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人”的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

合集下载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生态学思考——基于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的视角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生态学思考——基于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的视角

是主体 间关系。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仅 仅着眼于简单 的理论 说教 ,
高校 思 想 政 治理 论 课 ( 以下 简 称思 政课 ) 长 久 以 来 仅 仅 被 看 作 是 一 门 忽视 了可 以达 到 的 实 际 效 果 , 学生 的个 性 特 点 和 兴 趣 爱 好 也 没 有 得 到 充 , 大 教 学 课 程 或 者 一个 教 学过 程 , 有 在 社 会 大 的 系统 或 背 景 当 中 来 考 量 和 审 分 张 扬 , 一 种 从 根 本 上 否 定 人 的 主 体 性 的 观 念 和 作 法 , 缚 了 大 学 生 的 没 是 束
实 需要 。 思政 课 实践 教 学 对 大 学 生就 业 心 理 教 育的 生 态 学 意 义在 于 , 以促 进 青 年 初 步联 系社 会 , 应社 会 , 识 自我 , 可 适 认 并在 此 基础 上 实
现个人认识社会责任、 参与社会的过程 。在生态学特别是教 育生 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的认识 基础上 , 思政课 实践教学可充分发挥 对大学生
就 业 心 理调 适 的 生 态 功 能 。
【 关键 词 】思 想政 治理 论 课 实践教 学 生 态 学
概 念 是 16 生 ( cl y 的 o 88年 德 国 生 物 学 家 海 克 尔 ( . ac — 动 关 系 有一 个 重 要 的联 接 纽 带 即 是 教 师 主 导 的 思 政 课 实 践 教 学 。 实 践 教 E H ek e) 出 的 。他 将 生态 学 理 解 为 有 机体 与 外部 世 界 关 系 的 一般 科学 , 个 外 学所 联 系 的教 学 组 织 形 式 、 教 育 机 构 之 间 的联 系 、 对 社 会 的 影 响 和 适 1提 这 与 与 部 世界 是 广 义 的 生 存 条 件 。 也 就 是 说 , 于 生命 体 自 身 组 织 及 功 能 、 有 应 又 密 切相 关 。不 断 增 强 的 社会 实 践环 节 , 思 政 课 教 学 上 已发 挥 不 可 忽 对 特 在 的 环境 及 他 们 之 间 相 互作 用 的综 合 认 识 , 对 于对 生 命体 有 完 整 认 识 的 前 视 的作 用 , 学 生 在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中 的主 体 性 不 断 增 强 。 是 使 提 。这 种 动 态 的 、 系 的 、 联 系统 的 观 点 应 用 于 教 育 , 优 点 已 为 越 来 越 多 的 其

将生态体验教育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将生态体验教育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政 治理论课 的可行性与积极作 用, 并探讨 了引入 内容设计与教 学活动 , 以期提 高思想政 治理论课程 的教 学效率。
【 关键 词】 生态体验教 育; 思想政 治理 论课 ; 思想道 德修 养与法律基础 ; 引入 ; 可行性 ; 教学设计
高校 思想政 治理论课 首要解 决的 问题是学 生对马 克思 主义的知 情信意 行 , 让学 生知其理 、 信其道 、 践其 行 , 真正 成为 社会主义 事业 的 合 格建 设 看和可 靠接 班 入。《 思 想道德 修 养与 法律 基础 》课 ( 以下 简称 《 基础 》课 )是 高校 思想 政治理 论课 的 主干课 程 , 也是大 学 生 入校后最先接触 到的思想 政治理论课 。本课 程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 , 以人生观 、 价 值观 、 道德观 、 法制观教 育为重点 , 紧 密联系 生活实际和 社 会实际 , 综合运 用多学 科知识 教育 、 引 导大学 生加 强自身思 想道德 修养, 增强 法律意 识 。因此 , 高校 思政 课教 师应 转变 教育 理念 , 充实 教学 内容 , 改 革教学方 法 , 才 能培养 出社会 需要的合 格人 才。将 生态 体 验教育理念 引入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课 , 是提升其 实效性 的新 尝试 。
— —
以《 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 基础 》为例
陈春 霞
( 广 东青年 职 业学 院思政 部 【 摘
广 东广 州 5 1 0 5 0 7 )
要 】 本文在 阐述 生态体验教 育内涵的基 础上 , 以《 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 为例 , 论述 了将生 态体验教 育 引入 高校 思想
将生态体验教育引 入高校思 想政治 理论课的 探讨
教 学 改 革
本文 为广 东青年 职业学 院 2 0 1 3年校级 教 学资源建 设项 目 《 高 职思 想政治 理论课 教学优 化创 新研 究与实践 》( 编号 X 2 0 1 3 0 8 B 0 2 )阶段 性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发生机理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发生机理

