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晦术》-【明代状元--经典-解读】-杨慎(-文白-对照)

合集下载

韬晦术

韬晦术
4、有的事情很隐晦,祸机的发生也在很久以后,难以发现,只有见识高超的人才能敏锐地察觉到,预先策划好的对策,在很久以后却能收到奇异的效果。
5、灾祸和幸福并没有固定的规律,都是人自己招来的。由于自己闯出来的祸,应当由自己承当,嫁祸给别的人,这样的事不是正人君子做的,福不会无缘无故降临,这样的福通常都会有大祸,得福反而得祸,要拒绝祸就是辞去这种福,祸和福的得失最需要用心考察思考。
2、处晦的形式如同立身悬崖,容易站立却难于坚守,只有坚持没有事最好,做事没过错就是功劳的原则。才可以免除祸患,保全己身。
3、身处两难的境地中,应该秉承戒心,坦坦荡荡如同没事一样,不要存有机巧的心思。也不要玩弄巧诈手段,这样才能把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当,声音太大了反而听不到声音,谋略至大也会没有形迹可察,以没有形迹的谋略来缔造有形的功绩,即便举起天下这样重的东西也会很轻松。
2、要选择的时机应当认清事情的最初微妙的迹象,才能在时机到时就可以动手,先发制人,这样才能显示出韬晦的功效。
3、可叹的是事物的最初状态很难觉察,常因细小微弱而被人忽视,等它逐渐长大到容易识别的时候,机会却飞到九霄云外去了,遥远而不可寻觅,用晦的关键在于选择时机,选择时机的关键在于认清事物的萌芽状态,认清这种状态而等待,把握住成熟的时机而动手,这难道不是只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得到的吗?
2、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慎言行,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这样才可以藏住身形,远离祸患。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则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3、最上一等的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才能中等的以礼仪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保持没有过错而已。最差一等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能保全身家性命也。

韬晦术原文加译文

韬晦术原文加译文

精心整理《韬晦术》原文+译文作者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正德年间状元,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为官后因年轻气盛、禀性刚直,在着名的“撼门事件”中,险些惹下杀身之祸:后发愤研究韬晦之术,得以颐养天年,并有此奇书流传于世。

隐晦卷一【译文】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时,一定会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

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会真实的展现在自己眼前了。

”把一棵树藏到树林里,人们就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什么区别。

把一个人藏到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有区别。

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

一棵树高出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处晦卷二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

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

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免祸全身矣。

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

方得事势之正。

物非苟得则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当先患失,患失之谋密,始可得而无患,得而无失,音大者无声,谋大者无形,以无形之谋谛有形之功,举天下之重犹为轻。

有机巧的心思,也不用玩弄巧诈手段,这样才能把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当。

东西不容易得到,就难免怕被人抢去,所以没得到之前就应该考虑如何不被人抢去,研究出完备严密的对策,这样得到了也没有后患,也不怕得而复失了。

声音太大了反而听不到声音,谋略至大也会没有形迹可察,以没有形迹的谋略来缔造有形的功绩,即便举起天下这样重的东西也会很轻松。

有的事情很隐晦,祸机的发生也在很久以后,难以发现,只有见识高超的人才能敏锐地察觉到,预先策划好的对策在很久以后却能收到奇异的效果。

灾祸和幸福并没有固定的规律,都是人自己招来的。

由自己闯出来的祸,应当由自己承担,嫁祸给他人,不是正人君子该做的事。

至若美人遭嫉,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愚者人嗤,我则悦安,心非悦愚,悦其晦也。

明代状元杨慎对联考辨

明代状元杨慎对联考辨

明代状元杨慎对联考辨明代状元杨慎对联考辨刘锋一引言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成都市)人。

杨慎是明代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有《升庵集》81卷、遗集26卷存世,其中有存诗约2300首。

《明史·杨慎传》云:“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杨慎生平著述四百余种,内容涉及文学、戏曲、史学、哲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音乐、宗教、民俗、金石等。

统观明代:杨慎、徐渭、解缙三人被合称为“明朝三大才子”,成为通识。

“记诵之博,著作之富”的杨慎被评为著作第一;《永乐大典》的总编纂官解缙被公推为博学第一;徐渭则被公认为最多才多艺——诗、文、书、画、戏曲、兵法都达到极高水平。

大多数人知道杨慎,是因为他的一曲《临江仙》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曾经用于《三国演义》开篇,又曾经被琼瑶用在言情小说《几度夕阳红》中。

