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3.不懂就要问(说课稿)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1个汉字,掌握3个多音字,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3.懂得“不懂就要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11个汉字,掌握3个多音字,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难点:懂得“不懂就要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在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不懂的问题?当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的时候都是怎么处理的?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问家长、问老师、小组讨论、上网学习、查字典等。
所以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问。
板书课题:不懂就要问2.同学们的学习途径可真多,我想这也正是同学们学习优秀的原因。
可是在很久以前,那时候的小朋友却没有我们这么好的条件。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个人,看看他是怎样学习的。
课件出示:走近人物——孙中山常识提示:孙中山,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刚才在听读课文时,你画出了多少有新鲜感的词语,跟本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吧!2.自由读课文,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和同桌交流。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有些还比较难,不知道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带大家领读一下?2.出示生字指名领读。
3.去掉拼音,小组同学进行“你指我认”的活动。
4.重点认读“段、练、戒、厉、楚”等生字。
6.开火车读准字音,也可以开火车组词。
7.认读多音字:挨、背、圈四、读文见义导学:读了课文,你知道以前的私塾是怎样上课的吗?看看课本上是怎么说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不懂就要问说课稿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不懂就要问》说课稿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普通话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文《不懂就要问》的阅读与理解,以及相关的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自备书籍、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对“提问”这一主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4. 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寻找答案。
5. 课堂展示:每组选派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整节课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不懂就要问》2. 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3. 重点词汇:提问、问题意识、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
4. 教学过程:导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堂展示、总结与反思等。
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提问”的日记,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2. 准备一个与“提问”相关的小故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教师应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不懂就要问》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不懂就要问》这篇课⽂记叙了孙中⼭⼩时候在私塾学习时明知可能挨打,还是向⽼师提问的故事,反映了他学习主动、喜欢刨根问底的好品质。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3课《不懂就要问》课⽂原⽂ 孙中⼭⼩时候在私塾读书。
那时候上课,先⽣念,学⽣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样。
学⽣读熟了,先⽣就让他们⼀个⼀个地背诵。
⾄于书⾥的意思,先⽣从来不讲。
⼀天,孙中⼭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先⽣听了,连连点头。
接着,先⽣在孙中⼭的书上⼜圈了⼀段,他念⼀句,叫孙中⼭念⼀句。
孙中⼭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
孙中⼭读了⼏遍,就背下来了。
可是,书⾥说的是什么意思,他⼀点⼉也不懂。
孙中⼭想:这样糊⾥糊涂地背,有什么⽤呢?于是,他壮着胆⼦站起来,问:“先⽣,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问,把正在摇头晃脑⾼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霎时变得鸦雀⽆声。
先⽣拿着戒尺,⾛到孙中⼭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
”孙中⼭说着,就把那段书⼀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收起戒尺,摆摆⼿让孙中⼭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了⾃然会知道的。
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讲得很详细,⼤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你向先⽣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3课《不懂就要问》教案1 教学要求: 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练习使⽤⼩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活实际的⽅法理解课⽂。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法。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难点: 学习孙中⼭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具准备: ⽣字词卡⽚。
《不懂就要问》(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不懂就要问——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前言《不懂就要问》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篇阅读文章。
本篇文章主要围绕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明白“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并启发学生如何正确地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二、文章简介文章以一则故事开篇,说的是小学生“小梅”因为不懂字面意思,而想当然地理解题目,导致获得了不正确的答案。
随后,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正确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除此之外,文章还通过对孩子们常见的“烦恼”进行了全方位的解答。
比如,如何才能读得快,怎样才能正确拼写生词,以及怎样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等。
三、文章解析1.故事情境的引入文章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引导学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故事让学生能够直观、生动地了解“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想当然的坏处。
2.正确的问题在课文中,小学生“小梅”的发现和疑问“什么意思?”是一个良好的问题,但她后来的思考“这是不是卖坚果的?”就没有尽到提问者的义务了。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提出一些没有价值的问题。
而作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怎么读?”,“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等。
还要告诉学生,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如果不理解,需要进一步的解释。
3.解决挫折本篇文章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
总体来说,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良的答案更有助于学生学习。
像写字、造句、绘画等活动,都需要学生在错误中学习,才能提高他们的技能。
也就是说,在生活中,学生可以经历一些困难,可以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这对于开拓一定的生活视野是相当重要的。
4.语言技巧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介绍了文章要求使用大量的语言技巧,如利用上下文、猜单词意思、思考词与词语之间的关系等。
此外,还介绍了一些提高阅读水平的方法,如通过听读、词语卡片、做书目表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自己的阅读面,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部编版《不懂就要问》教案完整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不懂就要问3 不懂就要问一、教材分析《不懂就要问》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它记叙了少年孙中山求学时,敢于提出问题向先生请教的事。
本课通过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少年孙中山的优秀品质。
课文以少年孙中山请教问题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按照事情发展变化,先写“先生教书,学生背书”,再写“少年孙中山认真学习,敢于提问”,然后写“先生从厉声质问到耐心讲解的转变”,最后总结“不懂就要问的学习精神”。
课文的语言简约朴实,但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
