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_叶菲菲
1.7实验: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5、将上述4中的坩埚连同无水硫酸铜再加热,冷却后再称量。反 复三次,至质量不同变化为止(相邻两次称量误差不得超过0.1g) 1 2 3 4 加热次数 加热后坩埚和无水硫酸铜的总质量
m3
m4
m5
m6
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指导
1、认识硫酸铜晶体:
硫酸铜晶体 CuSO4· 5H2O 常温下,硫酸铜晶体是一种蓝色的固体,俗称为“胆矾”、 : “蓝矾”,它的化学式为CuSO · 4 5H2O。它是一种结晶水合物 (结晶水合物是一种化合物,属于纯净物)。 注意:硫酸铜晶体不是硫酸铜和水的混合物 2、认识硫酸铜: 常温下,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 它的化学式为CuSO4,它与硫酸铜晶体化学性 质不同,是不同种物质,它很容易吸收空气中 的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铜晶体。 反应式: CuSO4+5H2O=CuSO4· 5H2O 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白色) (蓝色)
6、计算
硫酸铜晶体 中结晶水的 == 质量分数
m2—m6 m2—m1
讨论与思考:下面是学生甲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
量测定实验记录的数据。
m1 m2 m3 6.9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 (1)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2.5克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 40% 量为 1.0克 ,胆矾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 (2)根据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计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 的理论值为多少?
偏高 偏低
偏高 偏高 偏高 偏低 偏低
四、实验习题
回答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的有关问题: (1)下面是学生甲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记 录的数据。 坩埚质量:m1 g,坩埚+硫酸铜晶体质量:m2 g 坩埚+无水CuSO4质量为:m3 g
3.4如何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备教案)
3.4如何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一.教学目标
掌握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初步学会用称重的方法(重量法)解决简单化学测定的实验设计;知道瓷坩埚、研钵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通过问题的分析理解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通过对实验方案及仪器选择的讨论、评价与优化感受探究过程中渗透的科学美,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实验原理、方案设计、恒重操作。
教学难点
恒重操作以及实验误差分析
三、教学内容
1.教学过程
数据处理
1、实验冷却瓷坩埚未放入干燥器
本节课中我想传授给学生的内容较多: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实验方案筛选的标准、加热及称重过程中的要点及装置等,教学内容多了后,重点就不够突出,这在之后教学中需要更用心的筛选教学内容,语言更加精炼。
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试验版《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试验版《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化学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了解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对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1.理解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2.掌握测定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操作过程;3.能够使用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方法,计算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三、教学过程1. 实验原理结晶水合物是指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结晶水是某些化合物在晶体中所含有的水分子。
结晶水是物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影响着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使用加热和称量的方法计算出化合物中的结晶水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少量化合物样品,称重记录其质量,并记录下烧杯和化合物样品的质量m;12.在烧杯中倒入约15 ml蒸馏水,混合均匀,并称重,记录烧杯和蒸馏水的质量m;23.通过升华法取出样品中的无结晶水分,称重,记录;烧杯和化合物样品的质量m34.将烧杯和有结晶水分的化合物样品加热至恒定重量,。
再次称重,得到烧杯和化合物样品和结晶水的总质量m4通过以上步骤求得结晶水的质量分数w即可。
$$w=\\frac{m_4-m_3}{m_1} \\times 100\\%$$2. 实验步骤1.将少量所需的化合物样品取出并称重,记录下烧杯和化合物样品的质量;2.在烧杯中加入约15ml的蒸馏水,化合物悬浮液均匀,再称重记录烧杯和蒸馏水的质量;3.将烧杯加热至110-120℃,直到无水无气泡出现,得到结晶水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4.记录加热后的烧杯和结晶水合物的质量;5.分别计算出无结晶水分的化合物质量和有结晶水分的烧杯和化合物的总质量,并计算出质量分数。
3. 实验步骤注意事项1.需保持手部/身体的安全和保护;2.烧杯、玻璃棒、加热器等设备要干净无油;3.称量摆放平稳,摆放角度要上下移动调整至指针不晃;4.加热温度要控制在指定范围,不得过高;5.化合物、烧杯等操作物品要用干燥的纸巾擦净,避免出现水迹。
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
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硫酸铜晶体,这可是个神奇的小家伙哦!你可能在实验室里见过它,蓝得发亮,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蓝宝石。
可是,你知道它的结晶水含量到底有多少吗?这可是个有趣的课题,跟着我一起走进这个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吧!2. 硫酸铜的基本知识2.1 硫酸铜的构成硫酸铜的化学式是CuSO₄·5H₂O,这个小符号后面的“5H₂O”就告诉我们,它含有五个水分子。