杨慎是明代正德朝辛未科状元。

他以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因而授翰林院修撰,预修“武宗实录”。

杨慎还是“名父”之子。

他的父亲杨廷和是明史上的名臣。

杨廷和(1459~1529)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

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为武宗、世宗两朝宰辅,著有《杨文忠公三录》。

明·嘉靖三年,杨慎因“大礼议”被嘉靖皇帝(明世宗)打击。

——这是明朝历史上的大事件。

杨廷和罢归故里,一时良臣名相几乎都被罢官殆尽。

杨慎也被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最后死于戍地。

二杨慎对联拾遗杨慎虽然以“著作第一”称雄,但并没有对联集传世。

他所作对联当亦不少,然散佚殆尽。

有一部分散见于各书或零落于各地,也有一部分是以讹传讹,因此需要整理、澄清和考辨。

1 《楹联丛话》卷七载杨慎对联一副,是16言联: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杨慎题昆明华亭寺后来的好事者又将之移作(云南)通海秀山联,却改‘西’作‘边’,一水抱城边,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韬晦术》原文及译文

《韬晦术》原文及译文

《韬晦术》原文及译文明·杨慎(连环画PP 2019-02-24)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正德年间状元,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为官后因年轻气盛、禀性刚直,在著名的“撼门事件”中,险些惹下杀身之祸:后发愤研究韬晦之术,得以颐养天年,并有此奇书流传于世。

提起韬晦术,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刘备种菜的故事了,看了本书才知道,在韬晦术的行家高手中。

刘备还很难榜上有名……三千年传统权谋文化中,最具操作性的便是韬晦之术掌握韬晦心法,小用则小成,大用则大成。

《韬晦术》(明)杨慎·原文隐晦卷一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

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直译隐晦卷一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时,一定会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

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会真实的展现在自己眼前了。

”把一棵树藏到树林里,人们就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什么区别。

把一个人藏到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有区别。

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

一棵树高出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身上。

这是从古至今不曾改变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

这样才可以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则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韬晦术》原文及译文

《韬晦术》原文及译文

《韬晦术》原文及译文 明·杨慎(连环画 PP 2019-02-24)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正德年间状元,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为官后因年轻气盛、禀 性刚直,在著名的“撼门事件”中,险些惹下杀身之祸:后发愤研究韬晦之术,得以颐养天 年,并有此奇书流传于世。

提起韬晦术, 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 《三国演义》 中刘备种菜的故事了, 看了本书才知道, 在韬晦术的行家高手中。

刘备还很难榜上有名⋯⋯三千年传统权谋文化中, 最具操作性的便 是韬晦之术掌握韬晦心法,小用则小成,大用则大成。

《韬晦术》(明)杨慎·原文隐晦卷一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 必先处晦而观明, 处静而观动, 则万物之情, 必陈于前。

”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

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 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 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 守之以道, 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 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直译隐晦卷一苏东坡说: “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时,一定会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

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

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 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 养身立志的土壤。

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并且牢记不忘,这样的人才可以身处富贵的地方。

处晦卷二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

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 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

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 免祸全身矣。

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

明朝三大才子之杨慎

明朝三大才子之杨慎

明朝三大才子之杨慎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别号博南山人、博南戍史,谥文宪,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江西庐陵,为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正德年间状元,官至翰林院修撰。

杨慎与解缙、徐渭合称“明朝三才子”。

大礼议事件中,因率领百官在左顺门求世宗改变皇考,而遭贬云南,终老于戍地。

现成都市新都区仍存有其私家园林升庵桂湖。

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

贬谪以后,特多感愤。

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

著作达百余种。

后人辑为《升庵集》。

人物简介杨慎自幼聪颖,十一岁即能作诗。

十二岁,写成《古战场文》,众人皆惊。

进京后,写《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让他在自己门下学习。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中式辛未科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

正德十二年(1517)八月,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杨慎上疏抗谏,被迫称病还乡。

杨慎此外,杨慎的父亲也是明朝的三朝老臣——内阁首辅杨廷和。

明世宗即位,被召至京师,任经筵讲官。

嘉靖三年(1524),“大礼议”爆发,杨慎与王元正等二百多人伏於左顺门,撼门大哭,自言“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世宗下令将众人下诏狱廷杖,当场杖死者十六人。

十日后,杨慎及给事中刘济、安磐等七人又聚众当廷痛哭,再次遭到廷杖。

杨慎、王元正、刘济都被谪戍。

杨慎动身前往戍地云南永昌卫。

从前其父廷和当国之时,曾经裁撤锦衣卫冗员,有怀恨在心者趁机埋伏在途中,伺机加害杨慎。

杨慎有所准备,处处小心。

驰骋万里,到达云南之后,几乎一病不起。

两年后,杨廷和生病,杨慎得以短暂回家探视,其父病愈后又返回永昌。

不久,率家奴协助平定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

嘉靖八年(1529),杨廷和病逝,杨慎获准归葬其父。

此后,或暂回四川,或在云南省城,或停留于永昌,在各地均得到地方官员善待。

世宗因大礼议之故,对杨廷和、杨慎父子极其愤恨,常问及杨慎近况,大臣则回答杨慎“老病”,世宗才稍觉宽慰。

明代状元杨慎的生平简介杨慎凭什么被誉为明代三才子之首?

