责部分工作。
3.管理式督导:督导者是被督导者的上级或主管,具有“上司与下属”的关系。
4.咨询式督导: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及其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和责任,是纯粹地咨询角色。
三、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一)行政的功能要求督导者在被督导者的招募与选择、被督导者的引导与安置、工作计划与分配、工作监督、回顾与评估、工作授权与协调等方面担负指导责任。
(二)教育的功能要求督导者对被督导者完成任务时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给予指导、协助被督导者实现专业上的发展。
残疾人服务指导实施方案
残疾人服务指导实施方案一、背景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部分,需要得到特殊的关爱和服务。
为了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制定残疾人服务指导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为残疾人提供全面、专业、个性化的服务,帮助他们融入社会,享受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三、具体措施1. 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包括康复训练、心理辅导、职业培训等,以满足其不同的需求。
2. 完善残疾人辅助设施建设加大对残疾人辅助设施的建设力度,包括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盲道等,提高残疾人的生活便利性。
3. 加强残疾人法律援助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平台,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维权支持,保障其合法权益。
4. 提升残疾人就业培训水平加强残疾人就业培训,提升其就业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5. 加强残疾人公共服务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残疾人公共服务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度和理解度。
四、保障措施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当加大对残疾人服务的投入,确保残疾人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立监督机制建立残疾人服务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残疾人服务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服务质量。
3. 加强社会组织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组织参与残疾人服务,共同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总结残疾人服务是社会的责任,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残疾人服务指导实施方案,可以更好地保障残疾人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包容和进步。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为残疾人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残疾人社会工作
残疾人社会工作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部分,他们同样需要得到关爱和支持。
残疾人社会工作作
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领域,致力于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首先,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关注残疾人的个体需求。
每个残疾人都有自己独特
的需求和挑战,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个案管理,了解每位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升生活质量。
其次,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
各类社交活动和培训课程,帮助残疾人拓展社交圈子,提升社会融合能力。
同时,也可以倡导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理解和支持,消除歧视和偏见,营造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
此外,残疾人社会工作还需要关注残疾人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社会工作者可以
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获取适合的工作岗位,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也可以协助企业和机构营造无障碍的工作环境,提供合理的工作调整和支持服务,促进残疾人就业机会的公平和平等。
最后,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积极参与政策倡导和社会改革。
社会工作者可以代
表残疾人群体,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改革,争取残疾人权益的保障和促进。
同时,也可以积极宣传残疾人的正能量和成功案例,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推动社会的包容和进步。
总之,残疾人社会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充满意义的工作。
通过不懈的努力
和关爱,我们可以为残疾人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让他们在社会中享有应有的尊严和权利,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和谐的社会。
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群体的服务方法和技巧
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群体的服务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群体的服务方法和技巧1. 引言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残疾人群体,并意识到他们同样应该享有平等的权益和机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介入残疾人群体,提供各种服务和支持,帮助他们全面参与社会生活。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群体服务中的方法和技巧。
2. 不同残疾类型的个体差异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不同残疾类型的个体差异。