解决各种矛盾 中不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的 目标 , 从而推动 考试其 自身 的发 争 , 在 的 推 动 力 就 不 可 能 发 生 作 用 , 内 在 矛 盾 促 使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外 当
展与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过程中各要素的内在矛盾主要有 : 1 学 习 主体 与 管理 主体 对 考试 不 同 需 求 之 间 的 矛盾 . 课 课 程 考 试 方 式 不 断 改 革 的 时 候 , 部 推 动 力 又 可 以加 快 或 者 延 缓 这 个 过 外 程 。 而 这 些 最 终 促 使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课 程 考 试 方 式 的 不 断 改 革 , 适 应 新 以
在 思 想 政 治 理论 课 课 程 考 试 中 , 如何 满 足 管 理 主 体 对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 ,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课 程 考 试 的 特殊 要 求 的 同 时 , 与 满足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发 展 的 需 求 之 间 的 又 参考文献 : 矛盾 , 是 我 们 思 想 政 治 理论 课 课 程考 试 方式 改 革 的 基本 动 力 。 就 [ ] 立英 , 盛聪 . 球 化 、 1杨 曾 全 网络 化 境 遇 与 社 会 主 义 意 识 形 态 建 设 研
偏重于对知识点 的强记和对理论体 系的掌握 , 一定程 度上忽视 了对 学生政
改 革开 放 以来 , 国 陆续 出 台 了一 些 关 于 指 导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的 改 革 治思想 实际状况和 品行 的考察。 只有 当教育者 以一种 积极地 态度 不断对 我 ”
文件 ,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发 展产 生 了重 要 的影 响。经过 3 0多年的 考试具体效果进行反思改 良与管理主体 对课 程考试 要求达到一致 时, 才能 建设 和发展 , 思想政治教育学 科在许 多方面 取得 了较快 发展 , 学科 由分 进 一 步 推 动 考 试 方 式 改 革 的发 展 。 如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策略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策略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策略【摘要】生态文明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为了更好地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文明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意义。

接着提出了四项具体策略: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教育、设计富有生态文明元素的实践课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以及建立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机制。

最后结论指出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高校思政实践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高职思政实践课、融入、策略、重要性、实践活动、评价机制、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等生态文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应该积极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推动可持续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通常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较少涉及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由于学生主体是技术专业,他们对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意识的认识和关注度相对较低。

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政实践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深入探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从而为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索如何有效地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程中。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生态文明教育如何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以提升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责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生态文明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探讨其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的影响;2. 探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意义,探讨如何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3. 提出一系列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策略,包括加强宣传教育、设计实践课程、开展环保活动和建立评价机制等;4. 总结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思政实践课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论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

论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

论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1. 引言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新时代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阵地,思政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

如何将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素养,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展开论述。

2.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理念、价值观等,引导学生改变传统不良习惯,培养出尊重自然、珍视生命、持之以恒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鼓励人们采取环保行动,促进实现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3. 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政教育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意愿,从政治角度出发,以使学生了解国情、增强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为目的,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能力。

高校思政教育在青年人思想道德上起着重要的引导和影响作用,其发展与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4.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策略4.1 建立专业课程高校应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经济、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环保技术等方面的课程,使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技能。

同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实践课程和研究生科研课程,增加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和深度。

