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与略读 》教案
24秋七上语文新改版-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名师教案)51
![24秋七上语文新改版-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名师教案)51](https://img.taocdn.com/s3/m/29bb3d1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5.png)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激发阅读中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培养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语言运用: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的名著阅读方法。
以给鲁迅写信的方式表达阅读收获。
◎思维能力:了解作品的内容,梳理鲁迅的成长经历,分析其笔下人物的性格特点,探究鲁迅的思想。
(重点)◎审美创造:感受鲁迅平淡质朴的笔墨中蕴藏的深厚情感。
(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
2.精读部分篇章、段落,梳理书中鲁迅的成长经历。
3.分析《朝花夕拾》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联系课文,导入专题师:在本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了解了《朝花夕拾》和鲁迅,知道了《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少年、青年时期生活的散文集。
那么,这本书到底记载了鲁迅先生怎样的人生历程,回忆了哪些人与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进那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此环节也是对学生课外阅读《朝花夕拾》的基础情况的了解。
二、初读名著,整体感知1.名著题解师:你是怎样理解书名“朝花夕拾”的?预设“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晨的花傍晚拾起”。
“朝”表示早年时期,“夕”指40多岁时。
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原名《旧事重提》,写的是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2.内容概述师: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们就已经开始阅读《朝花夕拾》了。
说说这本书中有哪些文章,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教师指名回答)预设课件出示:(1)《狗·猫·鼠》:记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形象,刻画出其主要特征,讽刺了生活中“猫”一类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https://img.taocdn.com/s3/m/3492eaf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d.png)
2.说一说:书中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请结合 原文加以分析。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五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 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
长妈妈 —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 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 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一位日本医学教授,他平等待人的态度,关心作者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 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范爱农— 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 父亲— 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勒令他背书。但是, 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 永远痛苦。 衍太太— 衍太太鼓励孩子吃冰,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并散布流言。她是一个自 私自利、表 里不一、心术不正的妇人。
这十篇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以借此了解鲁迅从幼 年到青年时期 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三)《朝花夕拾》的篇目
篇目
小结
《小引》
《狗•猫•鼠》《阿长与〈山 本书是回忆性散文集,
前七篇主要记录 海经〉》《二十四孝图》 以第一人称写就。以两
童年在家乡的生 《五猖会》《无常》《从百 个视角,即成人视角和
活动三:认识鲁迅笔下的“那些人”
1.猜一猜:根据提示,说出人物名字。
(1) 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 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长妈妈) (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寿镜吾先生) (3)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 去告诉各人的父母。(衍太太) (4)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 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藤野先生) (5)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范爱农) (6) 他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他开的药方,难以寻找、颇为奇特,如:原配蟋蟀一 对、平地木十株、特别的药丸:败鼓皮丸。(陈莲河)
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 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 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ffcc6b6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4.png)
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教学目标1.感受鲁迅散文的语言特点。
2.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分析鲁迅笔下的人物特点,理解他们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感受鲁迅散文的语言特点。
2.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分析鲁迅笔下的人物特点,理解他们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分析鲁迅笔下的人物特点,理解他们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在本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朝花夕拾》,知道了《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少年、青年时期生活的散文集。
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作者也向我们传达了他对儿时生活无尽的怀念之情,想必在他的童年中有许多无法忘怀的人与事。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自由朗读。
)那么,这本书到底记载了鲁迅先生怎样的人生历程?又回忆了哪些人与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进那些难忘的记忆吧。
新知探究一、学习方法,巧妙阅读【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介绍精读、略读、浏览三种阅读方法,学生尝试运用三种阅读方法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课件,讲解精读法的要点,学生尝试运用精读法,回答问题。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圈画相关内容。
教师出示课件,要求学生运用略读法和浏览法,回答问题。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圈画相关内容。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选择一篇文章进行阅读,再设置相关问题,请其他小组进行回答。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访谈童年,挖掘形象【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人扮演鲁迅,其他人扮演访问者,对鲁迅进行访谈。
提示学生着重对鲁迅所写的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和他的心路历程进行访谈。
教师出示相关示例作为指引。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篇文章,概括出里面人物的形象,并说明理由。
提示学生可以从文章中人物的言行、具体的事件以及带有作者感情色彩的句子等方面进行概括。
七年级语文上册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教案匹配版】推荐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教案匹配版】推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0d9c7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4.png)
个人填写阅读任务卡,小组内交流阅读 体会。
评选并展示优秀的阅读任务卡。
第2课时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探究了《朝花夕拾》中鲁迅生活的“那些 年”及其笔下的“那些人”,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探究《朝 花夕拾》中鲁迅心中的“那些情”。
体会鲁迅
任务三:体会鲁迅心中的“那些情”
鲁迅先生写作《朝花夕拾》,是为“在纷扰中寻出 一点闲静来”,从而排解苦闷、寻求慰藉。他在平 淡质朴的笔墨中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也表明了自己 的态度和立场。同学们从先生的回忆里读出了怎样 的情感态度和思想立场呢?