明代状元杨慎的生平简介杨慎凭什么被誉为明代三才子之首?

明代状元杨慎的生平简介杨慎凭什么被誉为明代三才子之首?“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自古以来,封建社会的文人都将科举入仕当作功成名就的最佳途径,科举中的最高荣誉便是状元,考科举的,没有哪个人不想高中状元的。

可是明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在这几百年时间里,四川居然只出过一个状元。

虽然四川的状元数量有点少,但是只这一个状元就抵得过很多状元了,他可是明代三才子之首,十一岁能诗,十三岁名满天下,十九岁中举,二十四岁就高中状元,他就是杨慎。

杨慎是四川新都人,他的祖父为湖广提学佥事杨春,父亲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

出身于官宦世家的杨慎并非纨绔子弟,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十一岁就能写出近体诗。

十二岁时,杨慎拟作《吊古战场文》,其中有一句话写得非常好,就连他那兵部侍郎的叔父瑞红看了之后都连连称赞,即“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

瑞红对小杨慎的才华感到惊叹,又让小杨慎拟《过秦论》,全家人围在一起看他写的文章,杨慎祖父读了之后,高兴的说:“你真是我们家的贾谊啊!”贾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据说有一天,杨慎的父亲和叔父们聚在一起观赏画作,长辈们知道杨慎天资不凡,就问杨慎:“美丽的景色,人们说好像画一样;画得好的画,人们又说画的好像真的一样,孰为正?”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还让杨慎写一首诗来回答这个问题。

杨慎只是略加思索,便写到:“会心山水真如画,名手丹青画似真;梦觉难分列御寇,影形相赠晋诗人。

”长辈们听了称赞不已。

杨慎十三岁时,跟随父亲入京,在入京途中,他灵感大发,写了好多诗,其中有一首《黄叶诗》,让他一炮而红,人还没到京城,便已经成为了京城的大红人。

当时的诗坛领袖、内阁首辅李东阳一见到杨慎就非常喜欢,不但将杨慎收为高足,还亲切的称呼杨慎为“小友”。

杨慎少年成名,才冠当世,但他的科举之路却颇为坎坷。

二十一岁的杨慎参加会试,凭他的实力,自然一下子就被主考官列为了卷首,不料意外突至,烛花竟落到他的考卷上,烧坏了考卷,杨慎因此而名落孙山。

韬晦之术

韬晦之术

韬晦之术隐晦卷一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

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处晦卷二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

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

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免祸全身矣。

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

方得事势之正。

物非苟得则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当先患失,患失之谋密,始可得而无患,得而不失。

音大者无声,谋大者无形,以无形之谋谛有形之功,举天下之重犹为轻。

事之晦者或幽远难见,惟有识者鉴而明之,从容谛谋,收奇效于久远。

祸福无常,惟人自招,祸由己作,当由己承,嫁祸于人,君子不为也。

福无妄至,无妄之福常随有无妄之祸,得福反受祸,拒祸当辞福,福祸之得失尤宜用心焉。

养晦卷三夫明晦有时,天道之常也,拟于人事则珠难形辩。

或曰:“‘君子以自强不息’何用晦为?”此言虽佳,然失之于偏。

天有阴晴,世有治乱,事有可为不可为。

知其理而为之谓之明智,反之则为愚蠢。

晦非恒有,须养而后成。

善养者其利久远,不善养者祸在目前。

晦亦非难养也,琴书小技,典故经传,善用之则俱为利器。

醇酒醉乡,山水烟霞,尤为养晦之炉鼎。

人所欲者,顺其情而与之;我所欲者,匿而掩之,然后始可遂我所欲。

君子养晦,用发其光;小人养晦,冀逞凶顽。

晦虽为一,秉心不同。

明-杨慎《韬晦术》原文译文

明-杨慎《韬晦术》原文译文

【明-杨慎《韬晦术》】【译文】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时,一定会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

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会真实‎的展现在自‎己眼前了。

”把一棵树藏‎到树林里,人们就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什‎么区别。

把一个人藏‎到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有区‎别。

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

一棵树高出‎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身上‎。

这是从古至‎今不曾改变‎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

这样才可以‎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则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

才能最上一等的‎,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中等的‎,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能‎保持没有过‎错而已。

