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容耦合两级放大电路
两级阻容耦合级间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两级阻容耦合级间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起止时间:课程设计评分:两级阻容耦合级间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1.两级阻容耦合级间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概述:把几个单级放大电路连接起来,使信号逐级得到放大,在输出获得必要的电压幅值或足够的功率。
由几个单级放大电路连接起来的电路称为多级放大电路。
在多级放大电路中,每两个单级放大电路之间的连接方式叫耦合;如耦合电路是采用电阻、电容进行耦合,则叫做“阻容耦合”。
阻容耦合交流放大电路是低频放大电路中应用得最多、最为常见的电路。
其特点是各级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不适合传送缓慢变化信号。
而在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电路的基础上,加接一个反馈电阻,使得负反馈电路中的反馈量取自输出电压,若反馈信号为电压量,与输入电压求差而获得净输入电压,则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2.两级阻容耦合级间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2.1两级阻容耦合级间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原理图图1两级阻容耦合级间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原理图2.2静态工作点设置分析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总电压放大倍数为21u u u A A A =其中,第一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11121)1(E be i CSu R r R R A +++-=ββ可作为第一级放大电路的外接负载,第二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为])1(//[//R 222W 627E be i R r R R R β+++=)(设V U BEQ 7.0=,所以第一级放大电路中,KR R r R R R R r R R A V R R R I U U AI R U U I U R R R R U be W i beLu C c CEQ C BEB EQ cc W BQ 8.1302)1(32.10)543(m 14v4.2212c =≈+=-==++-==≈-==++≈β所以晶体管V 1和V 2的输入电阻分别为11126)1(300EQ be I r β++≈ 22226)1(300EQ be Ir β++=10uF图2 仿真电路图在Ui=0的情况,接上电源,调节电位器R13和R12,使得Ic1=1.0mA ,Ic2=1.5mA图3 Ic1电流值 图4 Ic2电流值然后用万用表测量各级的电位图5 1C 极电位 1B 极电位 1E 电位图6 2C 极电位 2B 极电位 2E 极电位2.3 测量基本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和动态分析(1)不连接反馈网络,输入kHz f 1=、mV U i 5=的正弦信号,并且接入负载Ω=k R L .5,测量输出电压Uo ,计算u A 、i R 、o R图7输入kHz f 1=、mV U i 5=的正弦信号仿真电路数据如图8图8输入与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如图9所示图9 输入电压Ui 输出电压Uo Us所以放大的倍数533003.0≈==i o u U A 输入电阻=-=s is ii R u u u R 9.27Ωk 输出电阻Ω==k R R o 3.38 (2)接入R c =12k 电阻和C=10uf 电容的负反馈后,输入kHz f 1=、mV U i 5=的正弦信号,并且接入负载Ω=k R L .5,测量输出电压Uo ,计算u AR110k¦¸R220k¦¸R31.8k¦¸R4100¦¸R51k¦¸R610k¦¸R715k¦¸R83.3k¦¸R91.2k¦¸R1112k¦¸V112 V 0XMM1XMM3XSC1ABExt Trig++__+_XFG1R105.1k¦¸J2AKey = A 12Q12N3904Q22N3904R1250k¦¸Key=A 83%1R13100k¦¸Key=A 94%7R1451¦¸C610uF C7100uFC810uFC910uF C10100uF9C110uFXMM2XMM41113R151k¦¸XMM6205XMM715XMM88XMM910XMM1018XMM111917XMM124XMM531422图10 接入负反馈的仿真电路图输入与输出的有效值如图11所示图11 输入电压Ui 输出电压Uo所以放大的倍数933.3≈==i o u U A 同过仿真数据得出,当接入反馈网络后,电压的放大倍数减小,但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得到提高,波形失真程度小。
两级放大器的四种耦合方式

两级放大器的四种耦合方式
两级放大器的四种耦合方式包括:
1. 阻容耦合方式:后级放大器的输入端通过电容与前级放大器的输出端相接。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具有两级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点互不影响、放大倍数高、信号传输损耗小等优点,但也存在不能放大直流信号和结构相对复杂、不便于集成等缺点。
2. 直流耦合: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与其他电路完全相连接,从而使放大器在输出信号时,其接收电路的端口可以共同体现出信号的“直流”特性。
3. 移相耦合:放大器利用信号的相位变化来进行耦合,通常用于振荡器和滤波器等。
4. 变容耦合:利用电容的容量变化来实现信号的耦合,通常用于调频和调相等应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通常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都是很弱的,一般为毫伏或微伏数量级,输入功率常在1mV 以下。
为了推动负载工作,因此要求把几个单级放大电路连接起来,使信号逐级得到放大,方可在输出获得必要的电压幅值或足够的功率。
由几个单级放大电路连接起来的电路称为多级放大电路。
在多级放大电路中,每两个单级放大电路之间的连接方式叫耦合;如耦合电路是采用电阻、电容进行耦合,则叫做“阻容耦合”。
阻容耦合交流放大电路是低频放大电路中应用得最多、最为常见的电路。
本实验采用的是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如图3-1所示。