4.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靠的不仅仅是课堂教育,还需在生活实践中加以实践和推广。

高校可以组织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如环境保护志愿者、大学生环境科学研究团队等等。

通过实践实地了解生态环境的状况和危害,探究环境改善与保护的路径,让学生具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为真实的体验。

4.3 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宣传高校可以建立具有特色的关注生态文明的宣传栏目、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不断传播环保知识和文明理念,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做些环保小事,弘扬生态文明的正能量。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原则和途径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原则和途径

设 定 , 须 贯 彻 中 共 中 央 国 务院 《 于 进 一 必 关
革 和发展其 束缚和 影响作用越来 越大 , 具 但 是 仅 止 于 此 显 是 不 够 的 , 为 学 生 的 具 步 加 强 和 改 进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意 因 体的思 想品德表现要 从多方面去 考察 , 比 见 文件 精 神 。 具体 如 下 所 述 。 如说国 家出现重大情 况时学生的 表现 , 如 3 1 有利 于培 养人 才 的原则 . 大 学生是 十分 宝贵 的人才 资源 , 民 是 因此 , 名 学 生 的 思 想 道 德 素 质如 何 , 一 仅从 族 的 希 望 , 祖 国的 未 来 。 强 和改 进 大 学 是 加
理论课 进行改革 创新的重要环节 。
应 付 , 仅 不 能调 动学 生 学 习的 积 极 性 , 不 而
且 也 影 响 了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的 教 学 效 果 。 2. 考试 内容不 科学 3
理论 课 考 核 的 方 式 势 在 必 行 。
1 2 从 人才 培养 角度 而 言 .
考核 是教 育评价的 一种 重要手 段 , 其
有 理 论课 考 试 方 式 很难 达 到 检验 学生 真实 的 验 教 学 质 量 和 教 学 效 果 , 的 是 为 了通 过 最 直 接 的 作 用 是 检 测 学 生 的 学 习 效 果 。 学
知 识 水 平 , 不 能 准 确 反 映 思 政 课 课 堂 教 这 种 方 式 来 对 学 生 们 的 思 想政 治素 质 水平 生 对 某 一 门 课 掌握 如 何往 往 通过 考 核 来 了 也 学 质量 , 正 发 挥 考 试 的 教 育 功 能 , 真 并且 在 进 行 评 价 , 分 等 次 。 些 目的 , 然 不 符 解 和 评 定 。 划 这 显 同时 , 核 也 是 检 查 、 估 教 学 考 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考试改革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考试改革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考试改革探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手段上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改变。

网络考试的应用成为了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考试改革进行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考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传统的考试方式往往以闭卷或者开卷考试为主,学生对考试的目的性比较强烈,而网络考试的方式更加灵活,可以通过题库的设置,使得考试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涵盖了更多的知识点,给学生一种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网络考试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来呈现题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考试能够提高考试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传统的考试方式,往往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例如考试题目的设定和评分标准的制定,都容易受到教师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而网络考试则可以通过题目的随机出题和自动评分的方式,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考试结果的影响,更加客观和公平。

在网络考试中,学生的答题情况和成绩可以直接显示在电脑屏幕上,避免了学生之间的互相抄袭和作弊现象,确保了考试的公平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考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

在网络考试中,学生需要使用电脑进行考试,这样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电脑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

网络考试的方式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和查阅相关资料,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网络考试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想发表和意见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考试改革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教学方式。

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还提高了考试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

网络考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网络延迟和技术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答题情况,需要学校和教师在技术上提供支持和保障。

网络考试的方式应该与传统考试方式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考试形式中体验和发展不同的能力。

高校思政课考试模式改革论文

高校思政课考试模式改革论文

高校思政课考试模式改革探析摘要现行思政课考核模式在考试目的、考核形式、考核内容和考核构成等方面存在弊端,要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模式。

主要是实行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差异化、考核构成合理化,最终形成开放式、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机制。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

