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死亡卡填写的主要问题PPT课件

合集下载

死亡证明填写培训

死亡证明填写培训

死亡证明填写培训
第24页
4.在第Ⅰ部分不要填写死因不明、老 衰、病亡、猝死、来院已死或者是医 学不明确情况。普通说来,这些都不 是造成死亡根本原因,医生应该尽可 能找出并填写那些明确疾病诊疗名称。
死亡证明填写培训
第25页
5.填写含有特异性疾病诊疗,要同 时汇报疾病部位,性质等情况。如: 不能仅填写传染病、肿瘤、心脏病、 先天异常。
死亡证明填写培训
第20页
例:某司机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与 其它车相撞,造成急性重度颅脑损伤, 多脏器严重损伤,车毁人亡。
填写1: Ⅰ(a)车祸 填写2: Ⅰ(a)急性颅脑损伤
正确填写: Ⅰ (a)急性重度颅脑损伤
(b)开车时与其它车相撞
死亡证明填写培训
第21页
3.致死主要疾病a,b,c三行不要只 填写综合症状群,临死前临床体 征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消化 道出血,电解质紊乱等,而应深 入追根填写死亡原因。
针2
针3
针5
针6
死亡证明填写培训
第3页
死亡证明填写培训
第4页
存在问题
• 字迹潦草。 • 死者基本情况空项。(不清楚一律填写“不详”) • 出生日期,性别:和身份证不符合 • 户籍地址、现住址:一定要填写住处详细门牌号
码 • 错别字:肺不感染 • 街道名称不正确:
死亡证明填写培训
第5页
死者基本信息
死亡证明填写培训
第22页
例:患者女性,慢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 围脓肿2周入院,住院后补充诊疗 了肺炎,治疗一周后因“Ⅱ型呼吸 衰竭”死亡。
填写:Ⅰ (a) Ⅱ型呼吸衰竭 (b) 慢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 围脓肿
死亡证明填写培训
第23页
正确填写:

死亡医学证明书规范填写培训PPT课件

死亡医学证明书规范填写培训PPT课件

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脏器衰竭 全身衰竭
J96.9 R57.9 R99 R99 R53
21
21
存在问题
• 4、不填写发病至死亡的大 概时间间隔
• 解说:各病发生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一 般是:(c)病最长,(b)病次之,(a)病 最短。
22
填写解说:
10
一、漏项不填不钩选或错误 填写 1、逐项填写,不能漏项不填或不钩选 ;
2、中文填写医学专业疾病名称,不得 用英文或英文缩写; 3、内容不得涂改,医生签名,医院公 章;
11
4、对未经救治或死因不明的死亡病 例必须填写调查记录;
指接 受死 因调 查的 对象 在此 签名
内容包括:死者既往病史、 现病史、生活史和治疗史。
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规范填写培训
0
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二、死亡原因填写要求 三、我院死亡医学证明书填 写存在问题 四、死因链填写现场问答
1
一、相关基本概念

死亡原因的定义
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 死因链/顺序

2
死亡原因的定义
死亡原因:“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
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
14
二、地址不详细 • 常住地址填写死者居住半年以
上的地址,详细到门牌号; • 户籍地址填写户口簿上登记的 地址,详细到门牌号码。
15
三、死因链不清(主要问题)
• 1、将各种死亡原因罗列在死 亡证明书上,一行填写多个 死亡原因,没有顺序和关系; 或顺序颠倒、混乱;
16
死因链填写解说:
第Ⅰ部分是用于填写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 损伤及并发证以及更早的原因, 是必须要 填写的部分 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 按照导致疾病的顺序填写, 每栏只能填写一个疾病 发病到死亡的时间