残疾人群体包括肢体残疾、视觉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等各种类型。
每种残疾都有自身的特点和需求,社会工作者需要在服务中考虑到这些差异。
对于视觉残疾人群体,提供盲文教育和无障碍交通设施等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3. 社区介入和资源整合社会工作者还应重视社区介入和资源整合。
社区是残疾人群体生活的核心,通过与社区建立联系,社会工作者可以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和问题。
借助社区资源,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更为全面和合理的服务。
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学校、医院、就业机构等合作,为残疾人提供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4. 建立信任与沟通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残疾人群体时,建立信任和有效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和期望,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准确地提供服务。
通过积极地倾听和有效地沟通,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残疾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鼓励自主和自立社会工作者应该鼓励残疾人群体的自主和自立能力。
残疾并不意味着无能或无助,残疾人同样应该被尊重和给予自由选择的权利。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提供培训和辅助技术等方式,帮助残疾人发展他们的自主和技能。
对于智力残疾人群体,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职业培训和职业辅导,帮助他们融入就业市场。
6. 多学科合作社会工作者在残疾人群体服务中,应该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合作。
与康复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人士合作,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残疾人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服务。
只有通过多学科合作,才能够从各个角度全面照顾到残疾人的需求。
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方案(一)基本资料陈华,女,12岁,2008年家住四川的她由于遭受地震,失去了左腿。
原本是班级文艺骨干的她,面对着要靠轮椅生活,她的性格一下变得内向起来,再加上家人间的沟通也比较少,使他平时很少说话。
她总觉得世界对她是不公平的,整日打不起精神来。
(二)主要问题(1)本案例中的陈华由于地震造成身体残疾,原来是文艺骨干的她性格变得内向起来。
(2)家人间缺乏沟通,导致她在沟通方面存在障碍,并且在家庭中得不到鼓励和温暖。
(3)心态产生了一定的扭曲,认为世界对自己不公平,整日打不起精神来。
(三)理论基础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并与新的社会接触。
个人所拥有资源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自,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运用社会支持网络对陈华的问题进行评估,发现可以帮助其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来满足其需要。
(四)服务计划1.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与陈华和其家人接触,协助他们了解此次会谈的目的,并了解问题的成因和发展程度。
2.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情况,确定问题与需要,初步确定陈华的问题主要是突然残疾造成的心理问题。
3.计划阶段总目标是帮助陈华舒缓心理压力,树立信心。
4.实施阶段。
可采取的措施有:(1)对陈华进行心理辅导,使其发泄内心苦闷情绪,帮助她正式现实情况,重拾信心。
(2)与陈华的父母沟通,使他们多关心陈华,了解陈华的内心世界,为她提供更多的家庭支持。
(3)与陈华的老师和同学联系,请他们多与陈华交流,继续发挥陈华的文艺特长,为她提供更多的家庭支持。
(4)与残疾人协会及相关康复中心联系,为陈华安装假肢,帮助她重新站立,更好的生活。
(五)服务评估(1)方案评估: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可行,实施是否有较大把握,是否属于较优方案(2)过程评估:对具体的服务过程的评估、服务工作进度、服务所使用的技术、是否指向方案目标。
社工站的主要职能
社工站的主要职能社工站是社会工作的基础单位,是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社会工作为主要职能的公共服务机构,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促进社会公正和和谐。
社工站的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工作服务社工站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社会工作服务。
社工站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流浪人员、低收入家庭、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
社工站通过开展家访、康复、心理咨询、就业、教育、法律援助等服务,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社区管理社工站的另一个主要职能是社区管理。
社工站负责协调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开展社区服务、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工作。
社工站可以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维护社区环境卫生等方式,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三、社会调查和研究社工站还承担着社会调查和研究的职责。
社工站通过对社会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为制定社会政策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社工站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研究,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四、社会工作人员培训社工站还负责社会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社工站可以通过开展培训课程、组织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
五、社会工作创新社工站还承担着社会工作创新的职责。
社工站可以通过创新社会工作模式、开发社会工作项目等方式,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和创新,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