最差一等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能保‎全身家性命‎的。

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

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

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并且牢记不‎忘,这样的人才‎可以身处富‎贵的地方。

【译文】没有阴,阳就不会产‎生,没有柔,刚就不会锋‎利,没有阴暗,光明也就消‎亡了。

所以这对立‎的二者不可‎偏执一端。

两者相合,可以收到互‎相生发,互相救助的‎功效;如果二者偏‎离,就都成为了‎无源之水。

即使看上去‎壮盛,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处晦的形势‎如同立身悬‎崖,容易站立却‎难于坚守,只有坚持没‎有事最好,做事没过错‎就是功劳的‎原则,才可以免除‎祸患、保全己身。

身处两难的‎境地中,应该秉持诚‎信,坦坦荡荡如‎同没事一样‎,不要存有机‎巧的心思,也不用玩弄‎巧诈手段,这样才能把‎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当。

《明史·杨慎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明史·杨慎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明史·杨慎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明史·杨慎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明史·杨慎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

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

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

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

寻称疾归。

世宗嗣位,起充经筵讲官。

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

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

”时大珰①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嘉靖三年,世宗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

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异。

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

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

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

”世宗怒,切责,停俸有差。

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

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

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

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

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

阅十日,有言前此朝罢,群臣已散,慎、元正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实纠众伏哭。

乃再杖七人于廷。

慎、元正、济并谪戍,余削籍。

慎得云南永昌卫。

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

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

扶病驰万里,惫甚,抵戍所,几不起。

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

廷和喜,疾愈。

还永昌,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

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

自是,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或留戍所,大吏咸善视之。

及年七十,还蜀,巡抚遣四指挥逮之还。

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

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

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

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

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

慎惊异,益肆力古学。

既投荒②多暇,书无所不览。

尝语人曰:“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

”故好学穷理,老而弥笃。

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韬晦术原文加译文

韬晦术原文加译文

《韬晦术》原文+译文作者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正德年间状元,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为官后因年轻气盛、禀性刚直,在著名的“撼门事件”中,险些惹下杀身之祸:后发愤研究韬晦之术,得以颐养天年,并有此奇书流传于世。

隐晦卷一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

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患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刃;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译文】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时,一定会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

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会真实的展现在自己眼前了。

”把一棵树藏到树林里,人们就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什么区别。

把一个人藏到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有区别。

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

一棵树高出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身上。

这是从古至今不曾改变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

这样才可以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则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最上一等的,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

才能中等的,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能保持没有过错而已。

最差一等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能保全身家性命的。

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

韬晦术

韬晦术

《韬晦术》明杨慎隐晦卷一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

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处晦卷二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

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

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免祸全身矣。

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

方得事势之正。

物非苟得则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当先患失,患失之谋密,始可得而无患,得而不失。

音大者无声,谋大者无形,以无形之谋谛有形之功,举天下之重犹为轻。

事之晦者或幽远难见,惟有识者鉴而明之,从容谛谋,收奇效于久远。

祸福无常,惟人自招,祸由己作,当由己承,嫁祸于人,君子不为也。

福无妄至,无妄之福常随有无妄之祸,得福反受祸,拒祸当辞福,福祸之得失尤宜用心焉。

养晦卷三夫明晦有时,天道之常也,拟于人事则珠难形辩。

或曰:“‘君子以自强不息’何用晦为?”此言虽佳,然失之于偏。

天有阴晴,世有治乱,事有可为不可为。

知其理而为之谓之明智,反之则为愚蠢。

晦非恒有,须养而后成。

善养者其利久远,不善养者祸在目前。

晦亦非难养也,琴书小技,典故经传,善用之则俱为利器。

醇酒醉乡,山水烟霞,尤为养晦之炉鼎。

人所欲者,顺其情而与之;我所欲者,匿而掩之,然后始可遂我所欲。

君子养晦,用发其光;小人养晦,冀逞凶顽。

晦虽为一,秉心不同。

韬晦术(明朝杨慎)

韬晦术(明朝杨慎)
韜晦術 [明]楊慎 撰
目 录
隐晦 卷一
处晦 卷二
养晦 卷三
谋晦 卷四
诈晦 卷五
避晦 卷六
心晦 卷七
用晦 卷八
隐晦卷一
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晦非恒有,须养而后成。善养者其利久远,不善养者祸在目前。
晦亦非难养也,琴书小技,典故经传,善用之则俱为利器。
醇酒醉乡,山水烟霞,尤为养晦之炉鼎。
人所欲者,顺其情而与之;我所欲者,匿而掩之,然后始可遂我所欲。
君子养晦,用发其光;小人养晦,冀逞凶顽。晦虽为一,秉心不同。
至若美人遭嫉,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
惟不以富贵为心者,得长居焉。
古人云:“我不忧富贵,而忧富贵逼我。”人非恶富贵也,惧富贵之不义也。
兴利不如除弊,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无事者近乎天道矣。
用晦卷八
制器画谋,资之为用也,苟无用,虽器精谋善何益也。
沉晦已久,人不我识,虽知己者莫辨其本心。用晦在时,时如驹逝,稍纵即逝之矣。
愚者人嗤,我则悦安,心非悦愚,悦其晦也。
愚如不足,则加以颠。既愚且颠,谁谓我贤?养晦之功妙到毫巅。
谋晦卷四
若夫天时突变,人事猝兴,养晦则难奏肤功,斯即谋晦之时也。
晦以谋成,益见功用,虽匪由正道,却不失于正,以其用心正也。
谋晦当能忍,能忍人所不能忍,始成人所不能成之晦,而成人所不能成之功。
居上位者常疑下位者不忠,人之情不欲居人下也。遭上疑则危,释之之遭谨忠而已。
如若避无可避,则束身归命,惟敌所欲,此则不避之避也。