死亡病历讨论PPT参考课件

死亡病历讨论PPT参考课件

2020/1/20
7
鉴别诊断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暂全部脑卒中的60%-80%,急性期一般指发 病后2周内,院前处理的关键是迅速识别疑似脑卒中患者并快速送往医院,尽可能所有急 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尽早、尽可能收入卒中单元接受治疗,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回复 血流措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物, 现认为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4.5h或6h,时间越早,获益越多, 由于静脉溶栓 具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可行血管内治疗,主要有动脉溶栓、机械取栓:可以在足量静脉 溶栓基础上对部分适宜患者进行动脉溶栓,发病6 h内的MCA供血区的AIS,当不适合静脉 溶栓或静脉溶栓无效且无法实施机械取栓时,可严格筛选患者后实施动脉溶栓,急性后循 环动脉闭塞患者,动脉溶栓时间窗可延长至24 h;使用机械取栓治疗发病6 h内的急性前 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发病4.5 h内可在足量静脉溶栓基础上实施,如有静脉溶栓禁忌, 建议将机械取栓作为大血管闭塞的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机械取栓指征时应尽快实施荐。 有静脉溶栓指征时,机械取栓不应妨碍静脉溶栓,静脉溶栓也不能延误机械取栓,不推荐 影像提示大面积梗死的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
6
诊断依据
■ 急性起病,出现左侧偏瘫、言语不清,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心力 衰竭”病史。
■ 查体: 浅昏迷状态,左侧偏瘫,左侧病理征阳性。 ■ 辅助检查:头部CT:右侧脑组织内未见异常高密度影。心电图:房颤、完全性右
束支传导阻滞。血常规示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量降低。 D-二聚体升高。生化示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Pro-BNP升高。
17
■ 既往史 :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平素口服降压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治疗, 血压控制可,“糖尿病”病史10年,平素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可,“心 房颤动、心力衰竭”病史10年,未规范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否认外伤史,否认食 物、药物过敏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15年前曾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

新版《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事项讲解课件.ppt

新版《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事项讲解课件.ppt
若填写错误确需修改,应用双实线划掉原内容,在旁边空白处填写正 确内容后签署医生姓名,并在改动处加盖医院死亡证明专用章后生效; 改动较多时须重新填写
二、新版《死亡证》的填写要求
签发对象
在中国大陆死亡的大陆居民、台港澳居民和外国人,包 括未登记户籍的死亡新生儿
4
二、新版《死亡证》的填写要求
签发单位——填写人
(c)填写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如慢性支气管炎
第二、三、四联中的“死亡原因”须填写第一联“(a)直接 死亡原因”,如果(a)填写的为衰竭,则“死亡原因”填写(a) 之后的主要致死原因
17
三、新版《死亡证》的填写内容
死亡原因填写举例
某人因肺癌死亡 第一联:(a)肺癌 第二、三、四联“死亡原因”:肺癌
死者家属持第四联(居民死亡殡葬证)到殡仪馆办理尸体火化 手续,殡仪馆凭第四联办理殡葬手续
20
四、死亡医学证明的使用
《死亡证》第一联是原始凭证,由出具单位随病案保存或按 档案管理永久保存,以备查询 第二联由死者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永久保存 第三联由死者家属保存 第四联由民政部门收集保存
21
五、死亡医学证明的补发
断之后填写
(120到达家中或其他场所时已死亡,120拉到医院,医院进行救治的由
医院开具,120未拉走且医院未救治的,由社区开具)
(没有在我院救治死亡的,不要因人情关系等原因代开,避免出现纠纷
后填写医生承担责任)
5
二、新版《死亡证》的填写要求
签发单位——填写人
医疗卫生机构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司法部 门判定死亡性质,公安司法部门判定为正常死亡者,由负责救 治或调查的执业医师填写
婴儿死亡填写到 时、分 个人身份:按照死亡前的个人身份填写,离退休后死者的个

死亡卡的正确填报

死亡卡的正确填报

死亡卡的正确填报一、前言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生命和健康的关注变得日益重要。

而对于任何机构或组织而言,准确记录人员的生死状态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而死亡卡,则是一种用于登记和记录个人死亡信息的表格。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填报死亡卡,以便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整洁美观。