图3-1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晶体管V 1的输出特性曲线中直流负载线与横轴的交点U CEQ1=V CC ,与纵轴的交点(U CE =0时)集电极电流为=1CQ I 311E E C CCRR R V++静态工作点Q 1位于直流负载线的中部附近,由静态时的集电极电流I CQ1和集-射电压U CEQ1确定。
当流过上下偏流电阻的电流足够大时,晶体管V 1的基级偏压为2111RR V R U CCB +=晶体管V 1的静态发射极电流为311311117.0E E B E E E B EQ RR U R R UB U I +-≈+-=静态集电极电流近似等于发射极电流,即1111EQ BQ EQ CQ II I I ≈-=晶体管V 1的静态集电极电压为111C CQ CCCQ RI V U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总电压放大倍数为21u u uAA A =其中,第一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11111)1(E be L uRr R A +++'-=ββ晶体管V1的等效负载电阻为211i C L RRR ='可作为第一级放大电路的外接负载,第二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为])1(//[//222432E be i R r R R R β++=晶体管V 1和V 2的输入电阻分别为11126)1(300EQ be I r β++≈22226)1(300EQ be Ir β++=第二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222222)1(E be L u Rr R A ββ++'-=其中,等效交流负载电阻LC L RRR 22='。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一、 实验目的(一) 学习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
(二) 学习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三)学习放大电路频率性的测量方法。
二、知识要点(一)多级放大器有三种耦合方式,即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
本实验讨论阻容耦合。
(二)多级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1、电压放大倍数在多级放大器中,由于各级之间是串联起来的,后一级的输入电阻是前一级的负载,所以多级放大器的总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放大器倍数乘积,即vn v v v A •A =A A ••L L 21本实验讨论两极放大器。
注意:各级的放大倍数已考虑前后级的相互影响,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中1111-be 'L v r R β=A ×,2222-be 'L v r R β=A ×由于 212121'1i C i C i C L +r R r R =//r =R R ×,L C L C L C L +R R R R =//R =R R 222'2×222be2222r b be b b be i +R r R =//R =r r ×,22212221122B B B B B B b +R R R R =//R =R R ×通常由于 b be R r <<2及cT i R r <<2 ,所以有1111be be b i r //r =R r ≈,2222≈be be b i r //r =R r2221'1be i i C L r r //r =R R ≈≈所以,1'221221221-()-(be L be 'L be be v v v r R ββr R βr r βA =A A =•=•2、输入输出电阻两级放大器输入电阻就是第一级(输入级)的输入电阻,即1be111≈//R be b i i r r =R R >两级放大器输出电阻就是第二级(输出级)的输出电阻,即cn n =R =R R 00 即 2200c =R =R R3、频率响应特性放大器在低频或高频时,放大器的信号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而造成放大器低频或高频时的放大性能变差。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静动态分析实例

+24V
+
vi
–
RB1 1M 短路
RB1
C1
82k
+
T1 +C2
RC2
C3
10k +
T2
+
RE1 27k
RE1 510 vo
RB 2
43k
RE2
7.5k
+ CE –
(2) 计算 Ri和 Ro
ib1
ic1
ib2
ic2
+
rbe1
βib1
βib2 + rbe2
vi
RB1
+
_
RE1 _
RB1 RB2
RC2 vo
RB 2
43k
RE2
7.5k
+ CE –
➢ 第一级是射极输出器(电压跟随器)
IC1 1IB1 50 0.0098mA 0 .49 mA VCE1 VCC IC1RE1 24 0.49 27V 10 .77V
RB1 1M
C1
+
T1
+
vi
RE1
27k
–
+24V
RB 1 82k
RC2 10k
RC2 vo
RE1
_
Ri Ri1
Ri2 RL1 RE1/ /Ri2
Ri Ri1
RB1 / / rbe1 (11)RL1
27 14 kΩ 27 14
320 kΩ
9.22 kΩ
(2) 计算 Ri和 Ro
ib1
ic1
ib2
ic2
+
rbe1
βib1
βib2 + rbe2
两级放大电路

两级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多级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试方法。
3.掌握两级放大器频率特性测量方法.二、实验仪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双踪示波器毫伏表三、预习要求1.复习多级放大电路内容及频率响应特性理论。
2.分析两极交流放大电路,估计测试内容的变化范围。
3.按照实验原理图和基本要求用Multisim进行仿真,并采用DC 分析、AC分析和瞬态分析对实验数据和波形进行处理。
四、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是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1. 静态工作点的计算测量阻容耦合多级放大器各级的静态工作点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所以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与前述的单击放大器一样。
图示的实验电路,静态值可按下式计算。
IBQ1=Vcc?UBEQ1RB1?(1??)RE1 ICQ1=βIBQ1UCEQ1=Vcc-IBQ1(RE1+RC1)UB2=RB22VCC RB21?RB22UE2=UB2-UBEQ IE2≈UE2 IB2=IC2/βRE2实际测量时,先把静态工作点调到最佳位置,然后只要测出两个晶体管各级对地的电压,经过换算便可得到其静态工作点值的大小。
2.多级放大器放大倍数的测量多级放大电路,不管是采用阻容耦合还是直接耦合,前一级的输出信号即为后级的输入信号,而后级的输入电阻会影响前级的交流负载。