也就是说,每当你看到这些晶体的时候,实际上它们的身边还藏着五位小水分子,默默陪伴。
想想看,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总是在关键时刻为你撑腰,呵呵。
2.2 硫酸铜的用途硫酸铜不仅仅是个“美丽的花瓶”,它在农业、化工和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
比如,它能作为农药,帮助农民抵御病虫害;或者用作水处理剂,让我们的水源更加干净。
真是个多才多艺的小家伙呢!3. 结晶水的测定3.1 实验准备那么,既然硫酸铜这么好,我们就得搞清楚它的结晶水到底有多少。
这就需要我们动手来一场小实验。
首先,你需要一些硫酸铜晶体、一个天平、一个烧杯和一些加热工具。
准备好了吗?就像做菜一样,材料到位,接下来就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3.2 实验步骤接下来,先称取一定量的硫酸铜晶体,记得要精准哦,像买菜时不能斤斤计较,要大方一些。
然后,把它放进烧杯里,准备加热。
小心点,别让它跳出来!加热的时候,注意观察,慢慢地,你会看到晶体的颜色变得越来越浅,水分在一点一点地蒸发。
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在阳光下晒衣服,水分慢慢挥发,衣服也就干了。
等到晶体完全变成了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停下加热,稍微冷却一下,接着再称重。
通过比较加热前后的重量差,就能算出结晶水的含量啦!简单吧?就像一场小侦探游戏,找出水分的“藏身之处”。
4. 数据分析与总结4.1 数据记录这时候,我们得把实验数据认真记录下来,像个小老师一样,不漏掉任何细节。
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实验结果真实可靠。
毕竟,“细节决定成败”嘛,不能因为一点小失误就功亏一篑。
实验: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加热后坩埚和无水硫酸铜的总质量 m3 m4 m5 m6
6、计算
硫酸铜晶体 中结晶水的 ==
m2—m6
2021/6/12
质量分数
m2—m1
6
讨论与思考:下面是学生甲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
量测定实验记录的数据。
m1
m2
m3
6.9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
(1)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2.5克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 量为 1.0克 ,胆矾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__4_0_%______。
坩埚不干燥
偏高
晶体中含有易分解的杂质
偏高
在空气中冷却
偏低
2晶021体/6/12中含有不分解的杂质
偏低
8
四、实验习题
回答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的有关问题:
(1)下面是学生甲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记 录的数据。
坩埚质量:m1 g,坩埚+硫酸铜晶体质量:m2 g
坩埚+无水CuSO4质量为:m3 g
③加热后,坩埚放置在空气中冷却称重___偏__小____________。
2021/6/12
9
用于科普,若有不 当之处,请指正,感
谢您的下载。
2021/6/12
10
4、加热 把坩埚置于石棉网中央,用小火慢慢加热,直到蓝色
的硫酸铜晶体全部变成白色粉状物,并不再有水蒸气逸出为止。 然后将坩埚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记录数据。
5、将上述4中的坩埚连同无水硫酸铜再加热,冷却后再称量。反 复三次,至质量不同变化为止(相邻两次称量误差不得超过0.1g)
加热次数
12
3
4
3
实验: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目标:1、了解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物质是分析物质组成
教学设计: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第1课时)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第2课时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测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是高中化学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
它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定量测定科学方法、态度、技能的重要载体。
教学设计着重三个环节:(1)通过对实验目的的认识,以及对硫酸铜晶体的性质、用途、组成的复习、分析讨论,为学习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设计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作铺垫;同时体验化学物质对人类生存、发展重要作用,以及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对推动人类科学发展重要意义,形成尊重科学,用科学为人类服务的思想观念。
(2)以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原理的讨论为例,概括出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基本原来和一般方法,掌握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以及间接测定的方法,体验定量测定中转化的思想方法对人类科学活动的影响与作用。
(3)通过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讨论与设计,学习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技能;学习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设计思想、方法,初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习惯,以及环境保护意识;感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晶水合物中结水含量的测定原理(C)。
(2)瓷坩埚、研钵、干燥器等仪器的正确使用(B)。
(3)恒重等基本操作技能(B)。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认识观察、测量、实验条件的控制、数据处理等科学方法。
(2)通过设计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认识测定物质组成,确定物质化学式的定量实验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工农业生产中化学定量实验的重要性。