本篇课文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文学到的方法,在阅读时关注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二、教学目标1.认识“背、诵”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圈”。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问题的做法,培养学习中不懂就问的精神3.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关注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三、教学准备(一)学生:借助资料了解孙中山。
(二)教师:了解当时时代背景。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3* 不懂就要问(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交流伟人孙中山先生资料。
2.教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引出少年孙中山求学故事。
3.板书课题:不懂就要问。
齐读课题。
(二)明确要求,自主学习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拼读、小老师领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词语的自主学习。
背诵..照例.圆圈.一段.练.习糊涂..戒.尺吓呆.厉.声挨.打清楚.教师指导注意多音字“背、圈”并组词,读准“糊涂”的轻声读法。
2.出示生字:去拼音自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方式练习。
3.字词闯关:小组检查、同桌检查、字卡检查、识字游戏、小组比赛等方式。
(三)合作交流,促进发展1.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准字音和读通句子。
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里相机正音,尤其是几个难读的词语:私塾糊里糊涂霎时挨打等。
不懂就要问优质课说课稿
不懂就要问优质课说课稿大家好!我是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不懂就要问》。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不懂就要问》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它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先生请教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编排在《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之后,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年级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略读课文的学习还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此外,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可能存在不敢提问、不会提问的情况,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诵、例”等13 个生字,掌握“背、圈”两个多音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孙中山是怎样勤学好问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孙中山勤学好问的原因。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
六、说教学过程下面我将重点介绍教学过程,这是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
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孙中山的画像,并简单介绍他的生平事迹,然后导入新课:“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在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课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赞扬了孙中山认真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样的课文是略读课文和怎样学习略读课文,使学生明确这一类课文的学习要求,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
教学建议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尽量放手,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对语言的体会和品味,都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尽量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过程与方法】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难点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关于孙中山的相关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了解孙中山的生平经历,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切入课文1、同学们,在学习上你们有哪些好习惯?(学生畅所欲言)2、我国有许多科学家、伟人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孙中山就是其中的一个(出示孙中山的照片,交流资料)。
孙中山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跟他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指出“*”,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标识吗?带有这个标识的课文叫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学呢?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即可。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电子课件教学说课
勤学好问
主题概括
课文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学习时, 因为不明白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壮着胆 子向先生提问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勤学 好问的精神。
山学习,勤学好问,乐于思考,敢于质疑。
➢ 有新鲜感的词语能带给我们丰富的想象,下列说法有误的
一项是( D )
A.鸦雀无声(想到同学们认真学习,教室里非常安静的样 子)
B.咿咿呀呀(想到小孩学语的声音或低声哭泣的声音) C.吓呆了(想到同学们张着嘴巴,眼睛睁得大大的样子) D.私塾(想到私人建的别墅)
反应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对老师和同学的反应的描写,属于侧面描写。 作用是: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 态度。
精读课文
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 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
孙中山的学习环境是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老师只是 一味地讲,学生就只是听,被动接受。
现在的教育方式则是学生与老师一起探讨学习,老师更 希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 掌握知识。
拓展延伸
关于不懂就问的名言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春秋]孔子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清]郑燮(xiè)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俄〕普列汉诺(nuò)夫
课后作业
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故事讲 给家人听,并收集更多的孙中山的故事, 读一读。
_b_ē_i_背负 bēi 只表动作义,着重指人用背
驮东西以及负担、承受。
【运用】芳芳在诗歌背( bèi )诵比赛中获得了 第一名,妈妈给她买了一个新背( bēi)包作为奖励。
q_u_ā_n_圆圈 quān ①环形;②画环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合集6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合集6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认字17个。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孙、私”。
4、继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1、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字17个。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写字“孙、私”。
教学准备:孙中山的资料、生字卡片、挂图。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故事,课文的题目是:“不懂就问”。
指名读课题(2人)。
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初步学习课文。
1、谁预习这篇课文了?你是怎么预习的?(3人说)2、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3、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板书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照例”是什么意思?(2)孙中山是个名人吗?(3)“先生”是谁?(4)“戒尺”是什么?(5)什么是“私塾”?(6)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要壮着胆子?(7)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其他同学都吓呆了?)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争取把这些问题都弄明白。
4、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7个自然段)5、这个小故事说的是孙中山小时候的事,谁在课前查找资料了,能给大家讲一讲孙中山。
(学生自由介绍资料,以小组形式介绍、自己向全班介绍。
)老师补充介绍资料。
附:资料孙中山生平简介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
1894年创立兴中会。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