二、填报要素及顺序在填报死亡卡之前,首先应当了解所需填入的要素,以及填报的顺序。

常见的死亡卡包括以下信息:1. 姓名:填写逝者的姓名,应准确无误地记录。

2. 身份证号码:填写逝者的身份证号码,确保填写准确。

3. 出生日期:填写逝者的准确出生日期。

4. 逝世日期:填写逝者的实际逝世日期,避免错误或模糊不清的记录。

5. 逝世地点:填写逝者的逝世地点,例如医院、自宅等。

6. 死亡原因:填写逝者的死亡原因,如自然死亡、意外事故等。

7. 联系人姓名与电话:填写紧急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以便需要时进行联系。

填报顺序则为:姓名→ 身份证号码→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逝世地点→ 死亡原因→ 联系人姓名与电话。

三、填报要点及细节为确保填报的正确性,以下是填报死亡卡时需要注意的要点和细节:1. 确认信息准确性:在填写死亡卡之前,务必核实所有信息的准确性。

特别是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应仔细核对,避免错误。

如果不确定自己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可以向相关的公共机构(如公安局)咨询以获得帮助。

2. 使用清晰的字体:填报死亡卡时,应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例如宋体或雅黑。

避免使用过于装饰性或难以辨认的字体,以免影响信息的清晰度。

3. 填写顺序的规范性:如前所述,填报死亡卡时,应按照给定的顺序逐项填写。

此举有助于信息的整齐有序,也可以提高对填写项的准确性。

4. 适当使用大写字母:为使信息更加清晰易读,建议在填写姓名、地址等要素时使用大写字母。

这有助于防止信息模糊,提高填报的准确性。

5. 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在填写死亡卡时,需保持书写的规范性,避免潦草和难以辨认的字迹。

死因链填写及根本死因选择规则介绍 PPT

死因链填写及根本死因选择规则介绍 PPT

2019/4/9
28
根本死亡原因确定练习28
死因证明书 Ⅰ(a) 心脏肥大(I51.7) (b) 高血压(I10) Ⅱ
编码说明
I10 高血压 当报告为…初始前因时 : I51.4-I51.9 (心脏病),编 码到 I11.I11.9 高血压心脏病不伴有 (充 血性)心力衰竭
正确 根本死因 高血压心脏病 I11.9 使用规则 总原则+规则C+注释1
修饰规则
规则A:对不明原因编码重新选择 规则B:对“小毛病”重新选择[不推荐] 规则C:参照注释1联系表对疾病之间建立联系 规则D:选择更特异的诊断 规则E:“早期、晚期”选“晚期”
; “急性、慢性”选“急性”,但有例外(白血病/肾炎/支气管炎)
规则F:疾病的“后遗症”致死选“后遗症” (如对某些情况,疾病或
2019/4/9
27
根本死亡原因确定练习26
死因证明书 编码说明 I70.- 动脉硬化 Ⅰ(a) 脑卒中(I64) 伴有提及…: (b) 双下肢动脉硬化 I60-I69 (脑血管病), 编码 闭锁症(I70.2) 到I60-I69 Ⅱ 不正确 双下肢动脉硬化 根本死因 闭锁症 I70.2 总原则 使用规则 总原则+规则C+注释1 正确 脑卒中 I64
30
根本死因 使用规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19/4/9
根本死亡原因确定练习38
死因证明书 Ⅰ(a) 肺心病(I27.9) (b) 肺气肿(J43.9) (c) 慢支(J42) Ⅱ
编码说明
J42 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 伴有提及…: J43.- (肺气肿),编码到 J44.J44.8 其他特指的慢性阻塞性肺 病

死亡报告卡的填写和报告程序

死亡报告卡的填写和报告程序

死亡报告卡的填写和报告程序在医疗领域,死亡报告卡是一项重要的工具,用于记录和报告患者的死亡信息。

正确填写死亡报告卡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告,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进行相关统计分析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死亡报告卡的填写要点和报告程序,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填写死亡报告卡的要求:1. 填写人员信息:在死亡报告卡的顶部,填写记录创建人的姓名、职称、联系方式和填写日期等信息。

这些信息是联系填写人员的关键,也方便后续对填写质量进行核查和确认。

2. 患者信息:在死亡报告卡中,准确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民族、身份证号码等。