(2)通过实验方案的讨论,体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在定量测定实验中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结晶水合物中结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设计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三、教学用品药品:CuSO4·H2O仪器:电子天平、研钵、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瓷坩埚、坩埚钳、干燥器、酒精灯、药匙。
03 定量实验3-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学生版)
定量实验3: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教材梳理一、实验原理1.硫酸铜晶体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晶水合物,当加热到258℃左右时将全部失去结晶水,根据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可推算出其晶体的结晶水含量。
2.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 H2O)中结晶水的含量的思路加热晶体至晶体完全失去结晶水,固体前后质量差就是结晶水的质量。
计算公式:二、实验过程1. 实验目的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CuSO4·x H2O中x的值)2. 实验仪器研钵、电子天平、坩埚、坩埚钳、药匙、泥三角、酒精灯、玻璃棒、干燥器、铁架台(铁圈)泥三角坩埚坩埚钳电子天平干燥器干燥器是通过加热使物料中的湿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挥发性液体成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湿含量的固体物料的机械设备。
干燥器的使用注意事项:(1)干燥剂不可放得太多,以免沾污坩埚底部。
(2)搬移干燥器时,要用双手拿着,用大拇指紧紧按住盖子。
(3)打开干燥器时,不能往上掀盖,应用左手按住干燥器,右手小心地把盖子稍微推开,等冷空气徐徐进入后,才能完全推开,盖子必须仰放在桌子上。
(4)不可将太热的物体放入干燥器中。
(5)有时较热的物体放入干燥器中后,空气受热膨胀会把盖子顶起来,为了防止盖子被打翻,应当用手按OxHCuSOOxHCuSO2424·+−→−△xOHMOHmCuSOMCuSOm∶∶1)()()()(2244=xOHMCuSOmOxHCuSOmCuSOMCuSOm∶∶1)()()·()()(242444=-住,不时把盖子稍微推开。
(6)灼烧或烘干后的坩埚和沉淀,在干燥器内不宜放置过久,否则会因吸收一些水分而使质量略有增加。
(7)变色硅胶干燥时为蓝色,受潮后变粉红色。
可以在120℃烘受潮的硅胶待其变蓝后反复使用,直至破碎不能用为止。
3.实验步骤(1)研磨:在研钵中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防止加热时可能发生迸溅) (2)称量:准确称量一干燥洁净的瓷坩锅质量(m 0g )。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单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掌握含水晶体的水合物的制备和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硫酸铜为含2个结晶水的盐,其化学式为CuSO4·2H2O。
结晶水晶体中的水分子与盐分子通过氢键相连,结构稳定。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失去结晶水的情况下,硫酸铜质量减少的部分即为结晶水的质量。
实验中可以通过加热硫酸铜样品,使其脱水,再称重,计算质量差来确定结晶水含量。
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火炬药品:硫酸铜晶体样品实验步骤:1.将硫酸铜晶体样品称取0.5g放入干燥烧杯中。
2.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重,并记录初始质量。
3.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使用火炬加热烧杯,加热硫酸铜样品。
注意要均匀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样品,以促进脱水反应。
直到热效应消失,即加热后的质量基本不再变化为止。
4.关闭火炬,待样品冷却至室温。
5.使用电子天平称重加热后的硫酸铜样品,并记录最终质量。
实验结果:初始质量:0.5g最终质量:0.35g质量差:初始质量-最终质量=0.5g-0.35g=0.15g结晶水的质量:0.15g讨论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硫酸铜样品中结晶水的质量为0.15g。
根据化学计量学原理,硫酸铜中结晶水的摩尔比为1∶2,因此可计算出结晶水的摩尔质量。
硫酸铜的摩尔质量为:63.5g/mol结晶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根据化学计量学计算公式,可得到结晶水的摩尔质量:0.15g × (1 mol/63.5g) × (18g/1 mol) ≈ 0.425mol可以计算得知,硫酸铜晶体中的结晶水的比例约为0.425mol/1mol,即约为42.5%。
结论:在本实验中,通过加热硫酸铜晶体样品,我们测定了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硫酸铜晶体中的结晶水含量约为42.5%。
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含水晶体的水合物制备和鉴定的方法。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_实验报告
高三实验部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班级姓名学号
实验目的:1 学习测定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方法。
2 练习坩埚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研磨操作。
3 理解恒重操作在重量实验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
硫酸铜晶体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晶水合物,当加热到150℃左右时将全部失去结晶水,根据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可推算出其晶体的结晶水含量。
实验用品:研钵、三脚架、瓷坩埚、坩埚钳、干燥器、药匙、硫酸铜晶
体、、、、
实验步骤:
1、研磨将硫酸铜晶体研碎,受热均匀,有利于失去全部结晶水;
2、称量首先准确称量干燥洁净的的质量,记为m0;取约2g左右的研细晶体称量,记为m1,该质量是+ 的质量;
3、加热小火慢慢加热,玻棒搅拌,避免局部过热而造成硫酸铜分解或晶体溅失,直至蓝色晶体几乎完全变为;
4、冷却加热后放在干燥器内冷却,避免;
5、再称称量瓷坩埚+未完全失水硫酸铜粉末的质量并记录
6、恒重操作再加热、冷却,再称量,直至为止,记录质量为m2,该质量为+ 的质量。
7、计算
8、再做一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数据记录: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
第一次实验x= (取小数点后2位,下同)
第二次实验x=
两次实验的平均值x=
本次实验理论值为x=
思考题:
1.判断下列情况会引起x值偏大还是偏小
2. 将5g CuSO4 5H2O加热一段时间,待晶体变为白色后,停止加热,并将所得晶体放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量的晶体为4.5g。
计算每摩尔该晶体应带有的结晶水数目。