多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各级放大倍数的乘机,而每一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要将后级电路的输入电阻作为前级电路的负载来计算,上图实验电路中Au=Au1Au2=?RC1//RL?RC2//RL﹒rbe1?(1??)RE1rbe2Ri2=RB21//RB22//rbe2≈rbe2实际测量时,可直接测量第一级和第二级输入,输出电压,或两级的输入输出电压,并验证上述结论。
3.多级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阻多级放大器不存在级间反馈时,输入电阻为第一季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为最后一级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本实验电路中,输入电阻:Ri=Ri1=Rb1//(Rbe1+(1+β)Re1)输出电阻: Ro=Ro2=Rc24.多级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多级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测量原理与单级放大器相同,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都表明,多级放大器的通频带小于任一单级放大器的通频带五、实验内容1.按图电路装接电路,注意接线尽可能短。
两级RC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一、基本原理框图如下当K1、K2断开时,前

两级RC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一、基本原理框图如下当K1、K2断开时,前级放大为一典型电阻分压式单管放大器,当把K1、K2闭合时前级和后级接通,组成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放大器。
二、硬件电路设计电路如下图所示,,它是由两个分压式偏置稳定电路经阻容耦合连在一起当K1闭合时,则把前级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加到后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继续放大。
由于前级放大电路与后级放大电路类似,现只分析前级放大电路,图中三极管T1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放大电路的核心,电阻R P1、R B1、R B2、的分压来稳定基极电位,集电极电阻R C1的作用主要是将集电极电流的变化转成电压的变化,以实现电压的放大功能,另一方面电源U CC可以通过R C1加到三极管上,使三极管获得正常的偏置电压,所以R C1也起直流负载的作用,耦合电容C1、C2又称做隔直电容,他们分别接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一方面起交流耦合作用,另一方面隔离直流的作用,发射极电阻(R E1+R E2)用来反映电流I EQ变化的信号,反馈到输入端,自动调节I EQ的大小实现工作点的稳定,当K1、K2闭合时则引入级间负反馈,,以实现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和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抑制干扰和噪声的影响。
三、 电路主要参数1)闭环电压放大倍数FA A AVVV Vf+=1其中A V =UU iO为无级间反馈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1+F A V V ——反馈深度,它的大小决定了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改善的程度。
2)级间反馈系数 UUFOf V=3)输入电阻R F A Ri V V if)1(+=R i——无级间反馈时放大器的输入电阻4)输出电阻 FA R RVVO Of+=1RO——无级间反馈时的输出电阻调试与检测1、初步检测检查电路板上的元件,有无明显的焦痕破坏的情况,电路中连线有无虚焊,短路及直流电源是否正常等。
2.导线故障级顺序测量各级的输入输出电压和波形,对以上放大电路输入正弦波,若B 1点输入正弦波信号正常,但C 点波形不正常则第一级是可疑级,在C 点将电容C 2断开后,再测C 点波形,若仍不正常,则故障在第一级;若断开后正常了,则故障在第二级。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2

一、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三)、电感器(L,单位亨利 H,mH,μH。1H=103mH=106μH)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实习内容: 1.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2.常用电子仪器和工具的使用练习 3.拆焊与焊接技术训练 4.电路工作原理与元件参数设计 5.电路的安装、调试、维修训练 6.作品验收 7.撰写实习报告
一、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一)、电阻器(R,单位:Ω、K Ω、M Ω) 1、电阻器的分类: 根据电阻值特性分为: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电位器)、敏感电阻器
码电感)外,电感量一般不专门标注在线圈上,而以特定的名称标注。电感量误 差细分为:F级(±1%),G级(±2%),H级(±3%),J级(±5%),K级 (±10%),L级(±15%),M级(±20%),P级(±25%)。N级 (±30%)。但普通常用J,K,M级。 (2)品质因素Q
品质因素Q是表示线圈质量的一个物理量,Q为感抗XL与其等效的电阻的比 值,即:Q=XL/R。 线圈的Q值愈高,回路的损耗愈小。
(4)线绕电阻由于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都比较大,只能用在低频电路,高频 电路中应尽量选用金属膜电阻。在高频电路中电阻器的引线不宜过长,以减小 分布参数。
(5)电阻的测量:注意指针式万用表的Ω调零。
一、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二)、电容器(C,单位法拉F,μF,nF,pF。1 μF =103nF=106pF) 1、电容器的分类: 按绝缘介质分为:空气介质电容器、纸质电容器、有机薄膜电容器、瓷介 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 按结构分为:固定电容器、半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课程设计名称:阻容耦合两级放大电路
实验室(中心):电子电工实验室
指导教师:
设计完成时间:年月日
一、设计目的
一、设计目的与要求
(一)目的
1、在multisim中设计仿真一个阻容耦合两级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10kHZ(有效值1mv),电压放大倍数100。
(可以用单管放大电路构成两级电路,也可以用运放构成两级电路)