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不懂就要问》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不懂就要问》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三课《不懂就要问》。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1.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学会在学习中主动提问,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在求学过程中,勇于质疑、勤奋好学的精神。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主动求知、勇于探索的精神。
2.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朗读指导法: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步骤与内容安排1.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3)问题引导: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全班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6)总结评价: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提问、主动探索。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内容安排(1)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2)朗读课文(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不懂就要问》
部编版三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不懂就要问》教学背景《不懂就要问》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属于阅读理解类文章。
孩子们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培养他们自主阅读和思考的能力,锻炼他们的语文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水平。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就要问的道理,并能够自己思考问题,寻找答案;•通过阅读课文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理解问题,提出需要帮助的问题;•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备好该篇课文的教学课件;•准备语文书籍和阅读理解练习题。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课件中的图片和视频,引入本课所要学习的主题,即探讨不懂就要问的道理。
第二步:读课文1.教师诵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感受文章情感。
2.学生跟读课文,并发现文中不理解的生字、词语和句子。
并在课件中标出来,为后续活动做铺垫。
第三步:讲解课文1.针对学生们标注出的不懂的生字、词语和句子,进行解释和讲解。
采取多种方式,例如使用图片或具体事例解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理解的问题,并互相交流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四步:阅读理解1.通过课件展示阅读理解练习题,安排学生开始阅读理解活动。
阅读题目时,学生注意文中的重点信息、关键词、语序和句式等。
第五步: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练习题的答案进行讨论和研究。
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和疑惑,并寻找合适的答案和解决方案。
2.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主动地提出问题并主动寻找答案。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学习中遇到问题时需要明确提出和解决问题的道理,同时也愈加注重自己的自主阅读和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活动,学生也培养了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水平。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5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精选5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文,让学生认识到“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勇于提问的能力和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学练通过阅读理解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信息。
教学过程:引入:1. 导入新课,通过观察课文标题、插图等,引发学生对“不懂就要问”的思考和讨论。
2.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标题和插图,猜测课文内容。
展示与感知:1. 师生共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课文的意境。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每个问题都有答案和解释的含义。
讲解与练习:1. 让学生按照课文的顺序,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
3. 进行课文的阅读理解练习,包括选择、单词填空、判断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拓展与运用:1. 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用自己的话解释给小组成员听。
2. 随堂小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并和同学讨论。
3. 师生共同总结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反思: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是否达到了理解“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有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 教材选择是否合理:该课文与学生的年龄和实际生活是否切合,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4. 是否需要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实际活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精选5篇(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综合运用所学词汇,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暑假生活。
2. 学习运用简单的过去式来叙述过去的事情。
3. 培养学生爱好读书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运用过去式描述过去的事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不懂就要问》的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不懂就要问》的说课稿一、引入各位同事,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三课——《不懂就要问》。
这是一篇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文章,它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在求学过程中,勇于发问,勤于思考的故事。
这样的精神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二、教材分析《不懂就要问》是一篇记叙文,描述了孙中山先生在私塾中,不怕困难,不怕挨到批评,勇于提问的精神。
文章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勤学不倦和对知识的不懈追求。
这样的精神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三、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句子的含义。
2.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勇于提问,勤于思考。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1. 背景介绍:首先,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背景。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和情境。
2. 阅读理解:学生将阅读整篇文章,并回答有关文章内容的问题。
这些问题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细节和主题。
3. 深入分析:学生将进一步分析文章中的句子和段落,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同时,学生还将讨论文章所传达的重要信息,例如勇于提问和勤于思考的重要性。
4. 创新思考:在这个阶段,学生将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主题,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5. 个人反思:最后,学生将反思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做到勇于提问和勤于思考。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主题和意义。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解法:教师将使用讲解法来介绍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历史背景,以及文章中的生词和句子的含义。
这种方法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
2. 问答法:教师将使用问答法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主题和意义。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说课(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步骤:(一)导入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
(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地方。
2、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三)研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了这篇课文之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3、讨论: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4、集体交流阅读心得。
5、指导朗读课文。