高二化学上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在数据分析、计算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结果的处理感到困惑,教师应关注这一部分学生的需求,提供个别辅导。
3.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表现出不同水平,有的学生沟通能力较强,能够主动承担责任;而有的学生则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习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强调结晶水含量测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醒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结晶水含量测定过程中的现象和规律。
2.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教师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在模仿和实践过程中掌握结晶水含量测定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结晶水含量的相关知识。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总结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并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字数在500字左右。
2.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巩固结晶水含量测定相关知识。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用于测定某种物质中的结晶水含量。要求实验步骤清晰,数据记录准确,并分析实验结果。
1.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结晶水的概念、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原理以及实验操作方法。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有趣的实验——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可能有小伙伴觉得,哎呀,这不就是个化学实验嘛,有啥好讲的?但其实,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哦!硫酸铜,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它在咱们的实验室里可是个“常客”。
它不仅有漂亮的蓝色晶体,还能告诉我们很多关于结晶水的秘密。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秘密吧!2. 硫酸铜的基本知识2.1 硫酸铜是什么?硫酸铜(CuSO₄)这个名字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拗口?其实它就是咱们平常看到的蓝色晶体。
想象一下,它就像一块块迷人的蓝色小宝石,闪闪发光。
硫酸铜晶体里含有水,这些水就像是晶体的“好朋友”,它们陪伴着硫酸铜一起存在。
这些水叫做“结晶水”。
是不是听起来很有趣?这就好比你早上醒来发现被子里藏着一只小猫咪,虽然它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进来了,但它确实存在!2.2 结晶水的作用结晶水可不是闲着没事做的,它实际上在晶体的形成和稳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没有这些水,硫酸铜可能就变得干巴巴的,失去它那诱人的蓝色。
就像是你少喝水,皮肤都干得像沙漠一样。
而且结晶水的量也会影响到硫酸铜的质量,简单来说,就是水多水少,硫酸铜的“表现”也会不同。
3. 如何测定结晶水含量3.1 实验步骤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咱们得用点科学的小窍门。
首先,拿出一小块硫酸铜晶体,别看它小,它可是藏着大秘密呢。
然后,把它放在一个干净的烧杯里,称一下它的质量,记住,这个步骤一定要仔细,不然后面就麻烦了。
接着,把烧杯放到烘箱里加热,让结晶水蒸发掉。
这就像是给硫酸铜做个“大排汗”,把它里面的水分都挥发掉。
3.2 数据计算等到硫酸铜晶体彻底干燥后,再次称重。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没有结晶水的硫酸铜的质量。
现在,只要用两个质量相减,就可以算出结晶水的质量了。
记住,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别让那些晶体跑掉了。
最后,通过计算,你可以得出结晶水占硫酸铜晶体的百分比。
这就是你测定硫酸铜中结晶水含量的“终极秘诀”啦!4. 实验总结哇,搞定了!经过一番“摸索”,咱们终于搞清楚了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1. 前言说到化学,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晦涩的术语,但今天咱们要聊的可不是这些。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种看似简单却颇具趣味的实验: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的结晶水含量。
硫酸铜,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耳熟?没错,它就是那种蓝蓝的晶体,像蓝宝石一样闪闪发光,乍一看真是美极了!不过,除了颜值,它背后还有不少科学故事等着我们去发掘呢。
2. 什么是结晶水2.1 结晶水的概念那么,什么是结晶水呢?简单来说,结晶水就是那些被固定在晶体结构里的水分子。
就像咱们的家里,家具、衣服都要水分,晶体也一样。
如果没有这些水分,晶体就不再是原来的模样了。
硫酸铜的结晶水含量还真不少呢,达到了五个水分子。
这可不是小事,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了它的性质和用途。
2.2 硫酸铜的用途硫酸铜不仅在实验室里有用,它在农业、化工、甚至是在养鱼业都有一席之地。
尤其是在农田里,它能帮助消灭一些害虫,保护庄稼。
但要是用错了,那可就真是“贼船翻了”,搞不好还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所以,咱们今天的实验不仅有趣,还有实际意义哦!3. 实验步骤3.1 准备材料那么,准备好了吗?开始我们的实验之旅!首先,你需要一些基本材料:硫酸铜晶体、称量天平、烘箱和一个烧杯。
看,这些东西也不算复杂吧?再加上你的小手,哇,简直就是一场化学的盛宴啊!3.2 进行实验接下来,咱们就开始测定结晶水的含量了。
首先,称取一小块硫酸铜晶体,尽量不要像我上次那样,一不小心多称了点儿,结果只能用“误差”来掩饰尴尬。
然后把它放进烧杯,放到烘箱里,设置合适的温度,开始加热。
记得哦,不要太心急,慢慢来,慢工出细活嘛。
等到晶体完全脱水,这时,你就可以把它拿出来称重了。
对比一下加热前后的重量,轻轻松松就能算出结晶水的含量。
4. 注意事项4.1 安全第一当然,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火炉、热空气,可都是“不请自来”的小恶霸,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一定要戴上手套,保护好自己。
毕竟,科学实验是要开心的,不是让你大意失荆州的嘛!4.2 记录数据还有,记得要把每一步的数据都记录下来。