邓小平同志曾强调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

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

要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完善起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传统以笔试为主的单一考试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与现行考试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有着一定的关系,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革的必要性思政课现行考试模式存在弊端,影响了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改革势必进行。

其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考核目的变异,背离思政课教育功能考试的主要功能包括评价、督促、反馈和导向功能。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考试更应注重其督促和导向功能,使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工具。

但目前我国高校的考试,更重视的是考试的评价功能,把它看成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途径。

学生的评奖、评优、入党、升学、就业等均与成绩挂钩。

这种导向助长了学生为分数而学,为分数而考,助长了考核目的功利化倾向。

出现平时不学习,期末突击复习应付考试,甚至还有些学生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以至于考试作弊的现象屡有发生。

结果使考试与考试功能本身的要求相去甚远。

另外高校教育强调对学生创造性精神的培养,但现行的全校统一、整齐划一、标准答案的考试方式却是对教师和学生创造性的扼杀和钳制,没有承认和尊重人的个性差异,不能使每个学生做到各尽所能、各尽其才地发挥其创造性,提出自己的创造性观点。

论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

论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

论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摘要】指出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对于提升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培训教师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知识,提升他们在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水平。

在设立相关课程和实践活动方面,高校可以设置生态文明相关课程,并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激发他们的环保热情。

加强跨学科合作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形成多元化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

建立完善评估机制可以帮助高校及时发现教育融合的不足之处,进而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模式。

总结指出融合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立,实践活动,生态文明主题教育,跨学科合作,评估机制。

1. 引言1.1 论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如何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生态文明教育旨在引导人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意识和保护意识,推动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而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培养环保意识。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教师,激发师生互动的积极性。

设立相关课程和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亲身感受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投身到环保行动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跨学科合作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思考环保问题,形成多元化的观点。

建立完善评估机制可以对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和提升教育质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形式改革的调查分析.doc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形式改革的调查分析.doc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形式改革的调查分析【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考核方式得以验证的,但现在多数高校的考试考核形式存在很多问题,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预期目的。

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探究新的考试考核方法,通过开闭卷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真正达到检测学生的目的。

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授和教育的课程。

与其它课程相似,考试作为检验和考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手段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教师特别是学生的重视。

它不仅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尺,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

但由于诸多原因,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滞后已经成为了困扰教师、学生,并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瓶颈问题,严重阻碍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概括而言,传统的考试方法存在以下弊端:1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形式存在的问题(1)考试内容缺乏创新,考试手段目的化。

本来,考试归根到底仅是手段,借此检测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学习,找出不足,解决问题,提高质量,促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和真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标。

然而在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制度,对于教师而言,考试结束也就意味着课程结束,教师评出成绩也就了结了。

对学生而言,由于考试分数直接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包括文凭、评定奖学金和各类先进等,于是,考试过关并争取获得理想分数,成为了许多学生追求的主要目标,考试功利化的价值取向悄然演变为主流趋向,手段于无形中逐渐异化为了目的。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只要在本科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过关, 以后自然不大可能对之再产生多少兴趣了。

(2)考试形式与成绩评定单一化。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借用了中学应试教育的考试形式。

思政课考核改革实施方案

思政课考核改革实施方案

思政课考核改革实施方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为此,我们制定了思政课考核改革的实施方案,旨在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我们将优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

我们将引入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如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政治、国家政策等,以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家发展和社会变化。

其次,我们将改变思政课的考核方式。

传统的思政课考核主要以笔试和口试为主,这种考核方式往往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我们将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如小组讨论、实践报告、案例分析等,以更好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思政课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情绪。

我们将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互动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我们将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

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教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我们将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需要。

综上所述,我们将按照以上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的贡献。

思想政治课实施以人为本的考试方式改革初探

思想政治课实施以人为本的考试方式改革初探

思想政治课实施以人为本的考试方式改革初探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课考试改革应当贯彻的新理念。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真正发挥其功效,考试方式及其改革无疑是关键,思想政治课考试改革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本着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才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等原则来进行,完善考试功能、拓展考试内容、创新考试形式,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课;考试;改革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艰巨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而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 也是监督和评定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是一个引导教与学的重要指挥棒,考试方式及其改革无疑是整个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只有以人为本的考试制度才能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本文对此作了初步的探索,以求抛砖引玉。