此外,还应填写住址、联系电话等联系信息,以便后续与患者家属或其他相关人员联系。

3. 死亡信息:在填写死亡报告卡时,详细记录患者的死亡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死因、死亡日期、死亡时间、死亡地点等。

对于死因,需要尽量详细描述,特别是对于可能影响公共健康或安全的传染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的死亡,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4. 填写人员签字:填写人员需要在死亡报告卡的底部签字,表示填写负责并确保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保障填写质量的重要保证。

死亡报告程序:1. 填写死亡报告卡:当发现有患者死亡的情况时,负责记录和报告的医务人员应及时填写死亡报告卡。

在填写过程中,应注意准确、全面地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

2. 核实与确认:填写人员需要核实所填写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尤其是对于死因的填写,应尽量详细描述并进行合理的分析。

填写人员需要对填报的内容进行仔细校对,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3. 报告上级机构:根据规定的程序,填写人员需要将死亡报告卡上报给相关部门或上级机构。

具体的报告程序可能因地区和法律法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填写人员应遵循相关的规定进行报告。

4. 存档和备份:填写人员需将死亡报告卡进行存档,并进行备份。

这是为了方便后续的查询和使用,同时也是保障信息安全和数据完整性的重要措施。

死亡病例报告PPT课件

死亡病例报告PPT课件
自杀。
17
循环系统疾病
应报告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等 例如: 心脏病 :详细报告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 心脏病及其原因 脑血管病:应报告准确的疾病诊断及脑血管 病后遗症的影响
18
呼吸系统疾病
应填写疾病的性质、部位、病原体及其他致 病的原因 肺炎:特别注意对新生儿和老年人肺炎的 准确诊断和报告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常常引起 肺心病而死亡,应同时报告 外源性呼吸系统疾病:应同时报告致病因 子如尘肺、有机物、化学物质等
恶性肿瘤 脑瘤:尽量区别“良性、恶性”或组织形态
学的情况 白血病:注意填写急性、慢性等情况以及形
态学情况 尽量不使用“可疑”等描述,对填写“怀疑”
或“可疑” 恶性肿瘤的诊断要慎重
16
精神疾患
精神疾患的诊断应由专业医生作出。 精神病人的自杀 :是否处于活动期? 精神病人的意外死亡 :是否处于活动期 大量饮酒后突然死亡 :需排除酒瘾综合征和
死亡病例报告
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病科 王青聪
2010.3.23
1
主要内容
死亡原因 根本死因 死因链/死亡顺序 死因推断 疾病命名和分类
2
死亡原因
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 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 况。
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 或呼吸衰竭。
14
肿瘤
恶性肿瘤:应明确报告原发部位,如果是继 发性的恶性肿瘤致死,则必须明确写出“继 发性”,并同时报告原发部位。当一个以上 的原发部位时,应将最重要的原发部位首先 报告。如果有关肿瘤形态学的诊断,也应同 时报告。
15
肿瘤
肠道恶性肿瘤:应详细报告具体部位 子宫恶性肿瘤:要区别宫颈、子宫体 胆管恶性肿瘤:要区分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

死亡证明书填写(医院课件)

死亡证明书填写(医院课件)

二、有关定义




死因定义: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 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 力的情况。 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或 呼吸衰竭。 + 导致死亡的原因可以有多个,包括疾病、损 伤中毒及外因; + 不包括临死时的表现形式。

根本死因 (a)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的 事件的那个疾病或损伤;
2011年死因比例 循环系统疾病 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0%0% 0% 1% %0%0% 3%1% 10%0% 4% 3% 18% 消化系统疾病 31%
36%
疾病和死亡的外因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报告单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为责任单 位。 报告人: 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均为死 亡信息的报告人。 2)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疗卫生人员方可 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第四联:为殡葬火化凭据。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基本要求
1.使用全国统一的死亡证明书,逐项认真填 写,不能漏项或错项。 2. 应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书写,字迹清楚, 不得用红笔或铅笔书写。 3.死亡原因填写须用医学专业疾病名称,并 用中文书写,不得用英文或其缩写。
4. 死亡证明书正面内容不得涂改,如需更改必须 有医生签名及医院公章。
出证单位保存
县(区)疾控中心保存
户籍管理部门保存
殡葬管理部门保存
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
是《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主要内容,需 要填写导致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 以及更早的原因,是必须要填写的部分 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 按照导致疾病的顺序填写, 每栏只能填写一个疾病 发病到死亡的时间