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1. 前言说到化学实验,很多小伙伴第一反应就是“哦,那肯定很复杂”。
其实啊,化学可不是高深莫测的外星科技,它其实跟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听起来很专业,其实没啥难度,咱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次轻松有趣的科学探险!2. 硫酸铜和结晶水2.1 什么是硫酸铜?首先,咱们得认识一下硫酸铜。
这玩意儿是一种蓝色的结晶,大家肯定在实验室见过,像蓝天一样好看。
而且,它可不是个孤家寡人,常常跟水结伴而行,形成五水硫酸铜。
就是那种水分和硫酸铜亲密无间,构成了美丽的结晶。
2.2 结晶水的角色说到结晶水,其实就是水分子在化学结构中扮演的角色。
想象一下,硫酸铜就像个社交达人,身边总是围绕着几位水分子朋友,五水硫酸铜就是它们的团体名字。
为了搞清楚这些小家伙到底有多少,我们就得进行测定啦。
3. 测定的方法3.1 实验准备准备实验可不是说说而已,首先得有硫酸铜、电子天平、加热装置等一系列小伙伴。
大家肯定会问,“哎,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钱啊?”其实大可放心,这些实验器材基本上在学校的化学实验室都有。
3.2 实验步骤一切准备就绪后,咱们就可以开始啦!首先,把适量的硫酸铜称量好,放在干燥的烧杯里。
接下来,咱们就要加热了,这可是个关键步骤,热的越均匀,结晶水蒸发得越彻底,结果才会更准确。
等到烧杯里没有蓝色的结晶,水分基本蒸发完毕,咱们就可以停止加热。
4. 数据记录与计算4.1 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咱们得记录一下数据。
称量干燥后剩下的硫酸铜,减去最开始称的质量,剩下的就是蒸发掉的水分。
简单明了吧?其实跟减肥差不多,减去你“喝水”前的体重,看看你瘦了多少。
4.2 计算结晶水的含量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计算出结晶水的含量啦!把蒸发掉的水分质量和最开始的质量一对比,得出的比例就是硫酸铜中结晶水的含量。
像算数学题一样,简单吧!5. 小结通过这个小实验,咱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定硫酸铜的结晶水含量,还体会到科学实验的乐趣。
教学设计: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第3课时)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第3课时教学设计[设计思想]通过对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分析、反思,加深对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目的、原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方法的认识;理清目的、原理、方法、仪器选用以及误差形成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反思与拓展上,通过学生实验报告的交流,帮助学生反思操作中的失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原理、方法进行拓展,激活学生思维,认识间接测量的一般思想方法。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按操作程序分析操作不当引起实验误差的技能(C)。
(2)误差分析与判断(如读数、加热、称量不当引起的误差分析)(B)。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反思,认识实验条件的控制、数据处理等科学方法。
(2)通过实验报告的交流,认识实验报告的一般要求、规范与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的反思,体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科学精神的意义(A)。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误差分析与判断。
三、教学用品药品:CuSO4·5H2O 、CuSO4仪器:电子天平、研钵、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瓷坩埚、坩埚钳、干燥器、酒精灯、药匙。
四、教学流程1.流程图2.流程说明引入:前一课我们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下面请交流你们的实验报告。
学生交流:交流实验报告。
教师点评:根据报告与实验中观察获得的信息,对学生的实验作点评与评价。
师生交流: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误差。
学生拓展思考:用封闭装置进行硫酸铜晶体脱水实验。
你认为此装置设计是否合理、科学为什么学生练习:根据实验室中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回答问题。
师生交流: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实验的拓展性应用。
归纳小结:偶然误差在实验中主要有两种:1测量误差;2实验操作误差。
偶然误差可以减小,甚至可以避免。
作业:教材上作业。
五、教学案例1.教学过程[点评] (根据报告与实验中观察获得的信息,对学生的实验作点评与评价)[思考讨论]以下几方面操作不当而造成误差。
《实验一 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教学设计
《实验一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
定》教学设计
《实验一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习测定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方法。
练习坩埚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研磨操作。
教学重点:测定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误差分析。
一、实验原理
1.反应原理
2.计算原理
Δ
CuSO4 ? xH2O == CuSO4 + x H2O Δ0+18x 160
18x2
m1-m2
x=160(m1-m2)/18m2 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
(m1-m2)/ m2
3.实验成功的关键:(1)m1、m2的数值要准确,
即要准确称量。
(2)加热使晶体全部失去结晶水。
二、实验用品分析
1.称量:托盘天平、研钵(用来研碎晶体)
2.加热:坩埚、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酒精灯
3.冷却:干燥器。
三、实验步骤
1.研磨
2.称量:记下坩埚与晶体的总质量.加热:缓慢加热、用玻璃棒搅拌,直到蓝色晶体完全变成白色粉末,
且不再有水蒸气逸出,
然后放在干燥器里冷却。
4.称量:记下坩埚与无水硫酸铜的总质量m2
5.再加热称量:再加热无水硫酸铜,冷却后再称量,至连继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
6.计算:CuSO4 ? xH2O
理论值: w(结晶水) = 18x/(160+18x)
实际值: w(结晶水)= (m1-m2)/ m(硫酸铜)7.误差分析:。
示范教案一实验一 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教学目的1.学习测定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方法。
2.巩固天平的使用。