一位正直的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有过冲突,回到中 国做了一段时间的监学,认真负责,但是无法在黑暗的社会中立足。他 无法与这个社会妥协,内心是悲凉的。鲁迅很同情他。
自私自利,多嘴饶舌,喜欢使坏。怂恿孩子们冬天吃冰;怂恿孩子们打 旋子,孩子摔倒后又推卸责任;给儿时的鲁迅看不健康的画;教唆儿时 的鲁迅偷母亲的钱和首饰。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上鄙视她。
阅读任务卡 阅读任务:鲁迅生活的“那些年” 批注角度:探究鲁迅的成长经历 批注范围:《五猖会》《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批注内容呈现表:
原文
批注
探究结果
小组合作,交流阅读体会,填写阅读 任务卡。
评选并展示优秀的阅读任务卡。
任务二:认识鲁迅笔下的“那些人”
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 生吗?这位先生着墨不多,却使人印象深刻。大 家还记得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个人物的吗?
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 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写 下《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 局的通缉,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不久之后,鲁迅又奔走广州。
精读与略读 教案(通用8篇)
![精读与略读 教案(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bbece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6.png)
精读与略读教案(通用8篇)精读与略读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读书的基本方法,学会精读与略读,努力取得效果。
3、熟悉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同学读书的爱好,并逐步养成勤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略读,把握略读的方法,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知道敏捷运用精读与略读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今日老师和你们共同学习(板书课题)2、精读和略读齐读课题(题目是课文的重组成部分)3、你从课题中读懂什么?……你能就课题提出些疑问吗?(相机板书:精读?略读?)二、初读课文领悟大意1、出示: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试着做到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遇到长句可多读两遍。
②试着解决刚才的疑问。
③画出感爱好或是有疑问的词语,留意积累。
2、同学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状况(1)指名分节朗读要求正确、流利。
(2)师生共同评出“朗读之星”声明评议要求:(A)正确:不读错、不添字、漏字(B)流利:不结巴、回读,读破(3)刚才解决了哪个问题?(4)你是怎样解决的?〈读了第一节〉一个人要积累学问,就必需读书。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仔细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化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是精读。
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细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关心,因此需要精读。
我们以前学过的《“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课文,讲的就是精读的方法。
a、圈画出来什么是精读?同学上台圈画〈指导读〉b、你还了解到哪些学问?c、引导体会。
还知道了什么是略读?出示:略读就是大略地读。
了解大意后,再次引导质疑(这与我们刚才所讲的精读似乎有些冲突)你这时有新的疑问产生吗?同学质疑三、精读感悟、合作学习2~7节1、出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2~7节(自读、圈画、争论、解决)(1)什么要进行略读?(2)略读有什么作用?(3)怎样进行略读?等会儿选择本小组最拿手的方式汇报)2、小组合作学习3、汇报沟通学习小组采纳读读讲讲、演演等方式汇报。
小学课件13-精读与略读
![小学课件13-精读与略读](https://img.taocdn.com/s3/m/6a571a6cf121dd36a22d8242.png)
整体感知
什么是精读?什么是略 读?略读与精读之间有怎样 的关系?在读书时运用哪种 方法好一些呢?我们应当怎 样提高阅读效率呢?