千古奇文系列之1—韬晦术

千古奇文系列之1—韬晦术

千古奇书《韬晦术》杨慎韬晦术被称为"攻守进退"的枕边书,小用小成,大用大成。

三千年传统权谋文化中,最具操作性的便是韬晦之术,掌握韬晦心法。

作者,杨慎,字用修,明正德年间状元,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为官后因年轻气盛、禀性刚直,险些惹下杀身之祸;后发愤研究韬晦之术,得以颐养天年,并有此奇书流传于世。

隐晦卷一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

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译文】苏东坡说:“古代圣人将要做一件大事时,一定会先置身隐秘处观察明处的形势变化,以静制动,方能谋定而后功成。

”把一棵树藏到树林里,人们就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都是大同小异,分辨不出两样。

做人也一样,否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这也是从古至今不变的道理啊。

德高位重的人更应该谨言慎行,因为你有明星般的影响力;才能出众的人也不要自我张扬,人性爱妒,懂做的人,一定可以明哲保身,远离祸患。

荣华富贵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名利场也是最难立足,只因为竞争太激烈。

最上一等的人,以自己完善的道行纵横自如,虽然处在危险的环境中却能安然无恙。

次一等的人,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仅能保持没有过错而已。

最差一等的人,由着自己的性子,随意而为,不被杀死就是贬谪,鲜有能善终一生。

人们都知道荣华富贵很光鲜,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刀能杀人于无形。

韬晦术 译文 [明]杨慎

韬晦术 译文 [明]杨慎

韬晦术明-杨慎隐晦卷一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

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患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刃;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译文】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时,一定会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

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会真实的展现在自己眼前了。

”把一棵树藏到树林里,人们就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什么区别。

把一个人藏到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有区别。

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

一棵树高出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身上。

这是从古至今不曾改变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

这样才可以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则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最上一等的,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

才能中等的,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能保持没有过错而已。

最差一等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能保全身家性命的。

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

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

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并且牢记不忘,这样的人才可以身处富贵的地方。

处晦卷二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

【明朝历史】明代三状元-商辂魏藻德杨慎

【明朝历史】明代三状元-商辂魏藻德杨慎

【明朝历史】明代三状元-商辂、魏藻德、杨慎《明状元图考》所谓“三元”,就是乡试的解元、会试的会元和殿试的状元三个第一名。

明代,“三元”者只有商辂一人。

商辂历史商辂,字弘载,淳安(属浙江)人。

他的父亲是一名县吏,他出生的时候,知府看见吏员们住的“小区”里有光。

第二天知府问他们最近谁家有事,商辂的父亲告说生了一个儿子。

知府很惊讶,嘱咐他的父亲:“你要好好的抚养,这孩子将来必大贵”。

历史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商辂以浙江解元的身份进京参加会试和廷试,均取得第一名。

其实严格地说,商辂算不上“连中三元”,他中解元的时间是宣德十年(1435),之后会试失利,等正统十年再次参加会试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应届生”了,留过级,中间隔了十年,所以不是一气呵成的连中“三元”。

商辂生活在明代由盛至衰的转折时期,一生经历十分复杂。

历史一是在“土木之变”中他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正统十四年八月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土木之变”,明廷上下动荡不安,有主张抗战的,像兵部左侍郎于谦;有建议南迁的,如侍讲徐有贞;还有站在一旁观望的等等,人心不一。