综上所述,社工站是社会工作的基础单位,是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工站的主要职能包括社会工作服务、社区管理、社会调查和研究、社会工作人员培训和社会工作创新等方面。
社工站通过开展各种服务和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社会公正和和谐。
社区服务与残疾人
社区服务与残疾人社区服务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特别需要我们的关注和支持的是残疾人群体。
本文将探讨社区服务与残疾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如何优化社区服务,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便利。
第一部分:残疾人的权益和需求残疾人作为社区的一部分,享有与其他居民一样的权益和应得的关注。
然而,由于其身体或精神上的不完整,残疾人在融入社区和享受公共服务方面面临很多困难。
因此,社区服务的目标之一是提供适用于残疾人的服务,以满足其特殊需求。
第二部分:社区服务的重要性社区服务对于残疾人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社区服务,残疾人可以获得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多方面的支持。
社区服务可以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多样性。
第三部分:社区服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尽管社区服务对残疾人至关重要,但现实中仍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些社区对残疾人的支持不足。
其次,缺乏信息和宣传使得残疾人难以了解可以获得的服务。
最后,社区人员对于残疾人的认知和态度也需要改善。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多方面的合作。
政府应加大对社区服务的投入,并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残疾人的权益。
社区应该加强对残疾人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支持。
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提供各类服务和支持。
第四部分:优化社区服务的建议为了实现更好的社区服务与残疾人之间的连接,有几个方面需要关注和优化。
首先,要建立多样化的服务网络,包括医疗、康复、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
这些服务应当覆盖到每个社区,并且便于残疾人使用。
其次,建议加强残疾人权益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社区居民对残疾人权益的认知,减少歧视和偏见。
此外,创造残疾人友好型社区环境也是重要的一步。
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设施,改善交通和公共场所的可达性,使得残疾人能够更方便地融入社区生活。
最后,加强志愿者和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于残疾人需求的认识和服务能力。
结论在社区服务中,我们应该充分关注残疾人群体的需求和权益。
社会工作扶贫助残内容
社会工作在扶贫助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社会工作在扶贫助残方面的一些内容:
1. 社会调查和评估:社会工作人员可以进行社会调查和评估,了解贫困和残疾人群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帮助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助残策略和政策。
2. 宣传和教育: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对扶贫助残的认知和理解。
他们可以组织座谈会、培训班、宣传活动等,向社会大众传递正确的扶贫助残理念和知识。
3. 资源整合和协调:社会工作人员可以协调和整合社会资源,包括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和社区等,为贫困和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他们可以建立社会合作网络,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4. 心理支持和社交关系建设:社会工作人员可以为贫困和残疾人群体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应对困境和挑战。
他们还可以组织社交活动和康复训练,促进贫困和残疾人群体的社交关系和生活质量。
5. 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社会工作人员可以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帮助贫困和残疾人群体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与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合作,为贫困和残疾人群体提供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6. 家庭和社区支持:社会工作人员可以向贫困和残疾人群体提供家庭支持和社区支持。
他们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提供紧急援助和长期支持,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和融入社会。
通过社会工作的扶贫助残工作,可以全面关注和支持贫困和残疾人群体的需求,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和改善生活状况,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参与。
联系人:XXX(相关负责人)
联系电话:XXX-XXXXXXX
邮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工的困境
专业知识不足
Ex1:国内对残疾人社会工作研究不足,相关的精神或者 智力残疾书目不够多,造成社工服务残疾人时没有理论指 导,无所适从。 Ex2:一线社工不愿意接触残疾人,觉得挑战性过大、认 知也不足,造成服务残疾人的社会工作员数量缺乏。
社工的困境
政府倾斜性政策不足
Ex1:相对其他服务项目而言,残疾人的工作量较多、难 度较大,但社工参与残疾人服务配套政策的支持不足,如 资金、岗位设置等。
残疾的定义(康复政策及服务白皮書 1995世卫组织)
缺损: 心理、生理、组织构造或机能有任何丧 失或异常情况。 残疾: 因缺损而引致从事某种活动的能力受到 限制或有所缺乏,而这种活动对一般人来说, 是可用正常方式或在正常能力范围内做到的。 障碍: 因缺损或弱能而限制或阻碍一个人担当 就其年龄、性别、社会及文化因素而言份属正 常的角色。
就业
城镇残疾人安排就业人数188267人
集中就业25391人,占13.5% 按比例就业合计68246人,占36.2% 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94630人,50.4% 未就业合计61874人 从事农业生产活动514763人,占78.4% 从事其他形式就业141429人,占21.6% 未就业合计111802人