精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什么叫精读。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 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 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 精读。
总结:
本文介绍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读书方法,侧 重介绍了略读,讲述了略读的意义。告诉我们 只有把精读和略读相互结合好,才能取得最佳 效果这一道理。
写作指导——设疑法
设疑法就是在行文过程中提出问题,多是设 问的形式,即自问自答。设疑法的运用可以造成 悬念,引出下文,突出主题等。
1.在着意要说明的地方先提出问题,引起读 者注意。
2.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通过略读,可 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 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 些地方须要精读。
怎样进行略读呢?请同学们读课文,谈 谈你的体会。
①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 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 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 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 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 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2.提问后进行有条理地解答,把事情说明白,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在说明怎样略读时,先提出了问题,然 后自己进行解答,说明了略读的方法。这样能更 容易把事情说明白,同时能引起读者注意,然给 读者较为容易地掌握略读的要领。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课外搜集一篇略读课文和一篇精读课文, 读一读。
2.选其中的一篇课文写读后感。
②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 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 一探究每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
2024年《精读与略读》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及教案
![2024年《精读与略读》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13fad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6.png)
2024年《精读与略读》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精读与略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
二、教学内容1.课文:《草原》、《小英雄雨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的叔叔于勒》等。
2.教学方法:精读、略读、讨论、写作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草原》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草原有什么印象?草原上有哪些特点?2.精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学生分段落概括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3.略读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描述了草原的美景?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4.写作练习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请用200字左右描绘你心中的草原。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小结第二课:《小英雄雨来》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英雄吗?课文中的小英雄雨来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2.精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学生分段落概括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3.略读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描述了雨来的勇敢行为?请用直线画出来。
4.写作练习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请用200字左右描述一个你心中的英雄。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小结第三课:《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西游记》吗?课文中的孙悟空是如何三打白骨精的?2.精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学生分段落概括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3.略读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描述了孙悟空的英勇行为?请用圆圈画出来。
精读与略读
![精读与略读](https://img.taocdn.com/s3/m/5d5228c39ec3d5bbfd0a7458.png)
备课时间:总第课时13、精读与略读教学目标:通过介绍精读与略读的方法和常识,帮助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引导感悟说明问题的条理。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精读与略读的方法。
预习要求:把课文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流利;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运用已学到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要读书,平时我们用那些方法读书?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种读书的方法。
揭题:精读与略读二、预习反馈,确定目标1、检查预习板块一:读生字词(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能读好吗?(2)出示词语,指名读。
板块二:理解词语(1)这些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吗?你理解了哪个词,说给大家听一听。
透彻、编选、浩如烟海、梗概、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概述(2)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呢?我们一起讨论。
2、确定目标同学们能读准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那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活动导学,精讲点拨活动一: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全班交流反馈活动二: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1)什么是精读?(2)那些文章用精读的方法读?(3)什么是略读?(4)略读的方法?活动三:全班交流。
抓住重点词句谈体会。
四、练习运用,迁移创新1、拿出准备好的课外阅读,在规定时间内略读。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略读方法和书的主要内容。
五、课堂总结短短的一篇课文让我们受益匪浅。
读书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将受益终身。
六、课后作业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每周确定时间读报,注意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3、两周后,写一篇读报收获。
备课时间:总第课时练习3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故事的含义并对相反的观点加以辩论;了解一些有关书法的知识。
2、诵读词语,积累语言知识。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就难题进行选择并流畅、清晰地表述。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口语交际,做到流畅、清晰地表述。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3a16c82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9.png)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精读、略读、浏览三种阅读方法,并在《朝花夕拾》的阅读中运用。