此时的商辂刚刚进入内阁参与朝廷大事的决策,他是主战的。

他和于谦一齐力阻徐有贞等人的南迁之议,最终使监国的?王定下了固守京师、抵抗入侵的决心。

二是在英宗复位的过程中他不媚权臣。

天顺元年(1457),在总兵官石亨等人的主持下,被软禁了八年的太上皇英宗重新登上了皇位,于谦等一批景泰朝的“骨干”遭到查办。

但对于商辂,英宗却网开一面,把他召进宫里,安慰了一番,并命他起草复位诏书。

谁知就在起草诏书的时候,因为没有依照石亨的意思写而得罪了他,石在皇帝面前污蔑商辂与前朝余党有勾结。

英宗信以为真,下令逮捕了商辂。

太监兴安在皇帝面前替商辂求情,惹得皇帝更加生气,而兴安却丝毫不惧,说:“当初有人建议南迁,如果不是商辂等人,陛下现在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呢?”于是皇帝把商辂放了,但是不再让他做官了。

三是是非分明,力主恢复?王的帝号。

《韬晦术》读解【明】 杨慎(古译文对照)

《韬晦术》读解【明】 杨慎(古译文对照)

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

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译文】: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一定要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

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真实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了。

把一棵树藏在树林里,人们都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区别。

把一个人藏在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什么区别。

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

一棵树高出于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的身上。

这是从古至今不能改变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

这样才可因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而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最上一等的人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

才能中等的人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保持没有过错而已最差一等的人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人保持身家性命的。

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

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并且牢记不忘,这样的人才可以身处富贵的地方。

处晦卷二原文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

人生处世七书之《韬晦术》

人生处世七书之《韬晦术》

韬晦术《韬晦术》是明代杨慎所著的一部关于智慧和谋略的书籍,它包含了许多关于如何在复杂环境中隐藏自己、观察他人、等待时机以及采取行动的策略和智慧。

全书分为八卷,分别是隐晦、处晦、养晦、谋晦、诈晦、避晦、心晦和用晦。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正德年间状元,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为官后因年轻气盛、禀性刚直,在著名的“撼门事件”中,险些惹下杀身之祸:后发愤研究韬晦之术,得以颐养天年,并有此奇书流传于世。

提起韬晦术,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刘备种菜的故事了,看了本书才知道,在韬晦术的行家高手中。

刘备还很难榜上有名……三千年传统权谋文化中,最具操作性的便是韬晦之术掌握韬晦心法,小用则小成,大用则大成。

隐晦卷一【原文】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

”【译文】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一定要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

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真实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了。

【原文】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

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译文】把一棵树藏在树林里,人们都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区别。

把一个人藏在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什么区别。

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

【原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译文】一棵树高出于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的身上。

这是从古至今不能改变的道理。

【原文】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译文】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

这样才可因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原文】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译文】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而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原文】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明史·杨慎传》原文及译文

《明史·杨慎传》原文及译文

《明史·杨慎传》原文及译文《明史·杨慎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

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

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

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

寻称疾归。

世宗嗣位,起充经筵讲官。

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

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

”时大珰①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嘉靖三年,世宗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

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异。

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

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

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

” 世宗怒,切责,停俸有差。

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

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

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

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

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

阅十日,有言前此朝罢,群臣已散,慎、元正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实纠众伏哭。

乃再杖七人于廷。

慎、元正、济并谪戍,余削籍。

慎得云南永昌卫。

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

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

扶病驰万里,惫甚,抵戍所,几不起。

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

廷和喜,疾愈。

还永昌,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

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

自是,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或留戍所,大吏咸善视之。

及年七十,还蜀,巡抚遣四指挥逮之还。

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

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

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

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

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

慎惊异,益肆力古学。

既投荒②多暇,书无所不览。

尝语人曰:“ 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

” 故好学穷理,老而弥笃。

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隆庆初,赠光禄少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韬晦术》读解【明】杨慎隐晦卷一原文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

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译文】: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一定要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

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真实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了。

把一棵树藏在树林里,人们都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区别。

把一个人藏在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什么区别。

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

一棵树高出于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的身上。

这是从古至今不能改变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

这样才可因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而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最上一等的人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

才能中等的人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保持没有过错而已最差一等的人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人保持身家性命的。

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

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并且牢记不忘,这样的人才可以身处富贵的地方。

处晦卷二原文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

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

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免祸全身矣。

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

方得事势之正。

物非苟得则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当先患失,患失之谋密,始可得而无患,得而不失。

音大者无声,谋大者无形,以无形之谋谛有形之功,举天下之重犹为轻。

事之晦者或幽远难见,惟有识者鉴而明之,从容谛谋,收奇效于久远。

祸福无常,惟人自招,祸由己作,当由己承,嫁祸于人,君子不为也。

福无妄至,无妄之福常随有无妄之祸,得福反受祸,拒祸当辞福,福祸之得失尤宜用心焉。

【译文】:没有阴,阳就不会产生,没有柔,刚就不会锋利,没有阴暗,光明也就消亡了。

所以这对立的二者不可偏执一端。

两者相合,可以收到相互生发,相互救助的功效,如果二者偏离,就都成为无源之水,即使看上去很强盛,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处晦的形势如同立身悬崖,容易站立却难于坚守,只有坚持没有事最好,做事没过错就是功劳的原则,才可以免除祸患,保全己身。