死亡原因的填写、报告PPT课件

死亡原因的填写、报告PPT课件
位、最高诊断依据、填卡日期、调查
缺任一项,则认为不完整。
网络报告
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序、时限
院内死亡,由医务科或防保科在7天内完成 片的审核和网络报告。(将《死亡医学证明 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 的医疗机构同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
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机构,收到《 学证明书》7天内向属地的县(区)级疾病 控制机构报出。
要填写,优先填写更严重、更特异的疾病 诊断,尽量报告疾病的分期及分型等。
●证明书背面的调查、访视记录 当证明书
正面信息填写不完整,需要进一步调查核 实时,由临床医生、保健医生、社区医生、 防保医生或统计人员到死者家或联系人处 调查死者生前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要 求必须详细、准确填写。主要询问内容包 括:致死疾病名称、发病或诊断的时间、 诊断单位、生前患有的各种疾病。询问完 成后应由死者家属或联系人在被调查者姓 名处签字,其余各项由调查者填写,不要 空项。
死亡医学证明
死亡医学证明书各联流向
第一联出证单位保存, 用于网络报告
第二联由出证单位寄送县(区) 疾控中心,内容与第一联同, 可进行网络代报
第三联为户籍管理部门 注销户口凭据
第四联为殡葬火化凭据
出证单位保存
县(区)疾控中心保存
户籍管理部门保存
殡葬管理部门保存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基本格式
❖1992年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根据世界 卫生组织制定的统一的“国际死亡原因医 学证明”,颁发了我国的“死亡医学证明 书”,供各地统一使用。基本格式如下:
... ... ... ... ... ... ... .. 由短到长 标明单位
... ... ... ... ... ... ... ..

死因链填写与死亡登记常见问题培训

死因链填写与死亡登记常见问题培训
补发死亡证需要以下的证据之一
– 国家死因网的历史数据 – 死者最后就诊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死亡证明文件 – 死者常住地居委会或村委会开具的相关证明文件 – 当年为死者火化的殡葬部门开具的相关证明文件 – 公安机关开具的死亡证明文件 – 死者出生证明(距今已超过100年) – 其他具有可信性的证明文件
医疗机构职责怎么划分?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 为本单位的院内死亡和来院途中已死(含出诊医生到现场已死)的死亡居民开 具《死亡证》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为本单位的院内死亡和来院途中已死(含出诊医生到现场已死)的死亡居民开 具《死亡证》 – 对于在家中、养老服务机构以及其他场所内死亡的居民,根据当地化管理原则, 由死亡发生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为开具《死亡证》
例: I
a) 颅脑损伤
1小时
b) 据家属XX提供信息为高楼意外坠落
c)

1小时
死亡原因填写举例
6、对损伤中毒的死者,应同时报告损伤中毒和临床表现和外部原因。为 避免司法纠纷,可写明提供外部原因者的情况
例:I
a) 内脏广泛出血
2小时
b) 据交警XX提供信息为驾驶小汽车意外与卡车相撞
c)

2小时
通常不作为根本死因的情况
免责声明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仅供参考) 家属基本情况:姓名、电话、身份证号、与死者的关系(直系亲属或法定监 护人,需提供相关证明复印件) 说明开具死亡证明的目的,如:丧葬 家属承诺如涉及到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引起任何法律问题及纠纷和造成 的一切后果,全部由该家属承担。
死亡证怎么补发
死亡证遗失后可以补发,但通常仅能补发给直系家属或法定监护人,或 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

经典总结:死因填报常见问题汇总与分析

经典总结:死因填报常见问题汇总与分析

经典总结:死因填报常见问题汇总与分析死因统计是卫生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许多国家中是卫生数据最可靠的内容。