6、这篇课文你读过之后想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7、讨论交流:你在平时的学习中,怎样做到勤学好问?(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五)布置作业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六)说板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说课第【2】篇〗说教学目标:1、认识17个字,会写9个字。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2、课件。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课前交流搜集的有关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2、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孙中山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感知,合作识字。
1、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课件出示词语卡片,教师检查认读情况。
(1)指名读,读的对就跟读。
(2)全体同学齐读词语。
4、教师检查生字。
(1)指名读,并谈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2)齐读生字,重点强调易错的字。
5、再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的更通顺、流利,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质疑、解疑。 “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课文前面写 了先生对孙中山的学习背诵是“连连点头”,而后面孙中山自己却认为 这样糊里糊涂地读书没有什么用。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对先生的 提问为什么要“壮着胆子”?对先生请求时用了礼貌用语说明了什么?
(通过两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 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 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提问语言、过渡语言、激励语言还需细 心斟酌。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有所得!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板块五、课堂总结 1.学习了课文,你哪些体会? 2.说说你在平日的学习中是怎样勤奋好学的。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私塾读书 像唱歌 唯有一人 壮胆问
3 不懂就要问 学生惊呆 静无声 戒尺拿起 厉声道 先生细讲 学生听
边学边问 收获多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2.布置作业。 A.迁移练习。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 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B.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C.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能不能找一些抄下来自勉呢 ?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可查字典,查字典解决不了 的问题可做上标记。读完课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 雀无声”等词语的意思)还有什么不懂的?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不懂就要问》 优质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二、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作用和特点:《不懂就要问》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
它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
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精神。
它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写人不离开记事,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是课文突出的特点。
由教材的地位和特点决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标:在思想品德方面: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的精神。
在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私塾”、“吓呆”、“鸦雀无声”等词语。
在能力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教学重难点: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道理。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录音机、磁带、投影机和投影片。
三、说教法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设置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时,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真正尝到读的甜头。
坚持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我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直观演示、动作演示、生动语言、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
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说学法1、看书学习的指导:通过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朗读课文的指导:通过对课文中一些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初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小结学习自然段的方法,用迁移规律学习其他自然段,使学生弄懂学习自然段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我在教学《不懂就要问》前布置学生做以下预备工作: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的一件什么事?再读一读,数一数这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什么?我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到这两点,是因为为了培养学生有预习的一般意义而且在教学中提高质量、增强密度。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
-在句子结构分析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图示法或拆解法,将句子分解为易懂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进而理解句子含义。
-对于勇于提问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设置提问环节,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给予积极评价,以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阅读习惯。
2.强化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中的词语、句子,使学生能够准确、恰当地运用所学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善于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发现通过提出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问题,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大家对于勇于提问的态度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让学生更自然地融入到这种学习氛围中,仍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在理解课文重点句子和词语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更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
2.教学难点
-词语的灵活运用: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将新学的词语灵活运用到句子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一大难点。
-句子结构的分析: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勇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勇于提问的习惯,敢于挑战权威,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不懂就要问》部编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体会提问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举例:通过朗读,让学生理解孙中山小时候在学堂敢于提问、勇于探究的故事,明白不懂就问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
(2)学习生字词,掌握提问的相关词汇,如:“问”、“答”、“课”、“书”等。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提问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提问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勇于提问、善于提问。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提问的基本概念。提问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求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我们获取信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孙中山在学堂敢于提问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提问在实际学习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生字词学习和提问的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生字词,为提问和表达疑问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勇于提问、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