1思想政治课考试实现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1.1在考试的功能定位上,从总结性功能转向导向性功能。

思想政治课考试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和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要充分结合各学生的个性特点,切实以“人性化”为原则,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因此,思想政治课考试应该侧重于考试的导向性功能,避免过分依赖于总结性功能。

注重考试的导向性功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使学生通过考试加深对思想政治课的认知程度,特别是提升运用理论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解释的能力;可以有效校正学生认知的偏差与错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

1.2在考试方法上,从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转向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路径探究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路径探究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路径探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高校思政课考试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单一、形式呆板、考试方式不合理等,难以发挥出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对思政课考试改革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基于发展性评价的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路径,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思政课考试改革路径需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思政课考试往往侧重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片面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思政课考试改革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素质,将这些素质纳入考试评价的范畴之中,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思政课考试改革需要改变考试形式,增加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思政课考试形式单一,以笔试、口试为主,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可以借鉴现代教育评价理论,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作业、实践报告、讨论、展示等,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上考试、线上评估等更加灵活便捷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效率和准确性。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思政课考试改革需要关注考试内容的更新与拓展。

当前的思政课考试内容较为单一,以传统的理论知识为主,难以满足学生对于新鲜知识的需求。

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热点问题,不断更新和拓展考试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更新考试内容的也要充分考虑考试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思政课的核心理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思政课考试改革需要注重师生互动和教学资源的共享。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索,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思政课生态课堂实施方案

思政课生态课堂实施方案

思政课生态课堂实施方案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营造良好的生态课堂氛围,我们制定了思政课生态课堂实施方案,以期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上,我们将注重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整合,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

同时,我们将加强与社会实践和时事热点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了解社会动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他们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和情感共鸣来感悟思政课的内涵和意义。

三、打造开放包容的教学氛围在思政课的教学环境中,我们将打造开放包容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勇于创新。

同时,我们将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政课的教育。

四、注重实践引导的教学方法在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上,我们将注重实践引导,通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我们将注重案例分析和问题导向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评估与反馈机制在思政课的教学评估方面,我们将建立科学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政素质的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同时,我们将注重对学生的思政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更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思政课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政素质,鼓励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我们将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构建高校思政课生态化教学模式的意义与实现路径-2019年文档

构建高校思政课生态化教学模式的意义与实现路径-2019年文档

构建高校思政课生态化教学模式的意义与实现路径一、生态化教学的基本内涵生态化教学是在充分体现生态系统观、和谐观和平衡观的基础上,来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生态化教学模式将生态平衡思想灵活的运用到了思政课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力求使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在和谐共生的状态下,携手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生态化教学模式是一种突破传统、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

首先,生态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需要保持先进性和与时俱进性,且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相互适应,维持动态平衡的状态;其次,生态化教学模式不断强调基于创新理念的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性,其中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全面创新,这种创新不能过于盲目,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学科特点、思政课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等要素,来进行针对性、具体性的创新;最后,生态化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来进行教学要素之间的和谐、平衡和共生。

二、构建高校思政课生态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高校思政课采用生态化教学模式,能够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为实现高校思政课人才培养在教与练方面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思政课生态化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了思政生态课堂的主宰者,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为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给予了保障。

同时,有助于促进高校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观,从而使学生更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更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高、实践基础扎实的创新型人才。