3.练习坩埚的使用,初步学会研磨操作。
4.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5.提高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原理。
2.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讲解、推理、讨论、实验等。
●教学用具投影仪●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研钵、坩埚、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干燥器、酒精灯、药匙、硫酸铜晶体(CuSO4·x H2O)、无水硫酸铜粉末●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展示硫酸铜晶体和无水硫酸铜粉末][介绍]大家现在看到的分别是硫酸铜晶体和无水硫酸铜。
[问]从表观上看,二者有何不同?[生]硫酸铜晶体为蓝色,而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
[追问]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二者的颜色差别呢?[生]这主要是由于硫酸铜晶体中含有结晶水之故。
[问]它们二者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生]能相互转化?[追问]怎样转化?[生]把硫酸铜晶体加热,使之脱去结晶水,则生成硫酸铜粉末;在硫酸铜粉末中滴入水,则其又转化为硫酸铜晶体。
[师]请大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上述转化。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学生草板书]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问]上述两个反应是否互为可逆反应?为什么?[生]不是。
因为它们反应的条件不同:硫酸铜晶体失水需要加热,而硫酸铜粉末变为晶体在常温下就能进行。
[师]回答得很好!现在,大家的实验台上有一种硫酸铜晶体。
[草板书]CuSO4·x H2O[师]如果我们想要知道这种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和x的值,应根据什么原理来进行测定呢?请大家讨论后回答。
[板书]实验一 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一、测定原理[学生讨论后回答]先取一定量的晶体样品,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然后再称一下失去结晶水后的硫酸铜粉末的质量,前后两次的质量差即为结晶水的质量。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教案5 (1-3-1 :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1)_测定原理:CUSO45H2O中,C U(H2O)42+与SO42-H2O,其中前者是蓝色的,后者是色的。
5个水分子与CUSO4结合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383 K时,Cu(H2O)42+失去4个水分子,在531 K时,才能使 __________ 中的水失去。
(2 )测定标准记量:如果用W为托盘天平称量坩埚的质量,W2为坩埚与晶体的总质量,W3是无水CuS04与坩埚再加热,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的质量。
设x为结晶水的物质的量,则计算x的数学表达式为值只有在4.9-5.1之间,才表明实验是成功的。
(3 )测定误差分析:你认为在__________ 条件下会导致实验失败。
你认为产生误差的可能情况有哪些?(至少写五种)问题:脱水后的白色CuSO4粉未为什么要放在干燥器中冷却?重点点拨做此实验如果没有瓷坩埚、坩埚钳、铁架台等仪器,可用试管和试管夹代替来做,步骤如下:①用天平准确称量出干燥试管的质量,然后称取已研碎的CUSO4 5H2O并放入干燥的试管0 CuSO4 5H2O应铺在试管底部。
②把装有CuS04 5H20的试管用试管夹夹住,使管口向下倾斜,用酒精灯慢慢加热。
应先从试管底部加热,然后将加热部位逐步前移,至CuS04 5H2O完全变白:当不再有水蒸气逸出时,仍继续前移加热,使冷凝管在试管壁上的水全部变成气体逸出。
③待试管冷却后,在天平上迅速称出试管和CUSO4的质量。
④加热,再称量,至两次称量误差不超过0.1为止。
问题:该实验为什么以两次称量误差不超过0.1 g(即(0.1 g)作为标准?答:用加热的方法除去CUSO4 5H2O中的结晶水,为了避免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造成的CuS04分解,就不可避免的没有使CUSO4 5H2O中结晶水全部失去,这势必会造成新的误差。
为此,本实验采取了多次加热的方法,以尽可能的使晶体中的结晶水全部失去。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教学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教学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设计思想]让先生经过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操作,学习电子天平、枯燥器等仪器的运用方法与操作技艺;学习小火加热、恒重操作方法,懂得严谨、细致、仔细担任的态度对做好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放在先生的操作体验上,教员主要经过巡视指点,协助先生学习怎样操作?了解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感悟每一步操作的意义,纠正不合理的操作方法与进程。
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电子天平、瓷坩埚、研钵、枯燥器等仪器的操作技艺,以及恒重操作技艺〔C〕。
2.进程与方法〔1〕经过实验操作,看法观察、测量、实验条件的控制、数据处置等迷信方法。
〔2〕经过实验报告的书写,看法书写实验报告的普通要求、规范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实验操作,体验实事求是、严肃仔细、一丝不苟的迷信态度对实验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枯燥操作与恒重操作。
2.教学难点实验条件的控制、数据处置。
三.教学用品药品:CuSO 4·xH 2O仪器:电子天平、研钵、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瓷坩埚、坩埚钳、枯燥器、酒精灯、药匙。
媒体:化学实验室〔二人一组〕四.教学流程1.流程图2.流程说明引入:本节课,我们主要停止经过实践操作,掌握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方法以及仪器的运用。
在操作前,先请同窗们回想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原理?并思索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需求那些实验用品?先生交流:实验原理。
硫酸铜晶体加热到150℃左右时将全部失掉结晶水,依据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可推算出其晶体的结晶水含量,等等。
补充解说:电子天平、研钵、枯燥器等仪器的运用方法和加热、恒重等基本操作要点。
师生交流:教员演示研钵、天平、瓷坩、枯燥器操作方法,先生模拟练习。
实验操作: 先生按以下步骤实验,研磨→称量→再称→加热 → 再称 →再加热 → 再称重→计算。