2.梳理《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及人物形象,明确各篇的主旨情感。
3.了解《朝花夕拾》成书过程,明白作者心路历程。
【重点难点】1.学习精读、略读、浏览三种阅读方法,并在《朝花夕拾》的阅读中运用。
2.梳理《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及人物形象,明确各篇的主旨情感。
【任务群】任务一:学·精读略读浏览方法任务二:探·鲁迅“朝花”何以“夕拾”任务三:寻·鲁迅生活的“那些年”任务四:识·鲁迅笔下的“那些人”任务五:察·鲁迅心中的“那些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本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了解了《朝花夕拾》和鲁迅,知道了《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少年、青年时期生活的散文集。
那么,这本书到底记载了鲁迅先生怎样的人生历程,回忆了哪些人与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进那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吧。
二、教学新课任务一:学·精读略读浏览方法读一本书,首先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不同,可以采取精读、略读或浏览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精读、略读、浏览呢?请阅读教材72页“阅读指导”,并完成相应任务。
1.什么是精读、略读、浏览?预设:①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②略读就是粗略地阅读以粗知大意,观其大略;③浏览则是快速地扫视、有意地跳读,以抓住关键信息,求得更高的阅读效率。
2.如何做好精读?预设:①细品。
即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把书“读”。
②精思。
即边读边思考,对书中的内容提出疑问或质疑等,把书“读深”。
③鉴赏。
围绕内容、主题、手法某一方面对作品进行探究,思考书的时代价值与当代意义,把书“读透”。
3.略读和浏览,与精读相比有何不同?预设:略读和浏览都是“检阅式”的阅读,只求多多收益,不求句句确解。
小学语文精读与略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精读与略读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fec449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4.png)
小学语文精读与略读教学策略一、精读与略读的概念精读和略读是两种基本的阅读方式,精读要求对文本仔细阅读,深入理解,能够全面掌握文本中的语言知识,如生字、生词、短语、句型、语法等。
精读注重阅读的质量,要求学生完全理解阅读的内容。
精读的目的在于培养阅读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适合于文学类文本的阅读。
略读则是对文本进行快速阅读,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文本的大意,获取文本中的主要信息,而不太关注细节。
略读更注重阅读的速度,对阅读者的要求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抓住文本的关键信息。
略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阅读者更有效地进行下一步的阅读或任务。
二、小学语文精读与略读的教学策略1.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正确的阅读习惯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充分利用眼睛的运动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时间来获取文本中的信息。
在精读和略读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正确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克服出声阅读和反复阅读的习惯。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最后,要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预测和理解文章的发展脉络。
2.精读教学策略在精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精读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逐段逐句的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语言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语法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此外,教师在精读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3.略读教学策略在略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如限制时间、增加阅读量等。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https://img.taocdn.com/s3/m/48e6e65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e.png)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2.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较深入的探究文本内涵。
3.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注重对社会、人生进行深入思考。
4.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丰富人生感受和体验、思考人生问题、增强文化积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共鸣、知人论世、探究疑问,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引领学生提高阅读全书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朝花夕拾》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名著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副对联吗?这幅对联是关于谁的呢?(出示课件2)上联: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是一副挽联,悼念的是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作品,其中以小说、杂文为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知识备查,了解名著1.走近作者(教师讲解,学生记录。
)预设:(出示课件4、5)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对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
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生平简介: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原名周樟寿,字豫才。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23年,发表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作《娜拉走后怎样》演讲。
1926年,作《死地》《记念刘和珍君》等抨击段祺瑞政府屠杀学生的罪行,遭追捕,避难期间笔耕不辍。
1936年,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
同年10月病逝上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示范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示范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71584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3.png)
第二节
主要人物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主要人物
1.阿长(长妈妈) 人物特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迷信,唠叨,愚昧无知,善良纯朴,关心孩子。 主要事件:阿长是“我”儿时的保姆,她谋死隐鼠,喜欢“切切察察”, 睡相不好,正月初一早 上让“我”说“恭喜”并吃福橘,给“我”讲“长毛”的故事,不辞辛劳地给“我”买来“我”渴慕已久的 《山海经》。 2.藤野先生 人物特点:中规中矩,略显古板,不拘小节,关心学生,认真负责,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没有民族偏见。 主要事件:订正“我”的讲义、纠正“我”的解剖图、向“我”询问中国女人的裹脚情况、送“我”照 片惜别。