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氛围,强化师生间的互动、沟通,从而为构建良性化、交互式、共建式的思政课生态教学课堂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高校思政课采用生态化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系统观、整体观思维模式,并引导学生用均衡、和谐的生态智慧来学习思政课,进而将系统、和谐、平衡的理念扩展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泛政治化教学问题突出,难以促进学生全面人格的塑造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对学科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的传递上一直秉承政治至上的理念和立场,对思政课的教学价值、功能价值的认识存在功利主义,片面地认为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只是为了满足党的需要、政府的需要,亦或是社会的需要。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制度改革研究郭文鹏;何秀玲【期刊名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21)006【摘要】Innovation is the foremost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It is the basic mission for the university to cultivate specialized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Howev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that students cultivated by the university are lack of innovative abi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national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as well as soc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further exploring the reform path of the examination system and innovating test methods should be the critical poin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methods, we should not only adopt the open-book examination and evaluate its grading system. Meanwhile, we should propose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the evaluation of open-book examina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and confirm the principles and basic framework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 for the open-book examin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careful organization of various practical activit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Ultimately, desired results will be received.%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是大学的基本任务, 而目前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不够强, 不能高质量地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于此, 进一步探讨考试制度的改革路径, 创新考试方法和模式, 应当成为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存在的问题, 应当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 并对开卷考试的成绩体系进行评估, 提出在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开卷考试成绩考核实施方案, 确定开卷考试成绩考核与评估体系的原则、基本框架, 并认真组织各项实践活动, 定会收到良好效果.【总页数】5页(P77-81)【作者】郭文鹏;何秀玲【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院,西安 710100;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西安7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474【相关文献】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案设计研究 [J], 闫贵荣2.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J], 闫东;李艳玲;3.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高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研究 [J], 王宏兰4.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策略研究 [J], 杨爱民;阎少宏;刘春凤;杨亚锋5.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 [J], 孙东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生态人”的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摘要:生态人是体现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当代人格的重要表征,是体现人的本质的多样性展开的重要向度。

基于生态人理念思考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析生态人与思政课考试方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透视了目前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并提出改革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的设想如下:在考试目标上,要从“知识至上”到“生态素养为重”;在考试内容上,增加生态实践考核;在考核方法上,要树立“大考试”观。

关键词:生态人;考试方式改革;人才培养一、生态人理念下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的理性思考21世纪是生态的世纪,生态文明是当代世界精神文明一大主流。

正如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托马斯·伯里所预言的那样,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追求生态文明的‘生态时代’”[1]。

克服工业文明的历史局限,追求人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强调人性的生态化成为现今时代的现实追求。

“生态人”是当代世界人类精神自我反思所形成的人格憧憬,是全球发展时代潮流所隐含的内在逻辑。

所谓生态人就是人与自然生态一体化的人,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有机的灵魂,自然界对人而言也成为人。

要义就是马克思所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靠自然界生活。

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冯友兰先生说:“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

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正在做他所做的事。

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描摹的“生态人”理念与冯先生的天地境界有着相同的哲学意蕴,其中心思想应该说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作为宇宙的一员,我们所要做的是让全体生命都蓬勃发展,人与宇宙统一。

“我”作为个体已经融化到整个宇宙间的“大我”之中去了。

个体的“我”必须要去帮助所有生物圈内全体生命都实现他们的潜能,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完美和谐的世界。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高校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它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考试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评价、导向、激励功能,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

有什么样的评价观念和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科学而又符合教育特点的思政课考试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校思政课要以生态人理念为核心培育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高校思政课考试是一种面向过去、考查现在、兼向未来的教育测试。

就是说思政课的考试不只是要对学生过去一段时间学习效果的一种评定,也不只是对学生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智能的水平考查,同时也要通过考试最终使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思政课的考试“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既考智,又考德;既考知,又考行”[4]在建设生态文明和普及高等教育的今天,社会需求的是具有生态素养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高校为此肩负着重任。

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应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一个生态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为素养的教与学的机制。

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应着眼于从“知识至上”到“生态素养为重”的转型。

这一转型,本质上是对“人”的认识、“教育”的认识的回归和升华。

基于“生态人的素养”的教育,将大大提升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整体水平,形成一流的人力资源,而这样的“生态人”,正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二、传统考试方式与“生态人”的背离随着21世纪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思政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传统考试方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制约正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考试几乎还沉浸在“知识就是力量”的“知识至上”的教育里,这不仅是原封不动地借用了中学应试教育的考试方式,更是对生态人理念的严重背离。