编码人员对《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中根本死因的选择是否正确,将影响到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利用价值。

01、相关定义WHO对死亡原因列表的第六次国际修订会议对死亡原因做了如下定义: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中最早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者造成致命损伤的那个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即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而不是指患者临终前的状况,不可以含糊填写为“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全身衰竭”等。

02、死因分类1、根本死因引起死亡的初始原因,是指引起死亡的原发性自然性疾病或暴力因素。

在自然性疾病致死案件中,其主要死因与主要疾病一致。

例1:晚期恶性肿瘤致死,冠心病心肌梗死致死,心脏动脉瘤破裂急性心包填塞致死等。

例2:扼颈引起喉头水肿、继发性肺水肿而死,扼颈为根本死因。

2、直接死因指直接因其死亡的原因。

如果根本死因不经过中间环节直接引起死亡,则此死因既是根本死因,又是直接死因,也是唯一死因。

根本死因没有立即致死,而因它的继发后果或合并症致死,则后者为直接死因。

在法医学中常见的直接死因有:(1)感染,(2)出血,(3)栓塞,(4)中毒,(5)全身衰竭。

3、辅助死因指主要原因之外的自然性疾病或损伤,它们本身不会致命,但在死亡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

例如严重脂肪肝患者因酒精中毒死亡,则酒精中毒为主要死亡原因,而脂肪肝为辅助死亡原因。

巨大动脉瘤患者被人拳击后动脉瘤破裂死亡,动脉瘤破裂是主要死因而拳击是辅助死因。

4、诱因即诱发身体原有潜在疾病恶化而引起死亡的因素,包括各种精神情绪因素、劳累过度、吸烟、皮伤、大量饮酒、性交、过度饱食、饥饿、寒冷等。

这些因素对健康人一般不会致命,但对某些重要器官有潜在性病变的人,却能诱发疾病而引起死亡。

5、联合死因又称合并死因,是两种或两种以上难以区分主次的死因在同一案例中联合在一起引起死亡而共同构成死因。

新版死亡报告管理规范PPT课件

新版死亡报告管理规范PPT课件
《死亡证》的发放要求:每年编号重新编制,因此做好发放计划。
29
《死亡证》管理规定
回收
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应及时回收120和999开具的《死亡证》一联以及填写错误作 废的所有死亡证明书原件。 定期收取临床科室打印作废的死亡证明书套印纸二三四联。 每月初将上月回收的死亡证明书交回疾控中心。
30
《死亡证》管理规定
12
《死亡证》的填写
13
《死亡证》的填写格式
有开发条件 死因报告管理软件
无无开开发发条条件件 EXCEL版本
无打印条件
纸质死亡证明书(仅120和999现场 开具)
14
死亡证格式
纸质死亡证明书 死亡证明书打印专用纸 启用时间:2014年6月16日 证书格式:带暗文、编号(除1联)。 一联无编号:需填写网上关联的号,由网报人员填写; 二三四联有印好的编号:全市大流水号,无须填写关联号。
10
非正常死亡
非正常死亡
不能判定是否 为正常死亡
经救治 医疗机构开具
未救治 报公安
公安开具 家中
正常死亡 医院
社区开 医院开
非正常死亡 公安开
11
《死亡证》的补发
补发原则:
1. 自2014年6月16日起,全市开始使用新的《死亡证》进行补开,原“补开死亡证 规范”停止使用。
2. 可由《死亡证》签字家属或委托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向签发单位申请补发一次。
• EXCEL版本打印用死亡证明书专用纸张进行套印。
18
《死亡证》的使用
19
死亡证的使用
(一)死者家属持《死亡证》第二、三、四联向公安机关申报户籍注销及签章手 续。公安机关凭第二联办理死者户籍注销手续,加盖第三、四联公章(在医疗卫 生机构内死亡者,第四联无需公安机关签章)。死者家属持第四联《居民死亡殡 葬证》到殡仪馆办理遗体火化手续,殡仪馆凭第四联办理殡葬手续,第三联加盖 公安机关公章后生效。