总之,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打开了他的童年之窗,透过这扇窗户,我们看到他的 童年既有快乐又有烦恼;既有对长妈妈的感激,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又有对强制的封建教 育的厌烦与不解。
专题探究
专题二: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在书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有一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长妈妈、 寿镜吾老先生、范爱农等。任选一个人物,梳理各篇中描述他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点, 学习、借鉴鲁迅描写人物的方法。
《朝花夕拾》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理解作品内容;了解全书的 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2.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 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语言综合素养。
目 录
内主艺专真 容要术题题 摘人特探演 要物色究练
第一节
内容摘要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内容摘要
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 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这组散 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借此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 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 或记事兼议论。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凸显了当 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的书塾 和新的学堂是怎样的等。
精读与略读教案
![精读与略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3417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a.png)
精读与略读教案1. 概述在阅读实践中,精读和略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策略。
精读指的是深入思考、仔细分析文本的全貌和细节,以便全面理解文章。
而略读则是一种快速阅读策略,旨在捕捉文章大意,而非深入了解文章的细节。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精读和略读策略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践技巧,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策略来解决各种阅读挑战。
2.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会:•理解精读和略读策略的定义和重要性•学习如何运用精读和略读策略来加强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建立学生阅读习惯,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3. 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精读和略读策略首先,教师将介绍精读和略读策略的定义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定义:简要解释精读和略读的含义。
•区别:分析精读和略读两种阅读策略的不同之处。
•优缺点:给出精读和略读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两种策略的适用场景。
通过这些介绍,学生能够清楚了解课程的目的和内容,为下面的学习提供有用的背景知识。
步骤二:讲解精读和略读策略的技巧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精读和略读的技巧。
以下是几个实用的技巧:精读技巧•阅读全文:读完全文以了解文章的总体框架和主旨。
•词汇学习:重点学习文章中的生词和重要词汇。
•细读细节:仔细分析文章中的细节和例子,带入文章情境,提高理解深度。
•总结整理: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论,总结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观点。
略读技巧•首先阅读:首先快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基本框架。
•跳词略读:快速浏览文章中的段落,跳过重点词汇,着眼于关键句子和段落的主题句。
•问题导向:在阅读过程中思考问题,提高阅读理解的深度。
•多读多练:多读多写,训练快速阅读技巧。
步骤三:实践练习在本步骤中,学生将有机会生动地体验与实践精读和略读策略技巧。
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任务:任务一:精读一篇文章学生将选取一篇适合自己的文章,完整地运用精读策略阅读和分析这篇文章。
完成后,他们将用文字记录下学习心得,并反思自己的精读方式。
小学五年级语文 精读与略读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 精读与略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dfa9e302768e9950e73866.png)
精读与略读教案五年级语文教案1、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浏览”“走马观花”造句。
2、认识读书的重要,了解读书基本方法,学会精读和略读,努力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所讲的几点意思。
教学重点:1、认识读书的重要,了解读书基本方法,学会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2、能说出课文所讲的几点意思。
教学难点:了解读书基本方法,学会精读和略读并能灵活的应用在实践中。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进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还记得吗?板书课题:12 精读和略读什么是精读?什么是略读?请大家一边读,一边做记号。
●二、初读指导1、朗读课文,画出5个生字,要做到会读会写。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小黑板出示)浏览浩如烟海精读梗概走马观花略读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段。
(1)什么是精读?朗读第一段,用横线画出。
①这两句话中,哪些词语要在下面加圆点呢?也就是说哪些是关键词语?②朗读这两句话,注意关键词语。
(2)齐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1) 什么是略读?既然精读这么重要,为什么还需要具有略读能力呢? (指名读第2自然段)说说自己的理解。
(2)略读有什么作用?读第3自然段,画一画关键词语。
交流:“通过略读,可以……从而……获得……”朗读第3自然段。
(3)怎样进行略读?默读第5自然段。
四人小组讨论:面对一大堆读物,如何略读? 对一本读物来说,又如何略读?交流:说说自己的理解。
(4)略读通常采用什么方式?要注意什么?(读第6、7自然段)讨论交流。
3、学习第三段。
引读,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达到最佳的读书效果。
三、总结全文:这篇课文侧重介绍了什么?谁说一说?板书设计: &nbs。
精读与略读语文教案范文
![精读与略读语文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c6bfab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2.png)
精读与略读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精读和略读的基本方法。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二、教学内容1. 精读:通过分析文章的细节,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 略读:快速浏览文章,获取文章的大意和关键信息。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阅读,引导学生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2. 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和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目的和方法。