身处两难的境地中,应该秉持诚心,坦坦荡荡如同没事一样,不要存有机巧的心思。

也不要玩弄巧诈手段,这样才能把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当。

东西不容易得到,就难免怕被人抢去,所以没得到之前就应该考虑如何不被人抢去,研究出完备严密的对策,这样得到了也没有后患,也不怕得而复失了。

声音太大了反而听不见声音,谋略至大也会没有形迹可察,以没有形迹的谋略来缔造有形的功绩,即便举起天下这样的东西也会很轻松。

有的事情很隐晦,祸机的发生也在很久以后,难以发现,只有见识高超的人才能敏锐地察觉到,预先策划好的对策,在很久以后却能收到奇异的效果。

灾祸和幸福没有固定的规律,都是人自己招来的。

由于自己闯出的祸,应当由自己承担,嫁祸给别的人,这样的事不是正人君子做的。

福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这样的福通常都会有大祸,得福反而得祸,要拒绝祸就要辞去这种福,祸和福的得失最需要用心观察思考。

养晦卷三夫明晦有时,天道之常也,拟于人事则珠难形辩。

或曰:“‘君子以自强不息’何用晦为?”此言虽佳,然失之于偏。

天有阴晴,世有治乱,事有可为不可为。

知其理而为之谓之明智,反之则为愚蠢。

晦非恒有,须养而后成。

善养者其利久远,不善养者祸在目前。

晦亦非难养也,琴书小技,典故经传,善用之则俱为利器。

醇酒醉乡,山水烟霞,尤为养晦之炉鼎。

人所欲者,顺其情而与之;我所欲者,匿而掩之,然后始可遂我所欲。

君子养晦,用发其光;小人养晦,冀逞凶顽。

晦虽为一,秉心不同。

至若美人遭嫉,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愚者人嗤,我则悦安,心非悦愚,悦其晦也。

愚如不足,则加以颠。

既愚且颠,谁谓我贤?养晦之功妙到毫颠。

【译文】:光明和阴晦都有固定的规律,这是自然规律运行的结果,然而用人事上的情形来比拟光明和阴晦,就很难从外表上判断出来。

有人说:“君子应该奋发图强,绝不停止,为什么说还要用晦呢”这句话说得虽然很好,却可惜不够全面。

天有阴天晴天,人世也有治世和乱世的区别,人事更有可做和不可做的道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采取行动的称之为“明智”,相反的情形就是愚蠢了。

“晦”这种状态不是随时都有的,有时需要养才能成,善于养晦的人能得到长远的利益,不善于养晦的人,大祸就在眼前。

“晦”也并非是很难养的,小到弹琴、书法这些雕虫小技,大到经书典籍传世巨著,只要善于利用,都可以成为养晦的有利工具。

美酒、醉乡,和山水风景,更是养晦最好的鼎炉。

别人想要的东西,要顺着他的想法给予他。

我所想要的,却要想办法掩藏起来,不让人知道自己的想法,然后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君子养晦,是准备在适当时机发挥自己才智:小人养晦,却是准备以后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毒,虽然都是养晦,出发点却是不一样的。