死亡证明正确填写

死亡证明正确填写

1尸检 2病理 3手术 4临床+生化 5临床 6死后诊断 9不祥
住院号20:20/11/14
医师签名:
医疗单位盖章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4
根本死亡原因:
根本死因ICD编码:
统计分类号:
第二联背面格式
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
调查记录
被调查者 姓名
与死者 的关系
联系地址或 工作单位
电话 号码
死因 推断
被调查者 签名
2020/11/14
25
常见错误和正确填写方法
例:某女患者,患卵巢恶性肿瘤2年,后行切除,半年前发热、胸痛、 诊断有肺转移性癌,1周前死于终末期肺炎。此人10年前还诊断有 糖尿病。
正确填法:
I (a)周末期肺炎 1周
(b)肺转移性癌
半年
(C)卵巢恶性肿瘤 2年
II 糖尿病10年
错误填法:I (a)卵巢癌
死亡证明正确填写
死亡证明书的用途
死亡证明书是死因统计的原始资料,卫生部门 利用它可以进行居民健康状况的专题研究,提 出优先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为制定卫生工作 方针,采取防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死亡医学证明书加盖医疗单位公 章后方可视为有效。
2020/11/14
2
死亡医学证明书分为四联
2020/11/14
12
一般项目的填写
7、可以联系的家属姓名:指最了解死者生前疾 病或其它情况的直系亲属或亲友。注意填写联 系方式,方便核实死因。
8、死者生前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及依据:同一 种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和最高诊断依据。
9、医师签名:由填写死亡证明书的医师签名; 单位盖章。
2020/11/14
死者生前上述疾病最高诊断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询问死者的既往史,有无患引起卧床的慢性病。
未追溯到根本疾病4
死亡原因
Ⅰ (a)早产 (b)?? (c)??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使用规则 说明
33
2021
注释1
P07.-与孕期短和低出生体重有关的疾患:如果报 告了围生儿的任何其他原因的话,则不使用此 编码作为根本死因。
未追溯到根本疾病5
注释2:很不可能的顺序
风湿性心脏病不应接受为“由于”除了猩红热 、链球菌性败血症、链球菌性咽喉炎和急性扁 桃体炎以外的任何疾病所引起。
死因链无序或顺序颠倒5
死亡原因
Ⅰ (a)脑出血 (b)不慎摔倒 (c)高血压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1日 1日 5年
使用规则 说明
25
2021
注释2:很不可能的顺序
18
2021
使用英文或英文缩写
19
2021
一行填写多个死亡原因
20
2021
死因链无序或顺序颠倒1
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Ⅰ (a)尿毒症 (b) 2型糖尿病 (c)高血压