举例:引导学生学会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培养提问习惯。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一等奖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一等奖说课稿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我是今天面试小学语文的2号考生,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不懂就要问》,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不懂就要问》是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共包含三篇文章,以“学校生活”为主题展开描写,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能主动理解这些词句,交流阅读感受并主动积累。
本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去私塾读书,遇到不懂的问题大胆向老师提问的故事。
意在培养学生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且在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上,也因经过《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的学习,学生对如何关注新鲜感的词句有所感悟,这均是学生学习课文的有力保障。
但还是需要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时刻注意方法上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3.体会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结合这一阶段的学生特点,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朗读法,情景教学法,点拨法,配合表演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获得语文知识与技能,提高语文素养。
五、说教学过程“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天窗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
基于这点,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唱歌激趣,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会采取教师自唱歌曲《读书郎》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起对孙中山这位特殊的“读书郎的探究欲望,自然而然的走进文本《不懂就要问》。
这样的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先声服人的效果。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琅琅的读书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懂就要问》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第二课时
二、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作用和特点:
《不懂就要问》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
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精神。
它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写人不离开记事,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是课文突出的特点。
由教材的地位和特点决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标:
在思想品德方面: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的精神。
在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私塾”、“吓呆”、“鸦雀无声”等词语。
在能力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教学重难点:
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录音机、磁带、投影机和投影片。
三、说教法
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设置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时,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真正尝到读的甜头。
坚持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我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直观演示、动作演示、生动语言、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
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说学法
1、看书学习的指导:通过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朗读课文的指导:通过对课文中一些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初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小结学习自然段的方法,用迁移规律学习其他自然段,使学生弄懂学习自然段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我在教学《不懂就要问》前布置学生做以下预备工作: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的一件什么事?再读一读,数一数这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什么?我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到这两点,是因为为了培养学生有预习的一般意义而且在教学中提高
质量、增强密度。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从以下几点进行设计。
★以情激思。
运用情感教学,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处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主动性。
1、巧妙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孙中山先生的故事吗?”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来了,我接着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坐端正,仔细听,并想一想:课文除了写孙中山;还写了谁?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学生一听就会连忙坐好,想听想学。
这样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的兴趣也被激发了,为进一步阅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运用挂图、生动的语言、手势等贯穿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便于接受。
如在教学每一段之前都设计了一些过渡语,设疑置趣、设疑置欲,自然地过渡。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之前,我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图画,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这样把学生的思维由课堂引到了孙中山在私垫读书的情景。
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状态,乐于学习和接受,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中,通过做一做‘“摇头晃脑”、
“拿着……”的动作表演,激发学生的情感。
★以读促思。
在教学中要巧设问题,引导思考,同时要体现一个“读”字,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因此,在整节课里,我让学生在读中思疑,读中释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初读、细读、赏读,层层深入;个人读、分组读、齐读,形式多变;还要进行朗读方面的指导。
如指导学生朗读“你会背了吗?”要读出生气而又大声的口气。
“先生,你刚才讲的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要读出诚恳、迫切的心情。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读得有滋有味,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问”启思。
1、以“问”为线索,引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在教学第三段时,首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什么?这一自然段讲什么?”充分调动学生各个器官,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掌握了学习自然段的方法。
在学生朗读、议论后,再引导学生理解“这样胡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的意思,最后找出孙中山的问话,并体会孙中山的精神。
2、扣“问”的过程,比较人物言行,培养勤学好问的习惯。
因为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是通过孙中山礼貌请问--先生厉声反问--孙中山从容答问--先生欣然解问--同学提出疑问--孙中山笑着答问的过程表现的。
因此,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对孙
中山、先生、同学三者对“问”的态度的比较,抓好描绘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词的理解,体会孙中山勇于提问题,不懂就问的好品质。
3、抓“问”的因果,巧设课堂练习。
在学生初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抓“问”的因果,巧设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
如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①孙中山壮着胆子问先生是因为。
②先生厉声反问孙中山是以为,后来收起戒尺是因为,结果先生答应了孙中山的要求,他讲得,大家听得。
★渗透德育。
语文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本人也意识到思想教育不是呆板进行,应顺其自然,渗透在教学之中。
因此,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平时待人要有礼貌,勤学好问。
在总结全文时,我还年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各抒已见,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懂得“不懂就要问”的道理,受到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