(一)考试目的出现本末倒置的生态缺位大学本科考试应该区别于学生高考,它更加注重的应该是过程考试,整个考试的组织实施是用来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

衡量一门课程考试需要改革的标准是看它能否充分体现了这门课的教学目标;能否真正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否促进教学改革等。

高校思政课考试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围绕课程体系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二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

前者是平台和载体,后者是思政课教学的真正目的。

但在现实考试中,二者常出现本末倒置的怪象,即学生被动考试,死记硬背;教师为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在考试前划范围、圈重点。

这就使考试还是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没用真正实现培育时代所需“生态人”的教育目标。

(二)考试内容不尽合理目前高校思政课考试内容多以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传授知识为中心,淡化了对学生生态信仰、生态素质、生态行为等课堂之外的考核。

重理论、轻实践是目前思政课考试的弱点。

考试一般都是考知识,考教师讲过的内容,这种知识再现式的考试内容使思政课退化成为一门普通的基础文化课,与其所承载的任务、使命严重不符。

同时,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

生态人不仅是一种精神理念,一种人类新的生存方式,而且是一种代表人的自由发展的现实性人格,一种价值信仰,一种行为方式。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未来生活理想和人格实现,每个中国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和动力,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也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因此,通过考试改革实现培育亲近自然的生态人格,弘扬生态价值信仰,培养绿色行为方式,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之一。

(三)考试成绩构成不合理当前虽然很多高校在课程成绩评定上采用“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但一般还是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较大,且很多高校并没有把实践考核成绩纳入总评成绩中,直接忽略了课堂之外的实践考核。

这就使很多学生仍然把重点放在期末考试上。

这种考试方式使思政课程的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推进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的路径思政课是一门集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平台,因此,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在考试目标上,要从“知识至上”到“生态素养为重”。

学校的核心任务是提升教育质量,素养为重是学校的质量使命。

教育的真正质量是“人的素养”;提升教育质量应着力提升人的“素养”。

思政课“考试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测试水平,重要的是督促、引导师生的教和学”[5]。

通过合理化考试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一个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为素养的教与学的机制。

“知识至上”的传统考试,忘了培根时代已经过去了将近400年,这让教育忘了出发的原点。

回到“原点”,回到人的“素养”,从而确立一种新的考试观,使思政课考试不仅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还是一个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生态素养”的过程。

在考试内容上,增加生态实践考核。

“考试内容除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外,还应该包括对学生学习知识融会贯通后所内化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6]。

美国享誉世界的环境保护主义理论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序言中说:“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一种平静的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束的东西为代价。

对我们这些少数人来说,能有机会看到大雁要比看电视更为重要,能有机会看到一朵白头翁花就如同自由地谈话一样,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

”[7]奥尔多·利奥波德认为,“看到大雁比看电视更重要”,是因为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束的东西对人的影响力更大。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环境对“生态人”人格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生态实践考核是思政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考核方法上,要树立“大考试”观。

“大考试”观不是“一张考卷定终身”,而是教育者在对思政课的教育目标、教育功能、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等问题有准确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宽广的教育视角,既包括了对以往思政教育方法优良传统的继承,又能紧密联系时代要求,紧跟时代步伐。

考试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对学生一些基本的、必备的知识记忆的闭卷考试。

我们需要构建的是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社会调查与专题讨论相结合的考试方式。

为此考试方法的设计中要考虑与平时教学的配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向学生提供鲜明的基本生态价值标准,而在考试中要给一些生活现象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考试结束后师生共同分析相关试题,以此有力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学习。

总之,21世纪是生态价值高扬的世纪,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世纪。

在传统文明、工业文明与后工业文明交错的当下中国,培育具有生态素养的“生态人”对于我们建设五位一体的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站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视角,推进高校思政课考试方式改革具有导向作用,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1]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8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3]冯友兰.人生的境界[J].思维与智慧,2007(12):4.[4]余建明.改进和完善网络考试提高政治理论课实效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7-8.[5]王立荣.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90-93.[6]石裕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0(12):47.[7]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