至于漂亮的美女经常遭到嫉妒,英雄豪杰也往往多灾多难,在灾难临头时,不养晦怎能保存住自己。

愚蠢是众人所嘲笑的,我则乐于承受并心安理得,我也不是真心喜欢愚蠢,而是喜欢这种“晦”的谋略。

如果仅愚蠢还不足以迷惑对手,就再加以疯癫。

既愚蠢,又疯疯癫癫,谁还能认为我贤明呢?这就达到了养晦功夫的顶端了。

谋晦卷四原文若夫天时突变,人事猝兴,养晦则难奏肤功,斯即谋晦之时也。

晦以谋成,益见功用,随匪由正道,却不失于正,以其用心正也。

谋晦当能忍,能忍人所不能忍。

始成人所不能成之晦,而成人所不能成之功。

夫事有不可行而又势在必行,则假借行之势以明不可行之理,是行而不行矣。

破敌谋、挫敌锋,勇武猛鸷成不如晦之为用。

至若万马奔腾、千军围攻,我困孤城,勇既不敌,力不相侔,惟谋惟晦,可以全功。

晦者忌名也,以名近明,有亢上有悔之虞。

负君子之重名,偶行小人之事,斯亦谋晦之道也。

己所不欲,拂逆则伤人之情,不若引人入晦,同晦则同欲,无逆意之患矣。

人欲不厌,拒之则害生,从之则损己,姑且损己从人,继而尽攘为己有。

居众所必争之地,谋晦以全身,谋晦以建功,此又谋晦之大者也。

【译文】:如果形势发生了突然变化,意外的灾害也突然降临,养晦则在时间上来不及,也难以收到功效,这时就是使用谋略促成“晦”这种状态产生的时候了。

“晦”用谋略来促成,更能收到大的功效,虽然有失去正道的嫌疑,在大义上又不失为正,这是因为心中的本意是正直的缘故。

谋晦要忍耐,能忍住别人所不能忍耐住的,才能成就别人所不能成就的“晦”,然后才能立下别人不能建立的功劳。

如果事情不能去做却又不得不去做,便假借做的名头来说明不可做的道理,这样就达到做而实际上不做的目的。

破坏敌人的阴谋、挫折敌人的锋锐,勇猛的武力、猛烈的阵势有时还不如“晦”的功效大。

如果敌人以千军万马围困我于孤城之中,勇猛比不上敌人,实力又相差悬殊,此时便只有用谋晦的手段来保全自己并建功立业了。

谋晦最忌讳的是过高的名声,因为美名近于“明”这种状态,名声过高会有无形的威权,而使居于上位者不安,这样就有折损颠仆的危险了。

假如已背上正人君子的名声,并且名望很高,偶尔做一件不伤大雅的小人做的事,这也是隐晦的一种手段。

自己所不愿意的事,强行反对拒绝会损伤别人的感情,不如引别人进入自己的“晦”的状态中,位置相同心意也会相同,就没有这些麻烦了。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拒绝就会有祸患发生,顺从又会损害自己,而先损自己来满足他人,然后就可以把他人所有都占为己有。

身处大家都想要抢夺的位置,通过谋晦的手段来保全自己来建功立业,这才是谋晦的大家。

诈晦卷五原文诈虽恶名,亦属奇谋。

孙子曰:“兵不厌诈。

”施之于常时,人亦难防。

运诈得理,可以成晦焉。

直道长而难行,歧路多而忧亡羊,妙心辩识,曲径方可通幽。

诈以求生,晦以图存。

非不由直道,直道难行也。

操以诈而兴,莽以诈得名,诈之为术亦大矣,随贤人有所不免。

厌诈而行实,固君子之本色;昧诈而堕谋,亦取讥于当世。

是以君子不喜诈谋,亦不可不识诈之为谋。

人皆喜功而诿过,我则揽过而推功,此亦诈也,卒得功而无过。

君臣之间,夫妇之际,尽心焉常有不欢,小诈焉愈更亲密,此理甚微,识之者鲜。

诈以非易为也,术不精则败,反受其害,心不忍不成,徒成笑柄。

【译文】:诡诈虽然是不好听的名词,却也是可以出奇制胜的谋略。

孙子兵法上说:“兵不厌诈.。

”就是在平常时候施展出来,人也是难以防范的。

运用诈术只要合理适当,也可以达成“晦”这种状态。

笔直的大道漫长而又难以到达终点,小路众多却使人茫然不知所从。

只要细心观察思考,小路才是到达终点最快捷,最省力的途径。

用诡诈来求生,用晦来保全自己,这并不是不走正道,而是因为正道根本就行不通。

曹操因诡诈而兴霸业,王莽因诡诈而得到名声,诡诈作为一种谋略功效是很大的,即使贤能的人也免不了要使用。

讨厌诡诈而平平实实行事,这固然是君子的本色,然而不识诡诈陷入别人的奸谋中,也是要被当世的人所讥笑的。

所以正人君子即使不喜欢使用诡诈的计谋,却也不能不知道这种手段的使用方法。

人们都喜欢归功自己却把过错推给别人,我却把过错揽到身上,把功劳推给别人,这也是一种诈晦,却最终能得到功劳而没有过错。

在君主和臣子,丈夫和妻子的关系中,尽心尽力地去侍奉也经常会有不欢快的事情发生,使用一点诈谋反会更加亲密牢固,这道理很微妙,知道的人很少。

诈晦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技术不精湛就会失败,自己反要受到伤害,心里不够忍耐也做不成,只能成为别人笑话的把柄。

原文避晦卷六易曰:“趋吉避凶。

”夫祸患之来,如洪水猛兽,走而避之则吉,逆而迎之则亡。

是故兵法三十六,走为最上策。

避非只走也,其道多焉。

最善者莫过于晦也。

扰敌、惑敌,使敌失觉,我无患焉。

察敌之情,谋我之势,中敌所不欲,则彼无所措手亦。

居上位者常疑下位者不忠,人之情不欲居人下也,遭上疑则危,释之之道谨忠而已。

如若避无可避,则束身归命,惟敌所欲,此则不避之避也。

避不得法,重则殒命,轻则伤身,不可不深究其理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