3年 6年 7年
使用规则 说明
21
2021
注释2:很不可能的顺序
糖尿病不应接受为“由于”任何其他疾病 所引起,除外引起胰腺损伤的情况。
9
2021
9
10
2021
年龄与个人身份的逻辑错误
年龄>30岁
错误的选择 学生×
纠正
?? 重新填写
11
2021
11
12
2021
年龄与个人身份的逻辑错误(常见)
年龄>60岁
错误的选择
专业技术人员× 公务员× 职员×
纠正
离退休人员 ??
离退休后死者的个人身份一律填写“离退休人员”
13
2021
13
14
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2021
个人身份与文化程度的逻辑错误(常见)
个人身份 专业技术人员
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
应核实,订正个人身份或文化程度
15
2021
15
16
2021
3.疾病信息填写的主要问题
规范性问题 完整性问题 逻辑性问题
17
2021
3.疾病信息填写的主要问题
规范性问题
使用英文或英文缩写; 一行填写多个死亡原因; 死因链无序或顺序颠倒; 疾病时间间隔没有填写;
死因链无序或顺序颠倒2
死亡原因
Ⅰ (a)脑出血 (b) 冠心病 (c)高血压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7日 15年 20年
说明
22
2021
冠心病与脑出血没有因果关系,应填写在 第Ⅱ部分。
死因链无序或顺序颠倒3
死亡原因
Ⅰ (a)肝癌晚期 (b) 肝硬化 (c)乙型肝炎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 出生日期与身份证号 ✓ 年龄与婚姻状况 ✓ 年龄与个人身份 ✓ 年龄与文化程度 ✓ 个人身份与文化程度
6
2021
年龄与婚姻状况的逻辑错误
18岁以下未成年人
错误的选择 未说明×
已婚×
纠正 未婚√
7
2021
7
8
2021
年龄与个人身份的逻辑错误
年龄<14岁
错误的选择 农民×
无业人员×
纠正 其他√ 学生√
注释1
F03-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如果根本 性躯体情况已知的话,则不使用此编码作为根 本死因。
追溯到根本疾病3
死亡原因
Ⅰ (a)严重营养不良 (b) 长期卧床 (c)??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1年 4年
说明
要求 32
2021
营养不良可以假定是任何恶性肿瘤、麻痹性疾病、自理能 力受到限制的的疾病,包括痴呆和神经系统的退性性疾病 的一个后果。
死因链无序或顺序颠倒7
死亡原因
Ⅰ (a)冠心病 (b)心肌梗死 (c)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11年 2小时
使用规则 说明
27
2021
注释2:很不可能的顺序
发病日期早的情况不应接受为发病日期晚 的情况所引起。
3.疾病信息填写的主要问题
完整性问题
填写不完整:根本死因没有在死因链中提及; 仅填写临死前的临床表现:如呼衰、心衰、
10年
使用规则 说明
30
2021
注释1
G81.-偏瘫、G82.-截瘫和四肢瘫、G83.-其他麻痹[ 瘫痪]综合征:如果麻痹的原因已知的话,则不 使用此编码作为根本死因。
未追溯到根本疾病2
死亡原因
Ⅰ (a)纳差 (b)老年痴呆 (c)??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2月 3年
使用规则 说明
31
2021
10月 3年 5年
使用规则 说明
23
2021
注释2:很不可能的顺序
一种恶性肿瘤不应接受为“由于”任何其 他疾病所引起,但除外HIV病。
死因链无序或顺序颠倒4
死亡原因
Ⅰ (a)心力衰竭 (b) 风湿性心脏病 (c)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1小时 1年 10年
使用规则 说明
24
2021
不能多选: 其他:
死亡证要有编号、盖章,地址要详细,不知道写 “不祥”,没有写“无”;
4
2021
1.缺漏项、多选
常见的缺漏项 户籍地址或常住地址、身份证号、最高诊断单 位、最高诊断依据、填表日期等;
常见的多选 最高诊断单位、最高诊断依据
5
2021
2.基础信息填写的主要问题
年龄:极大值,>100岁 性别:0未知的性别、9未说明的性别 婚姻状况:高领老人的已婚,可能是丧偶 死亡时是否处于妊娠期:男性不填 逻辑错误:
中毒、感染、休克、昏迷、出血等直接死因, 而未进一步填写根本死因;
仅填写某一综合的症状群:如败血症、尿毒 症、酸中毒、早产、窒息等,而未追溯到根 本疾病;
28
2021
根本死因没有在死因链中提及
29
2021
未追溯到根本疾病1
死亡原因
Ⅰ (a)褥疮感染 (b)瘫痪 (c)??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死亡卡填写的主要问题
1
2021
基本信息
死亡原因
调查记录
2
2021
主要内容
缺漏项、多选 基础信息填写的主要问题 死亡原因填写的主要问题 调查记录填写的主要问题
32021Fra bibliotek1.缺漏项、多选
指标要求:死亡卡填写完整率:100%; 必填项目:
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个人身份、婚姻、文化 程度、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户籍地址、常住地 址、死亡地点、死亡原因、诊断单位、诊断依据、 填卡日期;
意外事故不应接受为“由于”这一章以外 的任何其他原因说引起,除外…。
死因链无序或顺序颠倒6
死亡原因
Ⅰ (a)农药中毒 (b)服农药自杀 (c)精神分裂症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1小时 1小时 4年
使用规则 说明
26
2021
注释2:很不可能的顺序
自杀(X60-X84)不应接受为“由于”任 何其他原因说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