社会管理 为残疾人提供社会工作服务
罗观翠教授 中山大学 2012
社会管理创新趋势
新政策 保障和改善民生 公共服务均等化
珠三角地区非政府组织发展
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 一是建立广东省社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 二是降低准入门槛 三是创新培育扶持机制 四是尽快建立专职社会工作制度 五是构建社会工作的服务帄台 六是设立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
相关专业人士不足
Ex1:社区内基层残疾专职委员的职务不够清晰,人员流 动大,社区内的残疾人福利政策执行长期滞后,如残疾认 定、残疾人就业推荐等。 Ex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精残社区康复指导医生缺乏专 业知识,精残的治疗和诊断只得强制入院才能进行,社区 无法做诊断和治疗。家属因无法强逼病人入院,使得大量 精神病患者未得到适切的治疗。
全省义务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共69所 义务教育普校附设特教班209个 在校接受特教的学生9012人 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三残儿童(盲、聋、智 障)30684人 在校接受特教学生合计39696人,“三残儿童” (盲、聋、智障)入学率83.7%。 学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78.87%
广州社工推进政策——1+5文件
2010年5月17日,广州市颁布了《中共广州市 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 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及五个配套文件》
广州社工推进政策——1+5文件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考核评估实施办法》 《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及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薪酬待遇实施办法》 《财政支持社会工作发展实施办法》 《扶持发展社会工作类社会组织实施办法》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社区康复
针对弱能人士的个人意愿和自我评估的康复 需要去提供或联系社区资源,以支持个人在其 身处的社区内立足和生活
正常化
尽量运用文化中最常规性的途径,以尽量达至 及/或维持文化中最常态性的个人行为及特性
生活在主流社会的成员,亦包涵了「接受」、 「包容」及「人人帄等」的价值观。 同时满足或处理个体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性的 需要。
社工实践中的残康服务切入点—— 残障人士
情感支持需要
Ex1:情感抚慰:某智障残疾人提出想去殡仪馆看望父亲(父亲 已去世)的要求,但是没有人愿意去解释和引导他如何处理自 己缅怀死亡亲人的情感。 Ex2:精神缓解:精神残疾人压力很大,尤其是碰到一些危机事 件不知道如何处理。尤其是一些常人觉得很简单的事情比如改 变家居环境、朋友搬离社区等等都可能会让精残人士无所适从 甚至诱发病情。 Ex3:独居探访:精神残疾人异常孤单,很多都是独居,街坊四 邻有妖魔化精神残疾人的倾向,不愿意接纳。
农村已就业的残疾人656192人
虚假就业现象比较普遍:
企业为降低成本,以最低工资聘请残疾人工作,完 成按比例就业要求,但不要求残疾人在企业工作。 企业名利双收。
残康社会工作实践点滴作实践 一街一站,约服务30人 问题:
1服务对象覆盖面小(选择能力高好,易管理的残 疾人) 2服务对象混合(精残+智残+肢残,服务对象间的 互相歧视) 3服务目标不明确(职业训练还是庇护工场?训练 后无晋升就业出路,做工工资极低,一天2元)
行为训练需要
Ex1:性教育:智障残疾人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生理需 求。会有一些失范行为,如随意触摸异性身体、不论场合 谈论淫秽内容。 Ex2:社交教育:某女性智残人士会不经思考经常接受陌 生男士的邀约,可能诱发性侵等事件。 Ex3:个人训练:卫生、礼貌用语等,离开特殊学校后若 无持续训练,家人娇惯下会失去之前习得的个人训练的效 果。
社工实践中的残康服务切入点—— 社区
社区居民对残疾认知不足,存在严重社会排斥
Ex1:社会歧视:某社区活动中,本以融合为主题,但有的社区居民 见到节目单中有工疗站学员的名单,并拒绝参加活动的情况。 Ex2:有些长者对社区内的残疾人有恐惧或者厌恶心态,如有的残疾 人在社工的鼓励下,尝试性和其他民众打招呼,可以会被其他服务对 象耻笑甚至是呵斥。 成效:工疗站学员训练成为中心接待大使,介绍中心服务并讲述街道 历史,使领导街坊刮目相看。
广州社区管理与服务改革要求
一是深化街道社区和镇村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机 制改革,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 二是2012年上半年,全市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 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到2015年全市街镇实现 家庭综合服务全覆盖。
三是建设便民电子政务服务帄台 。
四是培育和规范社会组织发展,加强社会工作 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全市实现每万人中有 5名社工。 五是关心关爱外来人口 六是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管理公众参与体系
医疗模式
将残疾视为疾病,认为透过医疗手段可以解决 病者的困难
个人模式
强调恢复或改善个人的功能。
社会模式
视残疾为社会问题,改善不良的社会环境因素
联合国《残疾人士权利公约》8大原则:
尊重固有尊严和个人自主 不歧视 参与和融入社会 尊重差异及接受残疾人士是人类多样性的展现 机会均等 无障碍 男女帄等 尊重残疾儿童逐渐发展的能力及其独特身份
谢谢!
社会工作康复服务的原则
融入: 在主流社会参与 帄等机會:就着个人成长小区参与工作机会等 方陎各人都有均等的机会 全人照顾及治疗
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
社区康复
残疾人教育工作 残疾人培训、就业与残疾人托养服务 残疾人扶贫与社会保障 残疾人维权工作
义务教育 (截止2010年底)
社工实践中的残康服务切入点—— 照顾者
照顾者压力大,需要各种支持
Ex1:社会融入:某智力残疾人父亲,因为女儿原因,家 庭破裂。自己也被街坊四邻作为谈论对象。亲戚都不愿来 往。 Ex2:照顾者压力大:残疾人的照顾者一般压力比较大, 当压力不能接受时会发泄在残疾人身上,引发家庭暴力、 虐待等 Ex3:经济参与:某些残疾人需要长期的看护和照顾,影 响了照顾者出外工作和正常的社会参与。
广东情况
2006年,我省残疾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86%, 据此推算我省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539.9万人。 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重 分别是:
视力残疾75.3万人,占13.95%; 听力残疾136.1万人,占25.21%; 言语残疾11.5万人,占2.13%; 肢体残疾121.6万人,占22.52%; 智力残疾27.2万人,占5.04%; 精神残疾52.5万人,占9.72%; 多重残疾115.7万人,占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