2. 精读示范:教师选取一篇文章,示范精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细节,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选取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精读,并用笔记本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4. 略读示范:教师选取另一篇文章,示范略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获取文章的大意和关键信息。
5.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选取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略读,并用笔记本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6. 分享与讨论: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和评价。
五、作业布置1. 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精读和略读,并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2. 学生准备一篇短文,用于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精读和略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提交的阅读心得和感悟,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课堂讨论和分享,了解学生对于精读和略读的兴趣和参与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者阅读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精读和略读的心得和方法。
2. 组织学生参加阅读俱乐部,鼓励他们分享和讨论自己的阅读体验。
3. 推荐优秀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
八、教学资源1. 精选适合精读和略读的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
2. 提供阅读指南和笔记模板,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和记录。
3. 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程度。
《精读和略读》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精读和略读》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4005905022aaea988f0f39.png)
《精读和略读》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分析《精读与略读》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这是一篇介绍读书常识和读书方法的课文。
课文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侧重点是介绍略读。
讲述了略读的意义,怎样进行略读,略读应该注意些什么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对精读讲得较为简略,但很精当。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和依据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准备用一课时教完。
根据课程标准所要求完成的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课的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学会两种阅读方法——略读和精读。
2、过程与方法:讲述略读的意义及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掌握略读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三)、教学重点和确定的依据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略读的方法。
因为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该节课的主要目标。
二、说教法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精读与略读》是自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运用自学讨论法组织教学,其中还穿插运用提要法,圈点划注法。
通过这些来培养学生的表达、概括、分析能力。
三、说学情、学法本班是个总体学习水平不高,两极分化明显的班级。
根据这些特点,我将引导学生运用找、划、分析、概括的学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调动起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程序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
为了使学生有所收获,我安排了如下几步:(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开课时一起回忆学过的课文《读书莫放“拦路虎”》.《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文章,让学生明白掌握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同时知道学习的方向。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圈画画,并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然后进行汇报交流,说说读文后知道了什么?这一程序,意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再读课文,着重学习“略读”部分为什么还需要具备略读能力呢?略读有什么作用?怎样进行略读呢?问题提出后我让同学们画出关键词句,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精读与略读》教案设计: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精读与略读》教案设计: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受益](https://img.taocdn.com/s3/m/82bb9c0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b.png)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传达,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价值观。
在英语教学,精读和略读是两种常见的阅读方式。
精读强调对细节的关注,略读则着眼于抓住核心信息。
如何将这两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受益呢?下面是一份针对个性化教育的《精读与略读》教案设计。
【知识目标】1.理解精读和略读的区别和特点;2.积累并运用相关的词汇和短语;3.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4.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3.增强学生对英文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策略】1.情境引入。
通过引发学生对英文阅读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对本课内容的关注度。
(例如,讲述一则有趣的英文故事,让学生尝试用精读和略读两种方式来理解它)2.引导式教学。
教师通过启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寻找答案。
(例如,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讨论,总结精读和略读的区别和优点)3.学生主导式学习。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主人公的角色,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降低阅读难度和压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让学生选一篇文章,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如实用性、文学性、趣味性等),运用精读、略读或两种方式相结合去阅读和理解)4.交互式评价。
教师通过课后作业、小组讨论、个人报告和互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要求学生根据阅读理解程度,自主选择对应的练习题,在小组内互相检查和纠错,分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并制定针对性的提高和改进计划)【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素材和阅读目的,出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试卷,区分学生的阅读程度和能力水平。
2.学业综合评价。
精读与略读课件PPT课件
![精读与略读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f4cd6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a.png)
4、 怎样进行略读呢?