2、给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二)要求
1、在multisim中设计仿真一个阻容耦合两级放大电路,要求信号频率10kHZ (有效值1mv),电压放大倍数100。
(可以用单管放大电路构成两级电路,也可以用运放构成两级电路)
2、给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1)测量负反馈接入前后电路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和频率特性;
(2)改变输入信号幅度,观察负反馈对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二、设计任务
1、在multisim 中设计仿真一个阻容耦合两级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10kHZ (有效值1mv ),电压放大倍数100。
(可以用单管放大电路构成两级电路,也可以用运放构成两级电路)
2、给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1)测量负反馈接入前后电路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和频率特性; (2)改变输入信号幅度,观察负反馈对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要求得到的数据: (1)静态工作点;
(2)接入负反馈前后电路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 (3)验证
F f 1
A
;
(4)测试接入负反馈前后两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5)测试接入负反馈前后,电路输出开始失真时对应的输入信号幅度。
三、设计方案分析
1.概述
放大电路的前级输出端通过电容接到后级输入端,成为阻容耦合方式。
由于电容对滞留的阻抗为无穷大,因而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各极之间的直流通路各不相痛,各级的静态工作点相互独立,求解或实际调试Q 点时可以按单级处理,所以电路的分析,实际和调试简单易行,而且,只要输入信号频率较高,耦合电容容量较大,前级的输出信号就可以几乎没有衰减地传递到后级的输入端,因此,在分立元件电路中阻容耦合方式的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其优点是由于电容的隔直作用,各级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相互独立,独立估算;电路的分析、设计和调试方便;电容对交流信号几乎不衰减;缺点是低频特性变差;大电容不易集成。
同时,负反馈在电子线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采用负反馈是以降低放大倍数为代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放大电路的工作性能,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和输出电阻、减少非线性失真、扩展通频带等,所以在实用放大器中几乎都引入负反馈。
2.两级阻容耦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系统设计 (1)原理分析:
阻容耦合放大器(图1)是一种最常见多级放大器其电路。
图1两级阻容耦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图1是一个曲型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有两个共射放大电路组成。
对于交流信号,各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前级的输出电压就是后级的输入信号,两级放大器的总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放大倍数的乘积。
四、设计仿真与调试
测量静态工作点
第一级:
第二级:
未接入负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测量:
未接入负反馈的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的测量:
接入负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接入负反馈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
未接入负反馈的输入与输出波形:输入波形图:
输出波形图:
接入负反馈的输入与输出波形:输入波形图:
输出波形图:
经过计算和测量:
第一级的静态工作点为:
I B=124.012uA I C=1.074mA U BE=56.338mV U CE=641.997mV 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为:
I B=12.001uA I C=2.258mA U BE=639.878mV U CE=8.918V
未接入负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
101.040
未接入负反馈的输入输出电阻:
R入=41.072
R出=400.241
接入负反馈的电压放大倍数:
87.812
接入负反馈的输入输出电阻:
R’入=41.105
R‘出=367.373
五、总结与建议
在本次实验中:经过调试,未接入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101.01,输入输出电阻分别为41.072和400.241。
接入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87.812,输入输出电阻分别为41.105和367.373。
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为:虽然降低了电压放大倍数,但稳定了电压放大倍数,使输入电阻增大,使输出电阻减小。
从波形来看,接入前后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失真,但改变幅度时却出现了失真。
通过Multisim 10.0的仿真分析,直观形象地反映了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后,加深了我们对电路原理、信号流通过程、元器件参数及电路性能的了解,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使复杂的电路分析变得生动形象、真实可信,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到实验才能具有的测试效果,克服了传统理论教学的不足,更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足额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教学质量大大改善,使课程更加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