巡视指点: 称前研细——为什么?小火加热——为什么?在枯燥器中冷却——为什么?能不能用试管替代坩埚——理由?加热要充沛但不〝过头〞——缘由?等等。
优化实验设计,发展学生思维——《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教学案例及启示
优化实验设计,发展学生思维——《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
含量》的教学案例及启示
支义英
【期刊名称】《科学与财富》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在学生实验课上,教师往往比较关注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常教师给学生实验器材,告诉学生操作的步骤和交代实验注意的事项,然后让学生按照实验册或教材所安排好的实验步骤机械地操作。
许多学生并不理解实验的设计思想,也不会分析实验可能存在的误差。
这样使得学生实验课的效果大打折扣。
下面本人结合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分组实验时,是如何发展学生思维的。
【总页数】1页(P127-127)
【作者】支义英
【作者单位】温州实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的恒重条件探究 [J], 张振江;祝丽荔;梁涛;刘冰;刘学瑞;李文婧;孟雨露
2.“以学定教”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方
案设计”的设计体会 [J], 耿莉莉
3.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的改进 [J], 林敏
4.怎样上好“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准备课 [J], 吕小华
5.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探究课 [J], 陈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加热时间不充分、加热温度过低(粉末未全变白),都会使
测得值偏低。
(4)加热过程中,应慢慢加热(可改垫石棉网),以防因局部过
热而造成晶体溅失,引起测量值偏高。
(5)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硫酸铜少量分解,使测
得值偏高。
6.学生自主实验后讨论分析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
设硫酸铜晶体组成 CuSO4·xH2O,m1 为坩埚和晶体的质量,m2
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误差分析:
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看热闹”,自己不动手,总是看着别人做实
(1)称量的坩埚不干燥:加热后,水分蒸发,这样实验过程减 验,不深入探究。(2)相当多的学生对待问题不能够深入思考,不
少的质量包括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和坩埚带有水的质量两部分, 能够发现问题,对有关的误差分析问题回答不够积极。
- 183 -
内部的结晶水不能失掉,导致 m1-m2 的值偏小,则 w 或 x 偏小。 到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逐步形成勇于探索、努力求知的良好局 (5)粉末未完全变白就停止加热:粉末未完全变白说明结晶 面,实验教学的目的才能实现。
水未完全失掉,导致 m1-m2 的值偏小,则 w 或 x 偏小。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建功中学)
(1)研磨:在研钵中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点,进行分组实验。首先我把本实验的实验目标、实验原理、实验 - 182 -
(2)称量:准确称量一干燥洁净的瓷坩埚质量(m0)。
2012-03
百花园地
(3)再称:称量瓷坩埚+硫酸铜晶体的质量(m1)。
(6)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黑,说明 CuSO4 已发生分解:CuSO4
要有清晰的认识。
恒重等基本操作。
我通过认真分析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
2.实验原理
在学生的操作体验上,教师的课上任务主要通过巡视指导,帮助
本实验的原理是将硫酸铜晶体加热到 150℃左右时将全部失去
学生学习如何操作,并且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让学生 结晶水,根据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可计算出其晶体的结晶水含量。硫
握该课的重、难点?如何将这些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让课堂生动、
3.实验用品
充满趣味性?经过认真查找资料、充分备课研究后,并结合班级学
天平、研钵、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瓷坩埚、坩埚钳、干燥
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设计方案。
器、酒精灯、药匙。
一、教学设计过程
4.实验步骤
根据学校实验室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实验的特
明白每一步操作的意义,并纠正不合理的操作方法。备课时,我反
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结晶水的质量 硫酸铜晶体的质量
×100%。(硫
复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并积极思考,应该怎样做才能起到画龙 酸铜晶体和瓷坩埚的质量-无水硫酸铜和瓷坩埚的质量=结晶水的
点睛的作用?如何将定量实验的理论与习题很好的整合?如何把 质量)
二、课堂小结 针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1.实 验原理的优化:本实验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如果有复杂的实验 设计,选择的时候需要选择简单方便、操作性可行的方案。2.精度 设计:定量测定中一定要考虑仪器的精度设计,这也是同学们最 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其实如果不考虑仪器的精度,可能实验根 本无法进行。3.实验仪器的使用要防止损坏,部分学生对仪器的保 管不善,导致仪器破损。 三、教后反思 1.学生方面:纵观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实验热 情很高,但是我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为此,结合课堂的体验和 学生的反馈情况,我进行了反思。(1)很多学生动手能力欠缺,有
偶又蹦了出来“:不吃拉倒!你既然要等我,我就让你等,看我们谁
4.请学生朗读自己的修改文,并讲述是如何使用心理描写一 的耐力好!”
般规律的。根据学生的作文,随机点拨和总结,使学生在实践中有
在彼此没有硝烟却火药味十足的对峙中,最终还是以老师沉
效掌握心理描写的一般规律。
不住气说中饭吃完去办公室写的结局告终。等了这么久,我还是
了嘴,一脸的不屑:“不写好不就不能吃饭嘛,不吃就不吃,权当减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实验学校)
!!!!!!!!!!!!!!!!!!!!!!!!!!!!!!!!!!!!!!!!!!!!!!!!!!!