• 5、 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 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 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 及应用范围。对于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 地粗读,也可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 每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 ”,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 2、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 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 对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 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 信息,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 此我们还要学会略读。
• 3、 略读就大略地读。略读可以增加 阅读量。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 间阅读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 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 ,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略读 又是精读的基础。通过泛读,可以在 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 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 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
举一反三。
• 表示泛读的: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
一目十行。
• 表示读书刻苦的:悬梁刺股、废寝忘食、
•
孜孜不倦。
巩固练习
Hale Waihona Puke 出示读书口诀:• 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 略读精读批注齐齐用。 • 好词佳句美文积累用。 • 遇到疑惑查典善质疑。 • 学后多读多用定有用。
• 需要——须要 • 浏览——阅读 • 略读——泛读
• 1.成语积累。
• 表示书读得多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
博览群书、满腹经纶。
• 表示精读的:字斟句酌、咬文嚼字、
生字词学习
•逐字逐句 透彻精心 浩如烟海 浏览书刊 简炼概括
•编选 略读 梗概 探究
语文教学论文:“精读课与略读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语文教学论文:“精读课与略读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主题教研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d7a479a8956bec0975e36f.png)
“精读课与略读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主题教研活动方案为了将我校承担的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进行深入研究;为了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本学期开展以语文学科“精读课与略读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主题教研活动。
一、指导思想更好的推进《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自读课、精读课的教学,探讨教学方法,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加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结构与资源整合,全面提升语文教师的业务专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活动主题小学语文精读课与略读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三、活动时间及具体内容9月3—9月14日。
学习《2011版语文课标》。
采用自学和集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新版课标,重点学习关于阅读教学的部分和有关精读、自读课文教学方法的内容。
9月17-9月28日,组内教研。
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主题研讨活动,每位教师做研讨课,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听课,课后认真研讨。
10月12日,校内教研会,在组内教研的基础上,推选出两位教师做校内示范课,分别是四年级的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一篇精读课文(两课时)。
课后有两位教研组长做有关主题研究的讲座,所有参会的教师进行研讨。
会后写研究反思。
10月22-26日。
片区教研。
推选教师参加“临江市小学片区语文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四、活动要求1、作课年部以组长为核心,认真研读课标,理会学科教学的理念,推选本年部的骨干教师代表年部做教学展示课。
2、作课年部教师在组长带领下,集体备课,作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写好教学设计。
课后要有组长做设计理念的小讲座。
3、听课教师要有目的,有准备去听课,课后要交流,提出课堂教学中的得失成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所有参会的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此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本着实事求实,谦虚的态度,认真听好课,评好课,议好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读与略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两种阅读方法——略读和精读。
2.过程与方法
师讲述略读的意义,重点介绍略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把握略读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教学重点
把握略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我们已学过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如《读书莫放“拦路虎”》.《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文章,把握
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今天,我们再来把握两种读书方法。
2.板书:精读与略读。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
1.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圈画画,并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汇报交流,读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1)什么是精读?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段到深入
钻研,对重要的词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是精读。
(2)什么是略读?
略读就是大略到读。
三、在读课文,着重学习“略读”部分
1.为什么还需要具备略读能力呢?
(“不可能……更不可能……为了……又必须……因此……”)课文用这些词语巧妙地起承转合将要表达的意思论说得清楚明白。
2.略读有什么作用?出要害词句。
(“通过略读,可以……从而……获得……”。
)
3.怎样进行略读呢?小组讨论。
4.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1)面对一大堆读物,如何略读?
(2)对一本读物来说,如何略读。
(3)略读通常采用什么方式?
(4)怎样做才取得略读的最佳效果?
四、小结交流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1.从课文内容谈。
2.从好词佳句方面谈。
五、小组学习,指导读书。
1.用略读的方法阅读12课后面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
2.再用精读的方法阅读文章的重点部分,阅读时可圈圈画画。
3.相互交流。
六、总结全文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七、作业
用略读的方法阅读自己喜欢的一篇课外文章或一本课外读物。
板书设计
12.精读和略读
精读
和
略读。