关于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文/叶菲菲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是浙教版八年级教材中的 仪器和用品以及实验步骤投影于黑板上。
现的下列情况中,能使测得的结晶水含量值偏低的是 ( ) A.硫酸铜晶体尚带有淡蓝色便停止加热 B.晶体加热至出现黑色时停止加热 C.硫酸铜晶体中含有受热易分解的杂质 D.加热时少量晶体溅出坩埚。 解析:在测量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其值
偏高或偏低,主要因素总结如下。测定值偏高的原因有:原晶体不 干燥,带有少量水;加热时温度过高,有 CuO 出现;晶体中含受热 易分解的杂质。测定值偏低的原因有:加热不充分,硫酸铜晶体中 还存在结晶水;加热后的白色粉末在空气中放置冷却;晶体中含 受热不分解、不挥发的杂质。从上述总结可以发现,若导致所测结 晶水质量偏高则结晶水含量偏高,若导致所测结晶水质量偏低则 结晶水含量偏低。因此加热到最后的固体物质偏高则导致结晶水 质量偏低,加热到最后的固体物质偏低则导致结晶水质量偏高。 分析各选项可以发现:B、C、D 三个选项都导致加热到最后的固体 物质质量偏低,而 A 选项导致加热到最后的固体物质偏高,致使 结晶水质量偏低,结晶水含量偏低,所以正确答案选 A。
(3)晶体不纯,含有不挥发杂质:加热后,不挥发性杂质不分解, 主实验时课堂气氛有点乱。(3)实验课需要学生认真的预习,而且
只有其中的硫酸铜晶体分解,使得 m1-m2 的值偏小,则 w 或 x 偏小。 实验课的管理和正确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紧 (4)晶体未研成细粉末:加热时由于晶体颗粒太大,使得颗粒 紧围绕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做
百花园地
2012-03
2.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从未有过的写作经历》的修 肥好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哼! ”
改。
下课了,老师竟一如既往地“驻守”在三尺“阵地”前,双手支
3.学生用 15 分钟左右修改文章,要求在适当的地方加上适当 撑在讲台上,目光紧紧盯着我,没有一点要走的迹象。见此,小人
的结晶水的质量,这样该过程
2.自身方面:(1)根据实验的要求,实验用的硫酸铜晶体应研
计算时代入的 m1-m2 的值偏大,则计算出的 w 或 x 偏大。 (2)晶体表面有水:加热后水分蒸发,原理同(1),使得 m1-m2
的值偏大,则 w 或 x 偏大。
细,但实际用的硫酸铜晶体没有研细,导致实验过程中加热时间 会比较长。冷却时是自然冷却,故冷却硫酸铜粉末的时间较长,很 多学生无法完成。(2)我对实验课堂的驾驭能力还有欠缺,学生自
看周围的同学,他们有的早已写完在“欣赏”自己的“大作”,有的 会了回“奋笔疾书”的滋味,嘿嘿!
还在奋笔疾书着,就连平时常和我一起批判考试制度的几个哥们 儿也完成了任务。“一群意志不坚定的家伙”,我在心里恨不得咬 他们几口。当老师说没写好就不能吃饭的时候,那小人偶又撅起
现在,我依旧讨厌作文,但是从那“第一次”之后,我便明白了 什么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或许,下一次还得“挤牙膏”, 不同的是,我已不再害怕了。
为加热后冷却称量所得坩埚与粉末的质量。
原 理 :w
(结 晶 水)=
m(结晶水) m(晶体)
=
18x 160+18x
, 或 CuSO4 160
:
m(H2O)=1:x 18
△ CuO+SO3↑,使得 m1-m2 的值偏大,则 w 或 x 偏大。 (7)加热后在空气中冷却:加热后在空气中冷却,会使 CuSO4
一个重要实验,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硫酸铜结晶水含量
1.实验目标
的测定实验操作,重点学习电子天平、干燥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分析教材和实验,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
与操作技能,并且掌握小火加热、恒重的操作方法,使其懂得在学 习目标是了解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进一
习上要形成严谨、认真、细心、负责的态度,对做好实验的重要性 步熟悉电子天平的使用,学习研钵、干燥器等仪器的使用和加热、
又结合空气中的水蒸气,使得 m1-m2 的值偏小,则 w 或 x 偏小。 (8)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晶体溅出,使得 m1-m2 的值
偏大,则 w 或 x 偏大。 (9)两次称量相差>0.1g:两次称量相差>0.1g,说明结晶水未
完全失掉,使得 m1-m2 的值偏小,则 w 或 x 偏小。 例题:用加热法测定 CuSO4·5H2O 的结晶水含量时,在可能出
附:学生修改作文
肚里空空如也呢。
从未有过的作文经历
老师吃完中饭回来了,她让我去办公室写。去就去呗,午饭没
徐怡
有吃,还差晚饭吗?一路大摇大摆着,我就晃进了办公室。
不知为什么,或许是与生俱来的吧,我最讨厌的就是写作文。
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下后,我又准备好打一场“持久战”。看着
久而久之,我竟发展到讨厌叫我写作文的人。每当别人叫我写作 老师犀利的眼神如激光般扫来,我忙低下头咬起了笔杆。写什么
今天当老师又叫我们写作文时,我心里就有上面这种感觉。 赶快写了呀。可是,写什么好呢?唉……
不知为什么,心中就好像有一个倔强的小人偶在同老师叫板一
在绞尽了无数脑汁之后,眼前突然来了道闪电。对了,不如就
样,直到快下课时还是白纸空空,上面可以说是“一尘不染”。再看 写这次个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历吧!对!“刷,刷,刷。”我也体
名称
m0 m1 m2 m1-m0 m2-m0 m1-m2 实验平均值
质量(g)
第一次
第二次
5.本实验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